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建筑的认识

古代建筑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16:0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代建筑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篇(2)

关键词:环境美学;天人观念;中国古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99-04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试图建造一些宏伟高大的建筑物,它们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遮风避雨的需要。通过建筑语言,人们把最美的诗句奉献给上苍,把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传达给后人。这样的建筑作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必须具备超越人世与天接近的特征。逐渐地,诸如高大、华丽、庄严、神秘这样一些属性成为人们评判古代建筑审美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相对而言,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国古代建筑多半给人以亲切、秀丽的印象,即使皇家宫殿或宗教寺庙这样“神圣”的建筑,似乎也远不及其他民族古典建筑那样高大宏伟,更缺乏那种神圣庄严的气质。

其实,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早期的中国建筑也追求与天接近和与神明的交流,建筑审美关注的焦点同样集中在单体建筑的宏大与华美。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反映个人与社会、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上,最终将建筑审美标准与个人内心修养和人类社会共同的行为标准联系起来,这一转变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从天上回到人间”。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例。这条线索,也就是建筑美的准则由天界的标准改为人世的标准的过程。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走上这么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认识和理解,这种理解后人将之归结为“天人合一”。

“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吕氏春秋·用民),“昔者周,盖千八百国”(汉书·贾山传)。上古时期的中国部落林立,是谓“天下万国”。不同部落带来了基于不同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当然也带来了矛盾与冲突。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启动,那时的人们不得不以石器时代相对简单的知识和技术面对这片全世界最复杂的大地上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民族大融合。当时中国人没有用“圣战”来强制统一各部族的,而是采用了一个和平的方案,那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各部族人民一致认可的“神界的框架”,将各部落掌握的局部的纳入这个统一的大框架之中,在那个万物有灵的泛神崇拜时代,给诸多的天神、山神、水神们建立起秩序。

早期人类对山岳有着特殊的情感,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埠陵而居,面对平原旷野上的洪水猛兽,山是人们安全的庇护所。对于文明初期那些敢于走向平原的部落居民来说,对山上先祖们的遥远记忆加上“山”的没入云端的神秘面貌,“山”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地方。高耸入云的崇山于是成为可以与上天交流的神圣场所。当然各部族对于各自的“圣山”或祖先的崇拜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巫”们经由各自的“圣山”随意地在天地间“升降”就会带来麻烦。如果所有部落都能直接得到“天意”就意味着谁都可以借天意发动战争,这正是部落盟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中原部落盟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绝地天通”。首先实施这一措施的是颛顼。颛项是黄帝的孙子,黄帝部落首领和盟主的继任者。颛顼的这次变革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他不仅使人们清楚地理解“神”的“主次之位”,了解山川、神祗、祖宗、姓氏的出处和上下等级秩序,同时建立区分天地、神、人以及各类事物等级关系的制度,建立“五官”各司其序,使“人”与“神”的关系不再混乱,从而达到“民神异业”并使人们对神“敬而不渎”的境界。颛顼在这次变革中,并没有直接完成由多神崇拜向一神论的转变,而是建立了一个包容了各部族所崇拜的自然神的宗教体系,同时由部落盟主垄断了这个体系的顶端,即“通天”的权力,从而向天地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绝地天通”巧妙地达成了消弭宗教冲突的目标,同时实现了王权与教权的统一。在之后数千年中,中国世俗的君王都是绝对权威的代表,他们不仅掌握着世俗权力,同时也垄断了对“天意”的解释权。

这一事件导致几乎是从建筑活动起始的时候,中国世俗建筑的地位就高于宗教建筑。此后,无论“夏后世室”、“殷人重屋”或是“周人明堂”这些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政治权威和最高建筑成就的建筑物,都基本属于世俗建筑类型。后世虽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却是皇家宫殿或民居建筑的模仿品。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中国和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而在古代的西亚、北非、美洲或是欧洲,各国代表性古代建筑几无例外都是教堂、神庙或是各类陵墓祭祀场所之类,世俗建筑的重要性和艺术成就多半无法与宗教建筑相提并论。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生态

低技术生态手法,绕不开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应用,因为古代没有足够地技术对水进行净化,所以在应用的范围中需要将水源作为城镇选址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也是部分中国传统建筑呈现出依山傍水的建筑特色的原因之一。文章对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

1水应遵守的原则

1.1适应性原则

分析现存传统建筑时,不难发现古代许多城市在选址时需要先分析水源情况和水质,同时分析水网密集区域水的结构,并在水域区域规划好对外交通与交流的主要航线。因此,在江浙一带,水网密布的格局促使当地居民依靠河流进行交流,从而引水进镇、围城环绕。这些方法都是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低技术生态方法。在地表径流比较少的地区,将地下水作为水源,同时将地下水引入城内,储存在“坎儿井”。在传统的村落布局当中一般是先有沟渠,再有路。村落的民居布局一般是以“坎儿井”为中心,进行自然布局。这两种的村镇格局差异可以说明水在传统建筑环境当中需要遵守着适应性原则,即适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这种自然条件去保护水资源,从而保证生活以及生产活动有关水资源的供给。城镇的形成主要体现了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适应性原则。

1.2整体性原则

传统建筑是将环境当中的水资源作一个整体性进行考虑,为此对于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整体影响。例如夏季,水可以吸收墙体多余的余热,这样做可以调节城镇的气温。这与人类的皮肤对外界热量的感应都是十分接近和相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的具体情况是需要具备整体性的。

1.3实用性原则

在生态建筑当中必须重视的就是一个成本计算的问题,一旦生态建筑所维持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那么生态建筑就没有太多的实用性。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水的生态应用应该保持着实用性的原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城的护城河系统,古城充分利用了河水以及周围基地所形成的地势差异,挖掘和引水形成众多的分水渠。而这些分水渠的布局十分均匀进一步保证家家户户都可以有水流进出。这一套系统便于水流进城镇内,从而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还可以促进水资源流出城镇。起到了水资源新陈代谢的作用,保证了居民用水的清洁。与此同时,这一套系统有效地促进洪水的泄洪,减少内涝所出现的概率,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具备了一定的防洪和防涝的作用。总之,这种系统真正有效地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用水,促进了生态环保地实用性。

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可以十分有效的净化空气,尤其是形成水雾时可以与空气分子进行结合,产生大量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负氧离子。但现代的建筑特别在高层建筑当中,过度依赖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调节,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氧离子。因此建筑内部的通风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传统建筑当中经常利用地下水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其可以作为能量的载体。一方面地下水会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所以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夏季当中,将温度较低的深层地下水提取出来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也是对室温进调节的一个十分独特的方法。古代缺乏对水资源进行开采的技术,水资源的保护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需要借助人们的生活习惯去实现对资源的保护。例如有的古村落就会有两套的水资源排水系统,①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不是直接地排掉,而是存入了洗衣井和洗污井当中以供人们洗衣或浇地,这样做起到了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②雨水使用另外的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会将雨水保存下来,为人们所使用。由于雨水较为干净,在长期沉淀之后会减少许多的杂质,进一步对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的作用。古代人民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说明古代人民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在不同区域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利用方法都有所不同。保护水资源一直都是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应该贯彻理念。

3水的生态审美应用

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应用除了表现自身价值外,与水的生态审美价值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中国古代所追求的上善若水的境界,说明水在古人意境当中的重要位置。除此之外。传统建筑内部和外部水流的不同状态对人的心境以及心理感受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利用假山与水流营造出小瀑布的状态,就会让人体验到水的活力,而一潭清泉就会让人感觉到凉爽的意境,让人忘记烦心事,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在古诗当中说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水的多变性总是可以让人有着诸多的想象,引起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研究水的引入,不仅要分析生态价值,还要将生态价值当中所包含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考虑进去。比如水之滨会给人带来自然的气息,也会在空间上起到了加深空间的深度的作用;水还可以减少噪音,因为水流的声音可以洗刷人们内心的烦躁。因此水在中传统建筑环境当中起到了陶冶人性,愉悦身心的作用。

4结束语

文章以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所分析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技术上,更多的是包含中国古代人民的建筑技术智慧结晶。这种智慧结晶在现代建筑当中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特征也可以通过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所体现出来。水不单单是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文章关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是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对于传统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和传统生态审美的分析也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洁.基于地域化理念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李晨.徽州古村落生态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

篇(4)

引言

建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是人类思想的寄托,更是人类进步的载体!它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让我们站在今天回望一下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儒家宗法观念与古代建筑形式

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提倡以孔子所强调的“仁”和“礼”来治理社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君臣、父子、夫妇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主从关系。对君王的无条件效忠成了绝对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这样儒家文化其实是慢慢演变成一套具体实在执着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宗法轨制。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的表现主题。宫殿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是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需要外,更重要是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权威。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很早以来,中国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向横向生长,占据很大一片面积,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种各构图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以单体的烘托对比、远道的流通变化、庭院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虚实互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来达到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从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跟人以深刻感受。它也同时做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影响着古代建筑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同时又沉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尤其是宗法伦理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场景处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渗入人类的思维,从而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种看法 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 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的哲学审美观念,则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理想境界。但同时,另一种文化在社会的进步中相继产生,便有了道家的自然观。

三、道家自然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特别是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设计思想。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时作为人的对立面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题与灵魂的建筑物,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而在中国,虽然树木也经过剪裁,却因不露痕迹和合于事物原来的特性与规律而被认为时“自然”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追求的意境。可是,历史总要前进,社会总在发展,于是中庸之道走进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四、中庸之道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

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 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是西安门至横门,再向南穿过南郊礼制建筑,宗庙与社稷分布其东西。都城中轴线的南段在未央宫 上,未央宫是西汉都城中枢,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大朝正殿即未央宫前殿,位于未央宫中央。都城中轴线南段即未央宫中轴线未央宫作为最重要的宫殿 就在其中轴线上。再如唐长安城,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居中思想,而由于这种中轴线的设计,也使唐长安城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以至于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要 材料。都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是其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0米,是当时长安城最宽道路,它处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而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门明德门,朱雀 门,承天门中轴线北端正对宫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极殿,两仪殿,甘泉殿。它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郭城正门的突出地位,围绕中轴线, 宫室,官府,宗庙,社稷,市场,里坊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东西。并且其每个里坊设计也体现了居中思想。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建筑体系是一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谐调的完备统一的体系,古典建筑体系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古典建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可得出结论古代建筑体系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两者之间更多深层的联系,以求对比当代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建筑遗存进行理解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对我们当代的建筑设计以某种启示,启发我们对于发扬传统建筑风格的精髓,指点我们对未来设计方向的探索。

总结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却是永远的必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古代建筑;中国文化;木结构;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极具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空间、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纵观中国古代建筑,故宫的雄伟、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将中国悠久文化传统体现的淋漓尽致,显示了先人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木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形态上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屋顶的形态,其体形硕大,而且呈曲面状,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高于中间,正脊和檐端也是曲线,再融入一些传统装饰元素,就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部分,古代文人欣然称之为“如鸟斯革,如斯飞”。屋顶的硕大构筑并没有笨拙的沉重感,反而颇有几分灵动。古人为了设计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斗拱。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斗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斗拱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斗拱在唐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在现代最直接的应用,是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国馆它的标志性、力学美感和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馆的设计取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经典构件――斗拱。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因为中国馆斗拱结构得以作为一个主体被人们认识,在此之前它是依附在建筑物上的,很容易被人忽略。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斗拱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到唐宋趋于成熟。根据国家意志,宋代颁布的《营造法式》在定义斗拱的同时,还给了它尊崇的地位。从此,斗拱的式样趋于统一。到了明清两代,斗拱的使用有了严格的规定,用不用斗拱,成为区分建筑等级高下的一种标志。斗拱至此进一步散发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它的文化属性和阶级属性也得到了深化。

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斗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它向外出挑,可以扩展屋檐的距离,从而起到了防雨、防晒的作用。使建筑物屋檐线条更加美观、大气,整体上更富有变化性。斗拱的结构是由小块木头相互穿插而成,结合处非常严谨但也有一定自留空间,在遇到震动时,力在木块之间相互转化。同时也将地震力传递给具有抗震力的柱子,在相互转化中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在地震时斗拱起到减震变形消能的作用。

近代,斗拱渐渐地淡出了百姓的生活视野,较多的存在于宫殿、庙宇、等封建等级地位较高的建筑物中。世博会中中国馆的建成,将这个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建筑元素从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东方之冠”的设计等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好评认可。中国馆,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所以有人称它为“东方之冠”、“天下粮仓”。一个好的建筑,可以给人多方位的观察和理解,引发丰富的联想。当然,人们会发现,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很容易联想到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就是依靠一种超常的凝聚力和忍辱负重、同舟共济精神,在困境中不断进取。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斗拱的特性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现象,这是最好的诠释。

中国古代建筑历经千年磨砺,现存人们眼前的都是历史文化艺术的遗产,穿越千年至今依旧给我们指引,它不仅是只是建筑物,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古代建筑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 张复合.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建筑师,1994

[3] 玄峰,蔡军.中国建筑史教育形式研究(五),华中建筑,2009

[4] 周铁军,王雪松. 面向生态的住区绿化设计[J]世界建筑, 2001

篇(6)

关键词:木结构先进性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过去的30多年,正是国际上木结构迅速发展的阶段,而我国对木结构的研究和发展却处于停滞状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木结构的原材料已经从原木结构、实木发展到胶合木结构,到复合木结构,甚至于更新型的木质材料。并且,已经做到了森林资源的科学采伐,实现了良性循环。在我国,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大力推广,加之我国木材资源的大量减少,木结构建筑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

现代木结构已经从本质上不同于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性能上已经可以达到取代钢结构等建筑的程度。现代木结构具有设计灵活、施工周期短、改造方便、节能保温、隔热、隔声,抗震防风、环境友善等诸多优点。在国外,现代木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三层及以下的低层建筑、公共建筑、别墅建筑等领域。现代木结构已经走进中国市场,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在北京、上海、西安、宁波、武汉、杭州和海南都建造了数量不大的现代木结构建筑小区。

一.现代木结构的先进性

人类从事的一切建筑活动都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前提的,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出现,是人类建筑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因此,现代木结构也显示出其自身的先进性:

1安全性

防火是木结构建筑的首要问题。木材经过防火处理以后即可达到建筑防火要求;燃烧后的逃逸时间较长;设计合理的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建筑的密封性,在采用了新型的密封材料以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2环保性

木材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建筑材料,搭配使用绿色环保的辅助材料和涂料。使得木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远优于钢筋混凝土等建筑对水的污染,产生的温室效应,消耗的资源以及对空气的污染等。

3宜人性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居住环境的综合因素,使建筑环境安宁、温馨,也只有木质建筑才能做到这一点。木材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可以很好的调节空气湿度,使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4工业化

木结构建筑的配件和辅助材料可以达到标准化、系列化生产,零部件可以由工厂专业化生产,集生产、运输、组装、装修于一体,使得木结构建筑较混凝土结构具有更短的施工周期。

二.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木结构建筑是技术含量高、体系发展完善、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建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在中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然而,现代木结构建筑与我国古代木结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新型的事物要想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2.1现代木结构在我国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1).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投资和投机性的购房需求,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由于个人收入水平和地区经济的差异,使得购房需求表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而现代木结构具有低耗能、绿色环保健康住宅之称,以及其变化多样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更能满足房地产市场的要求。

2).总体上来说,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较高经济发展、较低价格上涨的合理发展区间,各项社会事业都处于理想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一些中产阶级的产生,使得人们有条件和有能力选择高品质、更健康的居住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政府也有能力兴建大型木结构公共建筑。如此,即使是价格相对较高的木结构建筑依然拥有相当乐观的市场。

3)我国人工速生林为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材料供应,解决了国内市场巨大需求和有限的木材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同时,有利于调整我国不合理的人造板消费结构,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2.2在我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制约因素:

1).很多人对木结构建筑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木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防潮、防腐性能持怀疑态度,具有不防潮、不耐久、不防虫蚁的缺点。这说明人们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认识还停留在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概念上,而这种认识的转变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所以,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推广还是有一定阻力的。

2).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用地,停止报批别墅用地。而轻型木结构建筑主要应用于三层及以下的底层建筑和别墅建筑,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独立别墅建筑的发展前景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3).从科研方面看,近30年来,我国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木结构建造技术,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目前,不管是理论设计还是材料供应都还是依靠进口。此外,我国目前建造的木结构建筑完全是照搬国外,没有考虑到国人的审美、国内的环境、气候等因素,使得一些木结构建筑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些情况也使得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现代木结构建筑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随着木结构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木结构建筑自身优势的显现,现代木结构建筑一定会在中国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徐科峰,钱城,王军英,建筑环境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9

周海滨,费本华,任海清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山西建筑2005.12

篇(7)

关键词:古建筑 施工管理 修缮 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的遗存,他们的存留代表着一方文化的存留,古建筑存在的代表三方面的价值历史、艺术、科学。保护古代建筑,主要是保护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艺术方面的成就,作为今天的借鉴。由于年份和不可抗拒的因素,古建筑的保存比较难,而在修缮过程中又需要保持现状和恢复原状,对于工程项目存在了很多的要求。我们都知道修缮古建筑既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要防止损坏,延长古建筑的寿命,必须最大限度的,保存古建筑所体现的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艺术价值更加重要,如果因为修缮的工作损伤了它原有的艺术价值,那么修缮的工作则是毫无意义。所以一定要在修缮、施工的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艺术、历史韵意。所以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文物工程的基本原则,采取合适的、恰当的方法和适合的手段,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修缮,同时对于特殊部位和足以致命的关键工序要给以足够的重视。最后在施工中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则会做好古建筑修缮工作。

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理念

历史五千年的长河,历经多少朝代,中国的古建筑文化得以在世界建筑领域中都独树一帜,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目的是以现代的科技手段与中国古代技术结合,在最大程度地保存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且在保护古建筑本体还原古建筑本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问题,最后在保护、修缮的各个过程中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所在。西方的建筑比较容易保存,现在的保存程度也比较高,与西方占建筑相比,中国古代建筑偏爱选择木材作为原材料,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有立柱、横梁和顺檩部分构成主要配件,每个配件间的结点是以用榫卯结构结合,这样的组合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据考证,榫卯结构最早发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距今7ooo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修复工作则会异常的艰苦与重要。

古代建筑的保护工作要先保护建筑的实体,古代建筑包含的历史、综合的信息都是依仗建筑实体存在的。我们在修缮工作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存古建筑实体,古建筑的平面布局、艺术风格、造型等。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与布局都是独具特点的,这些不但反映建筑制度,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是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提升的。

古代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修缮只是古代建筑的物质组成部分,是不能改变古建筑本身的意义的,也就是说古建筑所体现的的历史性和美学性均会按照原本模样呈现,这就是修复的界限。古建筑作为一个实际的物体,都会涉及到材料、自然影响和人为因素等问题。必须进行古建筑保存状况的研究,包括对其材料的研究,保存环境的研究等,有助于得出古建筑损坏的原因及如何使古建筑长期保存的方法。

在修缮施工开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记录工作。记录将要被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具体手段有:拍照、摄影、绘画。以原实测图为基础考查,记录损坏的部位和受损的程度绘。对建筑物的各个构件上进行认真勘探。拍照记录装饰、照墙、地面的破坏情况。2、查阅被修缮的古建筑物的历次修建资料,确定修复年代,修理程度和影响程度,为将要进行的修缮设计、施工提供具体依据。3、对古建筑的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损坏缘由是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4、制定修缮施工方案。根据被修缮的古建筑物的内涵、风格、损坏程度,编制施工方案,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材料和传统施工方法,尽量缩小维修的范围,保证修缮质量。

修缮人员不能是一半的工人,应会使用传统修复技术并能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古建筑的修复介入。修缮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也就是对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历史评判,是反思、观察和确定的反复过程,整个过程必须尊重古建筑,尊重历史,尊重材料。我们不能把修复的各阶段、各方面同时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修复过程中不能加入主观想象,不能改变之前的文化环境、历史环境所赋予古建筑的特定意义,不能抹去在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与人为力量对古代建筑所造成的改变。

三、古代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探讨

1.认识文物修缮工程的特殊性。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规定。文物自身就具备着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特性,在实施修缮的工程中,对文物不能进行更新改造,要认真研究文物本体原貌,找出修复依据,施工中最大地保留原构件,尽可能减少更换,极大的保留和修复文物的本体。古代建筑修缮工程的对象是文物实体,它在施工前就存在,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很多的准备、记录工作。

2. 古建筑修缮工作的实用性。文物修缮工程是个新课题,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详细的列出工作具体要求做到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只是现今,我国文物修缮工程队伍总体水平偏低,队伍参差不齐大多数队伍不明确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熟悉具体工作对象的思想,熟知文物修缮工程原则,对修缮对象有深入研究。

3.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严格,全部人工制作,古建筑屋面砖瓦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

针对这些质量通病,我们虽不能每个工程完美的修缮,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材料采购要有计划,对极少的材料但是用量却大的材料,尽量提早组织货源,寻找质量合格生产厂家,同时材料进场验收关严格把关,让生产厂家与工程质量挂钩。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的基本原则来做,选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特殊部位和关键工序予以足够的重视,精心组织施工,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一定能做好古建筑修缮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