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07: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184-02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多,资产价值越来越大。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固定资产总值581.59亿元,到2007年高校的账面固定资产大约为5 000亿元。7年时间,固定资产总值增长了近7.6倍。如何将这些资产管好用好,越发显得重要。随着2006年5月《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物资的采购、验收,到账、卡、物的管理都进行了规范。但是,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其数量大、规格品种繁多、涉及人员范围广等因素,发展到今天,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仍需进一步深化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校内各二级单位及广大教职工的意识仍有待加强。由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仪器设备大多分布在各二级单位,具体使用又归各位教职工,管理工作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但是,部分人员认为,教职工应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对资产管理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如“资产效益考核”或“资产使用情况统计”,认为统计了也没用,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还有的存在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认为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就是本部门的设备,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宁愿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因此,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1)未建立固定资产交接制度和报表制度。各高校按照国家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纷纷制定了校级管理制度,从物资的采购、验收、使用、保养,到报废、处置,均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未涉及固定资产的交接制度和报表制度。伴随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为了避免人去财空或人去财乱现象的发生,建立固定资产交接制度,及时明确资产保管接替人员尤为重要。另外,资产部门应每月编制资产月结表,反映当月资产变动情况,为校院两级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资产核对及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定期对账提供基础信息。
(2)管理制度各环节有待细化。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多停留在校级层面,只涉及到管理原则和框架,对学院及职能处室等二级单位来说,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及步骤,造成各二级单位遇到具体问题时无章可循。
(3)管理制度中责任不明确。尽管管理原则规定为分级管理、层层负责,但对各级别层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权限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互相推卸责任或敷衍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很多人认为,资产管理完全是设备管理员的事情,设备负责人只管使用,结果造成管理者不了解设备的状况,使用者不提供设备的信息,造成管理脱节。
3.组织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应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综合管理体系。从横向来说,实验室与固定资产管理处、财务处、人事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处室,都应从不同角度担负起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比如,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应协调做好资产的对账工作;人事处应确认离职人员所负责的资产已办完交接手续,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保卫处应核实资产的出校手续是否完备等。从纵向来说,各高校目前已建立起校院两级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但并未落实到底,只停留在设备管理员一级,未深入到设备负责人。
4.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待改进
(1)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快速上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当期资产变动统计报表汇总功能,报表应包括上期资产存量、当期资产增加量(购置增加量、转入增加量、增值增加量)、当期资产减少量(报废减少量、转出减少量、减值减少量)、当期期末资产存量等信息。一方面使各部门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其资产增减变动及存量信息,与本部门实际资产变动情况进行核对,另一方面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账提供必要信息,这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基础。
(2)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仅能提供时点数据,反映的是查看时间这一时点的现存固定资产信息,统计时期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无法反映,所以不能反映历史时期资产情况。忽视了这个问题,将影响某些固定资产指标的核算结果,不利于固定资产的考核。比如,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率=2007年固定资产增长量/2006年末固定资产存量,2006年末固定资产存量=(1)2007年末查询期间为2006年12月31日前的资产存量+(2)2007年度报废的资产总量。在这里,如果单纯用(1)作为2006年末资产存量、而舍去(2)部分,一旦当期资产报废量较大时,就会产生较大误差。
(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查看人员范围应放宽。目前的信息系统查看、修改等权限仅局限于二级部门设备管理员和校级资产管理部门人员,某些高校虽然已经网上公布大型仪器设备情况,但毕竟只是少量设备,还有很多小型公用设备信息不能被大家了解,更谈不上跨部门、跨学校的资产信息公开。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固定资产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首先要实现信息公开,放宽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范围。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强化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总体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不仅学校、学院等各级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工都要重视,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等的宣传、培训和学习,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资产管理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每一个人的义务,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只有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各部门才能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将固定资产管好、用好。
2.完善组织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建立由主管副校长统一领导的、多部门相互配合、层层分解、逐级负责、落实到人的多级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级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加强从资产的购置到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制度细化工作,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
3.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增加报表统计功能。在目前的资产明细表、资产变动表、资产报废清单等功能外,还应具备资产变动平衡表的功能,定期提供各部门、各种类的资产变动、结存等信息,既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基层管理者提供对账依据。表格可采用如下格式:
(2)完善信息系统的历史信息记录、查询、统计功能。资产的来源与去向等动态信息要记录完整、清晰明确,使其拥有手工记账的优势,使资产管理者能够了解资产的来龙去脉,保证资产管理的延续性。
(3)开发类似图书管理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促进高校固定资产在校内各部门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顺畅流动,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互通有无、物尽其用、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的更多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不断完善,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道路,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赵炳起.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创新[J].教育评论,2004,(5):15-18.
[2]沈国丰.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67):56-58.
[3]范俊麟.浅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J].新西部,2007,(22):52.
[4]刘仲芳,周基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安徽水利财会,2007,(1):28-30.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改进建议
引言
谈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时,首先我们了解两个概念: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尽管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资产所占比重很大,但由于其特殊的体制与管理方式,使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不仅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总体目标实现的需要,也是事业的发展的需要。
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非赢利组织形式之一,在核算上纳入预算会计进行管理,与企业相比其核算有其自身的特征。目前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问题
在资产购置环节,一些单位或片面追逐消费浪潮,盲目购置资产,或购建质次价高的产品或者工程,国有资产大量浪费流失。
(二)固定资产使用问题
这种全额拨款隶属关系要求事业单位要接受上级部门的任务委派。当其在接受任务时,往往也伴随着(比如科研项目)调拨引起的资产的大量增加,但是在任务结束后,这些因特殊项目增加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骤然降低。通常只有部分还继续使用,其余的固定资产却进入闲置状态。
(三)固定资产闲置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靠国家预算拨款,企业往往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而国家财政预算部门往往只注重经费的预算安排,而对已形成的实物性资产如何做到管理和调剂,使固定资产物尽其用等方面考虑得不充分,导致某些部门随意购置、重复购置的现象普遍,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四)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在资产处置环节,国有资产或被无偿占用和出借,或被低价出售,或所有权发生转移,流失渠道更为复杂。
(五)固定资产失真问题
少数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资产核算制度和固定资产台账,也没有建立保管和使用责任制度;对固定资产更新、维修、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有的甚至不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不调账,会计信息失真,资产价值名不符实,资产家底不清。
(六)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财政部门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效益评估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造成单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现象突出,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二、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由于享有财政拨款待遇,对于专项拨款没有足够的计划和预算,或者不准确,形成较大的虚报形为,从而导致专项资金到位后,产生一定的结余,同时在这种没有计划预算情况下购置的固定资产也必然出现闲置,利用效率也同时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全额拨款基本无盈利要求,内外审计压力相对较小,也基本上没有对固定资产现值考核的压力,使得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成为必然。此外,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会同时兼管资产管理部门,除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外,还要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的管理,且不谈此类机构设置已严重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必须适当分离的规定,仅仅因为一人多岗,疏忽和遗漏就难以规避。由于没有解决好管理方式和管理原则的问题,导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顺。
(二)缺乏外部监督机制
首先,没有形成足够透明、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没有真正起到制约事业单位按预算采购的作用。尽管国库集中支付已经在事业单位中实施,但实际采购中事业单位提出购买申请,只要零余额账户存有额度,就可以购买该资产。其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往往没有明确的固定资产考核标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也不规范,无法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也无法验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此外盲目攀比性的扩大资产规模也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通病,而财政部门在预算拨付后未能继续跟踪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情况,导致原本最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效果难称显著。
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建议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全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强调固定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重要性,通过在日常采购工作中,固定资产使用者提出需求,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内部调配,以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本单位内部无法提供的资产,再考虑通过外部采购、购建的方式取得。采购过程中对单位价值较高的一般设备及专用设备应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购置价格较低的产品,以节约资金。对于财政资金购置资产,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的相关条款,确保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杜绝违法行为。
(二)提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对于采购结束后采购的原始资料,包括合同、验收单、发票必须保存完整,财务部门及时入账,制作固定资产卡片、标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资产的盘点工作。资产使用人员要爱惜资产,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造成资产的毁损,资产领用必须做好过程监控、资产的使用人变更、存放地点发生转移,要尽快通知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变更登记。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是无法实现科学管理的。要管好用好这些资产,在单位内部需要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的共同努力,对资产配置、处置等实行网上申请、审核、审批,而且环环相扣,形成链接,如资产处置网上批复前,必须先据实录入资产评估、公开等信息,才能按程序进行操作。这样,就使资产管理决策的科学化、高效化、统一化得到有力保障,使资产管理工作的大集权、数据的大集中、运用的大集成得以实现。
(四)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加强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需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通过下属事业单位上报数据对预算资金合理、高效分配,提高资产配置的整体水平。同时,希望财政部门能够尽快出台适应事业单位发展情况的会计准则、制度,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披露水平。此外,因科技进步导致原先固定资产界定范围内的相应产品价值降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固定资产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核算特点,但是由于它价值高使用年限长的特征,它的管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人、财、物三元基本构成元素之一。这三个元素在事业的运营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三个元素都获得重视,齐头并进,才会给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才会稳固的推动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baike.省略/view/65492.htm
[2] 中国会计视野htt://省略/
【关键词】核算;国有资产;内控制度;资产清查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账实不符。(1)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按财务规定核算。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账目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形成事业单位资产存量不实,账实不符,帐卡不符。(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特有的核算要求,使经费一旦成为实物后就游离了监督视线,失去控制。(3)接受捐赠的资产、抵账的资产,未及时办理入账手续,无法认定其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总量。
1.2 未按财务规定程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资产流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按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实际上仍有部分单位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核销现象。一些单位的交通工具、房屋不做国有资产价值评估,不报批资产管理部门,擅自变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产生违纪腐败现象。
1.3 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从目前固定资产的管理看,部分事业单位对设置资产管理部门的意识淡薄,重购置,轻管理,管理资产未做到彻底落实。有些事业单位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
1.4 不履行《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部分事业单位在购置大批固定资产时,有法不依,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理,不搞市场调查,私下交易,人情交易,以高价购进,使国家蒙受较大损失。
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2.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有关负责人的管理意识。提高事业单位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各事业单位必须清晰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收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切实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发挥应有效能。
2.2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内部管理,健全购置制度。对各单位需要购置的资产纳入年度预算、编制购置计划,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科学制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办法,各单位在购置、新建固定资产时,一律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使固定资产的增加在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由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参与固定资产验收。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报销前,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都必须办理验收、登记手续。验收合格、登记后按规定建账设卡。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实现一卡一物、一卡一码的管理。增强单位负责人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使其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切实落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将资产经营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将不规范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2.3 强化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使用单位和使用人要对固定资产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使用登记、细心维护、妥善保管。同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抵押、报损、报废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财务处理,要制定严密、详细的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防止单位和个人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4 强化资产清查工作。为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结构、数量、治理和管理现状真实,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1)建立定期清查制度,各单位一年至少一次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核对,对盘亏、盘盈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及时处理。(2)建立重点抽查制度,各单位财务部门要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事业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3)建立离任核查制度,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检查,办理资产交接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2.5 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账务处理。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国有企业资产运用效率与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现状,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现状 改进建议 研究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有效性管理与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现状与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与质量进行有效性研究。
一、针对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的研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以下三点意义:一是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内部的产出与投入效率;二是有助于有效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现有产权的归属问题,尽量避免国有企业因为管理存在问题而导致大量经济损失的出现;三是有助于将企业内部现有的资产盘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有效保障国有资产流动的健康与稳定,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研究
(一)现状之一――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善实物账与固定资产的卡片,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缺少专业人员的管理,主要以财务管理部门账面上的资产数额为主。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转移资产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财务调拨手续,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没有办理固定资产处置手续的情况下,对固定资产采取随意处置的态度。这些状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且以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的出现。
(二)现状之二――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很多国有企业在统计与盘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这种问题极易导致资产重置与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二是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还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很多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在运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比如说账务处理不规范从以至于与权责不清问题的出现。
(三)现状之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奖优惩劣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奖优惩劣制度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而对于工作态度懒散、工作效率低的财务管理人员则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这种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现状之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培训与教育,使得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逐渐下降,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努力学习的觉悟,对于当前不断发展进步的固定资产管理理论不进行学习消化吸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停留在固定的水平。
三、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现状的改进建议的研究
(一)建议之一――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制度
要巷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制度,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对国有企业内的资产管理现状与资产结构进行细致地分析与研究,有效盘活企业存量的资产,以防固定资产的积压;二是要采取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于盘亏或者盘盈的资产要进行有效性管理,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处置,以确保资产账证相符与账实相符;三是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者领导离职的时候,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安排相关人员办理资产监交与移交手续,严防资产的损失。
(二)建议之二――采取措施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
要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固定资产管理专职岗位,并安排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担任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职责,有效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范围;二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奖优惩劣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效率低的员工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措施,以达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与归宿感;三是要采取措施有效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使用、维修、增减变动以及处置等一系列实物管理与价值核算的操作规程与责任归属。
(三)建议之三――采取措施制定严格的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核销制度
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核销制度,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工作,即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与处置等各个环节中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状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将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资料转交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严防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二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固定资产报废核销工作,即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核销工作的过程中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核销的审批表,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对正在进行资产报废核销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适当地提出审核意见,而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这些审核建议,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核销处置提出财务管理处理意见,最后提交给企业的管理层批准。
(四)建议之四――采取措施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最新理论的培训与教育活动中,并定期举行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竞赛,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对于其中取得好成绩的员工要给予精神与物质双重的奖励;二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选派企业业务素质高的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进修,以达到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目标,同时要邀请固定资产管理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内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讲座或者演讲,并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在企业内部加大对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大意义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产的损失,提高企业资产的投入产出率与利用率。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建议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屈艳清.浅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建议.当代经济.2011(16).
[2]魏志成.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和对策.现代商业.2010(08).
[3]吴跃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6).
[4]孟雪严.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0(21).
[5]杨哲旗.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计;管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
[2]刘国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0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固定资产账 联动管理模式
固定资产账联动管理模式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传统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人工进行固定资产账账核对的方式转变为电子对账的方式,同时达到即时确认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固定资产联动管理模式是以财务核算、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财务核算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做了有效的对接,学校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根据报销单信息选择已录入资产管理系统的固定资产编码、分类等信息的同时,可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核对完成确认后,资产管理系统可即时提取财务有效信息,两部门同时完成对账,工作人员无须再人工进行对账,比之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加高效、快捷、准确,且有利于资产的管控。
一、固定资产联动管理模式的背景分析
(1)管理环境背景分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被誉为中国高职院校建设“211工程”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国家、地方财政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除此之外,加上学校扩招等客观因素,教育事业收入逐年增加。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固定资产的数量、总值也在快速增长,资产构成趋于复杂,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2)固定资产管理现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重购置、轻管理,各使用部门争相购置,追求大而全,管理工作却没有跟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符,“家”里实际有多少资产未能摸清;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科学,造成固定资产缺乏动态管理等。同时,日常工作中,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财务核算管理软件与固定管理软件是相对独立的,在各管理部门中各司其职,在提高效率、改善管理现状等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是,这两个相对独立的软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数据管理独立,无法共享数据资源。所以,将财务账务核算系统与资产管理软件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做有效的对接,达到数据共享,应该成为未来固定资产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3)信息化环境分析。随着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实现信息互通、软件兼容已具备现实的技术基础。将财务账务核算系统与资产管理软件的固定资产模块取得关联,构建联动管理模式,已具备技术支撑条件。
(4)理论价值分析。为了达到对教育总体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对固定资产管理一定要加强。从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到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从提高高校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利用的有效性,到探索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从创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到建设创新型、节约型校园,促进高校教育管理质量提升和效益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联动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联动管理准备工作
1.固定资产管理角色分工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行四级管理,资产设备处、财务处为一级管理,各资产使用处室、院系为二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员为三级管理,资产使用人员为四级管理。一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账账、账实的管理,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完善对资产管理员的监控机制,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二级管理部门对该部门固定资产增加、减少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负责。资产管理员作为三级管理,负责所属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实反映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资产使用人员负责有效使用资产,并保证所使用资产的安全、完整。
固定资产联动管理模式下,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财务等部门工作人员角色分工无变化。现阶段,高职院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本着减小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想法,固定资产联动管理模式构建中不需增加新的工作人员。
2.固定资产联动管理信息系统准备工作
做好信息系统准备工作。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以财务核算、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系统做有效对接接口,以做好数据共享准备。
3.固定资产账账核对工作
在模式构建时,固定资产账账核对尚未完成的院校建议提前或同时进行历史资产明细的清查核对工作,否则新发生的业务可即时核对,但已经核对不符的资产会影响账账核对的结果。
(二)固定资产联动管理工作流程
(1)以购置固定资产为例,资产管理员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录入固定资产信息(如:资产编号、物品名称、型号、购买日期、已使用年限、数量、原值、使用状态、使用人、日期、存放地点等),录入完成后资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固定资产验收单及资产编号。
(2)业务经办人员持报销单(附固定资产验收单)到财务部门报销。财务部门接单在核算系统录入增加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时,输入验收单号即可提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省却二次录入人力的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审核校对工作。会计凭证完成后,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的相关会计凭证日期、编号等相关数据即时传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账账核对工作即时完成,无须再人工进行对账。
(三)定期进行账账核对确认工作
系统中可按需设置固定资产账账核对调节表(见表格),表末一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可签字盖章确认,存档备查。
三、实践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1)资产信息传递过程中,会遇到下一工作环节发现信息有误需退回上一工作环节的问题。建议在模式构建时,按实际工作需要设计退回功能及流程。
(2)为加强内部控制,更好地管理资产信息,建议设置各环节工作人员不得修改他人数据功能,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3)固定资产账账核对表中,建议将“未达”账项,即核对出存在问题的资产进行逐项核实并一一确认,把固定资产账账核对工作做实做好。
(4)制定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账账核对工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5)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人员等有关人员。
例如:当固定资产验收入库或报废手续形成之后,二级管理员要及时到网上查看本部门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如有接纳的错误及时反馈一级管理员核对。当错误数据公布超过规定时间后,其一切责任及经济损失主要由已接纳或签字确认的二级管理员负责。使用人要及时查看本人领用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如有资产签字错误,应及时反馈一级或二级管理员纠正。当错误的数据公布超过规定时间时,其一切责任及经济损失由签字确认的使用人负责。
综上,构建固定资产联动管理模式,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事后检查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实现了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数据的对接,方便了资产的统计核对,固定资产账、账核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确保,逐步让管理更科学、更规范,使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监管。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此管理模式将随之更新、优化,最终必将取代传统的管理体系,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1.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会计学会立项课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课题编号:sdjk2014076)
2.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会计学会立项课题《财政滚动预算改革下的高校预算编制研究》(课题编号:sdjk2014010)
参考文献:
[1]凌学军.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高教论坛,2014,(3):96-98.
[2]李小燕.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4-56.
[3]黄沃才.现代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171-176.
[4]陈文相.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5):179-181.
[5]吴海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4,(5):51-53.
【关键词】高速公路 固定资产 管理 机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高速公路资产规模的日益庞大,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形式。高速公路成本资金问题突出管理体制还处完善之中,高速公路进入重管养阶段。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看,资产管理技术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十分薄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确保公路国有固定资产的保值升值、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就要深化和创新高速公路管理的理论,建立和实施高速公路资产管理系统,提高高速公路国有资产运营绩效。
一、公路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手段落后
档案资料保管不善,无修理保养计划,如机械设备的附件、零件、电动机等,因生产急需而任意拆卸零部件,而用后却无人装回原机,造成机械设备报废。固定资产管理虽有制度,但不严账卡不符、账实不符。有的账在上级主管部门,而机械设备在施工单位,调动频繁,无人负责保管使用,造成责任不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正确的原始记录,不利于经济核算。少数单位的设备管理部门,随意处理和报废机械设备,有的有账无物,也不追查原因,改善管理,而是报废了事,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账外资产外流
在公路固定资产中,一些价值较小的桌椅板凳、图书、陈列品等资产,不入固定资产账,形成账外资产。还有部分非独立核算的部门用自有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既未计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账,也未在本单位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卡,随意使用和处置。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路中的机械类型多,利用率低的一个原因是不懂机械常识,不懂操作规程,很多操作人员因未经过培训就直接使用机械,造成机件事故损坏,这样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也缩短了机械使用寿命。还有的有些机械设备带病工作,以致小病酿成大病,只好提前报废,使固定资产大量流失,少数承包单位,甚至基本折旧也不按规定计提,以便降低成本获得自身的经济利益。有的工程结束后,需要大修的机械设备数量多需要大量资金,而承包者又无法保证资金,只好不修,致使一些本可恢复其生产能力的机械设备,因不修而变成一堆废铁,给企业生产造成后劲不足,缺乏机械设备,难以担当重任,缺乏市场的竞争能力。还有的公路管理部门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能够将固定资产入账,但长期不清查,一经盘点,多数账实不符。很多没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堆放在仓库里,乱扔乱放,无人管理。
二、公路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从购置、使用、修理到报废都要有制度约束,除设备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外,财务部门应参加全过程的监督,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和投资损失浪费。尽快建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制约机制。实行法人离任前经济移交制度,报告任期内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拥有量的情况,否则不准调离。对违反管理制度,给固定资产造成严重流失的,应追究责任,承担经济处罚。对比重大的固定资产应当加强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设置固定资产分类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负责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逐步健全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制度,对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对调出、出售和报损的固定资产按不同类别盘点。
(二)彻底清查公路固定资产
公路主管部门定期安排固定资产清查核实,明确公路资产清查范围及工作目标,制定清查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彻底查清账外固定资产底数,然后按制度规定登记造册,纳入固定资产。对发生固定资产不入账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通过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各单位占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总量中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应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轨道。还要进行资产评估,固定资产重估后,其固定资产净值应按照重估后固定资产原值的升值幅度同比例增加,以达到保值的目的。重估后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的差额作为累计折旧处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考核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高质量完成,有效的改善管理固定资产的闲置现象的发生。并及时发现并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公路资产、完善资产调拨提供基础数据。
(三)做好固定资产使用审计工作
单位的内审部门要通过对投资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分析投资、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单位节约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古尚宣.构建新型公路资产管理体制确保我国公路可持续发展[J].交通财会,2004年05期.
[2]潘玉利.高速公路资产现代化管理技术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3]范娟.浅析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0.03.
[4]严英.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