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文学笔记

古代文学笔记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16:06: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代文学笔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代文学笔记

篇(1)

关键词:古代文学常识《朝代表》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借助于《中国历史朝代表》(《中国历史朝代表》以下简称《朝代表》)。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看法,望方家斧正。

一、熟记《朝代表》

我刚接高一语文课时,在课堂上遇见过这种情况,我提出问题,找三名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陶渊明是什么时期的诗人?甲同学回答:北宋。甲同学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乙同学回答:东晋。乙同学的回答是对的。我接着问乙同学:你能否说一下与陶渊明在同一时期的名人或名篇吗?乙同学回答:不能。我又对丙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丙同学回答: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渊明同时期的名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兰亭集序》,和陶渊明同朝代的有西晋的“竹林七贤”。丙的回答令我很满意。我问丙同学:你怎么记得这么准确?丙同学回答:我很喜欢历史,《朝代表》背得很熟,各个朝代的名人名篇我都记得很清楚。

丙同学思路清晰、记得扎实准确并且能广泛地联系,不仅仅是喜欢历史的原因,更主要是对《朝代表》记得娴熟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我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丙同学喜欢历史,所以重视《朝代表》,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让不太喜欢历史的学生也能把《朝代表》重视起来,那么,他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不就很容易了吗?所以,我的观点是: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首先要借助《朝代表》,并且要熟记《朝代表》。所谓对《朝代表》的熟记,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让学生相互联系地去记忆。记住每个朝代的分支、每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位置(谁先谁后)。最后达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哪个朝代在《朝代表》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记忆之中。学生头脑里有了这个《朝代表》做基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既觉得很有趣味,又能学得准确、扎实。

二、科学利用《朝代表》

科学利用《朝代表》是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1.找出位置。(把《朝代表》写在语文笔记本的第一页上。)让学生先把学过的文学常识拿出来加以对照,看看哪些名家、哪些名篇著作出自哪个朝代。然后加以归类,每个朝代共有多少名人、多少名篇、多少著作。它们在《朝代表》里处于哪个位置上。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学生们马上就能在《朝代表》找到它的位置。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朝代表》里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位置上还有《庄子・逍遥游》、荀况《劝学》《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2.放进位置。在语文课堂里,学生们随时就会学到新的知识,如果与《朝代表》相关,就得马上把新出现的名人名篇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即把新学到的知识放进位置里。比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然后让学生们把作者司马迁和《史记》放进《朝代表》的相应位置上――西汉。再如,“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个汉乐府,一个北朝乐府。让学生们把它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汉朝和北朝。3.脱离《朝代表》演绎练习。俗语说:熟能生巧。学生心无杂念,记忆力好,思维不混乱,只要对《朝代表》反复练习,就能日久扎根。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过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来,穿插提问,经常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笔记本上的《朝代表》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脑海之中,那些古代的名人名篇就会经常地在学生们脑海的《朝代表》里进进出出走来走去。他们的眼前就会经常出现孔子漫步春秋、庄子逍遥战国、太史公秉笔西汉、太白诗吟李唐、苏轼豪放北宋、关汉卿元朝鸣冤、施耐庵明修《水浒》、曹雪芹清唱红楼等情境。

三、认识并融合《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学生背熟《朝代表》后,教师就应该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情况。也许在掌握《朝代表》之前,学生们对“上古”“先秦”这两个词汇很陌生,不知道“上古”“先秦”是个什么历史感念。掌握《朝代表》之后,学生们对它们的解释就会顿开茅塞豁然贯通。尽管这样,教师还得要向学生们解释清楚《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1.《朝代表》是具体的,它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里的人物和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划分是笼统的,它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式样。比如,“上古时期”:专指神话传说。“先秦时期”:专指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再如,“两汉时期”:专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专指诗歌。“唐宋元时期”:诗词曲。“明清时期”:小说。

2.《朝代表》是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划分是建筑,它能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式样在各个历史时期分布的情况。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习《朝代表》旨在借助语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们讲清楚,我们学《朝代表》背《朝代表》,主要从文学常识角度看问题,旨在对语文教学有帮助,并不是像学习历史那样详细地了解历朝历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商朝:只讲我国出现了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有了文字,我们的文学才有了延续即可。如果再讲什么青铜器、武王灭商等就跑题了。再如,周朝:周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主要是《诗经》(西周到春秋时的诗歌)、孔子、老子;战国时期主要是诸子百家散文著作。如果我们再讲什么“井田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那就把语文课堂真的变成历史课堂了。作为教师,治学要严谨,师德要端正,课堂上不能漫无边际东扯西拉,否则就会失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了,切忌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讲。

篇(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占用教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或4学时,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总学时达到216或288,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企及的。但如此庞大的学时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使用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繁体字版,那么,这一问题往往会更加疑问。在不少学生眼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繁难艰涩的文言文,就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人的生活无法贴近,古代的诗文难以理解。带着这种认识,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历可谓痛苦不堪――食之无味乃至反胃,弃之却又不许、不能。于是,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其他篇章最多仅限于教材有限的选文。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很多学生未能养成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落空。很多学生对作品仅限于咬紧牙关、死记硬背,靠划重点、背笔记勉强通过考试。就是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解,更难有独到的鉴赏与批评。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无法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甚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古代文学学来学去就是老师课上重点分析的那几篇,自己拓展阅读?既无能力,更无习惯。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应与高校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起点与课程要求存在差距有直接关系。学习起点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制约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因素,脱离学习起点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感受与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学习起点难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要求

以先秦文学的重点《诗经》教学为例,从小学直至高中的12年间,学生只读过《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3――5首诗。学生最终对《诗经》作品的阅读仅限于这十首八首至多一二十首诗,而这些相对于《诗经》的305首全篇,实在微乎其微。凭借微乎其微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诗经》有深入、前面的了解,对教师来说做不到,对学生来说听天书。

四、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偏低,难以达到深入解析作品的要求

以《诗经》作品为例,《卫风・氓》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等的必修篇目,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缺乏整体感知

比如如果提问学生首章“来即我谋”一句中“谋”为何意,很多学生会回答“商量”,全句意为“来就是要和我商量”。但进一步商量何事,诗中的“氓”有何打算、为何要以“抱布贸丝”为借口等问题,鲜有学生能够说清,而这些又恰恰是理解全诗首章的关键。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学生很多学生把古代文学说成古文,把学习古代文学理解成学习文言文。进而,因为只知道死抠文字,所以很多学生能读、能背、能翻译,却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久而久之,望而生厌,兴致全无,直接导致了上述列举的第一个问题。

2.缺乏历史坐标,望文生义、胡乱勾连

《卫风・氓》作为一首婚恋诗,必然要以春秋时期特定婚俗为背景,弄清这一点,才能对诗中男女的悲欢离合细致体味,准确把握,才能读出本诗流传千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深味。可是,学生普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我们借助互联网得到的很多教师的教案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学生只能凭借“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去胡乱勾连,妄加判断,诸如“氓骗取了女子感情的同时还骗得了一车嫁妆”之类说法由此而生。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同样明显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认为鲁庄公虽昏庸,但至少礼贤下士,能够接纳平民曹刿的意见,其实其理解的依据不过是望文生义把“肉食者”理解为贵族,自然,曹刿就是平民。但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春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再如文中叙述双方交战,学生却普遍不了解春秋车战的基本规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只能片面地理解为曹刿的智谋高超。

缺乏历史坐标,不仅造成了理解的片面、浅薄以致歪曲、穿凿,更重要的是其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试想,结论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联,强为之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上述第二个问题学生不会读、读不好,与此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似应作如下改革:

五、强化作品阅读,弱化文学史教学,加大作品阅读量,切实培养解读能力

如前所述,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解读能力普遍偏弱。无视这一学习起点,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构建行之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作品阅读应成为课程的中心,阅读数量应大幅提高。以《诗经》教学为例。其祭祀诗、农事诗、宴饮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等类别都有选择代表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总量应达到《诗经》作品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有全面的把握,其解读能力也必将有相应提升。与此同时,文学史应弱化为课程的辅助,应立足于掌握常识。《诗经》教学中属于研究史范畴的内容,比如今古文问题、风雅颂分类标准的演变问题、汉学宋学清学的观念差异问题等尽量少涉及,其应当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六、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高居各科榜首,但很多老师仍然感觉讲不完、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而言,则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是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没有参与的机会,更没有参与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失去了热情与动力。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对课下的利用不够;二来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古代文学课程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掌握为辅,那么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

1.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前文提及应加大作品阅读量,如何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要求其在若干时间完成。比如《诗经》五六十首作品,必须在课下两周内读完,并完成诸如读书笔记、发言提纲等作业。

2.课上由老师讲授为主转为师生研讨为主

在课下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也因为有了自己提前的阅读与准备,所以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才不至于如听天书。更为重要的,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只能在自己积极主动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仅限于从旁帮助,而无法发挥决定作用。

七、改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考试转变,由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向考察能力提高情况转变

平时交一两篇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常见考试方式,属于典型的终结性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也着重考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造成了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的问题。很多学生把没有考好归结为没有认真复习。

篇(3)

一、目前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古代文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通过观察了解及与同事同行交流,发现在目前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及专业学习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从事古代文学教授的教师有着基本相同的认识与体会,就是在与作为教学对立面的学生进行的课外交流中,时常也能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与印证。以笔者所见,在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史论的教授轻重失宜。

目前各大专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多分为文学史论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授与学习所占的课时数远远比不上文学史论,并且还有不断减少的趋势,而对文学史论的学习又往往会在实际中演变成对文学史论的教授。从课程设置初衷来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精彩的文学作品,接受这些历史上优秀文艺成果的影响和熏陶,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因此,作为古人杰出智慧与文学素养结晶的文学作品,是学生直接汲取文学营养的源头,应当是他们学习的更为重要的内容。而作为后人对历史上文化、文人与文学作品的认识、分析与研究成果的的文学史论,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过程中,其所能起到的作用应当只是引领、指导与帮助,让学生自己从广泛、系统地诵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认知。目前重史论轻作品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己缺少对古人优秀作品的直接体验,大多只通过当代人研究出来的成果间接认知,势必影响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成果的学习与吸收。

2.教材编纂方式传统单一,教学内容涉及面不够宽阔。

与上述作品与史论两分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目前大专院校的古代文学教材即分为文学史与作品选两种。现阶段各院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版本种类较多,但使用较多的不外数种,其中文学史主要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选主要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郁贤皓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从事古代文学教授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某一版本教材为主,再参酌其他教材的论述,来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至于对某一文学发展阶段、某一文学作品或者某一文学人物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经济民生、风俗文化等的诠释与论述,基本上也是以所用教材表述为准。由于时间及精力所限,对于相关的原始资料、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关注不够,向学生教授也不多。

3.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习规律与效果。

在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目前基本上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模式,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期末考试侧重考察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这对于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学习懒散应付的学生来说,凭着考前两三周对可能考试的内容生吞活剥拼命死记硬背,也能够过关,甚至还能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这种“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短时间突击式强化记忆,在短期内效果较好,但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考试过后很快就会忘记,学生也不能在此后的生活当中对相关知识熟练运用,受益终生。因此,仅仅采用单一的考核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古代文学学科的学习规律与效果。

二、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相关问题的背景与原因

在大专院校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院系,也不分什么专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上述问题与现象,但在古代文学等一些科目的教学过程中,这些情况相对较为多见。高校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状况,其原因很多,也较为复杂,既有大环境等方面的共同原因,也有各科目自身的特殊情况。以笔者管见,就古代文学来说,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20世纪以来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使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受到了很大的干扰。

中国古代文明是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我们的祖先在传统模式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汉乐府、唐诗歌、宋词章、明小说……每一朝代的典章文学都让人景仰,在历史上也一直是周边各国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正是由于太过辉煌,中国文明慢慢走上了自我陶醉和固步自封的道路,逐渐被西方所赶超,后来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以来,整个国家内忧外患,步履维艰。为救亡图存,人们投身于社会革命的洪流,根本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被一些激进人士视为是国家落后的根源,从而在一些特定的历史阶段受到人们猛烈的抨击、批判乃至破坏。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冲击,大量珍贵的传统文化载体遭到毁灭,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由敬畏转为蔑视,虽又经最近三十年的拨乱反正,可在人们的思想与观念上所造成的干扰与破坏已不可免。

2.时代环境与氛围的变化,对古代文学的学习提出了挑战。

毋庸置疑,各个阶段的古代文学作品均是那一历史阶段的文化杰出人物独具匠心创造出来的优秀代表,能流传数千百年而不湮灭,本身就说明其价值所在。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文明与社会中人们那种按部就班田园牧歌式的悠闲与浪漫已被现代工商业社会中只争朝夕多求快进的功利与浮躁所取代。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与现代科技的魅惑下,即使身处高校这样的象牙塔之中,仍然不免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与牵诱。生活方式与时代环境的变化,使得充满激情的青年学子,要想老僧禅定般埋首在故纸堆中浸润于古诗词里,需要非同一般的定力与自制,而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

3.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未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传统上,古代文学老师的教学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时至今日,大多数老师的教授方式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至多不过是加上多媒体的PPT教学,似乎在形式上做到了与时俱进,但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在课堂上,基本上还是老师一个人“满堂灌”式的独角戏,从上课到下课,口若悬河地讲上四五十分钟,学生被动倾听,偶尔漫不经心地在笔记本上记上几笔,对所讲述的内容没有预习、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互动,甚至也没有反馈,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简单而沉闷的被动式传输,至于效果如何,却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几十年来形成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尽管可能有着这样那样不得已的原因,但在方法上确实太过单一,课堂显得过于枯燥沉闷,气氛不够热络,多样性与互动性均显不足,效果也不够理想。

三、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具体哪一个教师或者学生的个别原因,有其本身的复杂性,需要从系统上、整体上着眼改变,当然要想取得最终效果,离开作为直接参与者的教师与学生的努力也是不可能的。以笔者陋见,针对目前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与变革:

1.在古代文学教材的编纂上应追求合理化与多样化,在课时安排上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

如前所述,现阶段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文学史加上作品选,而且以史论为主,其局限性显而易见。为避免教学实践上“文”与“史”两张皮的现象,应当寻求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而不能再人为割裂,故对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编纂安排应做到全盘谋划,最好能做到浑然一体。在这方面,四川大学曾作了有益的尝试,该校中文系曾在本世纪初推出一套《中国文学》教材(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采取作品选与史论合一的模式,在比例安排上淡化了史论色彩,更注重讲授中国各体文学的特点,注重解读文本与阅读文献资料。全书五卷按照文体分为若干编,每编均有史论式的概说,简明扼要;编下分节,主要内容是主要作家的传略与其作品选读。这种编纂体例强调中国各体文学本身,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学原著,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希望能有更多高校与专家投身于这种探索与改造,正本清源,编纂出更好、更多的古代文学教材,惠及学人。正如第一部分所述,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除了教材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文学史轻文学作品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乃至于教师,无须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只需死记硬背当代人总结的特征与规律,即可就作家地位、艺术成就、学术思潮、流派传承等高谈阔论,应付考试与教学,实际上都是在转售二手知识。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古代文学的课时安排上必须着手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对文学作品的讲授,增加其在古代文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同时,注意帮助和督促学生,使其对古代文学作品能够多诵、多读、多品,去真切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体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与华贵的气质,最终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喜爱上古人创造的这些文化瑰宝,并能终其一生地浸润于其中而受惠无穷。

2.在古代文学课堂讲授的内容与方式上应当力求创新,尽量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授课。

目前,古代文学课堂讲授的内容与方式过于传统,效果不是很好。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进步与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断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手段与素材,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及时抓住并有效地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机会与条件。首先,在讲授方式上,应当充分探索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目前在一般高校,多媒体教学均得到普及和使用,深受广大学生与青年教师的欢迎。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很多人也就是简单地做些PPT课件,在上课时起到提示记忆和节约板书时间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掘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潜能。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多媒体资源,把古代文学课程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在互联网上寻找资源,可以把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舞蹈、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朗诵、吟唱、歌曲等能充分宣示表达感情的方式予以呈现,再辅以背诵、情景再现与模拟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情感的投入。其次,在讲授内容上,注意与时代结合,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动。在当代社会,古代文学之所以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正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导致人们对古人作品中的客体对象、语言表述乃至情感表达感到隔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多发掘古人作品中与现代生活共通共享的情感、道理与方式,同时,注意历史、地理、物理、自然生物、政治制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注意对原始资料的占有与运用,在讲授中做到融会贯通。在这方面,如易中天、王立群、郦波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授课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笔者在这方面也有意识地做了一些模仿与尝试,质量与效果虽比不上上述大家,但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3.改变目前对古代文学的单一考核模式。

现在以期末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考核模式,容易养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的惰性。对此,许多同行都有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当然,采用这一模式与各高校的管理模式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各学校每一学期都会要求各任课教师就自己所授课程提前命题出卷,并统一排版印刷,统一组织考试。学校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自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取消这种期末考试,而是在保留这种方式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以笔者考虑,可以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到总分数40%左右的比例,将其余分值分配到出勤率、课堂笔记的整理、课堂互动的参与、平时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可以动态反映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项目上。如果采取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模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课堂上听课的认真程度、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以及平时完成作业的质量等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能科学规划并长期实行,对于学生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4.探索开展古代文学的互动式教学。

为改变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机械地单向传输的教授模式,应该积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激情和积极性,注意探索开展互动式教学。在每一学期的课程中,在教学内容中选择二到三个开放性与参与性强的主题,作为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将相关教学计划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在具体方式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正反辩论、分组讨论、典型发言、话剧表演、诗词朗诵、学生讲课,等等,内容可以精心适当选择,具体方式可以随机变化。如果班里有古代文学底子较好、实力较强的学生,甚至可以考虑引导学生模仿古人作品进行创作,与古人和诗,依令填词,代古人回信等。将互动式教学与正常对古人作品的诵习及相关史论的教授相结合,不仅可以巩固深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活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将古典名篇中优美典雅的语言艺术转为己有,并较好地掌握古人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技巧,将其转化为一种较为实用的技能,最终能以精炼雅致的文笔撰写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各类文章。可以说,如果互动式教学搞得好,可以达到学好古代文学课程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鼓励学生主讲过自己熟悉的内容或章节,也主持学生就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中“鸡鸣狗盗之出其门”与“士之至与不至”进行过分组讨论,参与讲课、讨论的学生表现都很积极,效果很好,学生也比较欢迎此类活动。对于互动式教学,关键是事先要选择好主题,做好规划,在进行过程中做好引导,控制好时间与节奏,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脱离整体的教学进度。

5.尝试古代文学的实地考察式教学。

篇(4)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二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庞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二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入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优秀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二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采用“散点透视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定点定位,以点带面”。定点定位,指教着确定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历时发展和共时结构中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位置来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点”和“位”的选择,都必需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性的。通过对“点”、“位”的讲授,带起了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类人物的思考与发现。例如在《诗经》中通过选讲《卫风•氓》,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社会女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受迫害与不自主,并使之对《诗经》、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讲授,既要联系到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内容、风格、手法的纵向的因袭沿革、推陈出新。这样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辨析异同、把握规律、挖掘深隐、体味好处。

2.4“模拟课堂,角色互换”,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

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知识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深入化,以及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近些年逐渐掀起了外国人认识中国,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热潮。目前国家汉办已经在许多国家办了孔子学院,弘扬中国文化。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具有中英双语交流和教学的能力,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具备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外汉语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一般设置二或三学期,总课时约150左右。由于专业方向和培养方案的不同,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都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但是针对不同的受众,教学必须有差异性。以下是本人根据自己的上课体验和教学反思,对对外汉语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调整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四学期或以上,总课时量超过270,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把文学史的线索和作品选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梳理知识点的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接受视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探究,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于课时量的限制,还有学生定位于文化传播方向,教师讲授这门课程时必须调整知识结构。由文学史与作品选齐头并重调整为轻史的勾勒重作品的解读上,将文学史的发展线索粗线条理清即可,重心放在作品的赏析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上面。知识结构有所调整,但教学内容不能单一化,不能切割知识点,变成了碎片化教学了,更要力求知识有体系,做到丰富而详瞻,比如讲授唐代文学,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同时,要精选能够体现唐代政治文化、民族习惯及其民俗文化的作品,还要把唐代宗教发展、科举制度、商业文化、农业文化、知识分子的隐逸风气、军旅文化、音乐文化等渗透其中。

二、转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长期采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想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在教学实`中一般围绕作家生平、创作背景、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展开分析;学生被动接受,机械化记录笔记,并没有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热情,故而收效甚微。对外汉语的古代文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借助文学这一载体,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达到对学生人格素养、文化修养、审美鉴赏等方面的提升。教师必须转换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做好知识结构的定位,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参与课堂,可以构建课堂知识讨论模块、思维拓展模块、答疑解惑模块,学生可以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古代文学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要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案、精选试题库、网络平台、微信文章分享等作为教学辅助,在资源共享中多方面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教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将经典诵读、诗词背诵、戏曲改编引入课程,学生在兴致盎然中积极参与,领悟文学潜移默化的巨大魅力。

三、突破单一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篇(6)

提高教学质量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即将启动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最为关切的一个重大问题。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度工作会上所指出的:“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1]对中文系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在课堂教学仍是保障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主要途径以及当前推进大学教学改革呼声高涨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状况与教学效益值得反思。其中,改革课程实施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比较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对于提高《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效益意义显著。

一、课程实施方案关联“教什么”的问题,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关联“怎样教”的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在明确认识课程定位与要求、该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的基础上,精心准备课程实施方案;要确定以学生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符合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并兼及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对内容大纲的要求,准确把握重、难点,变传统的知识性教案为知识与教法设计并重、尽可能较好体现高教性、专业性及应用性的教案。笔者在准备古代文学史课程实施方案时,既突出了课程定位、课程沿革、国内代表性教材优劣分析以及各章节重难点知识的梳理与完善,也突出了前沿知识介绍,重难点如何突破的设计,力求既备课程,更备学生,使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切近时代和学生接受的实际,教学效果比以前明显提高。比如在向学生介绍该课程沿革、定位时,笔者表述如下:“自我国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即在中文专业开设此课程。该课程也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核心、教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目前高校教学受商业文化、实用思想冲击的情况下,该课程坚持以‘立人’为本,既着眼于本科毕业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以及与中文有关的社会工作所需,也注重突出文学是人学的理念。在学习中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去思考一代代前贤的心路历程,并由此培养我们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人生抱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保证我们精神世界的平衡性、完整性与丰富性……”。学生听后对此课程的性质、意义的认识比以前更为全面。

又如在学习《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时,我先通过问卷和个别交谈的方式了解学情,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宋代文学、文化如同其衰弱的国势、外交一样,也很衰弱。于是,我就课前推荐阅读书目:张毅的《宋代文学思想史》、赵仁奎的《宋诗纵横》、沈祖棻的《宋词赏析》、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学术著作,并要求学生写出阅读摘要,课上交流。结果,学生普遍感到“惊讶与欣喜”:原来宋代文学、文化如此“炫目夺人”并初步形成以下共识:“尽管在版图、国力和事功方面,宋代远不及汉唐盛世,但在文化与学术方面,却呈现出承前启后、宏通广博的繁盛景象。论学术思想,宋学向来与汉学并称。讲文学艺术,且不说入宋后大放异彩的宋词,就传统的诗文创作而言,诗有‘唐音宋调’,文有‘唐宋家’之说。言及书画艺术和话本戏曲等通俗市民文艺,则又是宋元同列。……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宋代都是一个文化发达而文学昌盛的时代,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特别强调儒家道统文统而鼓吹文学的政治伦理功用价值与追求表情写意并行,维系社会政治次序而自觉产生的普遍深广的忧患意识与人生悲凉所导致的对个体生命珍视巧妙结合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使得宋代士人普遍具有一种入世而超世,超世而入世,不过于热衷社会政治而趋于激进,亦不因淡泊名利而坠入空寂,无论穷达进退,都能在内心精神领域保持主体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风貌,从而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士大夫文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砍材不费磨刀功”,以上准备活动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与需要,普遍提高了学生学习宋代文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与氛围。

1.完成了“教什么”的问题后,教学方法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改革教法有许多途径,本文主要就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加以阐述。课堂的主体是由师生共同构成,师生课堂关系的和谐与否将直接关联课堂教学的效益。但大学教学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实用轻人文的总体倾向直接导致大学课堂教学时至今日,师生课堂关系仍以老师的讲授,学生的记、背、练、考为主,师生双方处于彼此割裂孤立的状态。就《古代文学史》教学而言,上述问题仍然存在,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一般认为大学课堂只要老师知识渊博、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即可,即使有学生讨论、发言等环节,也是给予学生的时间与机会很少并缺乏系统性,这实际上还是传统“教师中心主义教学观”的反映。事实上,大学老师教学的成功与最高价值不仅在于你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与提高,更在于你的学生在你的“导与讲”中逐渐“爱学”、“会学”、在于你的学生在你的“导与讲”中完善知识完善人格。

如此,学生就有课堂“主人翁”的感觉,就有成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师生的课堂关系也就会逐渐实现由“教师以讲为主”的单向方式到“师生共同学习”的双向和谐关系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益自然会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大学老师也要研究每一届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情,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和便于学生“接受与提高”的教学方法。比如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精心设计有序有效的提问,适时点拨启发,展开讨论,让学生多读、多说、多讲、多提问,教师适时调控学生发言、讨论的方向、深度。而这又意味着作为古代文学科任教师要在保证“专”的前提下努力成为“杂家”。广泛阅读,不止文史哲史地生,乃至音乐、艺术都要涉猎,并要批判性地阅读,有识见有眼光有继承也有创新的阅读。同时,要让课堂富有知性与诗意的美好,要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素养、有情趣的人,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不喜欢不认同,不学习不研究,不阅读不思考,没有良好人格与优雅情趣的古代文学史教师,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一个认同和喜欢古代文学,进而体认和喜欢传统文化,对历史和现实生活抱有积极情感、有思想有情趣有素养的学生来。所以,在日益物质化的当下,做一名古代文学授课教师是艰辛的,做一名真正地、优秀的古代文学老师更为艰辛。首先,这意味着你要在物质化、商业化的大氛围与人文性、精神性的大趋势所构成的巨大矛盾与阵痛中努力去平衡和坚守,使在围困与迷茫中,你也不能逃避,只能在讲台上担当。因为你首先是一名师者!“师者,孔子誉为‘万世之表’;韩愈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的前贤都认为师者是能够在尘世中也‘仰望星空’的一类人。”[2]#p#分页标题#e#

2.作为《古代文学史》教师尚要注意细节、以及对细节的理解和运用。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每个章节后的注释要加以关注,每个章节中所选作品的注释、评析以及如何发挥袁版教材信息量大、学术性强、语言表述饱含深情等优点的问题。但又要思考如何克服袁版教材零散不系统,与学生中文功底相距甚远的问题?又比如教师要熟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章培垣《中国文学史》、马积高《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代表性教材的异同,并在教学中相互参证、补充,必定为教学增色不少。

3.作为《古代文学史》教师还要有针对不同学情及时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文学史与实践性教学关系的能力。“目前的大学中文系普遍压缩古代文学课时,比如文学史由传统的每周6—8节变为每周4节。这使得知识量宏大的古代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许多老师往往赶进度且略讲宋元以后的文学史,作品赏析与研读就更是浮光掠影。”[3]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增加了从理论角度的理性认识,减少了从作品角度的感性积淀。这种失衡的知能结构既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深造学习和研究,也不利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因此,加强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背记、品评、讨论、改编、创作、表演以及板书等直接关联学生习得,关联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提升与情趣培养的实践教学活动就很关键了。

二、课堂的主体是由师生共同构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与教师直接有关,也与学生密切相关

总体而言,目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多是针对教师,对学生的分专业、分年级的具体学习要求与评价尚不系统、不深入,多为专业点或科任教师个人制定要求,进行督促,尚缺乏普遍的约束力和科学的导向性。具体到学生和古代文学的课程学习,有以下问题需要学生关注,以求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并最终实现古代文学教学艺术的构建,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1.学生要逐渐、也要尽快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从中逐渐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阅读资料、筛选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学习的成就感,尽快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中学语文学习状态向大学中文专业学习状态的转变。《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文专业时间跨度最大,知识量最大的一门课程。在课时压缩的大背景下,同学们走在老师的前面,提前预习相关章节及相应的作品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预习包括小到字词的读音释义,概念的辨析界定;大到前后知识的衔接比较,相关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社团的基本情况等等。这样的预习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几个人合作完成,然后将归纳、整理的结果或者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述或者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归纳,如此将会有机统一课内外并大大提高《古代文学史》的课堂教学效益。

2.学生要逐渐、也要尽快养成课余重视古代文学经典原著的阅读,牢牢树立广泛阅读、及时点评、及时笔记的意识。有量变才会有质变,中文学习需要广泛阅读。但大学时代的绝对时间相当有限,这意味着大家要精读、细读、慢读,更要泛读、略读、速读。对代表性的作品或者经典作品一定要细读,有感想要及时记录,并要注意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特别是学术史、思想史、文学批评方面的信息。如此,我们方可埋头读书,也可抬头看路,不至于“走进去”而无法“走出来”。比如“十三经”,“四书五经”,教育部曾推荐的中文专业必读书目,傅璇琮所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系列、罗宗强所编的《中国文学思想史》系列、李泽厚《美的历程》、朱青生所著的《读书十九札》以及王国维、、鲁迅、朱自清、季羡林、陈寅恪、钱钟书、程千帆等人的论著,包括他(她)们的传记及其人生历程、治学得失了解、熟悉得越多越好!

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07-02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逐步广泛和深入,对诸多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但由于各学科专业本身的差异性,网络环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呈现相对不均衡的状态。尤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等传统学科来说,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思考和研究,尤嫌不足。近年来虽已有研究者对此问题开始关注和思考,但多集中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软件开发以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技巧等方面,还较少触及把网络信息与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结合的层面。尤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而言,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实践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为便捷、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一、网络信息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网络应用逐渐扩大,网络信息几乎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片领域,尤其是智能手机问世以来,人们不再受电脑上网设备和空间的限制,手机上网浏览获取信息更为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学习、工作、购物等,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不得不承认,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高校这座金字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网络的冲击,对于高校,网络环境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影响。

网络信息的庞杂和阅读方式的多元化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以前的阅读方式基本只有纸质阅读一种,对学生来说就是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材料。如今,网络时代带来了大量的网络信息,网络可提供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学生不用去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查找资源,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立刻找到。同时,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很快,新材料、新观点层出不穷,让学生可以迅速地补充知识、开拓思维。但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躲在网络后面的人是未知的,是良莠不齐的,其提供的信息是庞杂凌乱的,有可能是错误的,或是不完善的,这就需要学生有甄别的能力。在高校,网络信息的这一弊端往往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若是先接触网络信息,就会对教师讲授知识中与网络信息有差异的地方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对正确知识的理解,也会影响教师课堂的传授效果。

另外,网络信息,尤其是目前流行的微博和微信上的信息,大多是零散的、新闻式的、碎片化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让读者接受起来更为便捷,获得的信息量最大化,不停地转换兴趣点,但若长期以这种方式阅读,就会形成一种浅阅读的坏习惯。浅阅读表现为仅是简单浏览,不愿深入思考,只注重感官享乐,不愿触动内心,而且低效、浮躁。一旦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就难以踏踏实实坐下来看书、学习,甚至写作,而这些正是高校学子在求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事。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教学,还需对网络信息资源做出鉴别,同时要将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阅读方式――读书。

二、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与教学环境相适应了,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形式和特殊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优化了教学内容,给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现代网络多媒体、网络信息等技术,仍然表现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解、传授,学生在下面听课、记笔记,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的调动。

在教学实践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以讲授先秦文学中的《诗经》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背景知识,课堂上按照《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成书过程、主要内容与分类、诗经六义、代表作品赏析依次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非常熟悉以上内容,在备课时搜集大量资料,掌握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在讲解时将这些观点提供给学生,有时候还需要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环节,跟随教师掌握每一个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控制讲课的节奏,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当然,这样的教学也会加入课堂提问、讨论等内容,但是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往往形成被动回答问题、被动讨论的局面。显然,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或者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基本没有把学生参与作为重点。

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这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现为综合能力的不足。如今,进入大学的学生已经是90后,他们的成长基本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步。因此,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应用极为熟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检索十分便捷,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精心准备的大量介绍性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很容易地检索到,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很可能远远超出教师掌握的知识量,很多新的观点在网络上出现,如果教师不时刻关注网络、更新知识,很容易形成教师滞后于学生的状况。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的介绍性知识,对学生而言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学生需要的是建立在这些知识背景下的深入分析、讨论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这一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

在今天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由此可以促进对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探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建构出一种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发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整合课本知识与网络知识,以使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拓展,促进学生从文、史、哲不同层面对所接受的文学知识进行自我整合,达到深刻认识和理解本学科专业的价值与意义目的,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水平,提高综合人文素质。

例如,在讲解《红楼梦》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去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目的,让学生观看网络上的《红楼梦》影视内容。教师在讲解作品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时,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学生根据在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网络资料作出鉴别,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也让学生逐步具备了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在探讨人物性格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观看过的影视内容进行品评,品评的过程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内容,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二)利用网络优势形成与学生的互动

这里所说的互动不是单一的课堂师生互动,而是通过网络这种便捷的沟通方式,做到师生间随时随地交流。当下,人们之间的交流或多或少地都会借助网络交流平台,比如,微信、QQ、论坛等。因此,教师可以建立讨论群,在群组里与学生沟通,讨论热点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分享教学资料……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包括文史哲在内的综合知识体系,而且“文学即是人学”,单纯背诵记忆知识点,不可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一个文学作品必定是作者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一定的生活阶段,一定的情感触动或思想认知下创作的,由此就需要了解历史、文化、政治、个人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体味作品。这些知识在课堂的教学中可能没有时间详细讲解,而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就可以和学生搜集、分类、讨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此外,互动还可以延伸到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交流,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老师和学生加入,共同探讨。比如,《诗经》中有些诗歌的解读在古代汉语学科中可能会找到更合理的方式,再如乐府诗与音乐相关,具备古代音乐的知识更便于理解诗歌的歌词特点等。总之,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能达到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知识的目的。

(三)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

例如,根据每周教学进度,在理清基本知识点后,适时发起相关问题的讨论,学生网上查阅整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及时跟进点评、引导、激励。鼓励学生以网络信息查询为基础,实行师生互动,就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种文学现象进行交流、探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科研意识;另一方面促使教师深入思考,积极阅读相关文献,以便和学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对学生主动利用网络信息的活动总结,为学生读书、自修指明方向。指导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最前沿、最具代表性书籍和研究成果,使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不走弯路,以占领学术高地、夯实治学基础。

此外,还可以在每周上传几篇短小的文章,这些文章力求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阅读,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在一个学期内,教师至少布置两次书面作业,以检验学生阅读、思考的成果,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进行基本的学术训练。

网络几乎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的主力基本上是如今的高校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使之发挥正能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确立新的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年度重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号:MDZD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