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生交通安全课堂

小学生交通安全课堂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16:06: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生交通安全课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生交通安全课堂

篇(1)

一、当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交通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参与的社会职能部门众多。

(二)教育经费短缺,交通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一些地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所需的经费难以保障,使得交通安全教育开展不够深入。

(三)专业负责人匮乏,交通安全教育缺乏有效性。目前,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交通部门,特别是公安交管部门都存在着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负责人缺少现象。

二、当前中小学学生交通行为的特点

首先,中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自控力相对较差。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得他们的交通行为呈现出在道路上追逐、蹦跳,玩耍等现象。尤其是他们的行走路线变化无常,行进中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极具突然性,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其次,中小学生出行较多,安全风险系数高。其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是每日需往返通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道路,另外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还经常上路玩耍,中小学生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

第三,中小学生处在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知识面窄,加之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不懂得机动车辆的行驶特点,不明确行人的行走规则,不知道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

三、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要适时建立五种制度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政府要把本地区有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各职能部门、学校、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要把对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所需经费专款专用,防止教育经费被挤、被挪,把有限的经费确实用在中小学校交通安全资料的开发、制作、采购,师资力量培养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等各方面。

二是建立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中小学校、辖区交警大队、中队分管学生安全宣传教育的负责人,每月或是每季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例会,对照本地区有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要求,对学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和学校周边的通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特别要对潜伏的交通安全隐患,看似不经意的违法行为,通过形势分析会得到有力的纠正。

三是建立会商研判制度。当地政府要定期组织安监、公安、教育、路政、交通、人社、医疗等部门参加的工作例会,各部门要对学生安全状况,特别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研判,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防止问题已经被发现或虽被发现但由于整改不到位,而酿成不应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四是建立考核评定制度。要建立起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公安交警共同组成的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机构,落实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考评。在具体做法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确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抓本系统与本校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对交通安全教育的考核评定。

五是建立评比先进制度。要建立开展交通安全“优秀学校、优秀班级、优秀学生”的评比活动,坚决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出现,并对评选出的先进适时进行表彰。

(二)要全力坚持“三位一体”同步联动

保护学生出行安全,必须从教育入手,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同步联动。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建立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网格化管理,学校要设立交通安全教育组织体系,由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里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员构成;二是要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学校要聘请交通民警担任交通安全教育辅导员,定期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常识,以提高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规范学生的交通行为,并形成制度;三是学校可自编教材,使交通安全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多部门联动扎实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交警、家庭和社会共同来主动参与,齐抓共管。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光靠学校或是交通管理部门等任何一方,力量都是十分有限的,应多部门各方联动。

(三)要切实讲究方式方法。

一是要针对特点、对症下药。中小学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在这个年龄段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能使其终身不忘,深刻铭记。因此,要充分利用其感性认识强的特点,一方面进行警示片的观看,另一方面做好交通信号和标志的识别。

篇(2)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推动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按照市教育局工作部署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

一、活动目的及内容

以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小手拉大手、倡议书换承诺书”、“文明交通巡展”、“交通安全手抄报评比”三项主题活动,通过上交通安全课、开展主题班会、设计手抄报、观看文明交通卡通光盘、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在中小学(幼儿园)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

(一)“小手拉大手、倡议书换承诺书”活动

“小手拉大手、倡议书换承诺书”活动由xx市委、市政府发起,团市委、市畅通办、市教育局、市交巡警支队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通过学生倡议、家长承诺,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推进畅通xx建设。

(二)“文明交通巡展”活动

巡展展板以文明交通为主题,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交通安全常识、交通法规知识、交通文明规范,普及文明交通知识,有效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

(三)“交通安全手抄报”评比活动

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利用暑期时间,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手抄报”活动,丰富中小学生暑假生活,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安排

(一)开展“小手拉大手,倡议书换承诺书”活动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将在全市开展“小手拉大手,倡议书换承诺书”活动。活动期间由学生将倡议书、承诺书转交给家长及家庭成员,家长及家庭主要成员在承诺书上签字,由学校收回存档。通过活动,强化学生从我做起、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同时带动全家参与文明交通,把交通安全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和家长文明行车、文明走路的良好风尚,使文明交通的观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倡议书、承诺书待市里起草后下发。

(二)利用放假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6月20日至放假前)

交巡警二大队利用暑假放假前,深入辖区每一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文明交通展板展示、主题班会、上交通安全课、播放文明交通卡通光盘等形式,宣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利用假前一堂课,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假期交通安全,通过学生带动家长文明出行,为xx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利用暑期开展“交通安全手抄报”评比活动(6月30日起)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从身边日常的交通行为着手,观察身边的交通现象,利用手抄报来反映交通的各个层面。手抄报内容自定,版面自主设计,但要突出主题,可以是交通方面的经历、感受、见闻、趣事、心得;也可以是交通方面的设想和创造发明;褒扬文明交通的好人好事以及批判违法违规的不文明行为等。

手抄报尺寸为4K纸张大小(38cm×54cm),单面编辑,无需装裱;手抄报上使用自己文章,可适当加分;版面力求活泼新颖、整洁、图文并茂,彩色、黑白均可;作品背面右下角必须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学校、班级、邮编、联系地址及联系电话等内容,有辅导老师的请注明辅导老师姓名。

文明交通巡展展板由交巡警二大队提供,各学校(幼儿园)要主动和交巡警二大队联系,并提供场地,利用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组织师生参观文明交通展板。各学校政教主任或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为此次展出联络员,巡展期间,由拟布展学校主动联系交巡警二大队,安排展板运输事宜。各布展学校负责联系运输车辆,承担展板运输费用,不得借机向学生收费。要落实专人负责展板安装和日常维护工作,避免破损影响宣传效果。

三、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维系千家万户,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是学校应尽的职责。各单位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麻痹心理,扎实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交通法学习、文明出行列入学校年度素质教育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使教育更具实效。

(二)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各学校(幼儿园)要及时与交警部门沟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配合,强化优势互补,根据市里统一部署,逐一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力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并积极探索和建立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各种制度,落实长效管理。集中活动期间,各学校(幼儿园)、交巡警二大队要相互协商邀请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篇(3)

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

2013年12月20日,教育部网站了中小学幼儿园秋季校园安全工作交叉检查情况通报:共发现存在安全问题校园80所。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联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中央综治办三室组织了32个省际交叉检查组对各省(区、市)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共实地检查中小学、幼儿园495所。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年头岁末往往是个人极端行为的多发期,也是校园安全管理容易松懈的时期,特别是农村乡镇校园防范能力薄弱,极易因疏于管理而发生重大涉校案事件。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密切与公安机关、综治部门等沟通和配合,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查缺补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了保证校园安全,刘利民表示,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把安全演练常态化。他说,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和校长是不称职的教师、校长。

在2013年9月,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每学期组织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每学年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并布置一次家庭消防作业。

通知强调,各中小学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要安排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形成消防安全教育常态机制。各中小学每学期要组织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使每一名学生熟悉掌握火灾疏散逃生路线和逃生方式、方法;每学年开展一次参观消防队站或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活动;每学年布置一次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家庭消防作业,制作家庭逃生路线图,填写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

之后不久,一些地方就做出了反应。2013年11月5日,湖北省教育厅表示,从2014年春季开始,各中小学要将安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应急逃生演练)、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其中安全教育每周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一课时。课时在地方课程计划课时中安排。在山东省,烟台市交警大队的交警们,在2013年12月2日,来到小学校宣传“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孩子们组织了“安全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南通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许茹表示,交警的到来填补了课堂上对安全知识的空缺。

山西省也在2013年9月开始在中小学校中全面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学校每年安全演练的次数不少于5次。2013年9月22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能力建设的意见》,省里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安全教材将在太原、晋中、阳泉三市部分中小学的三年级和七年级进行试用。2014年春季学期,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至八年级学生全部使用安全教材。

事故从校内转向校外

上海市2010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寒暑假是学生伤害事故的“高发期”初中阶段学生伤害事故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8.6%;其次为小学生,占37.5%;高中阶段学生占13.9%。由于假期中的事故上升,校方责任事故下降了2.1%。非正常死亡下降,非正常死亡学生68人,比上年减少3人。上海市教委青保处处长杨永明认为,学生安全事故总体减少,是与开展校园安全风险整改分不开的。2009年上海市全市共发生学生交通事故150起,比上年上升27起,因交通事故死亡16人,比上年上升11人。其主要原因为水泥搅拌车、土方车、卡车、大巴等机动车驾驶员违章驾驶,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家长用电瓶车、助动车违章带孩子等。学生受伤害导致骨折伤害数上升。据统计,伤害事故中轻微伤和轻伤占96%,其中导致骨折的占54%。

在北京,2011年寒暑假120救治的儿童意外伤害近800起。5岁以下占了五成多。同时,儿童最易受皮肉伤,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排在前三名的都是外伤、车祸与摔伤,共占了三成多。虽说七八岁的孩子最淘,但毕竟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意外的发生率并非最高。在寒暑假意外伤害的统计中,5岁以下的共有400多例,占了五成多。专家分析认为,5岁以下特别是3岁至5岁的孩子,已有了自主能力,但对危险却没有防范意识,所以家长一个看护不周就容易发生意外。

在伤害类型中,排在前三名的是外伤、车祸及摔伤。虽然外伤的发生居首,但类型较多,寒暑假发生的数量差距不大。车祸紧随其后,特别是在暑假,一个多月的寒暑假,仅120就救治了55起。

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王强表示,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处于初三、高三阶段的学生,家长要尊重孩子对人生的选择,避免将家长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合力关心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积极营造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

模块化设计教材

上海市教委在2013年9月宣布,上海中小学将率先试点《公共安全行为指南》教材,开设“安全课”。有了统计分类,校园安全课的内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过马路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居家灭火器如何使用?这些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将成为沪上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新编沪版安全教材分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初中和高中4套,2015年将实现上海中小学全覆盖。上海市教委透露,安全课程将分必修年级与选修年级:必修年级为小学一、四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年级;中小学阶段其他年级为选修年级。其中,必修年级每学期将安排至少8课时用于安全教育,选修年级则将每学期安排不少于4课时。中小学安全教育实现课程架构下的常态化。

据主编杨永明介绍,以往学校也有公共安全教育,但不系统,不够完整。这套《公共安全行为指南》则系统地包括了各类安全教育,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年龄特点、成长规律系统安排。这套教材突出生活性,主要按“在路上”“在学校”“在家里”“在社区”四大模块,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空间来归纳安排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内容。这些内容全部与日常生活相关,使《指南》的课堂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指南》的每一模块中均设计一定的场景,且分别含有治安、交通、消防、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如小学低年级的“在路上”部分,有“常见的报警求助办法”“平时过马路”“特殊天气过马路”“乘私家车、乘公交车、乘轨道交通”“远离无证小摊贩”“亲水平台和河道的危险”等。这些内容综合了治安、交通、气象、水安全和食品安全等主题教育的内容。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校长胡珍表示,收到教材后已着手安排课程与老师。胡珍认为,学生安全无小事,对开设此门课程完全支持,“学校已经定期开展逃生演练,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会课上,老师都会强调在学校里的安全问题,如今有教材进行系统教授,更有利于学生提升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是重点科目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将2013年定为北京市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教育年,以“小手拉大手”为主题,针对大、中、小、幼四个学生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而辩论赛的开展,就是今年交管部门交通安全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北京市交管部门举办了以“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一系列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交管部门人士披露,交通安全事故已经上升为城市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别。

北京市东城交通支队开展的“关爱学生有序停车”主题宣传日中,宣传人员介绍说,在学生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存在严重的家长驾车乱停放现象。位于东城区的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门口是一条狭窄的道路,每到上下学时间,接送给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就驾车把路堵得死死地。为此,学校向每位家长发出呼吁,请家长自觉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自觉做到有序停车,尽量避免驾车接送,或者将车停在较远的停车位,避免校门口的交通堵塞,做到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使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同样是交通安全,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强调过马路和乘私家车的安全细节,而小学高年级则为乘坐公交车、轨道交通、电梯时应注意的安全细节。因为现实生活中,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独自上学、外出的概率要高于低年级学生,所以要有区别地提出警示。

篇(4)

中小学生安全责任管理我国将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而近几年,中小学生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交通安全造成的重大伤亡事件频频付诸报端,对这些孩子的家人带来了深重的伤害,一次次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当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已达9000多万,由于中小学生伤亡带来的失独痛苦,已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管理,是我国教育界永远要重视的课题。

一、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常见的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思维和身体都在发育期,做事还把控不住自己,往往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意外受伤。分析中小学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

创建一个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才是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的屏障,因此确保学生安全主要在学校以及周边的环境,而现在的学校大多只注重育人环境,而不注重硬件设施以及安全宣传,在校园内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学校门前汽车任意停放,上下学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密密麻麻,占据便道,交通情况堪忧。校门口离街很近,下班上班人流密度大,每当学生进出校园都直接受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威胁。学校周围一些网吧等社会娱乐场所,来往人员复杂,对学生的安全也造成了威胁。

2.食品安全

近年来中小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仅豆奶中毒事件就已发生多起。2001年至2004年,仅辽宁一省就先后有50万名学生饮用的豆奶中毒被报道,此外,四川、吉林等省市也发生了中小学生大面积的中毒事件。这些事件很大原因是因为进货渠道的把控不严,还有由于食堂管理不严,食品、厨房卫生不合格,学校食品卫生制度不完善,造成了集体中毒。还有就是“小饭桌”生意的随意性,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

3.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最近成为了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热议方面,最近校车的超载,火灾事故频发,中小学生在回家上学的路上出现交通事故的现象常常出现。我国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驾驶员的培训质量不高,交通事故有大幅上升的势头。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阶段,自控能力差,加上身材体积较小,交通规则的遵守问题上容易忽视,容易出现交通意外。近年来,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已经上升到很严峻的态势高度,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情况复杂,人员流动频繁,形成了一定的不安全的因素。中学生阶段以骑自行车居多,骑自行车的安全教育的忽视,也是中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隐因。

4.火灾事故

随着中小学校的越来越多,教学楼的种类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在室内学习,生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教学楼的防火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学校校舍越盖越高,消防器械覆盖不到位,学生多教师少,学生应对火灾的能力较低,发生紧急情况,学生疏散能力不强,对灭火的反应不能及时到位,火灾很容易造成群体伤亡。中小学生课余所上的“第二课堂”等培训班,几乎全部是出租房屋,安全责任不明,教室环境陈旧,逃生通道安排不合理,也是火灾发生的重点环节。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及管理办法研究

发生上述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自身对安全管理的疏忽,在学校一般都设有安全科,安全管理人员是否专业,是否专职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安全管理,安全员的职责不但要保证学校环境的安全,还要在学生活动与上课时经常检查学生的活动安全。二是学校的安全教育不够。中小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强调学生必须遵守纪律。三是学校的逃生演练与实例教育不够,学校缺乏统一的大规模安全演练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比较欠缺。四是安全问题以防为主,对于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够,是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

具体的管理办法与防范措施有: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安全知识培训。学校安全科要每周都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安全培训,定期检查教师对于紧急情况的实际演练能力。二是加强校舍安全建设。在校园每一处的设施建设中都必须从进料开始抓起,严防腐败,严禁偷工减料,在设施的引进上,也要考虑到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安全设施的配置,学校要专门开辟逃生通道,楼内要标识逃生标示,消防设施要在教师控制范围内,能够起到覆盖全教学区的作用。四是加强校车安全检查,确保校车不超载,无风险。在学生上学的学校附近的路口要安排老师专门负责组织过马路,在下学的路上要组织排队过马路,排队出校门,在保证有家长接的情况下,才让孩子出校门,我们与区域的公安交警联系,专门在上学放学的时候与执勤交警一起,抓好学生的交通安全。五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首先,让学生养成一个遵守纪律听指挥的习惯。其次,要加强逃生演练与集体行动,团结友爱的观念。第三,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加强身体素质与动手能力的锻炼,从身体健康的角度,直接提高学生身体安全应变力。第四,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让学生有一个对事故、意外有个心里预知,在事故可能发生前,就让学生自觉远离危险行为,事故发生时,有下意识地躲避能力,在受到惊吓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第五,对家长也要进行安全意识提醒。让家长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上多教育学生,多注意自身言行,以配合学校更好搞好安全管理。

三、结语

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社会各界都有责任,社会各界要搞好教育宣传,在道路、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等等。都要特别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做出明确提示,悬挂明显的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挂图和横幅标语。公安消防部门要派专人到学校做宣传,作指导,青少年联合会、红十字协会等部门要定期去学校做生理与心理健康讲座。整个社会都在实际行动上关怀孩子成长,学生才能有一个真正安全的大环境,才能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且安全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黄颖.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分析与研究[J].安全生产与监督,2010,(03).

[2]杨飞云.社会转型期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天中学刊,2011,(01).

篇(5)

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第三条各地应当加强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对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时,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

第四条中小学校长为学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秋)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接送车(船)

第五条学校应当积极主动与交通部门联系,合理安排班车、渡船、线路。有学生接送任务的学校应当按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

有乘船学生的学校,应当按学生过渡航线编排小组,并指定组长负责过渡途中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指派教师护送学生上船。严禁未经港航管理部门批准的船舶运载学生。

学校应当对每次接送学生的时间、人数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第六条为确保接送学生行车(船)安全,杜绝超载现象。学校可合理调整学生的上学放学时间,在确保完成规定教学活动时间的前提下,按错时制管理,轮回接送,减轻学生接送车(船)运载压力。

第三章安全教育

第七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督促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将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情况纳入对学校考核的内容。

第八条学校应当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落实交通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充分利用《人•自然•社会》等地方通用教材,通过安全教育周、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周班会、活动课、演练等多种形式,和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板报、校园网等载体,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增长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第九条学校应通过学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乘车意识和责任,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学生交通事故的联动机制。

第十条学校教师应当在上学、放学高峰时,协助有关部门维护好交通秩序,在学校附近主要交通干道要护送学生上下车和穿行公路。要教育学生不乘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不乘“黑车”、“病车”和超载车。学校要按照乘车路线组织学生乘车,建立好路队制度,保障学生乘车途中和上下车安全。

第十一条学校要继续实行“小黄帽路队”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横穿马路、铁道道口等交通常识,确保行路安全。

第四章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城镇中小学校的早操、跑步等体育活动应尽量安排在校园内进行,严禁学校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因体育场地欠缺,只能安排在校园外开展体育活动的农村中小学校,可以暂时组织学生在附近的安全场所内进行相关活动。教育部门应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落实资金,按规定建设体育场地。

第十三条中小学校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大型学生活动,必须经过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应事先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安全措施并加以落实。

第十四条杜绝将中小学校校园出租用于停放社会车辆、从事其他非教学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活动。

第十五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按国家、省有关规定,积极主动与交通、公安部门联系,加紧落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各项措施,在校园周边创造秩序良好、有安全保障的交通环境。

第五章安全责任

第十六条建立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教育部门与学校,学校与承运人应当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义务。对措施落实、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因工作不负责任,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要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魅力课堂;生活素材;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84-01

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运用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传授课本知识,而忽略以生活为基础挖掘新鲜的学习素材,因而教学缺乏活力。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这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大启示。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巧用生活素材,构建魅力品德与社会课堂。

一、巧用生活素材设计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学科本身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素材的选择与注入无疑能给品德与社会教学带来活力,并会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精挑生活素材,并加工成学生喜欢的谜语形式,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兴趣,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时,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设计成谜语形式,成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牙刷、眼镜、座机电话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搜集这些生活素材,再根据这些素材设计谜语。如:身体长又短、头上毛几丛,入口上下走,清齿立头功(打一生活用品)。学生根据谜语进行竞猜,有学生猜出谜底“牙刷”之后,教再将牙刷实物摆放到讲桌上,增强直观感。教师利用这一方式引出教学实物后,再引出话题,促进学生讨论:塑料为什么会在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由此,教师成功切入教学主题。

竞猜谜语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兴趣需求,他们本玩,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而竞猜方式的引入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再加上生活实物的直接展示,更能给予他们直观的感受。

二、巧用生活素材丰富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的内容毕竟非常有限,学生需要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才能满足学习和发展的双重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巧用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既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学习充满期待,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运用生活素材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接受程度等。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平安回家”这一课时,教师将生活素材引进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些交通标志,让学生通过看标志,懂得交通知识,从而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回家,幸福生活。但仅仅学习这一层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为此,教师巧用生活中的交通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对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判断,如果没有,请说出其违反交通规则的具体内容。例如,有一辆拖拉机驶入了禁止拖拉机驶入的路段;有部分小车闯红灯,也有部分没有闯。让学生根据视频进行判断。除了增设这一环节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生活素材的引入,带给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结合交通标志来判断交通行为,由理论过渡到实践,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三、巧用生活素材促进辩论,构建精彩课堂

辩论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给予学生特定的辩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引导学生开展辩论的一种活动。辩论活动的设计,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魅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挥与能力的提高。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巧用生活素材,设计辩题,让学生结合辩题进行辩论,从而构建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网络连接你我他”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辩论活动,为课堂增加活力。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网络购物、网络订票,还是网络互动联系等,这都让我们体验到了其中的便利,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不利的一面。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网络在生活中的利弊之后,引出辩题:你认为小学生是否应该使用网络。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并让双方推选出主辩手,搜集材料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活动,学生学会更加辩证地看待网络,促进自我合理运用网络,避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干扰。

篇(7)

把当事人引进课堂,现身说法

在教学三年级《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实录如下:

师:下面我请来邮政局路通站岗的朱叔叔,一医院急诊部主治医生王伯伯来到我们的课堂,请他们为我们讲讲平时的工作吧。(生鼓掌欢迎)

朱:同学们,我是一名普通的交通警察。为了保证同学们上学、放学的安全,我每天早上七点钟上路,晚上六点半钟下班。不管夏天多么热,冬天多么冷,我都是这样。只要大家平安,我就高兴。

王:我是市一医院急诊部一名主治医生,在120急诊室工作,经常是通宵值班,接到急救电话就得马上出诊,不能有半点怠慢。即使不值夜班,我们的电话也是放在枕边,随时作好出诊的准备,因为人命关天,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

同学们听了他们二位的介绍,顿时感受到:平时不易觉察到那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就在自己的眼前,原来他们的工作是那么的辛苦。这种真实、亲切的感受,深深地感染着同学们,由此而产生一种对劳动者由衷的敬重。

走出校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感悟

在教学四年级《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笔者利用校园门口的交叉路口一侧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亲眼观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是否得到行人和车辆的自觉遵守。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现场评价,激发学生对违规现象的厌恶感。接着回到教室,对照自己进行反思,进而强化交通安全意识。这样的教学,远远超过了在教室里的口头说教。

为了把教育效果延伸到校外,我们同时在班级内成立小交警中队,每个学生都是队员,由交警队指导员给“小警员”们集中上交通法规课以及进行交通指挥手势训练;另外,在学生中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开展“我是交通协管员”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值日,为人示范。

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花鸟虫兽。在教学二年级《我的动物朋友》一课时,笔者将几只小蝌蚪装进有水的小瓶里带进教室,下面是实录片段。

(出示小蝌蚪):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小蝌蚪,它们开心吗?说说它们为什么不开心。

生1:因为它们离开了自己的妈妈,被捉到瓶子里,所以不开心。

生2:因为老师替它们搬了家,所以它们不开心。

师:它们的家应该在哪儿呢?

生:(齐答)小溪里。

师:那我们该怎么帮它们呢?

生:把小蝌蚪放回小溪里。

师:老师把小蝌蚪捉到瓶子里对吗?

生:不对,老师不爱护小动物。

师:你说得真好。待会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把它们放回小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