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09:48: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篇(1)

关键词:高职;地籍;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45—02

一、引言

我校的地籍测绘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开办于2008年,现已有两届毕业生,通过对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回访和调查,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地籍专业学生基础扎实、上手快,有的已经成果单位的骨干。生产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是由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水平,实习实训条件方面来决定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自2008年以来实施“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具体的做法介绍如下。

二、人才培养模式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重庆统筹城乡建设和三峡库区建设等工程项目对测绘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分析测绘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重庆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每门课程对应的测绘项目贯穿在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学生100%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建立“项目导向、师生参与、实战育人、校企双赢”人才培养机制。为使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市场调研、测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结合西部开发、重庆建设和煤炭开采对测绘行业的要求,确定典型的测绘工程项目,将典型的测绘工程项目分解为具体的测绘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完成这些测绘岗位工作任务应具有的岗位能力,构建支撑培养这些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

1、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行动领域归纳

通过市场调研并按照区域测绘行业的特点划分,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典型测绘工程项目主要有8个,即“山区地形测量”、“数字测图”、“GPS测量”、“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建筑施工测量”、“道路施工测量”、“水利建设施工测量”和“摄影测量和遥感内业处理”。8个典型工程测绘项目又进一步分解为52个测绘工作任务,将与测绘职业的行动情境相互关联任务的同一类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一个行动领域,共有12个行动领域。

2、将专业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

对8大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应的测绘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确定培养这些能力支撑的学习领域课程。以完成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应具有的能力为导向,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并根据测量生产一线对测量新技术、新标准的信息回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形成与测绘工程项目实际联系紧密、互动灵活的理论与实训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机制。

如图1所示,在测绘能力中,学生的山区地形测量能力和数字测图能力主要通过地形测量、计算机与测量绘图、数字测图和地籍调查与测量等课程来培养;GPS测量能力主要通过大地测量和GPS测量技术等课程来培养;变形监测能力主要通过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等课程来培养;建筑施工测量能力和道路施工测量能力主要通过工程测量和建筑与道路工程等课程来培养;水利电力测量能力主要通过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分析与应用和VB程序设计等课程来培养;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处理能力主要通过摄影测量、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等课程来培养。

图1 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

四、课程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

根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各学习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基础课程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专业建设团队的老师与学院基础部的老师一起设计和开发了测量数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英语(测绘)、体育训练、应用文写作等五门基础课程。选择问题、任务、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模式。

(二)专业领域课程设计

按照测绘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并遵循教学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领域,与企业专家一起,设计开发了地形测量、程序计算器使用等十余门专业课程,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按从易至难进行划分。根据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选择测量对象、工程测量项目、工作任务、测量项目算例、地籍图类型、过程等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模式。

(三)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

根据培养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单项职业能力的要求,系统的设计了十几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训项目,同时设计了《地形测量》等九门专业课程对应的专业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了单项实训、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

五、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的建议

(一)围绕培养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组织教学。教学计划围绕培养学生具有完成测绘“8大测绘工程项目”的能力来实施教学,即实施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完成测绘“8大测绘工程项目”的能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完成生产单位的真实测绘工程项目。通过与川渝两地测绘生产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真实测绘工程项目,在教学安排上,实行项目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教学相结合,师生共同完成测绘工程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测绘工作环境和明确的工作责任中,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完成真实测绘产品的生产。二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完成一个测绘工程项目的流程来组织教学。

(二)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尽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过程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方式侧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考核学生完成实际测绘工程项目的能力,从而保证“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四)学生100%参与测绘工程项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就上专业课程,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完成实际测绘工程项目;专业课教学在时间安排上相对集中,不同的专业课程分别集中在上下半学期完成,这样有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一旦有测绘对外技术服务项目,方便临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参与完成实际测绘工程项目的比例达100%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天和.澳大利亚TAFE教育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的启示[J].科学咨询,2009,(5):86—87.

篇(2)

关键词:基础测绘促进  中牟县  土地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快,加之郑汴城市快速通道的开通,土地为中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中牟县耕地保护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将继续加重,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及服务功能。

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及延伸,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宏观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由于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如果进一步把基础测绘与土地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础测绘的技术、成果等优势,不仅能为土地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也能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测绘的作用。

(一)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

1、建立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基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及加密和复测。

2、对县级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测制和更新。

3、本区域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更新。

4、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对前述项目的内容进行复测或者更新。

5、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二)基础测绘的服务功能

1、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2008年建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在我县土地总体规划中作为规划底图,为土地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

2、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及项目报批提供服务。

我县土地利用项目报批从2010年已经启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土地报批提供了更加详细准确的土地报批数据。

3、可以为土地监测调控提供服务。

4、可以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服务。

二、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分析。

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如何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基础测绘作为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基础图件。土地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地籍管理、土地报批、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方面:

(一)地籍管理需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它具有提供计税依据、产权管理依据以及用户需要的地块信息等功能,而且地籍信息系统还是多种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系统。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为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此我们需要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来发现和提取土地变化信息,以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建设的需要。

(三)耕地保护工作需求

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借助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开展耕地数量质量、耕地后备资源普查等专项工作。

三、 基础测绘对于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

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它向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管理办公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全方位地考虑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有效地提供土地管理工作质量。

四、中牟县基础测绘工作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飞跃发展的瓶颈。

中牟县基本比例尺现状图测绘起步较晚,1998年中牟县城区才有了1:1000现状图;1998年中牟县建成了1:1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随后几年的时间中,中牟县现状图的测绘和更新一直紧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对基础测绘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更新,致使土地信息更新跟不上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

五、把土地管理和基础测绘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基础测绘实施,促进中牟县土地管理快速发展。

为了改变中牟县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较差的现状,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测绘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基础测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中牟县国土资源局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满足急需、分步实施的原则,现已基本建成1:1000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及1:1万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

(一)空间基准体系建设,为土地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保障

2008年建设并启动的中牟县CORS系统,在中牟县建立1个固定基准站,并辅以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建成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网络GP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可24小时、连续地向各类需要测量和导航的用户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的信号。

(二)建立基本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的测制与更新体制

目前,虽二次调查数据库已建成,但其他地籍图件却内容陈旧、现势性差是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且又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根据二次调查数据库将土地部门其他图件及时更新。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籍测量与地籍年度变更的工作成果是提高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的有效方法。

(三)建立中牟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中牟县发展的需要,建设中牟县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分三步走,首先,选择基础平台,二次调查农村部分采用mapgis软件作为基础平台建成了中牟县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城镇部分采用苍穹软件建成1:1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下一步就要加入地形地貌,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各种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管理和数据转换系统、基础现状信息和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等。其次,建立中牟县1:1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最后,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建立中牟县基础地理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开展应用服务。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和正射影像图为数据核心,结合土地利用详查图,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为数据核心,结合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专题数据,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及3S技术,可更好地分析耕地分布现状,提出社会经济与生态合理退耕还林规划方案,增强退耕还林规划的可操作性。

(四)加强测绘队伍建设

当前因为编制的限制,测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人员紧缺的现象,有不少业务人员对政策业务还不够熟悉,以致引起土地权属、面积的争议、行政复议诉讼等。这需要加强宣传,学习政策法规,并通过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

篇(3)

摘 要:地籍测量是地籍信息系统的前期工作, 地籍测量的好坏直接牵涉到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 因此对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在地籍测量中需要进行野外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产品质量检验、地籍图数据录入和建库等工作过程, 各个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系统的最终质量。本文从地籍测量的概念、测量内容和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剖析了开展地籍测量的问题。

关键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权属调查;

一、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内容。1、根据地块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参照表10-2设置界址点标志。2、界址点标志设置后,按照下述“二”中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要素测量。3、测量内容:包括区划、权属、地类、地形四要素的所有面、线和点状对象,外加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3)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4)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解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表1(表略)的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表1地物(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厘米)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按表2(表略)等高线间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表2 等高线间内插点的高程中误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400-01

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土地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地籍测量工作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掌握城镇土地的属性、面积、位置、经济价值等信息,便于有效地建立健全全国土地管理系统。地籍测量主要包含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权属调查主要是根据地籍的实际情况,查清各个地籍的使用者、位置、行政归属、使用权依据等相关信息。地籍测量工作主要包含城镇下去的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碎步测量、面积量算汇总等。

1 土地权属调查

在土地管理中,土地权属调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主要是确定土地的归属问题,有助于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确权的主要依据是有效的权源证件,点差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地勘察、权益认定等方式,从而有效地了解土地的权属是属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还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此来确定土地的权益归属[1]。这种土地权属调查结果是形成一份详细的宗地调查报告,为地籍勘丈提供合法、有效、可靠的依据。土地权属调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组成:首先,应该做好土地调查的准备工作,使得各方面工作能够有效进行。要做好土地管理的宣传工作,组织员工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有效地收集权属材料,保证土地权属调查工作有效的进行。其次,应该做好行政区,街道、街坊等划分工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编码,便于有效地进行数据统计,保证各个土地权属的相关信息更加明确和仔细。行政区的划分可以以2为数字表示。街道的划分可以以行政管辖界限作为依据,采用3位数字作为流水编号。街坊的划分注重以标志物作为典型特征,编码可以采用3位数字进行表示。宗地编号应该以4位数进行表示,属于街坊之中。地籍号的编制组成便是区代码-街道代码-街坊代码-宗地代码,例如030030010021。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土地权属调查的实际目的,主要是确权、宗地划分、标定权属界线等。在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的时候,在调查之前应该向有关单位下发土地权属调查与测量通知书和指界通知书,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应该认真填写权属调查表、地籍调查表等相关资料,并在双方没有争议的情况下,签字盖章。在确权之后,应该设定相应的界址标志,要求标志必须鲜明、准确[2]。最后,相关测绘人员在进行完权属调查工作的时候,应该及r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检查、分类等相关工作,以宗地作为单位,将宗地原登记发证资料的复印件、法人证明材料、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原件或复印件、指界委托书、法人代表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权属调查表等相关资料整理清楚,并将相应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形成相应的电子档案,便于有效的管理。

2 地籍测量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数字设备采集地籍的相关数据,并将相关数据输送到计算机中,在使用相应的软件加以处理,从而输出相应的地籍图件和表册,从而有效地掌握地籍测量的相关数据。其操作流程如图1。

2.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采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是由三台OPCON公司生产的GP -SX1 GPS接收机和随机数据处理软件TGPS -1TN组成,定位方式为快速静态定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起算点,便于使用动态的GPS、全站仪进行界址点和碎步点测量,一般而言,点位主要选在高层建筑和主干道路旁,要求点位周围的15度仰角处没有相应的障碍物、没有反射无线电波,同时点位应该距离功率电台、微波中继站等较远,所有点位应该牢固可靠,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

2.2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主要是采用GPS、全站仪两者配合的形式进行草图测图,并将其中的关键部分标在绘制草图上,所绘制的草图必须要清晰、明确,绘制的比例尺不能太小,要将地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地表现出来,尤其是点号和边长注记[3]。如此,才能保证内业工作的有序进行。界址点和碎步点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主要是指界址点和碎步点处于比较开阔地或者位于比较高的建筑顶端上,这种界址点一般运用PTK接收机加以测量(占比为70%)。第二种类型是指界址点和碎步点处于相对较高的建筑层次中,但是没有到达顶端,一般是运用全站仪加以测量(占比25%)。第三种是界址点和碎步点处于比较隐蔽的地方,需要借助相应的几何关系加以确定,一般应用RDCIS(瑞得地籍信息系统)软件的绘图功能或CASS40成图软件加以解析(占比为5%)。然后进行边长勘丈并绘制宗地草图。

2.3 内业数据处理

针对收集而来的相关数据,应该在当天及时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相应的编辑起使数据转换为*.dat格式,然后再运用CASS5. 0成图软件展绘碎部测点,同时根据相应的草图和编码编织成初图,便于检查所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为成图做好准备。

2.4 图像编辑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根据草图、地籍调查表等相关信息,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检查,以防出现漏测情况、测量不当的情况并加以及时修正,而后运用计算机自动生成界址线、注记本宗地相邻界址点间距离,打印初步地籍图。利用RDCIS软件编制*.EBF文件和*.EBP文件,调用软件的“用交换文件生成图形”的功能来生地籍图。然后,根据成图和相关资料,形成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便于查询和使用。

3 结语

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时间比较短、投资比较少、劳动强度比较低、精度比较高、便于修改等优点,在地籍测绘中有着重要作用。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地籍进行测绘,并按照1:500比例尺绘制成相应的地籍图,便于有效地掌握、运用和管理地籍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 靳海亮,吴庆忠,金继读.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现代测绘,2013,0624-26.

篇(5)

1城市建设中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概述

地形测量主要是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通过水平投影位置及高程等进行测量,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适当的缩小,然后使用符号及注记绘制成图的一项工作。大面积地图的测绘基本上是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方式,面积较小或专用的一项工程建设地形通常使用聚脂薄膜或白纸裱糊的测图板进行测绘。地籍图主要应用在土地管理上,通过地籍测量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所需的地理信息及使用信息。在地籍图上的地形和地物要素属于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的主要依据,对此,地籍图上的地形、地物均需要进行详细的展示,尤其是和权属界线、地类界线有关的内容。

2城市建设中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相同点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过程中都涉及到地图测绘技术,因此,他们有一定的共性。2.1遵循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对地形图和地籍进行测量过程中,均是以一定的测量学基础理论及操作技术方法进行的。使用不同测量仪器,对地形中各项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明确界面或相应地物特征等所在平面位置。2.2遵循测图基本原则。对地形实施地形图测量工作或者对一定区域实施地籍测量,在这一过程中,要采用“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精度再低精度”的测量方式。2.3选用图幅方法和编号相同。具体地形图测量或具体的地籍测量工作实施过程中,其中图幅分幅采用网络坐标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进行。其中的图幅编号主要是使用一定坐标对其进行编码,需要注意的是,在编码过程中需要将纵坐标放在前面,将横坐标放在后边,中间使用短线连接。

3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在城市建设中的不同应用

3.1测图目的。地形图测量能够通过客观方式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一般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等领域使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地籍测量主要是将权属管理作为测量目的,经常被应用在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中,因此地籍测量的范围相对狭窄。3.2测图要素选择。地形图测量可以对不同地面上所有地物、地貌要素等进行表示,例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测量较为详细。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界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侧重点。在地籍图上,所表示的内容比较少,不要求对地貌进行反应。虽然地籍图上存在着一些地理要素及社会要素,但是这些内容是通过环境要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要作用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定位和衬托。图1为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点所表示的是当地的丘陵。3.3图上表示内容。地形图测量过程重视对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等做出客观反映,具体又专业的内容留出专门位置供用户填写。地籍图测量主要考虑的是权属、土地用途等内容,而其图上所显示的是地表上人们看不到的或者无法直接测量的内容。因此,地籍图测量所反应的内容较为充分。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地形图测量过程中,主要结合我国测绘局所指定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同时根据规定的图示符号进行测量。对地籍图进行地形测绘过程中,需要将代表地基信息的主要内容用平面图进行展示,具体测绘工作结合1993年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的内容。此外,地籍图的测量有专门的地籍图图式。3.4测量方式。地形图测量可以使用视距测量、平面仪测图方式对相应区域中的地物、地貌等进行测量。地籍测量使用测距仪、经纬仪或全站仪或它们之间相互配合进行测量,使用测速仪对界址点和地物特点等进行测量。3.5测图程序。地形图测绘不存在限制或约束。但是,地籍图测绘根据相应测绘程序,一定要先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也就是说,进行地籍图测绘是将权属调查作为先导性工作,同时将权属调查作为基础性内容。没进行权属调查,就不能实施地籍图测量。3.6工作量。进行地形测绘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宗地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利用现状,其能够反映宗地权属范围以及界址点坐标等内容。此外,地籍图较高的精度要求促使对成图作业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籍测量和地形测绘进行比较,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量更大。

4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校核后,宗地勘丈数据进行地籍图的编绘,可以使成图周期缩短,充分满足土地管理需要,最终降低成本费用。道路、房屋和水面界限、各类墙栅等是城市的界标物,轻度点位坐标相对良好,具体地籍测量工作实施过程中,会将这些坐标当做需要的数据。为了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示地基要素,同时清楚地表示出相应位置特点,地籍图一定要以众多地物要素作为依托。为了保证成图精度较好,利用现势性好和精度高的相同大比例尺,也可以选择从图上找出或者套绘出一定的地物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校对后,还可以选择相同影像图当做地图使用。对此,在相应的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等方面,使用地形图对中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编绘,这一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5结语

总之,进行地形图测绘和地籍测量过程中,相应技术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对两者进行灵活选择,促使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技术的优势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城市建设提供精准的测量信息。

作者:王亚甫 单位:贵州黔美测绘工程院

参考文献:

[1]张保钢,杨伯钢.CH/T9025-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地形图数据技术规程》标准解读[J].测绘标准化,2015(2):46-48.

[2]张保钢,杨伯钢.《CH/T6001-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规范》的编制特点[J].北京测绘,2015(4):56-58.

[3]朱志愿,赵伟.浅谈GPS-RTK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2):23-24.

篇(6)

[关键词]地籍测量;方法;问题;措施;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367-01

当前,地籍测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何以科学的地籍测量方法、利用现代土地测量技术快速准确的对快速变化的城市土地权属界线等进行测量成为了现代地籍测量部门的首要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航空航天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地籍测量的应用不断增加,这也为地籍测量工作带来了便捷的方法,为保障国家利益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地籍测量的现代特点

地籍测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地籍测量是一项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和行政性技术的基础性测绘工作;

(二)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确、苛靠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三)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测量成果根据的管理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四)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五)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六)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七)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八)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二、地籍信息系统的实现目标

(一)海量地籍信息的管理

地籍信息与其他地理信息相比,除具有相当的空间数据工作量(融合了栅格、矢量、图像和属性数据)外,其属性数据量、数据结构复杂性和现势性远远超出一般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因此,地籍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结构复杂、现势性强、数据巨大的地籍信息,克服手工管理不到位、效率低的缺点,并且把“死”数据变成了“活”数据,从而提高地籍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效率和变更速度,为土地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办公自动化

地籍信息的另一个特点是日常地籍管理业务和相关的土地管理业务随时都会发生新的信息产生和已有信息会快速发生变更的情况,即新登记产权和变更产权。所以地籍信息系统也是一个地籍管理业务系统,即以前用手工完成的地籍调查、房地产登记、地籍资料的归档查阅等日常工作,现在都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任何一个地籍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信

息提供给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使用并进行社会化服务,即系统具有多用途性。地籍信息系统首先是满足地籍数据查询、统计、更新和分析,还应给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管理、产权登记、土地税费的使用征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给社会和政府提供决策数据。土地管理内部和政府决策的地籍信息服务可直接由地籍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提供,而社会化服务则要通过调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门的地籍社会化服务数据库来实现。

三、现代地籍测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地籍管理要求土地信息可靠,能满足一定的精度指标。所以,地籍测量当然就应有完整的测量原则像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一)GPS应用技术的推广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与授时的多功能系统。整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GPS接收机通过实时接收空间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息,解算接收机所在空间位置,实现米级、分米级及至厘米级和毫米级的定位。GPS为实时、实地、高精度地获取土地利用和地籍管理基础数据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技术手段。

(二)GIS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目前GIS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系统集成的平台,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

(三)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及地面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四)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

(五)CORS技术的应用

CORS技术进行测图时,只需一人和一台流动站,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几秒一钟,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和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内业处理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地籍图。CORS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控制点和碎部点之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

(六)RS应用技术RS(遥感)通常是

指利用飞机、飞船或卫星等载体(统称遥感平台)在距地物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的高空,通过装载的光学、电子光学仪器等(统称传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载体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经过加工处理开形成遥感影像图(航片或卫片),结合地物的光谱特征来识别和解译它们,从而获得地物空间尺寸和属性信息的一种技术。

(七)“3S”集成应用

可将GPS技术、RS技术和GlS技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可向用户提供目标区域空间几何数据、属性数据等丰富的信息,又可动态监测目标区域的变化信息,通过综合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3S”集成技术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以图管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其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应用是国土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

(八)计算机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MAPGIS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和属性之间的联系紧密。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在其上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图形处理能强大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符合土地系统的解析图形编辑法及十分强大的历史管理功能,解决了图形与属性数据历史信息管理的难题。

结束语

伴随着光电技术、GPS新技术(RTK和CORS)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测绘中的普遍应用,测绘的作业方式和应用领域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合测绘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刻苦学习测绘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为我国的测绘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伍生,高成发.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GPS;土地测量;应用

前言

GPS是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利用GPS进行静态定位或运动定位,可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目前GPS 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土地测绘、城镇规划、地球资源调查与管理、石油地质勘测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GPS以其速度快、精度高、效益好等优点,在土地测量领域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尤其进行土地大面积的精确测量,应用GPS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测量质量,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1.GPS技术特点及优势

GPS主要包括: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与传统的测量系统比较,GPS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定位精度高。实践表明,在300~1500m 精密工程定位中,与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边长比较,其边长误差为0.5mm。(2)观测时间短。在动态相对定位中,流动站在距离基准站15Km内,每站观测仅需1~2s。(3)可提供三维坐标。经典的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测量,而GPS系统可同时测定待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四等水准的测量精度。(4)操作简单,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数据处理能力强大,流动站利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降低了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随着GPS接收机的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5) 全天候作业。GPS系统可以在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作业,不受气候影响,特别适合露天测量作业。

2.GPS 技术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依据

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利用GPS 的定位、导航,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实现项目区实地和电子图件的实时联动,对项目现场地物的真实性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实时判断,现场记录或绘制调查成果。

GP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的依据是GPS测量规范(规程),它是国家测绘管理部门和行业部门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目前GPS控制网设计依据的规范(规程)有: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992年国家测绘局的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998年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各部委根据本部门GPS工作的实际情况指定的其他GPS测量规程或细则。

3.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基于GPS在土地测量中的优势,要认识到现代化、自动化、高精度化的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乃至整个土地管理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 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地籍测量是专门研究建立土地信息档案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地籍测绘成果是实施土地及建筑物产权管理的重要依据,当发生土地产权变更时,就要查阅地籍测绘资料和有关土地登记文件.核准土地权属关系,根据土籍测绘成果和土地登记文件确认其权属关系。地籍测绘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还能为建设用地和评定土地等级提供基础资料。是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所必需的基础资料之一。GPS卫星定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用GPS进行地籍控制测量,不要求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籍控制工作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GPS网状结构对GPS 网精度的影响也很小。采用GPS布设控制网作业受时间、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按时、高效地完成控制网的布设;观测时间短,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作业时间,大量地减少了劳动强度;观测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均是高度自动化。正是由于GPS 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才使GPS 技术在国内各省市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利用GPS 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没有常规三角网(锁)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锁要求,只要使用的GPS 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控制点位的选限符合GPS点位选取要求,那么所布设的GPS网精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地籍规程要求。

3.2 GPS技术对地籍细部测量的影响

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地籍细部测量的精度为:城镇街坊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允许误差为15cm。利用GPS的RTK技术能满足上述精度要求。

GPS技术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人为因素的控制:影响GPS卫星信号的地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地籍勘测,这样有利于加快地籍细部测量进度;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可以利用GPS定位技术的流动站放样功能,在电子手簿上即时显示流动站所在点与放样线的方位、距离,仅需要单人背负流动站作业即可;注意GPS技术在地籍细部测量中的规范化操作。

3.3 GP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及复垦等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及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它是保证建设用地审批科学、合理、准确的手段。

在用地勘界中,使用GPS技术,可以把基准站架设到已做好的控制点上。利用已有控制点的成果,直接求取区域地方坐标转换参数,这时只需背着流动站在电台信号覆盖的范围内采集外业数据即可。对宗地面积大、地形复杂、权属地类等界线较多的情况下采用GPS技术极大的方便了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精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GPS技术最能发挥其作用的是线性工程用地勘界工作。如山区高速公路用地勘界中,地形地貌复杂,通视条件极差,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采用常规测量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砍伐工作量大,很难开展工作。设计单位只提供D级GPS控制点。采用RTK技术可以不加密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进行高速公路用地边界的放线和用地范围内权属地类等各种界线的采集。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总结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对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土地测量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关键,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GPS作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土地测量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加强对GPS土地测量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不断推动土地测量和整个土地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