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单的用餐礼仪

简单的用餐礼仪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09:48: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简单的用餐礼仪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简单的用餐礼仪

篇(1)

Abstract: As the etiquett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able manner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tiquette, does not get the deserved attention. Now, most of kindergartens have developed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to let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it and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and respect arising from observing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to improve children's moral level and etiquette awareness.

关键词: 幼儿;就餐礼仪教育;调查与分析

Key words: children;table manners educa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76-03

0引言

我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在此时侯打下基础。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是在六岁前培养的,所以,从幼儿来到幼儿园之日起就应尊重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幼儿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1相关概念及意义

1.1 礼仪礼仪,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通过人的外在表现,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与场合当中,形成整体的社会规范,进而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学说。其后的荀子,更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明训,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学习和践行礼仪可以与他人更好地和谐相处,宣传和推广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祥和、安定。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一个人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幼儿也是个体,更是国家新一代的希望。幼儿礼仪是人类礼仪的基础,正如人们所说的“三岁看长,五岁看老”,所以应该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礼仪教育的重中之重。

1.2 就餐礼仪就餐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就餐时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以及应注意的礼仪。然而就餐礼仪又包含了很多内容,如:按时间前后分:就餐前的准备和就餐中的礼仪;按不同的用餐种类分:中餐礼仪和西餐礼仪,而西餐又分为3种类型(包括东方型,印度、阿拉伯类型和西方型);按不同场合分:学校餐厅就餐礼仪、家庭就餐礼仪、宴请礼仪、自助餐就餐礼仪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而就餐礼仪正是生活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就餐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乃为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能够充电人生,引导人生。我们应该知道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都是最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顺应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难能可贵的良机。

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简而言之,通常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第二个作用,外塑形象;第三个作用,增进交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都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更会帮助你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礼仪意识和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潜在都资本,成为参与激烈竞争的精神营养,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规范,就能使大家相处得和谐、愉快。从表面上看,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技巧,是艺术;从本质上说,人际交往更有赖于人的内在修养。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言语礼仪,能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能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能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定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现在不少家庭忽视对孩子应有的礼仪教育,导致的不良影响在用餐时表现为孩子只顾自己、旁若无人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知道,习惯对人的影响极大,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的,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

礼仪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也使得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途径

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幼儿园开始重视品德教育,但幼儿园礼仪教育多半以教育活动为主,教育生活化显得较欠缺。幼儿园课程是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幼儿良好的礼仪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

针对幼儿就餐礼仪教育现状问题,我认为幼儿园在就餐礼仪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观察、模仿、示范可以看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如下两条措施来优化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2.1.1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

2.1.2 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我们轮流让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担任小小司仪员,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在班级里放置一块整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利用好社会环境,在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同时必须选择、发掘和利用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有很的深的影响,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把握,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完美结合,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合理的成长环境。

2.2 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3 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可以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提供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就餐礼仪教育,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就餐礼仪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和情景表演的方式丰富幼儿的就餐礼仪认知。

2.4 积极评价,促进内化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遵循强化的原则,采取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们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2.5 家园共步,强化良好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家园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强化幼儿的就餐礼仪。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现实的状况是,“社会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仅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中,学校往往孤军奋战,缺乏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等,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此外,礼仪教育还可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会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3创造条件,提供幼儿实践机会加强就餐礼仪知识教育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重要的环节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为此,我们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3.1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过家家”这个游戏中体验“宴请礼仪”和“西餐礼仪”。让一个或几个幼儿去另一幼儿家“做客”,在幼儿游戏中,老师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引导幼儿遵守礼仪。

3.2 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教师和小朋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教师提前设置好情景,向幼儿讲解情景并让幼儿选择角色参与表演。如教师提前将教师布置成西餐厅,让幼儿选择顾客、服务员等的角色,然后开始表演,包括点餐、用餐在内的就餐礼仪都亲身体会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遵守正确的西餐礼仪。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对使用正确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没有正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予纠正和鼓励。

3.3 任务活动为了使幼儿的礼仪认知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体现,使知行统一,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给幼儿分配“任务”,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如在设置好的自助餐厅的情景下,教师让幼儿完成取餐、就餐、离开餐厅等一系列行为。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并且针对不同幼儿的礼仪问题给与评价。对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使其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并且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遵守就餐礼仪的次数,并使其固定下来成为习惯。

3.4 社会活动让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增加经验,丰富其情感体验。如组织全班幼儿到餐馆内,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既实践已学餐馆就餐礼仪,又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总之,幼儿就餐礼仪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加强幼儿就餐礼仪教育,并提高幼儿的道德和礼仪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晨辉.好礼仪好人缘[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谭洛明,徐红.礼仪与形象塑造[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140-142.

[3]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3,(1):72-74.

[4]蓝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J].生活教育,2006.

[5]碧冷.一生要学会的100种礼仪[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6]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篇(2)

尴尬镜头之一:李小姐的女儿在家里玩游戏,突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李小姐正在洗澡,无法接听,于是女儿接起了电话:“喂,找谁?不在家!”说完“啪”地一声挂了。

尴尬镜头之二:家里来了客人,大家正吃得欢,三岁的艳艳突然在椅子上站起来,伸手把一盘自己平时爱吃的菜抓到面前,说:“这是我的,你们都不准吃!”客人都面面相觑。

与礼仪教育亲密接触

幼儿礼仪知识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与礼仪亲密接触,是帮助他们建立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

有的人认为学习礼仪是成年人的事,比如社交方面的礼仪,幼小的孩子又不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学习那些繁琐的礼仪很不现实。其实,这是对幼儿礼仪的误解。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

生活礼仪又分为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用餐礼仪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枪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姿势。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学习礼仪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的,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做到发言举手、会认真听完别人的话,与别人一起活动(超过3个人)需要服从活动的规则。不能擅自改变规则或任性;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要轻轻地进行,尽量避免制造噪音;学会和他人在意见分歧时商量解决,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吃零食、不乱扔东西,演出结束后,懂得鼓掌表示感谢。

公共场所礼仪涵盖面较广,对幼儿而言,要做到初步了解就算达到要求了,进一步的要求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做到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

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著名教育家特娜夫人说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幼儿礼仪教育不仅要重视影响幼儿礼仪行为的一些显性的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父母、同伴等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仪表、语言等的表率作用。父母如何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一些在餐桌礼仪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给长辈打招呼:“我吃完了。”然后才能离开。孩子如果要大小便,一定要悄悄地告诉妈妈,不要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说“我要撒尿”之类的不文明语。同时,吃饭时不要用手抠牙,如果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诉妈妈,请妈妈帮忙。

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体验礼貌的回应是很实际的礼仪练习。在家长指导着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她们是这样教宝宝礼仪的

肉肉妈,34岁,宝宝:2岁10个月

我的家庭一直非常注重我的礼仪教育,从小在“程门立雪”。“相敬如宾”的故事熏陶下的我更是希望儿子能传承这种优良作风。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

从儿子两岁,能听懂最基本的命令时,我们便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礼仪,例如让他帮忙拿一些物品,然后彬彬有礼地对他说:“谢谢你!”儿子觉得很新鲜,经常将此当游戏来玩。帮我们拿东西,也让我们帮他拿东西。久而久之,儿子便明白接受了别人的帮忙后应该致谢。

每天早上送儿子到幼儿园时,我并不急于敦促儿子向老师问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所以我总是会向老师点点头,然后问好“GOOD MORNING!”让我高兴的是,儿子在一旁学得很快,现在总是和我比赛谁先向老师问好。

自从帮儿子报了英语兴趣班后,我们更是投其所好。每天的必修作业便是教儿子用英语讲出简单的礼貌用语,早上出门要说“GOOD BYE”,晚上睡觉要说“GOOD NIGHT”,致谢要说“THANK YOU”等等。用他国语言教学对孩子来说会有比母语更大的新鲜感。

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真希望儿子能发自内心去尊重大中华五千年来的礼俗。

笑笑妈 36岁 宝宝:3岁

在外面,张笑笑同学是个过分文静内向的女孩,所以貌似常常被欺负。那天带她在院子玩,有小朋友来,想要她心爱的玩偶“兔子”,张笑笑同学不肯,把兔子藏在身后又把自己深深地藏在我的身后,倔强地不肯出来……我说:“宝贝,你不是说你是一个大方有礼貌的好孩子么?”不应,我又说:“大方的宝贝才是妈妈的小棉袄哦一”张笑笑同学眼中有些犹豫和不舍,但还是把心爱的玩偶给了小朋友,小朋友跟张笑笑同学说谢谢,小朋友还跟张笑笑同学说要跟她做好朋友,张笑笑同学笑了,手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不住地抬头跟我说:“妈妈,我乖不乖,我都有好朋友了……”我想:有你真好!

那些日子像一幕幕被时光遗忘的剪影,重新拾起的时候,仍然鲜明如昨。你一直很聪明懂礼貌,2岁时就可以自己在浴缸洗洗搓搓,还能帮我冲洗头发,还会在我或者你爸爸洗澡的时候跳出来说:“我要给你搓背!”然后光着脚丫子哧溜爬进浴缸,轻车熟路地抓起搓澡巾,你悠哉悠哉地给我们左搓搓右搓搓,还不住地问“我搓得好不好,你舒不舒服……”天知道你怎么这么懂事,能带给我们这么多感动!

篇(3)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更多的努力才能进一步解决。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定人文伦理的培养,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还是必须的。幼儿时期的儿童一定要培养起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摆脱“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2.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行走时注意让路,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3.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等。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1.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注意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便后洗手,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等。

2.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通过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使幼儿初步理解“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再比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通过开展“学礼貌用语,做文明少年”活动,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教授幼儿文明用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通过开展“孝敬父母”活动,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做捶背、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通过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从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开始,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适当进行一定的评比、奖励,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部分物质、精神奖励,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没有获得表扬的儿童继续不断努力,提高礼仪教育的成效。

4.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另一部分时间则基本上都是与家长在一起的。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保持其持续性,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举办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并促使其改正。同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的家长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

5.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篇(4)

2.介绍:低职介绍给高职,年少介绍给年长,资浅介绍给资深,男性介绍给女性,未婚介绍给已婚。

3.称谓:高职位以职衔相称,突出学历,职称,荣誉,尽量使用敬语,如先生,小姐,女士,陛下,殿下,阁下。

4.握手:目视对方,面带表情,用力适当,上下轻摇,避免交叉。高职、年长、女士和主人先伸手。

5.乘车:小卧车客人坐第二排右侧,主人坐左侧,翻译坐副驾驶座位。大轿车客人坐前排。

6.会见、会谈及座位安排

会见:沙发半圆形排列,客人在右侧,主人在左侧。座位突出2或4人。翻译记录坐后面。

会谈:长条桌,客方座位面向门或入门的右侧,主人背向门或入门的左侧。如摆国旗则在主客方相对应的位置。主客方人员座位,从各自方的一边中间开始,按右左顺序、职务高低排列。会见、会谈桌面只摆放茶、饮料、纸笔,不必摆放水果。

7.交换名片礼仪:印制名片要朴素大方,统一规格,职务简洁,送片时机恰当,双手递接,接后细看,妥善存放(收送分开),不得乱发。

8.服饰:无声的语言,显示一个人的个性、身份、涵养及心理状态。

服装穿戴的基本原则:颜色和谐、环境和谐、自身条件和谐、时节和谐、与主人的要求和谐。

男士着西装:熨烫平整、拆除商标、扣好纽扣(两扣的只扣上面的,三扣的只扣第1、2个或中间1个,双排扣的,应扣上所有的纽扣),不倦不免、慎穿毛衫、巧配内衣、领结大小适中、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齐腰带或略长为宜、少装东西、鞋袜颜色一致、上台讲话正式场合要扣好扣。

女士着装化妆:交际场合可穿连衣裙或中式上衣配长裙。夏天可穿长袖或短袖衫,配长裙或过膝裙。隆重场合不能穿长裤,一定要穿裙子。公务场合穿职业装。不能穿短袜套光小腿。隆重场合,衣裙颜色要深些。所配披肩、手提包、皮鞋的颜色要同衣服和裙子颜色协调。忌着黑色发亮的皮短裙。

宜化淡妆。浓妆艳丽的化妆只适宜晚间场合。手提包不可放在餐桌、办公桌上。香水味道不可太浓,不在人面前对镜化妆、喷香水。

9.交谈礼仪的基本原则:对谈话对象有所了解;谈话技巧:避免隐私问题,寻找共同话题;注意倾听:聚精会神,积极反应,不打断别人,不急下结论,,切忌粗鲁;善于提问:适时、引导、避免僵局;先思后言,注意条理;幽默感:注意轻松融洽;说话要有节制;避免信口开河,高谈阔论。

10.自助餐礼仪

自助餐,英文为Buffet或BuffetDinner。

形式:设大菜台,不排桌次,自由入座,便于交谈。

注意事项:排队取菜,不许乱挤,加塞;按冷菜,汤,热菜,点心,水果顺序分别取菜,按顺序用餐,不要什么菜都放在一起,形成大杂烩;量力而行,吃多少取多少,不许浪费;不允许外带。

11.互送礼品

互送礼品是一种礼仪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的桥梁。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送礼是必要的,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送礼时的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防止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防止过多,第二防止过重厚,使别人不敢轻易接受,第三防止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

异性之间互送礼物要避免一些异性敏感的物品。如男士不能给女士送化妆品等太私人的东西,容易引起误会。

篇(5)

关键词:陶行知;礼仪教育;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113-001

陶行知曾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说明幼儿期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幼儿文明礼仪存在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造成的。

很多幼儿园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讲求方法,让礼仪教育潜移默化。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1.悬挂、张贴文明礼仪格言和图片。例如在幼儿园门口张贴幼儿与教师相互问好的图片,提醒幼儿来园要主动向老师问好的礼仪。

2.开辟礼仪宣传专栏。请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了解古代和现代礼仪知识。

3.活动室开设礼仪角。设立“礼仪宝宝”评比栏,每周评选礼仪好宝宝。在区域角投放礼仪故事书籍,供幼儿学习。

二、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礼仪教育

1.抓晨间接待。设“晨间礼仪岗”,每天早上由值日老师带领两位小朋友“站岗”,向来园的小朋友、家长鞠躬问好。

2.抓早操、盥洗。例如升旗时要行注目礼,立正站好,直到音乐结束;早操时眼睛要看老师等。

3.抓午餐、午睡。例如午餐前要保持安静,愿意帮助老师,喜欢做值日生;对老师的劳动要表示感谢。

4.利用餐前、晨谈等时间,开展礼仪实践训练课。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情境表演,可以是规范练习。

三、在课程中渗透礼仪教育

1.每周一课一练。根据各年龄段特点确定幼儿礼仪教育目标和月重点,开设每周一课礼仪活动;比如就餐礼仪,可在餐前进行礼仪练习――“谢谢老师,大家请用”,让幼儿懂得并尊重保育员的劳动,对保育员的劳动表示感谢。

2.礼仪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在中班语言活动《别说我小》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你会自己做什么?会帮大人做什么事情?等来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还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礼仪。

3.节日的渗透教育。利用“教师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学会和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例如中秋节,我们会给幼儿讲中秋节的由来、中秋的习俗等,并开展中秋月饼品尝会,让幼儿一起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四、采用多种礼仪教学形式

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反复性的工作。应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加深幼儿的认识。

1.游戏儿歌法:儿歌是小朋友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而游戏又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通过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礼仪交往,使孩子们达到行为上的认同。例如小班儿歌《轻轻》:“走路轻,说话轻,放下东西也要轻,不要老师提醒我,自己会留心。”儿歌琅琅上口,配上简单的动作,幼儿容易接受。

2.故事启迪法:幼儿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选择典型的礼仪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故事中的教育内容。如活动《金色的房子》。讲一个小姑娘的房子很漂亮,小羊、小狗等很想去她房子里玩,但是小姑娘不乐意。最后,小姑娘一个朋友也没有,很寂寞。以此来教育小朋友懂得分享,请大家分享是一种快乐。

3.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例如咳嗽要背朝别人,用纸巾蒙住嘴巴。教师直观地示范,加上幼儿的练习,就自然能掌握咳嗽的方法了。

4.情景表演法:为幼儿创设主题情景,让幼儿通过隋景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例如我们在开展语言活动《金色的房子》后,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巩固理解。

五、建立个案,个别教育

1.为每个孩子建立个人档案。每个月对其礼仪行为进行有重点的评估。每学期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2.个别幼儿进行个案追踪,早发现,早纠正。例如幼儿园小班的一个小朋友,上幼儿园之前与别的孩子接触,由于家长的宠爱,养成任性的习惯,一不高兴就打人。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方式。然后制定一系列教育措施,对幼儿有计划地实施个别教育,并跟踪记录,及时调整。

六、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更直接,更快些。因此,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师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知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放礼仪资料,请家长认真学习《幼儿礼仪内容与要求》,了解和掌握与幼儿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篇(6)

孩子的各种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获得的,进食能力也是如此,若没有及时学习和训练的话就会退化,这一点人类反倒应该向野生动物们学习。另外,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是有最佳时段的,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将会事倍功半,而所谓最佳时机就是孩子对该事最有兴趣的年龄。

对儿童进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进食训练前期、进食训练期和进食训练后期。

一、进食训练前期:从六个月到一岁,这个阶段是食物尝试阶段,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是喜欢将各种物体

(不一定是食物)放在口中品尝,家长应趁此机会将各种食物分别给孩子尝试,通常不需要调味,目的是观察和训练孩子对食物本身的适应程度。此阶段是孩子喂食的黄金阶段,不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来说,都会是很愉快的体验。

篇(7)

关键词:职业中专;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国家对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对于职业中专学生而言,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较差,整体水平较低,对英语的兴趣不高,甚至直接放弃英语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英语的学习中,综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都集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的提升。例如,笔者在讲解中专英语教材时,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材课件,让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讲解,视听并用[2]。或者上网下载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Flas。将课本的内容转化成动画,生动形象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点。

2、 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由于职业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差,因此容易在课堂上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由于害怕出错,也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对此,职业中专的英语教师多鼓励学生,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果学生的回答正确,或者比较紧扣主题,教师可用赞扬的语气说”perfect”,”very good””great”等等,并且在脸部表情和语气上一致,这些鼓励性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基础比较差而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更不能责备,而应该使用轻缓而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relax””don’t be nervous””you perform better next time,i am sure”等等。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树立自信心。

3、 引入西方故事或西方名人事迹,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课堂教学经验证明,一味地讲解书本的知识,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无法集中注意力[3]。而在课堂上适量适时地插入一些西方典故、故事、旅游景点等,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例如讲解西餐的用餐礼仪,或者带一些刀叉、盘子等工具,让一些学生上台演示,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掌握西方用餐顺序、礼仪,如刀叉的摆放等,还能讲解西餐用具英文用法。

4、学唱英语歌,讲解经典外文电影台词,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英文歌曲,即使他们不懂得歌词的内容,由于反复的聆听优美的旋律,久而久之也能延长。利用英文歌曲这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旋律优美,歌词比较简单的歌曲来提高学生对英文的兴趣。如迪斯尼歌曲《just for you》,歌词:”I picked the reddest apple from the tree.It was the finest one that I could see.I saved it all except a bite or two.Just for you…”歌词简单,旋律优美,其中涉及动词”pick”,介词”from”

最高级”reddest,finest”等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而许多英文歌曲和电影背后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故事,通过了解歌曲电影背景,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对英文的兴趣[4]。

5、 与学成进行朋友化沟通,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对于一门学科兴趣与否与老师的关系密切。一个让学生尊敬,与学生关系良好的老师,往往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也更加积极,反之亦然。英语作为一门西方语言,老师更应该以一种西式教育的观念,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老师不应因学生成绩的优劣或者家庭背景来区别对待,而是应该一视同仁。多了解了解他们的想法,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分享学习英文的乐趣,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切身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爱。能够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起对英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号英语,必须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英文,对英文产生兴趣。而由于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要求老师在讲解知识时,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教师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职业中专的英语老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肯定,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多关注多鼓励,让学生在鼓励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切实掌握一些必要的英语基础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5]。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fM].科学出版社.

[2]包旭光.兴趣教学策略之探索.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

[3]姜曙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下卷).

[4]邓均烈.兴趣教学初探.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