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筹资风险的含义

筹资风险的含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2 16:09: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筹资风险的含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筹资风险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

企业要不断的扩大再生产都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资金不足问题,国有企业也不例外。筹资的方式大致有自身积累和举借外债两种。企业在利用外债发展自己之前需要对该筹资风险进行分析,了解它存在的客观性并利用企业的财务管理等方式来尽可能的避免风险。

一、筹资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1)筹资风险的含义。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企业举借外债进行负债经营造成财务成果的波动就是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筹集资金,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上得到扩大,使它具备一定的资金进行科学技术的改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但是企业以举借外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必然给企业带来按期的偿还本金,支付利息的负担。企业在这笔筹资中获得的利润率和外债按期产生的利息率都是存在波动性的。(2)筹资风险的特征。第一,客观性。筹资存在风险主要是企业自身在贮备资金的时候来源有限或者是举借的外债的利润率出现无法掌控的波动等原因。这些原因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企业单方面能够掌控的情况。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来就有无法避免的风险存在,企业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研究各种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来积极应对,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或者是财产上的损失。第二,不确定性。筹资风险既然是由企业内部的理财管理和外部借贷款的波动影响下造成的,那么这些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复杂情况就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的变化。第三,可控性。筹资风险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也存在偶然性,但是着风险的发生无论怎样也是有因有果的,可以追溯的。企业要按照相似的风险发生的时候具有的相关资料信息总结出其规律来,然后对风险施以对症之药尽可能的估计其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带来的影响以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第四,双重性。筹资风险也不尽是不利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下需要利用这种风险来达到自身的发展。风险会让投资存在亏损的可能性,但是只要能运用和掌控好风险,那么就能取得和风险想匹配的收益。

二、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筹资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有利也有弊的,要是掌控不要该风险就会使得企业在负债的情况下进行经营,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而且要是负债超出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的话将会大大降低企业再次进行筹资的能力:首先,企业只有确保自己的投资收益明显比筹资资金成本要高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负债经营,反之就会造成入不敷出,除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之外还要支付较多的筹资利息,企业的负债越来越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于此同时也削弱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后劲儿。更有甚者,企业不堪重负导致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其次,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不能再约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话将会造成自身信誉的下降,当然,要是企业的信誉较好的话还能承受一定程度的风险,尽快的举借新外债来还旧债。

篇(2)

论文摘要:筹资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的面对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可以为企业所用,运用与控制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控制不当就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灾难。所以筹资风险分析尤为重要,从筹资风险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筹资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在我国,几乎所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但是通过自身积累等方式筹资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也要通过举债筹借一定数量的资金,维持企业经营活动,即负债经营。这样就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企业筹资风险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从而决定财务管理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加强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针对不同的筹资风险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规避其风险。

1筹资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1.1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人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嘟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1.2筹资风险的特征

1.2.1客观性。筹资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环境及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的存在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从而减轻或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1.2.2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具有可变性,即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是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结果。

1.2.3可控性。筹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它的发生并不是纯粹的“意外”,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可能产生的筹资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和控制。

1.2.4双重性。筹资风险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可能引起筹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而且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2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1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2.2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防范机制

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第二,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第三,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因而,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

3.2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永远保持资产流动性不低于警戒水平。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于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3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3.4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篇(3)

关键词:负债筹资;风险因素;管控对策;企业

中图分类号:F540.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其运作第一步就是筹集资金谋发展。然而,单一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无法满足企业经营和扩张需要的,必须运用借入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这也已经成为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普遍存在的财务现象。国外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资金总额中,外债资金的占有比率就愈来愈高。如今美国为75%,日本为90%左右。但是,在我国举债经营的企业也已开始逐步成为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财务策略了。负债筹资对推动企业发展居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财务杠杆却起到双向作用,既可能撬高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把企业撬翻,甚至形成倒闭破产。像韩国的大宇集团,中国的郑百文就是个很好的例证。也可以这么说,负债筹资实际上是企业的一把双刃剑,运用既可以带来巨额利润,又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其不合理的负债筹资也会演变成一种极大的危险,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二、负债筹资风险的含义与例证

1.负债筹资风险的含义。就负债筹资风险而言,实际上就是指由于负债筹资给企业带来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负债筹资使得企业可以享受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边际成本的差额而引起的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提高,这给企业带来到期必须还本付息的义务。一般当企业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时,其财务杠杆正效应会使企业权益资本利润率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这是企业负债筹资的直接动机和目的。但是,当企业息税前利润率大幅度降低的时侯,权益资本利润率也会更大幅度下跌,这就发生了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从而导致企业亏损。如果到期债务超出了企业可支付能力,那么企业就无法如期偿还负债,这就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如果债权人不同意展期,那么企业就有可能被迫破产倒闭。

2.负债筹资带来的破产例证。在负债筹资风险例证中,韩国大宇集团的破产,就是明显的负债筹资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所致。在1993年,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家;到了1998年底已发展至600多家,其扩张就是靠来自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负债筹资;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其他集团相继开始收缩,而大宇却依然我行我素。1998年,发行的公司债券就达7万亿韩元。然而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状态下,大宇的经营也不令人满意,利润率也急剧下降,多处的子公司发生亏损。在高负债率的情况下,资金周转更加困难;到了1999年7月,就被4家债权银行所接管。延续到当年11月,大宇集团正式宣告破产,为此韩国政府对其再次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

三、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产生的因素

1.企业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企业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主要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及本身的获利能力。企业借入资金是为了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用来维持正常生产或扩大规模,但负债是有杠杆作用的,一旦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会使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以及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会直接导致息税前利润率的降低,这就有可能低于负债资本的边际成本。财务杠杆的负效应,权益资本的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进一步加重了财务危机。其大宇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其经营环境恶化,而其主要产品汽车抵御风险的能力又很差,致使获利能力急剧下降,无法如期偿还高额的负债所致。

2.负债资金边际成本的影响因素。负债资金边际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负债筹资资金利息率的高低。在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社会货币供应量萎缩,其负债利息率必然会提高,这就有可能高于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从而导致企业盈利减少,甚至发生亏损,而不能按期偿债。

3.企业到期还本付息额的影响因素。1)负债额度问题。它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负债额度越大,利息支出越多,无法到期按时偿还负债本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的变化幅度也随之增大。因此负债额度越大,负债筹资的风险就越大。韩国大宇集团在经济状况最好的时,资产负债率高达80%,1997年金融危机时,其很多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在400%以上,个别高达1000%。这么高的负债比重使大宇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在迅速扩张的背后蕴藏着严重的财务危机,直至破产倒闭。2)负债期限结构问题。它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若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长、短期债务比例),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如筹集大比重短期借款建设长期资产项目,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长期资产可能还未产生效益,就出现了难以筹措足够现金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大宇集团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仍向银行短期贷款200亿美金投资扩建汽车厂,刚建好还未产生效益时负债便已到期,致使其无力如期偿还,从而导致了破产。而中国的郑百文与大宇集团有着相似的经历,发展也是一个“负债扩张”的过程。在2000年破产前夕,每股净资产-8.3802元,负债比重达235.75%,且负债十分单一,几乎全是建设银行郑州分行的代垫货款,仅1998年垫款就高达17.72亿元,罚息1.43亿元。这些垫款全部是期限为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可见,其负债筹资额太大,比重太高,负债期限很短,且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很弱。1998年时公司产品销售不畅,货款回收困难,在承兑汇票到期前无法将款项支付给银行,使银行为其累计垫款达20亿元。此后,经营状况又无起色,所获利润多用于支付银行利息及罚息,造成恶性循环,直至被迫重组。

4.企业资金周转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负债本息要以现金偿还。企业能否按期偿还本息,不仅要看盈利状况,还要看预期的现金流人量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果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或利润为正但存货及应收账款等过多,现金流入量就无法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这时为了不破产可以变现部分现有资产,而各种资产的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资产的变现能力与其流动性成正比。当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时,变现能力就很差,财务风险就较大。很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所导致。

四、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对策

从大宇集团和郑百文的案例可看出,作为现代企业筹资的主要手段之一—负债筹资,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对负债筹资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对其加强控制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1.负债规模控制。把握好负债率和偿债能力指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利息保障倍数=总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显然,负债比率越高,债权的保障程度就越小。所以该指标必须保持一定适当的比率。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0%比较合理,65%是警戒线,100%为破产线;但在50%以下,发展就慢,比率越小,越趋于保守。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保障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其倍数必须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这只是通俗标准,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恰当的负债比率。若经营管理得当,资金周转迅速,增长潜力大,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反之则要降低比率。

2.合理的负债结构。企业不同来源的负债,风险也是不同的。负债筹资时,必须考虑合适的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举债方式已由过去单一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多渠道筹集资金(如利用商业信用、贴现、租赁等)。企业应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组合。同时还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借入资金的期限短,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就大;使用期限长风险小,但资金成本高。对不同期限的借入资金要搭配合理,以保持还款相对均衡,避免还款过于集中。

3.负债还款计划的制定。根据负债、经营发展和资金周转情况等,制定专门的还款计划。在债务到期之前,就应当调配好充足的货币资金还款。

4.增强经营能力,加速资金周转。筹借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加速资金周转,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保证稳定的现金流,使企业的速动比率不低于1:1,而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为宜。

5.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1)理由。企业在负债筹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因为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风险筹集优质资金。同时在无法按期清偿一些短期借款时,良好的公共关系或许可使不急于收回资金的借款者同意限期,这就有机会进行资金筹集周转,不至被迫破产。2)研究利率变动。对于利率变动所带来的负债筹资风险,当企业无法采取主动措施进行控制时,但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利率发展趋势,并据此作出有利的负债筹资安排。利率太高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看利率处于什么水平有利。3)专家研究忠告。孙丽萍与罗福凯教授2004年进行的沪深两市财务杠杆实证研究指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其财务杠杆水平成反比。财务状况越好的企业,财务杠杆比率越低,说明高财务质量的企业从不过度使用负债筹资。负债筹资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但也肯定会有财务风险,这是不能回避的。有人形象地说,负债筹资对于企业来说犹如“带刺的玫瑰”,企业对此进行管理的焦点就是:既要得到玫瑰的芳香,又要避免不被扎伤的危险。

五、结语

企业负债筹资应把握经济形势,合理安排短长期借入资金,做到有计划的、及时的还款,避免高额利率的债务风险,防止因此而逼迫破产。

参考文献:

[1]毛付根,等.透视“大宇神话”[J].财务与会计,2000,(7).

[2]范 路.ST郑百文生死透视[J].圆通证券,2001,(11).

篇(4)

[关键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1企业与企业融资的含义

我们知道,融资主要是企业的融资,因此,在理解企业融资的含义之前,有必要先对企业这一概念做一界定。那么什么是企业呢?一般认为企业是投资者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营利性组织。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其营利性。其特征:①企业是社会组织,具有社会性和组织性;②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商品性和经济管理性;③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④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具有法定性。而企业融资就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企业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生产与资本经营的维持和发展。

2企业融资方式分类

2.1内源融资方式

内源融资,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将自己的留存收益(利润)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目前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是企业自己的留存收益(利润)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因此,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2.2外源融资方式

外源融资,即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筹资环境的影响,其选用的筹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分为两种: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直接筹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比如发行股票和债券。间接筹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这一金融机构贷款进行,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筹资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如杠杆收购融资。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作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3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因素

3.1融资成本的高低

融资成本就是企业得到资金所付出的一些费用,如银行贷款的利息,股票的股息等。融资成本的高低是企业进行融资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同样条件下,企业应选择融资成本低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3.2融资风险的大小

所谓风险就是事件的不确定性,融资风险就是在进行融资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进行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尽可能避免风险,有效地融资。风险考虑不当,会造成融资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进行企业融资时,一定要重视风险大小的分析和防范,选择风险小的融资方式。

3.3融资规模的大小

融资规模就是融资量的大小,一般来说,筹资过多,会增大企业融资成本,加重负债,偿还负担,增加风险(经营与信用风险)。筹资不足,影响业务,缺乏产品实力,相对增加了成本。因此,在企业融资规模上,要切记八个字:量力而行,综合决策。

3.4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

企业融资中常会使企业所有权、控制权有所丧失,而引起利润分流,使企业利益受损。如房产证抵押、专利技术公开、投资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户暴露、企业内部隐私明晰化等,都会影响企业稳定与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在保证对企业相当控制力的前提下,既达到企业融资目的,又要有序地让渡所有权。

3.5融资时机恰当与否

从企业内部看,要选准经营、开发与发展的关键时机,配合以适度、及时的资金到位。从企业外部看,要抓住银行、资本市场等融资机构出台最新金融产品、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良好时机,全力跟进,走在同行的前边。

3.6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就是指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例,恰当的资本结构能有效利用负债来提高企业收益,规避风险。现代财务理论认为,过高的资本结构存在较大风险,过低的资本结构则不能有效利用非自有资金。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使企业资产市场价值最大时的负债比例(通常用企业权益市场价值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来表示)。企业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以上几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除此之外,融资机动性的优劣、融资方便程度的难易、融资顺序的先后等也影响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应全面、充分地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进行融资,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结论

篇(5)

一、企业筹资及筹资风险的含义

(一)企业筹资定义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为企业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二)企业筹资风险定义

企业的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

(三)筹资渠道

1、发行股票筹资。股票发行是股份制公司获取外部自由资金的一种直接筹资方式。

2、银行借款。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是大多数企业都在使用的方式,它没有限制,无论是上市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可以使用。

3、债券筹资。债券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

4、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筹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较为直接的一种信用关系,主要有预收货款和赊购商品两种形式。

二、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问题

(一)成都发展有利条件

1、发展条件好:基础设施全省最好,建成了从成都通向各市县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较好,是西部知名的大区域门户。

2、资源丰富:成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天然气。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

3、国家重点扶持:将成渝地区列入“十一五”的规划,是建设和谐社会,加快西部发展的重要一步。成都市有优越的资源环境,金融机构相对其他地区,也比较集中。

(二)成都市企业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

1、经济实力不强:成都市经济总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经济实力与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偏弱。

2、地理位置欠佳:远离海洋。靠近海洋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特区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能够较好的推动地区的经济贸易和经济交流。然而成都市属于平原地区远离海洋,与国外的经济贸易有诸多不便,给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远离经济核心区,成都市远离三大核心区,受三大核心区影响较小。

三、Z公司筹资风险问题分析

(一)Z公司筹资风险内因分析

1、负债期限结构。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Z公司负债的规模越大,利息费用的支出就会越多,由此使收益率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就增大。

2、应收账款难以管理。Z公司的应收账款数额是比较大的,尽管公司对于客户的欠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由于没有组建专门的人员进行催收,这就大大加重了公司的坏账损失,促使公司有限的资金被赊账大量的占用了。

(二)Z公司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公司的筹资风险。

2、日益激烈的竞争。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很多企业进驻到中国市场,与Z公司同种类型的公司越来越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同时也为卖方市加大了竞争力。

(三)Z公司筹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Z公司筹资风险的规避

(1)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

(2)风险转移。Z公司的筹资费用综合可能会超过企业所能承担的财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之下,Z公司应该转移风险。最常见的做法有两种,分别是开展专业化协作和通过保险分散风险。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筹资风险的管理机制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基本框架结构,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正常、科学、高效的开展。

2、筹资风险的防范。资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时间上,资金的流出量超过资金的流入量而产生的不能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对于资金性筹资风险,Z公司应注意合理安排资产占用与资金来源之间的期限搭配,搞好资金的流量安排。

收支性筹资风险的防范。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只有主要收支平衡才能做好风险防范。

四、结论

篇(6)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以及分类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

医院财务风险是医院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财务经营问题,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方向偏离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比较多元化和复杂化,财务部门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会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可能使医院出现财务危机,负债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分类

医院的财务风险一般分为四大类,即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的出现是因为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市场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财务方面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实施出现失误,使得医院的筹资工作不能够按照预期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风险。投资风险的出现是医院没有把握好投资方向,对于市场影响因素、资源流动状况以及相关因素调查工作不够全面准确,使得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的因素影响到了医院投资方案的制定,使得医院财务部门所预测的投资报酬率出现误差,影响到了投资决策。医院经常会出现资金回收风险,因为医院在进行资金回收的工程中回收资金的时间与回收的金额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资金回收的效率,加大了医院资金回收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的出现是由于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得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不能够高效的运行,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收益分配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在大部分的医院中,经常会片面的追求盈利最大化,在为社会提供各种福利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医院还不断地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产品,确保人们有病可医,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医院对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错误地将医院的盈利同实现社会效益对立起来。

(一)医院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医院的财务人员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财务报表的制作和对财务的处理上,体现了医院这一特殊单位的公立性质,而医院的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引导和培训,对于风险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会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

(二)医院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在医院的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没有完整可行的规划,只是将财务管理监督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没有从医院自身的特点出发,理论机制与实践经验不符,增加了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实施的难度,对于财务部门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没有进行及时严格的处理,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整体意识淡薄

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比较关注,但是大部分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不具有长远性,没有考虑到医院整体经营目标,破坏了整体的和谐性,不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了医院整体的财务风险。

(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风险性

医院的变现能力比较弱,特殊的行业特点使得医院拥有大量的医药、医疗设施设备等存货,花费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利用拖欠药品费用的方式来减少存货使得医院的负债增大,极大地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

三、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财务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对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经营体制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和创新,要不断地吸取其他企业单位的财务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地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实现医院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出严格规范的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制定完善的医院财务规章制度

在医院财务部门的人员有不同职责和义务,只有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够确保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顺利建立和运行,要坚持“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原则,设立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提升医院资金的使用率,做到财务部门工作流程规范化,防止医院财务方面的漏洞和不良行为的发生,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

医院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医院的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获利能力等进行预测,医院要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进行各种支出和开销,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可以对医院的盈利状况进行精确及时的把握,有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利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可以采用回避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对财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从而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从而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医院可以采用分散法规避财务风险,对于风险大的项目,医院可以与其他的企业单位合作,从而分散医院的财务风险,例如医院的产品出现滞销可以通过多家医院联营的方式实现多种经营,从而分散医院的收益预期风险。

(四)利用资金预算控制来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根本上确保资金的运行效率,通过资金预算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财务风险,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计划,实现医院资金的优化配置。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是医院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地强化医院领导阶层以及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其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医院的利润最大化。

(五)对医院投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医院的投资风险一般表现在银行融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等方面,要对其风险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投资方案中的投资报酬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银行融资的周期性风险,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复杂性,建立银行利率与外汇汇率等基础数据库,对医院的坏账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利用折旧方法对长期待摊费用进行管控。

篇(7)

关键词:欧元危机 风险防范能力 资金管理 国有企业

一、前言

资金牵动着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市场运营以及竞争力集中表现,在当前欧元危机的形势下,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是国有企业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资金管理的风险防范也将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众所周知,国有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已处于多种所有制经济条件下,国有型企业的支柱地位尤其显得重要。

因此,在欧元危机背景下,切实将风险防范的理念融于资金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将风险防范的思想落到实处,对于国有企业的资金运营,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风险防范和资金管理的含义

1、对风险防范的理解

风险防范是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时为了阻止由于各种风险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产生,或者降低企业蒙受损失的程度而有目的、有意识采取的各种活动,活动主要包括检查、控制、组织以及计划,其主要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作为衡量企业营运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对加强企业的营运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学会分析由于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2、对资金管理的理解

资金管理就是企业对资金的运作、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结算和资金的调度等一系列活动采用系统化管理。资金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项非常细化的工作。资金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各项资金的投入,其中包括企业的投资、筹资、生产和利润分配等,调整企业资金的余缺,加快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资金管理风险的特征

资金管理风险具备以下特征:全面性、客观性、不确定性、激励性、共存性等。

(1)全面性;所谓全面性就是指资金管理的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并且在各种财务关系中都得以体现。例如国有企业在资金的筹集、运用、积累分配上都会产生资金管理风险;

(2)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不会随着个人意志而转移,因此资金的管理会存在着无法预期的风险;

(3)不确定性;虽然财务管理的风险可以在事前进行一定的控制和估计,但是各种因素都在不断的变化,导致资金管理风险不能准确的测量;

(4)激励性;由于资金管理风险具备客观性,因此会激励公司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资金管理风险,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5)共存性;资金管理风险与企业的收益成正比例关系。

三、欧元危机下风险防范能力的培养对资金管理的作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和威胁,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风险,国有企业亦不例外,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管理风险主要存在筹资、投资、现金流量、连带财务、外汇等五种风险。

(1)筹资的风险;筹资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期限结构、筹资的来源结构、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供需市场等因素导致了财务成果的不确定。该种风险不仅表现在利率太高、筹资成本过大,还表现在债务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当等方面,从而带来了资金管理风险。

(2)投资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投资活动产生的,导致了财务成果不确定。该种风险表现在行业过多、企业的投资项目过大、过度的扩展导致无法管理、增大了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市场以及技术的不断变化、企业的预期效益与实际的收益相差甚远等等。

(3)现金流量的风险;现金流量的风险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所有即使企业的收益很不错但也不能保证和表明现金流量已经实现。因此,当国有企业有过大的债务规模时,企业的现金的支出压力会直数上升,偿债能力会急速下降,从而使企业陷入了资金管理的困境。

(4)连带财务的风险;所谓连带财务的风险就是指本国有企业要将自身的资产为其他单位的贷款做担保,但是由于被担保的单位无法在规定的时期内还本利息,所以本企业要代替其他单位履行还本利息的责任。

(5)外汇的风险;外汇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汇率的变动带来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外汇风险主要包括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知道资金风险是由各种不确定和难以控制的因素产生的,资金风险处理的不当很有可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造成损失、降低国有企业的资金周转率,甚至导致国有企业的破产。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合理的筹集和使用资金,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也只有增强了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才能优化资金结构,才能增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四、欧元危机对资金管理产生的影响

1、市场需求下降,企业库存量增加

欧元危机的爆发减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使得投资者信心丧失,这一方面减少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量,降低了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增大了消费者的储存量,降低了个人消费,造成整个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企业的产品难以销售,存货量不断增加,同时市场价格直速下降,企业利润不断缩减,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缓了资金周转率,导致企业的资金链难以正常运行。

2、增加企业融资的难度

由于欧元危机的爆发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出现了投资亏损的现象,因此增加了这些企业在投资方面的谨慎性。一方面企业经营形式的逐渐恶化导致只能向银行借贷,较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企业的融资,企业的融资前景很不乐观,并且在持续进行。另一方面受欧元危机影响,股票市场被严重的冲击了,上证指数暴跌,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并且起到示范效应的作用。因此更加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难度,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的渠道受到阻止。

3、欧元危机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危机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时,各个环节均需要资金的运动,资金在国有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循环使用就是资金链。资金是国有企业不可或缺的,是企业的脉搏,其循环的主要形式和过程是:现金、资产、现金,如果国有企业想要正常的经营,就必须使资金一直处于良性运转状态。当企业出现没有资产拿来变现或者资产不能变现的现象时,现金额流通就会受到阻碍,可以支配的现金不足以支付到期的债务,导致资金链出现断裂危机。又由于国有企业在间接和直接融资方面都存在着困难,市场需求的不断下降,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不善,且都产生了资金链的断裂。

五、欧元危机下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盲目的投资,加大了资金管理风险

由于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时刻保持一定数量的活动资金,以偿还债务,所以企业具有很大的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大了资金管理的风险,当企业的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收益时,就有可能因为没有足够资本偿还债务而导致破产的现象产生。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债务率较高,损害了企业信誉,降低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价值。

总体来说,大多国有企业在筹资资金时过分的盲目,没有全面的考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导致过量的筹集资金使资金使用率下降或者没有足够的筹集资金,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2、对资金的监控力度不够,增大了资金风险

企业在进行资金分配时没有对资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资金的监控能力,公司内部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监管制度和较为完善的运行政策,导致公司不能对资金管理进行全程的财务监督、不能对资金的来去采取定期以及不定期的财务审核、不能对资金管理进行到位的监督等种种弊端,进而可能导致公司收益的降低和大量资产的流失。因此需要完善财务制度来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力度。

3、资金较多用在高风险的投资上,增大风险

国有企业在使用资金时大多投资在高风险业务上,其中包括投资在回收期难以确定的业务上以及高风险生产设备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需的投资,也包括理财产品、衍生品、股票、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无论是上述的何种投资项目,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加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收回资金,就会导致企业不能定期偿还借贷资金,使企业的收益率降低,企业的股票价值也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企业存在较大的资金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

4、财务管理人员使用不当

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在聘请财务管理人员时应当对聘请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带来人力资源的风险。但是目前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的现象,又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监管制度和较为完善的运行政策,导致不能合理的进行内部控制和增强资金的监控力度,企业员工存在舞弊的行为,没有通过企业高层的批准滥用企业的资金,骗取企业的钱财,最终让企业蒙受较大的资金损失。

六、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1、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国有企业在筹资时,不该只想到债务筹资成本低的问题,而应该综合考虑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成本。通过计算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使总筹资成本达到最低,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使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降到最低,避免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另外选择合适的筹资规模异常重要,国有企业在筹资时应当防止筹集过度的资金,造成资金浪费,使企业资金成本加大或者防止筹集不足的资金,导致筹集的资金不能使企业进行正常的投资和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种业务难以正常的开展。

所以,国有企业在筹资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确定筹资的规模。在筹资资金时还应该考虑筹资的方式等因素,根据最佳的资本结构确定企业的筹资方式。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发挥审计人员作用

在强化内部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汁监督作用的同时,要求企业做到:

(1)结合自己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与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使企业内部监督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2)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达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监督的要求。

(3)拓宽内部审计监控范围,加强内部审计职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在对重要的业务与岗位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对企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专项检查与审计;实现从以突出为主的内部审计监督方式,向常规性内部审计为主、以必要的定期与不定期突击性内部审计为辅的审计监控模式的转变。

3、提高企业中管理资金人员的素质

国有企业在招聘资金管理的人员时,要规范企业招聘制度,提高企业中管理资金人员的素质。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是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的必要措施之,因此国有企业要严格制定和规范企业的招聘制度,在招聘资金管理人员时要对聘请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增加聘任的标准。

另外,要想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当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加强其内部控制,规范资金管理的流程,杜绝员工贪污舞弊。

综上所述,欧元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金融问题,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均面对众多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对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资金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实现企业资金的最优化利用,促进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新育.希腊及欧元区危机对中国长远影响不可低估[J].中国经贸,2010.

[2]张 绿.企业集团资金统筹管理与风险控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