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危机的启示

金融危机的启示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2 16:08: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危机的启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金融危机的启示

篇(1)

【关键词】保险监管 金融危机 宏观审慎监管

在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中,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已成为各国共识。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保险业的监管体系,加强保险监管,对防范危机、减小经济波动起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监管的必要性

(一)金融创新与监管滞后

此次金融危机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保险机构开展的类银行业务,而非保险业务。美国国际集团(AIG)虽然在保险业务上保持增长,然而大量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却使AIG陷入财务困境。CDS用于对债务抵押债券(CDO)进行担保,与保险的区别在于,CDS的购买者不需要真正持有CDO,因此CDS可以被用于投机活动。AIG的金融服务部门从CDS中赚取了丰厚利润,2005年为32.6亿美元,接近当年AIG总收入的20%。随着2007年住房按揭违约率的上升,CDS所担保的债券大量违约,AIG因CDO违约而对投资者和投机者进行赔付,使其2008年的亏损额达到993亿美元,巨额亏损导致AIG的信用评级下降,信用评级的下降又加剧了AIG的现金流危机,最终AIG依靠美联储378亿美元的贷款才免于破产。

虽然保险机构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但其发行的CDS充当了传导危机的载体,因此CDS的监管对防范危机至关重要。然而,CDS不属于保险,不在保险的监管范围,作为一种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CDS也不受到证交会的监管。由于监管缺位,CDS业务的拨备长期不足,致使这些保险机构在危机发生时陷入了流动性危机。

(二)保险业的顺周期性

保险业的顺周期性与保险机构的经营有重要联系,特别是保费收入和保险资金投资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期,受到经济利好消息影响,保险机构采取积极的发展战略,行业竞争加剧,为了扩大承保量,保险机构常常降低产品价格,扩大承保范围,放松核保标准,保费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的潜在风险扩大。此外,投资是保险机构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当经济上行时,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增加,投资量随之上升,同时资产价格上涨又使保险机构投资收益增加,促使保险机构进一步扩大投资量,而经济下行则会使保险机构在证券市场上遭受严重的投资损失,从而扩大保险业的顺周期性。

薪酬激励机制过于强调短期绩效也会增加保险机构投资的顺周期性。许多保险机构是基于年度盈利而非风险状况来制定具体的薪酬制度,这助长了高管的风险容忍度,高管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忽视长期风险,在经济上行时期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尽管短期内的绩效提高,然而从长期来看却加大了保险机构面临的潜在风险,当经济下行时,由于积累了大量风险,保险机构收益将会出现大幅下滑。

二、加强监管的措施

(一)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缩小监管真空地带

金融创新使保险机构的跨业经营越来越普遍,这些新业务的发展增大了风险的相关性和复杂度,有些业务甚至完全处于监管范围之外。当前的监管体系主要强调单个保险机构的风险控制,缺乏对整体风险的考虑,要缩小监管的真空地带,必须把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保险监管部门要与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监管部门相互配合,解决分业监管问题,缩小监管真空。针对保险创新,宏观审慎监管在预留一定空间的同时,要加强对于过度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预防。

(二)加强逆周期监管

为了缓解保险业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应鼓励保险机构采取较为保守的风险评估模型,减小保险机构的承保风险。对于偿付能力和准备金的顺周期性,可以引入逆周期的偿付能力资本要求和前瞻性的准备金制度,允许以“预期损失”为标准,提前确认损失,鼓励保险机构在专项准备金之上计提反周期的一般准备金作为缓冲,使资本和准备金在经济上行时得到积累,在下行时动用,发挥“以丰补歉”的作用,增强保险机构应对危机的能力。

为了消除风险根源,应当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加强薪酬发放的统筹安排,将风险控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扩大中长期考核指标的比重,建立跨周期的薪酬分配制度,引导高管行为与保险机构的长远利益相一致,克服其短期化行为。

(三)对中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在投资收益方面,资本市场的大幅下挫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2008年国内保险公司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仅为2%,远低于2007年的10.9%。

国内保险业存在一定程度的顺周期。对此,监管部门需要立足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状况,针对我国保险行业中的顺周期效应,加强逆周期保险监管。

我国保险业的系统性在资本市场、养老健康保障、“三农”等方面皆有所体现。由于我国各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经营差异小,容易导致羊群效应,加剧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要加强系统性监管,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增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应对能力。我国保险行业长期面临着创新不足的问题,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推进我国保险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创新风险的防范,限制创新型保险产品所占比例,保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伟.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基础到政策工具[J].金融监管,2010(11):62-72.

[2]王茂琪,陈秉正.AIG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9(02):65-71.

篇(2)

启示一,沪港之间的合作绝对是第一位的,竞争是相对的。此次危机的一大教训是,投资银行机构之间过度竞争和金融中心之间的过度竞争,破坏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与发展的正常秩序,贪婪引致的道德风险毁坏了平均利润率规律。从静态角度看,金融资源配置在各个金融中心之间是此消彼长的,但从动态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增长虽然不能改变金融资源供给的存量与总量,却能够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与流量。所谓结构雷同的市场竞争,与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差异化竞争有利于确立沪港金融中心各自不同的优势,从而成为维系沪港之间长久合作的坚实基础。沪港金融发展要遵循“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指导方针,要以“合作”求发展。

启示二,沪港金融合作要在制定一揽子金融危机应对措施方面,建立制度性工作机制。此次危机不仅仅表现为投资银行竞争体系的失败,而且表现为霸主国家危机处理对策的失败。但是,归根到底,金融危机其实是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失败和投资回报率至上的金融哲学的失败。与其说是监管不到位,不如说是过分相信金融市场的纠偏能力与稳定效力,从而缺乏应对极端系统性危机的一揽子操作方案储备与执行框架配置。此次危机表明,危机应对要从修复交易链、市场链、产业链、信心链的及时性、综合性、高标准要求出发,制定全方位应急预案。因此,沪港金融合作要从稳定国家大局与担负全球责任的思想出发,建立并完善跨市场、跨区域、跨国界,稳定的、长期的一揽子经济金融危机应对机制及其操作框架。

启示三,沪港金融合作要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人民币金融创新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深入分工、广泛合作,切实健全和有效完善中国金融国际化实施体系。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人民币金融创新体系建设也是一个渐进过程,而香港与上海则是两大前沿阵地,是两大实验中心。A股和H股相得益彰,QDII与QFII并行不悖,其原理应当在沪港金融合作的各个方面推广应用。

启示四,沪港金融合作要在带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切实支持国家扩大内需两个方面,实现工作同步。中国地理幅员广大,地方经济千差万别,而香港、上海则分处两大优势板块,而且均为两大区域龙头。两个城市在中国经济、金融、贸易与航运方面其综合实力分居前两位,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城市的国家责任”。两大城市不仅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分别带动泛珠三角、长三角两大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而且要与北京协调一致,三大城市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龙头引导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 启示

随着亚太地区逐步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席卷欧洲经济的危机又掀起了该地区对出口接连受创和金融资产流动受限的新一轮恐惧。针对这一场危机,亚洲各国政府正在着手各自的对策,并可能向亚洲开发银行寻求金融支持和政策建议。文章讨论了欧洲危机对亚洲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的危机应对评估所带来的启示。

一、欧洲危机的影响和风险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的影响比之前担心的要小得多,但是由于一个国家退出欧元区而引发的危机(虽然可能性不大)带来的影响则可能更加深远。这样的事件可能会改变其他国家对欧元的认可程度,从而进一步减缓欧洲的经济增长,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导致美元资产价格的飞升。本文认为受欧洲危机的影响,目前低迷的亚洲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加剧。的确,对亚洲各国而言,应对欧洲急剧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比应对漫长的经济放缓更加困难,因为后一种情形至少为亚洲出口商提供了寻求替代市场的时间。

正如在2008~2009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一样,贸易也许是主要的危机传播途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由于高度依赖欧洲市场而被认为非常脆弱。而即使对于那些依赖度较低的国家,全面蔓延的欧洲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随之发生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同样也会使矿石出口商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这样,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将受到冲击。同样的影响也会发生在那些依赖旅游经济和汇付经济的亚行成员国家身上,如柬埔寨、吉尔吉斯、蒙古、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越南和一些较小的岛国。

如果信用和资产价格飞升、出口急剧下降,很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产业将受到显著的影响。持有较低的国外资产和较低的欧元区债券可以保护亚洲新兴市场的银行体系,但如果欧洲银行因近来增加的风险而减少对亚洲的信贷投放,则会加剧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因此,虽然从总体看亚洲地区的贫困问题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温和,但对于小国而言,其影响则是非常严重的,并会直接影响到大国的弱势群体。

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准备和应对

欧洲危机会从多大程度影响亚行各成员国家,不仅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脆弱性,还有赖于他们的机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强度,金融部门的健康程度以及社会安全网的水平。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旨在增强这一地区应对未来紧急情况的能力。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2009年,面临严重的出口下滑,亚洲仍保持了可观的经济增长态势。主要亚洲经济体也不断增强汇率的灵活性(特别是最近几年)。因此,亚洲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已形成了竞争性的汇率,并相应放缓了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流动对汇率和经济的影响。同时多数国家建立了充足的外汇储备体系,银行和公司部门的制度不断完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要求也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这些国家减少了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大量现金流和期限错配的短期外债,并相应通过丰富资产的多样性减少金融市场风险。即便如此,亚洲特别是中亚转型国家的金融体系仍有相当空间加强和完善。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货膨胀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一些亚洲国家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下调利率以释放流动性。一些国家物价上涨的压力显现,但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初回归到了预警水平以内。因此,这些国家在面对新一轮金融危机时,还有调整应对的空间,例如降低现金储备率和利率水平以鼓励银行业刺激经济发展。

财政赤字的下降,在2008至2009年间为大部分亚洲国家提供了实施扩张性政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空间。虽然在面临此次欧洲危机时,亚洲大部分国家同样拥有进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自由,但是居高不下的政府赤字,使得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高赤字可能会削弱信心,而此时收缩财政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波动负面冲击的影响。因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政府逆周期的财政支出一篮子计划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目标,逆周期的支出(特别是消费类支出)必须是可逆的,同时,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投资应带来生产效益。

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跨地区和亚洲各国之间高度的国际合作成为了有利的危机应对措施。面对欧洲危机,同样需要通过国家之间通力协作以阻止危机的传染和蔓延。下一步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将是推动公司和银行部门间制度的国际合作以适应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要。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应对措施将减少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和有效的金融整合使得亚洲在应对全球性危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亚洲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欧元区的危机生动地暴露了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体系的弊端和危害。与之相比,亚洲国家在收入水平、金融体系和法律、政治制度上更为多种多样。这样的多样性使得推动货币整合受到严苛的条约和制度安排限制。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环境下凸显了亚洲国家坚持浮动汇率制和独立货币政策的优越性。

GDP:国内生产总值;区内均值经过GDP加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三、危机应对给亚行和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应对进行的评估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专栏1指出了未来发展中国家、亚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将如何应对,评估机构将如何更加有效。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 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

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

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 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 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篇(5)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启示 商业银行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得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投资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迄今为止,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其中最大的银行是IndyMac,该行拥有320亿美元资产和190亿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美国金融巨擘花旗股票连续多个交易日下挫,其市值仅为210亿美元,不及其2006年年底时2740亿美元的1/10。根据IMF的统计,全球金融业将因次贷危机而损失1.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市值的7倍之多。

一、次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在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方面

所谓次级按揭是指向负债较重,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贷款。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诸如新世纪金融和Countryside这样的按揭贷款发放机构降低住房信贷消费准入标准,把大量的房地产按揭发放给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中低收入购房者。出现了零首付以及向“劣质客户”提供贷款的行为。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次级贷款一般是无本金贷款,在开始几年只需每月偿还贷款利息,只用偿还超低利息,之后利率将重设,并且在3-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从实际利率看,大部分次级贷款基于浮动利率,即贷款利率随短期利率变动而变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又通过以次级按揭还款为抵押品的衍生证券把中低收入购房者偿还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接力赛中的接棒者。发放贷款的机构大多“只贷不存”,为了不断获取资金,维持放贷规模,这些机构通过二级市场中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筹集资本,使得大量投资者聚集到次级贷这个链条上来。由于这些次级贷款是建立在低利率和房价不断上涨的基础之上的,而自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连续的升息政策,将基准利率从1%调到5.25%,使得借款人成本激增,加上楼市开始下滑,动摇了整个次级贷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使得次级按揭还款出现拖欠的情况日益严重,违约率不断提高。抵押贷款企业纷纷宣布倒闭,2007年3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因为超过84亿美元的债务无法偿还提出破产保护。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时候,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随之降临。

2、投资者方面

这些金融衍生品的生成过程很复杂,一般的投资者是没有能力去辨认是建立在什么价值基础上的,不具备理解这些衍生证券所携带的金融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不理智一面,使得投资者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反应过度。

3、监管方面

由于监管方面的缺失,政府把对这种金融衍生品的监督责任交给了评级机构。但这些评级机构并没有真实,准确的反映次级债券的风险情况。做出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评级,使得投资者在没有充分能力去理解整个金融衍生品风险的情况下依靠这些评级结果,做出错误的决策。我国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中资银行有7家。中国建设银行持有雷曼债券1.914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29%,中国工商银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雷曼债券1.518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01%,中国交通银行持有雷曼银行债券7002万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0.02%。而我国银行国际交易涉及次级贷逼近100亿美元。随着次级贷款风波的不断升级,我国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损失高达49亿人民币。目前国内国外宏观经济都存在一定的下滑可能性的情况下,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资产质量恶化以及利润增长放缓的状况,并且已经有14家上市银行已经出现了借款人违约数量增加以及流动性收紧的迹象,商业银行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资产。我们应当重视这场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发挥后发优势,让我国的商业银行走得更快更稳。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1、严把信用风险关口

强化风险控制,确保偿付能力,量化风险。在结合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建立符合相应风险管理需要的资本金充足水平和贷款呆账准备金。同时应严格准入标准,把握信用风险的关口,并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的动态管理,防止因为2009年房价可能进入下行通道导致的抵押物价值不足的问题,保持信贷业务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将住房信贷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加以发展,有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重高达40%以上。我国目前房贷证券化产品很少,并且发行量比较小,房贷大部分只涉及银行和购房者。2005年12月15日,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2007年12月建行又推出自己的41.6亿元人民币的证券化产品。这与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的规模相比,证券化率非常低。与美国银行业以及房地产业相比较,我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规定首付比例20%-30%,还贷收入比不得超过50%,而且在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保持1元的贷款抵押物的市值一般超过2元。这些措施降低了借款人违约的概率,有效保证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但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弱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防止大规模违约风险的发生,在发放住房贷款时应该更加注意挑选信用记录好,收入稳定,还款能力强的客户作为发展对象。

2、保障金融安全,注重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的基本原则是“存款立行,风控保行,服务兴行,科技强行”。如果商业银行过多的依赖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资而忽略自己的主业将把自己置身于巨大的风险当中,北岩银行的破产就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英国国内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也是最具活力的银行之一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大量通过吸引存款、同业拆借、抵押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融资,并投资于欧洲之外的债券市场。这次由于受到次级贷的牵连导致流动性不足而最终破产,引发了英国银行100多年来的首次挤兑行为,并实际上迫使英国政府为英国银行业体系的负债。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不应脱离自己立行之根本,否则一旦外部环境变差,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风险。

(2)做好风险评估,切实把握风险,而不是盲目跟进。把握好度,在进入不熟悉和缺乏足够风险控制的业务领域时要谨慎。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较而言,在业务种类和范围,风险管控上都有一定差距。由于在许多业务领域缺乏经验,所以应在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时候再进行投资决策,尽可能地防范风险。

(3)要注重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管理。从外部和内部的风险管理是使风险得以控制的关键所在。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处理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通过颁布政策、规定等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运作。首先,在外部监管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主要是银监会,但是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审计署、财政检查专员办等也在某些范围内对银行进行着监管。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且处罚措施不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为了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和力度,加强各个监管部门的沟通,对现存的监管体制进行适当的修改,权利适当的集中,从而提升效率和降低监管成本。二是切实提高金融创新的信息透明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本条件,因此应当加强监管以及信息披露的强度,对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要及时披露。金融创新是银行发展的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它可以提高金融效率和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金融发展方面发挥的助推器作用,但同时,次贷危机也表明,金融创新可以放大风险,可能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要又有强有力的风险保障机制。在市场上投机意味非常浓烈的时刻,市场主体往往并不关注真正的价值基础,反而不断的去推高这个市场,让这种泡沫蔓延。而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金融危机正是巨大的泡沫破裂的后果。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信息披露一定要充分、及时。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当中,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由于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过于复杂而且不透明,在不了解这些金融创新品的原理和相关的风险信息时,仅以评级机构的不负责任的某些结论来购买这些次级债券,从而成为大量的风险积累的牺牲品。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我国也在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中采取了一定应对措施,明确要求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金融债券的类别和金额,委托理财、资产证券化、各项、托管等业务的开展和损益情况进行披露。其次,在内部控制方面:第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机制,保证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由于委托――关系的原因,“股票期权”,“大比例分红”等激励措施使得高管阶层和各级员工不顾公司长远利益和金融体系稳定的短期逐利行为,使金融创新变了质。第二,建立问责制度。如果企业制度中缺少问责制度和高层管理不当收入追回机制,使得那些让公司破产倒闭的高管们还能逍遥度日。把权利和责任有效的联系起来,监督和追查对错误负有责任人的。促使企业人员更加注重风险,从而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降低风险。第三,我国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应当将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放在首位,保证各项经营活动都建立在合理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各商业银行应注重培育和强化风险意识,引进在风险管控方面有经验的人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内部审计和对风险的预测和分析,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案,按照银监会于2008年初下发的《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提出的指导性建议,逐步引进并深入研究压力测试技术。

3、更具有前瞻性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经不能做到在金融危机面前独善其身,所以要提高对国际风险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时刻对保持国际局势的变化的警觉。在能力范围内去分析国际上发生的各项事件对商业银行的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不打无准备之仗。

(注:本文作者为兰州银行行长助理、计财部总经理。)

【参考文献】

[1] 杨绍平、杨宇: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8(10).

[2] 王华: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8(10).

[3] 王英贵:美国次级房屋贷款及其抵押债券危机的成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9).

篇(6)

【关键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金融危机;趋同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又一次得到了印证。由美国次贷危机肇始并于2008年演化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全球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成立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研究了金融危机成因和应对措施后,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希望G20各成员国及地区加快会计准则趋同步伐。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肩负了这一重要任务,并不断致力于其制定的IFRS的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家纷纷表示,支持趋同大势,并将逐步舍弃本国的会计准则,而采用全球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尽管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困难的过程,但是各国的会计准则的确会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以欧盟和美国两个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趋同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以便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所启示。

一、采用IFRS的代表性国家介绍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区域经济合作最为紧密的国家间联盟,也是世界上最早积极表态支持与IFRS接轨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欧盟对IFRS采用了一种“审议选择”制度。首先,由欧盟成员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报表编制和使用者、会计职业组织代表组成的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对IASB新或修订的IFRS进行分析,提出欧盟是否采用该准则的建议。其次,由高层次独立专家组成的准则咨询审议组(SARG)对EFRAG的建议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最后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洲会计监管委员会(ARC)根据EFRAG和SARG的意见,向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建议是否采用该准则。欧盟委员会就此作出决定并报欧洲议会批准。履行这些程序后,该准则即成为欧盟所采用的IFRS的一部分。欧盟对IFRS采用的这种“审议选择”制度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方面避免了高额的准则制定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此维护欧盟自身利益,争取主动权。

欧盟还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方面敦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采用IFRS替代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另一方面对与IFRS等效的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予以认可。2008年11月,欧盟决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年底前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即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中欧会计等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认可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有效实施的事实,降低了我国企业赴欧盟上市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起到了促进和示范作用。

二、拟采用IFRS或与之逐步趋同的代表性国家介绍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三个阶段,由CAP的“会计研究公报”、APB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以及FASB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共同形成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主体。2002年10月29日,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IASB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双方正式达成了《诺沃克协议》,表明了相互趋同的立场。2006年2月, FASB和IASB联合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名为“IFRS与美国GAAP在2006―2008年的趋同路线图”。在这份备忘录里FASB与IASB重申了为世界资本市场建立高质量和通用会计准则的共同目标,进一步细化了《诺沃克协议》中首次提出的目标和原则。

2010年6月,FASB与IASB共同了《关于承诺会计准则趋同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进展报告》。该报告回顾了双方在趋同工作方面的进展,并针对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调整了双方拟在2011年6月前完成的重要项目议程。由此可见,美国希望通过FASB与IASB开展合作来消除差异,推动两者会计准则的趋同。2010年12月23日,奥巴马政府任命莱斯丽・赛德曼为FASB主席。赛德曼在就职声明中称将力求与IASB协调,大举修改美国企业财务报告标准,消除美国企业目前遵循的会计准则与世界其他多数企业遵循的IFRS之间的分歧,计划在2011年6月前完成与全球会计准则之间的“趋同计划”。此举将为SEC拟在2011年提交的《美国企业全部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议案打下基础。

三、我国与IFRS趋同的政策建议

基于欧盟和美国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财政部于2010年4月2日正式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提出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趋同的目标。但是,由于会计准则与IFRS协调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又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我国应积极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经验,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兼顾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为此,我国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构建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前提条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部分,不包括会计思想、会计思想史、不同的会计观点和学派等等(葛家澍,2005)。由于概念框架是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的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关联的会计基本概念体系,可以引导前后一贯、内在一致的会计准则的产生,因此,要使各国会计准则趋同,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体系的趋同是十分重要的(汪祥耀,2006)。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陆续制定出了概念框架:FASB了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是以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形成的;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是参考IASC的概念框架制定出来的。我国也于1992年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会计准则,虽有巨大进步但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2006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基本准则”)作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尽管修订后的基本准则的确比原来的基本准则更加完善也更符合国际惯例,但是两者不管在性质定位上还是结构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基本准则无法替代概念框架,在条件成熟时我国还是要构建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二)促使会计计量模式的趋同,是会计准则趋同的核心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伊尻雄治(Yuri Iriji)曾经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活动的核心职能。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也认为,传统地看,初步地看,和会计这个名词最贴切的性质,或者说,会计的本质属性,首先在于会计计量。因为同一种会计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将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会计结果,进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当今国际会计界在计量模式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公允价值,并且普遍认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和驾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会计准则体系发达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深化,在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协调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我国应该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相关方面的动态,加强与IASB的沟通,积极开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提供借鉴。

(三)追求与IFRS形式上的趋同,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要求

实质与形式相比较,我国似乎一直都倾向“实质重于形式”的观点,甚至曾有一段时间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工作陷于停顿并恢复采用企业会计制度,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要采用与IFRS相同或类似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会计准则还是会计制度的形式并不重要。然而,随着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会计准则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将面向国外使用者,若我国不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表达方式,而一味符合所谓的“中国特色”,那么将很可能极大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认可度。

(四)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借鉴IASB的“应循程序”

2002年5月IASB公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阐述了IFRS制定的应循程序(Due Process):首先,工作人员结合《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确定与审核相关问题,接下来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交换看法,准则咨询委员会(SAC)建议是否可列入议程;其次成立咨询委员会就该项目向IASB提供建议;再次公布讨论稿征求意见(其中IASB至少8票同意),公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包括结论基础),考虑收到的意见(有必要的话举行听证会、实地试验),接下来IASB投票(至少8票同意);最后正式公布准则。可见IASB制定IFRS的应循程序具有很强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趋同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我国应该充分借鉴IASB的“应循程序”,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五)及时关注IFRS进展情况,积极主动参与IFRS的制定过程,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对IFRS的进展关注很不及时,对IASB制定准则的参与度也不够,这导致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客观上失去了主动权。欧盟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它们都不是被动地接受IFRS,而是主动争取IASB的控制权。在实现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中,我国也要随时关注IASB的工作进度,跟上IFRS制定工作的节拍,积极参与IFRS 的制定与修订过程,充分反映我国各利益团体的呼声,扩大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影响力,尽量保持与IFRS时间上的趋同,在国际会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认真贯彻路线图的实施,促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向纵深发展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会计趋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顺应各国国际趋同趋势,明确我国趋同立场,财政部于2010年4月2日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简称“路线图”)。路线图的一方面是为了响应二十国集团(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倡议,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也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部署下一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作的需要。路线图,积极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是我国紧紧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切实维护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稳定的具体表现,其意义显而易见(刘玉廷,2010)。所以我国要积极做好路线图的宣传工作,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为新一轮会计准则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汪祥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 汪祥耀.美国会计准则研究――从经济大萧条到全球金融危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4] 财政部会计司.化危机为机遇,以星火成燎原――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的采用情况(上)[J].商业会计,2010(17).

[5] 财政部会计司.化危机为机遇,以星火成燎原――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的采用情况(下)[J].商业会计,2010(18).

[6] 吴中华.关于推进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几点认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

[7] 梁婷.世界经验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9(2).

[8] 王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7(3).

[9] 郑伟.全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主要路线模式评析[J].财务与会计,2010(9).

[10] 张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基本准则的国际趋同[J].财会通讯,2008(11).

[11] 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分两步走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6).

篇(7)

论文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如何防御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的稳定,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抵御金融危机的侵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背景和成因,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 

 

近些年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一度将基准利率调将至1%,由此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放贷机构不计风险地向低信用客户发放贷款。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流向二级市场,在投资银行的包装下,诞生了一批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其购买者遍布全球。但随着经济过热,美联储开始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由1%一直提高到5.25%,房地产市场在出现顶点后开始由繁荣走向衰退,房地产价格应声下跌。2006年下半年起,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逐步上升,多家放贷机构破产,而新世界金融的破产揭开了次贷风波的序幕。其后,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崩盘,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爆出巨额亏损。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8年7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同时,全球10大银行宣布设立700亿美元基金自救。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注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利率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2000年至2005年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繁荣,房价年平均实际涨幅达实际涨6.4%,而促成房价在2000至2005年间大幅上扬的最重要原因,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大幅下调,从而带动抵押贷款市场利率的走低。之所以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4年间高举降息大旗,并将联邦基金利率将到46年的最低点1%,是为了刺激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美国经济。于是,大量流动性资产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通货膨胀的压力重新显现,为了抑止通胀,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开始加息步伐,两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势头在2005年夏天突然中止,利率上升导致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利率重新设定,借款者的还款压力骤然上升,而另一方面,房价却在持续下降,借款者面临即便出售房屋也无法还清本息的困境,最终只能选择违约,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 

(二)新的金融工具的滥用 

过去的十年,资产证券化以及无数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中的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银行利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贷款的规模,这些银行把放出的贷款进行分类归集并打包出售给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再将这些贷款在资本市场上抵押发行债券。通过这样一系列行为,银行不但摆脱了对储蓄存款的绝对依赖,而且将贷款移除资产负债表表从而转移了风险。这种起初为了摆脱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限制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银行界广泛采用,并逐渐扩散到欧洲的银行业。这种业务模式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除非资本市场流动性出现严重的问题。而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影响就是巨额的亏损,甚至倒闭,这便是它的高危害性,正是美国金融工具的滥用和高风险的业务模式,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三)信用危机的加剧 

信用风险传染可能导致大面积信用风险违约,引发严重金融危机。美国投资银行高杠杆商业模式隐藏了巨大的风险。在信贷的旺季,借贷成本往往较低,投资银行可以低价借入大量资金,用于发放贷款或买入金融资产,获取暴利。一旦市场低迷,风险就很高,高额负债让投资银行在损失面前几乎没有缓冲余地,加之信用传染普遍性,加重了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程度。另一方面,信用评级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价也有可能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现有的信用评级机制都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评估进而预测将来客户的表现以做出信用评价,由于房价低于贷款数这种情况在历史中从未发生,这就造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对违约风险评价时的缺陷。信用风险也就是违约风险被大幅度的低估,最终酿成了危机的爆发。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正确运用金融产品创新 

在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为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但是,如果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不加以研究,对产品的使用不加以控制,就会带来风险。对于我国来说,金融创新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西方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可能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的国情,还需要我们自己加以探索并加以改进,因此,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坚决打好创新基础,以优质资产作为衍生产品的标的推出新产品,而不良资产只能作为补充,从源头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也不能追求过于复杂的金融技术,而是应该首先学习和推出各种债权和股权类的基础产品。当然,在此期间,监管层的责任也是巨大的,现有的监管手段,如反映资本充足性的资产负债比率、预测贷款组合潜在损失的措施、基于日常风险值计算的交易帐户风险管理措施等已不再完全适用于衍生产品与日俱增的金融市场,监管层不仅要紧跟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要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鼓励与支持创新,而不是一出问题就采取遏制、废止的方式。 

(二)保持宏观经济基础的稳定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一直保持双顺差,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中国汇率制度在趋向浮动利率制度转变时,人民币也在逐步升值,要不失时机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如果当前中国政府侧重于采用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解决贸易顺差过大问题,一旦人民币实现了大幅升值,并且得不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那么国际资本就会大量流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会出现逆转,就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因此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着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运行良好,但经济在局部地区过热、行业的经济泡沫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中国有关政策的完备和有效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合法性以及腐败与官僚问题等,对于金融改革过程中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有重要影响,要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把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离开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能够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提高违约成本,增强贷款者的信用意识,减少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防止危机的出现。 

2.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并重 

银行内部控制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的理性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应建立高效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数据库以利于相对准确的行情预测和分析,为内部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健全同业自律机制,加强同业公会在行业保护、行业协调与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维护同业竞争秩序,保护同业成员利益;加强银行信贷审查和贷后管理,保证审慎经营原则。外部监管同样十分重要,正是美国政府对贷款机构滥发抵押贷款等行为监管不力,才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密切监控机构风险,及时向市场提示风险。 

(四)促使公民树立危机意识 

金融改革的进行,还必须从思想上做好准备,树立危机意识。从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来看,公民的信心对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程度具有较强的影响,因此,政府首先要充分维护公众对金融机构的威信。一是维护经济政策的一贯性,使人逐步确立预期的确定性,从而增强公信力;二是当国外发生金融危机时,国内舆论要及时正确地披露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在公众心理上建立一道防线,防止和减轻金融恐慌心理的传导。其次,构建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有助于降低公民的信心失衡和增强公民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公民信心失衡。加强公民的防范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国民风险教育,培育风险意识,培养理性投资行为,提高全体国民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结论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要吸取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好的进行金融改革,从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不是一国孤立的事情,而是许多国内外的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市场正在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毋庸置疑,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等于世界经济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应站在对全人类负责的高度上研究和实施防范金融危机的问题,通过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与协调来加强对外部金融冲击的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磊,美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