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2 16:08: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内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内涵

篇(1)

[关键词] 现代设计艺术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的归属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层面,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文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各个国家逐渐意识到,不论民族,企业、还是个人发展都离不开自己所归属的文化身份,并且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中,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的力量日益突出,只有在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始终保持民族经济、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经济立场,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对文化身份的关注不仅仅是设计者应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策略,也是设计者构建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责任。任何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问和空间里展开的,设计在它出现的同时,其本身就具有历史和地域属性.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让人看到了不同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内涵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也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料。在我国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我们一直强调要和西方接轨甚至对话,这种接轨是要求有自己的东西,要有本土的文化内涵在里头,否则只是东施效颦,让别人耻笑而已。传统影响设计原则,影响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影响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恣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影响着每一个设计师,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传统。

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的调味剂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实质:关怀人本。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中国古代礼仪中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祭祀等仪式,但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礼记》也出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很在程度上来说是关注人生的文化,而这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十分珍贵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生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三、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的设计观念,而无需从形式上去照搬,这种照搬只会越来越失却本土自己的东西,跟着别人的步伐走。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日本设计大家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能有多余”。从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日本的设计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不能不值得中国的设计师学习和借鉴。

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设计师应着重关注的问题。国人欣赏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实际上是受庄子美学思想"恬静淡泊"的影响。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审美传统有所认识,对设计师而言是相当必要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界的代表,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吧。

要使中国的传统造型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对传统造型进行再创造。这种在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传达和代表了三层含义: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印章作为标识主体图案表现形式,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准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代表着民族与国家,代表着喜庆与祥和。二是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活力。这个标志把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赞不绝口,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分别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一种,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所能认同的现代设计。

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民族情、国际观、时代感的发展理念仍然是中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积极的传承则是从传统中挖掘、提炼其深层精神的精髓并通过现代的材料、手法去演绎,使传统的东西赋有新的时代意义。客观面对国际化语言给中国视觉设计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在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探索如何用民族传统语言与世界对话、沟通,并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泉,形成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设计,并在世界设计舞台上找到准确的位置,是当代设计工作者的职责。

篇(2)

关键词:动漫 传统文化 民间艺术

一、从意识形态中注重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题材

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艺术,动漫创作离不开现代数码技术、画技等这些基本技术手段的支撑,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运作也是直接影响动漫创作的外在因素。但是,作为一门以文化为本位的艺术形式,动漫课程的开设更应该注重它的思想内涵的展现,因为,一部动漫作品,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要想得到受众者的认可和接受,从而达到艺术、经济双赢的目的。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给动漫创作者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作品具有血肉丰满,鲜活灵动,才能使观众在获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视觉审美享受的同时,又能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上的陶冶,也只有这样的动漫作品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社会教化功能。要体现出动漫的文化品质,提升其艺术品位,动漫教育,在创作题材方面,首先应该立足关注的是动漫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只有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才能获得到有自己的观众群的经久不衰的作品。纵观国外动漫创作,凡成功者,其艺术行为无不携带它所从属的民族文化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创作的。

以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为例,它所推出的《阿拉丁的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一部部杰作,之所以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精品,就是因为注重了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材,将人们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移植到动漫中来,契合了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的。不仅如此,迪斯尼公司还十分重视吸收外民族文化艺术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1998年6月,美国人把家喻户晓的可歌可泣的《木兰诗》这一传流千年的、中国古代传奇故事,蜕变为具备现代要素的流行文化,向世界展示他们意识里的古老中国文明,推出动画片《花木兰》。该动画片一经上映,便成为迪斯尼公司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得以风靡美国乃至世界。《花木兰》的轰动效应使更多的美国文化工作者意识到从世界文明古国的传奇故事中寻获创作的灵感、素材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我们的动漫教育在创作意识上,对这些传统的文化继承和弘扬还远没有注意到或很不够,面对迪斯尼公司这一动漫创作的成功,联系我们在这方面的缺失,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应该好好地进行一下清理了。

作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教育理念中应深深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动漫创作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儒、道家文化所倡导的做人、处事和立国的价值观、道德观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那种集“仁”与“信”、“智”与“直”于一身,内在涵养与外在方式和谐统一的中庸之道,以一种清醒自制、静观自身、含而不露、压抑内敛的表现方式,早已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为人立本的最高境界。由此演绎出的无数个忠义节孝的故事,千百年来已成为了各种地方戏舞台的主要题材,经多种艺术形式的传播,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英雄传说,如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就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另外,中国古代神话中也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动漫创作素材,《山海经》中精卫填海的故事,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中孙悟空战天斗地、降妖伏魔的故事等等。以及数不尽的缠绵悱恻、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如《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等,这一个个感人肺腑、流传悠久的故事,都能借助于民族语言构思方式及丰富的艺术想象,把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实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后,搬上动漫的银幕,从而塑造出顺势时代价值取向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因此,动漫题材创作教育方面、要注意捕捉善于从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凭借文化传播与精神互渗发散的规律,培养出一批具有民族内涵、渗透、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动漫创作者。

二、数码技法的教学(适时)借鉴民间艺术中的创作技法

动漫只有把众多的人物、故事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的声画影像才称上品。动漫艺术实质是文化过程的产物,有生命力的动漫应该蕴含着民族、传统的文化情感。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民间艺术争奇斗艳。这其中就有许多动漫创作可以借鉴的精华。动漫包含着绘画艺术,中国画的技艺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借鉴。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以墨、线为基础,在“似与不似”,“形神兼备”中追逐笔墨的效果的完美。因此、绘画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独立的美学价值。用笔气势、手法力度,粗、细、直变化有度,刚柔相济,笔墨的运用组合成的表面效果,从直觉感受到深奥的内在精神。达到气韵生动的完美境界。在动漫技法教学要不以物象的模仿为目的,而以创造表现为目的,用智力和文化,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处理画面,抓住事物表象下面的真实。不拘泥传统的绘画方式,大胆采用几何学、直尺、橡皮、涂改液、网格纸等,绘出人们梦与想象,作品以一种超现实的、不受空间、时间束缚,自由自在的心境中展现。

在欣赏动漫图画时,可以引起许多有趣的故事联想。各种民族间艺术的性质不同,终究是让人们产生美感和联想。中国民间艺术在表现美的手法上,多用颜色、线纹、阴影诸成份和谐配合所现出的意象。如民间的剪纸艺术,在构图方式上:抓住物象的主要部分,舍去次要部分,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民间的年画制作,采用夸张的人物形象、艳丽夺目的色彩基调。这些艺术注重联想产生的美。动漫是读文看画,有些内容情节可以唤起美感的联想,所以题材选得好,再装上堂皇典丽的画面,就能创造出打动观众的艺术作品。凡是艺术创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综合,创造的想象就是这种综合作用所必须的心灵活动。在这方面有实例,如曾经在动画美术片《人参娃娃》等中所采用的民间艺术法——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给以形式上的适当的创新。首先、在形象上,采用模仿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同一事物即现出千万种形象。其次,皮影戏的影人装束用的是,什么人要着什么装。皮影人物的服装身条,除少数特定人物是专用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通用的。只要在身条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饰,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发型、头饰、巾帽,是按人物的行当身份来设计的,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画上彩后、栩栩如生、颇为传神。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集画、文、色、动感、于一体的艺术。动漫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这势必要对产品加工、人工效率进行必要的核算。我们借助于计算机数据库和数码技术把各式各样基本的人物、服装、脸谱适当地加以编辑、储存,以备在不同的创作中使用,以大幅提高产品的创作效率。

三、教育理念中观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

在动画片当中,音乐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加强艺术结构的连贯性、节奏感和完整性,为塑造音画结合的艺术形象服务。一部好的动画,不但要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画面制作,其主题歌和配乐也必须切中时代脉搏,让观众在动画配乐中倾听时代感。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权威;内涵;意义

一、权威的发展:出现与消解在我国的历史早期,权威维系着人类内在的自由及精神上的秩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更新着人类的文化。随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的出现,曾经确定无疑的传统师道权威逐渐变得凝固,甚至不断受到挑战和抛弃,它不再能生存于人们对师道的信仰之中。然而不可更改的事实是,人仍然需要一个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的根本权威。对此现象,我国传统文化给出的定义更为明确:师道的权威必须经历理性的判定、动态的整合及流动的发展才能使人信服,才能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作为人所依赖的精神源泉。

二、教师权威的内涵西方社会学家克利弗顿和罗伯特依据韦伯的权威理论,从归因层次对教师权威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权威的形成其影响因子为[1]: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古代对传统教师权威的定义为: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其社会文化价值赋予了传统师道的威严;是形而上的法定权威,包括当时的社会制度及社会法规赋予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是融入中国人骨血中的传统,虽有不足却立命千年。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传播者的尊敬源于知识权威的固有地位,教师的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感悟、经历等构成,这是教师权威的形成依据。正如孔子所言[2]:“吾之宏愿,诚欲统一学术,统一政治,不料为作百世之傀儡,惜哉!”儒家强调以感召权威而育学生,这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的同情心等。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形成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体修养,在客观性因素中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沿袭,从需要层面也取决于教师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脱俗的人格感召力及崇高的精神力量[3]。

三、教师权威的意义1权威引导的确认

传统文化将教育概括为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活动。教育的内涵则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权威,担负起引导学生使之获得完整人格及精神能力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实现保存以往历史文化发展的全部精华的生成过程,来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生成。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的虔敬向道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的方式。如果缺乏对知识价值和真理的憧憬,人之为人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而对教师权威的敬畏则是源于个体对善的向往和追求。个体的发展自发地接受和适应传统价值,这种自然的融合虽然可以使个体达到高层面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但是,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却处于低级状态,因为无法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不了解其精神意义,所以让人处于虚无的精神之中。

2权威引导的意义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权威之中,否则只会陷于对社会规则的屈从和更深的虚无之中。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只有选择性接受某种权威的引导。因为除此之外,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普世性的、可以让人在文化层面理解一切发展定律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师道的漠视、教师权威的漠视,只能使人在文化的变革中陷入盲目无知的虚无之中。对传统文化下教师权威的选择,并不是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依据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对教师权威意识的形成和融合,加之解读。以此唤醒被遮蔽在文化洪流中的权威,做出主观的选择。

最后,在对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选择下,我们永远不要迷茫的是,教师权威是真实的而并非绝对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有自己对文化的解读,而不是盲目寻求在权威中得到指引。

参考文献:

金生.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漫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66-01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设计中,不仅能为动漫设计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升动漫设计的文化和内涵,而且还能拓展动漫设计的创作空间,提升动漫作品的感染力。

有助于提升动漫设计的文化与内涵。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以图形图像来表现和反应思想主题,因而,其设计和创作离不开文化。如今,随着欧美及日韩动漫文化的渗透,曾经辉煌的中国动漫面临着背离传统文化、设计水平和创意严重缺失、逐渐迷失发展方向的危险。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文化识别的象征性,优秀的动漫作品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能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动漫设计中能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文化韵味,提升作品的文化与内涵。

有助于提升动漫作品的感染力。“情”是所有艺术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动漫设计也不例外,只有将艺术附上真正的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具有灵魂与生命力,才能真正拓展动漫设计的创作空间。可以说传统文化元素的象征性越强,隐含的象征喻意越深刻,带给观众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能增加动漫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就越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题材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救世”思想影响,“道德主题”和“人格构建”一直是我国动漫设计的主要选题。题材选择直接影响着动漫作品的创作意义、思想深度和社会价值。当前,我国动漫设计正处于发展低谷,将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动漫设计自身情节构思的源泉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成语故事以及文艺作品中吸收经典的题材运用到动漫设计中,挖掘传统文化题材,以独特的视角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风韵的动漫作品。如《哪吒闹海》、《大闹天空》等取材于经典文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等,都很好的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2.传统文化造型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角色造型是动漫作品的灵魂所在,它不单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符号,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气质,动漫设计人员要想设计出成功的角色,不仅要准确把握和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还要考虑角色的外形、轮廓、生活习性等文化方面规定性,塑造个性化的角色形象。如在塑造《大闹天宫》孙悟空形象时,设计人员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京剧脸谱和服装造型,使得作品披上了一层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化面纱;《功夫熊猫》以中国特有的“熊猫”与各种“中国动物”为造型吸引观众眼球,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3.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水墨画、壁画、建筑、京剧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这些表现形式为动漫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如动画片《宝莲灯》吸收古代传统壁画、建筑等民间艺术特点,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世界;《三个和尚》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板胡、坠子和北方管子来传情达意;《功夫熊猫》以独具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中国山水画来塑造令人惊叹的动漫场景;《老鼠嫁女》则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设计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反映出动漫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内涵,而且还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自身艺术风格的再现,创造出民族特色鲜明的动漫作品。

4.传统文化意境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精神内涵是体现动漫身份的重要标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动漫设计提供了深邃的精神内涵,而且还赋予中国动漫设计和谐的人文意境、独特的东方神韵、平实的精神自由和寓意象外的审美联想。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崇尚心的自由与解放,而且还追求象外之象,追求象外独特寓意和意境的营造,因而,将传统文化意境运用在现代动漫设计中能增强动漫设计自身精神内核的积淀。如《鹿铃》以人与动物和睦相处来揭示人与自然“和为贵”的人文意境;《山水情》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传统水墨元素成功运用的典范之作,作品中道家的“无争”与水墨山水画带给人心灵的超越与解脱。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设计中不仅能给动漫设计提供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提升动漫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设计呈现出别样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意蕴,而且还能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散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戴玲斐.传统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以CG作品《桃花源记》为例[J].电影评价,2008(07).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VI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56-01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后世后人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人类今天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人类在文化创造过程中,剔除糟粕,淘汰低俗,保留精华。所以,传统文化不等于落后,能够保留下来并产生积极影响的,自然是精华。这也印证了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适者生存”的普遍规律。糟粕终将被剔除,精华始终被保留,同时也被弘扬光大,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如是,现代生活怎能脱离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史前彩陶、商周青铜、唐诗宋词、明清服饰,以及孔孟之道、庄子学说、程朱理学、中庸之道……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朴素的哲学思想、时尚的美学理念,无时无刻影响着现代生活。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现代VI设计

建立“形象”,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趋势。设计可以塑造形象,发挥其视觉形象识别功能,达到应有的商业效应,更能内蕴其文化内涵,准确传达文化精神,从而达到“形”“神”兼备、“表”与“质”的完美统一。VI,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能够展示清晰的“视觉力”结构,通过差异性展示准确地传达企业的独特形象。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他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以中国圆形古钱与中文“中”字相结合,采用手写标准中文字和大写的“BANK OF CHINA”标准英文字的造型,浑厚、庄重、通达,表现了中国银行的个性和内涵,体现着形式与内涵、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

三、传统文化与VI的关系

VI作为介于艺术品与识别图形之间的特定符号,具有美学和社会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内涵的聚合构成,使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VI设计之中,必定会使VI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VI结合、发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受艺术与科技双重制约的现代设计,无论如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滋润和影响着现代设计。恰当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在VI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则是树立具有中国特色VI设计形象的要务。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进行再创造,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把其精神元素融入VI设计之中,表达设计理念,才能更具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同时也更具文化性与生命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长久发展,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作为中国的VI设计事业,更要尊重传统民族文化,突显其独特性,体现其审美心理,反映其内在精神追求。举例予以说明(如:图1)。

篇(6)

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革新,下面笔者逐一进行分析:

1.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

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之一。任何民族艺术设计创造活动都与本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文化底蕴,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说,现代美术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在文化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我国现代美术设计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立足。

2.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

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也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所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思路和设计内容,有助于扩展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创造力。对现代设计师而言,传统文化使现代艺术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养成开阔的思维方式,艺术设计思维更广泛、更周到、更合理,而更丰富的设计思想和更深刻的设计内涵,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因此,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

3.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革新

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还表现在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革新上。传统文化的介入对现代设计具有推动作用,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现代美术设计的基石;另一方面,现代美术设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引领着美术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掘和合理使用传统文化,是促进现代美术设计革新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使现代美术设计革新是当前美术设计创新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

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将是现代美术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文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设计的融合之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1.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创新中求发展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创新中求发展是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启示之一。在美术设计创新中对待传统文化,应站在美术设计创新战略发展的角度,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深化和发展,用创造性的思维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发展现代美术设计。具体说来,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美术设计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我们应传承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使现代美术设计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内涵,既不与时代脱轨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好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同时要赋予其内涵,需要注意的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创新中谋求现代美术设计发展时,要注意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全新的观念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能够不断地被体现和重新诠释,在传承中实现新的超越。

2.加强传统文化融合,向国际化迈进

加强传统文化融合,向国际化迈进,是美术设计创新的重要环节。在美术设计创新中,加强传统文化融合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的又一启示,借鉴文化融合的力量发展美术设计创新,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才能确保美术设计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美术设计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化是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新形势下要求现代艺术设计不仅要兼具信息化、视觉化和现代化,还要通过国际交流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美术设计创新应意识到国际化设计的重要性,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体现本土化的同时能够表达出现代设计所需世界性的共性,以此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创新中的价值,只有在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融入外来先进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美术作品成为真正的、跨时代的、表现国家形象的精品。

3.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化培养人才

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化培养人才在美术设计创新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当前,美术设计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还有所偏低,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比例,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培养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艺术的人才,任重道远。具体说来,厚重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成长所必须的土壤。作为现代美术设计人才,广博的文化内涵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艺术设计者不断地学习历史、民族等传统文化,只有在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吸收一些现代化先进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既有民族特性又蕴含时代意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多元化培养现代设计人才,使美术设计创新在传统文化的中汲取营养,打造出一支富有现代设计艺术的新主流设计人才队伍。

结语

篇(7)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辅导员 现代意识 工作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大学生群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理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然而当前的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认同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使命,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性、有品德和有灵魂的优秀青年。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高校辅导员虽然试图贯彻此项精神,通过第二课堂及学生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非技术层面问题。首先,一些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未能从政治高度全面认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性,也就不能在机制建设和系统分工等多个层面给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机会和便利;其次,一些辅导员开展相关学生活动仍只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致使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高;再次,在发展思路和开展路径上,一些辅导员依然延续以前的风格,主要通过灌输相关知识、翻新活动主题及扩大活动规模等方式适应文件要求,活动路径单一,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无法实现依托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这些问题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也偏离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弘扬的初衷和预期。诚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担绝非辅导员一己之力能承担,但在高校转变思想及保障传播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和工作路径扩展已然成为突破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提升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重要群体,高校辅导员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培养现代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传统文化拥护意识

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应从意识层面上认同并拥护中华传统文化。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80后”、“90后”,受其思想及生活的某种局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未必深刻透彻。因此,辅导员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思潮前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价值、道德及精神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积极主动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掌握其历史渊源、政治背景、价值理念及时代价值,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兴趣,争做传统文化的研习者和传播者;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武装自己,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地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蕴含的精神能量,展现中国声音内在的思想动力,全力以赴立德树人。

2.现代媒介运用意识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途径和媒介运用,是一种传播者和受众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面对每天接收海量信息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转变简单的说教式宣传观念,具备传播意识,善于综合运用现代媒介,融合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实现传播目标。大众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营造文化氛围意识;人际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精髓、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意识;组织传播方面,要有抓好团学干部和班委队伍,使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最终打破多种传播形态自成一家的局面,建立起以大众传播内容深耕、人际传播深入讨论、群体传播强烈互动的综合叉传播网络②。

3.文化内涵挖掘意识

《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中国传统文化既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传承和延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在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过分夸大,而要本着追本溯源的态度,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传播内容应包括古典诗词、文学名著、书法、绘画及音乐艺术等,提高第一课堂讲授、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及学生课外活动的效果,着力打造精品校园活动和王牌社团,依靠活动的文化特质提升学生认知,实现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涵化思想的作用。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路径拓展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隐性文化源于历史形成,而显性文化则靠人为打造。作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角色,辅导员要从可塑的显性校园文化着手,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化”氛围,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于其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方面,可通过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知悉校史、校训、校徽、校风、校园建筑及人文景观所折射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结合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系统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精品项目,引导学生成立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协会或社团,通过学生团体组织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2.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宣传教育活动是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第一,倡导以民族传统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我国是礼仪之邦,注重内在德行的修养,引导学生争做遵守“静、敬、净、竞”的华夏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端庄得体、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第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历史纪念日等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精神;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文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如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手工技艺展、民族舞蹈晚会、书法大赛、传统文化讲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第四,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感受文化大家的风采,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或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国学经典,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论语》等。通过学习报告、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交流等让学生了解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从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检验和内化,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可依托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长服丈缁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另一方面,可以号召学生开展“家乡故事”、“民俗民风”等假期调研,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爱家精神及民族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建立民间传统文化调研小组和拯救小组,针对民间传统文化存续现状展开社会调研,以视频采集、访谈记录、照片留存等方式反映现况和问题,并在学校组织相关展示和交流活动,达到以学生和现实的视角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进而产生共鸣。同时可以整合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③。

4.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倾向,个人职业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相背离”④。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应积极调整创业指导思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用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首先,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创新创业理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社会发展尚待完善的区域去就业创业;其次,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操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职业品质,辅导员要注重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准则引导学生,加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诚信道德建设⑤;第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遵守爱岗敬业、自强进取的职业操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志存高远、吃苦耐劳,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朱尉.高校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代意识与职业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③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