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健康管理师的服务范围
时间:2023-10-12 09:50: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健康管理师的服务范围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市场化;推广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健康问题慢慢呈现在国内公共视野内。国家要想保证和谐稳定发展,就必须保证国民的健康水平,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1]。健康管理是在1970年由美国健康维护组织提出的概念,在美国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推广[2]。然而,我国由于对医疗服务研究的限制,缺乏对健康管理的研究,在我国健康管理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健康管理是未来提供我国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实现健康管理的市场化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掌握程度,也能够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本文主要以城市社区推广健康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健康管理市场化的措施,为促进健康管理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健康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健康管理主要是针对个人提供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会对个人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方便进行应用现代化的医疗措施对其个人进行健康服务,从各个方面保证个人获得健康支持,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提供机体的防御能力,协助人们有效维护自身的健康,保证良好的健康状态的过程。健康管理主要是从社会、社区和个人的角度来调动参与健康服务的积极性,将人们的健康作为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活动。健康管理能够根据科学的健康理论和信息化指导技术,以人为本,对人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预与管理上全新,,反映出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更高层次的关注和需求。健康管理是我国实施医疗卫生保健的总要途径,根据居民健康需要进行相关工作的整理和梳理,从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各种健康信息。
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与监测、健康教育、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信息管理等。健康咨询主要是向个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信息,让其更加了解个人健康情况,个人可以通过健康咨询消除内心因身体不适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心情,从而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体检与检测主要是进行居民的身体体检,进行检查其自身的健康情况,从而能够更加直接的掌握个人健康情况,通过体检与检测能够对自身的各个健康信息,例如,血压、血糖、心跳等。健康教育主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生活方式,避免生活中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自身更好的去形成抵抗力,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各种疾病引发的原因,对这些因素进行总结,联系实际生活中,通过干预措施来避免这些因素对人民的影响,从而也就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城市社区健康管理市场化分析
为了加强健康管理市场化,进一步推广其影响力,就需要在城市社区构建出系统的管理机制,保证健康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帮助居民能够切实提高健康水平,其具体推广措施包括以下。
2.1构建信息共享的健康服务平台 构建信息共享的健康服务平台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搭建一个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机构,其能够在健康管理中形成品牌效应,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信息共享平台是指能够实现整个医疗系统的信息整合机制,在通过资源最大化应用的背景下提供健康管理的信息支持。同时,市场化要求健康管理机构具备主动跟踪客户的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服务,保证服务的有效性,提高客户对健康管理的信任。
目前,市场范围内的医疗信息系统都只局限于各个医院和地区,不能把医疗信息及时传递,容易产生信息孤岛,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医疗运行机制,由政府来支持居民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保证形成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在专业技术方面,需要应用云端,移动网络,大数据存储交换等新技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2健康管理以托管连锁经营为运行模式 托管式连锁经营主要是将同一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给三甲综合医院托管,并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形成以三甲医院为中心向周围区域发散的运行模式,保证在整个区域内健康管理的顺利实施。
托管式连锁经营能够在居民心中形成品牌意识,从而能够对居民产生吸引力。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能够保证整个健康管理系统市场化的推广成本,能够将区域内形成的典型模式进行快速复制,达到健康管理运行的不断发展。同时,三甲综合医院连锁经营可快速将品牌价值复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在社区医疗中心呈现新的服务模式,将健康管理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去。
托管连锁经营能够保证在健康管理系统内部管理,使各个机构能够高效的运行。其中,在系统中三甲医院就像连锁经营模式中的"旗舰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由"旗舰店"直接领导的"分店",这种模式能够进一步延伸我国医疗资源的影响力,提高社区医疗中心的运营管理水平,通过综合医院和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专业交流、相互轮岗和共同激励,从而提高整个健康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效率。
2.3培养专业的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是城市社区健康管理市场化和推广过程中的最关键问题,该层次人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健康管理的发展程度。由于健康管理师是直接与居民进行健康信息互动的最基层医务人员,其素质能够影响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因此,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师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康管理师类似于美国CaseManager,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某区域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他可以不具备医师执业证,只要能够在社区中发挥健康管理作用就能保证其工作能力。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可以参照全科医生,但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需要健康管理师对人们的医疗知识有专业的认识,能够在短时间获得成长并进入岗位工作。其中,可以建立专门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机制,采取定时培训,考核入岗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并对具有潜力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将其放在重要的岗位进行锻炼,形成良好的师傅带徒机制,保证整个系统人才的补给,从而为健康管理市场化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力资源。
健康管理师通过对于被管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的了解,提供就诊建议与社区门诊预约和医生推荐。同时,可以通过协调社区疾病管理团队,比如全科医生,护士,护工,中西医药师,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上门医疗服务和临终关爱等。通过专业化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让人们切实体会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成为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2.4扶持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 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的介入能够促进健康管理市场化的进程,第三方公司能够集中资金优势,将健康管理作为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运行方式,帮助社区内完善健康管理服务。
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需要具备优秀的健康管理师队伍,能够对健康管理师进行统一管理,为健康管理师提供工作岗位。同时,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能够与专业医疗系统形成良好交流机制,通过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获取的健康信息,专业医疗系统就能直接参与到人们的健康干预中,这就能够实现更加主动的健康管理,让人们的健康情况与医院联系更加密切。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能够促进整个系统的快速发展,同时,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能够拓展服务范围,将医疗护理、心理咨询、医疗保险等健康服务呈现给居民。因此,政府必须大力扶持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引导其规范化的运营,从而在未来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总结
健康管理作为进行管理人们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提供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管理在市场中推广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这就需要政府、医疗系统和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共同努力,为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董冬.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7,(11).
(一)建设服务型
物业管理领域出现的大量不和谐现象必然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各级应转变观念,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应着力抓好各项整治工作,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整治物业服务市场秩序。具体说:1.加快立法步伐,加强依法管理。在《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物业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完善法规体系。出台《物业管理法》,提高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制定具有更强操作性的专业性法律,引导、规范和制约物业管理行为;加强对规划设计、水电配套设施及建筑物在建过程的管理;建立职能部门和开发商的责任追究制。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对无资质从事物业管理、不按合同规定提供物业服务、乱收费、擅自占用业主共有部位谋取私利的要加大查处力度。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执业能力。纵观纠纷发生的原因,除了体制机制问题外,还与人员的素质有关。据中物业管理协会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16%[3],在这些人员中,大部分是非物业管理专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少之又少。所以,要大力发展物业管理高等教育,鼓励高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并扶持他们搞好专业建设,以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提高各类专业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实施专业队伍制度化管理。要完善物业管理师制度,严格贯彻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努力提高物业管理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物业项目经理培育力度,完善物业服务项目经理制度,推行物业服务客户经理制度;狠抓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教育,努力提高作业层人员的素质[4]。3.构建评价机制,提高守法意识。为了更好地监督物业服务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应建立物业管理规范化达标检查、和谐物管日常巡查通报制度、和谐物管创建成效测评体系,对物业管理基本制度落实情况及和谐物管创建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开展不定期抽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并对检查期间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予以了公开通报、媒体曝光等相关处理。聘请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的社会监督,参与监督、考评等工作,提出建议意见,推动和谐物管创建工作。4.建立协调机制,减少纠纷发生。解决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因此,各级应加强对物业管理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应建立纠纷预警排查制度和社区(村)、街道(乡镇)、区(市)县三级纠纷调解体系[5]。建立健全物业管理矛盾纠纷预防、控制机制和重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运转有序、反映迅速、处置有力。建立三级物业管理纠纷调解体系,并明确相应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工作规程。受理、调解物业管理投诉,基本实现小纠纷不出社区、一般纠纷不出辖区、较大纠纷不出区(市)县的工作目标。5.建立宣传阵地,坚持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物管和和谐社会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报纸、电视、网络构建“四位一体”宣传平台,大力宣传物业管理知识及行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可以在社区宣传栏大力宣传业主以及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开发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业主委员会运作等有关细则;与报社合作开设“和谐物管专栏”;与电视台合作共同策划“和谐物管”大型专题电视栏目;指导物业管理协会建立网站,与物业网合作联动,开辟和谐物管创建活动专栏等。6.树立模范榜样,发挥辐射作用。为充分调动全行业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创建和谐物管优秀项目和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树立一批榜样,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主管部门可以采用公众投票、专家考评、行业评选公布的方式,分别对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委员、企业经理、项目经理、一线物业服务人员开展评选,并将和谐物管创建情况与主管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评选先进挂钩。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将逐步从大量具体、碎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出现缺位问题,行业协会应起到补位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向一些发达国家的行业组织学习,提高自身建设能力,逐步承担诸如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企业资质认定、发生问题的处理等目前由管理的事情,实行自律管理。行业协会应成为企业走向市场的导向,成为企业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就目前来说,行业协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发挥纽带桥梁作用。行业协会应成为、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状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扰和重点难点问题、希望给予扶持的政策,如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纳入征信管理等。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为不断完善行业法规体系建言践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2.广泛开展理论研究。各地可以借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做法,成立“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各地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物业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发挥物业管理协会指导和引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作用。同时,鼓励行业专家、能工巧匠著书立说,将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付诸笔墨,让更多的人通过间接学习提高管理技巧和水平,这样不仅可以为物业服务企业降低营运成本、提升营运效率,同时还可以为改变物业管理行业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状况奠定基础。3.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订物业管理行业规范体系、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准则,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执业服务行为。谴责和惩戒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业主合法权益等不法行为。4.建立媒体交流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邀请新闻媒体到物业管理行业中调研,从行业的专业角度积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和理解物业管理行业的特殊性,以转变他们对行业的一些误解,并通过正面宣传,让广大业主了解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及双方的权利义务,普及物业管理知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交流,建立舆情信息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引导媒体理性看待业主维权活动,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力宣传行业为经济社会做出的积极贡献,增加社会的认可度。
(三)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建设
构建和谐物管不仅需要环境条件、政策条件,更重要的是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来解决问题。1.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市场导向的服务理念。物业服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转变观念,明确自身是受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委托,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界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开展工作。在服务理念上要注重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需要,按照物业服务合同保质保量提供服务,不能以管理者自居。要完善服务体系,对业主遇到的急事、难事,做到服务范围内的立即办,服务范围外的帮助办。当然,在服务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卑不亢,切忌大包大揽,“包打天下”,更不可矮化自身。2.重视前期介入,办理好接管验收手续。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前期介入,能够协助开发商把握好工程质量关,同时可以避免开发商单方面向业主发出过高的物业管理承诺。在办理接管手续前,一定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好各项验收工作,为将来做好物业管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3.建立沟通机制,增进互信互惠意识。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维护好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可以增进业主和企业的互信意识。首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物业服务企业召开会议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业主的矛盾时,可以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委员、业主代表参加,既提高工作透明度,维护业主的知情权,又可以取得他们并通过他们取得广大业主的支持和理解。其次,构筑沟通平台。物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业主服务中心、发放物管服务卡、公示投诉电话、聘请服务监督员,定时召开座谈会、定期开展业主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让业主遇苦有处诉,遇难有人帮,提高业主对企业的信任度。第三,设立物业管理开放日,创建业主体验活动。物业服务企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事前广而告之、报名登记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业主到消控室、设备设施房等“非请莫入”的“重地”参观平时生活中看不到的设备设施,由工作人员讲解工作内容、工作原理和要求,让业主体验一些不具有危险性的操作,感受物业管理的技术性,体现物业管理的专业价值,让业主逐步了解物业管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的艰辛以及企业经营成本的构成,增进互信意识。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物业管理属于服务性行业,它是以“服务”为主要产品,要使服务的质量得到业主的认可,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物业管理队伍。企业要通过脱产学习、参观访问、在职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使员工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具有奉献精神,掌握现代管理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实践。同时,企业要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给员工竞争上岗的机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尽可能从基层选拔,减少“空降”,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和忠诚度。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制定服务标准,规范行为准则,教育员工依法经营管理、培养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业主的认可和满意。5.丰富小区文化,构建和谐氛围。通过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营造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和谐环境。还可以通过有奖问答、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宣传普及物业管理知识、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倡导业主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大部分业主能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意识和消费意识,从而认可并支持物业服务工作。
(四)提高业主素质、树立正确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