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2 09:50: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篇(1)

关键词:专业;职业;职业教育;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43-02

调查显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57%,专业对口率最高的两个专业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4%)和医药卫生大类(81%);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两个专业为法律大类(33%)和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42%)。仅一半的高职毕业生能从事与所学习的专业相关的工作,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专业”与“职业”的立足

大体而言,专业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为一种学业门类;其二,为一种专门职业。专业与职业的关系,需从专业的不同含义来分析。

1.作为一种学业门类的专业与职业:手段与依据

在教育领域,专业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学业门类,如《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一种学业门类,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立的;而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关要求是通过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来体现的。《现代汉语词典》也认为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另有学者认为,专业是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依据在于学科的分类和社会职业的分工。可以看出,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具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一方面,专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学校通过相应的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人们从事相应职业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讲,专业是实现从业的手段;另一方面,职业又是专业设置的依据之一,即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学科分类或职业分工而设置的各种专业。

2.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专业与职业:特殊与一般

有学者认为,专业这一术语富有历史、文化含义而又变化多端,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专业被视为一种职业。弗雷德逊(Freidson)指出,对于专业的概念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将专业看成一个较为宽泛、具有一定威信的职业群体,该群体成员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成员身份的确定主要根据学历而不是他们专有的职业技能;第二种将专业界定为一个有限的职业群落,这一群落中各个个体都有特定的、或多或少类同的制度(institutional)和意识形态(ideological)属性。上述对专业的理解建立在将专业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看,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则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是谋生手段,主要是指一般职业;专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职业的升华与发展。职业是专业的基础,职业主要是谋生的需要,而专业主要是更高层次的服务的需要。如布朗德士提出,专业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专业应该是正式的全日制(full—time)职业;二是专业应该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而获得;三是专业应该向它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无私的服务。因此,专门职业较之一般职业,需接受长期的专门化教育以具备系统的专门知识,甚至需要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定。

二、“专业”与“职业”的延续

作为专门职业的“专业”和作为一般职业的“职业”,其存在与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需求的变革;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应的教育,即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按照“专业”与“职业”的定义,专业教育应具有专门职业的导向性;职业教育应具有一般职业的导向性。由于两者都具有职业属性,因而其专业设置可以打破学科体系,按照职业(或行业、产业)来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体现在专业设置与职业分类的密切联系上;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则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科体系的特征。

从《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及《职业分类大典》的对照可见,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划分与《职业分类大典》的对应关系大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仅从专业目录划分的角度来看,普通高校本科的专业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学科,对应的职业分类主要是职业领域中的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高职高专的专业划分与职业的联系较为紧密,职业导向性更强,基本覆盖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类职业领域中的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类办事人员和有关部门人员,第四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部门人员等上千个职业岗位。当然,高职教育的专业与职业大典中的职业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的是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应一个职业,有的是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应多个职业,还有的是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应一个职业。

由于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针对的职业层次或者是针对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因而需要依托不同的教育类型来实施。专业教育主要依托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教育主要依托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者分属不同的教育类型。

三、“专业”、“职业”的互动与人的发展

专业与职业联系密切,共同的起源(源于社会分工)和指向(指向职业)奠定了二者互动的基础,创设了二者互动的可能性。这一互动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为专业的职业化和职业的专业化。专业职业化是指在职前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机构按照相应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为未来从事专门职业做准备。在专业职业化的理念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应相应的职业,并以该职业的要求作为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专业职业化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意味着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彻底实现。专业化标志着所有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职业的成熟度,社会定义专业化程度和水平,采用的正是以可靠性为标准的职业效绩,通常拿工程师、技工、农艺师、医生、律师等来比照。可以看出,职业专业化是针对某一具体职业的发展程度而言的,对于个体而言,主要是指职后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通过在职前的专业职业化,有助于推动职后的职业专业化。

1.职业教育专业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专业与职业之间的非对应性,造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脱节,这也是“专业对口率”概念存在的基础。从各用人单位的招聘启示中不难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是首要关注的因素。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知名招聘网站的人才需求信息可以看出,企业的招聘启示绝大部分是按职位来需求的,极少提出对专业的需求。招聘网站的搜索引擎也几乎都是按职位或行业设定的。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着更强的职业性,这就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淡化专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朝着专业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以对接社会的需求。

2.职业教育专业职业化是个体发展的需求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最优发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各个层次的需要都与职业紧密相关。、职业教育专业职业化,能有效推动人的职业认同,不仅将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满足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更有助于满足个体在职业共同体中的归属、爱和自尊的需要,进而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

篇(2)

关键词:职业;职业教育;不确定性;应对

职业教育指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首先,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职业性,即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教会他们一种或几种谋生手段。其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应以某一具体岗位为依据,并以该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必需、够用”为度。因此,职业是决定职业教育的根本因素。

职业的不确定性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的不确定性当前,在职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存在着普遍的共识。但是,正是这存在的普遍共识,导致了人们有意或无意地简化了职业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人们更多的将职业作为一个确定不变的“常量”带入职业教育,进而讨论与此职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但却忽视了职业的不确定性。职业并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常量,而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变量”。职业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的技术要求存在着不确定性。职业具有一种技术性,即从事特定的职业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一个人具备了某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符合了某个职业现在的技术要求,因而可以从事某个职业。但问题在于,特定的职业本身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以往用牛拉犁耕地,因而农民需要有赶牛扶犁的技术,但现在不用牛耕地而用拖拉机耕地,这时作为农民的技术要求就不一样了,以往的赶牛扶犁的技术就用不上,需要驾驶拖拉机的技术。在现代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职业本身没有变化,但其技术要求却在不断地变化。如同一句话所说,交通工具永远不会消失,但牛车却会消失。第二,职业本身的产生和消失。职业是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社会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社会状况和社会中主要因素(如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职业本身的变化。在某种社会状况下,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另一方面,也有职业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衰落甚至消亡。例如,伴随着网络及其他新兴消费市场的兴起,许多新职业也应运而生,如短信、网络玩家、点菜师、验车师、验房师等。同时,也有不少传统的职业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消亡,如补锅匠、弹棉花等。第三,职业从事者的不确定性。任何职业都需要一定的人来从事,因此,特定的职业与特定的人之间通常存在着一定的稳定性。在以往,这种稳定性相当强,很多人终生只从事某一项职业,甚至会子承父业,形成一种职业“世袭”。但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和职业本身的原因(技术要求的变化、职业的产生和消失),导致了这种稳定性的降低。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职业流动日益频繁,很难再有终身只从事一项职业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人一生中都将从事多个职业,这些职业甚至毫不相关。

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以职业为目标和内容,因而,职业的不确定性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不确定的职业,职业教育该教什么和所培养的人以后做什么?职业教育教什么,这个问题初看起来似乎不是问题。但考虑到职业的不确定性,职业教育该教什么就成为了问题。因为职业要求的技术存在变化,而教育本身又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现在职业教育教的内容很可能不是学生真正从事职业时所需的;培养的人以后做什么是指学习者的毕业去向及此后的职业发展。职业教育教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并不意味着他们以后就做什么。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一方面,要看学生是否有适当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看是否有这样的职业机会。在现代社会,很多职业会产生,也有很多职业会消失,还有很多职业会逐渐饱和,再加上个体自身的意愿和地域选择,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很有可能与所受教育关系不大,甚至有可能差异很大。实际上,职业教育已经遇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职业教育中所提倡的“校企联合”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为了解决“所学非所用”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去向问题。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以“订单式”培养为例,此模式要求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委托合同,按照企业特定岗位用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种安排在一方面确实解决了部分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并非所有的职业教育都能事先找到明确的企业“订单”,大部分的职业教育只能是针对特定的职业而非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其次,明确的企业订单确实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但这种过分的针对性导致了学校教育受订单的束缚,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从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一旦企业出现变动,学生从事的职业发生变化,这种“窄口径”人才势必遇到发展的困难。在当前个人职业变动频繁的社会里,这种问题尤其突出。

应对

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职业而进行,但在此过程中,又必须考虑到职业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将职业教育和职业的不确定性协调起来:

完善职业教育的社会保障体制现代社会,职业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现象,并且将长期存在。完善职业教育的社会保障体制,就是要为职业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即便职业不确定,因为有各种保障存在,职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能够从容面对,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去适应。如失业和贫困救济制度,可以缓解暂时没有工作的学生或失业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时间去适应。社区的培训也可以使一些暂时找不到对口工作的人得到新的工作机会。当前,国内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职业教育除了应提供特定岗位“必需、够用”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因为职业的不确定性,现在看来是特定岗位“必需、够用”的知识和技能很可能在不久后会过时,但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那么就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一直胜任自己的职业。如法国教育家富尔所说,不断变化的科技和知识,使教育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兴趣很多时候,学生知识、能力的贫乏不是因为智力的低下,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如缺乏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在一个职业不确定的社会中生存,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和兴趣非常重要,它能够使人不断前进,跟上社会潮流。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它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言,应培养受教育者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和欲望,只有这样,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才能够面对职业不确定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天鹤.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8,(1).

[2]崔孝才.试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康礼志.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特色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4]程介明.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篇(3)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等因素决定的,目前我国对幼儿教师职业低水平的社会认同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必须通过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和其他社会举措,才能有效地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度。

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职业的社会认同是一个长期困扰幼儿教师的棘手问题。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度一直偏低,这种状况导致幼儿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自我认同,教师队伍的稳定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男性幼儿教师严重I}乏。因此,配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度,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亚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拟从社会认同的发生机制出发,借助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探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幼儿教师社会认同度提升的策略。

一、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

在社会生活中,认同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弗洛伊德认为,认同应当被“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在社会心理学中,认同被定义为个人藉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也就是说,认同是以自己所在的社会结构中扮演的角色为基础,据此形成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从而将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区别开来。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外部群体和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的认同一般经历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社会分类即社会范畴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社会分类,通过社会分类从而形成内群体与外群体。在社会分类的基础上,泰费尔认为:“群体间的比较是群体成员获得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十分自然的是,人们倾向于以积极的特征来标定内群体,同时用消极的特征来标定外群体。”在社会认同理论看来,社会认同源自自我激励和自尊的需要,因此在认同过程中,群体成员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会选择有利自身的维度将内群体与其他外群体进行比较,并从中获得自身所需要的满足和自尊,这也就是所谓的“积极区分”。

由此可见,对某种社会职业的认同受到了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的影响。以幼儿教师为例,幼儿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分类标准,据此形成了幼儿教师的内群体和相对而言的外群体。内群体的成员为了获得自我认同和自尊,渴望所属群体能够在社会群体比较中获得主导地位,而外群体的成员则会尽可能选择有利于自己所属群体的标准进行比较,因而会极力抬升自己所属群体,贬低其他群体,这种抬升和贬低受到群体间关系亲密程度的制约,较为生疏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评价普遍较低。此外,这种群体间社会比较还受到社会共识的影响,社会比较的标准取决于社会共识,在对职业所进行的社会比较中,对该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外在酬赏、社会意义等社会共识是职业社会比较的客观指标。社会比较最终表现为各种职业在一定维度上的相对位置,这种职业的相对地位本质上反映了该职业的资源占有情况,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反映。处于劣势的职业,其成员会选择努力提升本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或者选择逃离,以此来满足自我认同和自尊的需要。

本文所探讨的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从属于社会认同,但这种社会认同与一般意义的社会认同存在明显的差别,它更多地关注外部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特定职业的描述和价值判断,而不是将其定位于群体成员对所属群体的自我描述

二、幼儿教师社会认同问题的归因分析

就当前中国社会现实,幼儿教师职业社会认同度偏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社会归因分析不难看到,其中既有幼儿教师内群体的原因,也有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内部原因

纵观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幼儿教育处于一种低水平徘徊的状态,导致幼儿教师职业缺乏丰富的意蕴。首先,幼儿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偏低。在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中,一直缺乏高水平的理论支撑,幼儿教育领域中本源性的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研究探讨,幼儿教育理论停留在简单地引进国外理论和简单的经验描述层次,使得幼教实践缺乏理论的引导。其次,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不高。在幼教发展的进程中,幼儿教师的理论素质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重技能轻理论素养的倾向使得幼儿教师队伍存在明显的短板。在实践中,幼儿教师的准人标准偏低,导致教师队伍良秀不齐,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滞后。再次,幼儿教师职业特点使得教师的角色模糊。幼儿教师的角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她们既是教师,同时又扮演着“替代父母”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使得其他社会成员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地位产生质疑,幼儿教师成为一种尴尬的社会角色:既不能归属于教师范畴,也不是简单的幼儿照料者。这也是造成社会认同困难的原因之一。另外,幼儿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相对封闭性,与外界的交往较少.其他社会群体对幼儿教师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多人对幼儿教师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上。

(二)外部原因

在对某种职业的社会比较中,社会范畴化和社会共识是决定比较结果的主要因素。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分类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社会群体,这个过程就是社会范畴化。泰菲尔通过研究证实:社会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由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群体成员较多的资源及正面评价的倾向,被称之为内群体偏向;相反,由认同缺乏而引起的给外群体成员较少的资源及负面评价的倾向,被称之为外群体歧视”。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本质上是外群体的评价倾向。因此,影响某种职业社会认同的根本因素就是对该职业的社会共识。

关于某种职业的社会共识,一般由该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外在酬赏和职业的社会价值所构成。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从职业的专业化角度看,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巫待提高。从幼儿园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到,早期幼教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保育,因此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低,近几十年来,幼教机构的职能开始保教并重,这一发展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并未得到真正的改观,加之幼教理论发展的滞后,因此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工作,其专业化都未得到体现。对于一个职业而言,其成员的外在酬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职业对资源和权利的占有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教师职业的外在酬赏如薪金、奖励等在社会各职业排行中的位置不甚理想,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相对偏低的收人水平使得幼儿教师群体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在评判一种职业时,职业的社会贡献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幼儿教师职业在这个标准上也处于劣势。在社会成员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幼儿教育并未被纳人教育的范畴之中,幼儿园更多地被视作保育机构。因此,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成长所起的作用一直被忽视。近年来,虽然社会各方面已经开始关注幼儿教育,但是对幼儿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仍然存在激烈的争议。幼儿教育至今仍未被纳人义务教育体系之中,这种现状折射出人们对幼儿教育价值的不确定,也反映了对幼儿教师劳动价值的轻视。 综合可见,当前幼儿教师职业社会认同度偏低,既有幼儿教师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这种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问题,在全球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瓶颈。

幼儿教师职业社会认同度偏低的解三略策决

(一)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对于一种职业,决定其社会认同度的客观标准是专业化水平,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提升社会认同度的基础。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包括从事幼教工作的专业精神和人格,也包括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才能以及相应的教育思想。纵观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加强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首先需要严格新教师的准人制度。在我国,幼儿教师一般是由中等或高等院校进行培训,但由于幼儿教育是一种年轻的专业,各种院校在幼教师资的培训目标定位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培训的师资各有侧重,与现实幼教实践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从社会其他渠道吸纳的教师更是难以保证其素质。因此,严格教师准人制度,把紧教师队伍的源头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其次,大力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通过科研和培训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专业化建设的基本途径。英国教育家斯腾豪斯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二是研究他人的经验;三是反思自己的实践。对于在职幼儿教师而言,结合理论学习的教学科研是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教学科研过程中的积极反思,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另外,需要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以制度引导幼儿教师的发展。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广大幼儿教师担负着繁重艰巨的工作,过大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机会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合理的制度可以帮助教师摆脱这种困境,在制度的引导支持下,教师可以自主确立自我专业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二)突破教育的封闭性,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在社会群体的比较中,彼此间的熟悉程度影响着社会群体间的外群体歧视倾向。在以往的实践中,幼教机构的封闭性是非常突出的,过于封闭使得幼教机构及其成员丧失了了解外界的机会,也使得外界无法了解幼儿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要求各种社会职业之间必须加强联系,幼儿教育活动本身同样也具有这样的要求,因此,突破幼教工作的封闭性既是其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提升社会认同的需要。

突破幼儿教育的封闭性,基本的思路就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幼教机构应当从自身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出发,主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引导教师感受社会发展的脉动,融人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真切地体会社会对幼儿教育和教师的期望;“请进来”则要求幼教机构主动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走进园所,为幼教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

(三)明确职业的社会范畴归属,提高教师待遇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幼儿教育的“教育”性质被严重边缘化,部分地方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把公办幼儿园列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差额拨款”或“自负盈亏”,政府财政很少或者干脆不承担幼儿教育经费,幼儿教育至今未被纳人义务教育体系。在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中,地方政府将责任推向社会,对幼教机构则实行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幼教机构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因此,明确幼儿教育的归属,真正将幼儿教育纳人国民教育系列,是解决当前幼儿教育发展困境的必然出路,也是提升幼儿教育地位的必要途径。其次,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教师的收人水平低于普通职工的平均水平。微薄的收人水平使得幼儿教师职业严重缺乏吸引力,这一职业在职业比较中处于劣势。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自我认同,也制约了幼儿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幼儿教育经费投人体制,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竞争力。

篇(4)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大学生;择业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任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理想与现实并重、求职意向多元化和择业过程矛盾重重等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 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职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对择业的评价、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

2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

1.职业价值观自主化。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崇尚自我,以个人发展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一个主导需要。职业价值观的自主化暗示着大学生正积极寻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追求。

2.求职意向多元化。在求职意向方面,大学生越来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是一致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已经开始领悟到热门职业与冷门职业之间的相对性和内在关系,意识到任何职业中都可能做出成就,满足自己的需要。

3.择业倾向金钱崇拜。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工资水平、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重要标准。

3 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

1.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强化竞争拼搏意识、自主创业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扭曲。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当前在一些高校存在着德育教育形式脱离实际,职业指导体系滞后的局面,这必将影响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学校的德育教育普遍形式化。另一方面,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不力,一些高校在职业指导教育中多是政策宣传,缺乏具体职业知识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3.家庭的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家长对择业、就业的一些看法也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

4.个人因素。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个人的兴趣、理想、能力等相关。个人的职业个性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选择。

4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这样才能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2.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创业不仅缓解强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磨练。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3.加强学校科学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完善,需要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应该加强一下几方面的教育:加强职业认知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择业心理教育。

4.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和特长是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在确定价值观时,一定要考虑它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适应,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潜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源动力。此外,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5 结语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为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提供了依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立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更应该拥有良好的价值趋向,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一切从严要求自己。应该实事求是,与时具进。在21世纪,增强自我求发展的坚定性与自主性,开辟我们事业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 就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75-03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设置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目前,关于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有的研究对新的社会形势下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体分析[1] [2] [3],有的研究谈到了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而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地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5] [6] [7] [8] [9]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人们对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

但是,地理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结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更应该考虑到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展开了研究。有些学者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10] [11],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12] [13]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本科层次,对于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的研究很少。

地理教育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小学、中学、中专、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但中学、中专、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在招收人才时,往往要求毕业生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一些小学虽然招收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但多数情况下,小学并不设置地理课程。因此,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地方院校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反思其培养模式,为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建议,为其毕业生就业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研究选取河南教育学院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向其了解毕业以来的就业轨迹以及在工作中的体会,尤其是工作中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性。调查于2014年3月进行,除1名毕业生失去联系,1名毕业生前4年信息可知、最后1年失去联系外,其他毕业生笔者都通过本人或其同学获得了其就业信息。

(一)基本信息

该班为三年制专科班,共有39名学生,于2009年毕业,截止调查时,该班学生已经毕业近5年。全班学生中女性31名,男性8名,女性占绝对优势,这与女性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当前该班年龄最大的毕业生31岁,最小的26岁,多数在27、28岁。另外,该班全部为河南省内生源。

(二)职业构成分析

通过对调查信息的统计,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当前的职业构成见表1。

表1 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职业构成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班目前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小学、中学教师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包括专升本或研究生在读等)、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职员、自由职业(如办教育培训机构、做小生意、当家庭主妇、待业)等。其中,教师和公司职员是主要就业方向。不同层次、类型的教师共计16人,占总人数的41.03%,公司职员为10人,占25.64%。其他就业方向则比较分散,目前仍在进修的占12.82%,自由职业占10.26%,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占5.13%,2人目前失去联系,无法得知其就业情况。

2009年5月毕业前夕的就业期望调查显示,该班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有30人。将该班当前就业情况与2009年的就业期望调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根据调查得知,尽管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教育工作,但由于学历、专业、地域(多数招教考试仅限本地户口)等原因的限制,很多难以如愿。

另外,对职业构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截至调查结束,虽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6人,但其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或和地理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仅为6人,多数毕业生以非地理的教学工作为主,而在小学教学的毕业生则全部没有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以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为主。进修的5人中,学习地理相关专业的为4人。从事其他几类职业的毕业生当中,没有人所做的工作和地理相关。可以看出,当前从事和地理相关的工作的毕业生共计10人,仅占该班总人数的25.64%。

(三)就业地点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就业地点和籍贯间的关联性发现,除了2人不知去向,5人正在进修尚无法确定工作地点外,其余32人中,就业地点和籍贯一致的有22人,达到了68.75%。通过调查发现,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学历、能力等方面有较多的不自信,再加上人脉关系多在本地等原因,所以多数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而当前16个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当中,有14个人的就业地点和籍贯具有一致性,中学、小学教师的就业地点和籍贯则达到了100%的一致,这可能和多数招教考试要求报考人员为本地生源有关。

就业地点和籍贯不一致的10人中,除1人外,其他都选择了省会城市或一线城市。经调查了解到,就业地点的选择和其亲友关系网络有着很大联系,多数毕业生因为外地有亲友或者婚嫁等原因选择到他乡工作。

(四)就业轨迹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笔者对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五年来的就业轨迹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毕业五年来的就业轨迹

通过对表2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各项职业的从业人数虽然在五年间有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稳定。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为例,首次就业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8人,其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或和地理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仅为5人,加上进修的6人(6人进修专业全部和地理相关),毕业第一年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共计11人。而如上面分析可知,当前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6人,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共计10人。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总人数,还是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在五年间的变动都不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班的就业情况,笔者对个体就业轨迹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从事各项职业的人数总体并没有大的变化,但其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化。

39人中,有13人的就业轨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本从事教师职业、后来从事其他职业的为4人,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在于其原来从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为非在编性质,在稳定性、薪酬等方面都有较多不满意的地方。这4人中,有2人选择了更稳定或薪酬更高的职业,有2人则因为婚育原因,放弃教师职业成为家庭主妇。同时,也有一些人员从非在编人员或私营教育机构教师转变为公立学校在编教师,或者在进修结束后进入教育系统工作。13个就业轨迹发生变化的毕业生当中,有7人从事过3个或3个以上职业。全班39人中,有过创业经历的共5人,除1人继续经营外,其余4人均以失败告终,改为从事其他职业。经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虽然在毕业前有就业目标(以从事教师职业为主),但并非经过详细思考,而是出于专业学习的本能或盲目跟从其他学生的想法,对于目标是否现实,又该怎么实现,并无确切规划,这也反映出他们在就业方向、定位上的盲目性。

39人中,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一直未发生改变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64.10%,其构成见表3。这种较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次就业方向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之大。在这25人中,在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人员共计13人,在职业始终未曾改变的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这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及其对于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吸引力。

表3 毕业近五年来未曾改变职业的人数

二、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小结

(一)就业方向以教师和公司职员为主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职业仍然是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首选。但由于专业、学历层次、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如愿。以河南教育学院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为例,最终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的为16人,不到全班总人数的1 / 2。除了教师外,旅游、保险、出版等相关行业的职员在职业构成中占了较大比例。此外,当前所做工作和大学期间所学的地理专业相关的仅为10人。

(二)就业地点受人际关系网络影响,多数和籍贯高度一致

由于受到自信心、人脉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家乡就业,表现出就业地点和籍贯的一致性。尤其是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其就业地点和籍贯更是高度一致。

而无论是留在家乡还是到外地工作,人际关系网络都起到了很大影响,很多人在选择就业地点时,倾向于选择亲友、熟人或婚嫁对象所在地。

(三)职业发展受首次就业方向高度影响

多数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缺乏周密的考虑和规划,首次就业选择表现出随意性,而首次就业方向对于其职业发展轨迹的影响是很大的,上述分析中64.10%的毕业生五年来职业始终未曾发生改变可以反映这一点。

三、基于就业状况分析的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如果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首先要调整就业心态,不能以地理教师作为唯一的就业选择;其次要增强就业信心和能力,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不同就业方向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性不同,这要求高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便适应这种广泛的就业岗位需要。

从培养目标上看,专科层次的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以从事地理教育工作作为主要就业方向,但也应增强其在其他就业领域的适应性。要将其培养成为既具有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又具备广域适应性的人才。

从事教育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熟练的教学技巧、广博的知识,而做公司职员或自主创业,则对于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继续注重地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可能从事的地理教育工作或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进修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加强当前已有的外语、大学语文、高数、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之上,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和水平。就业指导课程既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可能的就业方向、薪酬、职业生涯发展等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又要让其了解各类就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特性,在大学期间预先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就业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方法上,要重视教学实践课程、野外实习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实习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结互助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使其具有更强的心理适应力和就业灵活性,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

[ 注 释 ]

[1]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

[2] 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 张晶.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德州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

[4] 王爱辉,,龙海丽.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2.

[5] 王晓玲,王俊友,朱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地理教育,2013.

[6] 焦士兴,李静,张艳玲.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7] 张宏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特色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 胡晓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 赵宏利,陈修文,张洁.广东省地理科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

[11] 黎树式,温享燕.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0.

[12] 黄京鸿,孙婷,胡淑飞.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3] 孙中伟,尤丽敏,贺军亮.高校地理类专业就业需求、学生期望与课程设置的错位差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

篇(6)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提出,是指根据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分析在职业生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总结测试,最后根据确立的事业目标选择职业,并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计划来完成这一目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确立职业目标,走向成功。20世纪80年代全科医学在我国兴起,全科医生队伍日益壮大,在2020年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1]。全科医学生作为全科医生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未来要长期扎根于基层卫生事业,任重道远,全科医学生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如何在基层卫生事业中实现事业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全科医学教育有重要意义。

1我国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国家[2],这些国家教育体系成熟,对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经验丰富。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现行教育多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也很晚[3],全科医学生(即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2010年才开始招收。对于全科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则更晚,尚未形成完善体系。

1.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全科医学生(即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入学前已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基层服务。有观点认为全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无需职业生涯规划,对全科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浪费时间,浪费教育资源。

1.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多数医学院校仅在就业指导课或就业指导讲座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部分教学内容,未将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专门课程纳入全科医学教学体系中。还有部分院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设为公共课,只针对毕业年级开设,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全科医学整个教育过程。

1.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不足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专业教师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以辅导员、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教师等为主,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知识欠缺,全科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加需要专业教师队伍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2.1符合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需求

中国产业信息网对我国医学院校学生毕业选择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医学生选择成为专科医生,仅有4.6%的医学生选择成为全科医生,我国全科医生仅占全国医生的6%,这与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认知不清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保基本、强基层”医改理念的提出,特别是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4]的,从政策上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倾斜。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5]。因此,帮助全科医学生建立并制定职业目标,对全科医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符合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需求。

2.2促进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高等医学院校学历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在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6],这三个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临床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全科医学生因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只具备临床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应注重职业素养培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制定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在基层工作中获得成就与成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3加强全科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定位

黄美娟等研究发现,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现状持消极态度,对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尊重、职业风险等方面态度消极[7],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模糊。部分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的志愿并非建立在对未来职业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多基于可直接就业或父母意愿,对职业的认知和定位迷茫。对全科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职业信心,明确其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定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卫生事业,成为“干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的全科医生,践行“健康守门人”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2.4有助于培养全科医学生终身学习的品质

终身学习理念贯穿于全科医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他们在接受5年学校教育后,还有3年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且继续教育将一直伴随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帮助他们计划好职业生涯各阶段,坚持参加学习和培训,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路径

3.1理论学习

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并辅以相应的选修课,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大赛等,从大一开始直至毕业。每个年级的理论知识侧重点不同,大一注重教育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二大三注重教育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大四大五注重指导学生对职业的规划。构建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课程体系。

3.2阶段化学习

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全科医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中[8],学校教育阶段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毕业后教育阶段则重在具体实践,以成功典范、医德模范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篇(7)

一、增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

职业,由“职”和“业”构成,“职”为职位、职责,“业”即工作、事业。职业认知指人们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或活动,包括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的认识、评价。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认知是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认知,使他们真正认识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职业技能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理想性,为将来把自身专业特色、职业追求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服务社会。当前高职学生入学后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从事职业的认知有些偏颇或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有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社会职业状况有一定认知的占66%,认知较少的占29%,认知较多的只占4%;而对自身适合从事哪方面的职业,23%的学生“很清楚”,62%的学生“不太清楚”,“不清楚”和“没想过”的学生分别占13%和3%。[3]该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反映了高职学生对职业认知的不够。高职学生职业认知不足的表现:一是基于自卑心理的过低自我认知。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及所学专业的认识不清楚,存在过低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这容易弱化学生学习进取心、就业信心以及就业后的敬业心等。二是存在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存在着把职业理想化的完美主义倾向。一些高职学生未能对即将从事的职业以及自身是否适合该职业有全面、深入的认识、理解,他们常常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盲目地选择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是存在职业价值评价个人本位,功利性强的现象。一些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价值评价时,过多基于自身追求的目标,呈现优先追求利益的价值取向,对职业的发展基础则重视不够。为增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一方面,应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认知自身的特长、兴趣,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相应职业的价值以及就业前景的认知。通过帮助学生解答对专业、相关职业的疑虑或疑问,为他们指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职业岗位要求、就业发展前景的理性认识。由此使得学生对其所学专业,将后所从事相应职业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有正确的认知,这是他们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二、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感

职业情感指人们在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包括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等。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表现为对自身专业、将从事职业的热爱并全身心地倾注、投入实践。深厚的职业情感是养成职业道德的基础,对做好本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学生职业情感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乐观向上的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情感,为高职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指引方向,激发活力,并对学生心理与精神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在情感上充满对专业、职业的敬畏,为将来做一名合格职业人员打下良好的情感、道德基础。根据高职学生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分析并解决学生最现实、最关心的种种思想问题、实际困难,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一是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济助育人。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大,其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学校应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评估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通过“奖、贷、助、减、免”等资助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克服经济困境,使资助工作发挥扶贫、立志、育情等多重功效。二是精神鼓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教师应树立服务意识,用真心、真情、真爱讲授职业价值,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通过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精神支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三是注重实践,积累情感体验。教育实践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的源头活水。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对社会企业、行业的调查,以准职员身份深入工厂、企业、行业进行顶岗实习等。通过切身的专业、职业实践,让学生积累职业情感体验,不断强化专业、职业意识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其将来爱业、乐业。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其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立业等方面。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极为关键。其具体表现在:具备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吸纳具有优秀职业精神的学生是企业、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关节点。企业用人要求中往往将职业精神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合作精神等排在前面,而专业技能则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4]有关调查表明,企业更多看重员工的职业精神方面,众多企业将“爱岗敬业”、“合作精神”、“吃苦耐劳”排在前三的重要位置,分别占73.4%、64.2%、61.5%;在企业关注员工的能力方面,执行能力占71.4%、动手能力占43.1%。[5]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还未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放到应有的高度,存在重专业知识教学,轻职业道德养成;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培育的倾向。一些高职学生存在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敬业爱岗意识薄弱等问题,这应引起高职教育的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应注重:一是以职业精神的认知学习为主渠道,抓好学生的理论认知。高职院校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使学生尽早进入“职业”状态。把职业精神的培育安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课堂上精心渗入“敬业”、“合作”精神等,使学生对职业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理解,为职业精神实践作充分的理论准备。二是以职业精神的实践教学为主阵地,促进理论的实践转化。一方面,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打破教室、实验、实训之间的壁垒,为学生职业精神的系统培养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有机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务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专研、富于创新的精神。三是以职业精神交流为主路径,为职业精神培育创造优良条件。学校领导身体力行,积极邀请校外行业、企业成功人士进校与学生分享长期从事职业一线的成功实践经验,并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为强化学生的敬业观念、勤业观念、服务观念等创造优良条件。

四、养成高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职业责任感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尽自己的义务和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失负责的良好价值取向。培育学生职业责任感对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使其自律自强,促进其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在高职学生中不乏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综合素质者,然而无可否认的是有些高职学生缺乏职业责任意识。一些学生过多、片面地强调个人利益,忽视他人、社会利益,不能有效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使其主人翁责任感、职业使命感不强。一些学生自我意识、个人意识较强,他们对集体活动不够关心,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利益服务的责任。一些学生虽明大理,但说的多做的少,其承受力弱,在发生过失和错误时常常选择掩饰或回避的方式。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责任感教育内容。通过精选事例、树立榜样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印象,以鼓励和赞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使职业责任感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让学生主动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确立职业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导向。对学生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与学生的心灵沟通,顺势疏导,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确立职业责任感的积极心理。高职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强弱,与其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环境气氛密不可分。通过创设一个互相担当、团结奋进的和谐群体关系环境,使他们能从心理上体验到群体温暖,逐步培育学生职业责任感。对职业认识偏激而责任感弱化的学生,通过与其进行心理交流,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对职业责任感失范的学生,采取措施化解矛盾;对职业责任心理冲突的学生,利用一些警句、格言对其激励,等等。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从心理、思想上疏导,使其心理平衡并接受良好的劝导或建议,树立职业责任感。三要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职业责任感。通过组织实施实训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实践环境,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实践,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锻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与合作能力,深刻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五、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依据国家、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以及在职业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理想决定或制约着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崇高的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养成的动力。高职学生崇高职业理想即社会主义职业理想,其核心内容是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培养职业理想对高职学生择业、就业、勤业、敬业,实现其社会价值有着良好影响。由于诸多原因,一些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意识不够清晰,对未来职业感到迷茫、困惑;一些高职学生有功利性倾向,他们把经济收入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追求高低的标准。一些学生热衷于比较热门的职业,随着“热门”职业不断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职业理想。有关调查表明:“在学校教育中你是否确立了职业理想”,没有确立职业理想的学生占49.8%,不清楚或根本没有想过的占37.5%,初步确立的只占12.7%;对于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35.5%的学生注重热门职业,47.2%的学生注重收入丰厚的职业,只有17.4%的学生注重专业对口职业。[6]针对高职学生实际,高职院校须重视提升学生的职业理想。一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学在培育职业理想方面的主导作用。教育、引导高职生在确立个人的职业理想时,应把社会人才的需求动向与自身专业特长技能、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做到个人的需求、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教育。专业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在教学中适当结合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适时地设置职业理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职业理想教育相互统一,形成合力。同时,加强网络职业理想教育阵地建设,拓宽职业理想教育的渠道。通过加强高职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的主题教育网站,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和引导,促成他们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协调配合,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社会实践以及网络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分析、判断、选择,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今天,我国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千千万万有着社会主义觉悟和理想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我国高职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千千万万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理想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在努力培育学生职业技术的同时,务必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把学生对职业的深刻认知、充分实践以及深厚的职业情感转化、升华、内化为对职业的敬畏感并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职业理想,使职业道德成为将来学生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保障。

作者:宋小红 赵耀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亚玲.对高职教育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5).

[2]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3]聂利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4]董刚.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201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