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2 09:49: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篇(1)

(一)历史传统差异就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来说,历史传统的差异应该是最为明显的方面。由于民族及国家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同,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及文化群体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文化及社会意识的主流,且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以现世文化作为关键的、核心的内容,体现出群体文化基本特征,并且通过多种协调伦理观念及意识来实现文化及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基调。就这一基调来说,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俗语来观察:我国传统文化中俗语的某些部分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文化发展的基调。比如“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都很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文化的主流和基调,很好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语言内涵的发展动向。西方文化则更为倾向于个人主义及个人英雄主义,宣扬人权至上,追求和实现自我的发展,将自我表现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极为重视对于独立、自由的向往和歌颂。诸如英语文学作品中常用到的“individualism”一词,我们将其译为“个人主义”或是“个性主义”。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简•爱》就是歌颂了一个个性独立、向往和追逐爱情自由及尊严的女性,通过这一人物传递出西方文化的主流和趋势。所以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说,历史传统上的差异,应该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一个方面。

(二)生活习惯差异除了历史传统文化的差异外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上。中西方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诸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会习惯说:“去哪儿了?”“吃过了吗?”等类似的语句,但是传递出来的意思并不是真正要问对方打算去什么地方或是有没有吃饭,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然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作品里可以看到,礼貌用语都是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真实性的语句,很少涉及到一些形式问候语。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经常会遇到情景对话的环节,在这些情景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化中的问候习惯与我国有明显的差异,作品中的人物如果要进行问候,便是直白简单切合当时情景的表达。除问候习惯的不同之外,中西方礼貌习惯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礼貌习惯的最大特征在于“卑己尊人”,包括孝道等,都是通过晚辈对长辈的谦恭来体现“礼貌”这一行为,并且将这种“谦让、谦卑”的文化当成一种崇高的美德。当别人对我们发出赞叹或是表扬的语句或语气时,我们通常会进行自贬以示礼貌,这一礼貌习俗是中国的一大特殊文化现象。而西方的礼貌习惯与中国恰恰相反。一般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夸赞,并且是符合对方实际情况的,受夸赞的一方通常都会接受这一赞美或是赞叹,并对赞扬者说“谢谢你”,以此表示对对方肯定的感谢。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往往会认为西方人比较自信且不谦虚。而作为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人对自己成就的贬低,也表示不理解,觉得中国人不太诚实或是诚恳。因此,对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习惯上存在的差异,需要进行更为深刻的探讨和挖掘。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语言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较为深层的特有机制,并且其具体表现是在语言形式之中。从英语文学翻译作品来看,思维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进一步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语言差异的重要诱因。从古代开始,我国传统文化就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思想,看中人与天的和谐与统一。因此,相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生存意识更为明显,并且在形象思维方面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思维方式中,还较为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实证研究及逻辑推论都比较看重。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与我国文化有着根本区别,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框架和逻辑顺序就可以看出:其语言在句法特征、造字、语言的组织、思维的方式、逻辑性以及思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里如果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通常都是从大至小,由表及里,从一般到特殊来完成。而英语在这一点上,恰好相反,具体地表现在汉英语句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称呼、位置、组织系统等多个环节当中。诸如在问句“你吃饭了没有?”当中,我国文化所指的吃饭,可以是早饭、中饭,也可以是晚饭,人们往往不需要指明。但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必须要具体到早中晚,逐一翻译为:breakfast,lunch,supper。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呢?笔者着重从历史社会根源、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社会根源的不同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帝王世袭制度的封建时期,而在西方,很早就开始出现民主集中制的苗头,并且在随后的发展中不断更迭交替,直到现在看到的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制度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思想及意识形态其实没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皇室及官员在引导着整个社会的潮流,从某个层面来说,在封建社会我国国民是不存在思想自由一说的。而就西方国家来说,自文艺复兴时期就逐步开始了思想自由的“征战之路”,开启了欧洲文化发展的新章程(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最终却没能在思想领域掀起如欧洲般的大波澜)。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化精神领域似乎出现了新局面。

(二)社会经济的影响

除了历史社会根源的作用和影响外,社会经济结构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我国百姓就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人人都在为生计打算,我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们大多都是经历过许多的挫折与起伏,才作出了一些耐人寻味、万古流芳的作品。而就西方国家来说,由于社会较早步入工业时代,人们的劳动力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尊重,基本上可以满足温饱需求,加上西方国家对科技文化的重视,劳动人民基本上都享有创作的机会。所以,西方文学大部分作品的素材都比较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恰好相反。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文人为宫廷所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文化个性的作用

文化个性也是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制度之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度时期,文化风格通常较为保守。从这一层面来说,社会制度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个人思想的发展,或者说是压制了个性化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一种以资本流动为基础,较为重视财产和人权的社会体制,在这一体制中,比较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赋予了国民很大程度的思想自由,推动了社会文化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发展。

三、差异视角下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

中西方文化交流从很早就开始了,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的有效进行,是文学翻译界当今热议的话题。

(一)通过差异化进行深度审视

所有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也不例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甚至在接受差异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深度审视,找到不足,谋求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庸及和谐,但是在某些场合或是情景下,这一理念实际上是发挥不了作用的,鉴于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近代更为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我国的外事能力或是文化引导的能力。

(二)寻找共同点争取主动权,促进文学文化交流

篇(2)

关键词:影片;文化差异;冲突;融合;跨文化交际;建议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28-01

一、语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境在语言、教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中作用突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滑明达在“语境与文化阐释――以美国影片《衣橱里的怪物》为例”里写道, “电影是大众文化产品,它的主题、情节、人物角色和意义只有在相应的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文化意义才能得到阐释”。所以说,电影文本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可以给文化阐释和跨文化解读提供视角。

二、《刮痧》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合法么? 它在中国存在久矣,普遍受到欢迎,其存在既合法又必要。刮痧的医学解释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容量和流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自然生理环境”。大同在法庭上也说到:“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网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但美国人听后感到莫名其妙。无论大同用英文和时而夹杂的中文怎么解释都无法让美国人明白。法官提出大同需找一个官方医生,简练用词,说明刮痧,可其辩护律师说,没有关于刮痧的记载,没有人会为不科学的东西作证。当大同再次尝试解释“刮痧”时,他采用的中文“丹田”、“七经八脉”,“经”和“脉”等术语,美国人始终难以明白。因为美语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条。法官阻止了他的辩解,提出找专家人士来,可大同费劲全力,毫无结果,最后只好放弃解释。此时的爷爷痛惜道:“刮痧在国内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了呢?”

(二)孙悟空

孙悟空这个形象在出现多次。最初,大同在美国第七届电脑游戏设计大赛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卡通孙悟空的电子游戏设计大奖。在中国,孙悟空勇敢、睿智、执着、顽皮、刚正不阿、忠心耿耿、爱憎分明、神通广大。但当他们步入颁奖礼堂时,外面很多当地美国人在示威游行,反对游戏的暴力倾向。为了证明许大同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父亲,律师以极其夸张的腔调说许先生日夜从事的工作是一个陶醉于暴力文化;“孙悟空受托管理九千年一熟的桃园,可他却把桃园占为己有。当遭到别人的制止时,他却毁掉了所有的树……”。他愤怒地描述着,主审法官却表情轻松地听着,仿佛律师所说一切属实。而此时的大同愤怒异常,因为他心中的英雄形象被毁。于是他反驳道:“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游戏主角,是因为孙悟空善良,有正义感,代表着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同为美国人的法官和律师确认为,大同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最后,当警察把大同从车里揪出来的时候,他送给儿子的孙悟空玩具被警察狠狠地踩到了脚底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代表公平和正义的法庭以及警察身上遭到了无情践踏。

(三)面子问题

影片《刮痧》里丹尼斯与大同的老板昆兰的儿子打架,大同让儿子向他道歉,丹尼斯不肯,反而向对方吐口水。当着昆兰夫妇的面,大同打了丹尼斯一巴掌。这看似不经心的一巴掌却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另一个冲突:“面子”问题。

昆兰:我不能说谎。

大同:我一直把你当成朋友,可你却在法庭上出卖我,我怎么能跟你继续合作?

昆兰:我只注重事实!

大同:我为什么打我儿子,还不是要给你面子!

昆兰:什么逻辑,打你自己的孩子怎么会给我面子?

大同:跟你讲不通!

大同通过显示父亲对儿子的严加管束来为对方争得面子。可昆兰却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他无法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逻辑”。在大同夫妇眼中,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的爱、理解和支持。但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一种不体面的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哲学差异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哲学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世间万物。前者倡导仁、仪、礼、智、信以寻求人伦和谐,社会关系规范有序。后者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其基本观点”。道家以天、地、人、物为研究对象,认为世间所有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儒家和道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中国的人生哲学和伦理哲学。

西方哲学历经古希腊、近代哲学、19世纪末期的现代哲学三个阶段。纵观这三千年,各流派都在思考:宇宙、世界、自然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的本质力量,人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创造力、能动性,正确认识把握自然,改造自然。西方哲学重科学、重理性、重分析、重实证,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中西方不同的哲学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影片中关于刮痧这种疗法的辩论就是对此的最好体现。

(二)思维模式不同

截然不同的中西文化影响着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体现在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中国人看见乌鸦反哺、母羊跪乳,一定会想到要侍奉亲人; 看见鸿雁归列,联想到如何尊敬兄长; 看见迅雷烈风,想到怎样敬天之怒?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属于理学的。西方人从苹果落地,到地心引力;热水壶盖蒸而掀动到蒸汽机关;枪炮战争到毒气战争;他们的‘格物致知’是属于科学的。这里的‘格物致知’就是指思维。中国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它倡导集体主义,维护整体利益; 西方国家强调个人。西方是“主客两分”的思维模式。而中国“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强调直觉整体性,其思维定式是意象――联想――想象思维方式。西方则是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分开,理性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使之更有层次、有规则。

(三)伦理道德的差异

“家”在中国人的心中不可替代。几代人住在一起,和睦,平安,幸福就好。影片中就有典型的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到美国拼搏八年并终成大器的大同将父亲从老北京接到了身边,希望能和妻子一起孝顺父亲,享受天伦之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大家庭”的家庭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国主流家庭结构. 在美国,儿女18岁以后独立在外租房居住。这并不意味着抛弃父母,而是回报父母。父母以子女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为荣,丝毫感觉不到失落感。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国人不能接受,因为它没有人情味儿。但在西方,父母和儿女都希望独立,以此来正证明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因此,中国传统家庭追求 “团结、和睦”,而西方则是“独立、个人主义”。

四、结语

分析中西方的哲学思想的不同,其实是在挖掘中西方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模式折射出文化,而文化会影响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道德伦理则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两种道德伦理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必然存在诸多不同。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认识这些差异和冲突,并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中西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便能和谐展开。

参考文献:

[1]Kim, E.Y. The Yin and Yang of American Culture [M]. Yarmouth, Massachusetts: Intercultural Press, 2001.

[2]Moore, O. Chinese traditions [J].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World Religion, 1998: 346 - 348.

[3]Yum, J. O. Confucianism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East Asia [J].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1: 28 - 30.

[4]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 文化教育 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只是外语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知识的讲解紧密结合。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 see men as trees,walking.”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理解它的真实意义,这实际上是《新约・马可福音》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用来比喻重见光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育。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就会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却不知道这是一句冒昧的问话,会因为侵犯别人隐私而引起对方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如果中国人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答,就会让对方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而用“Where? Where?”来回答,则会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作为语言学习者,不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文化差异

人类生活的世界、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有共通之处,各种文化和语言也表现出一定的相融性和共同点。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公正”英语为“fair and square”;“为……说句好话”英语为“put in a good word for...”;“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中西文化的这种融合现象,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但是,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导致了他们独特的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可以从英汉习语的差异上窥见一斑,因为习语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1.生存环境的差异方面。

习语的产生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生存环境的不同,直接产生了不同的习语。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习俗差异方面。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中国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等等。

3.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外国人在召唤他人走近时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的)。

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方法

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解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例如在讲到单词lion时,就不能只翻译为“狮子”,而应该着重讲解单词所涵盖的文化内容:lion在英语中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 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除此之外,可以介绍一些英语中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同时需要注意lion译成汉语时,习惯上用“虎”代替“狮子”,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又如讲到“dragon”(龙)这个词,就应讲清它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英语中,如果把一个人叫做dragon,意思则是他很凶狠,令人讨厌。

2.课前练习。

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关于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练习或文化差异的练习,通过学生的讨论来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了解。例如:学到礼仪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中国和英语本族人的行为举止差异,以及饮食习惯的异同,来掌握相关的文化差异。

3.专门讲解。

在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诠释。例如:讲到有关英国历史的知识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文化知识。

4.对比讲解。

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讲解英美文化知识。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称赞的不同反应;对比英汉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等,让学生既学习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掌握了本民族的习俗。

5.图片、实物展示。

用图片或实物来解释某一个“文化现象”。如教材中遇到的hamburger,pudding,sandwich,salad等均是西方文化所特有。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或照片,可以让学生对它们有一种感性认识,也可以采用实物展示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中西方习惯上的差异,如讲到信件、信封的格式、式样时,找一封英美国家的来信,直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确切的认识,以免在实际运用中出错。

6.分组讨论。

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语的联想意义和词的文化内涵不同。对此,可采用游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讲解landlord,owl,peasant,restroom等一些具有文化涵义的词汇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其中一组列出这些词在英语里的联想意义,让另一组列出这些词所对应的汉语词的联想意义,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7.大量阅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英美文学原著、英文报刊、杂志,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或者观看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影片、电视节目,感知和体会英美社会文化。

总之,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渗透在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1]叶红.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中国建设者,2005年第2期.

[2]刘润清.漫长的学习道路.外国语,2003年第4期.

[3]汪福洋.汉译英中的习语翻译.外文出版社,2007年第1版.

篇(4)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67-01

一、中西礼貌原则概述

Brown和Levinson(199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礼貌是一种保全面子的做法,而面子是交际双方通过对对方假定自己所表现出的行为,为自己有效求得的社会价值,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核心。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说一些有利于己而不利于他人的话语,这些话语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 因此,所谓礼貌就是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威胁面子的行为”,体现处对面子的尊重。

顾曰国(1990)在研究了中国礼貌的历史渊源后,总结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基本礼貌特征: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谦虚(modesty)、热诚(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他认为,尊敬他人是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社会地位等;温文尔雅是指自己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通过对礼貌准则的进一步研究,顾曰国(1992)归纳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礼貌作为一种标示人类文明的社会现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存在着差异性。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礼貌不同的内涵。因此,可以从礼貌原则的不同看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二、礼貌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集中体现为以群体依存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和以个体中心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的差别。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成己”与“成人”的观点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肯定只有通过帮助和成就他人才能使个人的道德价值得以实现和完善。到了宋朝,“成人”和“成己”的思想已发展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这一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逐步形成了群体相互依存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人们的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因此“贬己尊人”和“谦虚”的礼貌行为备受推崇。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逐步形成了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崇尚个人自主、个人奋斗及个人成就。在言语交流中突出自我,主张个体价值至上,不被他人的思想及情感左右,尊重个人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二) 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因此西方的思维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别,简化了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另外,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从而屈服于社会,更重“礼”和“面子”,因此语言具有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形式的特征。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礼貌原则,如何尽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表达只能靠听话者自己体会了,正所谓“明人不用重话,响鼓不用重锤”。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之应对

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失误(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涉及话语的语言问题,源于学习者对非本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使用) ,它涉及话语的文化差异,是指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要想尽可能避免这一语用失误,要求交际的双方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交际双方应认同所处的文化氛围,并尽量使用同一文化的标准与规范。要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的,不仅要维持自己的文化,使得自己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还应认同他人的文化,使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在发展中相互交流与借鉴。

总之,在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言语习惯的影响下,礼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中西方之间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艳. 谈中西礼貌原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商务英语是一种为国际商务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现已逐渐成为2l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之一。现代商务英语课程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西方工作心理,传授西方的企业管理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教授如何和外国人交流、合作的方法,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都包含在文化概念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涉及到商务英语中的每个环节中,要使国际商务活动顺利开展,就要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加强对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一、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表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离不开文化,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有效的传播方式,是文化信息代码,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没有了语言,文化教育就会失去记载、储存和流传的必要物质条件。所以,在商务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性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的背景是有差异的,有如历史、民族、地理、宗教等的。英汉两种语言交际模式的巨大差异就是由这些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在商务活动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经常会困扰学生,使得学生不敢与外国人打交道。笔者认为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学生缺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直接影响了商务活动的进行。(一)的差异宗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 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别是在英语国家中,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由于宗教的影响,英语国家社会存在许多与宗教相关的习俗,特别是西方的宗教典故与传说,分别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形式之中。比如经济学术语“马太效应”以及多任美国总统都用 “山上的城市” 来比喻美国,这些说法都是出于《圣经》。

(二)价值观差异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形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在跨国商务活动中,要了解西方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礼仪习惯。比如,中国人称呼语使用方式复杂、注重礼节、愿意与人近距离交谈、思维模式比较含蓄。相反,西方人称呼语简单、愿意就事论事,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谈话,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思维模式比较直接。特别是德国人有着严谨的做事风格,愿意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因此在我国,一些外资企业经常会抱怨中国员工时间观念不强,工作效率比较低。同时员工又抱怨外方指标太高不近人情,再比如,不同国家民族的送礼礼节也不大一样。在英国,如果客户请你吃饭,是不必要带礼物去的。如果你要带酒,要事先问一下客户喜欢什么种类的酒,这才恰当得体。在日本却恰恰相反,当你被邀到家里吃饭,你不带礼物去就会被认为失礼,如果事先问一下需要送什么礼,你又会被认为粗鲁。而且,在西方国家的宴会接待中,与我国不同的是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多吃,更不能给对方夹菜,而是以宾客自主为益(Help yourself)。此类的文化冲突在商务英语交流中比比皆是。(三)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除了来自《圣经》和罗马希腊神话外的英语典故和习语,还有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比如:经常被译为“绿眼睛” 的 “green-eyed”,其实该词相当于汉语的“红眼病(嫉妒)”,它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在交流中不仅要考虑到语言信息的准确传达,更要考虑到对方文化的独特性。再如,“双羊”被译为 “goats”。“金鸡奖”被译为 “Golden Cock Prize” ,“白象”被译为“White Elephant”等,其语意信息虽对,但从文化信息对等的角度来看这些却是相当糟糕的翻译,容易引起误会。此外,像日本人不喜欢荷花,意大利人讨厌以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猪的图案等,都应受到商务从业人员的重视。所以在商务英语学习中,不但要把文化教学作为基础教学来对待,而且也要把学生能否理解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检验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二、商务英语学习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案

真正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把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只有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出在不同的商务环境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所以,教师要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在具体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商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要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商业理念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最终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教师须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即培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商务环境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 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学习、教学的目标之一。

(二)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

1.将西方文化意识导入课堂教学,注重中西文化比较教学

教师除了要教授基础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逐步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穿插真实的语料,让学生了解西方的访问接待、称呼语、介绍方式、告别和宴请等商务交往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帮学生提高语言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学习英语文化同时还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忽视中国文化。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学生会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打破商务英语教学 “填鸭式”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的、有趣的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交际教学法,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任务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使学生可以全面理解英语文化。3.跨文化意识训练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和解释、讨论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亲自体验来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也可以通过演讲和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学者进行交流或作专题讲座,学习西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对于商务英语学习者来说,文化差异知识欠缺必然会造成语言应用失误,从而造成所表达的语言不合规范。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在传授学生西方语言的同时,注重西方文化的内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同时还应在遵循文化教育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商务英语教学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3).

[2] 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篇(6)

(1)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n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和委婉语,社交习俗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如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如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一、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英汉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而在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又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有“lucky dog”(幸运儿) A dog has it’s lucky day.(每个人都有他的幸运日)这样的习语,表明狗这个词在英语国家拥有褒义的含义在其中。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含义,窥见出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此外,以strong as a horse来表示“气壮如牛”。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生活、宗教、文艺的反映,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设置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言运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更由于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语言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环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语言实践活动。

三、通过挖掘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来进行文化渗透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例如,在讲授新编教材Go for it .Grade Eight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教师可以挖掘文章中包含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呈现给学生。像课本中出现的,Hamburger ,sandwich,fried chicken ,takeaway food等表示西方快餐食物的名词 ,却意味着西方国家的人们将“成功 ”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他们热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所以生活节奏很快,以致“吃饭 ”时间要尽量节约,因此,如takeaway food这一类的词应运而生。并且,随着这些信息被学主所接受,“takeaway food”这个词的来历也就清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立自主、体现自我”的精神,并指出这种精神已成为当代美国的社会时尚,也是其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通过寻找文化差异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篇(7)

摘要社会各群体在交际过程中都遵循礼貌原则,但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在言语行为上的重要表现方式为称呼语。对中西不同文化中称呼语的对比,可以分析礼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

关键词:礼貌 称呼语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礼貌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而且两种语言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基本对应,但是这些意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却具有语用上的差异,这一点在称呼语上体现最为明显,而这些差异常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根源。因此,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本文对基于礼貌原则的称呼语的中西文化差异做了初步分析。

一 礼貌原则的文化共性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世界上任何社会或群体,人们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都由“礼貌”来制约,由“面子”或“面子的工夫”来维系。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礼貌都是普遍存在并受到高度重视的现象。著名语言学家何自然(1997)指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考虑的不一定是合作,而是话语的合适与否、得体与否,即礼貌问题。由此看来,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行是否礼貌得体已成为影响人们交际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语言学家Lakoff (1973)认为,在某些类型的会话如非正式的交谈中,肯定并加强双方的关系比真正思想的交谈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礼貌的因素在会话的有效性中占了上风。

国际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教授(1983:132)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人群的言语习惯,提出了指导交际成功的礼貌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语用原则,该礼貌原则包括6个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让别人受益。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利己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自己受益,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对他人的贬损,做到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自己对自己的表扬,做到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自己与别人观点上的不同,做到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自己与别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做到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反感,增加对对方的同情。

结合Leech 的理论,顾曰国(1990)根据汉语文化的源与流,提出了汉语文化中礼貌规范的四大特点:尊重(respect)、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文雅(refinement)。并在此基础上,效法Leech 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

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贬”、要“谦”,指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称呼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求同原则:这与“脸”和“面子”有关,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要力求和谐一致。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由以上两种礼貌原则可以看出,虽然它们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为目的的,都是以贬己尊人,为核心的。

而对于礼貌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即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国度中,人们有自己的礼貌方式。我国一向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讲礼貌。礼貌是普遍现象,是各民族都讲究的,只是各民族有各自的礼貌表达方式罢了。

二 礼貌原则与称呼语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苏联符号学家Juri Lotman 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礼貌制约了语言的使用,反过来语言又是表达礼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两种重要的语言,分别代表着东西两种不同的文化。由于英汉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有很大的差异。这种语言表达的差异可以从许多方面介定,但最能体现“礼貌”的行为是对人的“称呼”。

人际间的相互称呼语是日常交往最经常发生的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也是最容易被观察和记录的,能明显地反映出说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社会学者们一致认为,和其他社会言语行为一样,“称呼”这一言语行为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著名学者Philipsen和 Huspek(1985)在谈到“称呼”言语行为的规律性时曾说,“人们的称呼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题目。在每一种语言和每一个社会中,每当人们相互交往,就会出现要不要或如何称呼别人的问题,围绕如何使用姓与名涌现出一大堆可供选择的方式。在一定的情景中,说话人所做的选择以及他们对所进行的选择意义的解释都是有系统的,不是杂乱无章的。因此,称呼言语行为的系统性――不管是对其使用还是对其解释――是普遍的,尽管组成称呼的系统之要素或系统的规则可能因环境而异。”

正因为“称呼”言语行为的规律性和系统性,称呼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礼貌习惯,中西文化中的礼貌规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作为礼貌原则的最佳载体――称呼语,在不同文化交际中虽然都以交际合作、礼貌得体为总的指导原则,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每一个层面都包含文化因素,各民族在地域、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学、历史、宗教、发展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形成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使得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另外一个民族文化,因此与文化休戚相关的称呼语在礼貌总原则的指导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又有其差异。

三 称呼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语,既要承认礼貌原则作为交际的普遍性,又要区别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的语言变体在称呼方式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多层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设想在最深的思维层次上,称呼语主要遵守普遍的礼貌原则,而仅在较浅的层次或在具体语言表达方面显示出差异。浅层差异的产生和存在,一是受到不同文化中人的经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似乎并无逻辑性或理性思维可言,二是在语言使用时这些差异会影响言语的质和量。

正是由于中西社会与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称呼语的语用也存在很大不同。在称呼上中国习惯于非对等式称呼类型,而西方偏重于对等式;中国非对等式称呼语的使用表现出一种权势、尊卑取向,它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所崇尚的对等式较充分地表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

中国社会的称呼方略极为复杂,因为它既受传统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封建社会的宗法血亲关系,以及差序格局的社会现象合为其服务的伦理道德的影响,又受血亲关系(长幼尊卑及疏密程度)、社会地位、职位高低、职业、性别、年龄乃至场合等因素制约。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及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交流(reciprocal pattern),即双方都用名字称呼对方(first name)。但当交际双方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将采取一种“非对等交往式”(nonreciprocal pattern)。其中地位较高者可能使用名字(FN)称呼对方,而地位较低者会用“头衔加姓”(TLN)称呼对方。同样,在“非对等式交流”中,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是表示尊敬的一种手段,地位相当、背景相类似的人们相互交往,“称呼”时直呼其名是为了与对方建立平等关系或一种非正式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求人们在称呼亲属时要遵循“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长幼、辈分高低是非常重要的称呼语尺度,这也是为什么在汉语中所有亲属的称谓被区分得清清楚楚。另外,对于非亲属,为了表达亲近和尊敬,晚辈对长辈往往被要求用亲属称谓词来称呼非亲属或陌生人,即称谓的泛化,如:儿童称呼非亲属老年人常用“爷爷”、“奶奶”,称呼非亲属成年人常用“叔叔”、“阿姨”,这种泛化现象反映了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群体观念和归属、依附关系,以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为行为准则。而西方文化中却没有将非亲属成员纳入亲属成员关系网的习惯,他们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独立的地位,既不以辈分、年龄、资历为等级标准,也不希望“归属”、“依附”和“群聚”,是以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为行为的原则。除直系亲属的晚辈要以亲属称号称呼长辈外(这也不是绝对的,不少子女会用First Name 称呼父母),对姻亲(如岳父、岳母)则可直呼其名。子女对父母的兄弟姐妹有时回以Uncle 或Aunt+First Name相称,或单称Uncle或Aunt(ie),但从不以 Uncle或Aunt(ie)称呼父母的挚友或来访者。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首先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民族心理和习惯的差异,以避免语用失误。比如:如果中国孩子为表示礼貌与尊敬而称西方上了年纪的女士为“grandma”,会让她们感到迷惑或难以接受,她们宁愿被直呼其名,而不愿领受“奶奶”这一在中国人观念中对年长者的尊称。在中国“老”常常和经验、丰富的阅历及足智多谋等联系在一起,对长者的称呼是尊敬的表示,对方会感到高兴。而在西方文化中,“老”意味着不中用,遭人嫌弃,因而人们都忌讳“老”,怕“老”。如果将中国的尊老观念和习俗套用到西方人身上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由此可见,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要首先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民族心理和习惯,对不同的或相同的语言形式及其使用所持的礼貌规范,要“入国问禁,入门问俗”,使双方交际成功,避免语用失误。当在非母语的国家进行交际时,作为外族人,我们要服从“入乡随俗”的社会制约,处处以当地文化为准绳,行为和言语都要尽量得体,少出现或不出现语用方面的失误。

四 结论

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礼貌原则在内涵、方略以及侧重点因文化不同而存在的差异,这是由不同社会对不同准则的侧重,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之差异所造成的。我们在研究文化交际时,应以辨证关系考虑问题:既要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又要承认文化之间的共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结果,才能充分解释某一文化中的某种话语现象。

参考文献:

[1] Nessa Wolfson,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Newbury House Publshers,1989.

[2]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4期。

[3]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