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6:14: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理论、金融中介理论、梳理线索
一、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线索的考察
如何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进行梳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笔者参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曾经有的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否定的评价:“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一般企业管理理论那样完善和精致,在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很难找到悠久的理论传统和分析范式,既没有泰罗式的‘科学管理’,也没有行为主义、系统主义、决策理论、数理模拟等各式各样的学派,翻开当今有关银行经营管理的著作,除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些历史源流外,大部分论著基本上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建立分析体系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很显然,作者忽略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同时把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与一般企业管理理论作如此的比较也是欠妥的。
有学者将商业银行经营理论梳理为从成本控制理念到营销理念再到战略经营理念指引下的理论演进。[2]这一线索实际上是以粗线条的方式反映了一般企业管理实践发展在理论上的表现。这一演进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随着企业内部各个要素和外部市场态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从立足短期盈利的管理职能研究到着眼长期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从单一对企业自身进行研究到对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进行研究、从对原有企业结构和组织的补充完善研究到抛弃原有模式进行企业再造的研究。[3]这是一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线索,银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但它首先是一个企业,因而银行的管理理论在大的框架下自然也是沿着这样的道路来发展的。但笔者认为,按照这样的线索来梳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固然可行,但更多意义上只能看作是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为一种个案,来印证一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无法体现出银行管理理论的特点。
还有学者以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和均衡为主线,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到资产负债管理这样一个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反映了商业银行始终从“三性”中的盈利性着眼,同时不断追求“三性”的统一以及风险和盈利的均衡。[4]作者视“三性”的统一和均衡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按照这一核心内容来梳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顺理成章的。但笔者认为这个“核心”仍然不够“核心”。“盈利性”是商业银行首先作为一个市场中的企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因而无法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特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内涵上具有内在的统一,那就是对风险的控制。
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梳理线索的选择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梳理线索的选择应着眼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更具体地说是其业务的特殊性),这样的梳理才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正是探讨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独特性,因而其结论为我们选择梳理线索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尽管新古典主义的金融中介论曾经得出结论认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是多余的,然而这一结论实现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市场是完美的,这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显然相差太远。交易成本理论提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源自交易成本的无处不在,交易成本还促成了金融中介在经营活动中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D-D模型认为银行负担着将非流动性资产(贷款)转换为流动性负债(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转换功能,该模型也证明了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作为一种“最优风险分担合同”能为在不同时间需求流动性的人提供比市场融资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形式。基于金融市场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L-P模型从事前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论证了:为了克服投资者与企业家之间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企业家需要向投资者发出自己的质量信号,而为了降低生产这种信号的成本,企业家应结成联盟形成金融中介。Diamond受托监控模型则从事后的非对称信息证明了:为了解决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投资者必须对企业家实施监控,而为了降低这种监控成本,投资者应当将监控委托给一个统一的机构――金融中介。Allen和Santomero则认为金融中介具有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投资人通过金融中介投资而不是直接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自己的“参与成本”。[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迅速降低,因而交易成本理论已经有所衰落,而其他几个理论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综合地看待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风险管理功能是自始至终的主线,毕竟信息和风险是一对互为表里的概念。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风险的管理,那么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梳理就可以围绕着风险管理而展开。
三、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再梳理
(一)简单的风险管理
20世纪80年代之前,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资产管理方面“真实票据理论”、可转换性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逐步为银行的资产业务打开了空间,银行的资产从单一的短期工商业贷款扩张到了可转换资产,再扩张到了有收入保障的长期贷款。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上的具体管理方法也经历了从资金汇集法(将各种渠道聚集起来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在各种资产之间按照流动性要求进行分配)到资产分配法(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来决定资产的分配方向和比例)再到线性规划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收益预测基础上确定最优的资产组合,使得目标函数最大化)。
负债管理方面银行则经历了从原有的银行券理论和存款理论到现代的以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为代表的主动负债理论,这样银行的负债业务从被动的吸收存款扩展到了从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方面借入资金,再扩展到了立足于客户需要主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阶段。
不断出现的银行危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促使银行不断发掘自身风险管理的潜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丰富则为这种风险能力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竞争促使银行不断改进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这个阶段银行管理理论的突出成就是:风险识别能力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银行识别出了一系列银行有能力管理但之前却未敢涉及的风险,比如长期贷款风险、有价证券投资等。与此同时,银行的风险度量还处于经验性的、定性管理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仍然限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这样的传统风险类型;风险管理的方法上还停留在较为局部的、孤立的方式上;资产配置法具有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萌芽但还是一种比较机械的处理思路。
(二)综合的风险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市场自由化的速度迅速提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迅速张显,简单的风险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这时综合风险管理理论逐渐形成。综合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打破银行管理中原有的割裂模式,对于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实行综合的考量。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综合风险管理理论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的矛盾,以利率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整套的防御体系,使得银行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显示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关的文献对缺口管理(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变化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比例管理(根据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性要求及资金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资金来源项目之间、资金运用项目之间以及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之间确定一定的比例)、久期管理(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计算机动态模拟管理等技术有详细地考察,这里不再赘述。
早期的资本充足率管理也是综合风险管理的重要成果。资本充足率体现了银行以合格资本对风险资产的补偿能力,其中的风险资产已经涵盖了银行采用的各种表外工具。这一指标的基本形式比较简单但其对于各项风险资产的权重确定、对于核心资本以及附属资本的划分方法充分体现了银行风险综合管理的思路。应该看到,这个时期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只是涵盖了信用风险(包括国家信用风险),方法上也只是运用了相当于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所使用的标准法。
金融市场的变幻无常成为这个阶段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管理思路的改进,即以综合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度量能力的提升和风险控制手段的改进,即用金融工程方法提高了对风险定性分析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管理内容的丰富,主要表现在对于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上。
(三)全面的风险管理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风险和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播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损失的事件为代表,许多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再是信用风险或者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而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的联合作用。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于是市场风险的量化管理带动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还包括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创新,最终形成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银行内部在全球业务范围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统一衡量和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能够全面动态地识别和测量风险,使银行各层次做出更好的风险管理决策,从而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全面的风险管理无论是手段、内容,还是机制、组织,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复杂性已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6]
以新巴塞尔协议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总结,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的风险识别有了巨大的加强,主要体现为识别了一系列银行潜在面临但之前尚未充分认识的风险,这样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就扩充为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者又进一步包括利率风险、股权风险、商品风险和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主要涉及人的能力、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三个方面)。八个模型(对于信用风险有标准法、内部评级基础法、内部评级高级法;对于市场风险有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对于操作风险有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衡量法)则为这些风险提供了越来越精细的衡量和控制手段。[7]这样经过完善的资本充足率管理高度凝炼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四、结语
纵观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市场变化的外部压力和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共同促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不断更新,也就促成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不断对原有理论进行合理的扬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经历了从消极的规避风险到积极的应对风险,风险管理能力经历了从单一的风险管理到全方位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法经历了从静态的粗略的定性管理到动态的日益精确的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的结合。纵观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最初的以孤立的业务视角管理单一的风险,到之后的用综合的视角管理单一的风险,再到后来的以系统的视角管理全面的风险。有迹象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也为其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提供了理论解释。[8]至此,笔者就以风险管理为梳理线索得出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而这一轨迹也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突破口在哪里?--兼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若干“两难”问题[J].现代金融导刊,1996,(5).
[2] 孔祥毅. 金融理论教程[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 任佩瑜. 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J].经济体制改革,1997,(5).
[4] 李庚寅.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演变的辩证思考[J].暨南学报,2000,(1).
[5] 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课题组.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上海金融,2003,(2).
实现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财务管理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进入企业实践过,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检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型。目前,财务管理理论教学主要是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只是对知识的点的验证性分析。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学校应运用多种方式,实现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联系相关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查缺补漏,从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2.财务管理实践
财务管理实践是指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来检验财务管理理论,从而发现财务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理论学习的实践性。通过校内实践学习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财务管理的课程理论,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课堂实践教学或者实验教学等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采用现代化地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校外实践。课本知识毕竟是形而上的知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意义的科目,应加强实践。学校可以采用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大三学年,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这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查缺补漏,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再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人才是社会所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学校的学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的验证,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3.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财务或资金活动的行为,也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其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能够良性发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那么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企业应针对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客观条件,全面衡量企业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风险,从而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因为风险遭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总之,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对企业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企业无法避免风险,而只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其实,风险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在面临风险的情况,企业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将因为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风险意识,时刻注意防范危险,在面临风险时,增强抗风险能力,将风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再次,对于企业财会人员,必须提高他们整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财务处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企业必须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而发挥他们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4.结语
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进行风险识别研究,了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形成机理、传导方式和路径。然后研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工具及技术,并从银行失败的角度对其金融风险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Z值模型1的原理进行介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风险管理 Z-Score模型 资产
一、引言
前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这表明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命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形成机理分析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金融风险分类及特征分析
根据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将其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与操作风险等。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具有潜在性,企业资金越是困难,越是希望从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还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预测性。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是由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一般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等。资金价格的市场波动造成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
银行的流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4.操作风险
以上三种风险都具有不可预测性,大多是由于外部原因。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计算机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由此可见,商业银行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绝对不能忽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综述
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因为期货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他错误地估计市场将出现上涨,最终在最近一轮全球股市大动荡中“血本无归”,形成了49亿欧元的巨额亏空,直接导致了发行银行的倒闭,给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敲响了警钟。
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去年我国银行业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同比2008年多增4.69万亿。大量信贷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1年我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上一季度末增加686.9亿元,不良贷款率1.1%。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的深化以及金融业对风险的认识深化而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在银行业发展初期,银行只进行基本的存贷业务。银行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贷款,因此极其重视对资产的风险管理这种资产风险管理模式是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措施来减少、防范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度。这种管理强调的是资产业务,强调资产的流动性,限制了银行的高盈利资产的运用,减少银行的盈利。
2.负债风险管理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银行为应付客户提款不必保留较多的流动性储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完全可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同时银行在争取到优质客户时可以不局限于银行本身的流动性资产。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随着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导致汇率变动不断增加。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者负债风险管理都是不合适的,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利率自由化使得银行家必须同时关注资产和负债。利率自由化使得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有些差别,导致银行利润波动加剧,对银行股价也有较大的影响。利率成为调节货币市场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更加注重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之间的矛盾,洗去了前两种理论的精华。使得银行经营更加科学。
4.资本管理
资本管理阶段也成为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随着银行业竞争逐渐加剧,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增多,所以银行面临的管理风险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多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法国兴业银行的倒闭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说明风险是由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共同造成的。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国际商业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强调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除此之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引入了市场约束机制,让市场力量来促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以及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要求银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外界对它的财务、管理等有更好的了解。新巴塞尔协议对旧巴塞尔协议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它充分考虑了银行可能面临的多种风险;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监管力度太大,由监管当局设立标准,难以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过于的监管制度还有限制金融衍生品的产生,限制了金融业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需要盈利,就要衡量外部市场、衡量负债对象的财务情况,更需要用模型精确的测量公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还债能力。在此,我主要介绍Z-score模型来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测量公司的还债能力,并采用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
Z-score模型4是一个多变量财务公式,运用计算比较简单,它是用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以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并对公司在2年内破产的可能性进行诊断与预测。Z—Score模型判别函数为:
Z = 0.012X1 + 0.014X2 + 0.033X3 + 0.006X4 + 0.999X5
其中X1= Working Capital / Total Assets,反应了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总营运资本的流动性。如果公司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状况,就表明公司的运营资本减少。X2= Retained Earnings / Total Assets,反映了公司的累积获利能力,也是公司的剩余支付能力。留存收益越多,表明公司支付股利的剩余能力越强。X3=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 Total Assets,反映了公司的收 益率大小。X3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衡量上市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X4= Market Value of Equity / Book Value of Total Liabilities,测定公司的财务结构,反应公司财务的稳定性。X5= Sales/ Total Assets,即总资产周转率,X5越高,表明公司运用其资产运营的效率越高。该模型是通过5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分析公司财务失败或者破产的可能性。若企业的Z值高于2.675,则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若 企业的Z值低于2.675,则公司财务状况较差,可能面临破产危机。
四、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应用
从上面的Z-score模型可以看出,获取上市公司的数据都比较容易,直接从公司的每年的income statement和balance sheet和公司股市的数据就可以客观的找出。所以,这个模型很好的分析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信用度(主要是指偿债能力)。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过热,很多人都贷款买房。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占比过大,一旦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过大,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坏账,损失将极为惨重。
总之,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多元化的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我们需要从每一种金融风险着手,防范于未然,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大化的减小银行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胡磊.Z-Score模型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探索.2008.08.
[2]吕晓蔚.巴塞尔协议的修订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05.
[3]Santomero. A. “Modeling the Banking Firm: A Survey,”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November.1984.
[4]Altman.E. “Valuation, Loss Reserves and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Bank Loans” Journal of Commercial Bank Lending, August.1993.8-25.
[5]王高伟.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中国经贸.2010(03).
[6]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商界.2009(02).
[7]牟霖子.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和对策.经营管理.2010(06).
[8]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NEW FINANCE.2009(02).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
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
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
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
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
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
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
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
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包括组织性失误风险和人的失误风险的管理;既包括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又包括保险业风险管理;既包括保险经营显性风险的管理,又包括保险经营隐性风险的管理。只有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观,才能推动和实现保险业有效的风险管理。
二、目前风险管理状况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1.保险业风险管理及保险经营风险管理弱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近年来40%的保费增长率是在粗放型经营模式下,在风险管理未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实现的,在这种经营模式下,重视保费增长速度与资产负债管理重视不够并存,保险公司总资产增加与净资产减少同在,保险市场规模扩大与保险业务的利润水平逐步降低并举,增加保费的快速增长与较多风险的累积相随,这不仅有悖于保险业风险承担、风险分散的宗旨,而且大大影响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保险经营风险管理功能弱化将不利于深化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保险信任和保险信心是各国保险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近现代保险发展的共同基础是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和信任,这是决定保险需求的根本因素,因为信心和信任是保险理念培育的良性土壤。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建立真正地为社会公众分散风险、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风险管理服务的经营理念,真正地实现保险经营与保险风险管理的融合,以增强和巩固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特别是在目前风险分散途径多样化的情形下,增强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和信心对现代保险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保险经营风险管理的弱化将使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导致中国保险业在对外开放和加入WTO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
从中国民族保险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中国民族保险业是在中国本身缺乏商业保险理念和商业保险技术机制、在国外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进行掠夺和控制的不利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特定的历史路径制约了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发展。因此,在中国民族保险实力不足、现代民族保险发展缺乏一定制度环境和制度基础的条件下,民族保险业更应注重自身的稳健发展,大力加强保险发展的制度建设,培植保险理念。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保险发展从量的增加到质的升华,增强民族保险业自身在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有序地实现保险的国际化。
三、对策
1.实现保险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制定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构建良好的宏观环境。
保险业发展要实现根本性突破首先必须实现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重速度、轻质量的恶性循环,把保险发展引上稳健、健康的轨道,进而逐步增强民族保险业的综合实力。也只有在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前提下,才可能制定出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
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是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前提。首先保险产业政策必须建立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背景上,只有在这种根基上培植公众的保险意识,构造保险制度环境,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开发保险资源潜力,满足公众的保险需求,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其次,保险产业政策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性,才能有效地开发中国潜在的保险资源,才能实现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保险业本身的宗旨;只有坚持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逐步树立和增强公众对保险的信任感。再次,中国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必须把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融于一体,政府应以较高的战略眼光来发展保险业,保险业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特殊地位要求政府对保险业实行低税政策,改变目前中国保险业税负较重的局面,对一些投资型产品的开发可考虑税收优惠或递延税收政策,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税收政策应考虑到有利于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和中外保险企业的公平竞争;保险业应坚持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相结合,实现保险真正地为社会经济、社会公众服务宗旨;保险产业政策还必须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考虑建立区域性的保险产业政策与统一的保险产业政策相结合的保险产业政策体系。
2.培植健全的保险意识,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基础,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提供制度支持。保险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种风险识别、衡量、控制、融资的技术方法,还在于风险管理制度是一种保险制度安排,提供对风险管理的制度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培植健全的保险意识是构建中国保险制度基础的一个永恒主题,保险意识的培植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规范的经营作风、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保险意识的传播也有利于保险意识的培植和增强。
法律是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保险法律制度完善程度决定风险管理水平高低及其绩效大小。目前应着手解决保险发展与保险立法滞后的矛盾,弥补《保险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抓紧时间构建完整有效的中国保险法体系(包括《保险业法》、《保险合同法》、《外资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监管条例》等)。
3.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制度,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理念,是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保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国的特殊体制背景下,保险经营方式转变、保险法律制度构建应与保险业全主位风险管理实施同步进行。中国保险业全方位风险管理包括对物的风险、行为风险与心理风险管理、制度风险与人的风险的管理、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的管理、内生风险与外生风险的管理、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与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等。
在强调风险核保管理的同时,须强调逆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控制;在注重保险产业发展风险管理时,应特别注重决策风险的管理,克服目前保险发展的短视心理和短期行为;在制度风险的控制上应坚持内控制度、同业制度与监管制度三管齐下,在人的风险控制上,既要控制管理内部人风险,又要控制中介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再保险人和保险投资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在内生风险与外生风险管理上,要积极探索怎样对保险开放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有效管理,对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税收风险加以重视。总之,在整个保险产业发展、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都必须把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理念融于这一过程中。
一、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从高级管理层到基层网点的普通职工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总行到基层行呈现逐级弱化趋势,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具体有以下诸种表现。
1.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
规模决定市场占有率,所以商业银行经营总资产的大小是决定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政策、市场或传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为缓慢,这就使得众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和企业对银行资金的旺盛需求使得银行信贷扩张。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重贷款客户的抢夺轻贷款质量的管理,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
2.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事后管理上,而对风险资产的事前、事中的防范控制做得不够。各个业务部门对各自业务的风险状况分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和风险信息沟通;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不良贷款边清边冒的问题比较突出。
3.风险识别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国外商业银行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较为完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达到了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而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专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仍是一片空白。
4.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严格、有效的内控管理,审贷分离不够严格,风险责任不明晰。另外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这些业务的操作环节内控管理不到位,执行制度不力等问题促使这些业务岗位的案件呈现出高发势头。
5.奖罚激励机制不完善,忽视风险管理要求
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经营战略,追求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相应地基层机构对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存在重存贷款总量、轻质量效益的倾向,加上责任追究制度不落实,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造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处罚不及时且偏于宽松,达不到惩罚的目的,导致约束制度虚化,形成风险。
6.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
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少,缺乏有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二、提高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和国内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滞后,在国际上发达国家银行业中已经应用成熟的一些数理性的风险管理方法要吸收应用到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中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譬如市场风险管理中的VaR模型、信贷风险中的信贷矩阵模型,不仅需要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的积累以进行风险的测算,另外还要对每一期的风险衡量的实际效果做出评价并基于此不断地对模型进行校正和改进,最后才能形成能够成熟运用的风险计量模型。因此,我国银行业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完善、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培养银行业风险文化,同时加强风险管理理论和应用的基础性研究,逐步建立起高效、科学、定量分析的风险监控和度量的模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要利用改制上市之机,根据股权结构变化,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作为全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决策,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具体实施对本行风险的全面管理,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执行层面上要改变以前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业务部门也要逐步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岗位,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各部门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对其业务风险负责,使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权利、责任、利益边界明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内控严密、运转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2.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
无数事例说明,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在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们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一方面要提高员工法制观念,使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约束力,夯实风险防范根基;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估计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养成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办事的习惯,形成防范风险的安全屏障。
3.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全面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银行的长远经营目标、不能误导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规模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作为决策层绝不应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不能让利润或经营规模掩盖一切;否则可能对管理层和经营层传达错误信息,以增加风险为代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内控环境。要减少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利润、不良资产控制为主,业务规模为辅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商业银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平衡,最终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4.完善内部核查机制和奖惩制度、防止风险的蔓延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那些在执行制度、办理业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业务人员应有所激励。对违规经营及形成不良资产的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要严格执行;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心。对各类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姑息迁就,以达到处罚一部分教育一大片的目的。
5.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金融信息报告与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经营及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报告与披露的基本数据、指标、范闱及时间频率等。在此基础上,金融监管当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识别和预警方法体系,包括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及早向金融机构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及早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6.借鉴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增强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
(1)要逐步重视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及其分配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银行经营不单要考虑预期损失、还要考虑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以呆账准备金的形式已被计入了银行经营成本、并在银行提供的产品的价格一如贷款利率中得到了补偿,已不构成真正的风险。真正的风险是非预期损失,所以经济资本要成为银行确定其风险控制边界的基础: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实际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通过一些途径增加实际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转贴于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金融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金融风险
最早提出风险概念的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在其1985年出版的著作“RiskasanEconomicFactor”中写道:“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这就是金融风险的内涵。金融风险产生于金融活动之中,金融活动又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金融风险存在的空间非常广。另外,金融风险的形成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制度,甚至政治制度。金融风险的成因,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程度的因素。金融风险成因分为内因和外因。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内因。(1)金融企业的高负债率蕴含着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本质上是一种中介机构,这意味着金融行业是一个财务杠杆较高的行业,自有资本比率较低。金融行业是典型的高负债企业,因而其抗风险能力就更差。(2)金融创新工具的高杠杆率潜藏着金融风险。例如,巴林银行破产倒闭,大和银行被驱逐出美国金融市场就是例证。在激烈的竞争压力和高收益的诱惑下,金融企业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上都采用了保证金交易,其特点是“以小博大”,在给交易者带来获取高额利润机会的同时,酝酿着巨大的风险。(3)金融活动的虚拟性潜伏着金融风险。定义虚拟经济,金融总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金融被称作为虚拟,就是因为他自身“自我实现”和“自我强化”的运动特征,使它的价格常常与其赖以产生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相去万里。在我国出现的典型例子是1992~1993年出现的海南房地产热,大量的银行资金被投入海南房地产。随着泡沫的破灭,银行资金被套牢,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至今尚未完全收回。
另外,金融风险产生的外因可分为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金融业已成为国家宏观、微观经济活动的核心和纽带。金融风险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分别为:经济周期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此外,从微观角度分析,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失败,也会导致金融资产质量恶化,金融风险的产生。银行自由资本量有限,加上大部分资金是储户的存款,如果银行的呆坏账大量增加,准备金不足应付存款的提取,银行信用就会遭到破坏,严重会导致银行破产,从而引起连锁性、社会性的风险事故。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1994年我国开始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80年代以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都有了新的提升,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和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90年代以后,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巴塞尔资本协议》随之诞生,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的里程碑。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改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