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6:14: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作者简介:程淼海(1982-),男,北京人,兰州供电公司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甘肃兰州73007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97-02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电力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有长期以来资金投入分散、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重复建设、存在信息孤岛等原因。随着社会对电力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工程是企业管理优化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再是一个“面子工程”,从而加深了电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够简单地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来搜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电力企业在业务界面的划分、内部机构的变革、公司战略的重定位以及管理职能的调整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从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战略需要不断调整,而必然会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造成破坏,导致系统建设松散和无序,催生了大量信息系统“烂尾楼”。
2.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
电力企业信息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和协作较弱,使得建设的信息系统不能够满足具体业务部门的需求,从而使得建设的系统成为了摆设。
3.缺乏整体规划布局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电力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给出合理的规划意见。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最终造成一个个重复建设、低水平、分散的管理信息系统。
4.缺乏整体实施框架
在进行系统建设之前,并没有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使得系统实现的功能只能够部分满足企业需求,而且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缺乏整体的实施框架,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没能达到信息系统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5.重建设、轻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对许多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例如财务信息、档案信息、物料信息等资料的管理,都会直接对系统的测试效果产生影响。
6.系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我国电力企业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电力企业的经营存在投入大,而收益低的现象,使得电力企业在走入市场后,失去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电力企业在我国属于垄断行业,企业对于内部的管理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紧迫感;另外,电力企业与其他生产制造企业不同,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同时电力企业中很大部分资产属于固定资产,导致许多在生产制造企业运行良好的信息化系统,不适用于电力行业。
人员思想难统一。虽然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但是由于信息化会改变电力企业传统的业务处理方式,从而使得企业的内部权力再次分配,所以并不是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都支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电力企业的资产较为分散、核心业务的流程难以实现闭环管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实行分级管理,电厂的管理在兼顾电力生产管理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服从电力公司的集约化管理。所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确保实现电力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管控。电力企业这种相对弱化的管理基础,会导致电力企业的管控流程难以实现闭环。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条块化的管理壁垒难以被打破,从而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之间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虽然,企业内部针对具体业务的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是“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如果不改变电力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那么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必然会持续存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将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和电力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使得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应用基础的建立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和进步。但是,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及人员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框架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1.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信息网络、系统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1)信息网络是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主要有Internet、网络设备、局域网等组成。利用信息网络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并且为企业提供VPN以及Internet等远程连接。
(2)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柜等硬件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等软件。其中,将较为重要的数据以及关键性的事务运行在专业的应用服务器上,而一些一般的数据和应用运行在PC机服务器中,操作系统的选择则依据系统对安全可靠性的需求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关键或者大型的事务处理采用UNIX操作系统,而一般的PC机服务器可以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
(3)应用系统是整个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实现具体业务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自动办公化、财务管理、企业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决策分析、安全监察管理等具体内容。在应用系统与系统平台之间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库进行有效连接,同时采用数据仓库等技术来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制订提供信息依据。
(4)保障化系统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基础作用,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
2.信息网络架构
信息网络架构主要由各种网络及其之间的接口,以及运行在网络之上的操作系统等组成,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电力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具体业务功能系统。同时,通过采取有效的隔离手段,来保障系统的安全。
3.应用系统架构
(1)应用系统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门户网站,从而实现对外进行信息和企业形象宣传;内部主页,满足内部管理以及内部信息的需求;办公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具体业务功能的信息化,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满足电力生产的滚利需求,从而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以及燃料管理的信息化;为领导决策的制订提供帮助,实现电力市场报价分析以及生产实时数据监督的信息化。
(2)应用系统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采用组织开发与应用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标准、分布实施、坚守并蓄;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控制,重点对系统建设的质量、成本以及时间进行控制和管理;统一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等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规范,从而实现发电厂以及各子公司之间能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燃煤等燃料的采购以及结算的信息化,并且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实现电力以及各种物资的电子商务化。
4.信息化保障体系
电力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以及管理保障体系等具体内容:
(1)安全保障体系。在提升系统全面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护重要系统和基础网络的安全;并且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护机制,从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和应用级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组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2)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建设遵循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而保证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数据共享。
标准规范体系包括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其中,技术标准包括安全标准、应用标准和网络标准等标准;管理标准包括操作规范、业务规范以及质量管理标准等标准。
(3)管理保障体系。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加强信息建设的领导,贯彻落实国家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从而保证系统建设的规划安排、资源集成以及队伍组织;规范信息化建设程序,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从而保证电力企业建设的有序进行;人才的培养,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关的人才发展战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从而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来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厉剑.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J].科技信息,2009,(29).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应用集成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time, our enterprise to th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lso not listed outside. In this article, w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the base, to find and solve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 what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ow to make the enterprise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O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由原始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一种信息化社会,而知识管理就是在这种变化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基础是将那些无形的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只有充分地利用这些无形的财富,才会提高企业的创造力以及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且为了方便知识的潜在传播,通常都是讲知识渗透到做基本的制度或者工作当中,使得这些知识能够在企业内部共同享用。而且,在当今社会,有许多的大企业都已经实行了知识管理。然而对于电力企业,就要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知识管理制度。
知识管理简介。
对于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必要因素。尤其是在企业中,对于知识管理体系的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是工业化很强的一个国家,我们只有以信息化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才不至于被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知识管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企业知识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企业特有的知识体系都是这个企业无形的财富。一个企业的知识提包含着很多东西,比如说企业文化,处事思想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知识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一些相应的技术,还会对原有的管理体系作出创新,寻找更适合企业的发展的新道路。在目前来说,一个企业的知识体系就是这个企业最根本的生命力所在。而实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转变传统的管理形式。对于知识管理,我们还可以具体的细分为两点:一点是在工作时,对于各种技术的积累,还有一点就是要让员工养成自主学习并利用知识的好习惯。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建造企业的信息化系统。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形式,而信息化系统是实行这种管理的一种工具,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在企业内部养成一个良好的管理形式。
而对于知识管理影响最大的两个原因是人和技术。对于一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正常顺利地进行,还要对反馈回来的数据及资料做及时的整理和监管;第二,对企业的员工要有一个很好的管理,为员工的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它是一个技术和设备相对比较集中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业很早就开始进行了,而且这种信息化的管理还贯穿到企业的每一个分支中去。在使用这种管理方式后,确实对企业的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设施。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各个部门之间知识管理自己的数据,相互之间并不进行交流和共享,使得很多信息都是独立的,不能够与其他信息相联系,有的一些相同的信息之间还存在着差异,甚至这其中还留有大量的没用的数据,占据着很大一部分的空间,这也导致使用者不爱用,系统也没有真正的起到它应有的效果。而且大部分的数据只是被简单的转移进电脑里,不能从这些信息中刷选出有用的信息。而且企业知识表面上进行了信息化的管理,但是却并没有真正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出现上面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每年的计划都不同,管理层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信息化管理的目标,通常都是模仿别人,人云亦云。只有真正的明确的我们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才会做好每年的计划,真正的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实下去。
进行知识管理的步骤。
在企业内部实行知识管理,将这些技术和信息存储,这些内容是后期开展知识管理的基础。比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我们可以把公司内部的业务数据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文件保留下来,并储存好,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内容都会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这个创新型的社会,要想我们的企业良好发展,我们也要在技术上不断地创新,而这些以往的知识将会成为我们进行创新的依据,只有积累了知识,才会有一个好的创新方向。
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如果我们保留下来的知识只是放在那里,不拿出来使用,那么他们就会使一堆废纸和没有用的数据,也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只有将知识于特人分享,才会使知识体现他真正的价值所在。现在的经济模式已经不是那种闭门造车的时代了,已经转变为很开放的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只有将我么积攒下来的知识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让知识在企业年内不自由发展,而且要让这种现象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其他的部分出现的错误或者是问题,其他部门都会引以为鉴,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发生这种错误。相反,如果一个部门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其他的部门也会借鉴。
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创新的进行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只有知识积攒到了一定的数量,才会进行创新。只有让知识在企业内部达到共享,并且惊醒不断地知识积累,并且每个员工都做到这一点,才会使我们的产品更加的具有特点,并有更具有竞争力。而且这时候我们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建设只是管理体系的关键地方。
一定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点是什么。只是管理的目标是一定要与企业发展的方向相吻合的,只有他们相互保持一致,才会使知识管理体系健康的发展。比如说某一企业的发展方向时做一件长久的、有规模的、高科技的百年企业,这里的长久就说明这个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要想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必须要让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想生产出具有高科技的产品就要求管理人员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和创新。
一定要明确企业的竞争点是什么。对于一个企业,一定要对自己企业的有力的竞争点充分地了解,以及在将来,还有那些产业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方向。根据这些,才能制定出在企业内有哪些单位必须要先进行知识管理。我们也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应该进行知识管理的顺序,尽可能的对那些投资小,效果好的地方先实行,也会为其他的部门有一个榜样的作用。
确定知识管理的流程。针对于不同的部门,我们要知道不同的部门需要的知识是哪方面的,获得这些知识是否有困难,困难又是什么。针对这些内容,我们详细的规划出知识管理的计划,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再将知识管理引进到企业,并开始使用后,还要对其进行评估,看看这种知识管理体系对于某个部门是不是真的起到了某种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一开始的设计阶段也要进行审查,看起在理论上是不是真的符合企业的发展。同时还要依据评估出来的结果,对企业下一个阶段的知识管理进行改进,时期更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
总结。
知识管理体系的产生时间很短,在未来几年中还会不断地发展、创新和丰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不进行知识管理,反而更要进行知识管理的不断创新,以求使我们的企业发展的更好。对于电力企业这样数据多,发展快的企业来说,就更要好好地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管理,使得我们的电力企业经久不衰的发展,同时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小平.电力企业如何构建知识管理体系.企业导报--2011年8期
[2]郭雅娟.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力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江苏电机工程--2008年3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高科技办公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了,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投资建设信息化的资金不够集中,电力部门没有做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等等,都是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的原因。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对电力企业已经离不开了,虽然一些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缺陷。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缺陷,是信息化建设失败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电力企业需要探索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一些业务界面的划分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企业内部机构的变革还不够彻底、公司的战略不够明确和在管理职能的调整方面还从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在建立信息化是战略是变化的,这是导致信息化建设缓慢的原因之一,由于混乱的战略导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完整和系统。严重的会导致系统建设没有规则,就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
(二)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
电力企业建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之所以成为无用的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和交流,建设的信息系统也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三)缺乏整体规划布局
要建设一个相对完整的新生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时期,和电力企业在各个方面给予宝贵的意见和规划。对于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是缺少信息化建设的布局,这样建设的信息化就有不确定性,这样导致我国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低,管理不集中的问题。
(四)缺乏整体实施框架
在进行系统建设时准备工作必须充分,调查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否则就会出现系统实现的功能不能全部满足企业的要求,还会出现企业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没有完整的结构,如果准备工作没做好就会使得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通信不能正常进行,就会出现孤立的信息圆圈,就不能完成信息化建设来促进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五)重新建设和轻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其的特殊性必须收集大量的数据,规范管理是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所需的系统测试结果。
(六)系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电力企业具备的特殊体质,这样的经济体制造成电力企业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占据有力的市场意识和加强经营意识。电力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取得的成绩却不怎么样,这是电力企业走入现代化市场后,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在我国电力企业属国家独立经营的企业,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前面提到过电力企业有独特的特殊性公共服务性质是电力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的;电力企业的独立资产没有流动资产,这样封闭的资产不同于其他企业流动资产的应用,所以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不适合于电力企业应用。
电力工作人员思维不能做到一样。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的工作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加合理的管理企业内部,电力企业传统的处理工作的方法不适合现代化信息化电力企业的方式,这样从企业的内部就会出现权力的第二次分配,当然就有一些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产生了疑问。
我国电力企业一般都是通过分级管理来管理的,要做好电厂的管理就必须先管理好电力生产,并且在电力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下进行管理。所以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保证电力资产的保持和增长;企业内部资产的管控同样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电力企业管理基础的落后,是导致电力企业的管控过程中遇到空难的原因。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信息技术已经占领的所有字段,尽管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值,得到一些改善,但仍然没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电力企业的观念没有改变的原因,使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着问题。
1.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形成了现代网络技术是保障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分享,并且为企业实现远程连接。
2.信息网络架构
信息网络体系结构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电力企业信息化必须通过信息网络架构,支持内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其他特定的业务功能。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护安全隔离的系统。
3.应用系统架构
应用系统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使用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的发展和应用,组织,建立标准,持有和存储和分布,并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控制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的质量系统,成本和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统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和应用系统数据接口规范、数据交换发电厂和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不同的分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燃料如煤和帐单信息,逐步积累经验,并最终实现权力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材料的电子商务。
4.信息化保障体系
电力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是:
(1)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的网络防护是建设现代化信息档案的重点,要整体的提高系统的防护功能;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应急,从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构建一个安全保障极高的管理体系,达到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安全保障体系。(2)标准规范体系。拥有标准规范体系,就能保证系统的建设在统一的标准下运行,标准的系统体系是系统间能够更好的达到共享。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是关键。技术标准应该在安全标准的机制下进行;管理标准应该有规范的操作标准。(3)管理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力的领导,贯彻落实国家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让电力企业建设更加信息化技术化科技化;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做出近年来人才培养计划,人才激励制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好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财富和基础。
四、小结
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的最好办法,是改变当前档案部门的重要措施。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国家电力资源总量增长和优化电力企业电子政务工作有效的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立,通过客观、科学的测度方法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提高电力企业竞争能力及推动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企业信息系统评价模型的建立,对各指标进行了界定和评价,最后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量化评价中得以有效运用,可较好的为企业的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
对目标对象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小问题,而每个问题为一个元素,之后依据不同层次将这些元素分成若干个组。同一层次的元素为一个准则,针对下一层元素具备一定的支配作用,且能够受到上一层元素的支配,由此促使一个指标体系的形成。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依据评价问题的具体情况,在遵循可比性原则、弱相关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确定。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具备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对其进行明确需要分别赋予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数。确定、分配权重的实施,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而言,需要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才能促使整个评价过程的有效实施,而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致性检验的通过比较困难,经过多次调整才能促使一致性检验的实现。为了对此问题进行处理,通过传递矩阵性质的应用,进行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和创新,在最大程度上促使一致性要求的满足,并对相对权重进行求解。
5.排序权重:依据拟优化一致矩阵W*,对特征方程进行求解得出特征值,应用其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处理特征向量w后记录为W,代表指标的权重值。
(三)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二、实例分析
(一)电力企业概况
某电力企业担负市区供电任务,其供电覆盖面积达22097平方公里。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共46座,主变容330多万千伏安,输电线路可达1029公里,年售电量为50亿千瓦时。该企业17个科室,10个基层单位,共拥有2600职工。该电力建设集团下属4个参股企业、10个子公司、1个核心企业。目前,公司拥有35kV及以上变电站共73座,总容量6228MVA,突破100亿千瓦时。
(二)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价
通过信息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对各指标向量进行确定,促使各指标隶属度的有效计算,其指标隶属度间表2。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评价作为全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涉及较为广泛的系统工程。有效建立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客观的测度及评价方法,对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水平进行对比,掌握其中存在的差异和特点,使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及绩效得到客观的评价,并进一步促使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当然,对于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的研究,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探讨和实践,充分发挥其评价优势,从而更为有效的促使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春胜,刘宏志,等.基于熵权密切值法的电网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估[J].陕西电力,2012(1).
[2]王慧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M].天津大学学报,2005,3.
关键词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M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052-02
1 企业信息化出现的问题
1.1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思路的不严谨是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由于不同的企业发展规模不同,因此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体现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企业,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是决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地实现管理方式上的革新,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提高和控制,才能够实现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不断地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1.2 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
对于企业来讲,很多的企业在信息系统的维护上出现了问题,不少的信息系统受到黑客、侵入者的损害。例如在很多的信息系统中,黑客往往会通过隐藏IP地址、对开启的窗口甚至对管理员的账户进行侵入,盗取信息系统的信息,实现对于重要信息的泄露。对于信息系统而言,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是制约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所在,而很多的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没有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1.3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性
很多的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是阻碍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由不同企业的研究方向和战略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 企业的性质,其根本目的是进行生产和流通上的任务和目标,在自己的经营模式上已经固定。在这个时候进行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这很容易造成企业和市场及客户之间在认知上的隔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给企业的产品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只有竭力地进行统一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研讨出属于自身发展的战略和方针,规划信息化的建设,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2 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条件
2.1 电力企业的信息掌控是前提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其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掌控充分的信息来源,这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所有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以信息为载体来进行实现的。不断地实现对于信息的掌控和收纳,进而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严密地整合和运作,不断地融入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中,这对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是至为关键的,是信息化建设的原材料。收集较多的信息材料,不断地进行加工,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2 信息化与企业化结合是重点
信息化和企业化相结合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进行信息化的根本动力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和正常运转。因此要进行信息化就要和企业化相结合,将企业化作为信息化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企业化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企业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在进行必要的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时,要注意将这信息化和企业化充分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化和信息化的共同发展,让企业以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步伐迈进。
3 如何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创新
3.1 培养大批的信息管理的人才
要做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的管理与创新,首先需要培养大批的信息管理的人才,培养相关人才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人才招聘的时候进行相关人才能力的限制和选拔,必须要做到对于人才的知识储备的要求,选拔具有明显信息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应聘。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电力企业中的相关人才进行信息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技能。培养一批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是进行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大批的人才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支撑,才能够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3.2 增加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的投入
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保证最起码的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提供最起码的硬件设施,作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对于电力企业发展来说,只有有了为实现电力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投入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增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的硬件支持,通过具体的实践和练习使用,逐渐地掌握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较快地踏上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轨道。只有不断地深化对于硬件设施的使用,增加信息化建设中设备的投入力度,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使得信息化建设更快速,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创造支持和保障。
3.3 优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结构
在实现电力企业的优秀信息人才、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的基础之上,还要优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优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结构,能够从跟不上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外界环境,不断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信息化的进程的实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企业信息系统结构的影响,如果整个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就会使得信息化的进程严重地减慢,会间接地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进程,不利于企业实现较大的经济收益。
4 结论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实现了信息建设就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在经营和运行上的飞速提高。实现电力信息的发展需要实现信息知识的扩充、相关硬件设施的投入,另外还要做到信息化与企业特点相结合。在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创新的时候,要先培养大批的信息化的人才,加快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地实现信息化与电力企业的相结合,进而优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进程,实现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向继东,黄天戍,孙东.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15).
[2]邓大东.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目标[J].城市建设,2012(16).
[3]余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管理系统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20).
[4]刘玉贤.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1.1整合资源,优化方案
通过信息化管理,电力企业可将生产、营销、人力、物资、财务等资源优化整合,消除管理中的灰色地带,使资源信息更加清晰透明,从而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精确的计算结果,为方案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1.2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信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工程审批、资金划拨等繁琐冗长的业务流程。经办人利用相应办公系统申报业务,系统会自动提示涉及业务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审批,且通过信息化系统,可随时了解业务的最新状态,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1.3远程协助,数据共享
电力企业通过内部局域网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协助。云技术的研发为资源共享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它拥有海量的数据承载能力,强大的可扩展性,能充分满足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而远程协助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阻碍,为应对突发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劣势
2.1使用环境要求高
企业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媒介,对使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源质量、室内温度等因素都会对集成电路造成影响,从而决定存储数据的完整性与可用性。黑客技术、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威胁时刻觊觎企业内部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防御机制,以防止重要资料丢失,核心技术外泄。
2.2前期工作量大
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企业数据库建设。高质量的数据库是企业科学分析和决策管理的前提条件。电力企业体系庞大,机构繁多,涉及领域广泛,各专业相互联系,导致相应数据库建设难度也会增大。正确的数据统计、精准的信息归类要求更多的工作时间,而这必然会影响正常工作,使许多企业信息化管理半途而废。
2.3维护成本较高
随着电力企业高速发展,集团规模扩展和管理级别提升,要求信息化管理同步跟进。可实际情况往往不能满足客观要求,企业信息化管理大多以当下工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系统上线后适用于之前的工作需要,而实际工作需要仍不断地增长。因此,就会出现频繁的软件更新、系统升级、数据库扩展等问题,导致人员培训、设备替换的成本支出增加。
3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信息化管理,仍然固守原有的管理模式,缺少原始数据积累,不顾质量、误写瞒报,以求尽快完成工作任务,给企业数据库建设带来极大隐患,长此以往,没有牢固的基础数据做支撑,公司信息化管理将很难进行下去。
3.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对信息化认识有限,应用能力和水平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表现为徘徊观望,不能积极配合。这是由于企业很少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培训,而软件供应服务商一般很少提供培训服务,或提供的培训仅限于自己产品的应用,不能提供全面提升员工信息化素质的培训服务。
3.3刻意追求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经,但不能因为要“信息化”而“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涉及技术、管理、战略决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制定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一个系统上线,应充分论证其实用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地域差异及实际需求,不应只关注短期效益。刻意追求信息化,缺乏总体规划,是企业当前信息化系统应用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导致应用集成度低、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系统互不相容等不良后果。
4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4.1提高意识,转变观念
企业各部门要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电力企业各级人员都是信息化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势在必行。各部门应清醒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助燃剂。通过强化意识教育、多渠道宣传等手段,纠正员工的错误认识,使其明白数据、资源信息化不是无用功。信息化是手段,管理是最终目的。突出信息化管理优势,让各级员工从根本上接受信息化管理,从而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来。
4.2以人为本,加强建设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工培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控制。信息化培训要以增强员工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经常组织各种应用培训,从初级的日常软件应用、网络安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和内容,再到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软件应用培训。真正做到人人都懂“信息化”,随手能用“信息化”。
4.3突出重点,整体规划
论文关键词:BP神经网络;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0引言
电力行业是国内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先后经历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建设阶段。目前,电力信息化呈现出基础设施齐备、数据庞杂、应用广泛等特点,已从量化范畴提升到质的高度。对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的信息化评价和管理,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实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何种指标来科学评价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这是当前电力行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正式。通过构建科学、实用、有效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采用具有学习、记忆、归纳、容错及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的BP神经网络算法,科学、有效、客观地评价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利于规范和完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力信息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1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建立的原则
(1)简明科学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明确反映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与指标间的关系,避免无关的指标列入,指标体系的大小也应适宜。若评价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则势必将评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问题上;而若评价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则不能充分反映和评价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设计与使用情况。
(2)公正合理原则。即评价指标应能客观、公正、合理地体现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动态性。
(3)易于操作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应具有可操作性,指标含义明确、可靠,数据易于收集,可供不了解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人员进行操作与应用。
(4)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以一定的定性指标。评价指标尽可能以定量指标为主,但全部采用定量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情况,所以要辅以一些描述性的定性指标。
1.2指标体系的内容
结合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3个层次来构建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业务支持程度、IT绩效水平、信息技术水平、IT管理能力、IT持续发展能力等五大方面构成,如表l所示。
1.3指标值的确定及归一化处理
在上述55个三级指标中,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分。根据指标的评价准则又可分为3类指标:正向指标、负向指标和优化指标。由于不同的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之间又由于量纲不同,所以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为了便于最终评价值的确定,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对评价指标做标准化、正规化处理,以便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考虑神经网络训练的收敛问题,对所有指标分3种情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有工程建设情况、信息安全措施、信息安全制度的完善程度、信息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职工IT素质等。这些指标的评价值采用专家打分的办法进行评价,取值为0.0~1.0之间。
(2)正向定量指标。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行率、安全运行时间、物资供应保障率、劳动生产率、网络覆盖率、联通率等。因这类指标越大越好,故选用所有电力企业的最大值为该指标的理想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负向定量指标。是指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平均响应时间等。这类指标是越小越好,因此,选取所有电力企业的最小值为该指标的理想值,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4)优化指标。是指标具有一个最优的取值范围,太大或太小都不好的指标,包括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该指标如果太大说明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建设中将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如果该指标值很小则说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发挥有限资本的价值。一般该指标取40%~60%比较理想,然后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如下:
(1)有量纲向无量纲的转化。采取一种二次抛物偏大型分布的数学模型描述:
(2)无量纲指标的处理。采取线性递增函数进行描述:
2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2.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自组织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模拟人类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记忆和处理的方式,设计出的一种具有人脑风格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可广泛应用于预测、分类、模式识别和过程控制等各种数据处理场合,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更适合处理模糊、非线性和模式特征不明确的问题。
BP神经网络是单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网络可分为输入层、中间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其中输入和输出都只有1层,中间层可有1层或多层。同层的网络结点之间没有连接,每个网络结点表示一个神经元,其传递函数通常采用Sigmoid型函数。每对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有一个加权系数W,它可以加强或减弱上一个神经元的输出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刺激。这个加权系数通常称为权值,修改权值的规则称为权值算法。建立在BP神经网络基础上的专家系统根据一定的算法,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学习确定网络权值。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权值确定、结构稳定后,就可以处理新的数据,给出相应的输出。
2.2基于BP网络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学习过程
BP神经网络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中,输入层包含55个神经元,分别接受55个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三级指标的样本数据输入;中间层包含26个神经元;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就是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相应的BP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神经网络各层的初始连接权值是任意的,必须先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值的偏差尽可能小。B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将学习样本的真实值与网络输出的误差反向传播到各层的神经元,采用梯度下降法不断调节各层的权值,减小因权值带来的偏差,从而使训练样本真实输出与网络输出的误差控制在设定的0.001误差范围内。具体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如下:
(1)根据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要求,提供训练集。选人对网络输出即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影响的三级指标x1,x2,……,x55作为输入自变量,以此确定输入节点的个数(本网络有55个输入节点);
(2)进行初始化。置所有权值为随机任意小,给定学习精度£一10,目标误差为0.001,读入网络初始权重及学习样本。这里可通过对电力企业300名职工开展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前100组记录(样本序号为1~100)作为神经网络辩识模型的训练样本;
(3)按BP算法训练网络。学习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4)判断学习精度是否达到要求,如达到转入下一步执行;否则返回上一步继续学习;
(5)储存并输出权值。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测试(采用10个样本记录为例),输出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终评价结果。
3实验结果及分析
采用BP神经网络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辨识,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结点数分别为55×26×1。根据经验和试验,前100组记录用作学习样本,作为训练神经元连接权值用,学习精度£=1×10;后10组(样本序号为291~300)样本作为测试检验用。经过反复多次学习,其学习结果(测试)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