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地理课堂要求

初中地理课堂要求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6:14: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地理课堂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地理课堂要求

篇(1)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随着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教育越来越呼唤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高效率课堂教学。高效初中地理课堂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地理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构建新时期下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重点探究。

1.构建新时期下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上下功夫,导致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化,学生处于被动状态[1]。这种状态下,学生被动接受地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改善。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成为新时期教师重点关注的事情。高效地理课堂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学生的高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构建新时期下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发生重大变化,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被摆在重要位置。新时期的地理教学要求制定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自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教师若想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实施以下有效策略。

2.1制定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让学生快速领悟地理学习

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是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地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有关教学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2]。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人教版地理热力环流章节,教师应根据新课改要求充分做好课堂准备,提前做好备案,预设课堂环节。在课堂上,根据备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随后用简笔画形式边讲边画,通过先思考后图像化语言的方式加深学生印象,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影响。随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分层次巩固练习。这样教师通过充分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2.2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地理学习

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和周围世界,课堂情景的创设能很好地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浓缩到情景中,通过课堂看世界,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更高一级新知的支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创设生活化情景,把课本中抽象、枯燥的文字材料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体验、联想、活动、探究,促进学生想像力、创造力和学习方法的发展。

例如,人教版地理季风形成原因章节,教师可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师让两个学生上台,一人扮演夏季风,一人扮演冬季风,让他们相对站立,伸出两手比谁更有劲,当其中一人力气更大时,另一人就被推着走,雨带就会随之推移。贴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情绪,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2.3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

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3]。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留出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形成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学。

例如,人教版地理中国的行政划分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学习。教师先将学生划分几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中国行政区域的探讨,了解中国行政区域的构成及划分方法,再以小组形式分别向全班展开叙述,描述各组探究重点及学习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自主能力上得到锻炼,而且通过各小组论述,学到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加深了地理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丹.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和实施[M].湖南师范大学,2012,05.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教学反思

一、引言

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促进了自身监控意识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其课堂教学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要加大教学理念的创新力度,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思考研究能力,才能实现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的目的。

二、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生活化反思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本身的学习和实践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冲破以往的记忆知识的怪圈,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促进其地理素养的不断提升,才能达到将其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的目的。比如,教师在地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了《46亿年之恋》这部电影的名字,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虽然46亿年这一奇怪的限定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学生通过深入的学习地理知识后,知道了原来46亿年是地球诞生以来的年龄。这种将具体实例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与地理知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更加注重知识本身的学习和实践的应用。

三、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创新

以往教师所采取的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无法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种被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也呈现出逐渐淡化的发展趋势。所以,为了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教师必须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地理课堂实践过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反思,才能确保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四、教学过程反思的目的

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反思大多针对的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比如,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否准确、教学重点的把握是否恰当、重点知识的讲解是否到位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将其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现阶段大多数教师所推崇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也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五、教学方法反思的目的

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影响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必须对这方面的内容予以充分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地进行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同时,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虽然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教学操作上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反馈反思的目的

教学过程是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要想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理解地理课堂知识讲解的程度,就必然会涉及教学的反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及时地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不理解的知识,同时还要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地分析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另外,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各方面知识的掌握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这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紧密配合,同时还应该通过课堂练习以及作业练习等方面的及时反馈,才能确保教师全面详细地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另外,作业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练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知识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实现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目的。而学生则在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海英.浅谈“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398.

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也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多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良好融合,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生活知识的积累。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良问题分析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众多方面与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相比较,都发生了较好的转变,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其中还存在着众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地理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在教材中提到的众多地理现象就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但是学生对其没有任何认知,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二,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过于单一,教师死板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灌输,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不能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地理教学内容中也涉及一些公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成效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第三,教师不能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些都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良问题,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认识这个世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积极寻找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教学素材,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对“天气和气候”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述时,教师如果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必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学生记忆不牢固,一段时间过后就会遗忘。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选择立秋这一阶段,对当地气温变化的数字以及区域风向、环境温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将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与学习活动开展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2.利用项目任务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周围存在的众多地理现象,或者应用地理知识满足自身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教师在讲述“世界气候类型”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让学生思考假期和父母一同出去旅游,需要利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做哪些准备工作。要求学生从气候方面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自己想要去丽江古城,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丽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学生就会考虑出行路线,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需要准备什么类型的衣物,使得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热情。初中地理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优势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57-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许多老师已经深刻认识到,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要看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何,而且还要看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情况、互动情况。因此教师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更多的学生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但是通过本人听课以及自己上课的体会,发现我们设计的学生活动大多是停留于形式,例如为了上课时为有学生活动这个环节而把一些简单易懂,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使课堂讨论泛滥成灾,浪费了时间,也有把一些难度大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总之,为了盲目响应新课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学生活动的内涵,从而丢失了课堂中最宝贵的一点,就是有效性。而评价一节课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就是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发展作为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让地理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地理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活动的有效性",是相对于活动的无效或是效率低而言的。有效的学生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活动后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效的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在地理课中的疲劳,在活动中获取地理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汲取新知,从而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意义实现高效课堂。

2.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的学生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要实现课堂学生活动的时效性,在备课时就要在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时间、活动效果、活动约束机制和活动说明等方面做充分的考虑,做到既要备教材,又要备课堂,还要备学生。

2.1选择合适的学生活动内容。在选择学生活动内容时,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安排来认真确定每节课的学生活动内容。选择学生活动内容一定要本着有趣味性,易开展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丢掉学科本身的严谨性,也不能为了显示设计者的水平而选择难度较大的内容,是学生丧失活动的兴趣。

2.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形式。《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初中地理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形式主要有:(1)学生思考,教师点拨;(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3)教师指点,展示练习;(4)角色扮演,寓教于乐。总之,有效组织学生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等因素,灵活运用。教师务必做到兼顾设计学生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突出重点难点两个方面。

2.3合理把握学生活动的时间。有效性是指"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方面,在课堂上,在本着学生活动的时间略超过教师授课时间的原则基础上,教师得合理把握学生活动的时间,若不能准确,往往会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有效果,但却没有效率,当然不可能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2.4有效的约束机制。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课堂需要纪律、秩序和规则。一个吵吵闹闹和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应先维持班级的纪律,是有效学生活动完成的保障。

3.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的学生活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课堂导入环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新课导入设计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第一环节,而且导入不仅只在于一节课的开始,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间,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新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势必要求对传统的教学导入方法作出改进和创新。我认为新课导入中有效的学生活动应该符合下面几个要求。(1)新颖性(2)直观性(3)趣味性。

案例1: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先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从中掌握自转的方向、中心、周期、产生的现象,进而导入所学知识。

案例2:在讲"地图"一节时,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图例,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情况。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动手实践,引起学生的学习和动手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进所要讲的新知识。

3.2新知识探究环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教会学生读图、用图,学会分析地图中隐含的地理要素,是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最直接反映,它贯穿于整个初中地理教学。所以初中地理课堂中许多重要知识的获取都是从地图中总结出来的。教师可以围绕读图、用图、析图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新的知识。

案例3:在学习《西亚》一节时,我选择将西亚的石油输出路线作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内容,设计学生活动: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西亚进口石油,有哪些航线可以选择,各航线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引导学生结合"世界石油输出路线示意图"找出将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这三个地区的路线。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读图的活动当中,学生活动效果显著。

3.3课堂小结环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对于一节完整的地理课堂来说是有始有终的,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教学内容终了的提炼升华和概括梳理,教师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更好的构建自己的地理课堂知识结构体系,充实自己的地理课堂知识。所以说,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也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案例4:在学习完"非洲"一节时,可以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非洲的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引导学生结合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讨论,在有效的学生活动中完成本课的总结。

由此可见,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的学生活动存在在于日常的地理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尽可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行为活动的积极参与带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最终达成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和学习行为活动的高度统一,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效的构建和完善自己的地理认知结构和思维中地理知识框架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才能设计和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也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形成自己的地理理解力时,才能真正懂得地理,学好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熊世培; 浅谈地理课堂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3年10期

[2]颜美红,潘丽云;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年 第11期

篇(5)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以传授地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然而,近年来受“中考成绩”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更侧重于死记硬背,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效率,对学生未来地理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入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听众,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变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欣赏的观众。教师采用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化课堂发展。如(图1)所示:

从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一斑,新形势下高效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质疑、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在体验中逐步培养地理素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教学纲要》对初中地理课时做出了明确要求,与之前相比教学内容没变,但是课时数减少,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利用时间战术,靠课堂死记硬背达成教学目标,而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天气及影响、明天的天气怎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个教学板块,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组织很多活动了解天气,环保只停留在口号上,然而,作为高效课堂的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应为:(1)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电视、报纸多种渠道看天气预报;(3)从环保角度呼吁学生保护大气环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将学习目标明确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看预报,识天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扎实获取阅读天气预报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找准切入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模式,主要方法有:利用复习导入新课、利用直观挂图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雪龙号驶向南极”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对两极产生兴趣,接下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后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两极地区,于是教师出示两极地区的投影图,并让学生结合课本地图材料对照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图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两极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后边的教学铺垫了良好的气氛。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状态之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获得效果最佳。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一课教学中,考虑到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可能无法把握要点,于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建立我国地域的相关地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参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来填写导学案上的表格,填好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教师出示题目,从全球不同经度、纬度上看中国位置,小组需要合作探讨,将探讨结果与全班交流;再次,教师要求小组竞赛,与日本、蒙古等国家比较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自学――合作――展示等环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练习巩固环节也不可忽视。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自测题目,当堂检测,当堂评价,可以利用面批、互批、自批等多种方式实现当堂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学习内容。课堂练习巩固小测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提升训练部分、综合应用部分。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完成第一、二部分测试题目即可,而学习精力旺盛的同学需要全部完成。测试题题目的制定需要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具体而定,为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提供巩固途径。

总之,要改善当前地理教学现状,以新课程为背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地理课堂看作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学习中善学、乐学,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1).

\[2\]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J\].文教资料,2010,(16).

篇(6)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地理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三、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篇(7)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创新性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可以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总结与创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充分展现创新能力。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才能爱上地理学习,把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到位,把地理基础知识学好之后,学生才能对地理知识进行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创新,更缺乏引导学生创新的意识,只是给学生机械地讲解地理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讲解起来没有什么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地理学习,不愿意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造成了思维上的惰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的兴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让学生尝到创新的甜头,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学生不知道的知识,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心,进而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发现别的同学不能发现的东西,学生也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创新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进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比如,《地图》这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地图,并学会从地图上判断方向,掌握地图上的常用图例和注记,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地图设计一次自己的旅行路线,学生对旅游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通过自己设计旅游路线学生可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也对旅游产生憧憬,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课堂创新性。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

如果学生的意识中缺乏创新,那学生就无法进行创新,所以让学生拥有创新的意识很重要,拥有了创新的意识,学生就会自主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与总结,发现其中的奥妙,而且这些奥妙是其他学生不能发现的。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创新的意识,教师认为只要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任务就算完成了,其实不然,教材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创新是无限的,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现课堂目标后,能主动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从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还能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串联起来,深刻保持创新的意识,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W的地理知识,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每个学生的见解都是不尽相同的,只要每个学生都培养了创新意识,那自然就提高了课堂的创新性。

比如,《发展与合作》主要讲的是各国的共同发展与合作,学生可以通过本节内容对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我国与哪些国家合作才能发展得更快,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我国又如何汲取发达国家的长处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在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创新性。

三、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

教师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接下来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能力很重要,缺乏创新能力,那学生创新的过程中也会有心无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需要学生在一次次的创新经历中慢慢形成

的。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所记忆的知识忘记;有的学生在自己的钻研中理解了地理知识,但是不会灵活运用;还有的学生记忆、理解了地理知识,也可以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其中缺少了一些创新,其实创新能力比记忆和理解能力都重要,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每一次创新体验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越来越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强,课堂的创新性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比如,《多民族的家庭》这节内容主要讲的是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等,学生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除了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习俗,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少数民族的一员,让学生讲述自己和各个民族如何相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创新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

创新不是毫无根据的,没有依据的创新也是毫无意义的,创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才能在创新过程中有理有据地进行创新。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的本能,更不会引导学生如何创新,没有创新的课堂是死板的,学生在死板的课堂中不会学好地理知识,也不会发挥自己思维上的优势,对地理知识不进行深入思考,课堂效率低下,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说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刚开始进行创新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路,因为学生对创新没有概念,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思考,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路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新的思维,

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也许是教师想象不到的,教师也会惊叹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创新性。比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这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比较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每个人所认为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都不是一样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输方式,提高课堂的创新性。

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分别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创新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要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找到更多可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创新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不仅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还能在地理方面有所创新、有所造诣。

参考文献:

[1]张乐安.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金田,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