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6:14: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衡量经济发展进程的统计数据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别、评价标准,为客观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择或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探讨各种指标分析体系和方法的优劣点,以期对构建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启迪,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选取合适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结构安排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对已有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评述四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构成。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具有描述、评价和预警导向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

指标体系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尺,是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评判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活动。

1.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正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数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者关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可以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或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保证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使政策决策或制定者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或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

1.3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指标体系既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标杆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其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3.1 引导作用。科学、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展示了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见的具体指数乃至形态,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指标;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描绘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领不同区域的人们比照具体指标建设区域全面小康。同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确立人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具体要求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1.3.2 激励作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类发展指标的系统化。为了全面达标,促使各级政府努力转变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激励各级政府通过指标体系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一项一项对照落实,按照既定时序,扎扎实实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3.3 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简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1.3.4 预警导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人们随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提醒人们该努力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它又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1.4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一项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标既要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理论层次,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地刻画、反映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导实际工作,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总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以比较明了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不仅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衡量标准,也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人们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促进作用、预警作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环境与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2.1 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研究数量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进行简要归纳,见表1。

从以上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数量虽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却不尽相同;研究主体多样,从对某个区县的研究(汪波、方丽,2004)到对整个国家的研究(胡细银,1991、韩兆洲,2000等);所选指标涉及经济、贸易、科教文卫、环境、基础设施、人口、就业、科技、自然资源、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方法多样,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美、英的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具体见表2。

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数过多,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彼此之间的重叠性很强等。

2.3 小结

通过上面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发现: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指标是不一样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三,虽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们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还是类似的:首先根据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选取主要关注的指标类;再是选取具体指标之后确定指标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选择合适权重来综合所选的细类指标,得到最后的评价指标。

3.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论

3.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标数量大,内容庞杂,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个初始指标。

其二,虽然指标体系庞大,但是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较弱,从而导致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问题覆盖不全。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往往起到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较多的较规范的统计方法的文章也存在这些问题。

其四,指标信息重叠问题严重。现实中某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再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其相关性就更加高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统计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来改善,但是终归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标权重的确定随意性强。在选定具体的指标集合之后,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现实中由于指标数量比较大,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严重,从而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指标给定权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非科学性。

其六,评价方法越来越复杂,经济直觉越来越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其七,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考虑单个经济体的特殊性,比如某个因素可能对某地区特别重要,而对其他地区则并不重要等。笔者认为在做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构建方法。不同的区域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和阶段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原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构建时要尽量遵循上面说论述的原则,客观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对投入的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出如何,也取决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国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环境,如果在最后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只考虑GDP、人均收入等产出指标,势必会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社会发展与生态损失、宏观政策保证、法律和法规等制度建设等协调度指标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加以考虑(余丹林,1998)。

3.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所限制。由于实际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围的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对不同大小的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根据数据可得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间做一个折中。第二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经济体系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还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而很多指标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可测量指标来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点是各种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存在差异。

3.3 小结

总之,之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该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的兼顾所有的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尽量兼顾和综合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应遵循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实用可操作性、可测可比性、发展创新性、合理和谐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二是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突出中心和重点,又兼顾一般;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社会进步;既关注经济总量和速度,又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既关注行业、部门和企业,又关注城乡居民个体,是一个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评价区域经济的可行性指标体系。三是要将区域经济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综合研究其整体结构、动态过程、有机协调等(乔家俊,许萍,王宜晓,2002)。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科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4.结论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出现。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学者本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都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对研究成果的推广。本文主要回顾了已有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简而言之,笔者觉得要想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指标选取不能太过随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科学而规范。

参考文献: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3]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 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刘蕾.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17―19.

[6] 颜蔚兰,曾鹏.广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的分析[J].经济师,2007,(04):269―272.

[8]吉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06):52―55.

篇(2)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策略与研究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42-45.

[2]夏亚民,翟运开.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4):106-109.

[3]张荣.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动作[J].经济管理,2011(3):16-19.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卓元.中国经济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J].商业研究,2010(4):45-47.

篇(4)

(新化县洋溪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8-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笛风(1985-),男,湖南新化人,在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常言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往往也会对一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区域文化通常包括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习俗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概述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 一般来讲,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来讲,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今社会,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区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费和需求来拉动和促进,无一例外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二战之后,亚洲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印度等国的经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欠缺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区域的经济却获得了腾飞,像“亚洲四小龙”。不可否认,区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 文化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例如“延安精神”“温州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有利于帮助人们把握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实现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 例如华北地区至今仍然深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精忠报国以及团结向上等一些精神品质影响着该区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之相反,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封建社会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区域文化犹如一种文化产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当前许多地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打造“古城游”“古镇游”,以此来吸引外资、吸引合作商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

3. 区域文化提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纽带,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贸易的窗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贸易发达,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思想文化观念开放,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进取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区先后崛起。与东南沿海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往来较少,区域文化接纳能力弱,而且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僵化、排外的思维观念,于是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重视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又要在发展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强化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4,(5).

篇(5)

论文摘要: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一、协调度界定

协调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协调发展体现在系统进化的潜力、生机和较强的适应性,如果系统目前的水平较低,但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推进、配合默契,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旺盛,就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促进两者的快速发展;如果系统目前水平较高,但各子系统之间不协调,相互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系统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同时也阻碍了两者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是指两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的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及利用这些关联的积极关系使系统呈现出协调结构和状态以及两个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稳定状态,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系统应符合以下特征:

(一)动态性

两个子系统的协调过程必须是一个动态协调过程。在协调的过程中,暂时的不协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允许并正确看待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因为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将会对以后的进一步协调做准备,为推动两者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性

两个子系统内部必须是协调的。两个子系统内部不协调,则谈不上促进两者的协调,只有内部协调才能促进两个子系统的发展,且各系统内的每个要素在协调过程中都要以其他要素互为输出、互为适应为目标,因此,两个子系统自身结构的合理对系统总体的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相互性

两个子系统之间必须要协调。一般情况下,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之间应该是大体平衡的,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但若有一方过度超前就会造成两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就会出现失衡,并最终影响系统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只有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彼此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发展效果。

二、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体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各构成要素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为区域内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与区域经济的协调。要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创新主体彼此间的合作与配合,形成凝聚力,并且在各创新主体合作的同时,它们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也必须要跟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创新主体就要通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及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使整个区域处于创新的氛围中,并且在各主体相互影响与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通过调控和整合各主体间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来确保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资源的合理投人、配置及使用可以促进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创新资源各要素的有序流动,在投人创新资源的同时根据资源本身具有的优势合理地使用资源,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同时还要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让各创新资源都能高效地发挥其自身作用,并在不断完善自身使用价值的同时,促进其最大限度的产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收益,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反映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上。自主研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以让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可以使企业引人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节约研发时间;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造原有技术,并改善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想实现这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就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实际程度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有帮助。

(四)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创新环境协调需要软、硬环境都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不仅需要通过体制、’政策、机制、贸易等来促进创新软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硬环境为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带来好的环境空间,同时也为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是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决定指标,其作用都不可忽视,应对其重视及加强。

三、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

(一)指标选取:

因为协调是描述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况,而不是各自的发展状况,即使各个子系统发展到了较好的水平,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关系,并不能说明系统协调。相反,系统完全可以在低水平层次上达到协调,我们追求的主要是高水平的协调。因此,‘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同时所选的指标应该既能体现两个系统本身状况又能体现出二者的相互作用。

所以本文把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四方面: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创新环境协调指数,根据指标数据可查性及代表性,本文选择各项指标如下:

创新主体协调指数。选择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工业企亚数比重、"211”工程院校数占高等院校比重、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作为创新主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创新资源协调指数。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综合能耗产出率作为评价指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活动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比重作为评价指标;资金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三项作为评价指标;信息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评价指标。

创新能力协调指数。自主研发能力选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申请授权数比重作为评价指标;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作为评价指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份额、新产品销鲁收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

创新环境协调指数。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来表示;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选择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经费统筹额比重来表示;市场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来表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和创新环境协调指数,三级指标为指标选取中所选择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1)权重的确定。由于在本论文中选用的指标都是定量的,所以选择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在一个系统中,指标的重要性越大、对应的权重也应该越大。

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

(2)评价方法。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相关系数法、DEA评价法、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和主成分投影法。

相关系数法所关注的是两个系统之间是否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如果有稳定的联系,便是协调的,否则便是不协调,这是相关系数法的优点。但该方法也有不足,如果科技与经济间一些指标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但很低,那么二者也是协调的,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协调。同时,用相关系数法无法对超常规发展做出协调度判断。

DEA评价必须是从投人产出的角度分别从两个系统分开建立评价体系,然后用指标体系法合并在一起,评价体系的建立本身不能体现二者的协调,这是其缺点。

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各因素的作用,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评判。但就某一时点来讲,其缺点仍然是无法给出两个系统是否协调的量化判断。

主成分投影法重点反映的是两个以上的因素或属性水平之间的比例或比值,这种比值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指标不仅是相对指标,而且是无量纲的相对指标,作为协调指标,它们仅以相关系数存在。一般来说,相关系数越大就表明协调度越好,相关系数越小就表明协调度越差。

鉴于以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本模型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对协调度进行评价,一方面因为本文的评价指标都是相对指标,适宜用主成份投影法来评价,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可以得出协调度的具体分值,可以对协调度做量化判断;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简便易行。

篇(6)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07-02

所谓区域,指的是特定的空间系统,是包含地域资源和自然环境以及人口特征的社会结构。地方高等院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组织,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各行各业急需创新性的人才。目前,地方部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层次以及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无法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宗旨,迎合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为地方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连

1.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人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与战略性以及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新性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高校教育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实质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人才的职业素养。创新性人才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推动力量,创新性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创新性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所以,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不但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需求,而且还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和创新化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3.促进地方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地方高等院校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高等院校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优秀的创新性人才,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推动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和高等院校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二、分析现代服务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地方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差异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现代服务行业人才培养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高等院校相对较多,同时东部经济发展迅速,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使得现代服务行业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再加上高校拥有大量的创新性人才和专业化人才,有效推动了现代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问题,缺乏优秀的高等院校,国家为此出台了许多西部的教育发展政策,但是仍然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改变现代服务人才培养的落后现状。

2.缺少系统性和规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现代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服务人才的专业性和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来说,现代服务人才的教育程度已经有所上升,就业人才年龄普遍呈现着年轻化的基本特点。但是目前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同时从业经验比较少,因此缺少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独到见解的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涉及的课程包含有金融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缺少规模性和体系性的发展模式。

3.缺少服务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支持。当前来说,许多学员没有深入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流程,缺少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融入岗位进行工作。再加上现代服务业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行业,工作团队必须齐心协力,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所意识,才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实际上,部分服务人才缺少协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无法完全胜任服务工作。

4.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过于形式化,缺少校企合作。当前来说,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服务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与其他本科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而校企合作无疑是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捷径,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服务型人才。但实际上,高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没有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人才培养过于形式化,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支持,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互相促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现状以及现有人才的状况,直接决定了区域发展需要的服务业人才数量与质量。所以,高等院校在培B现代服务业人才过程中必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基础,为区域发展培养出开放和务实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培养人才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以战略性眼光支持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并且,在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时切忌好高骛远,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现有服务人才的状况,合理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2.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当前来说,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现代服务行业的基本需求,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制定出具有地区特色和符合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的培养模式。为了充分满足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应当要培养出具有高超理论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服务型人才。同时,可以对实践型和应用型以及务实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借鉴,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现代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并且将学生的学分和资格证书以及实践活动作为评分的主要指标,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拥有着实践和务实的特性。此外,高等院校还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模块,从而有效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强对核心技能的培养。高等院校在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专业能力、规划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曾有学者指出,劳动力能力强弱与工作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在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上,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技能作为出发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现代服务业业的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此外,加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不但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4.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开放式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仅能够确保人才的综合质量,还能够提升服务行业的总体服务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作为参考指标,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等作为评价指标,以个人评价、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三种方式来评价现代服务业人才,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能力差距,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和现代服务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到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教学课程,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此外,还要定期开展校企合作,理论联合实际,让学生获得充足的实践经验。

5.加强高校和服务型企业的合作。理论联合实际,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将企业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去,以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立足点,培养出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层次,与区域服务型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一是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起专业实习培训基地,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工作体验,而且还能不断加强学生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解。二是聘请知名企业人士作为指导教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论文指导以及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学生读对于现代服务业的了解。三是高等院校教师前往企业服务岗位进行实践,实地实践3个月以上,只有教师获得充足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工作经验,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型经济逐渐转变为服务型经济。当前来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了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因此,高等院校应当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地方供给更多优秀的服务型专业人才,推动区域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瞿群臻,孙丽玲.沪港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11,(7):83-84.

[2] 颜爱妮.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广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50-53.

篇(7)

关键词:环渤海;金融产业;区域经济

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特征,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就决定了该区域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区域金融结构特征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来说,其金融特征都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金融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金融结构的布局。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以及财富状态的综合反映。通过对大量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区域的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逐年上升的姿态。而且,各个区域的总量与全国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从经济发展规模上来看,环渤海地区明显大于其余两个区域。而且,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幅度也是三个区域当中最高的。综合来看,环渤海地区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余两个区域,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总量规模上,还是在增长幅度上,都有很大的优势。由此可见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

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指的是各个产业的构成情况,以及各个产业在该区域当中所占据的比例关系。要想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的国民经济大致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指的就是我国的农业。这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是除去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余产业类型。对我国的经济状况而言,第三产业主要指的是流通和服务两种经济,它是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类型,也是保障我国兴旺发达的重要工具。金融产业显然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通过对相关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变化较小。但是第二产业在该区域的经济总量当中属于最高地位。由此可见,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地区由于各自的资源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各有特点。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资源状况,以及发展战略方向有着很大的关系。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分析。对外开放程度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可以具体理解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可以从对外交易状况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尤其是在金融行业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判断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对外开放程度,可以从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大小进行。而且,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大小,也是反映该地区经济贸易发展对资金需求情况的重要体现。根据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渤海区域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呈现逐年增长的状态。而且,在全国外资额当中占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实际利用外资额的不断增长,为该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环渤海各个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外资利用绝对值却是在不断增长的。由此可见,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相对可观的。

三、环渤海区域金融产业平稳发展的措施分析

在对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各种研究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发现,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金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的程度较低,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金融行业发展形式单一,金融对间接融资依赖程度过高等。为了保障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就必须要时刻关注金融业的发展状况。1.加大资金投入。金融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不但促进区域部门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过调查和研究,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应当采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放松金融信贷政策并加大对信贷的支持力度,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紧缺问题,提供优良的金融供给导向,如此一来,不仅能推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蓬勃发展,还能避免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资金充裕能够有效解决金融对间接融资依赖较大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资金进行合理调配,保障金融业的发展平衡。2.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国有银行信贷分配的市场化程度。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金融体系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国有银行占比太高。而且,国有银行常常将大量的资金主要投放到大型国有企业当中,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长期缺乏银行信贷带来的资金扶持,长此以往,必然会限制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各个经济发展区域必须要坚持对国有银行的信贷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关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时还要加大国有银行的信贷发放力度,在保障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平衡稳定上发挥最大价值。3.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提高优势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从经济发展的总体上来看,环渤海区域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上市公司与全国范围内其余相似的经济发展区域相比,数量较少。而且,企业直接融资额远远小于银行的贷款水平,股票融资额与债券市场融资额相比,差距较大。直接融资在经济发展当中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可以有效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环渤海地区要想克服现有经济发展的问题,就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尽心扶持,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上市,以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4.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以及金融资源的生产效率。环渤海地区存在着规模无效率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环渤海地区的金融机构应当有效提升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降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支出,不断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增强现代化技术的创新性。在降低经济发展风险的前提下,创造出适应于区域发展的产品,提升环渤海区域的市场竞争力。5.坚持以点带面,最终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通过对环渤海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市的金融发展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由此可见,环渤海区域可以以北京的发展为先导,充分发挥北京经济的带头作用。通过北京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余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化。

四、结语

金融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心所在,是推动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根据当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许多研究者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由此,我们要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环渤海区域的金融业发展状态,从而提出有利的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陶士贵.长江三角洲金融制度创新的阻滞因素与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罗春燕,沈蕾,贺晓波.环渤海区域金融成长差异及原因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9(11).

[3]毕燕君.关于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探讨[J].华北金融,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