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5: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研究背景
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增强中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校领导是否重视,办学理念及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等因素导致开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发育已成熟,而心理发育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对于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与管理严格的校园、父母的唠叨成鲜明对立,渴求友情、爱情,却时时处于高考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决策问题、强迫性思维问题甚至抑郁症、焦虑症在现代学生中层出不穷,他们对心理、心理健康有着不同侧重的需求。而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我们心理教师们也能不再被挪为他用,专业性得到保障。更能让学生接受系统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一般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本项目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课程均属此类课程范畴,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不作叙述。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
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
(二)关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与学生心理需要,我们拟定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体验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从而科学定位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多样性原则不仅指的是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某一门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目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可按照基础性目标、矫正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目标: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理解和掌握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能力,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级目标。
矫正性目标: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面向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矫正性课程,从而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群体学生实施危机干预,达到矫正的目标。此类课程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极高。
发展性目标:中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对自己的成长、潜能的开发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生、学业的心理认知,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一个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低级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才最终实现。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组织
1.改革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体验式活动课程。因此,必须建立起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强化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选修课要积极运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构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根据普高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目标,我们逐步建构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内容选择是一个健康、四个学会和三个感受,分别是:心理健康、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绪、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评价机制
由于心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的特点,因此,普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体系,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满足中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基础性与发展性心理的需要,学生在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中,拓展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构建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常态化的新平台
在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各种增强学生心理品质的新方法。课程教学、专项作业、社会实践等形式,逐步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深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积累了新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态化实施的新平台。
三、不足与建议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目前仅有学校评课程和教师评学生,这种单向评价极不完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课程类型还较单一
实践研究中虽然已有三门选修课程,但依然无法满足高中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矫治类的课程目标还是空白。这就需要心理老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适时地开设有针对性心理课程。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类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赵国祥(1976- ),男,河北易县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河北 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32-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设计人才的任务。要想完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任务,必须从课程体系入手,科学开发课程,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急剧扩张,专业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在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经费投入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科压缩型”现象还普遍存在于课程体系中。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中部分艺术设计类专业只是形式上有些变化,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变化,甚至仅仅是更改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并没有脱离学科教育的束缚。高等职业教育是投入成本较大的教育模式,高职生对实践实习的需要决定了办高职必须花比普通高校高得多的费用,然而教育经费紧张是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于是高职自然而然地走向低成本的理论教育,成为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压缩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2.课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内容。然而现阶段各个学校在课程建设中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课程开发各自为战,单凭各个学校教师个人理解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没有和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接轨,课程序列不合理,课程开发流程没有遵循科学的流程。这种现状直接导致现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不满意。
3.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职学校从2001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好多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直接从本科学校招收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这些人既没有实践经验,又缺乏教学经验,最终导致师资状况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数量偏少;“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
4.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实践教学是影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商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等富有职教特色的模式。同时,要与企业深度合作,联手再造以理论教学为支撑、以实训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在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中学设计,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但现实情况是,好多学校在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二、课程体系建设环节及过程
课程来源于专业,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对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等途径,并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对专业任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学习领域,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和国家规定的基础素质课程一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专业市场调研。专业市场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的起点,它关系到专业存在的事实依据及专业定位时是否准确。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明确专业培养的区域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了解人才培养的质量,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为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市场调研要明确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区域;了解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专业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要采用多种办法,如企业走访、毕业生走访、网络调查、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以确保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2.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职业标准。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服务面向及服务行业,并对专业对应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岗位分析,通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总结出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3.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同时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标准的情况下,下一步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要求、专业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得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门类,分配课时和安排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编制课程计划,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进行单元课程分析,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开发方法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学习内容的难度范围、归纳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等。
5.根据高职教学需要配置教学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配置教学资源时应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训基地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师资是教学计划和内容的推动者,要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保证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的需要;要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及规律的高职特色教材及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即“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决定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入手,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艺术设计类专业群涵盖专业较多,现重点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阐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及实际操作步骤。(1)组建课程开发团队。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企业充分参与,聘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确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从广告产业、广告行业、企业调研入手,通过调研,明确本专业重点服务的产业、行业和企业,以及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中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全面掌握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现状,进而得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经过市场调研,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广告及相关行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设计制作手段,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领域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广告设计与制作“生产、服务、管理”过程分析。广告设计与制作“生产、服务、管理”过程分析是通过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而了解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然后把多个任务整合成工作流程。(4)课程学习领域分析,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学习领域分析是对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过程及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分析,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分解,并依据学生学习规律设计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5)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设计课程体系的功能。课程体系的功能是对各类课程的功能和目标做出原则性的描述,一般分为三部分:(1)基本素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等。(2)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起关键作用的课程)和专业支撑课程(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3)根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体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要开设一定的专业拓展课程。
以上构成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课程顺序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按照典型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教学分成三个学段:1~2学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广告表现专项技能,安排课程有手绘广告表现技法、专业认知、图像合成处理、商业插画、构成设计、装饰图案、综合创意运用、矢量图形绘制等。3~4学期真题真做进行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广告设计能力,安排课程有广告案例分析、市场与消费者心理、标志与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及制作、图形创意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5~6学期进行广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由学生变成广告人,安排课程有专业考察、网页设计与制作、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VI设计与制作等。在具体课程实施时通过校办公司和校外实训基地联合,让学生进行真实项目的制作,学生在这个阶段就是公司员工,接受公司的管理,在实际的项目制作和公司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在对课程体系的功能进行准确设计之后,整个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就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对每个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过程、课程学习情境,确定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保障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
四、结论
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主线,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进而分析课程学习领域,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最终形成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应用型地方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以四川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为例,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课程体系;应用型地方院校;车辆工程
0前言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构建和深化教学体系,对于增加地方院校汽车专业学生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融合度,提高本专业的就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应用型地方院校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1.1专业定位与分析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以往单纯的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突出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突出专业定位:(1)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和特色性地方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在深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的建设思路。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主要包含人才培养、服务对象、科研方向等方面;(2)专业建设目标的合理性和持续性专业建设目标在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的、强化特色、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经验,同时应凝练自己专业建设目标的地方特色,注重社会发展持续性和发展性,从而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型大学。
1.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车辆工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注意以下几点:(1)与时俱进,体现行业以及地方特色通过车辆工程专业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及时调整培养目标[2]。针对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设计和售后服务落后现状,提出了本专业具能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重点侧重汽车生产以及销售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2)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针对四川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体现本专业实用性和创新性,提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素质综合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与终生教育的理念。
2车辆工程的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建设
2.1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我校车辆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在紧密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就业区域性质的变化作出动态的调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2.1.1优化相关学分机制
首先,通过相关的市场调研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汽车人才需求,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以及基础课程的同时,注重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建设。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在区分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对于专业限选课,应该注重学科的多科性和实用性,注重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汽车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1.2凝练专业核心课程
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通过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归纳总结核心的课程,凝练10门左右核心课程,诸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达到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在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同时,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输送合格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2.1.3专业课程实施大纲
凝练建立10门左右的专业核心课程,然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大纲,课程实施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课程教学方式的组织形式,课程教学评价等。课程实施大纲的核心是以契约精神来规范教学活动。同时在规范教学的同时,应同发挥教师创造力和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注重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建立高效规范的课程实施体系,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形成特色教学团体。
2.2建立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
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一线应用的工程师,而地方院校更加注重服务地方经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确定了“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大工程”[3]的指导思想,从而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
2.2.1注重和创新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理解课程性质、深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一步。通过创新课程实践,坚持以学生为导向,通过不断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应把握新颖性和启发性。通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形成“理解、掌握、创新”的思想架构[4]。课程实践主要包括:金工实习、工程制图综合实训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综合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内容。
2.2.2建立综合的课外实践
通过逐步改革建立以比赛为载体,突出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综合课外实践。逐步建立“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基本点。
2.2.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新的“3+1”联合培养模式,结合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合作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以及动手能力的要求。抓住以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的机遇,创新企业中的培养内容和环节。明确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权利与责任,在充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循环互动沟通机制。
3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建立一只良好的专业型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师资队伍的培养除不但与自身定位和学校发展的目标相符合,而且要与时代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建立一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注意以下:(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师资建设中作为教师本人,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积极进取,采取自我学习与继续深造等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2)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利用学校相关的科研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与教学水平,教学相长,充分利用教学这一手段,提高实际教学的水平和技巧;(3)注重实习、实践等环节指导老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1],鼓励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发展;(4)建设学科发展团队,凝练学科发展的特长,突出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考评和考核机制。
4结语
深化车辆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对于提高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新世纪汽车专业的人才(下转第38页)(上接第40页)需求,从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保障体系以及教师团队梯队建设等方面对应用型地方院校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进行讨论分析,为地方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琳,罗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70-72.
[2]武和全,张新,胡宏伟.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4(7):94-95.
[3]伏军,贺婧雯,唐宁.课程体系改革提高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2.
“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人才质量观;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凸显人文情怀,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应侧重于:更新医学人才观,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发展医学人文素养,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在2012年启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随后,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势推开并初见成效。同时,为深化改革,2015年部分医科院校开始实施五年本科医学教育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连贯的“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应以此为契机获取更多成效。本文试图探析有关问题,以企抛砖引玉。
一、“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
(一)凸显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适用型人才质量观。医生岗位胜任力是指“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柳叶刀》杂志于2010年公布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指出,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依然严峻;医学教育改革应以系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最终改善整个卫生系统的功能[1]。由此,医生岗位胜任力作为医学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是当前国际医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在我国,由于医学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过分依赖于实践经验,缺乏学习目标的论证与设定[1],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单一,加之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学制多轨并行,这些均严重影响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凸显医学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也强化了改革要以国际先进医学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前瞻性诉求。袁贵仁在2014年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改革以及教育质量体系建设[2]。综上,“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凸显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适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
(二)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要求基于医学生学习目标而进行课程设置[1],这对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连贯性与整体性有更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整合、基于医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础医学学习和临床技能学习的相互渗透,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案例分析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基础与临床课程体系浑然一体。然而,由于传统医学教育中更多为知识和技能的割裂式传授导致偏离这种课程目标要求的情况更加严重,从而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加之五年本科教育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课程的合理衔接更是“医学教育一体化”需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轮医学教育改革势必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于医生岗位胜任力提升的学习目标。
(三)凸显人文情怀,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要求利用讲授式教学、小组学习、服务群体以及IT技术应用等学习途径,激发学生潜能[1],提高学生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具有宽厚人文情怀的职业素养,具备多种职业发展潜能,从而彰显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不仅如此,经过“5+3”一体化医学教育八年的精心雕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和住院医师毕业证书的医学人才,无论是缘于对医疗环境的熟悉还是对行医职业的自信,其医生职业归属感得到加强,从而稳定于医生职业队伍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由此确保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连贯性,也为其未来的职业道路夯实基础,从而有效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二、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重在获得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和学习能力,成长为医学教育家。而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因时因势而有所侧重。因此,围绕上述“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此为契机作适当调适并获取更大成效。
(一)更新医学人才观,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个人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积累而形成的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凝炼成教育理想与信念,影响教师教育行为[3],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成效。基于“三个重心”的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上要养成整合思维的习惯,教学实践中要以系统观和整体观为出发点。这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哲学素养。为此,围绕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在实施“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立足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到:(1)知识授予要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有机整合;(2)素质培养要讲究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3)要注重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等等。同时,教师应积极尝试包括翻转课堂、PBL、慕课、虚拟仿真等启发式、研讨式和主动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注重发展学生形成性评价和教师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相长模式[4],勤作教学反思。这既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地提高医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获得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学术水平。课程体系建设受制于诸多因素,其中尤以教师为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应树立基于“三个重心”的课程观、在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及时总结。这事关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医学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做到:(1)了解并遵循医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更多关注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和综合素质的可持续性发展;(2)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关注基础与临床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追求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依托具有共生关系学习主体本质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深度合作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共享与思维整合,积累教改经验;等等。这将有利于提升医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三)发展医学人文素养,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精神成长有着强大的教育力量[5],从而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也必然要求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注重自身医学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不仅事关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更会影响医学生健康心理成长及至日后走上医生职业岗位后对医学人文情怀的正确表达。因此,在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同时顾及人文素养的发展,追求德艺双馨。这包括:(1)学校应制定政策引导教师培养教书育人的师德情操,诸如修正“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师业绩评估制度和“重量轻质”的职称晋升评聘制度;营造浓厚的人文校园环境,构建医学人文与教学技能共同发展的奖惩机制。(2)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应仅局限于各类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训和工作坊以及专题讲座,同时也应定位于成为医学教师的精神家园,鼓励教师既分享教改成果又能分享各种人文观点。(3)医学教师自身则应抵制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丰富精神世界,以德育人,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汕头大学医学院于2015年开始实施“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学院依托教务处和教师成长中心,因势利导地调整策略,诸如增加PBL工作坊、组织多场OBE专题讲座、引进并建设“学习档案系统”以及构建“医者之心”课程体系等等,多方位地促进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邱秀华 何萍 张忠芳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宝志,李建国,王启明.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王坤庆.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1(5):22-28.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2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非常重要,但是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正确认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考试内容、方法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以成绩分数、是否听话评估学生,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现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从死亡入手,变旧为新;其次,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再次,注重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最后,创设氛围、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科技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它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为此,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在科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2.注重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应用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毕业之后,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工作中和生活中,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条件,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来共同造就社会的有用之才。具体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①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②不可以随波逐流,学习不能放弃,你可以学得不很好但绝对不能太差,最好能获得奖学金或其他学术奖励。③在大学期间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其实锻炼就在身边。④多去图书馆,多看书,很多书现在不读,毕业后再难有时间看书了,这是积累一生的财富。⑤好好利用网络,勿沉迷于游戏,浪费的金钱可以弥补,但荒废的青春无可追寻。⑥学会做人,人脉决定成败。一个人具备多少能力,不只是说他一个人的时候能做什么,还包括他能通过别人做什么。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高中之后进大学继续学习,而不是去挣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工作,然而,无论任何形式的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社会需求。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社会需求为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逐步与国际接轨,与时代为伍、与时代同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加强课程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不同,基础课程可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必须掌握的通识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第二类是选修课,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专业个性,突显学生的专业特色,选修课的内容及要求在实施计划中自行确定。第三类是自修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发展。第四类是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等,是对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成果的应用和检验,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实习、分散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
2.拓宽知识范围,扩大学生的视野,满足社会需求
(1)扩大学生视野,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从而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2)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3)推动学生创新。A、给学生创新机会,B、增强创新意识,C、激励学生创新。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3.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合理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强化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及需要选择岗位,按照工作的过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同时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使得学生掌握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实现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与生产的协调一致,具体体现为强调学生的培养是职业教育而不仅仅是技能教育、强调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一体,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氛围中承担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
为配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力求形式多样化,因材施教,充满新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沉闷的学习气氛中解放出来。另外,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上网,网上答疑。
5.提高科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研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专任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课题的研究,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及时购置实验设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设计和进行专业实验的能力。狠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关,设计(论文)题目大部分从科研实践提炼加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岗位。
总之,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动态具有层次性的体系结构,总体上反映了教学思想、特色、发展战略和学科特征,更集中的体现了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构建具有个性特色发展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学校领导应针对每个学院的具体情况,部署“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建设的达标要求,按三类课程进行分类达标,是具体实施质量工程的落脚点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每一类课程的达标将成为提升新的课程水平的一个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验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大学教育科学,2005
[3]张旭霞.创建高绩效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独立学院推进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独立学院确立了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普及创业教育,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倡和支持大学生自谋就业出路,既能创新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又能缓解学校和社会的压力。
一、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创业教育,但是达到规范化、系统化标准的极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完善和成熟。且在课程内容设置、经费预算、实践教学换届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而学生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在引领就业、促进择业观转变、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能力培养
独立学院应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基于这一教育价值理念,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孕育于课程建设之中。
(一)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强化公共基础,将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类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协调统一。
建立“五位”为一体的创业素质教育类必修课程。一是《创业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课程设置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二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设计职业生涯,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三是《就业指导》课程。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和积极的就业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培养大学生群体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以诚信回报社会与公众,以创新助社会发展,以合作体现价值追求;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从创业心理教育的角度对学生欲望、意志力、信心、胆量、耐挫力等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的心理素质培养,使谋求、谋业、从业者具备开拓创新创业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效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设置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程。鉴于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在专业性质的工作中会较多地涉及各领域其他专业的较浅层面的基础知识。
2.强化专业基础,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环节,对培养创新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夯实基础。
3.强化能力基础,将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工作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基础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相结合。专业主干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达到知识与能力结构必须开设的课程,是学生修读该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夯实和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要结合专业实际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课程要结合专业实验和实训,要与本专业的培养相吻合,重点开展创新性实验实训。针对学科专业分类,建立以专业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区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示范,注重指导的实效性,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巩固专业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2.专业核心课程与综合实训课程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岗位能力、行业准入技能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在专业实训项目整合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综合性实训项目。鉴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利原则,要将专业与社会产业、行业对口相吻合的企业作为教学的第二阵地,打造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企业派出专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商业模式的指导与研究,从融资、生产、销售方面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将项目的验证和实施真正进行实战演练。将研发成功的项目直接与企业对接,一种方式是直接被企业采用,同时吸纳优秀项目实训学生,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另一种方式作为项目学生在满足创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注册专利,在社会上推广进而实现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2] 刘宇.论独立学院“四创模式”的创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