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生综合素质测评

高中生综合素质测评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0:15: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生综合素质测评

篇(1)

【关键词】湖南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考试;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规模和招生范围在不断扩大,录取条件在逐步放宽。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单独招生考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进步,这种招生制度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好评。但是,就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开展的这几年来看,招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湖南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解决的对策。

一、当前湖南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

1.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没有体现出单独招生的特点

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给高职院校自行组织考试、命题、录取的一种方式。单独招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以招到更适合高职教育的学生,从源头上体现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作为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应建立有别于全国统一高考的综合化考试模式,应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考察。而当前湖南省的一些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中仍然使用单一僵硬的传统招生考试,甚至个别的高职院校仍然重视语数外这三大科,仍然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他们并不重视考生的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方面没有打破长期以来以一张考卷定终生的局面,没有为考生提供体现其能力,展现其知识水平的平台和渠道,不能彰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也不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2.单独招生笔试内容的设置和考试程序不够科学和严谨

目前,我国为了大力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正在大力提倡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使得招生范围和条件逐年放宽,目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已不仅是普通高中生,更多的中职生和社会考生也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的命题老师在笔试命题时既要掌握普通高中的教材的《考试大纲》,又要掌握中职教材的《考试大纲》,在笔试考试内容的设置上既要兼顾高考内容又要与普通高考有明显的区别,既要适合高中生又要适合中职生,还得适合社会考生,以符合其招生生源复杂、参差不齐的现状。而目前湖南省的一些高职院校不但对单独招生考试笔试内容的设置不够科学严谨,而且个别院校也没有建立透明、合理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不能对考生专业技能的考评进行量化管理,不能对考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全过程中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公平化,从而影响了院校的声誉和信誉,阻碍了院校的生源。

3.单独招生存在的公平、公正性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中通常都考察考生的文化基础、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与潜力,其中对考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每一个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所占比重基本达到了百分之二三十。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测试主要是依据考生本人填写的报名表、自荐信,或者是教师的评语、高中阶段获奖和社会工作证明等材料,高职院校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只凭主考官的主观评价,甚至没有综合测评,而是只要报名符合要求、能交学费就直接录取,这使单独招生失去了公平、公正性。此外,由于社会整体诚信度不高,考生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高中阶段获奖和社会工作证明等材料的真实性也较难判断。同时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不同。例如,在对考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测试时,经济和教育条件好的地区的考生可能会优越于贫困地区的考生,这也造成单独招生的不公平。因此说,基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方面存在着公平、公正性问题。

4.宣传工作不到位,单独招生得不到考生家长的理解与认可

(1)宣传工作不到位

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相关政策出台时间比较晚,很多考生家长不能接受、不能认可这种高校的单独招生模式,而且各高职院校对单独招生宣传的工作不够深入,例如,宣传重点把握不当,宣传时间不紧促,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专业优势进行大力的宣传,对高校单独招生的计划和政策,单独招生的特点和优点等方面宣传不够,致使许多考生和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单独招生的概念。还有个别高职院校在宣传单独招生时过度美化学校,从而使宣传与实际不符,这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信誉,阻碍了学校的生源。

(2)考生家长对单独招生不理解

一些考生家长对单独招生的具体报考条件的理解存在误区,使得不少考生错过了单独招生填报志愿时间,不能参加考试。甚至有的考生家长不理解单独招生政策和单独招生的特点、优点,他们更看重学历,阻止考生填报单独招生报考志愿,阻碍考生参加考试,认为只有参加高考录取才是正式正常的。此外,目前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即使考生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只要在高考志愿中填报高职院校也能得到录取,这种想法也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

5.较高的成本阻碍了单独招生的推行

单独招生虽然是高职院校自行组织考试、自行评卷、录取的一种方式,但在其命题、评卷、录取等一系列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普通高考标准来执行。为确保单独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教育部、保卫部和纪委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笔试命题环节需要既熟悉普通高校教学大纲,又熟悉中职院校教学大纲的专业人才,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要求具有丰富经验的命题教师,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上,需要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在招生的宣传、试卷的印刷、面试的组织、考务人员的安排、考试地点的选择等方面都花费不菲,更有甚者,一些生源不是很好的院校为争夺生源,不惜花大量成本(含暗箱操作)派职工到中学进行宣传,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单独招生的成本,给各高职院校带来沉重的负担,还影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积极性,影响单独招生策略的推广和普及。

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解决对策

1.制定科学的指导性纲要和保障制度

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需要一系列制度作为保证。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的专家和学者,深入学校及社会进行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并结合调研结果和社会相关人士的意见,结合高职教育与高职招生的特殊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指导性纲要,在纲要中明确单独招生各个环节的内容及要求,使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工作有纲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加强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管理与监督,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2.对综合素质测评进行量化管理

高职院校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个透明、合理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对综合素质测评进行量化管理。此外,各高校要积极开发专业的工具和技术,争取对每一个指标和权重实行量化管理和测评,并且能够应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来监测教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专业技能测评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带有个人感彩,是否暗箱操作。只有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全过程中做到标准化、公开化、规范化、公平化,才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推进诚信档案的建设,提高院校的声誉和信誉,扩大院校的生源。

3.加强单独招生的宣传工作

各高职院校要想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必须加强对单独招生报考政策、单独招生的特点与优点的宣传,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明白单独招生的概念,单独招生的优势和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并且向考生及家长诠释学院各专业的优势,介绍学院的专业技能培养情况和学生的就业情况。在宣传时要明确的指出单独招生与自考和成人高考政策的不同,与本科院校自主招生政策不同,与普通高考不发生冲突,只有向考生及家长诠释这些概念,才能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正确的认识单独招生,自觉填报志愿,扩大生源。高职院校也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过硬的专业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考生积极踊跃的报考。

4.节约单独招生考试成本

为了节约单独招生的成本,减轻国家和各高职院校的负担,各高职院校在坚持往年电话咨询、张贴标语等宣传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采取现代化的宣传办法,例如,结合考生的特点,开通微博、微信、QQ群、网上答疑平台等多种新兴媒体宣传途径,这样会吸引更多考生的注意力,使更多的考生关注并了解单独招生的模式,积极报考。同时,各高职院校还要争取湖南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教育厅和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单独招生的顺利进行。

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并完善考试制度和录取原则,保证考试和录取的公平公正,避免不正规的录取和暗箱操作影响学校的信誉,阻碍学校的生源。

篇(2)

2017年高考必看指南攻略 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点击进入↓↓↓)

2017高考招生划重点 发达地区上大学还有优势吗?

2017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版,全国高考改革政策汇总

2017高考志愿填报须知:志愿填报失败主要原因是这三条

201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国内本科学历最高的10个专业名单出炉

高考改革时间表公布 2017年正式推行

近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将于明年上半年出台。

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不会对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大影响。配套实施意见现行试点,2017年正式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而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招生改革】

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高考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与此次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此前表示,从趋势上看,研究性大学优秀人才招生和大面积的普通学校招生之间,也将有所区别。

不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表示,高校在此轮招生高考改革中的动力稍显不足,因为按目前高招机制,高考后留给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时间太少,很难实现在考察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参考面试、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所以,他认为,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的出台十分必要。

【高考改革】

外语将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针对高考改革,此次教育部计划推出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提出,要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其中,在高考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重点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高考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从世界趋势和个人发展来看,都需要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此次探索外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

【政策实施】

各地最迟明年底出台实施办法

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高考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高考改革有序进行。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高考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高考改革路径

有条件可9年一贯制办学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目前关于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主要有七条路径,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

1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高考改革统一,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7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这几个高考时间点 2017年要高考的你不能错过

近日,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三个重磅文件,浙江省也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方案不仅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且对于2017年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更需要及时关注和研读这些文件。为此,助学博士小朱梳理了高考改革方案,以2017年高考生为例,整理出考生需要注意的时间点,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语数外高考时间:

2016年10月:外语多次考试

2016年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每年安排2次考试,一次在2016年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一次在2017年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试。

2017年6月:语文、数学、外语高考

选考及学考时间:

2015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每科至多报考两次。当然,小编建议,选考的科目,尽量放到高三去考。

高中学考调整到每年4月和10月开考。首次考试在2015年10月进行,若是想减轻负担,那些确定不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科目,可以考虑在这个时间,有选择地考掉。

备考关注时间点:

2017年3-4月:关注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章程

高校会在每年的3月、4月公布“三位一体”招生简章,高校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高考前还是高考后安排综合素质测试要求,有兴趣的考生要重点了解

2017年4-6月:专心复习语数外

2017年6-8月:填报志愿,等待录取

关注高校招生简章,进行志愿报道后,等待高校录取。有的高校可能会在高考后才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评,有心仪的高校记得提前关注。

烟台42280人报名参加高考 2017年起招生改革

今年,烟台全市共有42280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减少505人。其中,春季高考5723人,比去年减少了410人,夏季高考36557人,比去年减少了95人。在考试时间安排上,春季高考5月14日—15日考试,夏季高考6月7日—8日考试,全市中考6月13日至15日进行。

今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将于2017年开始实施,2020年全面推进。从早前政策来看,深化夏季高考科目改革是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夏季高考成绩由3+3组成,即语数外三门必选科目加上思政、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的3门科目组成。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形式,夏季高考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春季高考依据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单独招生中,中职生依据招生院校组织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高中生依据合格考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高职综合评价招生中,依据高考(春夏)成绩或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或普通高中合格考试成绩及职业适应性测试。四类招考方式共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

今年高考政策的变化不大,主要有三点:今年综合科目使用全国卷,也就是说,今年四个高考科目中,外语和综合两个科目使用全国卷,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仍然由我省自主命题,到2018年我省将全部使用全国卷;2016年起将在部分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办学水平较高的省属本科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以“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学校考核”的招生方式进行;今年还将启动地方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相关政策文件将在高考录取前。

猜你喜欢:

篇(3)

一、问题提出

1.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各国之间以人才为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致力于公民素质的提升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世界各国或地区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构建符合本国或者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核心素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完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在这些核心素养模型中,都强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会学习能力、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为贯彻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深入研究如何把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宏观教育目标具体化,以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研究。可是,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却效益不高。为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2.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创新和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吸收10年课改经验,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改革教学、实施评价。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案出台,主要亮点之一就是加强综合素质测评。由此可见,注重学思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改革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学思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3.学校发展与研究深化的必然

“3+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逐步形成具有十四色的有效课堂模式”,目标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有效课堂”,原则是“教师应以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1”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变化是可喜的,但离新课程所要求的理想的课堂还有很大差距,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任何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3+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推动,但走到一定阶段,我们发现,课堂教学若不能完全反应教学的本质要求,就不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变革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二、模式建构

1.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教学活动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外部学生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核心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同时强调高水平的思维、自主建构、师生互动(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知识的深度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习情境的创设、核心概念的学习、元认知与迁移、创新素质的培养等,既重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2)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

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教学中尽量做到如下几点:强调对概念的深度理解;注重教,也注重学;重视创设学习情境;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教学;重视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注重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培养。

(3)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

基于学习理论和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林崇德与胡卫平提出了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基于学习科学和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基本教学原理包括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五大基本原理;提出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思维品质、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和分层教学以因材施教”七个方面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强调教学或者中“双主体”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的课堂互动。

2.操作程序与教学评价

突出三备:教师个人独立备课,形成初案;备课组集体备课,形成共案;教师个人分析学情,形成个案。

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6个环节提升备课的精细与质量。备课成果要达到教案、学案、练习案的统一。这样才能通过巩固测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通过评价反馈,使学生知识没有疑点;通过反思总结,使学生有相关知识结构。

教学要求: 第一,分析学情,提炼重点;第二,层次引导,有效设问 ;第三,助学助力,提升实效;第四,课堂反思,整理提高。

这一模式体现了学习与思维的结合、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统一,反映了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模式、社会交往教学模式的优点,突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

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的深度理解;第二,重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学生围绕目标的积极思维和内在兴趣。

这一模式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和激励性,坚持评价内容的开放化,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评价主体的融合化。

教学评价的整体要求:科学性――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科学;适切性――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等适合学生特点;思维性――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目标积极思维;自主性――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互动,具有内在动机和兴趣。

三、实施策略

“学思结合、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学的变化与提高。

一是教师的变化。课改中,教师在改变课堂、改变学生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从“单打独斗”走向“集体合作”,从“讲学”走向“导学”,从“完成任务”走向“了解学情”。

二是学生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主动性、自信心增强了,热爱学习的学生增多了,许多学生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塑造形象的追求,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表达,许多学生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

三是课堂的变化。课堂上学生敢于展示问题,敢于着手解决问题了;课堂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仅心动,还能身动;学生不仅想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收获了快乐。

四是学校的变化。经过几年的坚持与努力,我校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办学特色愈加鲜明,社会声誉进一步提升。学校高考成绩连续五年稳步提高。2015年,,一本上线260人,二本上线826人,二本以上上线率达86%,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普通高中示范校”、“文明单位”、 “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呼市教育局 “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十一五” 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1.注重抓好常规,潜移默化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落实好六个操作环节,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了“个案―共案―个案”的备课形式,教师们逐步能够将备课组集体的思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比如在英语词汇课上,教师们能够用结合时事的自编故事作为活动素材,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语法课上,学生可以在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下,将语法内容轻松地理解并掌握;在作文课上,学生通过对话题讨论,生成一定的信息量,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某一话题的行文思路,最后由学生独立成文,并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由学生发现其中的闪光点与问题。

新的教案编写模式, 促进教师思考和研究教材,提高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细致明确,更注重了方法的指导,不再靠惯性进行教学。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举措。英语组编写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配套学案,如语法学案和单词学案等;地理组把科技进步的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引导学生读图、析图,逐渐培养地图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的学习效率;数学组不断完善学案,学生认同度高,课堂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语文组也编写了新课程配套的练习册,等等。这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课前2分钟,课上的小组合作,潜移默化培训学生干部

我校课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的培养,课前两分钟的内容安排就可以体现这一过程。开学伊始,学科教师对整个年级的课代表进行课前两分钟的培训。通过培训,大部分课代表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自行组织课前两分钟,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效果良好。如有的班级从开始的简单复习、阅读等内容开始延伸到课代表自行找出学习中的易错点,结合习题在课前两分钟进行强化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前两分钟发挥课代表的带头作用,又锻炼课代表的组织能力和选择题型的能力。课代表在选题过程中要大量做题,海选出重要题型和典型题型展现在同学面前,带领班里同学一起解答,一起讨论,解题中碰到困难课代表再做解释,让其在班里树立威信,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做法很快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由于课代表在准备课前两分钟时投入了很多精力,使自己学科成绩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培养了学习方法,导致全科成绩都在上升,这就是课前两分钟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在课上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干部,让他们不仅起到带头的作用,还在扶弱补差中成为教师的好助手。

3.注重课堂实操,潜移默化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

在同课异构、同课再构、专题研究课、青年教师评优课、课改优秀课展示等活动中,我们通过听授课教师的课,参与评价交流思想,提出建议意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寻求最佳活动方式,最后使课堂得以提升质量。实操培训,突破了课堂操作的许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是一个边走边交流反思的长期过程,一定要多琢磨、多思考、多学习、多借鉴、多对比、多实践,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4.注重课题研究,潜移默化培养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是学校的工作重心所在。学校与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胡卫平教授团队合作,进行为期三年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课题实施规划》实验,以推动、深化、总结、完善课改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把课上好,让学生喜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以探究的理念、眼光、思维方式审视自己的教学。只有加强教学研究,我们才能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解读,才能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个性化。

如地理组教研组的《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地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三个备课组不约而同地把读图能力作为一个研究重心,学校适时引导,将其立为校本课题项目,开展研究。通过三年的实践,于2013年顺利结题并被呼和浩特市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中化学组承担着全国教育学会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我校“学思结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有机化学中对有机分子结构的分析和同分异构现象的学习,引入了模型教学,将有机分子模型带入课堂,分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领会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变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组装模型和小组之间交流成果,将比较抽象的有机分子结构变得直观而具体,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很浓,对结构变化的分析非常明确,效果很好,也为后期有机化学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