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际教育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6 12:56: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际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际教育论文

篇(1)

一、全球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趋势

(一)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竞争性合作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的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资源需求总量不断上升,走国际化路线是实现全球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供需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与服务实现全球流通,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跨国贸易、竞争与整合。目前教育输出国以英、美、澳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出主要以经济和市场化为导向,因而强调竞争,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弥补国内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些国家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在全球范围内争夺生源,并通过海外分校、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增加收入来源。教育输入国以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入以加强本国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品质为导向,因而更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各种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与院校联盟不断推进,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以竞争性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以全球范围内教育交流领域最著名、最典型的博洛尼亚进程为例,1999年,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建立统一的3-5-8学制,实行统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到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46个,各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为建成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奠定了基础。除了区域性合作之外,各国跨境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日益增多。如,新加坡通过采用新加坡、美国、中国顶尖大学三校合办的模式,创立了第四所公立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海湾地区的卡塔尔和阿布扎比分别花费数亿美元在本国开办欧美顶尖大学的分校;亚洲理工学院投资10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开办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印度教育部也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国外教育投资者在印度开办大学或分校。

(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服务贸易协定”把高等教育视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服务性产品,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同时,全球经济危机带来高等教育经费的紧缩,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弥补政府削减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而造成的办学经费不足,纷纷改变原有的教育资助或援助政策,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为争夺留学生源,各国除了采取措施吸引留学生外,还通过开设海外分校、特许经营、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为本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收入。对于英、美、澳等发达国家而言,获得经济收益、缓解教育经费压力,已成为其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具体表现为以留学和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跨境教育项目得到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开展跨境教育的形式多样,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把教育输出看作是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战略,强调经济收益。特别是澳大利亚通过TAFE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巨额收入,其教育输出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已成为本国第二大服务产业。TAFE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模式灵活多样:通过在境外设立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来输出职业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来开拓市场;通过输出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来获得知识产权收益;通过招收留学生来创收和提高学生国际化比例;通过境外交流与培训扩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影响,等。

美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大力发展留学教育,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回报。留学生教育不仅给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储备、带来巨额学费收入和经济效益,还加强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近5年,美国各州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再缩减,已达到25年来最低点。华盛顿州过去3年的州财政资金削减了一半以上,华盛顿大学被迫减少其本地生源数以增加海外学生的数量。该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该校18%的新生来自国外,每名外国大学生每年学费为2.8万美元,约为华盛顿州本地学生的3倍。该校校长麦克·杨称,正是靠着海外留学生的支持,超过班级人数1/3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华盛顿学生才能上得起这所学校。

法国高教部也在加紧分析研讨如何吸引外国留学生问题。法国高教部部长瓦莱丽·佩克雷斯提出,今后在招收外国留学生过程中将扩大招收高层次留学生人数,到2015年使赴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由目前的50%提高到67%左右;加强与外国高校合作,到2015年,使通过合作项目赴法留学的学生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2]。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跨境教育质量是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通过双边的、区域性的和国际的机制,来回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提出的挑战。各跨境质量保障机构也在转向采用通用的质量评审标准,保证跨境教育提供者的合法性,确保消费者所接受的教育达到认同的标准,所获得的资格得到国际认可。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障跨境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分别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者、学生、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学历鉴定机构以及专业团体等在跨境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建议,帮助成员国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跨境办学的质量与有效性,保护学生等相关群体免受劣质教育的伤害。

目前,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但对于外国机构来本国办学或本国机构到国外办学缺乏经验,对于如何保障跨境教育的质量缺乏认识,造成跨境教育市场鱼目混珠,跨境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合作办学信誉难以提升。这种现象已引起各国重视,不管是教育输入国还是教育输出国,都在努力加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通过积极的探讨和经验分享,解决跨境教育在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等方面的核心制度安排[3],优化 跨境教育的发展环境。如,针对近几年大学海外教育项目运营中出现项目失败、劣质跨境教育给澳大利亚及海外合作伙伴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及学生福利和安全方面的风险等问题,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于2005年投资135万澳元用于14所大学的15个跨境教育项目研究,希望从中找出海外教育项目质量监控的对策。目前,澳大利亚主要从建立跨境教育质量监管框架、成立专门的跨境教育监管机构、慎重选择跨境教育合作伙伴、制定详细的跨境教育发展计划、签署双边合作协议、维护双边合作关系、制定跨境教育项目实施程序和准则等几方面对跨境教育的质量进行监管和保障,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进展

(一)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教育交流合作大格局已形成

我国已经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2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同时,也设立了18个双边和多边教育高层交流的定期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个区域合作平台。中美、中俄、中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初步形成,各种语言年、文化年、国家年活动相继举办。目前,已经签署和正在有效执行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协议是154个。另外,正在实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有77项。未来将进一步巩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落实好未来4年“公费派遣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和美方未来4年“派遣10万学生来华留学倡议”等成果。深化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机制,重点推进中俄“语言年”、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构建好中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中国—拉美、中国—东北亚交流机制,推动双边和区域教育国际合作。

(二)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目前,我国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快速。2012年,先后批准正式或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批准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6个高起点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全国本科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和高校内设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已达43个,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同时,高起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增多。2012年,共批准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了149个办学基础较好、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732个,约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46%。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体制创新、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教育部将进一步修订高校境外办学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高校“走出去”。

(三)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与3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据最近的一项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也逐渐成为了新兴的吸引更多国际学生的目的国。

目前,来华留学发展迅速、出国留学规模继续扩大、留学回国热情持续高涨。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华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9.26万人,比2010年增加两万多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较2011年增加5.99万,增长17.65%;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67万,增长46.57%,留学回国人员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近期,我国政府在推动出国留学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表现在:留学工作的政策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留学工作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留学工作信息化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将在实施留学中国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加强出国留学工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通过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支持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等活动,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一)高职国际化办学需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找准定位

随着高职国际化的发展,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国际化办学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内院校与合作对象在学制、学历层次、教育功能和社会职责等方面的错位。各国由于教育制度、学制发展、社会需求等背景不同,在教育分类上有很大差别。如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同属一个类型。但社区学院又与我国高职院校不完全相同,它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于一体,为特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和具有开放性,在办学定位上更突出了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能够完全满足社区各行业、企业及居民的学习需求。我国高职是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相对照,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5B,即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这也使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得到了权威性确认。《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层次、范围、学制、课程,都明确了各自的定位,自公布以来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推行。我国高职在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时,同样可以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为参考,分析其所举办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以便于选择与自己对口的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逐渐从盲目走向理性和深层次、专业化,更加注重实效和内涵发展。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选择对口院校和对口领域进行交流合作,越来越成为未来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二)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在这个进程中,一些国外合作方过于以营利为目的,很难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用。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和监测机制,有步骤、有制度、分层次地对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规范和引导。另外,我国高职教育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待建 立和完善。目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亟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也有助于促进我国高职学生获得更好的国际就业资格和海外就业机会。行业协会在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职业教育必然关注双边、多边的职业教育合作,关注校企合作。目前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UNESCO-UNEVOC)联系中心已达200多个,这些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和联合研究,分享经验、发展各国职业教育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极大促进了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合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社会行业组织、学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电子邮件等电子传媒的出现,使大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大学在未来将会成为全球学生数量扩张的重要动因。英国教育部看到这一契机,督促大学开发网络课程,英国大规模网络课程平台“未来学习”已经宣布在今年开发网络课程。西澳大利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的科学和艺术类免费网络课程也已经开始全面上线。2014年9月1日,电子教科书将走进莫斯科学校的课堂。现代教学手段在远程教育上的运用加大了各国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学生的求职观念,通过网络选择职业的范围和地域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就业渠道更加畅通。信息流动的速度,决定着高等教育机构间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通畅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数据的收集、整合和统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发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实践经验,当前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提高开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传播通道和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在教学、科研和国际交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国际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和开放的领域,将面临着与境外大学的直接竞争,特别是生源的竞争。能否抢占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先机,关键要看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切实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提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将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是要鼓励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开展境外办学。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三是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位体系,增强办学特色,选择就业准入国际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全球化紧缺的专业,探索试点高职多样化合作办学模式;四是扩大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加强与全球职业教育的交流和区域合作。

参 考 文 献

[1]任君庆,王义.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3,6.

篇(2)

    【编号:53,省级,国内范围发行,西南师范大学主办,《西师成人教育》1991年1期上发表;编号:57,省级,国内范围发行,河南省高校电教学会主办,《河南高校电教》1991年2期上发表;编号:66,省级,国内范围发行,河北师范大学主办,《河北电教》1992年1期上发表。原文共7380字,部分内容发表于《西师大成人教育》1991年1期和《河北电教》1992年l期,全文刊登在《河南高校电教》1993年2期上。1993年载入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全国中师优秀电教科研论文选》一书中。1998年2月被全国中小学课程导学研究会载入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的《课程导学与思维研究成果集锦》一书中。1997年3月被中央教研所载入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书中。1998年1月荣获巴中地区教委优秀电教成果二等奖。1998年8月7日在深圳召开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学会学习与素质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12月由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四届《“国际优秀作品(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8月8日一18日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加拿大温哥华西门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中国海南省教育学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新世纪华文教育论坛暨现代校务管理进修班”上进行学术交流。2000年11月12日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五届亚太华文教育新路向暨校务管理论坛大会”上交流。2001年3月24日海南省教育学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泰国华教协会在海口市举办的“国际华人教育暨校务管理论坛大会”和“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会员大会”上交流。2001年10月此文已被香港优秀转载;2001年12月此文已被香港优秀转载;2001年12月此文已被香港世界艺术网转载;2002年6月此文已被香港国际优秀转载;2003年7月此文已被香港世界艺术网转载。】

    【摘要】“美育与电化教育的关系”这篇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电化教育与美育有着共同的目标。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电化教育的美育功效:电教教材自身就带有审美属性,是电化教育的主要审美对象;电化教育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美育过程,是向学生进行美育的新途径。第三部分则不举艺术学科的例子,单以几何中的三道题,利用幻灯投影将其潜在的各种美的素质,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演化为形象美、图画美和动态美,从一个侧面来阐明美育在电化教育中的强化作用。这三个例子分别为:利用复合投影片将复杂的图形进行等积变化,给学生以科学美的感受;利用抽动片将复杂的图形进行分离简化,给学生以科学美的感受;利用旋转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给学生以科学美的感受。这三个方面,是将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线条、色彩所构成的图案美、对称美、色彩美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教育。

    【关键词】美育;电化教育;关系;目标;功能;强化效应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美育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已愈来愈被人们所普遍关注和重视,进而成为当今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促成下,在人们传递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观念及方式的不断更新下,蓬勃兴起和发展的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现代教育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冷清沉寂和单调呆板,弥补了传统教育所造成的美育缺陷。无论是电化教育自身带有的美育反应,还是美育对电化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借鉴,它们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有机结合,对现代教育来说,不仅其内蕴能得到极大的拓宽和发掘,就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也会多姿多彩、活泼新鲜。由此也就自然地能达到优化教育的目的。

    一、电化教育与美育有着共同的目标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美的感受中冶炼品性、熏陶情操,同时获得有关知识。在审美教育活动中,美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美感,是指审美主体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说得明了点,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美的认识、鉴赏、评判,并由而引起的情感活动。一般来说,是由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多种心理因素交融贯通而形成的。美感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具有直觉性、功利性和愉悦性。这使它同电化教育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媒体同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以传递教育信息的最优化教育。它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传授知识、表现教育内容。它使客观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事物的音、形、色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这就有助于学生作深层的感知,进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个感知和认识的过程,就是学生主观意识对客体事物进行评判审定的过程。凭借现代教育媒体,学生如闻其声、如视其色、如观其形、如临其境。这就为使学生的再现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更为丰富,情绪活动更为积极活跃而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整个心理活动达到一种高度融洽和和谐的状态。如此,则美育中的美感特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满足和体现。通过电化教育,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所产生的那种升华了的美感,无疑是强烈而持久的。

    美育的中心,是突出一个“美”字。以美诱人,以美启人,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而电化教育的特色及魅力也正在于此。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是电化教育的宗旨。不管美育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也好,还是渗透在其他各个学科之中也好,皆可通过电化教育而得以实现和加强。在电化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色彩图案、声响旋律、意境、形态等的感知、鉴赏,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思想上的启迪。这既是电化教育的效果,也是美育的目的。

    电化教育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已充分认识到,它有着两种不可忽视的功效:一是以其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语知欲;一是以其教材形声化的特点,能对学生进行审美育,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传统教育固然也含着美育的因素,但不仅目的性不明确,就是少有的美的表现形态也是单调的、静止的。电化教育将美的表现形态多样化、动态化、直觉化,从而使学生在美的环境里,美的享受中学习,而在学习中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增强和加强审美意识。电化教育在美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化教育中的美育功能

    电化教育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它具有教材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形声化是通过光、形、色和优美动听音响加以表现的,带有强烈的艺术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声化也就是艺术化。而艺术化则带有深刻的审美意义。

    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灾、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并且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让学生亲耳所闻、亲目所睹、亲身所感,不仅使感知对象变得更直觉,而且感知的范围更为广阔。于是,审美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包容其中。学生在对色彩、声响、光度、形态、画面等的感受中,所获得的美感非常明显而强烈。因此,根据美育理论来认识,电化教育实际上带有很重要的美育成分。这点还可以从下面两点深入具体的分析中得到印证。

    (一)电教教材自身就带有审美属性,是电化教育的主要审美对象。

    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间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声像教材。一般有三种类型,即视觉教材(如纪灯片、投影片)、听觉教材(如录音带、唱片)、视听教材(如有声电影、电视)。无论何种教材,都能给人以直觉性,可以让人真切地观察事物的形象,接受真实的音响,这正好与审美教育活动中的美感直觉性相吻合。电教教材是电化教育传道信息的主要依据。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它本身就应带有艺术性,也即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因此,电教教材的内容,要以能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为原则。画面构图要清晰匀称,变换连贯,流畅合理;光线与色彩要明暗适度,调配恰当,使观者舒适;音乐与语言,要与景物动作协调,要有节奏感、韵律感,使听者愉快。而这些。又恰恰是审美活动中美感的功利性和愉悦性所要求的。另外,电化教材作为一种全新的教材,它同电化教育所具有的智力功能和审美功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在电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直接移植为电教教材本身就成为一种艺术审美教材。这些艺术作品,一旦展现在学生面前,其给予不生启示,领悟和感知功效,就绝非文字教材所能达到。艺术形象的多样性、丰富性、多功能性、形成了电教教材内涵的深蕴度。学生从自然景物、社会形象以及各种音响的具体感知中,获得了对教材内容的领悟和审美感受,激发出了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对于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也就有所提高。这样,电化教材所具有的审美品格和审美功能就成为整个美育不可分割和有机内容。就是不具艺术性质的形声教材,也以其形声化特点和多种线条、比例、色彩、投影等直感效果而产生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同样体现着审美功能。因为视觉形象乃是对现实后种创造性把握。这种被把握的形象是经过想象加工了的美的形象。正是由于电化教材的这种带有普遍意义和明显特征的审美品格,形成了它本身所特有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功效,使电化教育成为美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电化教育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美育过程,是向学生进行美育的新途径。

    近年来美育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独立学科,有的地方已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单独开设课程。但就大多数学校来看,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还是通过各种艺术学科的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的。随着电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我们又找到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前面提到过,电化教育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电化教育的过程中,这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会给学生以许多别开生面的审美活动和鲜明而强烈的审美感受。如在幻灯、投影教学中,幻灯或投影映示在银幕上,学生通过视觉所感受到的画面意蕴,首先使学生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进而激发出审美冲动,获得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这其实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内涵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客体被审美主体所感知,并通过感知者的联想和想象,其美的价值得到了发掘和扩大,特别是电影、电视教学,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彩、学生所获得的美感则更多、更普遍、更真切。如通过画面用光及景别的变换,用镜头的推、拉、遥、移、跟和组接,用动、静镜头的交互结合等,形成一种让人情绪涌动的流动美、变换美、和谐美等。再加上配之以色彩、声响、解说、诗歌、乐曲、绘画等艺术表现手法,还会产生出更多的美来,如色彩美、音韵美、意境美、图像美等。获得的美感更为强烈。如果教师在这些审美心理活动中及时地引导学生,使其审美感受沿着教学所要求的审美方向发展和深化,就能从形象的感知过渡到理性的顿悟,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形声化教材所展示的视听形象就是审美感受的物质基础。学生通过感知,首先把握住形声教材的感性状貌,并获得一定的审美感受。然后再随着电化教育过程层次的逐步加深,学生对感知对象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其审美感受也就愈充分、愈强烈。学生的这种审美感受决非单纯的感性认识,其中也包含着理性认识。因为审美主体往往结合感性的形象,通过想象与思维的相互作用,把感知到的直观表象,经过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加工改造,既保留直观表象中的具体性、鲜明性、生动性,又达到了深刻的反映和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从而构成审美感受中的理性认识。形成教材使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同时将审美感受中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这正是电化教育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电化教育在美育中的确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美育在电化教育中的强化效应

    美育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常以鲜明的形象性和优良的心理情绪的感染,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陶冶、思想道德上的升华。同时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的视野,唤起和鼓舞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中,而不是抽象的思维,因此,人们在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观的形象开始的。只有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它的内在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悦”。所以,在电化教育中应特别留意和注重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去刺激学生感官,从而使之在美的感受中去获得知识。下面我们且不举艺术学科的例子,单以几何中的三道题,利用幻灯、投影将其潜在的各种美的体质,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演化为形象美、图画美和动态美,从一个侧面来说明美育在电化教育中的强化作用。

    (一)利用复合投影片将复杂的图形进行等积变化,给学生以科学美的感受。

    在学习立体几何中,很多学生一遇到难题便一筹莫展。在教学中,借助幻灯投影给学生以形象美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例如:“用平行于正方体的各条棱,且过棱的1/4处截正方体,求剩余部分的体积”。很多学生难于分辨剩余部分的是啥形状,也就无法计算体积。在教学中如果利用投影手段,将逐次截割的过程进行演示,对最后剩余部分进行等积变形,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从而可以看出剩余部分是由一个正方体和六个等积的正四棱台组成(图5只画了三个正四棱台)。这样,通过鲜明的具体形象来感染,从而使学生从中产生美的意识,获得美感,进而达到美的升华。学生很快就得到领悟而把这道题给解答出来。这不仅给学生心理上的愉悦,唤起学生追求科学美和审美体验,从而能够陶冶情操,同时还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利用抽动片将复杂的图形进行分离简化,给学生以科学美的感受。

    对立体几何,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让其在学习中获得美感。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推导证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等于和三棱锥等底等高的三棱柱体积的1/3”时,将事前自制涂有不同颜色的抽拉片映示在银幕上进行分离、组合。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设图6的体积为V,图7、图8、图9的体积分别为V1、V2、V3)。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把静止的图形活动化了,从而证明了三棱锥的体积V1=V2=V3=1/3V。将艰苦而紧张的学习过程寓于轻松愉快的图像认识活动中。 学生激发出兴趣,在美感之中,增强了理解,发展了智力。幻灯、投影手段在整体分割,分散难点,有分有合,化难为易等方面起到了塑造形象美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美感之中较容易掌握本来难以理解的东西。

    (三)利用旋转片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给学生以科学美的感受。

    学生在证明几何题时,大多数感到不知从何下手。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将一些典型的题的多种解法用不同的颜色绘制成投影片,放映给学生、去撞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激发学生心灵上的愉悦感,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解决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P 是正三角形A、B、C外接圆BC上的一点(如图10所示),求证PA=PB+PC”。教师用不同颜色将这道题的六种解法制成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的旋转片演示给学生。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审美图冲动,而且排除了学生思路中的障碍,启发引导了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增强了学生对美的感受。

篇(3)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智者派哲学中的普罗泰戈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人有共性和个性,未来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决定人的学习和教育也应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模式。特别是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全面实施。为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发挥就业个性化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其就业个体的主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个性化教育观应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模式,培养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新视野。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及其形成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以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在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的前提下,依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寻找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方法,实施相应的教育措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个性化教育这股思潮并非空穴来风,中国古代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已经明确地提到了个性化教育,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发展学生特长,培养良好个性,主张把统一要求和培养特长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都将其培养成材。在西方。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最早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后来出现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也都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每个人由于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且人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就是个性化。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从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思想状况看,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就业需要还不相适应,笔者对北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择业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调查。在“理想的择业目标是什么”的回答中,46%的学生选择了自主择业,表明高职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明显增强,自主创业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学生能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所在。

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较窄,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在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重视不够。因此。目前高职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适应高职大学生求职的需要。

三、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确立个性化教育观点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又是人的个性和共性的发展。在人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旋律的社会背景下,确立个性化教育观,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

(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高职院校学生与其它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其学习、就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普遍较差,他们在面对择业、就业时,大都比较茫然,不知所措。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个性化教育观的确立,能够唤起和培养学生就业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就业主体的本质力量,在指导下自己完成职业设计。

(二)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现实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高职生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曾对我校2007、2008届的近2000名学生作过调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修正了在择业方面的观念,培训了就业的技能,对自身认识等方面不足希望学校也能进行辅导。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由国家“统包统分”,而今,这种就业模式已一去不复返,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为当今与未来就业的趋势与主流。这为高职生就业充分发挥个性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跨人“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13万,2007年达495万,2008年超过550万。在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立足于个性化教育观,突出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变化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确立个性化教育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确立个性化教育观要立足学生就业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特点,改革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和自身的一些原因,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声誉与普通院校还有一定的差距,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是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就业指导应本着“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将入学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切人点,这对尽快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观念,在入学教育中渗透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很重要的内容。

(二)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就业课程要针对学生特点,除系统化课程以外,针对社会对不同专业的各种技能素质需求和特点,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天赋。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好对非专业课程比如钢笔字、外语、电脑操作、论文写作、绘画才艺、音乐才艺、舞蹈才艺、驾车技术等方面的选修课程的正确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努力通过考试拿到全国通用的如“教师资格证”、“秘书证”、“广告设计师”、“计算机操作员”、“报关员”等证书。这样通过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特长,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具有就业特长,让高职毕业生成为各学校争相招聘的理想选择对象。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每个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不同。灵活多样的授课指导方式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首先,应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其次,引入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授课方式更有针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有选择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四)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在当前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打造专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构建一个有针对性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通过校园环境渲染、专业学习和班会等埋下就业的种子,大一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了解自己的就业志向,培养就业特长。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准许部分学生再次选择专业。对大二学生的就业指导,重点放在职业生涯的设计上。围绕就业目标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大三学生可以实行弹性学分制,当学生遇到就业机会时,允许学生暂时中断在校学习,到企业先行就业,然后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或者规定年限,先就业工作再回校学习直至毕业。

总之。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确立个性化教育观对学生的职业准备、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全面提升高职学校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刘文霞著.个性教育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1997

[2]韩庆祥,亢安毅著.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北京,200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共享;微信公众平台;教育论坛

引言

21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多元的途径,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教师立足校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加快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正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高素养, 促进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作为一个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教育工作者,我将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谈谈我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

1 教育专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现代企业教育》中总结:教师专业化发展(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有时也简称为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包括:(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

2.1 教师专业化发展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彻底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为应对新挑战,教师必须朝着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发展。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师的发展需求:

2.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趋明显 。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应试教育授课模式,让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无法提升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不面对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切实把网络的发展融入到教学中,必将会被现实淘汰,在很大程度上更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2.1.2 网络教学的优势日趋凸现。网络资源丰富,又具有互动灵活性,利用网络开展校本培训,正好能弥补传统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低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网络这一快捷手段弥补不足;

2.1.3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的网络管理平台,为师生之间开辟了超越时空的研讨新天地。QQ,微信等通讯手段和交流方式的流行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新的交流方式和平台。

2.2 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方式,但是,经过这今年的实践证明,显然,利用好网络资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2.2.1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无论资源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资源的内容包含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以及同一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知识;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要求。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档、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虚拟空间等等。比如近两年出现的大学公开课和精品课程,给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2.2 丰富的学习与教学手段。网络环境中,信息工具的更新迅速快、功能强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教学的手段。学习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工具学习和交流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知识建构,扩充知识结构; 教学实践中, 教师利用信息工具组织和呈现知识,多样化地展现知识内涵协助学生快速高效地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通过纯正的外语视频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不是我们传统教学当中教条式的灌输主义。

2.2.3 知识成果的传播速度快。知识成果包括学科知识成果与教育领域的知识成果。新的知识成果产生后,通过微博,博客,微信,专业学科网站上传分享等网络形式迅速传播与蔓延。教师能即时获取新的知识成果,经过学习、吸收和理解之后,把他人的优秀教学成果融入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快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知识成果的迅速传播大大缩短了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了成果应用效率和效益。

2.2.4 高效的交流协商。教师与同行借助网络工具就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经验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并针对教学难题展开讨论和协商,获得有益的方法和经验;教师与教学专家进行咨询交流, 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帮助,解决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促进知识和技能跨越式地发展;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等等,从而更好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2.2.5 广泛的协作学习与研究。不同区域的教师能通过互联网络, 实时或非实时地开展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师通过网络化的协作学习与研究,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提升了学习和研究的实力,能够胜任综合性的、复杂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协作的广泛性还体现在学科领域上,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能聚集、融合在一起,开展跨学科的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

3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

3.1 要有效实行资源共享

当今,教师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富、多样化的网络资源, 以及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环境。因此,无论是大到学校还是小到一个班级,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需要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鼓励资源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同时,优化资源共享的环境,合理筛选,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

3.2 要提高网上教学和交流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本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能够真正实行网上教学和交流是当前教学形势对教师的迫切要求。因此,教师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备课、网上虚拟课堂教学、网上辅导、网上答疑解惑和网上批改作业等。而且,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深刻认识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更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更多的是组织学生一起探究和学习新的知识,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要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能收发电子邮件,能在网上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尤其是要利用好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实时交流软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专题讨论和开展科学研究,与其他教师在网上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等。借助这些网络资源,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3 要以学校或年级教研讨论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又为集体备课插上了双翼。依托学校或年级专门开设的教学教研论坛平台,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是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网络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师利用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更是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实现。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是:只要登上备课平台,教师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这就弥补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资源、备课地点有限的种种不足。

3.4 要在校本培训基础上,建立网络资源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在《教师专业化制度的改善》中提到,教师专业化发展要遵循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在上级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集中力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4.1 建设先进的资源库运行环境,创造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条件 。信息技术中的大量资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隔一段时间,教师都要把自己教学第一手资料传送到一定的教育资源库,建构一定的教育资源网络体系。

3.4.2 创建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还可创建教育论坛或教育博客网,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提供大量及时的信息,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流入本组织,有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创新。

3.4.3 创建网络教学环境,培养教师较强的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

3.5 利用好社会性软件

社会性软件具有简易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社会性软件的广泛应用在个体知识和共享知识的组织和管理、社会网络的构建、促进个体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常见的社会性软件有:即时通讯工具、e -Mail、博客、微博,微信等等。为了使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使用社会性软件的效率和质量。

3.5.1 开展社会性软件的技能培训。使教师快速了解社会性软件的性能、功效和用途,掌握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巧妙地应用社会性软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和教学活动的效率。

3.5.2 提高教师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意识。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调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积极性; 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个人专业发展上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社会性软件开展教、学活动;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知识构建上的意义,鼓励教师在软件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观点、思想和知识的交流和协商,以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探索。

3.5.3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自主学习、交流协商、专题讨论、咨询服务、协作研究、评价反思等模式中选用合适的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探索和反思;努力提高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效率,使社会性软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工具;鼓励教师评价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效果,不断改进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可以说,今天教师专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环境,教师只有在网络环境下不断地去学习,体会网络的巨大功效,把网络的有效因素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和教学中,才能在信息化时代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新途径的探究 》 李强等著 2010.7

[2]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赵慧丽著 2011.11

[3]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及品质》 刘学金著 2009.8

篇(5)

【作者简介】王吉康(1990—),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贾缓(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自21世纪以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政策越来越具有全球统一协作的特点。[1]UNESCO、OECD、EU等作为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引领了世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环境不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也显示出相对独立的特点。UNESCO 2013年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从《贝伦行动框架》的视角、审视了成人教育政策的基本状况、探究了成人教育政策对象和目标、分析了成人教育语言政策。

成人教育论文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

1、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

(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

2、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

3、(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4、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

5、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

二、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三、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

(2) 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

(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 age 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

(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女性人群。关于性别,在历史上世界各地就存在男女教育的不平等性,妇女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于消除教育性别的不平等,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强调将女性作为教育政策的目标人群。巴勒斯坦作为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成人“不论性别”(regardless of gender)都可以成为成人学习对象;但在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某些国家仍将男性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优先群体。总的来说,女性在成人教育政策中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

篇(6)

关键词:人本主义;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81-02

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素质的综合评价。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映在教育上即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在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电子技术、统计学等为主的现代技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无论对心理的研究还是心理模式的建立,都在技术主义的主导下进行严格的定量化。这种定量化的心理研究把人看成一个纯客观的现象加以剖析与肢解,从而忽视了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个体心理研究,忽视了人内在的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1]。

人本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强调的是价值的引导及创造的过程。美国教育学家C.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体的行为变化均受其心理场的支配。学习是通过心理场的不断分化来改变个体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在他为了未来而选择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在他的态度和他的个性之中,引起变化。”[2]因此,学习并非只是涉及记忆和思维的纯认知过程,而是一种与人生活及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化的内在学习,人的认知与情感、行为与个性等方面都蕴涵其中,产生整合的效应,从而导致人的整体变化。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如何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发现个人特质,从而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罗杰斯认为,教育要培养的是充分发挥主体功能的个人,是自我实现的社会化个人。孔曼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化的个人,即自我实现者。人本主义教育不但重视个人的发展,而且兼顾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但要促进个人潜能的发展,也培养富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社会化个体,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的快速积累,另一方面是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逐步丧失,人们感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在生存,这种忧郁的持久压抑,势必会导致众多的心理失衡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对物质的强烈追求在教育上体现以技术为第一的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教育,而忽视了人作为一个有机个体的丰富多彩的心理发展。以生存为目标的技术是掌握了,但作为社会中的人却被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性学习评价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现象。

二、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级,而是在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和激励功能,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诊断问题、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其特点是评价的多元化、模糊化和差异性,评价的多元化是核心。

(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九个范畴,分别是语言、逻辑 、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和生存智慧。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留意每个学生在某方面的突出智能,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达到要求时,不能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二)评价方式的模糊化

学习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问题。统一的定量考试是基于泰勒式的教育评价模式,即把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化寄托在以“量化”为特点的评价方法上。定量考试有利于特定知识技能的评价和筛选,但不利于学生才能的全面发挥,会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很难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可靠的反馈信息。此外,有不少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无法形成精确的量化指标。模糊评价技术利用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采用模糊数学中的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评价领域进行量化综合,从而得到可比的量化评价结果。模糊评价技术在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上比单一的定量考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三)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学习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上,也表现在生理特点、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3]。发展性评价是动态的,关注学生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强调个别差异,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特色和潜力,并提出适合个体学习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

三、多元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统一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重点在于完成教学计划,检测学生对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的标准可以提前公示,体现评价的平等、公平和一致性。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学生,从而忽略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评价的结果强调共性,因此,各种性格、能力和背景的学生来到课堂,塑造的是相似的思维,见图1(图中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个性和思想)。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认为:“我们的学生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个性,而把他们按照同一个模样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被迫,或自认为是被迫去按照别人给他们规定好的线路去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异化,也使教师异化,是到需要改善的时候了。”[4]

多元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本目的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是较深层次的教学,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知道如何去识别学生的差异性,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特色和长处,并加强它,突出个体的比较优势,见图2。多元评价提倡多元、发散的思维方式,如同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曾写道的:“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图2 多元评价结果

学生的发展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观察活动是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依靠直觉的感性认识,能引导、触发思维的方向。思维能力是指认知、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包括成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从而对周围人或事物施加一定影响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发展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和强化。

由于涉及的内容不同,不同课程的培养目标也不一样,因此,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教育技术学专业中“教与学心理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可以通过组织多次专题研讨并设计包含三种能力、九项评价因子的多元效果评价表。具体是:观察能力(专题的方向切入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论文阅读),思维能力(专题内容组织、专题内容的独特性、专题内容的深度),问题解决能力(课件制作、演讲的形体语言、问题交流)。

各评价因子的影响权重系数可以均衡,如上述中的九项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都设为1/9,即总成绩为各因子的平均成绩,总成绩=P*∑Ai(i=1..n,P=1/n,n为总的评价因子数量,Ai为每项因子的成绩)。建议总成绩的计算采用非均衡权重系数,如采用斐波那契数列或自然数数列[5],即定义a1=1,ai=ai-1+1(i>=2),Pi=ai/∑ai(i=1..n),则总成绩=∑Pi*Ai(Ai为每项因子的成绩,Pi为每项因子的权重系数,∑Pi=1)。教师也可以自己根据需要自己定义各评价因子的影响权重系数。为突出个体的比较优势,在计算总成绩时Ai的最大值可以对应Pi的最大值。

采用本方法进行学习评价时,会相应增加教师收集信息的工作量,但其优势也比较明显:(1)多元评价可以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和比较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学生在相互观摩中可以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总成绩的趋同性,即总成绩可能比较接近。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不是通过分数来甄别和分类学生,而是通过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各自的潜能,引导学生突出自己的特色和长处,体现个体的比较优势,学生还可以通过相互借鉴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实时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6.

[2]Rogers,C.R.Freedom to Learn[M].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1969:104.

[3]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07,(3).

篇(7)

关键词: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以精英教育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与以大众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和实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与由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错位、比例失调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定位问题,政府管理政策单一造成的高等教育机构趋同问题等等。从粗到细合理地分类是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可能的方法。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在多篇文章中先后分析过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认为“精英与大众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而且两个发展方向不完全一致”,并提出“大众和精英是高等教育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并存的,不可互相代替的”。

按照潘先生的观点,在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内存在着两个子体系,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标志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和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为标志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两个体系的划分,宏观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分工合作与分类指导,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保护精英高等教育体系的“优秀”,实现大众高等教育体系的“平等”;微观上有利于院校准确定位,学科、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质量特色、治理结构与院校发展目标的统一;还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和国际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

一、概念的分类还是操作的分类

概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理性认识,是分析特定事物的特别的思维形式。同一类的事物的一组相关概念构成关于这类事物特别的观念、标准、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这类事物的概念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构成的整体,反映着一类事物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占支配地位的价值信念框架,或者研究范式。只有清晰把握一类事物的相关概念,才能深刻理解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区别。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那么标志是什么?如果认为仅仅是毛入学率15%或50%的数量问题,我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高等教育,也会拖垮精英高等教育。连马丁·特罗本人也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这些数字。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精英高等教育扩大化,或是精英高等教育的转型甚至消失?显然都不是。追问答案,我们需要区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许多重大概念差别。

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少源自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如思辨哲学、唯理论、认知主义、形式教育论、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人本主义,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认识论,主旨是高深学问,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对精英高等教育而言,可以用淘汰一万个技术应用人才的高竞争性选拔方式来培养一个爱因斯坦。世界一流的学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精英高等教育的追求。精英高等教育既不是行政权力设定的,也不是学术权威自封的,没有一流的高深学问,就没有精英高等教育,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

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少源自教育思想中的功利主义,如实验科学、经验论、行为主义、实质教育论、科学主义、国家危机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民主理论,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政治论,主旨是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目的是保障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对大众高等教育而言,只要社会对高等教育有需求,所培养的高素质的公民、技术操作能手、公共关系专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消闲娱乐的行家等等,就有价值。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可以学,是大众高等教育的追求。没有多样化,就没有大众高等教育。

对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学术自由、学术标准、大学法人化、教育产业、教育市场、公平和效率等基本概念,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和提供者越来越多,越来越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和实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果不标明阐述的视角,应用的范围,我们简直无法理解这些概念。政府官员、高等教育学者、社会关注人士关于目前高等教育问题的一些争论剪不断,理还乱,其症结也就在这里。如果恰当分类,在一定的范围内解释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找到争论各方的诸多一致性。

在操作层面,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其主要管理模式采用横向管理,即学科和学院式管理,在国家或国际水平上运作。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需要和顾客选择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素质培养。其主要管理模式是纵向管理,即层级制管理、创业管理、市场选择,主要在地区水平上运作。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对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做出必要的区分,面对大量的操作性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经历、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学校类型和模式、院校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区域等等,我们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张冠李戴。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既不适应学生,也不适应社会。

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不是分层,只是没有高低之别的分类。这种分类既是概念的分类,又是操作的分类。

二、分离的体系还是交叉的体系

《辞海》对精英定义为,“西方社会学用语,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物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有联系,因散布于各行各业,因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这个定义所指的当然是社会精英。传统的西方教育观念中所定义的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这类人才。随着科学和技术取代人文对高等教育的主导,随着商业文化的实用主义思潮大举入侵校园,今天精英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标志已是教学与研究过程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毕业生较强的学术能力。不可否认,相当多的学术精英有朝一日可能成为社会精英,但与社区学院相比,无法肯定著名大学培养的人才心智更健全,品德更高尚。所以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以培养学术精英的过程和模式来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实际上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或为高深学问研究准备人才的教育机构。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精英高等教育就是要造就三类人才中的第一类,即“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有两类机构,新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经过改造的现有高等院校。新建和改造都必须依据大众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研究高深学问,但为研究高深学问准备人才不是这类机构的主要目标;大众高等教育也培养社会精英,但他们一般通过学术研究以外的途径走向社会精英;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有高的品位,但这种品位不是源于稀缺,不是源于贵族气,不是源于傲视社会,而是来自教育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来自教育过程、目标与大众需求的适应,来自所培养人才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和谐。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大众高等教育就是要造就三类人才中的第二类,即“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是强国战略的中坚人才,至少与第一类人才同样不可或缺。

按照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2000年版的统计数据,1998年秋季在6.6%的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注册的学生占28.1%,这类学校授予学士学位562146个,占同年美国授予学士学位总数的47%,这其中符合精英高等教育定义的博雅(Liberal Arts)学士学位仅244334个,约占同年美国授予学士学位总数的20%。在最高授予副学士学位的学院中注册的学生占40.1%,且86.3%的副学士学位是由这类学院授予的。这些数据提供的美国结论是,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占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3%—6%,接受了全美约1/4的学生,授予了全美约一半的学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校还授予了11328个副学士学位,占全美副学士学位总数的2%,还有两所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的大学自我定义为营利性的。

日本的大学和初级学院超过1200所,仅有30所大学的办学目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法国每年高中毕业生中仅1.5%的能进入研究型的“大学校”。韩国仅30余所大学需举行高竞争性的附加入学考试。中国从事精英高等教育和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的院校如何分工?根据胡瑞文教授的研究,从国际比较和财政能力分析,中国“不可能支撑上百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如果从现实出发,全国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数以30—50所为宜,其他高校都定位为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截至2003年7月1日我国有普通高校1571所,其中97%以上应为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同时为了满足大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每年还要新建100所左右的高校。也就是说,发展大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私立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任务,数十所国家重点大学,数百所省部管重点大学,上千所公办院校,应该是中国现阶段实施大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是否需要和适合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美国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授予那些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按标准完成精英高等教育的学生副学士学位,并不表明它们参与了大众高等教育。加州大学系统内既有精英高等教育,又有大众高等教育,但每所分校从事精英高等教育还是大众高等教育都有明确的分工。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采用双重模式,既提供为职业服务的课程和证书,也提供研究生教育,但这种研究生教育仍是职业性的,而不是高度理论性的。如果一所大学既用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从事精英高等教育,又用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从事大众高等教育,那与两所大学无异,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仍然是分立的。或许可以问,进入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并不都能成为学术精英,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的是精英大学的证书加职业技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呢?“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并无优势。用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很可能成为‘压缩型的精英教育’,除非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名,行大众高等教育之实,于精英高等教育有害,于大众高等教育无益。的确,我们无法通过一个入学选拔确定受教育者适合哪种教育,但解决的办法既不是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杂糅”(Multiuniversity),也不是使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趋同。恰恰相反,绝大部分大学应该明确自己在两种教育中的定位,开放学生在两种教育间的转学机制,给一些受教育者创造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

转贴于 在制订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时,克拉克·科尔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分为四类,一般的需求,为社会培养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可行的办法的人才,这类需求由整个高教系统承担;精英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以高深学问为基础的人才,这类需求由具有高度选拔性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招收智力最优秀的学生,其比例占全部需求的12.5%;半专业人才或中间性职业人才的需求,这类需求由一般选拔性的四年制本科学院承担,招收智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比例占全部需求的33%;平等的需求,使需要者能在半小时车程内进入学院就读,这类需求由非选拔性的社区学院承担,招收的学生占全部需求的54.5%。

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是否一定有硕士点、博士点,或者反之?其实未必。两种教育的根本区别不在授予学位的高低,而在于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模式。在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中,一些授予硕士、博土学位的专门院校并没有划入研究型大学之列。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从事大众高等教育,但可以与加州大学系统联合授予博士学位。按照胡瑞文教授的观点,国内数以百计的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大学应该归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行列。“在美国,有太多的高中生,在家长的支持下,放弃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奔学院读书。”因为学院“考察教授的惟一标准就是你的教学质量如何,‘本科教育第一’,成为学院永远不变的宗旨。”像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之类的学校,虽然不培养硕士、博士,但产生了一大批精英人物,为顶尖级研究型大学输送最受欢迎的硕士、博士生源,从教学内容到社会评价,进行的确实是精英教育,应该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

精英高等教育需要在国家范围内筹集昂贵的资源,选拔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可缺少国家的强力支持与规范。大众高等教育需要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文化,满足千差万别的个体需求,应有市场推动,大多应由地方依法管理。在宏观管理层面,两种教育应该是分立的。

对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都属于中学后的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原则对它们是共同适用的。它们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两个分支,代表着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的两个发展方向。今天精英高等教育的学术成果,可能就是明天大众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今天精英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能就是明天大众高等教育的师资。健康发展、规模庞大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将加速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精英高等教育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仅仅用一类机构来实现高等教育应该有的多样性,“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对高等教育机构按不同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过程、评价标准分类,按不同类别实现明确的分工。“我的结论是,现有的证据一般支持一个分化的,不是同质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反映分化的学生,分化的教学人员,分化的课程和劳动力市场中分化的职业——每一个方向都太分化,以至不能有效地安排在一个同质的院校之内。”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与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立势所必然。

由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治理结构、不同的服务面向、不同的评价体系,两类机构的分立是合理的。但这种分立并不意味着两类教育之间没有一个狭窄的模糊地带,在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过渡区,少数院校既研究高深学问,又传授艰深的职业技能;既不完全属于精英高等教育,也不完全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如处于学术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一些水平很高的专业院校,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法》1997版的5A2类中一些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专业学院。同样,两类教育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不能开一点职业技能课程,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的院校不能组织一些高深学问的研究性教学,但这些课程和教学提供的只是一些选择和补充,不构成一类教育的主体,不代表理念或模式的改变。

三、冲突的体系还是和谐的体系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间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竞争与冲突。其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政府责无旁贷。在美国,即使是私立院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需要依法提供5%—30%不等的办学经费。建设国家一流,以至世界一流的大学,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难以用金钱估价的学术探索、数十年后才能回报社会的基础研究,其主要投入者也只能是国家。在政府有限资源的分配上,两类教育产生冲突在所难免。优先精英高等教育,更关注大众高等教育,还是两者并重,都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阿尔特巴赫对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是,“精力和资源要聚集在更为现实的和可能更为实用的目标上”。其二,社会意识重学轻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进行事实上的主要服务于少数精英高等教育的高度竞争性选拔,使相当一部分大众高等教育是从失败者的社会形象开始,步履艰难;反之,大学学习过程重术轻学,以现时就业为目的,快餐式课程在精英高等教育的课表上比比皆是,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麦当劳式院校管理模式日趋流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角力,使得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的现象同时并存。

精英高等教育并不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属于“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因为大众高等教育原本不是精英高等教育必需的平台。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该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吗?除了变革以外,没有什么是持久的。马丁·特罗说到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会更繁荣,但大众化阶段繁荣的精英高等教育还是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吗?“知识本身就是目的”(纽曼),但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精英高等教育更重要的目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但为学术而学术,仅仅从事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的“纯粹研究”显然已不合时宜,精英高等教育没有不顾价值判断的价值自由。养成“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是必须的,但认为只有传统的人文经典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也未必正确。科学主义应该抵制,但科学和技术教育仍将是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功利主义应该限制,但功利仍将是推动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动力。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精英高等教育比大众高等教育更有力量,在产生原创性知识方面,精英高等教育应该比大众高等教育更有成就,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要求,精英高等教育既应努力使人完善,也应努力使人舒适。所以精英高等教育没有理由排斥大众高等教育中的功利,只不过精英高等教育中的确应该有一些部分不计功利,而另一些部分的功利更远大。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应该扩展,内容应该丰富。打破象牙塔的狭隘、傲慢、偏执、保守、僵化、自以为是,与大众高等教育一道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精英高等教育才不至于与公众的目标完全脱节。

大众高等教育应该从精英高等教育”拿来”什么?两种极端的情况令人担忧,一是以精英高等教育的口号来标榜大众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以精英高等教育的做法作为大众高等教育的改革新招,诸如此类的现象并不鲜见。二是大众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入学机会的均等和民主,将自己变成这样一类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相连,仅仅再生产现存的社会关系,以第一次就业为目标,将社会下层的子弟送往某个低等职业,无法成为促进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却有可能成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障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类型的能力,大众高等教育应该是与受教育者能力相适应的教育,而不是与受教育者地位相适应的教育。如果说精英高等教育具有一致的目标,一流的学术水平,大众高等教育则只有一个原则性的纲领——满足社会普遍的需要,一个明显的标志——多样化。不仅教人更好地谋生,而且教人更好地享受生活;不仅教人为职业做准备,而且教人为变换职业做准备。也就是说,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今天的大众高等教育也不应该完全是职业教育。大众高等教育中也应该包括理性和人文教育,只不过这种理性教育更多的不是以高难度的学术训练为手段,这种人文教育更多的不是以系统的经典著作为媒介。两类教育应该在彰显差别和特色的前提下相互借鉴。

分立不是二元,精英与大众是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细分,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是总体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功能分化,如同分工对大工业生产一样,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但两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管是精英高等教育还是大众高等教育,都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家长和一个人所必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共同的伦理价值、平衡的美学观念等等。国际比较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护精英高等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大力发展大众高等教育,确保高等教育民主化基础上精英高等教育的高度选拔性,并努力提高大众高等教育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没有高水准的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就是无源之流。还没有证据表明,一个精英高等教育体系不健全的国家能够创建有效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一个大众高等教育落后的国家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精英高等教育水平。放任的竞争和完全的控制,对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都不利。精英高等教育应该享有更大的学术自由,大众高等教育应该享有更大的市场自由。在政府、市场、学术三权角力之下,学术的前沿在哪里,精英高等教育就应该出现在哪里;政府管辖的边界在哪里,大众高等教育就必须延伸到哪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分别有适于自己耕耘的广阔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应该是和谐的,不排除局部冲突的整体和谐,不排除现时冲突的长远和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1—6.

[2]潘懋元。精英与大众:21世纪初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A].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196.

[3]潘懋元。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应统筹、协调发展[J].教育研究,2004,(1):48.

[4]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1,(11):38.

[5]LEE S SHULMAN.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2000 Edition[R].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2000.23.

[6]胡瑞文。高等教育应该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 [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6.

[7]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

[8]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118— 146.

[9]许纪霖。大学之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8, 238.

[10]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78.

[11]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和努力方向[J].新华文摘,2004,(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