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5: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职高教育 就业与深造 差别教育
我国在20世纪后期引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短短的20年中,各类学校分别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高校招生和社会就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不少职业高中的专业学科中也加入了艺术设计专业。那么,面对一个如此普及化的专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与其他学历的就业者相比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高学生的职业优势呢?面对就业与深造的不同需求,职高教育又应该怎样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呢?
1 职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无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需要应聘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将文化层次各异的求职者分为职高、专科、本科和更高学历应聘者四类,职高毕业求职者的主要职场竞争对手为专科、本科求职者。职高、专科、本科在职场竞争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职高学生中,除一部分参加高考选择继续深造外,其余大多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直接参加工作的职高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的年龄相较于专科或者本科等高学历学生更加具有优势,他们相对年轻、有活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是他们竞争的资本之一。职高学生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在学习时可能缺乏自觉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别与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会显示出比专科、本科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专业学科后,在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
大学专科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学生在专业上更具有指向性,思维上也相对成熟,能够很好的在自身的专业上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和职高一样学期较短,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显得更加稳重但是缺乏一定的朝气。
本科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但是他们的学时较长,比起一同毕业的专科、职高学生来说在年龄上并不占优势,而且长时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影响到专业技术的扎实程度,在专业技能上来讲优势也并不明显。
相较于专科、本科生而言,职高的学生具有的优势有以下两点:(1)职高学生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相对于本科等学历学生而言更加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拼搏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足,他们有更强的不为艰辛的勇气。(2)职高学生在毕业时参加高考继续深造的,他们在职高阶段已经学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进入高等学府后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课程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使个人才能由“专”字变为“精”字。因此,职高学生中的某些“职高生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现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文凭之外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工作能力,因此造成了学历越低越难就业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商品周期不断萎缩,专业化水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时代的突飞猛进,更是加速了一线专业操作工的需求,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了,因此,在现在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竞争优势,可以与其他学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专业能力相抗衡,因此,选择职高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2 职高独特的特色培养
大专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的两种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学制和学位上,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2-3年,没有学位。职高学生一般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大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即实用化人才。而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职业高中是承接初中教育,并对高级中学形成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高中在不放松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养面向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口专业上更有竞争力。
职高、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职高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特色,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职高学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时都缺乏美术功底,在美术基础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与通过专业美术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职高学生在审美层次上的差距很大。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好的绘画基础,在构成、色彩等方面,经历过考前培训的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而言,职高学生缺少在艺术设计中的自我判断和宏观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更强,思维能力会更加缜密、周到细致,而且在文化课、材料课等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职高学生与大专、本科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培养中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培养。就职高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选择不用的培养模式,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达到最优的目标。
3 培养就业学生与继续深造学生的区别
职高学生从毕业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一类是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大专或者是本科的学生。在进入职高初始,很多学生就为就业和深造开始左右摇摆,这两种选择在三年的职高学习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就业才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哪个学校哪种学历,就业是最后学生必须走的路,因此在职高阶段就可以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可以在毕业时就掌握很强的操作能力是非常实际的。针对有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感,职高可以提供的东西相对更加有优势。选择毕业就业的学生在职高学习阶段得到了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已经足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更加需要和注重技能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如果从职高毕业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还可以节省几年的时间在非常划算的。
还有一种培养方向是继续深造。这种想法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可以选择报考成人高考、高自考、电大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而且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读书的机会,接触更多成功、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职高学习时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考入更高学府深造时有些课程在职高阶段就有接触,在学习时可以更加快捷,而且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深造毕业后有助于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
就此看来,两种培养方式各有所长,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这两种培养在方式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职高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使得学生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4 就业与深造的差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设计工作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更应该考虑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把培养就业的学生和培养深造的学生分开有差别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尽早选择方向,增强学习目的性。
职高学生在入学时大多已经选好将来时要深造还是就业,因此他们对于将来的规划更加具体,目的性更强,在学习时精力更加容易集中。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要觉得自己不如普高生或其他学历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
(2)差别设计就业的学生与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培养课程。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相对可以较少,他们会在继续深造时完善自身的实用技术技能。但是就业学生是要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以便在毕业后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各类设计工作中。因此在对于就业学生培养时的课程安排上,要偏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软件操作,以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
他们最终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需要专业的绘画方面的培训才可以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更深入的成就。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课程的教育,以便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另外在专业课程上侧重于基础美术课程,配合一些专业课程,使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条件,在继续深造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快的习惯和掌握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
5 结语
对于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就业与深造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为了在学校阶段可以更好的有选择性的学习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就业与深造的差别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学到自身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快速的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武恒. 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6-31.
[2] 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2):147-148.
[3] 郑曙阳.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c].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4]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就业 前景 优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4-02
一、职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对社会活动、经济运行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如今,很多的企业单位都比较热衷职校毕业生。职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敬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等都是一些企业单位所需要的,因此,职校生就业就存在着潜在的优势。虽然,在学历、知识水平上,职校生不如本科生,但是,他们理性务实的求职心态将使他们的就业前景一度被看好。
. 眼下不少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大喊就业难,许多高校为就业签约率不高而发愁;另一方面职校毕业生们却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如我院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不用出校门或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或提前预订。这里的原因很是耐人寻味。
1.职校毕业生能够理性选择
职校毕业生一旦寻找到较为合适的单位,“该出手时就出手”。 面对整个就业市场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历情况,理性地调好自己的择业期望值,不少人还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方式,即使找到的工作并不一定很好,但却适合自己,也不怕从基层做起,力求稳扎稳打,以图长远,或“骑驴找马”。相比不少本科生、研究生浮躁的求职心态,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挑挑拣拣中不少机会就悄悄溜走了,而职校毕业生要务实得多。很多的招聘人员都表示:“职校毕业生的心态很实在,不好高骛远。”
2.职校毕业生能够心态端正
有很多用人公司都在抱怨,招进去的一些本科生、研究生签约时毁约率较高,到了单位又常常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或者干了一段时间后,因为薪水低或得不到提拔,就频频跳槽,这就造成了公司很大的损失。因此,职校生就多了很多就业机会。
职校生不仅对收入“不关心”,对于岗位品种也大多抱着“不计较”的心态。在很多的招聘会上都能看到,一些在本科生招聘会上被冷落的销售员、技术员等工种,都成了职校生们投递简历的热门,一些企业招聘摊位前还一度排起长队。 “找工作前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基层,苦点累点也无所谓。”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小蔡已经考出了很多“红头证书”,不过她表示,如果有企业招聘一线操作员,她也愿意应聘。电子电工类毕业班学生小顾则认为基层技能性的工作更对职校生的胃口,她说,在职校学得最多的就是技能,“尽管不懂电学却懂得怎么装电线”,在一线工作更能使自己有所发挥。从基层做起,对于职校毕业生来说,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端正心态、不怕辛苦、扎实工作,在基层的岗位也能做出很好的成绩。
3.职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较强
“和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比起来,职校生更实在”。某IT公司的招聘人员吴先生表示,心态好、技能强是职校生的两大优势。他说,公司也招聘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名校的博士,相比之下,职校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稍逊一筹,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强,也更能吃苦,两个字,“好用”。
很多的职业院校都很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都设有实习周、实习月,都有自己的专用实训基地,也和当地外地很多的企业单位有实习关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职校毕业生一方面的就业优势。
二、职校毕业生就业的劣势
1.社会环境的限制
成了大众教育的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而社会上的用人需求并没有同步的增长,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热门的、理想的工作显得是那么的稀缺。职校生在学历、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劣势,就业形势更是严峻。一方面,一些行业和地区对职校生就业在政策上还有所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校生的就业。另一方面,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见,人们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不够了解,常常片面的认为职业院校是末流的学校。另外,用人单位提高门槛,一味要求高学历、有工作经验,这使得职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就业观念的误区
在就业观念上,大多毕业生都存在一些误区,职校学生也是如此。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择业标准过于功利化,一味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只考虑工作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职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对自我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没有对自己进行合适的定位,导致就业困难。很多学生求安稳,求职一次定终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这种观念就大大的阻碍了职校生的就业前景。
3.消极的就业心理
在就业心理上,职校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焦虑心理是很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产生的消极情绪。择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是个体对于就业前景无把握的一种内心不安的状态。对于即将进入的社会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落实就业单位之前的不确定性,面对多个单位、多个职位无法做出选择,都是引起焦虑的原因。
自卑心理是职校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表现。由于职校生是专科及中职学历,加上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不敢正视现实,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就业挫折承受力差也是一部分职校生在遇到挫折时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面对再一次的择业。
4.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距离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距离。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方法等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所以有一些中专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甚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还有距离。所以,教育部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主张,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就叫作“坚定不移地以就业为导向”,或者说一个学校办得好与坏,衡量的标准就是就业。
三、建议
1.抓好入学教育工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在做好新生入学阶段的入学教育工作中,指派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能做好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的安排好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
2.加强“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开展常规指导。在不同的时期适时的开展职业指导专题讲座,主要包含专业发展方向、实践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与面试技巧、个人形象与礼仪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和就业形势,合理制定求职期望和战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修正职业规划,做好实习前的技能储备和心理准备,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开展技能竞赛,增强就业竞争力
据统计,在高校毕业生的总数不断增加的今天,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缺口是相当大的。职校毕业生只有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技术实践能力,才能弥补学历上的不足。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相关专业技能练兵,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通过介绍所学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举办相关认证培训等,促进毕业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即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可以开展模拟面试活动,让毕业生体验求职面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成功通过面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职校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活后,在知识储备、实践技能、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然而,面对陌生的社会,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在就业中难免出现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失落感,渴望竞争与害怕失败的矛盾,从众心理太重,缺乏奋斗精神等。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进行心理自我调适,排除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事实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就业中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尽早的融入社会,进入新的社会角色。
5.利用人才市场,服务学生就业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每年各个高校都会定期的组织人才交流双选会,服务于学生的顺利就业,也为企业招聘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政府、企业、学校间的合作正在不断的加强,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和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职前教师培养是相关教师培养机构对即将从事教育行业的准教师入职前的专业培训过程,因此,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制约一定范围内的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职前培养在准教师受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我国比较成熟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本科生阶段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和研究生阶段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
师范专业的本科生既要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并参加教育实习,撰写本专业毕业论文。
研究生培养阶段主要有4+2教育模式,4+1+2教育模式等。4+2模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实施,之后相继被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师范院校效仿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在该模式中学生入学后,前4年与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本科生的过程基本相同,本科学习结束后,对决定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选拔,选择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再用2年的时间学习教育教学技能,顺利毕业的将取得教育硕士学位。“4+1+2”教育模式以华东师范大学为先导,是指在本科师范生毕业之前选拔出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优秀学生到中学工作一年,也相当于以教师的身份在中学进行一年的实践训练,之后再回校进行2年的研究生学习,这种模式克服了“4+2”培养模式实践较短的弊端。
二、发达国家采用的培养模式及特点
发达国家对职前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探索成果对世界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以下将对发达国家的3+1,3+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1.3+1模式
“3+1”模式起源于英国。鉴于英国大学的普通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教育专业和教育学院可以招收本科毕业生,进入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培养阶段。一年中学生要学习专业课程、教育学的相关课程、进行教育实习。在完成以上学业后可获得研究生文凭,又称为“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计划”,该证书是本科生毕业后受过教育培训的证明,但不能证明其在学术方面已达到研究生水平,是社会承认的可以聘任教师职位的资格。按此模式培养的教师主要到中小学任教。
2.3+2模式
3+2模式在法国职前教师培养模式中占主导地位。大学前两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的训练。经过两年的学习并取得普通学校文凭者才可参加师范学院的预选,通过筛选者可在大学第三年的学习中获得由法国政府提供的5万法郎津贴。第三年学习合格者,才能获得大学学士学位。之后的教师教育由大学和师范院校共同承担,学制规定为两年,即“3+2”模式。第一年主要为资格考试做准备,大学相关机构针对资格考试的专业理论部分开设课程,除少量教学法之外,主要涉及学科知识;第二年的学习任务较多,有专业实习、职业教育、论文等,其中,专业实习分散到每周进行。
三、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地获得知识,比如网络、媒体等,而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知识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广度上,因此,课堂教学不再只注重教师的讲授,“填鸭式”教学被逐渐摒弃,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求知者的主体形象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有所改变,不再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实际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形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共存的教学检验策略。另外,放眼全国,终身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
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教师的培养要分层次、逐步培养,师范性学校在教师培养上,应考虑将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确保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自我提升。
2.加强教育课程比重,注重教育实践训练
我国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少,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相对落后。因此,应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本科师范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为6-8周,相对较短,因此,应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注重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
3.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较多,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使基础不同的高等师范院校实现教育教学的统一改革与整齐划一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的适合各地的教师培养模式。就一些国家重点师范院校和一些师范专业成效较为突出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可以适当延长其培养年限,例如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大学采用“4+2”模式培养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就是很好的探索。
职前培养是培养优秀教师不可小觑的重要环节,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3-JSJYYB-004),河南大学第十三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HDXJJG2013-01),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计划(MSJG2013-07)。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德建设;工程训练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93-0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单位,为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工程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先进设备的大量添置,各类实验室的相继建立,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作为软件项目中最重要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一直落后于硬件设备的发展。我们的金工、电工教学需要一支稳定的并具有一定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学指导队伍,面对这种情况,对新近教师有计划地利用各种资金进行在职技能培训,对增强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指导教师业务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 工程实训中心近年来新近教师现状
通过几年来人员的不断引进,目前金工实习、电工实训部分有33名指导教师,本科生以上15人(其中 3名在职读研究生、3名研究生),这15名本科学历以上指导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生产企业的实践操作经验,虽然学历在指导教师中相对较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对新知识的掌握、运用相对比较高。但对设备的操作能力及生产产品设计加工方面相对较弱。
2 实训中心对新近指导教师的要求
工程训练中的教学指导工作需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现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称为“双师型”。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对岗位做全面的了解,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出合格的产品来。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工程训练在观念和模式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的工程训练还是局限于传统机械加工领域,大多数采用车、钳、铣、刨、磨、焊和线切割等传统加工方法;这些传统方法曾为过去的金工实习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目前已很难满足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日前,国家教育部作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因此,创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工业训练中心基地是实现现代工程教育的前提条件,也为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设备、改革教学模式打下物质基础。现在我们的金工、电工实习指导教师还是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要完成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科研任务、实现工业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必须组建一支以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特别是一些高新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新近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工程实训中心要制定长远的计划和管理措施,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教学人员,积极补充加强教学队伍;另一方面,稳定好现有的指导教师队伍,对保证教学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指导教师应与理论教师享有同等的政治待遇。改革完善指导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对新进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等。
(1)岗位培训应考虑工程实训中心的特点。对新近教师的岗位培训,要考虑中心的长期发展规划与短期目标、学校专业的设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但要考虑学历、职称的培养,还要能动手操作、生产,有的偏重科研、有的偏重教学。还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结构、学历、工作经历、综合素质、来源结构等因素。另外,还要保证队伍的总量。着重注意“卓越工程师”班对教师的要求。
(2)稳定好现有队伍,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稳定好现有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切实做到事业、环境、待遇、感情等方面。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教学、科研和进修机会。现在有许多指导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他们的团队意识、教师间的交流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任务不可能由一个教师单枪匹马来完成,必须由一个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具有不同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的师资团队共同来完成。要注意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耐心诚恳地、热情地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3)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队伍建设还需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机制来管理。例如,人才培养,学历进修,技能考核等有关制度。合理制定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环节上来。
(4)队伍建设。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对这批人员从知识能力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养和提高、教学队伍的管理、有计划地进行梯队建设等诸多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教学人员的梯队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建议在教学指导人员中,进行一专多能培养的同时,按教学工种确定主带与副带。主带不同于以前的班组长,他的主要职责是示范和组织教学,对主带人员在学历、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应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为大学本科),在主带人员下面形成合理的梯队,并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
(5)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目前,一些40~50岁工人编制的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由于受学历的限制,他们中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培训,因此,我们应对这些指导教师和新近教师结对子,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听老的指导教师上课;听课写讲稿,试讲、互听等一系列培训,最后独立上岗执教。
针对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做”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求指导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不要填鸭式的灌输,要发挥新近教师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既要加强知识积累又要注重能力培养。讲课尽量减少粉笔加黑板的讲课方法,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等,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先进技术,掌握更多的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
4 结 论
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核心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新近教师的培养;稳定工程训练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贯彻要靠教师来实行,先进的设备要靠教师们来发挥强大的功能。
[关键词]研究生 事务 管理 策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s-0199-01
一、研究生事务管理的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事务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事务管理在范畴上属于学生事务管理,具体而言在宏观上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的非学术性事物进行引导、协调与控制等管理活动;在微观上是培养单位、研究生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研究生导师、政治辅导员等对研究生学术以外事务进行管理,以及研究生的自我管理。1研究生事务管理在于通过一定的规范和服务以满足研究生的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更好的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创造条件。研究生群体有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经历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研究生事务管理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趋向正规化,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事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目前研究生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基本上沿用了本科生事务管理的体制,在工作中强调行政管理。行政控制力强,而学术权力影响相对较弱。现行研究生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即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指高校设置专门的研究生院(部),统一集中管理在校研究生事物。分散管理模式是高校不设置专门的研究生院(部),而由各个学院各自管理本学院的研究生事务。2据统计我国现行的研究生事务管理一般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的整体实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问题,分散管理模式虽然使导师与研究生的管理关系更进一层,但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分散到各院系的研究生数量有限,缺乏对研究生事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有的学校也未能为各院系设置专职的研究生秘书和专职思政辅导员,导致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搭本科的“顺风车”,各项活动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
(二)、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重心有失偏颇。
目前高校把研究生培养的重心位置放在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对研究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学术成果的评价,这种重心的失衡导致了高校、导师和研究生本人都过于重视研究生的学术发展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均衡提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失调,导师因课题研究、行政事务等原因减少对研究生学术指导的时间,同时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生理、心理都比本科生成熟,忽视了对研究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事务的管理。但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社会不仅要求研究生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而且在综合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三)、研究生事务管理对象结构复杂。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群体的构成相对比较复杂。他们在生理年龄跨度、社会工作经验、生活方式、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源情况复杂,有应届考生也有往届考生,有同专业考生也有跨专业考生,还包括工程硕士、同等学历等等。第二,年龄层次复杂,目前在校研究生大多是80后,也有一部分是70后、90后,他们在生活方式、政治信仰、婚姻状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第三,由于研究生经常调研出差,生活、学习场所分散,使研究生之间,管理单位和管理对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顺畅。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的加重了研究生事物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改善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改善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服务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符合研究生群体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一)、改进研究生事务管理机制,合理分工、权责明确。
统筹研究生事务管理,合理分配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权限,其中一级管理主要由研究生院(部)负责,二级管理由各教学院系负责。实施两级管理,使得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自,可以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激发基层的办学活力,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实施两级管理,给了学院更大的发展空间,促使学院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全面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必将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
(二)、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德育管理效果 。
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寻求共同的人文精神,并将其纳入研究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显得十分重要。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者可以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创建研究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络德育阵地,将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研究生,并采取引导与灌输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研究生在网上自由讨论。这样既能提高研究生事务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又能增强对研究生的网络德育教育效果。
(三)、提高研究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
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是学生管理的重要趋向和特征。以专业化为取向加强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要求。根据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队伍的现状,当前需要在职业道德、理论修养、专业技能等方面予以加强。5
参考文献
[1] 冯增俊.现代研究生教育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李煌果,王秀卿.研究生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 曹健等.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转变及重构 J.学位与研究生育,2003
[4] 赵卿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
[5]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的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作者简介
侯林(1988-)女,河南,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 冯增俊.现代研究生教育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李煌果,王秀卿.研究生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 曹健等.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转变及重构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一、“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概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1]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上承认的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市场供给量迅速攀升。以安徽某医科大学(以下统称该校)近十年统招本科毕业生为例,2004年扩招后到2010年的7年间,[3]年平均本科毕业生1549人,比2001-2003年的743人平均增长了14.98%,毕业生人数最多(1805人)的2008年与(1098人)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67.6%(见表1)。大规模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促进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特别是2003年后在全国面临“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市地区就业岗位趋于饱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就业壁垒尚未破解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期望难以实现。2004年,扩招后第一届医学本科生进入市场,去往市及市级以上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3年的54.8%下降为2010年的36.1%,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2年的5.29%上升到2010年的10.02%。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以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为例,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三支一扶项目、预征入伍、选调生等,大力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医疗人才建设”政策,对基层医疗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措施,也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回到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构建了政策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家还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统称《就业促进法》),在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法的基本思路,诸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就业促进的方针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秩序不规范、职业教育培训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就业促进法》为消除就业歧视,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
本文研究对象和统计样本采自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1-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派遣数据库有效数据(以下简称派遣数据),时间结点为每年8月31日,毕业生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17个医药类本科专业。本文操作性定义包括:(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遵循政府统一统计标准,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已经签约并核发派遣证的毕业生,也包括研究生录取率;[5](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为本省和其它各省(市);(3)毕业生就业层次分为省(市)、地级市、县级、县以下四类。(四)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派遣数据库分类,分为医疗卫生单位,国有、外资、其他企业、部队,城镇社区、国家项目,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科研设计单位五类。
二、2001-2010年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实证分析
(一)初次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
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提出的工作分层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高校毕业生将主要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相对机会减少。[6]
2004年以来,该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30%(见表1),而该校扩招前三年(2001-2003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0%,待就业率为14.0%。说明扩招后初次就业率不仅保持稳定而且略有上升。而且,这一数字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虽然该校平均待就业率为9.70%,但是根据毕业生离校前“一对一”谈话,待就业毕业生中有5%主动选择不就业,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研究生考试,其他约5%学生基本属于选择性待失业。[8]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为每年8月31日,在9至12月待就业的毕业生仍会继续积极参加各类考试、招聘活动。截止每年年底,从年终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
(二)职业和升学倾向:签约率略有下降,考研率有所上升
由于初次就业率包括签约派遣率和考研率,从进入劳动力市场看签约率更能代表毕业生职业获得情况。扩招前该校平均签约率为75.3%,扩招后为70.55%,下降4.75%。工作分层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会主动考虑职业理想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并积极向市场需求看齐。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节节攀升(见图1)。这是因为地市级以上医疗及科研机构对学历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市场需求促成报考研究生比例的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取研究生意味着提升工作找寻的竞争力,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图1: 2001-2010年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统计图
(三)就业流动:市场机制和就业促进政策发挥成效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户籍、地区、行业等体制性分割,不同地区,意味着在劳动保障、发展机会、工资水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因此,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及市级单位成为毕业生理想就业区域。调查表明,扩招前的2001-2003年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平均率占签约人数的28.29%,扩招后7年的平均水平上升到40.11%(见表2),外省签约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图2)。其中东南部及沿海地区旺盛的人才市场吸引近30%的毕业生,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见图3)。
总之,该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总体上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显现,省外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比例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在省市一级单位就业人数减少,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干预下,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就业的平稳上升,去县城、西部地区的均有小幅度的上涨,表明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期望值,就业重心正在逐步下移(图4)。
(四)职业定位:行业依赖与多元化就业结构并存
2010年该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4个专业发展到17个专业,专业方向由医学单科型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发展到医学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新增法学(医事法方向)、药品营销、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医疗保险等复合型专业。2001-2003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一直维持在50%以上,表明作为医学院校这种单科型高校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2010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降至41.75%,排除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和研究生录取率提高因素,因为学校专业设置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在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比例在下降,三资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的人数在逐年小幅提升。(见表3)
三、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
根据上述2001-2010年以该校为代表的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能够主动回应市场需求,就业去向趋于理性。显然,这一变化趋势背后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推手”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随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不断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更加公开,操作更加规范,学生更容易掌握市场信号,并做出积极回应。该校毕业生省外就业人数的增加即说明了这一点。2001年后,安徽省教育厅取消对医学类专业出省就业限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主要面向省内培养服务本省、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灵活的录用制度,较高的薪酬标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省内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
其次,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大大缓解了扩招以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扩招后大学生去往市级医疗单位就业的逐步减少,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小幅上扬,参加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抬升,反映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心在下降,他们的期望值在逐步降低、对市场需求信号给予理性的回应。
再次,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说明研究生扩招政策也为本科毕业生升学带来机遇。根据该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2004年34.5%的本科毕业生已经报考研究生,2005和2006年报考比例达到48.1%和44.5%;而不报考的比例则从2004年的19.2%下降到2006年的13.8%,[9]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中报考研究生仍然会保持较高比例。继续攻读硕士考研究生作为延缓就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会提高职业找寻的预期。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初步呈现积极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说明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预期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的减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利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
其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动机上成就欲望和发展动机需要占主导。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要动机理论[10],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维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和职业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从就业层次和区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中首要需求已经不是经济收入等维持因素,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成就性激励因素成为主导需要,反映出大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较高的成就欲望。必须承认,在高等教育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笔很高的投资,对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需要学校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力开拓就业基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教育主管部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重视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需要动机的激励因素。
其二,预计就业期望值较高态势仍将维持。统计数据显示,去往县、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涨幅较小,无论是在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的层次上,大学生都表现出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强烈偏好,而中心城市对本科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市级以上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巨大反差说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需要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和西部地区自身能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可以预见,较高就业期望值短时间不易改变。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多项公共就业服务,创造城乡公平就业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
其三,寻求高质量就业,升学不是唯一出路。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加大,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人数持续增多,许多大学生将解决就业的途径落在继续攻读研究生上。但是,攻读研究生不是高质量就业的唯一途径,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外,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对本科生就业的“挤占效应”将会逐渐显现,本科生竞争优势岗位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如何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把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我们教育者的新课题。
其四,就业促进政策的负效应逐步凸显。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由政策部门与利益相关的当事人进行的重复博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部效应,使某些并不享受该项公共政策权益的社会成员也可能利用公共政策最优化其自身的利益,因之,某些社会成员会因为公共政策的外部效应而受到损失。[11]如在“西部计划”实施之初,有关部门承诺在考研、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政策,但国家尚未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学者担忧,倘若志愿者服务期满时,该方案仍未确定,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志愿者将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12]
总之,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流动,特别是自觉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政府仍需要未雨绸缪,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资助和补偿政策,提高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4.
[2]顾明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1): 18-19.
[3]我国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医学本科的学制为5年,2004年为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文章将2004年以后作为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与2001-2003年情况进行比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5]有学者提出不同统计口径,参见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25-30.
[6] 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o orthodax theory :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6, no3.
[7]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近几年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0-88%,近年来全国初次就业率水平80%。引自:2005--2008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鉴[a].安徽省教育厅,2009.
[8]选择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参见:郭飞.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1日,第九版.
[9]潘莉莉.医科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变化趋势分析 [j].中国大学生就业(社会科学版),2006(24):59-61
[10]herzberg: frederick.herzberg on motivation, penton education division.december 1991.
看得见的优势
原因一: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更符合市场化需要
一直以来,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创新课程内容。很多职业院校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加紧缺专业,暂停或取消滞销专业。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六月份成功申报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尹长源告诉笔者:“在全国范围内,我们是第二个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开设这个专业符合了3G移动技术发展的需要。”张家界旅游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了航空与海事服务、韩(日)语导游专业等特色专业,还撤销了文秘专业,以及几个对口升学逐渐萎缩的专业。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专业的调整保证了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进而提升了就业率。
原因二:职业院校更注重跟企业合作
很多学校注重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和合作,进行校企合作、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尝试。企业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实训基地,让学生不只是抱着书本学理论,还能实实在在地进行上岗实践。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让学生和企业实现“双赢”。
以湖南省为例,长沙县职业中专的农林类种植专业开办了茶厂、农产品加工厂、学生实习工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与东莞商会建立了长期的定点定量供求关系;张家界旅游学校在北京、上海、广州、海南、江苏成立了五个就业工作站,与张家界大峡谷旅游公司等公司都签订了实习、就业定向协议。这样,学生在校期间,找准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待毕业时,就可一跃而起,成为企业的熟练员工。这种就业模式为企业省去了培训费,自然得到了企业的欢迎。
原因三:职业院校更注重技能培养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技能是职校学生的看家本领。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潘霞表示:在当今用人市场,收入高低更多取决于能力,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在职业学校掌握了良好技能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行情很好。特别是像职校职业技能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一等奖的获得者,很多企业在他们获奖之后就伸出了橄榄枝。
据了解,有85%以上的职业院校学生都在毕业时取得了“双证书”——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在手,职校生就拥有了就业的敲门砖。
原因四:职校毕业生普遍就业姿态更实际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容易,还在于他们要求不高,不讲条件,比较勤奋,没有架子,企业愿意即招即用。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入学的目的较高等名校的学生要单纯、现实许多。
“我们优先考虑职校生。”很多招聘负责人都这样考虑,“每年我们招聘,基本上选用的都是职校生。主要是他们的心态不像本科生那样浮,愿意从一线干起,动手能力要好些。”
在采访中,笔者也发现,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普遍对工资要求较低,大多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娄底职业中专的学生小靖表示:“工资不是主要的,专业对口最好,实在没有对口的,别的专业也可以。”
如何改善就业质量
和高学历毕业生就业形势相比,职校生就业形势相对乐观,媒体和社会都欢欣鼓舞。但是,高就业率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职校生就业率高并不代表就业质量高。采访中,很多人都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职校生就业的起点普遍较低,职场前景并不乐观。那么,职校生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就业质量呢?
一、继续学习很重要
一些学生对自身个性特长了解不够,对职业方向定位不清,这导致他们就业后,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长期处于比较低等的职位上。
“毕业五年了,我在这个城市依然只能是一个过客。”徐伟是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毕业生,现在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当年毕业时很好就业,班上的40多人几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刚毕业就拿到了月薪1,200元的工资,可到现在,月薪也只有1,700多元。”
“找工作不难,可我们的起点低,上升的渠道不通畅。”许多职校生都抱怨,说自己的职业前景暗淡,看不到曙光。
二、提高职业认同感
“我们公司也有职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比较有个性,不愿受约束。比较浮躁,激情容易消退,跳槽率比较高。”长沙生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宋天翔说,“事实上,频繁的跳槽对解决问题无益,只会让用人单位觉得这个人不可靠。”
由于就业形势较好,很多学生不珍惜就业岗位,随意辞掉工作,自己还感觉很潇洒,但辗转几次之后,往往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一些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规章制度的约束,稍有不如意就跳槽了。
跳槽率高与职校生所从事的工作层次低、技术要求水平低有很大关系。很多毕业生会考虑到自己的学历低,在就业选择时注重短期利益,认为工作混一天就是一天,没有把一次就业视为终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