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6: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互联网医药市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如同当初的电视媒体一样,互联网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注意力就是生产力,利用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与之前创造了卫视联播营销盛况的情景不同,如今医药行业却在新媒体浪潮中逐渐落后。在多数行业网络营销占总体营销比重10%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只占到不足2%。
北京思享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在医药和保健品产品的营销策划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认为,医药行业相比别的行业更需要网络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在传播领域中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药企的重视,otc企业面临营销转型。”
因为消费者药品及保健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且具有偶发性的特点,这与互联网搜索、分享、互动的特质是相吻合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医药行业新媒体营销发展相对缓慢。
李卫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本文由收集整理:一是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药企的老总大都是医药专业,对于it及新媒体营销技术不熟悉,接受起来相对缓慢;第二,由于政策原因,国家对药品的营销有各种限制便无暇顾及;第三,诸如哈药六厂等很多制药企业过去通过投放电视广告、报纸、杂志、户外等传统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之后,过去的成功反倒会成为未来进一步成功的阻碍,习惯于依赖传统广告,而忽略了网络营销具有精准性、互动性等独特优势。
即使在目前已经进行互联网投放的很多药企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李卫民表示,首先,很多药企的互联网营销都是被动的,不具有系统和连续性。很多企业都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新媒体营销巨大的传播效果;其次,从很多医药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上来说,有巨大的缺口,根本没有一个负责新媒体营销的市场部门,造成了新媒体营销的缺失;第三,由于大的药厂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不作为,导致很多假药广告肆虐互联网,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医药行业新媒体营销的生态,从而使很多药企不愿意尝试新媒体营销。
对于如何改变现状,李卫民也为药企开出了药方,“医药企业必须重视互联网渠道,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网络投放策略,明确投放诉求,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理清市场和产品布局,投放紧跟营销计划;全方位整合新媒体资源,例如付费搜索广告通过品牌地标树立行业位置;精准广告通过一周内的搜索行为捕捉用户;通过百度专区建立权威品牌信息基地等。可根据品牌推广与销售相关性的强弱来安排适合的产品及预算。”
除了要综合统筹,不同的产品也需要不同的新媒体
转贴于
一、医药电子商务的定义
医药电子商务,指的是采用数字化的电子方式进行和医药相关的商业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的活动,主要指使用Web提供的通讯方式在网络上进行线上交易,包括通过Internet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医药产品的售卖等,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开放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已广泛涉及到医疗器械、制药工艺、分析仪器和药品等方面的交易。
二、我国电子商务医药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在近年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下面一些问题:①医药电商的法律规范问题存在某些缺陷。②医药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且参差不齐: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电子商务指的是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医药流通模式,这要求参与的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医药个体之间能够建立直接有效的沟通。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信息建设周期还不长,目前很多医药企业只实现了部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化的统一管理。尽管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如同仁堂、海虹药业等已实现了企业资源管理(ERP),但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非常低,企业的基础设施构建并不完备,同时掌握药品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③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现代物流体系,第三方医药物流不成熟。由于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非常低,物流配送基本都是采用的分散配送方式,影响了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全面统一开展。同时,第三方医药物流应该是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体系,它是医药领域中供需方以外的企业来提供的一种物流服务。只有第三方物流发展初具规模化系统化,医药流通企业才能专注于自己的主业,并通过信息化全面实现资金结算和业务沟通,使流通领域的运作更加方便高效。④尚未形成电子支付的思维习惯:我国电子支付方式占总支付方式较少的比例,降低了医药电子商务的效率。目前我国医药生产设备大部分交易为非电子支付型,即线上营销,线下支付;小部分为电子支付型,即线上营销,线上支付。电子支付型是医药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但这种交易方式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安全认证系统的建立等。因此,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电子商务为非支付型电子商务,涉及的业务和交易无关,如医药信息的和查询、商务在线谈判、合同文本的形成和传送等。网上银行的发展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完备将会有效地解决医药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支付问题。
三、电子商务医药市场模式分类
电子商务医药市场可以分成四种模式: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usmer):企业对消费者主要指的是线上药店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网上零售随着网络的出现迅速发展,例如,保健品厂在网上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沟通交换。企业对政府机构(BusinesstoGovenrment):企业对政府机构包括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所有的事务交易。比如,制药厂向政府管理部门申报批文。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处理企业的申报业务等。消费者对政府机构(ConusmertoGovernment):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形式目前已经出现。比如,消费者向政府管理部门投诉药品质量问题;政府管理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效仿商业服务模式,通过网上来进行投诉的处理。目前,医药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其中两种模式:一是BtoB模式,它是医药电子商务的主要方式,占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5%;二是BtoC模式,这种模式业务相对BtoB比较少,只占整个交易额的15%左右。
四、电子商务医药市场模式的发展
电子商务医药市场从萌芽至今已发展20多年,最早在1996年,医药企业开始运用互联网对售卖的药品进行广告宣传,之后医药信息网开始出现,BtoB和BtoC的服务模式开始形成,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产品广告的以及药品服用的指导等基本服务,属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1998年随着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医药信息服务上升为业务管理的高度,医药电子商务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很多医药信息网已不满足于收集与信息,而是利用软件进行相关的信息检索和分类、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和预测、企业战略制定等一系列信息服务,帮助医药企业优化企业流程、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能力,例如SAP、IBM、用友等企业。1999年,医药电子商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对电子商务的运用。政府创建了采购招标网,并创立了政府对企业的GtoB商品交易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创建网上交易平台,提供给给医疗机构和企业,让其实现网上交易,从而起到降本成本的作用并利于政府监管。该模式出现后受到各界关注,并在原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推出了“挂网限价”和“阳光采购”等有效模式。非政府机构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招标业务,它们作为第三方,建立招标采购平台,吸引医药企业进行在线交易。由于第三方的大量介入,为加强管理,国家在2004年出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审批暂行规定》,对申请建立网上平台的第三方企业进行严格审核。截止到2007年7月,仅有五家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获得国家批准,例如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先锋环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肥徽之堂医药信息有限公司等。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药品电子商务的政策逐步放开,企业通过网络直接向消费者出售OTC药的“网络药店”开始大量出现。我国网上药店从2005年第一家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京卫大药房开始,到2011年9月,全国获得资格证书的药房已有86家,其中直接网络销售的有47家。随着网络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取更大的点击率和效益,很多网络药店已经不仅仅单纯的售卖药品,并开始提供免费药品信息、专家在线咨询等业务,以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已经发展20余年,其中GtoB、BtoB以及BtoC的模式发展的较为成熟,分别形成了基于GtoB的网上招标采购模式、基于BtoB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和基于BtoC的网上药店,并且整体的功能性也从原先的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
五、电子商务医药市场新模式的发展对策
传统医药流通领域的交易成本较高且信息不对称,电子商务使得药品信息得到有效的和传递,减少库存,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促进了医药健康发展。
1.传统流通中的利益集团的重新定位。传统医药流通领域中有4个利益集团: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医院药房和最终消费者。要想发展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实现医药领域的信息现代化,就要对国内传统医药领域的利益集团重新定位和分配。24小时商业运作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大大增加了商业机会,减轻企业对实物设施的依赖,实现了医药信息流的通畅。这些发展趋势必然对医药利益集团产生影响。对此,医药公司已经感受到变革带来的压力,其究竟是充当商和经销商身份,或是充当物流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选择。
2.整合资源,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传统的医药模式是BtoBtoBtoC(生产to企业to医院/药店to消费者),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则直接是BtoB或BtoC,减少了众多的销售环节和成本。医药企业都在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和HIS(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而企业和企业之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致的数据交换标准。为了整合医药资源,增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医药供应链上的利益集团一定要利用国内已成型的电子商务服务和软件(如海虹企业自助开发的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对自身的管理和销售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使有限的企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电子商务医药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收益模式主要表现为网站会员费、交易服务费、网站广告费等模式。对于即将涉足电子商务领域的医药企业来说,要制定合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找准市场切入点,分清企业的主次缓急,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状况的战略,在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研发、生产、经营、咨询等方面,企业必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支撑点。关于信息流、物流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信息流推动物流还是物流带动信息流,网络服务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增加信息传播方式,做好信息中介服务,即时满足客户需求。做到了以上几点,必将赢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客户的关注和信赖。
六、结语
4月12日,由《中国药店》杂志社的《2016-2017年度网上药店销售排行榜(20强)》在网上热传。
让人极为振奋的是――与这份排行榜一同的还有B2C市场销售额数据,2016年国内医药B2C市场销售额已达278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144.2亿元。
更让人诧异的是,在这份榜单里,从2011年至2015年,连续五年排名第一的七乐康网上药店,下滑到第二名的位置,第一名则由1药网取代。
曾连续五年荣登销售冠军宝座的七乐康网上药店,业绩为何突然下滑?互联网药店遇到天花板了吗?
被调侃“就是卖的”
七乐康网上药店,隶属于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乐康”),后者由石振洋于2010年创立。
学医出身的石振洋,在创立七乐康之前,在广州做药品,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于2005年开设了第一家药店。
那时,药店除了能售卖非处方药外,国家还允许患者持处方在社会零售定点药店购药,这一政策促进了零售药店的快速发展。
到2009年时,石振洋已有7家门店,盈利比较可观。不过,和那些拥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门店,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连锁大药店相比,就差得有点远了。
彼时,我国医药电商也已萌芽,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允许在网站上销售非处方药。证书分为A证、B证和C证:A证的服务范围是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B证的服务范围是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C证的服务范围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
2005年,国内第一家医药B2C药房网上线。此后,陆续有一些药店也拿到了C证。
“如果继续开药店过安稳日子也可以,至少可以衣食无忧。”石振洋对《支点》记者说,“但我想在医药领域有更大作为,医药电商或许是一个入口。”
石振洋开始筹备医药电商相关事宜,并于2010年正式成立七乐康,同年拿到了C证,成为国内较早一批获得合法资质的医药电商。2011年,天猫医药馆开业,七乐康成为首批进驻医药电商之一。此后,它还推出了自己的官网,并入驻京东电商等平台。
一切准备就绪,靠什么吸引消费者呢?
和其他领域的电商一样,价格是有力的杀手锏。线下药店各种环节太多,门店、人力等成本较高,药价降不下来。医药电商能直接将药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没有高额的门店成本,售价自然下调。
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的产品,一般要比药店便宜5-10元。比如,同样一款规格为0.4mg*93片/盒的斯利安叶酸片非处方药,药店一般卖58元/盒,七乐康网上药店则卖52元/盒。
价格之外,便是打造“爆款”吸引消费者。考虑到电商的消费群体大部分为年轻人,这类人群对计生用品、隐形眼镜等非药商品需求更大,七乐康网上药店便选择了以它们作为切入点。
正因如此,有业界人士曾调侃称“七乐康就是个卖的”。不过,七乐康对此并不在意。
石振洋认为,这些年轻用户的背后是家庭,通过刚需品类建立首次连接后,若家庭日后有购买药品的需求也会找七乐康。
成效很快显现。2011年七房低上药店销售额就达到了数千万元,并问鼎网上药店销售冠军宝座。次年,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额升至1.2亿元,成为首个突破亿元的网上药店。之后,销售额也是一路上升,2013年达3.6亿元,2014年则为7.71亿元。
与此同时,石振洋也发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强,特别是药品,因为要及时使用,更不能延误。
2014年底,七乐康专门成立了医药物流公司,并获得了国内首批医药B2C物流筹建批文,目的就是为了让产品更快、更安全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2015年,七乐康在广州实现了“211限时达”,即上午下订单,下午能送到,当天晚上下订单,第二天上午就可以送到。不仅如此,七乐康还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布局物流体系,“211限时达”配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2015年,七乐康拥有线下门店9家,网上药店销售额10.77亿元,连续五年蝉联网上药店销量第一名。
疯狂价格战
在七乐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也在悄然变化。
2014年,排名第一的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额比第二名健客网多1.21亿元。当年,排名第九位的1药网,销售额只有2.73亿元。到2015年,同样排名第一的七乐康网上药店与排名第二的健客网,差距缩小到了0.26亿元;排名上升到第四名的1药网,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元。
七乐康网上药店,一直遥遥领先的优势逐步衰减,则是因各家医药电商拼战的结果。
医药电商也被资本寄予了厚望。仅2015年上半年,七乐康网上药店、1药网、康爱多网上药店,总计获得了超过10亿元的融资。
手握雄厚资金的各家医药电商,为抢夺用户,打起了价格战。康爱多网上药店创始员工之一的黄钻柏就指出,某款艾滋病试纸2014年平均售价200元/盒,后来就“杀”到了不到20元/盒。
更有一些激进的医药电商,推出“1元包邮”,甚至是“0元包邮”产品。
在产品品类上,大家都以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养生保健等非药商品切入,进而带动药品销售。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价格就成了消费者决定在哪里购买的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各家医药电商也均在积极布局物流体系。比如,1药网在上海、天津、广州建立仓储中心,通过自主配送一部分货物,再与快递公司合作,在上海等地实行“半日达”,用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收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对《支点》记者表示,医药电商价格竞争激烈,大家都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如此,在类似服务体系的构建下,市场被分食也就自然而然了。
另外,相关政策也有了变化。就在今年1月底,国务院明确指出,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平台除外)的审批,将医药电商准入证书的B证、C证由审批改为备案,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降低。
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企业杀入这个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大家都开始比拼市场、渠道、营销等各方面的能力。截至今年1月2日,各类《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已经发出896张。
打造“医+药”闭环
不过,这只是市场变化的冰山一角。
医药电商崛起的同时,移动医疗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到2014年时,国内移动市场规模已达28.4亿元。前瞻网预测数据显示, 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达125.3亿元。
这其中,特别是以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平安医生等在线轻问诊为代表的移动医疗,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他们主要通过吸引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以有偿的文字、图文、电话等形式,在线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对患者进行诊疗。没几年,他们纷纷累积了几十万医生用户,患者用户近亿人。
移动医疗火热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不少医药电商的目光。这是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存在重合:一方面,在医药电商上买产品的人,他们及其家人或多或少会有在线轻问诊需求;另一方面,使用在线轻问诊的用户,他们及其家人也可能有购买保健品、医疗器械、药品等产品的需求。
更何况,这些年深陷价格战泥潭,使得很多医药电商的销售额虽然一直在增长,但盈利状况却并不乐观。2016年,1药网的销售额即便达到了20亿元,但没有透露是亏是盈。
石振洋虽向《支点》记者表示,七乐康网上药店已实现盈利,但并未告知具体数额。
如果能打造“药+医”闭环,用户需求便能更好地被满足,黏性也得以加强。在此基础之上,企业不仅能找到一个新盈利点,还能给医药电商带来流量导入,何乐而不为?
以健客网、1药网为代表的医药电商纷纷出手了。他们分别打造的“健客医生”和“1诊”,均提供健康资讯、健康问答、用药指导等在线问诊服务。同时,还各自导入了健客网以及1药网的购药服务。
对此,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表示,“药+医”的串联模式,打破了医药电商的模式瓶颈,放大了医药电商的想象空间。
同样打造“药+医”闭环,旗下拥有好药师、好药师网上药店、健康998的九州通健康998电商集团总经理蒋志涛,也对《支点》记者表示,一定程度上,“药+医”闭环模式给原有的医药电商业务,带来了一些流量。
七乐康显然也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不管是做什么,七乐康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体验更好。”石振洋说,单独的药或者医,并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药+医 ”闭环模式才能将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2015年9月,七乐康推出了在线问诊平台――“大白云诊”,也是能为患者提供图文、语音等多种方式的健康咨询、健康管理、诊后随访、用药推荐等服务。不同于竞争者聚焦于首诊,“大白云诊”定位为“熟人医患”之间的在线问诊,也就是慢性病的二次诊疗。
具体操作模式是,患者在医院首诊后,可扫描医生在“大白云诊”的二维码,从而绑定首诊医生;或者医生和患者是熟人,患者可直接扫描医生的“大白云诊”二维码,便可与医生在线交流、购药等。
之所以选择“熟人医患”模式,石振洋给出的解释是:有线下首诊的基础,线上复诊更安全;将复诊放到线上,能提高就诊效率;复诊是典型的刚需,使用频次高、客单价高。
不久,“大白云诊”就有了数十万医生入驻,同时拥有了上千万患者用户。
这一年,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额仍然处于第一的位置。
“曲线”涉足处方药
事实上,各企业打造“药+医”闭环的目的,远不止简单的在线问诊,以及给医药电商导流售卖非处方药。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卖处方药“名正言顺”。毕竟,处方药的市场空间更大。《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药品市场终端销售总规模约1.17万亿元。其中,处方药作为市场主体,以9942亿元的规模占据了85%的份额,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为1742亿元。
只是网售处方药的政策一直未“解禁”。按照现行规定,消费者从网上药店能直接购买的仅限于非处方药、保健品、计生用品等。
眼睁睁地望着处方药这块大蛋糕却无从下口,这些企业必然不会甘心。
恰逢各地开始试点推行互联网医院,也算是帮助他们“曲线入围”,打开了销售处方药的大门。即在地方政府批准同意下,可成立互联网医院,其执业医师开具的电子处方具有合法性,电子处方也能流转到线上和线下药店。
于是,在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于2015年底诞生后,各类医药电商又纷纷涉足互联网医院。
2016年4月14日,1药网首家与黄冈市中心医院合作成立的黄冈互联网医院上线。当月28日,其与贵州合作的西南互联网医院也上线。同年7月,与广州越秀区中医院合作成立的华南互联网医院上线。
通过“1诊”,互联网医院的医师与用户进行在线问诊,并开具电子处方后,药品便由1药网送到用户手中。
七乐康也来势汹汹。
为更好地匹配互联网医院并统一品牌,七乐康将“大白云诊”更名为七乐康医生。
2016年5月,七乐康获得广州市荔湾区政府授权,与荔湾区卫计委、荔湾区中心医院,合作上线了荔湾七乐康互联网医院。今年3月19日,七乐康与银川市政府签约,获得了银川互联网医院资质。
与涉足在线问诊一样,七乐康的互联网医院同样是聚焦“熟人医患”模式,即在二次诊疗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其中,用户若有购买处方药需求,便可直接在七乐康医生用户端发起购药申请,此时用户绑定的医师便会进行审核、问询,并在后台开具电子处方存档,之后便由七乐康网上药店配送。
石振洋表示,之所以坚持定位二次诊疗,是因为处方药具有一定风险性,而“熟人医患”能更好地把控风险性,并对用户负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医院给医药电商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2016年,1药网销售额达20亿元,第一次拿到了网上药店销售额第一的名次。
石振洋也向《支点》记者透露,如今处方药在七乐康网上药店的销售比例,要比非处方药大。
然而,七乐康网上药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自己已被对手赶超。
一名入驻七乐康医生的医师则对《支点》记者表示,七乐康这种“熟人医患”模式相对稳健,是一N慢工出细活的做法。
Abstract: With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commerce are very good. Medical e-commerce will be the future of medicine circul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rough Internet nets, the combination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and the related industrie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 virtual market cove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purchasing and selling medicine is established. It is the mainstream trend for pharmaceutical e-commerce in the new era to provide a fair and transparent trading platform for buyers and sellers, optimize drug transaction service structure.
P键词: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信息化平台建设;可行性建议
Key words: medical electronic commerce;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feasible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056-02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互联网(Internet)进行全球化、电子化、无纸化的商务活动已成一大趋势,这种商务行为称之“电子商务”。医药行业在国际上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大数据发展下,近年来医药电子商务的兴起揭开了医药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序幕。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当前并长期处于酝酿和建设阶段,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力推动,网络资源的共享可从根本上提升药品流通渠道中成本节约、交易高效、资金安全等实际问题。
因此,实现以网络为中心的医药电子商务(如图1所示),建立一种新型、方便、高效、快捷的药品营销模式,已成为时展、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的必然趋势。
1 医药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在国际上,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已形成了B2B、B2C、O2O交易平台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同时,建立稳定的第三方网络配送、分销单位,形成简易化、准确化、安全高效的医药电子商务体系,达到了医药流通90%以上业务由电子信息实现[2]。在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187亿元,2016年医药市场规模达到290亿元,预测2017年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可达480亿元。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网络监测中心的《中国互联网医药信息和交易监测报告(2016年度)》显示,截至2016年9月,共批出《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8481个,批出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729个,其中A证(国家食药监总局审批的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29个,占比3.98%;B证(地方药监局审批企业之间的交易平台)161个,占比22.09%;C证(地方药监局审批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平台)539个,占比73.94%。
由此可见,获得网上交易资格证书的企业和中国网上药店数量不断增加,行业内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加剧升温。
我国现有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B2B、B2C两种运营模式。其中,采用B2C模式最多;B2B因企业之间信息化对接难,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医药电子商务O2O服务仍在探索中。
平台式B2C代表企业――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业务。
自营式B2C代表企业――健一网、好药师网。
B2B代表企业――九州通、刁参诚在线。
020代表企业――阿里健康、一心堂。
2 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2.1 观念守旧,思想转变困难
几千年来,我国国民在药品交易中形成了眼看、手摸、鼻闻、遵循医嘱或现场咨询等交易习惯,传统的销售渠道和模式根深蒂固。医药电子商务的产生打破了旧的利益平衡,这必然限制了医药电子商务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医药企业在药品交易、医药流通模式改革、医药电子商务意识方面需要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企业和消费者只有亲自体验到医药电子商务带来的药品多元、质量保证、价格实惠、服务到位等优势,才会产生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同感,提升公众对网售药品的信任度,思想意识转变,最终才能达到医药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共赢的局面。
2.2 医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健全
关键词:医药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医药电子商务的定义
医药电子商务,顾名思义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医药相关的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主要指使用Web提供的通讯手段在网上进行交易,包括通过Internet进行医药相关产品的买卖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开放而且相对比较容易维护的医药网上交易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资源网站已涉及到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分析仪器、医用耗材和药品等方面的交易。
二、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分类
目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参与主体来分,一种是按网站的功能性来区分。
按不同的参与主体,医药电子商务可以分成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BtoB模式,是医药企业和企业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产品交易、提供服务和信息。现很多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药品批发,主导企业将药品批发价格以及药品的相关介绍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供下游企业浏览,并接受下游企业的在线下单。
第二种是BtoC模式,就是由医药企业或者第三方企业建立从事药品零售或提供药品相关信息和咨询的网站,其直接面向消费者。目前出现比较多的就是网上药店,以出售OTC药品以及保健药品为主。
第三种是GtoB模式,是政府对企业进行业务管理的商品交易模式。政府设立网上交易平台撮合医疗机构与企业实现交易,从而起到降本增效并便于管理的作用。该模式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至今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与改进。
按网站的功能性来分,可分成六种模式:(1)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为切入点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2)以药品供求关系为主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3)药品技术转让以及研发信息的电子商务网站;(4)医疗器械、医药耗材等信息的电子商务网站;(5)制药机械、科研小设备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6)提供我国民族医药信息的电子商务网站。
三、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从发展至今已20多年,最早在1996年,医药企业开始通过互联网对药品进行广告宣传,之后大型医药信息网纷纷出现,BtoB 和BtoC 信息服务模式都开始形成,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医药信息的收集、产品广告以及药品服用指导等一些基本服务,属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
到1998 年随着信息管理软件的升级,也将医药信息服务提高到了业务管理的高度,医药电子商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赋予了BtoB模式新的功能。很多医药网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信息收集与,而是利用信息管理软件提供相关的信息检索和分析、深层数据挖掘、市场研究和预测、战略制定等一系列专业化信息服务。帮助医药企业优化流程、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其中以 SAP、甲骨文、IBM、浪潮、用友等企业为代表。
到1999 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开始介入。政府创建集中采购招标网,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后来政府又对企业进行网上药品业务管理的GtoB商品交易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建立网上交易平台,专门给医疗机构与企业实现网上业务交易,从而起到降本增效并利于政府监管的作用。该模式出现后就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原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比如四川“挂网限价”模式、广东“阳光采购”模式均是比较有成效的。再后来,非政府机构也开始招标服务,它们以第三方的身份,建立集中招标采购平台,撮合医药上下游企业进行在线交易。由于非政府机构的大量介入,为了加强此类电子商务的管理,在2004年,国家相继出台《互联网药品交易审批暂行规定》,对申请建立网上平台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截止到2007年7月31日,仅有五家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获得了国家批准,分别为:北京先锋环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肥徽之堂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深圳市天驰医药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到2005 年随着我国对网上药品交易的逐步放开,以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消费者出售OTC药的“网上药店”开始不断涌现。我国网上药店从2005年第一家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京卫大药房开始,到2011年9月10日,全国获得资格认证的已有86家,且其中直接线上销售的网站有47家。
随着网上药店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相互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很多网上药店,已经不局限与单纯的卖药,还提供了很多的免费信息资讯、专家在线咨询等业务,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粘性。
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以 GtoB 业务管理模式、BtoB 信息服务模式、BtoB 和BtoC的商品交易模式发展较为快速和成熟,分别形成了基于 GtoB的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基于 BtoB 的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基于 BtoB 的非平台型综合医药商务模式和基于BtoC的网上药店,并且整体的功能性也从原先的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
四、总结
总得来看,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能在20多年取得目前的成绩,已相当不错。整体的发展轨迹也追求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但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技术的不成熟、参与方的观念陈旧、相关政策无法适应新模式的发展等等,都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其实无论选择何种模式,要想健康快速的发展,赢得政府的支持和客户的信赖,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制定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中找准市场切人点,分清主次缓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企业状况的市场战略,面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咨询、广告等方面,企业必定能找到自身的发生、发展、壮大的支撑点。
2.整合有限的医药资源,增加企业发展后劲,提供商一定要找准市场切人点,对市场战略进行重新定位,积极为客户提供优质、超值的服务,发挥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3.增强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网络的方便、快捷,了解客户对于网站以及产品的建议和反馈,及时改进,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4.加强技术的开发和员工培训,加强企业和政府的联系,使企业的硬件和软件都符合新型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永平,郭爽.药品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药业,2002,11(12):15.
[2]李湘娟.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模式及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04):71-72.
致命诱惑
生物制药在中国,既被寄予了很高的预期,也受到了相同程度的质疑。有人担心生物制药可能成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继而成为互联网泡沫之后的下一个泡沫。但生物制药与靠广告生存的网络公司根本不同,它的产品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更重要的是,就商业模式而言生物科技产业更为传统,而且市场是现成的。
生物药物的最诱人之处是它惊人的利润回报率。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高的惊人。最典型的是红细胞生长素(EPO),从1989年投入市场以后,它已经为开发商Amgen公司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也使得Amgen公司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61亿美元。可以说,生物药品一旦开发成功投放市场,将获暴利。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医药产业市场为3000-3250亿美元,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达到240-26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其中2000年中国医药市场估计为1500亿元,生物技术药品市场估计为45亿元,仅占整个药品市场的3%。显然生物制药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与之相伴的投资机会则更是让人垂涎。
联合基因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毛裕民、谢毅两位教授创立联合基因的时候,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技术优势。最终的结果也是他们想象的,员工600多人、10多家子公司,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用技术换来了公司发展急需的资金。
联合基因的第一桶金来自上海银行。2001年6月,联合基因以两条自主产权的基因作质押,从上海银行那里筹来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联合基因得到第二笔钱是在2000年8月28日,以基因芯片技术作价2.5亿人民币,据称这一合作创造了中国单项技术作价之最。实际的情况是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出现金2.5亿元人民币,与之共同成立中国最大的芯片公司,这一合作曾经给作为上市公司的星湖科技带来一时的风光。联合基因一位人士称,他们从2000年11月开始销售基因芯片,芯片每枚的单价从4000元到1.6万元不等。这之后销量增长很快,每月以50%左右的速度递增,去年上半年光是芯片销售的利润就已经达到1300万元人民币。
作为清华大学生物医药科技的旗舰企业,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新兴的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者。而它的最大信心来自于总裁杨向阳创立的高起点国际化运作的商业模式。
虽然清华源兴生物背后依托的是清华的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院,但是清华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生命科学院的成立时间并不长,医学院也正在筹建之中。因此源兴生物想建立成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企业,不可能等待著学校的相关研究上去以后再开始行动。于是,杨向阳为了与海外的华人研究人员建立联系,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英语去了美国发展起了公司的海外研究队伍。
源兴生物与海外研究队伍的合作方式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双方协议成立项目团队,在研究成熟后建立科技公司,清华源兴增资控股,双方今后利益共享;对于研究者原来已经有公司的,双方则进行参股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样研究者不需要离开美国,可以继续利用美国顶端的技术平台进行工作,保证技术的领先。因为采用了这样灵活的商业模式,清华源兴的基因和疫苗等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
现在的清华源兴药业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化学合成药、生物工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药企业。其新药研制涉及肿瘤、消化、心血管和抗生素等领域,目前已取得四个国家二类新药、二个四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已取得卫生部临床研究批文的国家一类新药、二类新药各1个,已立项在研新药10个。
润世与益来
然而,在生物制药的赌桌上并非都是胜利者,那些当初对生物制药并没有清醒认识,只是凭一时冲动闯进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者,现在正在品尝苦涩的果实。
曾经喧嚣一时的润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近日将解散,公司负责人的解释是,经过一系列调查,发现合作方技术不成熟,就决定放弃。这样的解释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这样的调查不是在公司运作之前就完成,而是在公司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显然润世生物正在为当初的冒失付出代价。
三年前公司出资3000万元从美国Robinson生物技术公司购买了重组抗肿瘤血管生长治疗药物技术。为将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公司先后成立了注册资金1亿元的润世生物技术公司和收购了珠海亚利生物制品公司。当时润世生物曾乐观的表示,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10亿元,年利润可达4.55亿元。然而直到润世生物解散,这个项目也没有投产。
南京益来基因医学有限公司又是另一个不成功的例子。生殖健康芯片和性传播疾病基因检测芯片是益来基因的杀手锏。该公司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是,是吸引了江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2900万元的资金,为自己的市场推广备好了资金。第二步是将开发的PCR芯片检测系统、个人识别芯片、感染性疾病诊断芯片等技术作价1500万元与上海浦东科创等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百瑞生物技术股份公司。随后益来基因医学有限公司收购了金陵男科医院,此举意在联合双方资源,在技术开发与临床服务方面做到优势互补。但是当初投资2900万,还持有南京益来基因医学有限公司33%股权的苏常柴江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却萌生退意,该公司表示益来高科技产品开发不是很成功,并表示了退出益来的意愿。这么大的投资者对公司如此失望,可见益来的市场前景并非想象的那么美丽。
这些公司当初进入生物制药行业,都有很好的故事,但是现在却陷入了生物制药的陷阱,原因也许他们现在也有所感悟,当初的思考的不成熟让它们交出了昂贵的学费。
五大风险
冷酷的现实在不断的提醒投资者,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物产业背后,也隐藏着投资风险。这些风险对于已经和即将进入生物制药行业的人们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了解并在以后的投资中避开这些风险是投资人首先要准备的功课。
首先,生物制药不可避免的风险――技术风险。生物药物、生物技术产品的特点为研发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所谓高风险更多来自于技术风险。科研项目都面临着科学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实现预想目标的风险,以及存在科研成果产出周期比不预期计划要长的风险。同时,科技开发工作也面临竞争,存在着竞争者抢先完成同类开发项目,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关注中长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的同时,也应瞄准技术相对成熟的、已有成功先例项目,尽量减小公司面临的风险。
其次,中国的投资者们最应该注意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目前中国已有300多家较大规模的生物企业,但是这些公司开发的基因工程药品中,大部分都属于仿制。真正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品种可谓是凤毛麟角。据统计,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药要花费7~10年时间,耗资数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仅需几百万元人民币,大约5~8年时间。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这种廉价的产品“开发”将会受到惩罚。
第三,中国的投资者们最应该反省的风险――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在我国很多生物医药品种目前重复投资现象严重。仅生产干扰素的全国就有近20家企业。产品种类重复生产过度,一来会加剧生物医药企业的竞争,导致产品利润下降,使得企业很难有资金再用于开发新产品,形成恶性循环。二来最终将会使得相当一批生物医药企业生存难以为继,甚至倒闭。
第四,中小投资者最头痛的风险――生物技术公司的成长规模有限。目前,国内外的生物市场技术公司普遍的特点是规模不大,往往只有几十人,资本数量也很有限。虽然增长速度都保持了两位数,但是整个产业的销售额很小,大部分企业基本上还没有利润。因此,能否支撑到盈利之日,盈利后的生物公司到底能产生多大利润都还是未知数。
第五,科研人员最头痛的风险――市场风险。生物药品大多属于处方药,其销售及广告活动在我国受到严格的管制。因此,即使生物医药产品研制开发成功,也将过批文和向市场推销两道关。这对于大多数以科研人员为主力的生物产业公司将是生存的最大考验。
建议:谨慎中大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预言:超过他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定出自生物技术领域。可见生物技术的前景是如何的诱人。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生物制药领域存在的风险比之中国的股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这里不想劝投资者如何的规避风险,作为投资者应该知道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生物制药这样的新兴行业。新兴的行业永远是培养新富翁的摇篮,要想成为新一代的富人,投资者要有足够的大胆。诚如盖茨当年在看到电脑操作系统的美好前景之后,果断放弃没有完成的学业,投身到这一个让他终生富足的行业之中,成为世界首富。中国的投资者要想开启生物制药这个宝库,首先要对生物制药的整个市场环境做到细致的了解,这是谨慎;然后就是要有盖茨那样的勇气,此乃大胆。
附:投资机会
为了使投资者能有更直观的认识,《科学投资》杂志社与中国生物医药网(省略)联合推荐了下面这个适合中小投资者的生物制药项目,希望能对投资者有所益处:
可供转让生物医药项目――隐形脂质体
脂质体是由磷脂类分子组成的一种中心包有溶液的具双层包膜的脂质小囊,将药物(可以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基因等)包裹于脂质体内,可以明显地改变甚至控制它的释放速度、范围、和终点,具有靶向病灶、延长释放、降低毒性等多重效果。
目前脂质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药物传递系统。脂质体作为抗原、基因等药物的载体系统逐渐成熟,药物脂质体制剂已被用来与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作斗争。目前脂质体仅用于人体全身性真菌感染和癌症的治疗,但在预防医学上脂质体已经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迄今为止,在国外已上市的脂质体药物有4种,疫苗1种,进入临床I-III期试验的脂质体药物有7种,疫苗6种。另外2种兽用疫苗已上市。
隐形脂质体开发有下面三种形式:
1、短期产品开发:在6个月内制造出供申报临床用的制剂并准备生产和检定规程,6-12个月内完成动物试验及设备安装调试,12-15个月内申报临床;15-21个月内完成临床试验;21-27个月内取得四类新药证书。
2、中期产品开发:使用已有的设备开发免疫脂质体制剂。如果在隐形脂质体的包膜外添加可促进肿瘤细胞内吞的单克隆抗体或配体,即可制成免疫脂质体(Immunoliposomes)。
3、长期产品开发:在上述短、中期产品开发的基础上,使用隐形免疫脂质体作为外原基因导入癌细胞的载体,开发出肿瘤基因治疗产品。
关键词 网上药店 PEST分析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32; F71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17-0058-03
PES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online pharmacy in China
CHEN Ying1*, LIU Haiyan2, JIN Qi2, XU Yong1**
(1.School of Public Health, Medical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China;
2. Soochow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xter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that online pharmacies have to face in their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a better development of online pharmacies. Method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or the online pharmacie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 by a PEST method. Results & Conclusion: The online pharmacies in China have been facing the restriction of four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and three aspects such as brand construction, capital and cost manage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should be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 online pharmacy; PES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34.5%。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医药行业带来了新契机。但因起步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网上药店的发展最为缓慢。我国第一家网上药店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时间是2005年12月,截至目前,具B2C资质的企业也只有200多家。而美国 2005年就已有高达439亿美元的网上药品销售额,占当年药品销售总额的19.1%,我国网上药店也将成为医药商业领域的一片蓝海。经过10年多的发展,我国网上药店的数量和销售规模虽然逐年上升,但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其发展的不利环境。
1 我国网上药店的PEST分析
1.1 政治环境
1.1.1 处方药的限制
根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网上药店不得在线销售处方药,然而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销售利润,处方药都远远高于非处方药。可见,这一限制阻滞了慢性病患者的网络购药行为,网上药店也因此丧失了药品市场的大部分,难以形成特大的药品经营规模。
1.1.2 医保报销的脱节
不能与医保对接是影响B2C网上药店发展的又一大主要限制[1]。顾客在医保定点的实体药店可使用医保卡购药并准予报销。但目前我国网上药店尚未与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医疗保障体系对接,因此通过网上药店在线支付购药时不能使用医保卡,这也使得网上药店流失了一部分顾客。随着海宁市老百姓大药房2015年1月17日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在线支付,这个阻碍医药电商发展的难点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另外,在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扩大实施之后,网上药店又将面临社区药店药品零差率政策的竞争压力[2]。
1.2 经济环境
1.2.1 价格优势不明显
我国网上药店在开办时,必须有线下实体药店作为支撑,才能获得资质。这使得网上药店与线下实体药店有着天然联系,网上药店往往是延用实体药店品牌[3]。实体药店的规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网上药店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数据显示,网上药店平均折扣率为9%左右[4]。而顾客选择在网上购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价格实惠,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冲突使得网上药店让利有限,再加上网费和运输费,网上购药对实体店的价格优势更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