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朗读训练

小学朗读训练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5:56: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朗读训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朗读训练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朗读的训练是一个学生整体联动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记性最好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熟悉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强化他们大脑对字音和字形的一些记忆,通过不断反复的朗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1]。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以及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发音,而是要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添加个人对于文章理解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自我判断理解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应该要先自身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带学生来进行朗读,培养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确保他们进行全面的发展。

二、朗读对学生的作用影响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教师需要仔细的观察学生的朗读过程,要求其要读音准确,不能自行添加或减少文字,必须将句子读通顺。语言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经过多重的考量选取,里面所涉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各个时期代表性的文章,学生学习其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文章中会涉及一些生僻字,小学生在朗读中多少会出现读音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出并正确的教导。语文阅读的朗读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语言能力,通过朗读优秀文章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相关的语文素养,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朗读其实是一个重复持续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断重复文章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语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朗读学习习惯。尤其在语文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古诗词和现代诗词。古诗词不同于一般的白话文,需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熟悉的掌握每一个词的正确读音和使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对现代诗词的朗读,可以通过不断的朗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了解作者的内心想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内涵,有助于学生进行写作。

(二)有助于有效提高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多是一些描写自然的文章,例如《火烧云》《草原》等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利用一些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来感受语言的美感,感受文字所描述的一副美丽景象,通过朗读进入作者描述的画面当中,感受自然的美。长期以往的对小学生进行优美文章的朗读训练,从而可以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了解到什么是美,具有正确的审美观。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进行朗读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就会在朗读中出现问题。学生如果能够沉浸在朗读中,一边朗读一边对文章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认真的对待朗读,了解朗读的重要性,通过自身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高。在小学朗读训练当中,就是教师提出阅读的目标,要求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朗读,并且通过自身的朗读解决课后习题,做好各项朗读任务。例如,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作者的内心变化?或者本文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获取,只要学生仔细的进行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一般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训练,这对学生十分重要。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朗读,才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激发兴趣;注重差异;杜绝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17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的二级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四级目标又进一步指出:“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过分看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非常普遍。具体表现在:学生看不懂,读不出;或者读出的音、句没有节奏感,没有轻重音之分;或者朗读不流畅。因此,小学英语朗读训练亟待加强。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机械朗读会使他们感觉乏味枯燥。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以及小孩子好动的生理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孩子有表情地朗读;朗读材料节奏化、情景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倾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的影碟,然后模仿练习,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组织丰富多彩的朗读训练,如讲故事、演讲、猜谜、报道校园新闻等,也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朗读英语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正确发音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语言首先是有声音的。人正是通过发音器官发出声音,凭借有声语言,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学一门外语,同样也应从语音入手。如果不先输入正确的发音,盲目追求所谓的流畅,会使错误的发音得到强化,从而影响言语输入的质量。朗读是一种全面的语音练习。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起始阶段,应鼓励学生朗读所学材料,并且要正确地发出每一个音,注意音在连贯语句中的变化,做到连读;要会按照内容正确划分意群,安排停顿;同时要求运用适当的重音、语调、节奏、音律等。英语语音中的每个音素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发音上的错误往往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

三、家校合作保证朗读时间

学校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尽量让学生得到朗读的机会。例如,让学生跟录音读单词、对话和课文。让学生组队朗读,并尽量从中找到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朗读前,教师要讲解材料中的某些生词、词组和难句,使学生了解内容、思想等。由于英语课时少、训练项目比较多,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把朗读训练延伸到课外进行可以说势在必行。因此,学校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庭中搞好朗读训练,充分利用早读与晚读多读一些学过的课文或适合小学生的英文读物。实验证明:两次外部刺激之间夹一次睡眠,易于记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天朗读两次,临睡前一次,起床后一次,每次以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

四、多种感官介入,保证朗读效果

朗读训练最终应达到眼到、口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达到眼睛所看到的口里即能准确读出,耳朵加以监听,同时大脑能立即反映其语义,不需要转换母语。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先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朗读训练以“词形—语音语调—语义内涵”三者最终建立起自觉的联系为目的。要求学生朗读时保持良好的朗读姿势,声音响亮,音调合乎规范,不漏词或加词,不重复。这样,学生会用心去读,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朗读材料的音(发音)、形(拼写)、义(意义)同时印在学生的大脑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五、搞好督促、检查和评价

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朗读档案,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朗读成果,如朗读录音作业、朗读竞赛获奖情况等,以督促学生不断反思他们的朗读方法和朗读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定期进行朗读训练评估,以便找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辅导;期中、期末考试时适当增加英语朗读的考查比例等。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朗读作为测试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必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六、注重差异,因人而异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一段新的文字材料,朗读3到5遍是难以做到“心到”的,但7到8遍之后便可以做到“词形眼到—语音口到—语义心到”了。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每段文字达到“三到”境界所需的朗读次数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来说,即使是较容易的文字也需要朗读好多次;随着水平的提高,文字难度随之加大,而朗读重复次数可能相应减少。同一个班的学生用不同材料,达到“三到”境界所需朗读次数可能也不同;最终应由学生本人控制,教师可以督促、辅导和检查。教师要适当给学生压力,要求学生背诵规定的段落,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法使学生强化记忆、扩展知识和夯实基础。

篇(3)

一、指导朗读,帮助学生把握朗读的技巧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熟悉教材,把握好朗读训练的重点,弄清每句话的速度、语调、感彩;体会文章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目的的具体指导某一段,某一句,然后再整体朗读。这样训练有利于培养朗读能力,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富有感情的教师范读和录音带示读,让学生在听读中反复体味和模仿,逐步使他们领略朗读的技巧,懂得发声、读音、轻重、停顿、等要领,闻之“恍如眼前”,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语醉其音”的效果。

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一般来说,教师全文范读可放在总结课文之前。正当他们想读好,而又读不出那种感觉时,这时教师说:“看我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达到预期的效果。至于以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跟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如:(1)听老师读这段课文,看老师强调了哪几个词语?再想想为什么要强调这些词语?(2)听老师读这篇课文的结尾,几种读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特别是有些词句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要注意指导学生依靠语感的模糊识别功能,在朗读时进行适度的把握。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1、生动优美的旁白性描述,也可以设计恰如其分的富有激情的、紧扣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堂导语,还可以运用合适的精美的图画……把学生带入精心营造的境界中,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2、巧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教学中利用幻灯、录像显露出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使画面与课文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感染。

3、借助音响,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读者的心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4、想象画面,加强有感情的朗读练习。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语调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人或事,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学生反复练习感情浓的课文,边读边浮想联翩,然后通

过进一步文字分析再造想象,把学生带入作者精心营造得境界中。

三、师生评价,落实朗读训练的效果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教师不仅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还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评析。可以用评议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集体指导与个人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普遍性和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其他的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评议要结合朗读材料进行,不要泛泛而谈,语气要温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评论相结合,放手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对错误的见解绝不讽刺、挖苦。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朗读尖子,让他们去指导其他同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让学生读有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

篇(4)

朗读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个人读、齐读、范读、引读、比较读、自由读、录音朗诵等。但对任何一种朗读形式都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根据训练的目的、时机协调搭配,取其长舍其短,加以适当指导,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要坚持一个原则,即朗读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下面仅以个人读、齐读、录音朗诵为例对在小学阶段加强朗读训练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个人朗读训练

这种训方式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检查朗读的效果。好的朗读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渲染文章的感彩。这种朗读方式也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爱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个人朗读的缺点是部分学生得到朗读训练的机会,多数学生处于听读地位,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朗读水平。因此,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提名,一个学生读的篇幅不易过长,尽量使更多的学生有当众朗读的机会。

二、加强齐读朗读训练

齐读训练是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常用方式,它的优点是全班或全组学生人人参加,有利于帮助大面积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进行自我矫正、扬长避短,提高朗读水平。由于每个人朗读的好坏还直接关系着齐读质量,使得学生个个都想读好。其缺点是学生为了读齐,不注意重音、速度、停顿,难以读出感情来。再者,学生为了读齐,无心思考文章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读书应“口诵心惟”,要一边读,一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但学生只注意读齐,容易忘记思考要求。

三、加强自由朗读训练

这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班学生都能参加,由于不强调整齐划一,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按自己的速度、节奏和语调朗读。这样一边读,一边思考,有利于表情达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以巡回指导,相机指点,能提高朗读效果,缺点是教师不易控制课堂。

四、加强录音朗诵训练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能促进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朗读的训练尤其重要。在平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朗读训练

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朗读训练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计。如第一课时应注意让学生重点读准生字词的音,逐步读流利课文,不断读、不读破句;第二课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内在情感。这一课时的朗读训练要遵循目的明确、读思结合、重在体会的原则。

二、吃透教材,加强朗读训练指导

在小学课堂,朗读教学指导通常方法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挠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课前,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紧紧抓住课文的情感脉络,吃透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安排好朗读教学的手段、形式,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要素。细细推敲课文的感情基调,对重点句段的不同语气、速度、轻重音、语调等要心中有数,并亲自"下水"示范感情朗读,或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语速、语调,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有了这些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就会得心应手。

三、注重方法,教会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学生在开始学习朗读时,应要求他们认真地、仔细地看课文,把每个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口里把它准确地读出来。发音要清楚响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读、不唱读、不重复读。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直到准确为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流利地读,读得连贯、自然,不拖长音。低年级学生容易出现读破词句现象,应当先让他们掌握生字、新词,进行词儿连续的训练,达到读对完整句的程度。在指导中纠正学生唱读现象,持之以恒,定能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

四、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朗读。其次在朗读中要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教学时,可以采用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课文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采用有关桂林风景的挂图和录像资料,介绍桂林风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同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点燃朗读激情。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五、根据学生心理,运用各种方式指导朗读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可以发展成为儿童的现实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范读和利用教学磁带范读,让学生进行模仿。有时读全文或遇到较长的句子时,可以采用领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为了训练学生读准字音,可以让学生齐读,并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高低、课文内容的深浅,让学生个人读。低年级课本中课文篇幅短小,符合儿童的生活情境,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如我在教《我从中国来》一课时,先让学生听范读,然后请他们找出月亮姐姐和人造卫星的对话,分别指导。月亮姐姐的话要用大姐姐的声音,把月亮姐姐奇怪的语气读出来,人造卫星是弟弟,读起来要用甜甜的,天真的口气。教师先范读一遍,学生有了榜样,然后请学生个人读,读后又让学生评论,看像不像,这样童音悦耳,富有表情,语调生动,整堂课完全沉浸在课文意境之中。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各种形式的朗读,又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因此,恰当地选择朗读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当需要激感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可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借助朗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文章的内容、层次时,可采用引导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否则学生便会依赖于模仿而不愿意主动思考。此外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但也是导致"滥竽充数"的温床。各种形式的朗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其作用是有区别的。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就不同。因此,教师要通盘考虑,从整体上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最有效的朗读形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大效益。

六、及时反馈恰当点评

篇(6)

关键词:朗读训练;优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46-02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文章来,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以朗读训练来优化阅读教学,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就此谈谈本人的见解。

1.要创设情境,激趣

教师要善于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和情趣,增进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挖掘潜在的情趣因素,运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描述导入情境等不同的教学策略,努力设置可以引发学生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长城》教学中,在引领学生体会远看长城的"长"时,我抓住"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适时播放媒体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的高大、陡峭,岭的起伏、连绵,以及长城的曲折、漫长,既让学生体会了"崇山峻岭",又理解了"蜿蜒盘旋",而且由于画面的推进,学生对于"长龙"的理解会更透彻,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朗读的强烈欲望由此被激发了出来。

2.要善于范读,感染学生

善于范读,就是要注意运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教师应该在讲课时示范朗读,用自己的有感情的朗读或录音范读去感染学生,去打动学生,去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范读一般可放在学生刚接触课文时,或者放在学习课文的中间。教学开头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产生一读为快的欲望。这时的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创造朗读条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学到相应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为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基础。还可以对课文留下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学习课文中,教师一般还要对文章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感情较强烈、难度较大的地方进行范读,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与之相应的朗读技巧。

3.要精于指导,反复强化。

精于指导,就是擅长对学生进行朗读点拨,纠错和小结评论,头头是道地言传身教,这样,既帮助学生学好课文,又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3.1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养成习惯。读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3.2指导学生熟练朗读,掌握节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背诵也会吟"。熟练朗读一定要跳出第一步――正确朗读的桎梏,由单个的文字换位到整篇的文章,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读清晰。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课堂上,我注意通过精选练点,来训练学生掌握技巧。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技巧。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标点符号标志着朗读的语调和停顿。根据不同的标点指导朗读,就更能读出正确的语调和适当的语气。如《》第九自然段前三句话连用了三个感叹号,我先引导学生试读,最后总结出第一句"啊!"是表达战友们看到负伤的站起来时的惊喜之情;第二句"突然站起来了!"和第三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是突出钢铁铸成的英雄形象,要读出对英雄的赞美、歌颂。

3.3指导学生读中感悟,张扬个性。不同的学生生活经验不同,理解能力就不同,对同一文章的感悟就各具特色,所以我们在训练朗读的同时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孩子,使其学习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读出更多的创新空间,充分保障个体感受淋漓尽致地张扬。我上的《五彩池》,当我分析完了五彩池的不同形状后,并没有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方式读出各自对这段文字的体会。可以是惊奇的,也可以是慢慢儿欣赏的,更可以模仿导游介绍景点时的方式朗读,还可以……这样读得投入,读得愉快轻松,也读出了对于句子理解、体会的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要创新形式,开放读法

篇(7)

关键词:朗读训练;朗读原则;朗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5-03

一、小学低年级开展朗读训练的意义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也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任教学校所使用的《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各年级的教材内容以对话语篇为主。我们应试图通过深入开展朗读训练,使学生高效地感知、领悟语言,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二、朗读的概念

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表达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

三、朗读训练的原则和策略

(一)兴趣第一的原则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朗读内容,抓住兴趣点进行朗读训练。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感明快的语言知识感兴趣,如数数。我在教《英语》一年级第二册Unit2 Module4 These are your legs.时,就有这样的体会:当我带读本课的重难点句型“What are these?These are your legs.”时,学生一点都不感兴趣,他们觉得读起来挺拗口的,学起来也挺费劲的。有的学生开始转移注意力,表现出没兴趣的样子。此时,我索性跳过这两句,带着学生继续往后读,当我带读到“Let's count!One,two,three...”时,全班同学开始快乐地数起数来,节奏听起来清晰明快。我赶紧抓住这快乐的瞬间,高兴地说:“Very good!”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更是高兴。我接着带读第二段,一读到“One,two,...”的时候,学生同样读得非常来劲。我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在认读水平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能流利地读出这一串关于数字的单词,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肯定。俗话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多数同学是像数数一样数出来的,但这一小段朗读的经历却深深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他们明白要学会正确的朗读就应该有意识地去认读单词,做到口、耳、眼、心并用。当我重新带读的时候,学生跟读最难掌握的那两个句型时,学生不再显得那么被动了,而且开始对老师带读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尤其是对数数这一段非常感兴趣。他们希望老师赶快带读到“One,two,three...”这一段。当我听到学生大声而有节奏地数数时,我知道他们初次尝到了朗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尽管他们才刚刚迈出学会朗读的第一小步,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这小小的铺路石为后来的朗读训练铺平了道路。

2.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一组都可以是参赛组,每一组也都是评委组,评委组又分为自评组与互评组。

例如,我在教学《英语》第二册Unit1Module9 I don't like meat.一文中,在开展朗读训练时,是这样做的:

T: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朗读比赛。OK?Ss:OK!活动1:自由朗读。(1分钟的时间热身活动)。活动2:开始分小组朗读。先请第一大组朗读。活动3:G1自评组:我觉得我们组读得很好。能得五颗星。(老师在黑板上为第一大组画五颗星。)G2互评组:我们觉得第一大组朗读的时候声音不够响亮。要是大声一些,肯定读起来很好听。能得四颗星。(还很懂得先抑后扬地评价同学。)G3互评组:我们觉得第一大组朗读时,学小汤姆说话的语气学得不象。(那你们觉得要怎样读呢?)我们觉得要表现出小汤姆不喜欢吃的语气。要这样读。能得三颗星。(互评组做示范。)G4互评组:我们觉得读“No”的时候要语气重一些,还要稍停顿一下,这样才能读出小汤姆讨厌吃面汤的语气,能得四颗星。T:同学们说得很好,请第一组按照各评委的建议再读一遍,OK?G1:OK!

这种以各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分层训练的原则

善于根据朗读内容,进行分层次的朗读训练。朗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练习,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对于篇幅较长的故事或课文,教师可以想办法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提供朗读课文平稳过渡的坡度。

例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英语》The Three Bears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如果马上进行朗读,学生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先设计看图说话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先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先说一说,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看图说话。

例如:T: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走一走,去拜访三只小熊。

Ss:Yes!

T:(呈现三只熊的图片。)Look!Who are they?Who is he?(指着熊爸爸)Who is she?(指着熊妈妈)Who is he?(指着熊宝宝)(学生依次做回答.)

T:Look!Point to the Father Bear.Is he fat?

S5:Yes,he's fat.

T:Look!Point to the Mother Bear.Is she big?

S6:Yes,she's big.T:Look!(Point to the Baby Bear)Is he cute?

S7:He's cute.

S8:And he's little.

T:Very good!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故事内容,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请同学们打开英语书。)(学生开始大声朗读课文。他们显得非常高兴,就像自己在森林里遇到这三位朋友一样。)

接下来课文还有5段话,我顺着故事发展的线索,创造了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朗读文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训练形式多样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避免枯燥的朗读训练方式,要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方式。

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分角色朗读的训练尤为重要。在孩子们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喜欢走进课文中的童话世界,把自己扮演成其中的一个角色。往往在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便把课文读懂了,语言训练也就落到了实处。

2.小老师领读带给学生成就感与自信。小老师领读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朗读训练形式。由于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先领读,学生听出“正确、流利”的标准是什么,并以此来要求自己。通过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明显提高。

总之,英语朗读训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学习活动,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小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样才会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华伟.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个案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