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品开发的策略

产品开发的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5:56: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品开发的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品开发的策略

篇(1)

关键词:医药市场;新产品开发策略

一、WH医药公司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

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经过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造的中药生产企业,WH医药公司的产品市场目标人群瞄准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相信中医药理论,认可中医药的预防、医疗和保健作用的用药人群。这一人群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广泛存在,并逐步辐射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和使用中草药。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近百个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间协议,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2012年,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予中医中药合法法律地位的西方国家。在德国、法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分别都有数千家中医诊所,有相当数量的患者选择中医中药进行疾病治疗和康复保健。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将传统医学纳入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之中。千百年来,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青睐。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药的临床作用和发展前景作出了充分肯定,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适应这一特定消费人群的市场需求,WH医药公司将发挥企业中成药生产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传统优势,继续在中成药研制、生产、经营领域深耕细作,谋求发展壮大。

在产品的治疗领域方面,WH医药公司将坚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原则,专注于心脑血管领域,将目标人群重点关注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WH医药公司将心脑血管医药领域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并专注于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中成药这一细分市场,致力于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心脑血管领域纯天然植物药的最大生产商之一,持续开发预防、治疗、康复相关产品,搭建一流服务平台,以产品经营为主,资本运营为辅,坚持做实、做专、做强、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心脑血管医生和患者多样化需求,建立起可盈利可持续发展的营运模式,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最受专家、医生和患者尊重的企业。

二、WH医药公司新产品开发的开发方式

在产品开发方式上,短期内采用技术转让方式,结合市场需求,采取一次性买断或者签订合同、约定按照销售额分成,引进心脑血管领域创新程度较高的新药,加快上市后临床试验,加强市场培育,培植新的骨干支柱品种;中长期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加强与新药开发组织的沟通协作,实施联合开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拥有庞大的人才和智力资源、配备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尖端科研设备和仪器、科研态度严谨、操作规范、实验设计标准的优势,开发新产品。与此同时,敏锐捕捉市场信息,运用资本运营手段,在合适的时机,针对特定对象,实施技术兼并,占有被兼并企业的产品品种资源和非专利工业技术,扩展企业产品线。

在产品来源上,从各类中医典籍中筛选经方、验方,加强与在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清楚的基础上,明确临床定位,优化处方,改进工艺,提升质量,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从企业现有制剂品种、众多医疗机构制剂以及现用的“协定处方”中选择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理清楚、有效成分明确、质量安全可控的品种,按照现代中药标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三、WH医药公司新产品开发的产品类型

篇(2)

1 养老旅游的概念界定

李松柏认为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假、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周刚认为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是老年旅游者以异地养老的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移民为目的的旅行和游览活动的总称。

这两种定义都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来定义的,笔者认为养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应该以旅游的定义为基础,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所以我认为养老旅游是指老年旅游者在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且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异地养老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 开发养老旅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2.1 庞大的市场容量为养老旅游提供了可观的客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53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636万人,占总人口的8.1%。并且有关人口专家预测, 老年人数量正在进入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到 2025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 2.8 亿, 占人口总数的 18.46% ,2050 年将达到 4.2 亿, 占人口总数的 29.8%,从而成为高度老龄型国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龄人群,而据北京的一些旅行社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人退休后有旅游的倾向,所以养老旅游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

2.2 老年消费者具有可观的购买能力

据不完全估算,目前老年人各类收入总和已达到4000亿元,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数值还将持续增长,到 2010 年可能会突破1万亿。另一方面,与在职的中口相比,子女多已成家立业,负担较轻,而且过去我国老年人大多生活节俭,重积累轻消费,习惯于攒钱,他们往往有着较充裕的储蓄,其储蓄存款将产生较大的近期或远期购买力,从而为我国养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3 观念的转变使老人消费者具有强烈旅游欲望

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变得单调而乏味,他们日渐注重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希望在有生之年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渴望享受宁静,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旅游正是满足老年人此种需要的绝好方式,它是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结合,是求新、求知、求乐的综合体验。加之现在一些传统观念的变化,更增强了老人外出旅游的欲望。旅游逐渐成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而养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方式,将养老和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老年旅游者在旅游中养老,在养老中旅游,一定会受到老年老年旅游者的青睐。

2.4 四二一家庭模式的出现,为养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篇(3)

关键词:农产品开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

农业在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开发企业致力于农产品开发,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充分利用,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农产品开发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导致农产品开发企业出现财务亏损。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细致分析与识别,综合金融风险管理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促使农产品开发企业实现稳定高效发展。

1 农产品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财务风险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农产品开发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保证农产品开发企业资金安全。农产品开发企业有效分析与识别在日常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类型,可以降低农产品开发企业投资经营面临的风险,提升农产品开发企业发展效率及水平。从本质上来说,在财务风险事故发生前,这些风险并不是显露在外的,而是一种隐性、潜在的风险类型。这种财务风险通常很难被发现。需要综合企业发展的各种数据以及市场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索,及时发现企业制定的各项发展规划是否面临风险,分析并明确企业发展规划面临的风险大小。农产品开发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通过该项工作,能够对农产品开发企业生产经营阶段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知晓风险的大小,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防止农产品开发企业出现经营亏损。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自身获得的经济效益,对于农产品开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为农产品开发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夯实基础。

2 农产品开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对于农产品开发企业来说,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必然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会对农产品开发企业的发展效率及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从本质上来说,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农产品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使农产品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出现偏离。在对农产品开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细致。剖析农产品开发过程各环节所面临的风险类型,然后采取充分且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财务风险给农产品开发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总体来说,农产品开发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含以下类型。

2.1 自然环境风险类型

所谓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所指的是由于自然环境问题而给农产品开发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农产品开发企业的财务收入,影响其效益水平,所以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分析显得极为重要。农产品开发过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都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各种农作物是农产品开发企业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所以自然环境风险成为农产品开发企业面临的一项风险。自然环境会对农产品开发企业原料采购价格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产品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行业风险类型

所谓行业风险主要所指的是农产品开发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所面临的总体风险类型。产生该项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中同质性企业数量较多,导致竞争压力较大。一旦对此类风险处理不善,有可能影响农产品开发企业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农产品开发企业若想有效开辟市场并谋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对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竞争产业分布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规避其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确保农产品开发企业充分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从而提高经济收益。

2.3 技术风险类型

在农产品开发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风险也是其中存在的一项风险类型。该项风险类型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较高。企业技术创新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例如企业人才团队的实力、风险应对能力、项目难度等。技术创新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高收益,但也可能产生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农产品开发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身技术实力拥有充分认知,降低由于技术实力不足带来的技术风险,避免出现盲目上新项目,从而达到科学合理规避技术风险的效果。

2.4 资金风险类型

对农产品开发企业来说,资金风险也是其面临的一项风险类型,主要包含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产品流动风险等。一旦应对不善,有可能降低农产品开发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出现血本无归、企业倒闭等问题[1-3]。当前发展环境下,大多数农产品开发企业依赖于当地资源优势,经营规模受到局限,品种较少,在经营阶段直接面向市场,所以资金不足便成为一项重要风险。由于银行贷款门槛比较高,部分农产品开发企业转而投向民间借贷进行资金筹集,加重了农产品开发企业的财务负担。一旦举债超过企业的偿债能力,便会导致企业财务工作陷入困境。

3 农产品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3.1 树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农产品开发企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应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农产品开发企业稳定且高效运营,有效提升其发展效率及质量。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农产品开发企业树立起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有效管理农产品开发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类型,科学防范财务风险。要科学分析农产品开发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类型,具有忧患意识,及时找出在其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作出有效的应对,确保农产品开发企业实现稳定且高效的发展。此外,农产品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学习,树立起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高度认知,借鉴其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验,有效防控在生产经营阶段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类型,确保企业高效运营。

3.2 合理利用企业资本结构

在农产品开发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利用企业资本结构,防止由于财务风险所造成的资金亏损。在实际中,部分农产品开发企业由于银行贷款门槛高而采取社会筹资或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资金。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不但加重了企业的负债压力,还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4-5]。决策管理层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避免企业负债超过偿债能力。同时,要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适当改革与调整,对来源不同的资金类型进行合理搭配,使资金正常周转,有效降低农产品开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3.3 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农产品开发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农产品开发企业高效运转[6-7]。例如农产品开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预警信息系统,将其中的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进行转换,从而形成相应的预警信息;通过互联网收集各种财务信息,从而在企业发展与运行过程中拥有一定的信息反馈,并根据预警信息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此外,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做到全面、细致,确保各项财务核算工作准确、可靠,及时发现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风险,从而达到风险预警的效果。

3.4 完善企业发展决策环节

为了规避农产品开发企业所出现的财务风险,还需要完善企业决策环节,使企业发展充分符合市场规律。例如需要在企业中设置市场调研部门,通过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使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当中拥有足够的参考资料,使企业各项发展决策符合市场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自身发展效率,防止出现财务风险,有助于农产品开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攀升。

4 结束语

在农产品开发企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若是对风险考虑不周、处置不当,有可能导致农产品开发企业出现亏损。要科学应对生产经营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确保农产品开发企业实现稳定、高效运营。

参考文献

[1 ]谷亚洲.浅谈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 (3 ):63 ,65.

[2 ]于文娟.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8 (17 ):234 ,237.

[3 ]陈朝阳.浅谈新能源汽车营销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J].新财经,2019 (9 ):97-98.

[4 ]赵玉明.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J].财经界,2020 (32 ):145-146.

[5 ]郭永超.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 (11 ):76-77.

篇(4)

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 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 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 那么我们在开发新产品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降低风险呢?首先是优质策略。即开发起点高、质量高的优质产品。采用这种策略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先进、质量好,必须注意适合国情、适合顾客需要;注意市场潜力,才能有助于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低成本策略。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大力降低成本。主要从研制的技术路线、产品结构、使用材料、工艺改革等方面挖掘潜力,以低廉的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形成大批量生产,提高利润。再次是配套策略。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主动为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开发生产所需的配套产品,为其配套服务。如一些中小型企业为大型汽车厂配套生产电动刮水器、新型电灯等。一般说,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的产品若能达到其需求时,新产品的销路即不成问题。最后是拾遗补缺策略。即积极开发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或短线缺门的新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填补空白,在市场上抢占优势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使新产品开发减少风险获得成功,企业还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以满足社会为出发点。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经营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需要又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贯彻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应优先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之前对市场做出调查研究,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使企业的决策保证按照满足社会需要原则开发新产品。其次新产品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人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办事想问题必须从国情出发。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要适应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和消费习惯;适应我国资源供应和配套能力。脱离国情而去开发新产品,必然招致重大损失。再次新产品开发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新产品的科技水平不能与科技发展趋势差距过大。以免新产品投放市场时,在科学技术上已是老化产品而很快进入衰退期。当今新产品的发展,在式样方面趋向于多样化、系列化、小型化、微型化;在质量方面趋向于多功能、高性能、节能源、省资源、防污染、防噪音、兼容性强;在操作使用方面,趋向于轻便化、安全化、自动化、半自动化、易操作、易维修等。此外新产品要符合国家政策,适应国内外目标市场的国情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加速产品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新产品在市场上扩散。还有新产品必须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公认和通用的标准。开发新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能使我国工业产品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同时也为我国工业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最后,开发新产品应考虑结构相似,工艺相近的原则。开发新产品要求在时间上争取一个“快”字。为保证质量,企业可考虑开发与原产品的原理、结构相似,制造工艺相近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不必使用专用设备,零部件与原产品通用,工人熟练程度高,研制开发费用和生产成本低,可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不少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往往不调研、不预测、不论证,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就一哄而起,蜂拥而上。大量的重复生产,势必造成积压。据报载去年我国78%的商品供过于求,全国目前库存积压商品总量在5万亿元以上。另外,大批重复引进的生产线绝大部分开工不足;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的若干需要却得不到满足,许多空白点无人开发。究其原因,除体制方面的问题外,就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决策者)还没有认识到,新产品开发也是一门科学。没有意识到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永葆青春”的秘方,但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入,随着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也会成为企业的一个亮点!

篇(5)

Abstract: All the designers and craftsmen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 with Qing Dynasty cultural elements want their products to succeed in market competi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use value analysis method to improve existing products and reduce the cost of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duct with the Qing Dynasty cultural elements is to provide more satisfactory products, increase product sales, and get more profit, and the most effective way is to improve the design,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product, so as to reduce costs. VE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ncrease the profit.

关键词: 清代元素;文化产品;开发决策;价值工程

Key words: ele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cultural products;development decisions;Valu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004—03

1 产品价值链与清代元素文化产品开发

文化产品的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关联的市场经济活动,也可称之为“增值活动”,这其中包括服务创造价值等内容。这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构成了清代元素文化产品开发的“价值链条”。价值工程(VE)给清代元素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服务决策以清晰的思路,对产品开发与服务创造价值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

1.1 产品价值链模型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明确了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完美结合。主要依靠四种手段完成:一是成本领先,二是产品差异化,三是产品功能策略,四是可持续发展策略。清代元素的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包含了资源的整合、产品形成过程,也包含价值链的重组过程。将文化资源的开发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形成与旅游市场机制相匹配的文化资源开发、价值产生与管理模式是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欠缺地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文化产品设计创新是通过其形式、功能、价格等优势等来维持持续发展的,通过构建文化产品的价值链结构模型,来系统规范地表达产品销售与服务信息。采用功能要素、产品差异化设计和服务创造价值策略,在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而获利。(图1)。

1.2 清代元素文化产品价值链及特点 构建清代元素文化产品价值链(图2),从链接的构成看,它是产品价值链模型的具体深细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是将地域性文化资源转化为创造价值的链条,并将该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扩大利用,最终形成上下游的关系的生产集合。第二是特色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如某一产品(如摆设类工艺品)从调研、设计、生产、供应、销售以及衍生品的开发与研究。第三是对清元素文化产品开发的成本降低、两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组织生产、服务模式等做出正确的决策,形成对特色文化资源产品开发的最优化。基于清代元素的文化产品的价值链模型,构成了产品价值向多样化发展,其产品价值折射出了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清代元素文化产品价值链模型,把清代满族文化元素作为重点输入,其产出的价值是特有的,产品服务具有收藏性、纪念性、实用性。

1.3 清代元素文化产品价值链作用 清代元素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增强一个地区的软实力。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可以带动区域性产业的发展。这种开发过程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需要重视该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即地域性民族文化产品品牌价值。采用创新思维构思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进而开发出好的产品。清代元素文化产品价值链显示了在文化产品开发中的调研、设计、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化,使各链接点形成了(1+2+…+n)≥n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文化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旧有模式,使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服务链条呈现出了微笑曲线(图3)。

篇(6)

【关键词】新产品;产品开发;风险;策略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新产品的范畴与科技领域的新产品的含义不同,不仅仅是新发明创造的产品,其内容广泛得多。新产品除包含因科学技术在某一领域的重大发现所产生的新产品外,还包括如下方面:在产品销售方面,只要产品在功能或形态上发生改变,与原来的产品产生差异,甚至只是产品单纯由原有市场进入新市场都可视为新产品;在消费方面,能进入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新利益或新的效用而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从管理的方面又包括:国际性新产品、全国性的新产品、本地区的新产品、本企业的新产品。从管理角度分类新产品的目的,主要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开发新产品。提示企业并不是只有世界性的、全国性的产品才是新产品,只要企业积极努力,在开发新产品工作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将逐步发育,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成为全国统一的市场。企业要开发本地区、本企业的新产品应特别慎重,以免一哄而上,重复引进,一旦供给大于需求,则将导致产品滞销,企业受损。

新产品从研究到开发到生产和销售,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这种风险既蕴含着可使企业发展和盈利以及获取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的机会,但也存在着失败的风险。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旦遇到风险而失败则给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原因是很多的。国外的一项调查,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消费品40%,工业产品仅为20%,服务类产品为18%。而据对国外700个工业企业的调查,新产品开发综合成功率率仅为65%。新产品开发所以失败,风险较大其原因是很多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国内外竞争对手抢先进入市场,推出新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银行贷款利率升高,投资风险增大;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新产品开发步伐赶不上科技发展速度,使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就夭折;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和市场趋于分散,迫使企业的新产品面向范围更小的目标市场。

主观的原因有:技术上不过关,有的新产品对技术要求甚高,但企业技术能力有限,使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如有的企业生产的电热水淋浴器,由于技术上不过关,竟然发生消费者洗澡时触电身亡。新闻媒体一曝光很少有消费者再购买这种热水器了。另外企业信息不灵,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先进,或只是本地区先进,这样就失去了技术上的优势。有的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由于技术障碍产品迟迟研制不出,造成开发时机过迟,市场已被竞争者占领;过分重技术轻市场。既过分重视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结果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尽管技术水平和性能均比较高,但因不符合国情或超过消费者承受能力而缺乏市场需求。集中表现在产品售价太高。例如,某企业开发一种省力型打谷机,可以减轻农民在进行谷物脱粒操作时困难和体力消耗,但开发成功后难以打开销售局面。原来传统的人力打谷机已占据市场,该新产品的售价比一般打谷机高出几倍,因而对于节俭的中国农民来说无疑显得价格偏高;市场不利因素估计不足。在估计新产品的市场容量时过于乐观,看不到不利的市场因素,结果对市场做出高估计,导致决策失误。例如,某企业开发一种液化汽残液处理器,认为有全国成百上万液化汽用户,因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开发成功后,却遇到大量市场风险而失败。因为这种产品首先要获得公安部门的许可,并获得煤气公司的同意。因而不仅审批环节多,而且涉及到与煤气公司的利益关系,煤气公司想与这家企业联营,但利益分配难以处理,结果双方合作不欢而散。其次这种残液处理器只能安装在液化汽罐里面,而用户不能自己拆卸液化汽罐,因此只能在新液化汽罐出厂前安装,市场客户量大大缩小。此外,国内也有企业在开发这种产品,且在安装方便性方面要好得多,致使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投放市场后,企业没能熟练运用促销手段进行宣传,价格过高或过低,缺少配件,售后服务跟不上,没能掌握好产品推出的时机等。

以上原因导致企业开发新产品遭受一定程度的失败。一种是企业连开发新产品的开发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都无法收回的彻底性失败;一种是能在开发的新产品中获取利润,但没能达到预期的利润或市场占有率目标的有限度的失败。

但是不论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面临何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条件。

为了使开发出的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心理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因此新产品开发方向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节能产品。能源短缺是世界性和长期性问题。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日用消费品,都应尽可能少耗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美国汽车一向是无可替代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耗能少的日本汽车战胜美国汽车,动摇了多年的霸主地位。2.小型和微型产品。人们的审美观念已从厚、重、长、大转向轻、薄、短、小。因此小巧的商品受到重视,如袖珍收音机、微型计算机等。3.多功能产品。指产品的性能和用途扩大。产品一物多用,一机多用。4.操作简单产品。新产品趋向使用高科技,但操作要力求简单、安全、自动。例如,新型的煤气热水器做到了“水龙头一开,热水即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偏爱。5.多样化产品。指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扩大、缩小、部件替换、组合等方法改变产品结构,增加品种、规格、型号等,满足更多顾客,更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可伸缩的晾衣架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那么我们在开发新产品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降低风险呢?首先是优质策略。即开发起点高、质量高的优质产品。采用这种策略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先进、质量好,必须注意适合国情、适合顾客需要;注意市场潜力,才能有助于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低成本策略。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大力降低成本。主要从研制的技术路线、产品结构、使用材料、工艺改革等方面挖掘潜力,以低廉的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形成大批量生产,提高利润。再次是配套策略。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主动为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开发生产所需的配套产品,为其配套服务。如一些中小型企业为大型汽车厂配套生产电动刮水器、新型电灯等。一般说,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的产品若能达到其需求时,新产品的销路即不成问题。最后是拾遗补缺策略。即积极开发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或短线缺门的新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填补空白,在市场上抢占优势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使新产品开发减少风险获得成功,企业还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首先必须以满足社会为出发点。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经营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需要又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贯彻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应优先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之前对市场做出调查研究,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使企业的决策保证按照满足社会需要原则开发新产品。其次新产品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人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办事想问题必须从国情出发。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要适应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和消费习惯;适应我国资源供应和配套能力。脱离国情而去开发新产品,必然招致重大损失。再次新产品开发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新产品的科技水平不能与科技发展趋势差距过大。以免新产品投放市场时,在科学技术上已是老化产品而很快进入衰退期。当今新产品的发展,在式样方面趋向于多样化、系列化、小型化、微型化;在质量方面趋向于多功能、高性能、节能源、省资源、防污染、防噪音、兼容性强;在操作使用方面,趋向于轻便化、安全化、自动化、半自动化、易操作、易维修等。此外新产品要符合国家政策,适应国内外目标市场的国情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加速产品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新产品在市场上扩散。还有新产品必须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公认和通用的标准。开发新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能使我国工业产品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同时也为我国工业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最后,开发新产品应考虑结构相似,工艺相近的原则。开发新产品要求在时间上争取一个“快”字。为保证质量,企业可考虑开发与原产品的原理、结构相似,制造工艺相近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不必使用专用设备,零部件与原产品通用,工人熟练程度高,研制开发费用和生产成本低,可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不少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往往不调研、不预测、不论证,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就一哄而起,蜂拥而上。大量的重复生产,势必造成积压。据报载去年我国78%的商品供过于求,全国目前库存积压商品总量在5万亿元以上。另外,大批重复引进的生产线绝大部分开工不足;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的若干需要却得不到满足,许多空白点无人开发。究其原因,除体制方面的问题外,就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决策者)还没有认识到,新产品开发也是一门科学。没有意识到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永葆青春”的秘方,但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入,随着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也会成为企业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苏亚民.现代市场营销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陈水芬.现代市场营销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金融新产品:开发:营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明显加快,尤其是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以及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倡导下,各国的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进展迅速,比例已达到76%。目前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2006年12月11日,我国按照WTO的要求对外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中外金融机构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这对于我国来说是经济开放的一个新起点,对于全世界来说更表明了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金融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大趋势下开发金融新产品并进行有效的营销成为了我国金融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因素。

一、我国金融新产品开发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新产品开发现状

1、银行类新产品开发现状。银行类新产品以中间业务类新产品为主(见图1),其中资产负债类新产品仅占新产品开发总量的11%,而中间业务类新产品则占了89%。随着新产品的大量开发,中间业务已从货币、信贷市场延伸到资本、外汇、黄金等新兴市场,从商品流动服务延伸到资金流动服务和资本流动服务领域,产品种类的增加、市场的扩大以及电子化的发展使我国银行类中间业务类产品初步形成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品种体系。与此同时,中间业务类新产品也给各大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以工商银行为例,2005年,该行境内机构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

2、保险类金融新产品开发现状。我国保险类新产品的开发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仅寿险行业在2004年以来新险种开发就达800多个。在新产品增多的基础上我国保险类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呈现出5大优势,即由“市场同构”向“市场细分”转变;由传统渠道向新渠道拓展;由“列明风险责任”向“一切险”转变;由单一险种保障向组合一揽子保险保障转变;由统一型保单向个性化保单转变。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组织调整与组织创新的深入推进,综合性经营与专业化运营双向发展战略将为新产品的创新注入新的驱动力。而且,责任险、养老险、商业健康险和农业保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3、证券类新产品开发现状。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新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存在产品结构不完整、主要品种结构失衡、基础产品不够壮大、交易平台不完善等问题,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配套相关制度缺乏等难点,但是,股改的成功、行业的繁荣和监管当局的推动都为产品开发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证券类信产品开发主要有:一是债券类产品:公司债券、可分离交易债券、可交换债券、新型可转化债券与REITS;二是备兑权证:指数备兑权证、ETF备兑权证和个股备兑权证;三是金额型产品。另外还有利率期货期权、信用衍生产品、汇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

我国证券市场产品开发主要几种在股票(包括A股和B股)、债券、权证和证券投资基金,缺乏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期货、股票期权等海外成熟市场的主流产品,而且金融市场开放性的增强也使这些金融衍生新产品的开发变成金融市场的一大焦点。

(二)我国金融新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金融新产品开发除了新产品种类有待增加外,主要体现在开发过程中的营销部分,具体包括:

1、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的组织和系统的规划,企业整体营销意识不强。根据2006年金融创新报告,金融监管机构认为我国金融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仍然是一个弱项,但是金融产品营销的重要性在弱势市场中显得日益重要,各个金融机构的营销环节无一例外地被内嵌在产品开发和主体业务部门内部,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的需要。以保险类新产品为例,整个保险行业每年开发大量的新险种,大多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能够满足某个群体、某个领域、某个空白的新产品。但是在新产品的业务拓展中,多数产品营销并不成功,卖不出去,产生了“滞销”。新险种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库存”转移不成“产品消费”,在社会需求和对应的产品中间,出现了一个断层,这与保险公司内部没有有效地与新产品相对应的营销组织机构不无关系。

2、营销策略的制定不够规范,营销力度不够。一个完整的营销战略包括:战略目标、资源配置、营销计划、战略执行进度计划、费用预算和控制方法等。而我国目前很多金融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往往考虑也不够全面,或者战略目标的不明确、或是缺乏进度安排,要不然就是在开发完新产品后才发现其费用成本远远超出了预算。

营销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当前很多银行内部。虽然每个支行均配有专职客户经理和营销部门,但是有的客户经理甚至成了网点替班人员,营销部门也只是作为新业务分任务下指标的代言人,而前台人员由于未经过专门的营销知识培训,往往营销不得法,起不到很好的营销效果;同时,各部门在业务营销中,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未能发挥整体优势;此外,几乎每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都是与组织员工培训同步进行。或是新业务宣传已经展开,培训才刚刚开始,这就势必会使大部分员工对新业务了解不够、掌握不扎实,有效营销也就无从谈起。

二、对我国金融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金融衍生新产品

金融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市场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金融企业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灵活多样、随机应变得发展理念。把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情况作为调整产品开发战略的依据和方向,并且根据需求的内在规律性创造需求、引导需求。只有这样开发的新产品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才能赢得市场。

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人们投资意识的增强使国内外资本和货物市场的流动大大增加,也使金融衍生品的需求大大增加,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成为了国内外金融企业竞争的一大焦点。开发和推广各种适合国内市场的金融衍生新产品也成为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另外,开发金融衍生新产品在有助于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实现持续发展。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经济与现实意义。首先,金融衍生产品可以把企业在各个市场的各种有利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最佳的融资条件,不仅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而且可以转移风险;其次,由于金融衍生产品规避风险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资本运用速度和效率,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再次,发展金融衍生品还可以满足投机套利需要,提高企业价值;最后,外汇金融衍生业务是提升我国外汇业务产品竞争力的有利手段,开

发金融衍生新产品在满足客户使用外汇资金避险增值需求的同时也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汇率、利率风险,合理提高外汇资金收益。

(二)增强营销意识,实现客户需求和自身利益的双赢

对于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来说,其营销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营销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市场对于营销观念的转变,以及在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自身利益方面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的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理论被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其4个要素构建了营销理论的基本框架。4P理论主张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竞争刚刚开始的时代,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以适当的价格、渠道和促销手段,把适当的产品投放给到市场即可完成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4P理论与当时的市场可谓是相辅相成。在金融市场垄断的时代,国有银行高高在上,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具有浓厚的“自我”色彩,很少考虑客户的要求和想法。但是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的发展,这套从商家自身出发,重视产品导向而较少考虑消费者的要求与利益的4P理论的指导作用就逐渐弱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营销学家劳特朋进一步提出了4C(consu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理论。4C理论开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注重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成本、消费者的便利性以及消费者的沟通。它适应了消费者在营销中越来越居主动地位的市场需求。在4C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80、90年代各金融企业开始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意识,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适应了银行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市场环境。但很多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不惜成本和不计投入的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一味迎合客户需求的同时丧失了企业寻求自身利益的主动权,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有引发恶性竞争的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学者Don.E.Schultz提出了4r(Reaction,Relation,Kelativity,Retri-bution)营销及组合理论。4R理论所倡导的与客户建立关联、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关系营销和重视回报4大要素更强调与客户的互动与双赢,企业不仅要积极适应顾客需求,而且要主动创造需求,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创造竞争优势,一切营销活动必须以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为目的。

由4P到4K,各金融企业营销战略从“把客户视为上帝”逐步转变为“把客户当作资产”,与客户建立起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长期互动关系,由满足客户需求过渡到为客户创造需求,以追求回报为最终目的来经营客户。首先,把客户当作资产看待,赢得更多利润创造的主动权,在根据客户创造利润能力的高低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采取不同措施,创造最大利润;其次,要用心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客户资源以争夺客户的营销成本换取更大的收益,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强调客户与企业二者的互动和关联。企业对客户不仅要负责。还要时刻维系与客户的关系,在互动中更深刻地了解客户需求,并取得客户的认同。

(三)实施金融企业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