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专业的缺点

会计专业的缺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5:56: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专业的缺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专业的缺点

篇(1)

在第一次上课时,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选择一套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要求学生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分组讨论报表所能传递的会计信息,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分析销售情况,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分析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试图从职业经理人的视角分析财务报表。明确会计与主攻专业的关系,可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有用性,保持学习热情。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增补

实际生活中,非会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会计信息主要是财务会计报告,学生能够阅读分析财务会计报告,从财务视角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胜任管理工作,做好个人投资理财即可。因此,现行会计学原理教材中的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填制可以删减,而与财务会计报告有关但在会计学原理教材中没有体现的内容要进行补充。具体来说: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增补填写及审核支票、发票等常用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商品交易中的使用等;增补财务报表分析,尤其是与销售业务有关的指标分析;增补财务管理知识,主要是资金时间价值、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管理,以便让他们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经济生活中的生财、聚财、用财行为。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增补一些工商税务知识,从企业的概念、类型、工商注册登记、银行开户、税收管理展开;增补财务报表分析技巧,增强其与财务部门沟通的能力;增补财务管理知识,主要是资金时间价值、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营运资金管理等,以加强其财务管理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同时,高等院校也应该加强针对性教材的编写,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合理安排学时

不同的非会计专业不仅教学内容应各有侧重,教学学时也应配套。高等院校在编写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时应该充分考虑非会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合理安排《会计学原理》的授课学时。具体来说满足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填写常用原始凭证、分析财务报表,做好个人投资理财的要求,满足工商管理学生熟悉企业资金运作与监督,从财务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按照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市场营销专业可安排70个左右的学时,工商管理可安排80个左右的学时。授课进度和重难点可以由教师自己把握。对于学生只需要了解的会计核算知识可以安排自学,采用提问、知识竞赛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

(四)尝试会计学基本原理的逆序教学

后续教学则应围绕会计报表来展开:从会计报表项目倒推出会计科目,从会计报表金额倒推账户的结构和登记方法,再来分析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回顾第一次课上所用到的实物资料,让学生认识会计信息收集、处理、报告的过程,以便学生更好地阅读分析财务会计报告。

(五)善用案例教学法

篇(2)

财务会计学习能力培养众所周知,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对于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要使学财务会计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就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发展。

一、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状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专业为社会输送了更多、更优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作为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资金核算、有效的管理资金这两大能力。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状况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来说,要让学生掌握财务相关的知识理论,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核算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财务会计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财务会计在教学方面也获得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的财务教学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而远远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二、财会专业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财务会计因受了我国的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校只在乎学生的成绩,背会书本上的知识,获得了证书,以为这就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财务会计的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是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这也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和专业仅能,考取到相关证书,就可以完全的适应于以后的工作。总体说来,学校、教师和学生没有完全的了解到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要想财务会计专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缺点并加以改正。

(二)财务会计教学培养学生从各个角度解决问题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财务会计教师要特别注意基本原理的概括,要让学生掌握并了解知识点中的相互关系。财务会计教师在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能够把学习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然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把重要性的专业知识,进行全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

作为一个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总结与归纳是财务会计中最重要的两点,教师应该把理解知识、专业技能传授于学生,使学生在考虑问题的同时,学会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已达到更好的学习效率。

(三)财务会计专业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只注重学生成绩,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够更多的知识文化。同时,学生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中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被动,只是从教师那里吸收到知识,没有进行自主学习,去获得学习经验。当学生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就容易手足无措,而且当遇到同类型的学习问题,不懂变通,这就是传统教学理念带来的影响。

所以,财务会计教师的教学方式理应与实际俱进,创建出更好的教学方式,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要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变通,已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掌握着财务安全和对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并引导,力求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来说,更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因此,学校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使财务会计专业发展的更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财务会计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肩负着企业的兴衰。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具有创新精神,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要特别的注重,一个好的教学不仅仅是教授于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知道能力大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学校和老师应该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出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善于在学习中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要相信只有更好的财务会计人才,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职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岗位,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贵芝.高中生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安吾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D].西南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会计实训 审计实训 教学创新

计实务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高职审计实训是审计实务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起重要作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在课程设计上,要遵循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职业标准相对接。因此,审计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取就成为培养学生审计职业能力的关键。目前,无论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还是其他形式的个案案例模拟实训,或电算化审计实训,都离不开审计对象的选择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如何选取审计实训对象的研究有限,因此本文拟应用系统思考观,对利用学生会计实训成果作为审计实训对象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高职审计实训的现状分析

笔者分析研究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高职高专“审计”精品课程,发现我国国家级、省级、校级高职审计实务精品课程都非常重视审计实训教学。这些精品课程设计的审计实训形式主要包括:(1)会计报表个别项目审计实训。即将一个报表项目设计成一个审计案例作为审计对象,其优点是能够深入会计科目细节开展审计实训,缺点是每个报表审计项目自成一体、互相独立,不具有系统性,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效果,学生审计实训结束后可能只掌握了审计知识的一部分。(2)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实训,这种实训方法克服了会计报表个别项目审计实训的缺点,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全过程,研究和分析会计错弊行为的现象和本质,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能力。(3)会计报表个别项目审计实训与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实训的组合。与前两种形式相比,这种组合结合了两种审计实训的优点,克服了审计知识“碎片”化的缺点,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审计能力的培养。这三种审计实训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借用“他山之石”的审计材料作为审计实训对象,培养学生洞察他人会计错弊的能力。

开展审计实训,关键在于寻求满足教学要求的审计资料。目前,审计实训模拟资料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收集的企业会计资料,或是公开出版物提供的审计资料,这些资料又分为会计报表个别项目资料和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其中,会计报表个别项目资料,如货币资金审计资料、应收账款审计资料等,占大多数,其缺点是包含的审计知识过于个案化,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往往包括企业的部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某个或多个月份或全年的财务资料,数据比较全面,能够覆盖大部分审计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情况,使用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开展模拟审计实训,能够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技能。二是学生会计模拟实训成果,有的会计实训资料比较完整,而有的则不够完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选用第一种审计实训模拟资料开展审计实训教学,而利用学生会计实训成果作为审计实训模拟资料的学校少之又少。

二、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

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已经开展了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以下简称“会计实训”),以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综合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在会计实训时易犯各种各样的会计工作错误甚至由于失误而发生会计舞弊行为。为此,笔者利用学生会计实训成果作为审计实训的审计客体开展审计实训教学,帮助学生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而在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时,则选用“他山之石”的会计报表个别项目案例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案例,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讲解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使学生掌握必须具备且充足的审计理论知识,训练审计操作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在进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利用系统思考观,重点考虑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重用性和拓展性,重视学生各种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二,在设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时,考虑会计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重点考虑其在审计实务课程的对接性、关联性问题,精心设计和选择会计实训资料和企业经营管理资料,保留会计实训的审计线索,确保会计实训成果可以作为审计实训的审计客体,为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奠定基础。

第三,在会计实训组织实施上,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组建“虚拟企业”,学生轮流扮演经营管理层各岗位员工,按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经济业务经营“虚拟企业”,进行沙盘演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经营天才,开展职业氛围浓厚的会计实训。学生经营“虚拟企业”的各种经营业绩则作为审计实训、财务分析、企业诊断等教学活动的素材。

第四,在审计实训的组织实施上,让学生轮流扮演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仿真模拟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情境。原“虚拟企业”管理层各岗位学生接受扮演注册会计师角色的学生的质询和访谈,配合开展审计工作。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具体无缝对接内容如表1所示。

第五,在会计专业教学安排上,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的无缝对接教学工作,应安排在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结束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前的校内综合实训时进行。开展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要求配备至少2名以上具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一定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训,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确保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与启示

会计职业能力和审计职业能力都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两个职业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应按照专业与产业或行业对接的要求,系统全面地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有系统性、全局性;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遵循厚基础、强能力原则,符合职业岗位、职业标准的要求,使之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避免各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重叠和遗漏。

实施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把学生会计实训成果作为审计实训的审计对象,一方面,让学生自查自纠,纠正其会计工作错误,自我评价、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和强化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审计职业能力的教学目的,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会计实训结果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审计工作更具挑战性,有利于拓展学生职业视野。

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能够层次递进式地推进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然而,也存在教师配备困难、教学组织实施难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教学条件,确保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无缝对接的顺利实施。具体地说,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学校要配置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担当此教学重任,方可使其避免陷入不切实际、流于形式的教学境地。另外,还要求整个专业的教学做到教学计划精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衔接连贯,教师教学活动协调一致、互相配合。通过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最终能够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促进整个高职会计专业建设与发展,为其他高职专业建设起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克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审计实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教学;问题;改革

在经济发展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对会计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而这也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及职业学校都具备会计专业。然而,两种院校对会计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及重视程度却不相同。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机构之一,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为确保职业学校能够实现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更好培养,应针对会计教学问题,从多方面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提升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为其未来步入社会及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一、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问题简析

1.缺乏完善的会计专业课程

在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合理而全面的设置会计专业课程,是培养专业会计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实施会计知识教学的重要依据。然而,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部分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缺乏深入的研究,理解比较片面,导致其对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全面,只重视对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重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却没有或很少设置辅的会计专业课程,进而导致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再加上职业学校忽视学生素质的提升,从而致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2.教学方法滞后

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会计教学的实施仍是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知识教学以专业课程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只需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会计行业发展与会计业务处理的认知全部来源于教师自身的认知,而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也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基于此,采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开展会计教学,不仅会对开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造成较大影响,也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造成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开展工作,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和改革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对于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能力,也是影响会计教学水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开展工作也会造成影响,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3.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作为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其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并且知识结构较为抽象,理解难度比较大。对于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而言,因部分学生缺乏对会计基础知识的了解,再加上其自身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开发,很容易导致其在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初期,由于无法理解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逐渐对会计专业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致使其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进而放弃对会计专业的学习。与其他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相比,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实施,更为突出会计专业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不仅会计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

二、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1.健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在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是影响会计教学实施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全面,以至于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开展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对会计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健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此完善对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保留传统会计专业课程的同时,增加公共关系、税法等会计专业辅课程,以便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面予以拓展,促使学生构建完善的会计知识结构,以此对会计行业和会计知识形成系统了解,确保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以便为未来开展会计业务奠定基础。

2.改革会计教学的方法

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为更好地开展会计专业教学工作,专业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深入研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方法所具备的优势予以保留,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提升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水平,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在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为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会计专业知识,教师可依据会计专业教学的内容及目标,合理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等,针对不同会计专业知识的特点,采用最佳方法开展会计教学,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时候,自身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也可得到增强,进而为开展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除了要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外,也应考虑学生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解决这些问题,以便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缺乏兴趣是一种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基于此,会计专业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会计知识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或技巧对抽象的会计知识进行讲解,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据此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予以全面提升。

篇(5)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会计工作实施等各项管理职能。许多高校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学校会计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国贸专业 会计学 实证研究 教学改革

一、会计学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角色定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会计报表、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此,我国将会计学列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非会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其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国贸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外贸易业务上,因此对其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应该是“懂会计”,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而非“做会计”。即会计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的编报,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建立会计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具备应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常见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调查的对象为湘南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及教师。问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二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程度,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84.5%。

(二)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1.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的统计分析。

表1 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调查统计情况

从表1的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是不了解会计学的,但并不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课程。结果还显示,很多学生不了解国贸专业与会计学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应课教师掌握国贸专业的一些学科知识,并在开始时,介绍一些国贸专业与会计学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会计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不想成为会计从业人员,这与对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2.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调查统计情况。从表2的结果显示: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但学生更多喜欢案例教学,喜欢老师与学生互动,喜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可能也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程度。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对会计学课程是感兴趣的,仍然有高达17%的同学学习兴趣不高,他们认为:我学的是国贸专业,将来不做会计,“我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学习会计这门课有什么好处?”、“学习会计可解决什么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2.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目前会计教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模糊,对会计知识与国贸专业的内在联系也认识不清,以至于教学内容安排也不合理,他们认为,只需要像教授会计专业学生那样,从会计的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再到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财务报告等。像这些抽象概念、复杂的帐户对应关系容易引起国贸专业学生的抵触情绪。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了如何“做会计”上,而财务报告这一部分内容所用的时间有限,也没报表分析的内容。由于国贸专业学生是会计息的使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不相符合。

3.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失当。通过对会计老师的访问,大部分会计学教学现在仍然是“粉笔+黑板”,其优点可以对学生不懂或疑难的地方通过板书进行说明,缺点是难对会计核算图、账表、实物等内容做详细介绍。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有91%的同学认同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会计本身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且具有高技巧的操作性。然而现大多学校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一味“填鸭式”灌输会计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际案例较少,且没有安排实践操作课时,使学生感到会计高深莫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特性的改革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迫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白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为什么要开设《会计学》这门基础课,并让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外贸企业里工作,看懂财务报告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会有多大的帮助,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掌握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才能创造性地应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才能成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国际商务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把会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在日常生活的存在和学习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本次课结束后,出一些与下次课的内容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等到下次课开始是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并产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会计的目标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所以说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人才。因此只有将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会计专业课程,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国贸专业的专业特点,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国贸专业应设置两门会计必修课,即《会计基础》和《外贸会计》。《会计基础》课程应该是《会计学原理》和《初级会计学》的结合,从而形成《会计基础》课程。其内容具体应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会计基本知识。第二章会计循环:介绍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试算平衡、结账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第三章结合专业特点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从国贸专业的特点出发,介绍用借贷记账法对各行业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第四章财务报表及分析: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会计报表的认识。着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分析三大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上,看懂各大企业的会计报表。

(三)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由“黑板+粉笔”转变为“案例+多媒体+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集声音、画面、文字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和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经营决策,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也一定避免运用屏幕替代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教学。

2.财务报告导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首先,在会计学课程开始时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外贸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简单介绍会计报表的及附注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让学习了解财务报告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会计与他们专业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会计报表编制原则及理论依据,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会计理论。

其次,概述各个报表项目(即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确认与计量。并阐述各个报表项目与会计要素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会计报表项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再次,给出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实际发生业务,并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后,教授学生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习深入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报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是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介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某些内容的分析,更好地满足其专业需要,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

(四)优化会计学教学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随着新的准则体系的出台,对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知识跨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自己,而且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但同时,对于国贸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会计教师,还必须必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用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学校还可以派送教师到涉外的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企业会计核算,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2009年1月(上)

[2]邓尚华,龚建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会计之友.2010 年第2期

[3]刘晓英.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设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

篇(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措施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篇(7)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 teaching, better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talent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basic accounting courses of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discusses the "modularity"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模块化”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counting major;basic accounting;"modularit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33-02

0 引言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初学者来说,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也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那么,如何使初学者对该课程快速入门并产生学习兴趣,为后续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内容编排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目前市场上的《基础会计》教材形形、参差不齐,大部分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编排顺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规范等内容,这类教材的特点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全面、完整,缺点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该课程目标与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差距。社会的高级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强调其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强调实践技能的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选择教材时,不能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对目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提出改革思路,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的改革已向高职高专培养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2 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材选定后,从教材的第一章讲到最后一章,然后集中安排模拟实训。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突出表现为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训,重模拟实训、轻顶岗实训的现象。《基础会计》教学同样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按照多数教材的编排顺序,前四章都是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学到一半了,学生还不清楚会计实际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会计工作的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就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1.3 教与学相互脱节 《基础会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来说,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由于新生入学较晚,再加上入学军训,剩余的教学周数只有12~13周,教学学时少,而课程本身知识内容多,加之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扩招,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基础差、素质低,尤其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理论知识枯燥无味、生疏的会计专业术语难于理解,因而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与学脱节,影响教学效果。有调查数据显示,5%的学生由于选择专业带有盲目性或主观原因,从一开始就放弃学习;10%的学生,在课程学到一半时,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导致这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或者掉队。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生的“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而学生技能的提高也同样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专职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本到课本,有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经验,真正从事过会计工作的教师微乎其微,尽管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通过职称考试,取得了初级或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具备了“双师”资格,但距离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还有一定差距。

2 实施“模块化” 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确定一个专项能力,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和引导作用。

2.1 符合高职教育的认知特点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这一认知规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复杂系统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操作,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贴近实际工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技能,这样既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又符合知识技能学习的规律性。

2.2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对于大一新生刚入学,就接触学习《基础会计》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上会比较吃力,因为一些会计名词、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很难理解。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将那些学习中较难掌握的知识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再通过教师的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就会使抽象的会计专业名词术语容易理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3 教学活动安排灵活、富有弹性 “模块化”教学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训课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交叉进行,将实训内容穿插在每个教学模块中,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可由2-3名老师(至少1名企业兼职教师)分别完成不同模块的教学,使学生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保持新鲜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是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将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确定一个专项能力。以我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将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如表1。

3.1 会计职业认知模块 该模块分为两个子模块:企业职能部门认知模块、会计职业岗位认知模块。此模块可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通过案例讲解企业各职能部门职责,引入会计岗位工作职责及其重要性,进而引出会计的含义、职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知识。由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并不完全陌生,加之兼职教师详细、通俗的实例讲解,能够使学生对会计职业及其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各模块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该模块的特点是,知识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可在该模块中加入一个单项技能训练——财会数字的书写训练,培养学生会计基本功的训练意识。

3.2 会计基础知识模块 该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会计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石,其中借贷记账法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核心内容。该模块以账户设置、登记为专项能力,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类账户的性质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简练,教学内容安排应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讲授时详略得当,重点讲解借贷记账法,精讲多练,突出技能的训练,可由专职教师独立完成。

3.3 会计知识应用模块 该模块主要学习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将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五个环节,即五个子模块,分别为:筹资环节、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环节,分析各个环节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针对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在模块二的学习基础上,此模块编排了大量的与各个子模块相匹配的单项实训,比如:筹资业务实训、供应业务实训、生产业务实训等等,做到边理论边实训,从而达到熟练编写会计分录的目的,可由专职教师独立完成。

3.4 岗位技能训练模块 该模块依据会计的工作岗位分别设置四个子模块,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此模块的特点是内容多、可操作性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讲授时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实战经验。

3.5 综合技能训练模块 通过前4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准备完整的实训资料,安排一周的综合训练,集中进行手工记账的实践教学,此模块可由兼职教师独立承担。训练时可采取分组训练,每组以4~6人为宜,推选组长,分配岗位,按岗位完成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一周内可进行一至两次岗位轮换,使学生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通过此阶段的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完整的账务处理流程及各岗位工作职责,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基本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知识的认识,并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振娟.高职院校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方法研究.商业经济,2012.4.

[2]王婷.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9(4).

[3]赵欢.基础会计教学法改革新思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