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音乐常用教学法

音乐常用教学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5:56: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音乐常用教学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音乐常用教学法

篇(1)

【关键词】视唱教学 手势教学

一、柯达伊教学法的理念及特色

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倡导和建立的教学法。该体系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教材大多取材于匈牙利民歌或者以本民族风格创作的多声部合唱,以五声音阶为视唱教学的支柱,采用首调唱名法及柯尔文手势等教学法,有着高度谨慎的结构和系统性。

在柯达伊教学法中,许多手段并不是柯达伊发明的,但柯达伊将它们都组织到一个教学法中,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它的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使匈牙利的孩子们获得初步音乐知识,懂得音乐语言,掌握读谱、书写并运用音乐语汇进行创造的能力,通过学习本名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世界优秀音乐作品,使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变成学生的财富,认知并运用一些曲式,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观。 在教学过程中,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师很少用语音讲解表述,往往是他先唱一首歌的第一个乐句,然后伴随着指挥动作,孩子们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他只交代学生们该做什么,只要可以由学生推理而得的东西,教师就不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有些知识能讲解的,才用简单的语言直接告诉他们,其出发点是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法要点

(一)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

柯达伊认为,“乐器文化永远不可能成为大众的文化”,而歌唱却是一个人人都能进行的活动,它既切实可行又容易奏效,它给予人的音乐知识是深入内心的,尤其是集体歌唱。他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明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够毁掉一切。”他并且断言,一直唱单声部音乐的人永远不会把音唱准,而在两声部中则可以相互制约与平衡。因此,柯达伊创作了大量取材于匈牙利民歌或民族风格的多声部复调合唱,并选用世界优秀音乐艺术作品作为唱歌教学的教材。在合唱教学中,柯达伊很重视无伴奏合唱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对位的耳朵”。他认为只有用好的声音范例才是最好的训练稳定音准和准确音程的途径,所以,他们在合唱还未巩固以前是不采用钢琴伴奏的。当然,执行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师自己的音高观念应是相当好的,他是学生们主要的典范和榜样。

(二)以五声音阶和四分、八分音符节奏为视唱教学的基础

柯达伊发现:幼儿最早、最自然的发音是小三度;对自然大音阶和半音很难唱准;在旋律中,跳进比级进更容易唱准;音域不宜超一个八度。这些特点,不仅在匈牙利,几乎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家都同时认识到了。因此,这是全世界幼儿音乐发展的普遍规律。柯达伊经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认为五声音阶具有上述特点,五声音阶是匈牙利的民歌音调,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民间音乐的基本音阶之一。因此,他认为:对于孩子,五声音阶就像母乳那样重要。五声音阶的教学顺序是:先从下行小三度“sol-mi”开始,第三个音是小三度上方的上行大二度“la”,然后是“do、re”,即:“sol-mi-la-do-re”。在这五个音以后,增加低八度的“la”“sol”和高八度的“do”,最后是“fa、si”,学习自然大、小调,并逐步增加常用变化音。

柯达伊认为四分音符近似儿童行进的速度,八分音近似儿童跑步的速度,因此,教学中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为节奏训练的起点,易于为儿童掌握。但在柯达伊的教学中,节奏训练往往是结合旋律进行的,如用拍手的固定节奏型配合歌唱,唱与拍手的节奏卡农等。在识谱教学中,该教学法非常重视内心听觉及音乐记忆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这样的指导:用内心听觉默唱第一乐句;默唱歌曲中的所有八分音符。再如黑板上写着乐谱,要求学生反复唱几遍,唱会后,每重唱一遍时,教师就擦去一小节,学生仍需连续地完整唱全曲,直至黑板上全部擦去,学生能背唱全曲。

(三)采用首调唱名、柯尔文手势及节奏读法

首调唱名法是柯达伊教学法中视唱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由于首调唱名法调性感强,而幼儿歌曲和唱游、民间音乐和大量西方艺术音乐都是有调性的,因此,很明显地适用首调唱名法。如小三度“sol—mi”,在任何一个调中都是一样的唱名。但唱名法在柯达伊教学法中并不是孤立地运用一种,当学生掌握了首调唱名法后,就开始学习用音名唱曲调并与首调唱名法交替地并用,直至掌握固定唱名法,这样就解决了唱无调性音乐的困难。

篇(2)

摘要:因为匈牙利民族源于亚洲,其传统音乐与中国许多民族的音乐有亲缘关系,故源于匈牙利、强调音乐母语的柯达伊教学法是三大音乐教学法中最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一种。本父探讨了它的中国化问题,介绍了从母语入手转化为音乐、各种音符的读写及循序渐进地学习中华民族音乐母语的方法。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学习音乐母语

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在60、70年代得以完善的柯达伊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要领是采用字母简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启蒙,通过母语和音乐母语的教学,突出歌唱和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国民音乐修养、培育合格公民之目的。

柯达伊教学法以音乐表演为核心,非常符合儿童需要被审美的心理,同时它从本民族语言入手、强调学习本民族民歌和其他形式的传统音乐,也很适应当前全世界各地、各民族保存本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实际需要,因此目前各国音乐教育界都在格外关注这种源于匈牙利的音乐教学法。

匈牙利族源于亚洲。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芬一乌戈尔语族,是从中国语言中借用词汇最多的欧洲语言。匈牙利语中的汉语借词有“书”、“茶”、“字母”、“珍珠”等数十个,突厥语借词则多达600多个,包括“蓝”、“黄”、“苹果”、“山羊”、“小”、“青蛙”、“胡须”、“小刀”等。匈牙利语不仪和我国的一些语言有亲缘关系,而且匈牙利有许多古老的民歌采用五声音阶和后半部分移低五度重复前半部分曲调的五度结构形式,五声音阶和五度结构也是我国民歌经常采用的。

因为语言和音乐都有共同特点,所以有不少匈牙利民歌和中国民歌旋律非常相近。例如,流行在匈牙利南部的《两只小鸟》和冀东民歌《小白菜》的曲调几乎完全一样,匈牙利北部民歌《篝火燃烧起来》和裕固族民歌《剪马鬃歌》的旋律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而流行全国的匈牙利民歌《风,来自多瑙河》和保安族民歌《上新疆》的音调如出一辙。1988年,笔者在匈牙利科学院音乐研究所工作时,该所曾邀请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裕固族歌唱家阿尔昂·银杏姬斯前往布达佩斯录制裕固族民歌。因为她所演唱的裕固族民歌几乎每首都有其“匈牙利变体”,所以匈牙利朋友就请她和一位匈牙利歌唱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来展示中匈民歌的亲缘关系。

因为中、匈两国语言和民歌之间都存在着亲缘关系,柯达伊教学法又强调母语教学,所以这种教学法也是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中,中国人最应当借鉴、最值得学习的。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界几乎无人通晓匈牙利语,即使在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知名专家中,也没有人能阅读匈文,更无人能流利地讲匈语。我国绝大多数有关柯达依教学法的书籍都是从英文转译的,这些英文论著的质量良莠不齐,都不如匈牙利原文的好,又由于中译者不懂匈语,遇到匈语词汇往往出错,翻译的水平很成问题。如2014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柯达伊教学法II-从民歌到经典》中,居然将匈牙利小学课本的书名《歌唱和器乐》(enek zene)误译为人名,成了“埃内克·泽内”,认为匈牙利的中小学课本都是“他”一个人编写的。

因看不懂匈牙利的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我国一直没有人从中国语言本身的特征入手,将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更没有人在中小学里认真地、原原本本地采用过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

笔者当过多年中学音乐教师,但从1980年起,便在音乐学院工作,没有探讨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2014年底,笔者到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担任音乐教学督导后,方才开始研究柯达伊教学法的中国化。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有一些初步设想,故撰文提出浅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将母语转化为音乐

首先,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从母语入手,根据母语的语调来引入音乐。如在匈牙利小学课本中就要求孩子们根据“anyam edes anyam”(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这句歌词,填出旋律中缺失的音来。由于熟悉母语,孩子们都能写出正确答案。

我国教唱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办法与这种从母语入手的教学法几乎完全一样。我小时候学秦腔,老师只强调“字”正,让我们按照说话的方式,依据板式的规定,在板上或眼上张嘴大声唱即可,以字行腔,根本不教乐谱,学生们也只有唱词的观念而没有乐谱的概念。这种基于母语的教学法,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目前仍有流传。最早使用量化节奏书写乐谱的明代音乐家沈璟,只为歌词点板眼而不写音高,演唱者需自行按照歌词的声调唱出曲调,其做法说明那时已有“以字行腔”的教学法。这种只为歌词标板眼而不写音高的乐谱,现在广东和海外都在用,说明还有人用这种方法教唱。目前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实践中,许多不识谱的民歌演唱家、戏曲演员和说唱演员能采用这种方法,自行创腔。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母语是汉语普通话,这也是我国汉族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所用的语言。强调从母语入手,可以通过朗诵——吟诵——唱歌三个阶段,逐渐从母语的语言音调过渡到音乐。如用唐诗《咏鹅》作教材,我先写出诗里各字的调号:

然后带领学生反复念诵,体会每字的字调、字间的音调走向以及节奏形态。作为初级阶段的练习,根据字调,《咏鹅》的头~句用mi、sol、la三个音进行吟诵,节奏由学生自行处理。最后,将节奏规范为二四拍,用四分、八分和二分三种音符记出来,就成为一首歌。这三个步骤如下例所示:

1.朗诵:

演唱时,我要求学生注意音乐和汉语普通话的字调相吻合,如虽然不写连线,但要求他们按语言声调唱,由mi自然地滑向sol,而不要像钢琴上那样从mi跳到sol,这样更符合汉语习惯,学生也容易作到。采用这种办法,学生们就会自然地学会唱各种不同的腔音,为演唱民歌打下很好的基础。

汉族地区可以采用汉民族的共同语一普通话为母语。在达到一定识谱程度,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用普通话演唱的民歌之后,可以学习用方言学唱家乡的民歌,仍然采用上述三个步骤。先用方言朗诵,再用方言吟诵,最后按民歌的乐谱演唱。

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采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为音乐教学的母语,我国的各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语调,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土壤。

二、音符和节奏的读法

柯达伊教学法采用字母简谱并辅以柯尔文手势教识谱。匈牙利通行的字母简谱与我国通行的数字简谱不同,用d、r、m、f、sz、l、t七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高,用z代表休止,而我国则用l、2、3、4、5、6、7七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不同音高,用0代表休止。

笔者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说明,如果用数字简谱启蒙,孩子们很容易将用阿拉伯数字写的音符和算术课上的数字相混淆,而不注意每个音符所代表的音高以及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目前在我国,孩子们大多从拉丁字母开始书写母语,为从母语出发教授音乐的读和写,字母简谱是较好的选择。匈牙利人从字母谱开始,逐渐过渡到五线谱,在字母简谱中采用五线谱中的符号记录节奏,即音符和休止符的长短。我国通行的是数字简谱,应当通过字母简谱逐渐过渡到数字简谱,所以我们应采用数字简谱中的符号记录节奏。

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sz(匈语发音为“丝”)这个字母,所以采用s代替,匈语中的r是舌尖颤音,汉语中没有,但汉语拼音方案中有这个字母,可以沿用。但如果用s来代表大调的第七级音,则与第五级音混淆,所以仍然用t,读“梯”。这样,我们就用d、r、m、f、s、l、t七个字母代表七个不同的音高,分别按汉语拼音的方案发音,读如“do、ruai、mi、fa、so、la、ti”。为了和简谱接轨,用阿拉伯数字0代表休止,不用z。#fa和bti是我国七声音阶中常用的两个变声,#fa读fei(飞),用握拳、拇指向上的手势表示,bti读to(塌),用握拳、二指向下表示。

采用字母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和采用拉丁字母或其他字母拼写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母语教学接轨。不同的少数民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如回鹘文字母、阿拉伯字母等来书写乐谱。

柯达伊教学法中用to读四分音符,用ta-a读二分音符,用ti读八分音符,用tiri读十六分音符。这些都是匈牙利语中的用法。为方便孩子们理解,又不和音符读法混淆,汉语中应当采用“长”读四分音符,采用“长-昂”读二分音符,用“长-昂-昂-昂”读全音符,“短”读八分音符,用“促”读十六分音符,用“安”读附点音符。如下表所示:

各少数民族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来读不同时值的音符。有些少数民族有传统的节奏读法,如朝鲜族有各种不同“长短”的读法,维吾尔族也用“哒、咚”等象声词来读由手鼓和纳格拉鼓敲击出的固定节奏型,这些读法都应当沿用。

三、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华民族的音乐母语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从音乐母语开始教学,我们的音乐母语不仅是汉族的传统音乐,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音乐。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音乐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主要采用五声音阶,欧洲音乐体系主要采用七声音阶,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则采用了包含有1/4、3/4、5/4音等微分音程的音阶,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当遵循柯达伊教学法和匈牙利一样从五声音阶入手。

五声音阶由三个不同的三音小组构成。其一是由小三度和大二度叠置而成的羽三音组,两个羽三音组叠置起来就可以构成羽调式音阶;其二是由大二度和小三度叠置而成的徵三音组,两个徵三音组叠置起来就可以构成徵调式音阶,商调式音阶则是由徵三音组在下方,羽三音组在上方构成的;其三是由两个大二度叠置而成的宫三音组,在宫三音组上方叠置一个徵三音组,就形成宫调式五声音阶,而在宫三音组下方放置一个羽三音组就可以构成角调式音阶。在朝鲜族古代的音乐理论中,将徵调式称为平调,将羽调式称为界面调,将商调式称为平界面调,将宫调式称为上平调,将角调式称为下界面调,表示出了各个调式音阶不同的构成。

根据五声音阶结构的原理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一定要先教羽、徵、宫三个三音小组,然后再在它们的基础上加一声,变成由sol、la、do、re四声,la、do、re、mi四声和do、re、mi、sol构成的、分属徵、羽、宫三个调式的四音音列。在学会三音组和四音列基础上,再学五声音阶。学会五声音阶和各种五声调式后,再学各种各样的七声音阶,最后也要学含有微分音的各种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的音阶。

根据笔者在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当能够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使大多数不识谱的中、小学生学会识谱。

参考文献:

[1]何震亚:《匈奴与匈牙利》,刊《匈奴史论文集》第107-149页。林干编,中华书局,198 3年,北京。

[2[杜亚雄:《风,来自多瑙河一匈牙利音乐文化》第17 -18页,第25-2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北京。

[3]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刊《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方法 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英语教学进入了小学英语课堂,给学校的教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小学英语的开设,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潮流,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学校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态度是怎么的?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是怎样的?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怎样的?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改变不了大环境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认为有效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法,以改变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情况而言,学校对小学生的英语教育问题存在一些偏差,过于注重学生笔试成绩,给予英语教师的课时极少,一周仅为2课时,每课时仅有四十分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负担十分繁重,学生的口语水平提升就受到了限制。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家长思想观念落后,无法从长远考虑,认为小学英语是副科,孩子不应该花太多时间,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了一定困扰。此外,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也是造成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种类

(一)游戏教学法

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教师把一些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极具趣味性和灵活性。小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在此段时间内贪玩的特性,教师利用好小学生贪玩的特性,把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英语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游戏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音乐辅助教学法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有效途径,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音乐辅助教学法是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同学小组讨论,在听、说、想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小学生对优美的旋律总是很好奇,英语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把音乐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知识,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回答”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进行思索,在思考与解答过程中学习知识。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辐射各个知识点,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提升课堂效率。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也是最普遍。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即兴提问,提问并无固定模式和规律可循。

三、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运用策略以及建议

在学校给予小学英语教学课时少,学生家长不重视孩子英语教学的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唯有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改变教学方法,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升。

(一)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

首先,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积累,比如情感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积累、方法积累。只有教师的自己积累达标,才能敏锐的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趣味游戏,并有效的结合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细致的研读,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摒弃教材中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学生自身实际,对游戏活动的内容进行精巧设计,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学习英语。再次,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游戏教学。最后,英语教师应该灵活应运游戏,活化游戏。灵活的设计不同的游戏类型,比如挑战类、竞技类、趣味类等等,多样的游戏教学可使学习不至于对游戏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音乐辅助教学法运用策略

在教材中,英语辅助教学的案例是不多的,这样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音乐材料不足或者缺乏做补充,利用网络平台以及自身的积累,寻找符合教学内容的音乐材料,并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剪辑,编排,完善音乐资料,使得音乐材料和教学内容契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大胆尝试放手,加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的兴趣点其实并不是连续的,所以,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尝试大胆放手,将教学时间缩短,留充足的时间给孩子,引导孩子们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引导孩子对英文歌曲、歌谣的吟唱,并和孩子们一起吟唱,再学习任务达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同学分组进行对抗,赢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英语口语水平将有极大提升。

(三)问题教学法运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情景创设,教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网络,教材等对教育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教学新颖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设计要有指向性,层次性,丰富性。另一方面,教师对提问时机把握是十分关键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或者是理解和运用的内容;教学难点则是需要教师的讲解或者帮助的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在教学重点处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把握教学的主次,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也可以借助问题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另外,教师应该有灵活多变发提问方式,比如,以想象的方式提问,以假设的方式提问,以做比较的方式提问 。

四、结语

在改变不了大环境的前提,唯有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使得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发展;流变

伴随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德国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被更多的人所知晓。人们越来越看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众多教育家对这一理论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进行了许多教育实践活动。

一、中国学者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

第一,立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体系,对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分析和讨论。2000年杨立梅、李妲娜合著了《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她们认为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亟需改革,随之引入了著名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具体介绍,并且强调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于2002年出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主要是从各个方面对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和研究,并提供了许多教育实例作为研究依据,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整本书由许多篇独立的文章构成,比如王德君的《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特色》、黄二鹏的《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任华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点》和察觉民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等,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数从奥尔夫的基本理论入手,体现了作者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不同认知。

第二,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带入到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比如1986年廖乃雄率先将奥尔夫思想运用到儿童音乐教学研究活动中,其代表著作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陈蓉在2009年出版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儿童音乐教程,她在书中将理论与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骤都对应结合起来,并且从教学的方法、心理活动等各个不同角度对教学的具体步骤进行归纳分析。1986年廖乃雄将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翻译成中文教材,这本书主要是在奥尔夫音乐思想的基础上,提倡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增强与儿童的互动。并且,这个教材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点:倡导人们自己去进行安排和设计。教材中涵盖了众多学者的文章,比如李冰妮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探析》、陈雯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运用》、李亚秋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董骞的《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实施现状研究》等。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意义,并且论述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奥尔夫思想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各种迹象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学者和教育家都在对其进行研究,这有利于改善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传统方式,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但是现在对奥尔夫思想的研究还侧重于理论阐释方面,真正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还过少,尤其很难见到的是有关幼儿音乐教学的实例分析。所以专家学者理应将目光投向这个点,并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本文从课程设计以及实际教学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分析。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可适性

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一样,它是对儿童进行相应的基本知识教育,但不同的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教育让儿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让儿童了解相关的基本音乐知识,如各种音乐符号。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儿童必备的演唱和演奏技能,使儿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会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通过说、唱、表演等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掘儿童的音乐才能,同时这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通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儿童在认识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学会理解音乐并感受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身心、性格、智力、情感等都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这也达到了通过音乐手段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的。所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对于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相对于儿童而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让儿童能够理解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增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感受能力,通过音乐的熏陶,儿童的身心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对其以后的个人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在这一观点上,许多学者都曾给出了相应的研究。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则对于儿童音乐的教育具有天然的可适性。奥尔夫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是作为直接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坐在一旁的听众。教学需要将音乐、语言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使人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弹奏乐器、游戏、跳舞、拍手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弥补单一的音乐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强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增强儿童的表演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活跃儿童的思维,增强其学习欲望,协调其反应能力以及促进其性格活泼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1.基于原本性的思想观点,顺应幼儿的天性

说话与走路是家长在儿童出生后必须要教的内容。将语言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开端,有助于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好感与亲切感。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或特殊的准备,仅是借助幼儿对环境与事物的熟悉度来实现对幼儿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原本性教育观念正是如此。语言、动作、音乐是构成音乐节奏的最基本要素,在音乐入门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在语言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匀速的鼓点来形成一种速度标准,让幼儿跟着鼓点的速度进教室或者报自己的名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幼儿对节奏掌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幼儿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另外,幼儿年幼,生活经验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创造,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经验有限,所以幼儿相对来说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图染,其个性还处于变化之中,对音乐的感知与想象尚未固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利用乐器进行丰富的创作。鉴于此,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从生活和自然中选取教学题材,让音乐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相融合,注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个性发展。

2.基于即兴性的思想观点,培养幼儿的想象

事先毫无准备,仅是根据当时的感受进行创作表演的行为即为即兴,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指通过即兴活动来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借此来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发挥是即兴教育所强调的。不同于以培养没有音乐经验的幼儿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为目的的传统教学,即兴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即兴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启发幼儿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唱一首幼儿比较熟悉的儿歌,以作示范,然后再配上节奏,让学生跟在后面喝。在引导几遍以后,让幼儿尝试结合所学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的倾听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其中声音包括周围人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来锻炼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在舞蹈教学中,幼儿会根据所听的音乐给出一定的肢体反应。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幼儿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想象,然后给予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增强幼儿的想象力是扎实幼儿音乐基础的关键,是提高幼儿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凭借其在幼儿想象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在幼儿音乐教学与舞蹈创编教学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3.基于综合性的思想观点,陶冶幼儿的情操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这段时期,幼儿对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于其感官上的直觉体验以及其自身的一些经验。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好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实际的音乐演唱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肢体动作来强化音乐情感的传递,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声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合奏、合唱、歌剧表演等综合性较高音乐表演形式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另外,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一些操作性材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是辅助教学进行重要力量。比如利用各种形式的音符来装饰教室、餐厅和走廊,在课件为幼儿播放奥尔夫的乐曲光盘,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的音乐学习环境等,且长期坚持下去,幼儿将在不知不觉中将音乐的节奏记住,同时幼儿的内心和情感也将受到此干扰,从而达到用音乐陶冶幼儿情操的目的。

4.基于参与性的思想观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口耳相传、重复唱练是传统音乐教学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思维规定,趋于僵化,他们是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的“好学生”,但却未必是一个真正将音乐学好,领会音乐真意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是音乐的主人。所以在幼儿教学中不能仅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有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我国的幼儿教学相结合,基于幼儿爱玩的天性,采取游戏的形式,将歌唱训练融入歌曲情景表演之中,实现音乐教育内容与游戏的接轨,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锯木头》时,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伐木工人与木头,让扮演木头的幼儿随着“伐木工人”的动作而变换造型,在增强幼儿对音乐感知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美琳.幼儿奥尔夫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音乐时空,2014(11).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01).

篇(5)

关键词:实践导向;即兴弹唱;弹唱技能;音乐技能

1问题的提出与反思

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和弹唱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职业技能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是幼儿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内容及手段之一,无论是在唱歌、音乐游戏中,还是音乐欣赏、律动等教学过程中。钢琴作为一种教学伴奏乐器,其即兴弹唱技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幼师生通常不具备长期音乐基础教学的教育背景,在对音乐的认识、键盘基本功、乐理知识、和声基础上均显薄弱,这些弱点成为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弹唱技能的障碍,也成为进入幼儿教学工作岗位时最薄弱的教学技能环节。怎样学好这门课程,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体现学前教育的教学特点,达到培养目标及实际教学技能的要求?反思这一现状,主要有以下两点:

1.1“从理论到实践”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基于“实践是理论的应用”,教师总认为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必须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学习幼儿歌曲即兴伴奏时,教师往往从几个常用调的正三和弦讲解入手,分析织体与和声连接,把即兴伴奏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地进行教授,然后书写伴奏谱,最后才把编配的伴奏谱在钢琴上进行弹奏。看似完整的教学过程,其实是在缺乏对各种性质和弦实际音响支持的前提下所完成的,缺乏键盘操作实践,伴奏只存在谱面理论。

1.2教材内容偏离学生的教学实际

学前教育专业的即兴弹唱教材版本多,编写内容中大都参照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内容及过程,对没有钢琴演奏基础和音乐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教材过于关注弹奏的技巧性,谱例选择也偏离幼儿园教学实际。专业教师过高的估计学生对相关乐理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水平,学生不仅难以接受,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学起来很难,因而产生厌学情绪,也偏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要求。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将面对的教学实际,掌握并熟练运用基础的即兴弹奏能力是尤为重要的。根据中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及技能掌握的规律,在学前教育专业即兴弹唱教学中采用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起点的“实践导向教学法”。

2“实践导向教学法”概念解读

“实践导向型教学法”,是指课堂活动设计以“实践”为主线,形成完成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目标是“会做”。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对理论学习有恐惧和厌恶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实践导向教学法”强调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起点,让学习者在一定程度实践基础上建构所需的理论知识,课程内容设置以实践过程为中心,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置于实践知识的学习上,技术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围绕实践过程这一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以课程内容以实践知识为主体。这些教学特点意味着“实践导向教学法”在幼儿歌曲即兴伴奏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为教师紧紧围绕“即兴弹唱”这一工作任务来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以键盘实践为基础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先弹”,而后教师再结合实践中的问题逐步渗入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弹”,并把“这样弹”熟练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3“实践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

“实践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本位、自主活动与领域学习为基本教学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教学中老师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把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有机整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教学中加速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根据中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及技能掌握的规律,“实践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基本流程如下:

3.1实践引领-准备阶段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即兴弹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职学生基本上只具备基础的钢琴弹奏技能,技巧方面训练不足,弹奏能力也不强,想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调及和弦的连接比较困难。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较好的学习自觉性,利用这些有利因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使其“爱学”、“能学”、“学好”。 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通过教师的示范弹奏、同学间的相互观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验即兴弹唱的技能实践,在“想学”的基础上而开展教学活动;2)找规律,引发探究。即兴伴奏的音乐发展有其潜在的规律可寻,为什么这一小节用do/mi/sol三个音?为什么do/mi/slo弹奏之后会连接do/fa/la?为什么歌曲开关与结尾大都用主和弦?经过反复弹奏后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潜在的伴奏特点,得出歌曲伴奏和弦发展的简单编配规律,感受从Ⅰ级-Ⅳ级-Ⅴ级-Ⅰ级和弦级进的和声发展。一首歌曲从主和弦的开始到完整结束的终止式,有效地把学生引入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篇(6)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 高职教师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2(2013)06(b)-0050-01

在21世纪,学校有更多的实用英语教学目标,比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教学内容要能够贴近实际的生活,学生要注意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但由于学校的学生质量等原因,新生的英语水平基本比较低,词汇量也是相当有限的,语法、口语的交际能力差,不能用简单的英语句子正确地自我介绍。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记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教学的方法,学生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的情况,暗示教学方法是适应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将暗示教学方法引入英语教学,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暗示教学法的基础以及如今的现状

在当代实践证明的教育改革中,教师的工作职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复杂的变化不仅仅是提高了教师的授业技术,并且还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创造力。教师在没有更为专业的培训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的。教师的成长以及专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自己的教学研究实践中的。暗示教学法的模式,这不仅仅只是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环境,还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因素,从而培养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暗示教学方法的这种模式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材料,这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它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思考、研究和总结,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成长,因此暗示教学的实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比较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高职的学生英语的知识是比较薄弱的,而且教师所教学的知识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这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的文字。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除了学生学生成绩这条生命线之外,还有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根据现有的实验证明,暗示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更为之重要的是还能够有利于让学生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积极的状态,所以,对于学校来说,暗示教学法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2、暗示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

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做出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使用暗示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合适音乐的方法是暗示教学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信是最大的心理障碍,在英语教学中,用音乐来建立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在上课之前,优雅美丽的曲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疲劳消除,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新课程中更加扩散出来。

教学中根据短文内容,选择适合的文本内容的音乐片段,使得音乐的意境以及内容意境显示出语言材料的内容,并提供一个统一的、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的语言材料。选择的音乐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可以刺激学生的士气,最好是轻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对于朗读课文中的背景音乐,老师的声音应尽量控制与音乐和谐的旋律。第一次,学生可以听读课文,注意语言结构。第二次,关闭这本书,注意课程内容。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Lozano的暗示教学已引起人们的长期专注,并且逐渐发展和成熟,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几次的实验结果表明,它是可行的,提出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者学习所有帮助,的确也有促进作用,其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建议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

3、真实的问题情境塑造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周围的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布置在类似的环境中,使用身体以及借助多媒体,还有多种手段如光、声、像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因此激发出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时候,不必要引导学生实现采集和多少单词的识记,强调学生必须努力背诵,在创建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使用适当的音乐伴奏。比如在学习放kite(风筝)时,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漂亮的风筝,让学生回忆在春天放的风筝,这样学生们肯定可以很容易地记住单词。

篇(7)

一、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节奏应该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节奏是一种客观存在,脉搏和呼吸、涨落的潮声、奔马的蹄声、火车的行驶形成节奏,是事物带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因为节奏能在像桥梁一样让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与这些事物之间相互呼应。因此对节奏的感觉是一种本能。

但是,同一种节奏,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各自主观的反响,也就是每个人将听觉要素聚合的方式并不一样,而良好的节奏感能让人们将各种音高旋律变化合理分组,产生积极的审美感受。除了输入端能让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以外,在输出端,良好的节奏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奏、创作乃至人格气质修养。所以,节奏感的后天修养非常重要。

奥尔夫希望通过加强对节奏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发展。

曾经音乐教学强调旋律与和声的表现,学音乐几乎都从识别音高起步,重视的仅是音的高低,对于节奏,教学中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做专门的训练,这样对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有非常不利。所以奥尔夫的新理念将重点把音乐教学的重点转到节奏上来:将节奏巧妙地融入身体中,他将音乐与语言、动作、舞蹈以节奏为基础结合。

(一)语言节奏训练

语言的各种要素中,语音、语调、语气在某种程度上与音乐音响的音色、音高、音长等等都是相通的,都能表达不同的情绪。而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是儿童身边随手可得的素材。常用词汇的朗读就是一种简单的节奏体验和表达,而奥尔夫强调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所以有趣的绕口令、诗词,熟悉亲切的儿歌就成为最合适的培训题材。

(二)声势训练

声势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响声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宣泄、展示情感的最原始、最直接和本能的方式,像音乐会中的拍手喝彩、体育比赛中的跺脚表达惋惜与焦急。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动作都蕴含着动作节奏的教学素材,对于儿童的年龄段来讲,通过动作来培养他们对节奏的认识最适合,因为没有演奏难度的压力、参与性强,而且自身与外界节奏的协调最敏锐自然,如此,声势给他们的刺激性强,更容易给他们接受,孩子们可以轻易模仿和创造。

二、在我国,奥尔夫教学法的推行并未完全遵循原本性原则

但是当今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的运用还不能说完全成熟,教学效果欠佳的状况普遍。学生照样参与朗读、动作声势节奏训练,同样在活动中开展训练,但是这些活动有没有带来全身心地参与?学生的感受是否深刻?未能获取期望的效果,很可能忽视了奥尔夫教学的核心理念——原本性。

(一)教师的参与调动能力

未遵循这一原则,首先是积极参与感受的组织和调动问题。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清楚培训目的,再而联系学习内容和目的,就像一支民族舞蹈,对其熟练的学生可以轻易完成,但是他能否从中体验到节奏不得而知。尤其是为了吸引学生参与,丰富的游戏被引进教学,学生是否从中感受到音乐,有时在活动中需要老师适时的暗示,启发。与此同时,老师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跟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关,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师本身的个性。如果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细心发现他们个性差异,同时平等对待和相处,展现出个人魅力,要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就更容易了。

(二)教师的教学题材的选择

除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水平以外,教学题材的提取也非常关键。像之前说的,越原本的音响元素,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涉及选材“本土性”的问题。对于年纪较大的学生,更丰富和复杂的题材就要被考虑,而这时,原本性音乐可以是本地区民族性较强的为音乐、诗歌和舞蹈。原本性原则是适用于全世界的,而每个国家都应发展自己“本土性”的东西,而原本性就扎根在“本土性”的土壤里,不同国家民族都应有自己专属的原本性音乐,而这些本土性的音乐隐藏在每个民族人民的骨子里,教学应当将这些本土音乐用于唤醒学生本能的音乐感触力,对于我国而言,照搬西方原本性的题材,不一定达到这一种效果。

三、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回归本源,而人对节奏的感受最接近人的本能意识,同时,它还强调亲身参与感受,唤起这一本能意识,这就对音乐教育提出了几点要求:教学过程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是否真能体验世间万物的原本性音乐要素;选取的体验活动和其中音乐要素是否真能唤起人内在对音乐的本能感受。也就是说,教学人员应该真正理解奥尔夫的本质,能敏锐地本能地从生活中涉猎原本音乐元素的题材。作为音乐教育者,或者是致力奥尔夫教学法推广的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相应的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容欣. 奥尔夫教学法中德节奏教学[A].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

[3]姜增凤. 节奏教学基本方法之我见[A].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 5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