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典文学评论

经典文学评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5:56: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典文学评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典文学评论

篇(1)

在文学的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的将目光投到了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上面,这里的原因可以看出是由于原先的欧洲的殖民地,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还加上了英语文学的内容,对应的对于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评论往往更多的是关注到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和时代的背景。较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关注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时候,努力想要得到的内容就是了解这些作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这种殖民地式的历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们进行殖民地英语文学创作的动力来源。本文就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进行解读,以期 能够给予当前的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带来新的见解。

一、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创作思路

对于后殖民地英语文学来说,要想了解后殖民地英语文学创作的思路,就需要了解这些生活在殖民地生活中人们的切身的生活,这些生活在殖民地中的人们自身的自由往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是自己的本民族的语言都受到了管制。不得不看出这些后殖民地英语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这种英语的创作的思路往往就是一种奴役化的象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讲着非本民族语言的人们往往更加的关注的是自身的生存的境遇的变化。他们渴望自己的地位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在这种社会的背景下不断的需求自身命运的改变。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创作思路往往都是生活在殖民地中的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渴望得到自由的呼唤。他们渴望自己能够通过这种文学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书写出来,让人们能够知道他们内心的感受,同时能够了解这种内心感受背后的内容。可以说,后殖民地英语的创作思路是一种对于正义力量的呼喊,同时也是对于一种未来生活的切身感受的体验。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出现就是对以往的那种以白人文学为中心的世界文学经典的挑战,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出现往往就是为了构建这个世界上对于英语文学地位的挑战,不断地去完善和改变当前殖民地英语文学变革的一个最好的

办法。

二、正确的解读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

当前学术界对于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往往更多的关注的重点就是那种对于民族和文化的身份的认同,同时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将这种文学的关注点停留在了对于英语这种语言环境的利用上面。同时对于这种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的关注点更多的站到了,同情被殖民者的角度上来进行解读,所以说,当人们提起后殖民地英语文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于这种文学内容的一种同情之心。但是恰恰是这种同情之心的背后,影响到了人们对于后殖民地文学的一种客观、公正的认识。可以看出的是,伴随着对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后殖民文学也越来越受到了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以来就可以看到有奈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德雷克·沃尔科特(Derek . Coetzee)等后殖民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戈迪默的获奖是因为她“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沃尔科特的文学成就则体现于“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奈保尔的“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而库切的作品则“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探索了人性的奥秘。

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于后殖民地英语文学得关注程度,逐渐地提升起来,这种不断提升的后殖民地英语文学使得他们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发展,让人们在看到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格局改变的同时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变化。以往的英语文学往往都是以白人为中心的文学创作源泉,这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只有不断地将这种白人文学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打破,才能够有效地提升世界文学创作的不断改观,可以将整个世界的体系按照多元文化格局的情况开展下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后殖民地英语文学为开创一个真正的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学的经典,搭建好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这对于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学者和专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种财富的背后就是后殖民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说,对于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的解读应该站在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进行有效的认识,让人们能够在世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殖民主义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让人们对于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能够有一个更加积极地认识。

篇(2)

中国赖希-拉尼茨基无疑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评论家,无论钦佩他的人还是反对他的人,都不能缺失对他的依赖,有位作家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评论我,故我在。”赖希-拉尼茨基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他对德国文学发自心底的爱,另一方面源于他渊博的文学知识。一位文学评论家应该非常熟悉本国和相关的外国文学史,同时还要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艺术、音乐等有较好的素养。他博闻强记,对德国文学重要作家的作品烂熟于心,能随时随地引用作家和评论家的著作来说明观点。他只写文学评论,他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对德国启蒙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兼收并蓄,对莱辛、歌德、海涅等代表作家的悉心研读之上。在文学评论方面,他以莱辛为榜样,坚持文学和文学批评都应体现出健康的理智和道德,具体说就是注重文学的三种功能:哲学的、教育的和娱乐的。赖希-拉尼茨基尤其强调娱乐的功能。他认为,文学的娱乐功能不排斥前两种功能,而且恰恰是更好地发挥它们。

批评家就像罗马神话中守护门户的两面神,一方面是肯定、促进和帮助,另一方面是批评、阻拦和消除。为达此目的,首先要求观点鲜明。赖希-拉尼茨基素以直言不讳且措辞尖锐、犀利闻名。他重视优秀文学传统的传承,认为让作家和读者了解历代德国文学的成就,对于促进文学健康发展十分有益。赖希-拉尼茨基视研究、阐释和介绍文学传统为批评家的重要职责,也是完善批评家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理论水平之必须。他对历代经典作家的研究和阐释,促进了德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坚持以人性和人道主义为底线的价值标准。第二,他促进文学大踏步走向受众。赖希-拉尼茨基极大改变了德国文学评论的面貌,使它成为具有清新话语风格的、充满思辨激情的、富有挑战和论战精神的文学批评,是既不媚俗跟风又让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批评。这使德国文学史上的好书又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完全商业化的书逐年减少,有利于年轻人加深对德国优秀传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国

转贴于中国

篇(3)

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以来,各种文学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陆续的建立起来,网络文学空前繁盛。“网络”这个特殊的存在让所有的“声音”、“文字”都有了一个平等的、公平的、自由的发表机会,使得文学逾越了被“精英”和“权威”掌控的文学话语权,尽管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背后还有着作品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它的兴起让原本神圣的文学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打破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在网络文学中的评论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文学人类学对于业界的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文学人类学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研究突出的成绩之一。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学已经毋庸置疑的遭到了巨大的威胁,就是网络文学。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发展,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学就坐以待毙,叶舒宪先生曾经在其著作中提到,从人类学的角度开启在知识全球化阶段文学研究的空间和美好前景,本文就讨论了现今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

一、文学人类学和网络文学

1.文学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即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首次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是文学和人类学两种学科的边缘交叉性科目。顾名思义,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文学视野来研究人类学,用文学来充实人类学;二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自1970年以后,随着全球知识化的发展,从文化背景着眼,考察文学,或者考察文化现象等都成为文学人类学的范畴。事实上,我国的文学人类学尽管已经有所发展,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其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都很多。由于我国研究文学人类学的学者都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因此造成知识结构失衡、理论知识不全面。

2.网络文学

实际上,网络文学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定义,其简单说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文学方式。但是很多专家对于网络文学还存在着质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文学根本不是文学,本体空置、主体缺省、空间虚拟,根本不符合“文学”的规范。然而,这种质疑并没有阻止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我国出现本土的网络文学网站,十几年了已经达近千个,发表原创作品约8亿多。网络文学的存在表明,传统的文学经过互联网的这种特殊媒介的传播,在一定阶段内影响了很多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从一个新的角度、视野给人们提供了全面认识文学的机会,包括文学的功能、本质等等。

二、网络文学评论的局限性

尽管网络文学蓬勃发展,但是文学界对这一新兴的文学方式却态度冷淡,并不十分热衷。文学评论界一边哀叹传统文学生不逢时、日渐衰败,另一边却对被称为“文化快餐”的网络文学嗤之以鼻,不予评论,即使评论,也仅从文学的角度对其百般刁难,将其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并且不重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所处的大环境、阶段不同,只一味的指责网络文学其中的肤浅和浮躁。然而,网络文学并不是全无经典的作品,必须要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成就经典,并且还要看某个阶段的文学特点。例如,陶渊明的诗作在当时根据评论标准《诗品》仅列二流作品,莫扎特的音乐也仅仅是流行,并未到广为传播的境地。以此来看,网络文学尽管发展迅速,但实际仅十余年间,某些专家就断定其不会出现经典还言之过早。有些评论也只是一边倒,认为网络文学不属真正文学的范畴,但是并不能这样简单的就将其否定为非文学。李敖称其为厕所文学,陈村称其为卡拉ok,更有甚者说其是文字泡沫。但是其实网络文学跟传统的文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其的方式不一样,传播的方式不一样,都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素材,很多的网络文学,都是在网下写好了传至网络上的,即网络只是文学的表现工具;另一方面就是笔者可以不用担负过多的重任和局限于身份,超越名利进行自由写作。拘泥于现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做出种种的否定和否决,更多的是对新事物的恐惧和对旧事物要消逝的担忧,更显示出网络文学评论的主观的、人为的视野的狭隘。

三、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网络文学而言,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其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其创作特点及文本特征;二是对其创作现状进行文学价值评定,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预测;再者就是探讨网络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网络文学的兴起,正是文学传统与革命的差异的体现,表明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着变迁。因此,对于网络文学进行评论时应当考虑文化、文学所处的大环境,应该站在人、人类的高度来研究和评论网络文学。文学人类学就是从人类的高度上认识和评论网络文学的。

无论是从文学的视野看人类还是从人类的角度看文学,都必须要对人类和文学有着透彻的研究。而我国的文学研究方面着重于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甚至少数民族及外国的文学,基本没有网络文学,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不可否认上述文学都有着让人们探索的渊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同样的,网络文学同样能够成为人们研究现代的文学特点、状态和文化变革的重要对象。

据可考证的文献记载,我国文学最开始的传播方式是人们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司 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 要:文学人类学真实的把握了人类学与文学、知识全球化的关系,从人类学和文学的相互作用方面入手,解析了自20世纪以后文相互用口、用手、用肢体来传播,直至五千年前传说中的仓颉造出文字,才有了现在所谓的传统文学,如果稍稍的深入研究一下网络文学,就会发现,现代的网络文学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最初的传播方式的特点,自由——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超越了权利和名利。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呢?研究网络文学是一种对文学的重视,是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下的“自视”,这明显要比“后视”和“他视”更为重要。首先,网络文学虽然传播广泛、速度快,但是由于其发表方便,量大,很容易也会像最初的口头传播一样消逝在网络的海洋里。及时的对它进行现行研究,肯定要比它成为历史时像现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一样要容易的多的多,并且更能从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到我国文化的变迁和革命。#p#分页标题#e#

其次,只有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够坚持比较文学的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文学、文化,才能够尊重其他的文化,欣赏其他的文化,才能够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再次,只有正确的自视,才能够在全球知识化的趋势下保证我国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蚀。从人类学的高度出发,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还要看到其潜在的文化侵蚀和文化殖民。在全球知识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但是只输入不输出,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们所为之骄傲的文化会彻底的化为虚无。在研究网络文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到文学上对文化变迁的实际反映。专家们认为庸俗的例如拯救世界或者拯救人类的英雄小说,虽然比较落入俗套,但是其中的不同情节却反映出了儒家文化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换句话说就是体现出了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和人性特点。这个简单的例子表明,运用人类学的视野能够看到更多深层次的含义,能够以更公正、更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学,对其进行评论、研究。

篇(4)

关键词:网络文学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文学治疗原理

文学治疗是指被疗者主动参与文学创作或文学欣赏等审美实践活动,缓解或消除自身心理压力或偏差,解决心理困扰,从而有效恢复内在精神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1]文学治疗之所以能产生效能,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去理解。春山茂雄开创了文学治疗生理层面的新理念。他 的《脑内革命》一书中指出,“与打针吃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西医相对而言,冥想才是东方医学的中心思想。根据这一理论,针灸也好,气功也好,这些 东方医疗的手段和冥想一样,都能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脑内吗啡’的荷尔蒙。、”[2]春山茂雄所言的“冥想”,即文学想象,在文学创作或文学欣赏中,作者或读者主动而充分的发挥其想象力,领悟和解读作品的内蕴和真谛,融入到文本构建的情感氛围和艺术世界里,获得审美愉悦,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状况。

从心理层面讲,文学活动(创作或阅读等)之所以产生心理治疗的效能,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类的某种特殊的心理需求。叶舒宪认为文学活动能满足人类的五种需要:一是符号(语言)游戏的需要;二是幻想补偿的需要;三是排解释放压抑的需要;四是自我确定的需要;五是自我陶醉的需要。[3]任何个体都具有以上五方面的内在精神需要,如果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人的精神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失衡的状态,其外化表征就是某种精神疾患或精神障碍。

二、网络文学治疗的可能性及实现形式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指出:印刷媒介易形成社会场景之间的隔离,从而促成知识的垄断和权威的得势;电子媒介则倾向于打破隔离,融合社会场景,从而模糊角色,消解权威。[4]这个论断指出新旧两种媒介形态的差异:印刷媒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而电子媒介具有自由性、平等性等新特性。首先,网络文学具有宣泄性。传统文学创作自由有一定的限度,深受审查、编辑、出版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而网络文学创作自由度被空前放大,由于网络写作的身份具有隐匿性,网络可以摆脱现实顾虑,畅所欲言,将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摆脱现实压力,实现心理宣泄。其次,网络文学具有颠覆性。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可以大胆地颠覆现存社会的一切,如结构权威,粉碎专制,打破垄断,消解崇高,嘲笑经典等,并在此基础上重构自己理想的虚拟图景,对现实规范颠覆,达到心理宣泄。再次,网络文学具有大众性。网络文学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自由、平等、民主的话语立场召唤者大学生的参与。

网络文学治疗有三种实现形式:网络文学阅读治疗、网络文学评论治疗、网络文学创作治疗。

1.网络文学阅读治疗

传统文学文本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等特点,读者在阅读时处于被动的地位。传统印刷文学渠道不畅,读者只能单向度地聆听人们布道式的独白,无法发出自己的话语声音,自由、平等对话精神严重缺失,读者在压抑氛围中被动的接受文本,以崇肃的心态阅读“经典”作品,并以主流意识形态审美标准欣赏和诠释作品,不敢越雷池一步,读者的想象力不能充分发挥,情感不能有效释放,压抑不能有效缓解,文学治疗的效果不佳。

与之相反,网络文学活动呈现出另一种新景观。网络文学文本常处于未完成或开放状态,强烈召唤者读者的参与。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狂欢化本质,权威被颠覆,精英被驱逐,主流意识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众声喧哗”与“杂语共生”。网络这种以强烈共鸣形态呈现的读者与文本或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对话,以相互的身份和美学认同为对话基准和沟通介质,使读者能真正融入文本的审美世界和情感之中,并借着想象力的翅膀在其中自由的翱翔,迷醉于文本营构的理想王国中,使读者在非理想的现实中未能实现的愿望得到满足,郁积的负面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宣泄,紧张和压抑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和减轻,从而有效的实现文学治疗。

2.网络文学评论治疗

在文本接受和审美过程中,读者往往产生喜怒哀乐等复杂感情,或臧或否的评价,这些情愫和评价在读者内心积聚到一定程度,读者便会产生表达的冲动和欲望。网络平台为读者的审美评判与价值判断书写、感情宣泄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评论相差甚远。一方面,网络文学评论打破了传统写作范式,不拘一格,作者可以尽情挥洒,率性而为,不限字数,不限篇幅,不拘文本格式,不忌粗浅直白,不追求完整。另一方面,网络身份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评论者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可以放言无忌,直抒胸臆,不必如传统文学评论中因为种种社会和文化禁忌而有所保留有所压抑的、曲折隐晦的表情达意。

3.网络文学创作治疗

网络文学创作的“零门槛”性质,使大学生有机会参与文学创作。网络的自由、民主、公平和无等级性原则,以及文学创作的“投稿、编辑、、征订、出版等环节上的一系列关卡、阻碍在网络上统统土崩瓦解”而且,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学追求永恒、崇高的文学价值观和文学审美观,不在刻意追求思想深度和审美高度。审美价值标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倾斜:“文学不在追求神圣、超越、超高之类的价值满足,而沉浸在世俗的价值欢乐之中” 大众不在需要灵魂的震动和真理,相反,娱乐性、游戏化、平面化的文学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因此,网络文学调动了大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可以尽情释放被压抑的创作欲望。大学生能够广泛参与网络文学创作,是传统文学治疗的一种拓宽。

三、网络文学治疗的优越性

网络文学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具有如下优势:首先,网络文学治疗具有大众性,其适用于大规模的、群体性的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网络文学能契合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饿审美心理,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心理要求,因而更能吸引大学生的参与。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等特性,使得大学生对网络文学情有独钟。

其次是网络文学治疗具有便利性。大学生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适合自己治疗的手段和方式(或欣赏或创作或评论网络文学作品),最终达到缓解或治疗心理疾患的目的。只要学生懂得心理治疗的益处,了解网络文学心理治疗的方法,大学生便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自行治疗。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对网络文学治疗这一新事物要予以高度重视与关注,进一步优化网络文学治疗的环境,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尽可能多的优秀文学网站,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温馨和谐的网络文学治疗平台。

参考文献:

[1] 曾洪伟.文学治疗的新阶段与新景观[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79.

[2] 叶舒宪.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J].文艺研究,1998(6):84.

篇(5)

>>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茶馆》的当代困境 初中诗歌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诗歌艺术的“突围”与困境 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浅析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困境与出路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价值困境探析 《诗经》:经典诗歌的当代阐释 当代诗歌的都市文化观照 当代诗歌的生命意识探究 现当代诗歌的非诗化倾向 网络诗歌背后的悲哀 网络背景下当代高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困境及提升路径探究 浅谈当代哲学面临的困境 当代中国话剧的困境 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孝”文化的当代困境 当代广告传播的困境与突围 当代时评的困境与出路 略论当代青年的信仰困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诗歌周刊第39期 .

④张清华.“好日子就要来了”么――世纪初的诗歌观察【J】.当代作家评论2002,(02),23-25.

[参考文献]

[1]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谭五昌中国作家网中国新诗状况述评 1999-2005.

[4]马凌,蒋蕾.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赵家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辑【M】.上海:上海良友,1935.

[6]吴思敬.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J].河南社会科学, 2004, (01).

[7]沈奇.中国诗歌:世纪末论证与反思[J]. 东方文化, 2000,(05).

篇(6)

1、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2、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是春晖,给别人以温暖。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如此。朋友之间,待之以诚,肝胆相照,不就是相互照耀,相互温暖吗?

3、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4、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5、我觉得消除苦痛的唯一的方法是在从根本上消灭痛苦的来源。如果想借一件旁的东西以为慰安而仍让痛苦之根存在,那就好像是喝酒图一个醉,暂时把苦痛忘却而已。

6、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想,做我们所应该做的。

7、在命运的网里,人们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样多的成效如所预期。可是这命运观又和自然派的命运论有些不同。这命运观里很含着奋斗不懈的精神。

8、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9、青年!你们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们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

10、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11、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12、只有不幸而生于富贵之家被捧在学里,含在嘴做活宝见烘软了骨头的现代青年,才是很不幸地只配在历史的大轮子下被碾成肉呢!

茅盾简介:

篇(7)

这部小说自1813年发表至今,一直在文坛中长盛不衰。在影像艺术发展史中,从1938年到2005年这部小说被各国艺术家翻拍达十余次,其中,更以1940年的好莱坞版本电影、1980年英国BBC电视剧、1995年英国BBC电视剧和2005年的英国电影最为著名。这部文学经典一再地被编剧和导演搬上银幕和荧屏,不仅因为它生动再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状态下的英国乡镇世态和人物形象,也在于作者以独到的文学语言和手法,既传达出了文学艺术的独特感染力,也巧妙配合了电影艺术的表达手法,从而让《傲慢与偏见》的文学表达和影像表达都充满了独特的语言特色与艺术魅力。

德国戏剧家莱辛在《拉奥孔》里,把艺术分为两类:诗(文学艺术)和绘画(造型艺术),前者为时间艺术,后者为空间艺术。诗可以把一个场面分解为若干点(句、词、字)和音节,在时间上展开,在空间里成点。而空间艺术可以将一个场面同时拖出,在空间中展开,在时间上成点。而“混淆诗与画的界限将会导致诗与画迷失各自的本性。”[1]进入20世纪,电影的出现解决了这个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界限问题,它在时空上同时充分展开,克服了文学在空间方面和绘画在时间方面的缺陷,兼有诗和造型的表现力,影视语言也由此被称为文本结构和音画系统的结合体,是所有影视作品的叙说工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小说的创造直接受到语言的影响。小说中的文学语言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画面,通过语言让读者对一个具体场景或人物产生抽象概念。这种由想象力构成的思维图景是发散的、不确定的,不同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偏好所构造出的场景和人物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文学语言的塑造为读者带来了想象力上的丰富空间,能够营造出深邃而美妙的艺术体验。而电影语言是以空间形式呈现的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色彩、服装、念白、音乐、音响效果、摄影效果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傲慢与偏见》各个电影版本在影视形象上不断创造、不断出新,体现出影视艺术表达的杰出效果;其作品文本久久深入人心,但又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发挥空间和转化余地。两者互为影响,交相辉映,各自表现出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魅力。

一、《傲慢与偏见》的影视表达语言特色

电影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要在有限的时间长度中为观众带来一整套的艺术体验,它需要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快更直接地展示给观众。这种限制性决定了电影的语言更为紧凑、简洁、口语化,更多以对话和画面构成。 虽然人物心理的描写很难在镜头前直接表述出来,但观众可以更直观地领会到人物和场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博德威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中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目光、表情、衣着、人体姿态、面部表情、身体距离等在内的表达方式都可以被归为非言语行为,这类语言“在人类交际行为中占据约70%的分量”[2]。与文学语言不同,影视语言表达的优势在于对非言语行为的强烈凸显,影视语言非凡的表演效果和音响效果,往往能从侧面彰显出人物的心理个性,在对《傲慢与偏见》的影视改编中,这一点分外明显。

电影语言在对原著的表现上,既要注重对原著的外在风格和内在灵魂的契合,也要对原著故事内容和场景进行改编取舍,以取得符合电影语言特点的更好的表达效果。这一点从1940年美国版《傲慢与偏见》和1995英国BBC版对原著的处理上可以略见一斑。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是好莱坞类型片式的制作,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倾向与发挥;而1995版BBC的《傲慢与偏见》是公认最接近原著、细节改动最少的版本,两者的影视表达特色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二、《傲慢与偏见》的文学表达语言特色

优秀的文学作者,向来可以娴熟地运用文字来促进情节发展,文学语言独具的文学艺术、修辞技巧、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所指都是其独特的表达特色。文学语言以时间为轴线展开的特点,又决定了它能为读者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为影视作品的改编提供了更大的发挥余地。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使用的一些个人特色的文字表达方式,为这部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时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使它既能保留18世纪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折射出了新时代的艺术审美品位,“小说 《傲慢与偏见》在描写人物和景物方面缺乏具体性,叙事时运用无所不知的视点,故事几乎完全依靠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人物性格。”[3]

首先,小说几乎完全依靠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人物性格,这很适宜于影视语言的表达特点。小说开篇,我们首先读到班纳特夫妇的对话,然后伊丽莎白插话,几个姐妹依次登场聊天,交代班纳特先生和彬格莱的互访,然后第一次舞会上彬格莱和达西及亲眷们出场,舞会次日卢卡斯一家拜访……这一过程中,对话一直贯穿着整个发展情节和人物行动,这和影视语言中以对白来推动故事的表达形式如出一辙。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的对话,能够巧妙利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营造各种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她笔下的人物对话,既富有戏剧张力,可以生动描绘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冲突,又是产生幽默效果的主要手段。

其次,在描写人物和景物上,《傲慢与偏见》是非常缺乏具体性的。例如,人物的外形描述上很少有具体的体貌特征,也几乎从不描写人物的质地、颜色和样式;罗辛斯、彭伯利等几处住宅和居所,也是匆匆一笔带过,对其他景物环境也从未下过心力仔细呈现。《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锐利笔触和精巧锤炼,几乎全部放在了小说人物个性特点的塑造上。因此,尽管细节描写笼统,但小说还是能够给人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种表达特点也给影视作品的编剧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使《傲慢与偏见》在荧幕上的表现总是比在古典基础上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最后,《傲慢与偏见》采用了全知的叙事视角。小说一开头,以全知视角走进内瑟菲尔德花园,听见班纳特夫妇的对话。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二章出场,全书就以伊丽莎白的感受为主要视角,然而并非单一视角。伊丽莎白的聪敏机智,胆识,远见和强烈的自尊心,这些特点也是通过其他人的视角和感受来认知的。这种叙事视角和电影的叙述视角是统一的。

从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来看,文学给电影提供了丰厚的内容土壤,电影则赋予文学以新的生命和表现形式。一部具有经典价值的小说可以被多次翻拍,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引发小说的重新畅销。《傲慢与偏见》既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成功的电影艺术作品。除了内容与主题的经典性,《傲慢与偏见》的上述特点使它历久弥新,成为被翻拍次数最多的文学经典之一,也使它在翻拍过程中一直推陈出新,不断给原著读者和电影观众以惊喜。

三、结语

简·奥斯汀的作品200多年来历久不衰,受到后世的极大赞誉。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基布尔(T.T.Kebble)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术家”,并认为她“在纯粹喜剧艺术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爱尔兰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弗兰克·奥康瑙尔(Rrank O’Connor)认为奥斯汀是位“最杰出的道德家,她总是通过小说来教育读者,而且她教导的方式是谨慎而周到的。她在小说中从不说教,而总是寓教于讽,寓教于乐,让读者从作品那些滑稽可笑人物的自相矛盾、荒谬可笑的言谈举止和适得其反的行为中得到乐趣与启迪”。

英国小说家毛姆对《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赞誉极高,他相信“广大读者已经认定《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杰作,我认为他们的评价是很中肯的。使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不是评论家们的交口赞誉、教授们的阐述研究、用作学校里的教科书,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我个人认为,《傲慢与偏见》总体来说,是所有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一部作品”[4]。同时,由于作者独到的文学表达手法使作品为电影艺术的改编与重塑也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从而使这部作品的影像表达也充满了独特艺术魅力。20世纪以来,《傲慢与偏见》几个版本的重要影视作品翻拍同样赢得了高度的评价与口碑,成为各个年代的电影艺术经典。

[参考文献]

[1] 陈定家.拉奥孔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67.

[2] 王勇.浅谈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 [美]乔治·布鲁斯东.《傲慢与偏见》——从小说到电影[J].世界电影,1979(01).

[4] [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