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5:56: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篇(1)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阅读教学应饱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有个轻松、自由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蹲下身子与学生相处,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学生之间平等。于是我走下讲台,与学生整合在一起,把课堂变成讨论、争论的课堂,把阅读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讨论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争论使学生互相促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现自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体会生活。

二、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角色,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高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是“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桃花源记》一文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学中,我打破原有古文教学中逐句翻译的教法,有意地创设民主情趣,引导学生踊跃讨论、大胆质疑,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

三、转化授课方式,建立学生“自学”机制。

实践证明,单纯讲读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必须转化授课方式,改“讲读”模式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独立阅读思考,以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授课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应少一些详尽的分析,多一些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多一些学生思维能力的激活与开发,从而使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对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阅读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模式应用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解释为学习者通过与自身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活动,对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方法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全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加深,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感悟,最终实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提升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较之于普通的语文阅读模式而言,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相比之下,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学生的课题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阅读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在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有效地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情感积累,通过阅读课文来使之得以升华。对于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应用,而非简单滴掌握一点纯理论的东西。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认识观点,充分执意阅读文章,最终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阅读结构。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都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都对一些说教性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抵触,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要求自我个性张扬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悟的独特性、情感的审美性以及过程的多样性。但是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加上教育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受到限制。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建设,必须要在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下面就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2.1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另外,学校也要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添活力。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应该适当的增加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实践,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化为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丰富教学情景建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情景创设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基础上,以某种形象或者事物再次出现,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景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适应。常见的教学情景包括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合理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创造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与感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式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创设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原有的情感经验与所学习的阅读技巧结合在一起,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彩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1).

篇(3)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往往是充当课堂中的“集中点”。由教师来教授知识,由教师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而学生往往只是需要充当一个“收音机”。这样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十分的被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不能够体会由“阅读”带给他们的愉快,只是将阅读文章作为一个任务和工作。导致了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所以,顺应新课标改革这样的时代潮流。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得到了解决的方式,那就是探究式阅读。所谓的探究式阅读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让学生主动地对课本进行自主的阅读,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开发,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实施的方式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一、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不言而喻,阅读教学应饱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有个轻松、自由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出于爱心与学生相处,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平等、友好、尊重、和谐的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整合在一起,把课堂变成讨论、争论的课堂,把阅读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讨论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争论使学生互相促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现自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体会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转化教学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大量实践证明,单纯讲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独立阅读思考,以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少一些详尽的分析,多一些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多一些学生思维能力的激活与开发,从而使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篇(5)

【关键词】 语文课标;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基于网络环境下,我们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储存形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出能自发性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学习精神。同时,也构建出富有个性化色彩和创见性的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标准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要把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权和空间占有权真正还给学生。

三、实验目标

我们根据《语文课标》精神,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开发他们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实验遵循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比利时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在他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中指出:只要保持系统的开放或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才能达到其内部各要素形成动态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理论其意义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畴。在《语文课标》中,也提出了“探究性阅读”的开放性。首先,师生都要保持开放的状态,能接纳所有可以接纳的信息。阅读的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要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资源。其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开放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活动内容不拘泥与教材,也不局限于老师的知识视野。

(二) 探究性原则

《语文标准》指出,实施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教师要改变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探究出一两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他们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珍视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五、模式的设计及实施

在网络实验班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统摄下,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基点,以各种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并根据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学特点,对网络环境下语文“自主探究导学式”阅读模式进行研究,该模式的结构如下:

模式实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金色的鱼钩》)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首先通过计算机为学生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金色的鱼钩》的教学中,电脑屏幕上展现了二万里的历史画面,再配上令人激昂的音乐,教师向学生简介了1934年10月二万五千里的历史背景。接着,低沉婉转的音乐响起,教师深情地范读课文,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了1936年的历史之中。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后,学生们在网上聊天室里抒发己见,教师与学生一起整理、归纳,并出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引导点拨,自主学习

有了上一环节的情感拨动,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故事中,开始朗读,经过朗读,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接着学生围绕着上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运用电脑给他们提供的大量文本、图画、影片等资源,在网上主动地探究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层次,自主学习,通过不同的功能键自由理解语句,有的通过看录像片段感悟作者的感情,有的接受配乐朗诵的指导,有的甚至可以参考过程中的其他感人故事,有不明白的学生可以用电子举手请教教师或同学,教师通过监控,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模式实践效果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感受―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是必需的,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途径,正确地运用阅读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指学生阅读纸面上的内容,更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实践能力。这一学习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这一教学方式是基于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的一种训练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

二、教学模式的建构

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必备的,如何使阅读教学发挥出最大功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需要教师想办法。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笔者对“感受―升华”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涵盖的内容是丰富的,为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对于教材内容要有足够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挖掘。如果是写人的,就要重点感受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如果是写事的,就要更多感受对于事件的描述;如果是写景的,就要感受景物的特点。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不同的关注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感受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对于文章内容有深刻的体会,从而基本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

例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升国旗》这一课程的时候,就对本篇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在给学生讲授的时候,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中“我们立正,向您敬礼”中“我们”的心理活动,以及为什么在这里用“您”这个称呼等细节描写的深层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给我们什么启发?再让学生结合思考所得进行讨论与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对文章中所传达的内容有深刻的把握,感受到文章的内涵,这样所实施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信息,这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2.关注内容

关注表达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表达是指遣词造句的应用特点,文章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及文章写作特色等,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讲授部分。通过这一部分的讲授,能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受,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章的精彩所在。而这一部分教学展开的深度也决定阅读的高度,通过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探究,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突破。

例如针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推敲》这一部分对于文章中具体用“推”还是“敲”这一部分的描写,其细节之处的描述充满张力。笔者在教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然后对具体用哪个字进行一定的比对分析,最后感受选用这两个字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感悟,接着笔者对文章贾岛与僧人及韩愈对用哪一个字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对于这两个字推敲的意义。这样就能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形成认知上的突破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渗透力,从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深入的阅读教学更易使读者领悟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文章感受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情感的升华。

3.关注结构

当阅读教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更多关注阅读文章的结构组成。在阅读的教学中,这是教师的使命之一。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就文章结构的要点为突破点,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通过对内容的挖掘,使学生形成连贯的思维,从而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卧薪尝胆》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找出文章叙述的主线,让其找到文章中串联结构的是什么,这样有目的地探索就能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深度的把握,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作的结构,而通过对于其细节的探究,找到阅读写作的线索,使他们掌握文章写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文章内容形成清楚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强。

三、结语

阅读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清楚自身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不断学习使教学过程更适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感受―升华”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阅读理解;教学模式;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都是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但是,新课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这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这就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进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讲述了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师的观念和思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依然有一些不足。

1.教学方法的单一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教师通常只是让学生在课前将课文预读,然后开始一段一段地对课文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不能快速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不到位,而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

提高。

2.过分依靠教材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将教材看得太重,只是单一地就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对于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扩充比较少,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只限于课本。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重点段落和词句,更是要求学生进行重点记忆,因为学生缺乏对文章深刻的理解,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致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越来越失去阅读的本质,学生的内在知识并没有得到沉淀。

3.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习惯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是在课上,并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进行阅读,但是为了提高成绩,学生很少去阅读其他书籍,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没有了主动阅读的习惯。

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这个习惯不仅仅是好阅读,还要会阅读,能够在阅读中领悟到作者的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学生能力的养成方面,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1.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于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甚至是以自己的方式带领学生去学习,这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主”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讨论,如在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方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讨论,当学生进行讨论后,就让每个小组说出自己的讨论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篇文章中“说”和“做”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同时,说一说自己心目中英雄的形象。教师通过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

2.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平时阅读书籍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去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阅读,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也会有更多自己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只限于对教材内容的阅读,这就造成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缺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讲《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因为学生对于这些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只是对文章中内容的理解,却不能真正感受到这些舞蹈带给人的冲击。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这样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就能更好地体会安塞腰鼓的魅力,对文章的内容也就能够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在讲安塞腰鼓的同时,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我国其他的传统艺术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需要阅读的,如看报纸,看书,几乎所有与文字有关的东西,都需要我们进行阅读,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