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0:46: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

篇(1)

研究的动机

近年来,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音乐教育事业呈现一派生机,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一些经济贫穷、观念落后的地区连最基础的音乐教育都无法得以开展。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虽然高中音乐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许多学校仍然把升学率摆在首位,音乐课形同虚设,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重视艺术课程的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最需要的就是适应新时代、具有高能力、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而更好地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促进社会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

研究的目的、意义、对象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空前提高,引起社会深刻的变革,我国正进行着历史以来规模、力度、难度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发展十分不平衡,各地师资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就成了笔者研究的目的与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例论证发、问卷调查法等。总结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的概括和现状研究,从中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及提出音乐教育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解决措施,使其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得到完善和发展。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改个案研究

罗燕平在《石家庄市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教育人才观、尝试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第二课堂和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加大音乐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力度;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教学内容上处理好“美育”与“求知”的关系;音乐课内容要倾向于民族音乐等方面。”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改课堂教学研究

周媛在《浅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姜丽荣在“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中提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过分强调少数同学的专业训练,忽视了多数同学的素质教育。

(三)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论探讨。

周媛在《浅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提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姜丽荣在“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中提出音乐课“信天游” 式的课堂教学,严重阻碍着《新课标》的贯彻和实施。毛哲茹在《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教”与“学”》中提出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以上文献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同时笔者发现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1.全面发展、个性培养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素质教育的提高。

2.全方面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学校应必要采取强制性的检查与监督手段,要有音乐教育学期计划,学年目标,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措施。

3.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大于对学习结果的掌握

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更是为了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

结束语

根据各地区在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形势下,笔者围绕“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研究和反思”的课题,不难看出高中音乐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路径虽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也难念有一些不切实际和一点盖面的情况,不过,我相信通过《课改》的实施,各地区的老师们都有了一些新课程的概念,给未来的音乐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愿高中新课程改革能更顺利的执行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平.《对普通音乐教育改革的两点认识》[J].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谢苗苗.《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初探――以上海四所高校为例》[J]. 上海音乐学院

[4] 周媛.《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以连云港市新浦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为实力的调查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5] 毛哲茹.《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教”与“学”》[N]. 西安市 ,2010

[6] 钱丽.《对高中音乐教育的研究与思考》[N]. 嵊州市崇仁中学,浙江嵊州 312400 , 2012

[7] 王万龙,姜丽蓉.《 浅谈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N]. 榆林市第二中学、米脂县沙家店学区,2011

篇(2)

关键词:高中音乐 新课改 个性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知识技能、轻审美熏陶现象严重

据调查当今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审美熏陶现象较为严重。一味的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没有达到音乐欣赏课有别于技术课的目的。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蓝色多瑙河》时,先介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然后讲解圆舞曲,接着分析每一首小圆舞曲的曲式结构,所以等到这位教师将这首音乐的序曲、五首小圆舞曲、庞大的尾奏都解剖完时,一节课只剩下5分钟了。学生们几乎得不到欣赏的机会。这就是传统的“重知识技能,轻审美体验”的教学观念仍在起主导作用的缘故。

(二)教学理念陈旧,以语言代替音乐

在课堂欣赏中,教师的语言满堂灌,以语言代替音乐。有些教师很认真的备课,找了许多有关音乐或音乐家的背景资料,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结果音乐欣赏课变成了音乐故事课。学生会感到枯燥,教师也会很疲惫。曾经有位教师在上歌剧《白毛女》时,热情、耐心地向学生介绍电影白毛女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结果是完全脱离了音乐本体,整整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歌剧的了解,对喜儿、杨白劳的音乐形象感受却仍可能是空白。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们上课往往喜欢从标题着眼,把想象中的视觉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但是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是由音响通过听觉,使听者产生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的过程,绝非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达的。它诉之于流动的音响中,其艺术形象是非视觉性的,也非语义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而非讲解。我们在音乐课堂中要将音乐的耳朵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各自的聆听中去品评、咀嚼,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独特美感。

二、新课改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

(一)注重个性化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个性化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所以我们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主体性作用,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

1.更新观念,树立个性化音乐教育的理念

教师应从自身上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立志做到“四心”。“信心”:对每一位的学生给予成功的期望;“爱心”: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爱心的润泽;“公心”: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耐心”:尤其是给予问题生全面照顾。

2.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个别学生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首先,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的热情。尽量的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表扬,即使再微小的优点,表扬后的效果都会很大。另外,教学信息要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归因总结,从中掌握成功的方法。最后,把握各种类型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对其不断提高其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3.研究、发现、个别辅导学生

传统的教学观念,通常是以统一的模式要求每个学生,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独特性。要想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质,就必须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学生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个体,教师不可能根据一个目标,一种模式把学生塑造成完全一致的标准产品。现实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多层次的,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依照学生的志向,他们愿意或适合向哪个方向发展就向哪个方向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多样性,要求教师必须丢弃陈旧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不同的要求,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二者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做到“主体”和“主导”相统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改“教师强制教”为“学生主动学”。所以,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的以教师教为主,一言堂似的模式变成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引导的模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活出他们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

(二)了解学生需求,改变教学观念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中音乐教师都会发现有这种现象的存在:高中学生由于年龄上的特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不主动、不交往、不合作的行为,课堂气氛因此往往会较为压抑沉闷。他们不再像小学或初中学生那样天真、忘我、积极地来投入音乐活动,他们更注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因此怕出错,怕遭人笑话,有了很多的顾虑。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在音乐课中得到应有的美的享受,从而使高中音乐教学有实质性的突破呢?笔者认为,热爱学生,一切从学生自身出发,建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需求,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在个人兴趣方面的喜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他们,同时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兼顾学生由于年龄、兴趣以及认识水平等方面的特点而产生的独特的审美需求,以此来设计教学。另外,当今的学生都有许多自己喜欢的歌星,音乐教师应与时代同步,了解学生关于音乐的热门话题,搭建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体现在能够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相信这样的音乐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的音乐课也自然会成为学生们的所爱。

三、结语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新理念的树立,新实践的实施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究,认真吃透新课标精神,努力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加速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大胆进行全新的尝试。根据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反思,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在现行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高中新课改的状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陈旧、老套、不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安国.音乐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曹理,缪关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问题;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28-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欣赏课程在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向前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学的重点,音乐作为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够更好的促进新课标改革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新契机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的提升音乐教学,我们必须及时对以往的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结合当前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音乐的教学质量。

1.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特别的问题

1.1 城乡音乐教育差距过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市的教学硬件设施比较好,教师的素质也比较高,与此相比,乡村高中却没有这么好的教学条件,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程。

1.2 学生学习动力不高,对于音乐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来,这样才能够在高考中胜出。甚至有的学校在教学体系中设置了音乐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音乐课往往成为了学生的自习课,音乐课"名存实亡"。

1.3 音乐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过去的音乐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还是那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由于距离现在久远,往往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够很好的把握,不能够理解作品的背景,不能够理解作品中的意像,造成学生不愿意去学的现象。

2.对未来的展望

针对过去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新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爱上音乐,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从而让他们更好的受益于音乐,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1 政府应该加大对音乐基础设施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现在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样在不断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对条件较差的高中学校的资金投入,让他们同样拥有较好的音乐教学条件。可以加大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进行周期性的扶持,同时还可以设立"校与校"的定点帮扶计划,让乡村的高中学生同样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音乐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一个新的世界。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促进音乐教学的不断的发展,促进教育平等。

2.2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作为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往往只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够感知到音乐的美和音乐的巨大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中,可以设置情景课堂,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比如在民乐《赛马》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在大草原上人们进行赛马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当时紧张和愉悦的心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们的情感,更好的了解《赛马》这部作品的情景和音乐美。这种认知式的学习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还能够开拓学生们的心境,更好的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音乐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还应该从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以往的音乐教学教师只是简单的进行五音谱的教学和简单的试唱教学,那是因为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是现在我国的科技水平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日趋普遍,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以一个立体的方式更好的融入到音乐情景中去,让学生能够有着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教师起着主体性的作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应该转变这种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向导"的角色,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发言空间,让学生主动的去探讨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面对陌生的知识,能够知道从哪些方面做出分析,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3 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有代表性的音乐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高中音乐的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通过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面对这些要求,应该更好的从教学内容上做出选择,让音乐教学更好的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因此在音乐教学的内容上应该选取能够引导高中学生发展的符合主旋律的音乐作品,同时还要注意音乐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认知到一个多元丰富的音乐世界。

篇(4)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方法

音乐是打开人类心灵大门的钥匙,欣赏音乐时人们可以获得“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个性得到释放,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辨别能力与是非观念。在德育方面,音乐教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那么怎么通过形式多样的高中音乐教学实现其德育教育功能呢?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谈谈我对此的几点认识。

一、学科解读

音乐学科设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的目标又是什么?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定的音乐知识吗?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每一位音乐教育者不仅要对本学科的学科内涵进行思考。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指各种泛化的媒介资源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输及影响,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其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操得以陶冶和锻炼;狭义的概念是指以高中音乐教学大纲为要求,对大学生重点进行音乐基础理论和视唱练耳、声乐、器乐等技能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育全面的艺术和道德兼备的人才。

二、问题凸显

(一)教学实际展现

高中音乐虽然也是高中学段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在我国的重点高中学校和偏远的高中学校,呈现出音乐课程设置与年级增长而减少的趋势,用数理化等课程替代音乐教学的现状较为普遍,这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极为不利,学生在承担过重学科负担之下,无法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成长教育,这是不适宜的,也不符合教育改革体制所期望的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问题展现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通过笔者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归类。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学习完全成为了学科课程的点缀和辅助品,音乐课程训练根本就没有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相联系;其二,高中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欠缺。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并没有在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价值的指引;其三,应试教育的中国教学现状也制约了高中音乐的全面功能的实现,尤其对高中生的美学与德育功能方面的教学,根本无法得以实施。

三、方法解析

(一)树立融入观念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与理论的发展,还应该有情感与品德的发展。高中的学科课程之中,对学生智力学习和知识的传授是教学重点,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成长过程中,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构建也是重要的关键性时期,德育与智育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春风细雨式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不同于学科课程中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智力的拓展,也是学生的个性德育形成的过程。高中音乐则正是德育形成的重要而特殊的手段,音乐以其特殊的表达方式,以强烈的韵律、节奏等展现出对学生的内心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完成由音乐的语言方式向德育语言的特殊转换,使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渗透入德育的思想和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德育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情感”,德育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展现就是情感的教育。可以说,对学生德育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之上,要以音乐蕴涵的丰富情感为引,牵动学生的内心情绪,用音乐丰富的旋律表现向学生讲述情与美的观念,从而培养高中生的道德情感。如:音乐鉴赏中对《少女的祈祷》乐曲中,在美妙的音乐旋律的感受中,高中生可以感受到这首乐曲中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在与音乐共振的过程中,体会到强烈的道德共鸣。

(三)思维发展为主

音乐的学习同样需要不断的思考,当学生感知知识之后,会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在获得情感之后,又会怎样呢?学生在具备初期的道德情感体验之后,还要具备相应的道德思维能力,能够在音乐鉴赏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真假美丑、善与恶的是非明辨能力,从而增强对自己性格品质的操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就戏剧而言,无论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对人和事的模仿,意在表达善恶倾向、美丑偏好,通过剧中的台词转换为乐词,并将辅以强烈的韵律,可以赋予音乐以极为丰富的道德内涵。如: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学生在变幻的戏剧情节中感受到强烈的是非对错、美丑善恶,通过对相关京剧经典曲目的知识性了解,增强对生活中道德的评价能力,实现道德思维由音乐向生活德育的迁移。

(四)知识学习要内化

篇(5)

关键词:音乐教学;合作学习;尝试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法的一种创新,同时又是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效益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高中音乐教学的学习方式变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人们的研究和实践很多,方法不同,各有千秋。我们结合学生实际。采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一年级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仔细反思,其模式结构、教学过程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来源

合作学习源于小组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一般的界定是: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由2名以上学生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实际运作中,合作学习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其理论支撑之一,是西方的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该理论认为,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间的互赖(这种互赖通常由共同目标而创设),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同时,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成共同的预期目的。因此。基于互赖的合作学习就是“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促其智力放大,思维共振,提高学习效益。学生在合作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克服片面,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取长补短;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高中音乐教学力求教学过程形成合作学习的模式,强调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实现音乐智能的提高和身心素质的发展,这是符合教学发展规律的。高中音乐课有其特殊性,主要是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发展变化,较初中阶段相对沉默、内向和冷静,音乐课放开来唱的少,一般的教唱也不感兴趣。如果沿用传统的授课、教唱方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而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促其团体意识的萌发,主动参与,加上合作模式的优化和具体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二、高中音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们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是,采用班级教学基础上的分组学习、个别教学等形式,形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音乐问题或音乐学习任务,并创设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巡回指导等动力支持,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科的学习,促其获得音乐智能的提高和身心素质的发展。

(一)小组编制

主要以学生自由组合、随机组合和临时组合为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些调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组合成组,都有搭档。一般2-4人为一组,成员优差搭配、男女混编。其编排的理论根据是,优差搭配可以让学生互教共学。优带羞,以利共同进步;男女混编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男女异性合作能提高心理专注力,提高工作效率,知识学习也体现这一规律。此外,合作学习小组可以经常整编,一个月或两个月后重新组合,以免僵化,同时也利于学生更大范围的互动,接触更多的合作对象,锻炼与不同风格的同学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模式的学习步骤

第一步: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形成问题系列或任务式。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包括:试唱练唱,互查作业、帮助同组同学弄懂问题,协助同学记忆知识点。互相检查背诵情况,探讨预习思考题,合作查阅资料等等。学生小组接受任务后,讨论解决办法,形成任务解决方案,写成书面计划,教给老师备查。

第二步:分组课外学习

课外指音乐课时以外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可以在音乐室、教室、自家、课外活动室、阅览室、图书馆、网络室等地方,按组学习、查阅资料、聆听光碟乐带等等。这是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有否教学效果,效益高低,都主要体现在这一步骤。教师也特别加强课外合作学习的指导,宏观调控,不放任自流。由于活动方式新颖,满足学生不同需要,因而可以有效提高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并设计出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方法。例如,有些小组根据自身条件,来卡拉OK形式学习歌唱,练习跟唱,往往很快就练好一首新曲,效果特显著。又如创作风格独特的班歌,丰富班级文化;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为其它学科学习提供便利等。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学习内容。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文艺演出,拍摄音乐MTV,校园歌手大赛,音乐剧表演,街舞大赛等等。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要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分组课外学习。特别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们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小使者,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第三步:检查课外合作学习

这一步骤一般放在新课之前,也可利用课堂教学开始时的新课引入提问来进行,还可以借助专门的总结、演出、汇报等形式来处理,其结果是学生课外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由于具有展示才艺、汇报收获的意味,学生投入更为专注,学生收获丰富多彩,互动检查让大家乐不可支,心情舒畅。即使是课前检查,也充满和谐竞争的氛围。教师提出问题后。各合作学习小组积极抢答,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本小组的成员进行补充、纠正错误。或者点各组较差的学生回答,抽查课外合作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各小组团体的表现对小组合作给予评价评分,做出小结,强化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这样处理。效果很好。

第四步:课堂合作学习

分组学习新课,当然有教师的统一讲解,或随机总结。但主要仍是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尝试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小组合作。或互练,或互听,或互背。或互查,教师随堂巡查,随机点拨,并在小组汇报时做出精要的点评小结。新课内容也经过“任务格式化”。在任务驱动之下,完成新课学习。

第五步:测验与反馈

安排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测验,或按小组进行竞赛,抽查不同小组学生独立测验的结果。或根据小组竞赛情况,教师获得关于学生合作学习状况的信息,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教学,以求当堂完成教学目标,对本节课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简短的小结与评价;再布置课外作业及课后合作学习任务。开启合作学习模式的新的循环。

以上五个步骤可概括成如下循环模式:

布置课外合作学习任务――分组课外学习――检查课外合作学习情况,引入新课――课堂合作学习――测验与反馈。

三、高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一)开放搞活音乐教学

开放了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自主选择问题任务的机会,给学生以学习内容、方法、形式自由选择的机会。这就使高中音乐教学获得新的动力,与时俱进。

(二)学生收效显著

通过分组学习、完成任务,以及分组学习后的检查交流,让学生能锻炼自己,获得某方面的技能,如演唱、乐器、作曲等。并在检查交流时,充分展示才艺。享受学习成果。因而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三)符合教学规律

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也给学生以互相帮助、互动探究、共同发展的机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大为提高。而合作学习的任务式、问题式,又使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探究性学习的性质,使得高中音乐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等,都符合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事实证明,高中音乐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是切实可行的,既符合一般高中教学实际,又能满足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需要,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模式简捷,常用常新,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曹理: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音乐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44-1

高中音乐课堂中,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表现得非常明显,都希望能够在音乐课堂上获得身心的享受,但是课本上的音乐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学生的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上的体验,是高中阶段学生情感表达和情感交互的重要手段,如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意义上让高中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所希望的样子,对于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备课时莫忘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准备,对于学生的情感需求没有良好的把握,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某些情况下,很多音乐教师感觉自己的备课是完美的,而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却并不买账,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基本上没有领会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多地重视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地位,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那么课堂效果将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提升。当面对一个新的课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学生会对其中的那些部分有兴趣,对那些部分的接受会较为困难,对于其中的难点部分,我们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能够更为容易地接受。

例如,在备《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贝多芬》这节课时,我着重考虑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让学生充分感知到贝多芬音乐里的 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对其在音乐中所表达情感的体会,如果仅仅按照课本讲解,那么学生对于课堂授课中的种种思考将会被扼杀,抽象的理论讲解,对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掌握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而我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了贝多芬和歌德一同散步时遭遇贵族马车的个故事。 世界上的贵族千千万万,贝多芬只有一个! 这句话出现在课堂上,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二、做学生与作者间的桥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课本上提供的欣赏曲目,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经典,学生对这部分音乐作品的兴趣不高。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对作品作家的时代背景的陌生。曲高 不必 和寡。教师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和作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学生在情感层次和作家对话提供一个基本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对当时的背景进行介绍,而在备课过程中,也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枯燥的创作背景。例如,在讲肖邦的钢琴音乐专题课时,我讲述了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故事。通过这段故事的讲解来帮助学生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其蕴含在音乐中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对其音乐产生了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就表现出非常积极的一面。

三、娴熟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而我们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需要参与的地方,挑选的内容必须难度适中,能够符合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太低,则学生没有参与的兴趣,太高,学生则望而却步,所以,参与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参与内容必须设定合适。例如,在学习鼓乐铿锵这节课时,我根据学生水平编写了两条带有附点和切分音符的节奏,学生掌握之后,就可以划分为两个声部同时进行演唱,变化的节奏和乐音强弱的变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将会是积极的。通过这种练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打击乐中声音强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整体上的练习效果。

四、利用姊妹艺术,丰富教学手段

艺术是相通的,部分音乐可能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姊妹艺术,丰富教学手段。不妨用相关联的其他的艺术门类作为我们音乐课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而全面地理解音乐。

我在讲巴赫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当时音乐的时代背景的掌握来提高对宗教音乐那种恢弘气势的感觉,准备了一些欧洲大教堂的图画,通过图片来展示当时宗教的繁荣和发展,利用列位天神的壁画,图画传递出的氛围就是对宗教音乐最好的注解。通过这些例子的应用,学生更为容易地掌握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部分,对于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也能够符合课堂教学任务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和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为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种种,是笔者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经验之谈,应该说,音乐教学和艺术教学一样,具体操作过程中都没有一定的规范,笔者认为,应该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课堂内容。而在教学工作中,笔者相信,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反思,多做总结,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最终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帮助,而在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自身的提升也是可以期望的。

[参考文献]

[1]陆露.“流行风”为高中音乐课堂带来一股清流[D].陕西师范大学,2010(08).

篇(7)

高中音乐鉴赏把课程定位在了“鉴赏”这一层次,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具有体系新颖、观点明晰、切合实际的特点。“鉴赏”和“欣赏”虽只一字之差,其意义却大不相同。“欣赏”又可称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鉴赏”则更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思的意思,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简单地说就是音乐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方面,鉴赏更适用于高中学生。这一方面在中小学“欣赏”的基础上,向高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有所图而有所好,能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旺盛的学习热情。

新的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充分体现了音乐教材内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必要性、典型性以及它的不可替代性。突出以审美为核心,这是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材的编写理念。这一理念,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也是对音乐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具体实施。以人音版高中鉴赏教材为例,新教材突出了音乐本身的艺术美,注意了音乐内容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扩大了音乐的创造空间,将音乐知识技能学习融于音乐学习中,更加重视了整体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作用。这些变化,使新的音乐教材特质与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也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新的音乐教材内容反映出音乐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音乐发展方向的最新水平,同时,体现出音乐技能与音乐知识在当下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实践意义,以及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关系和彼此间的联系程度;体现出音乐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从人性完善、人类进步、文化传承创新、世界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问题。

在体例结构方面,以往的音乐教材基本上就是单一的文本教材,显然无法将音乐艺术的美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传统教材是以学科为中心,围绕学科知识体系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而较少考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因此教学的内容陈旧、教材的体例封闭。新的教材则以学生为中心,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成长。《音乐鉴赏》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这样的教育理念,在体例结构突破理性的、死板封闭的音乐知识体系框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心理以及活动方式,以提供学生感性的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出发点和主线,为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来设计音乐教材的体例结构。与过去那种不符合高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的,以乐理知识为主线的成人化音乐专业的教材体例有着根本的区别。

教材内容选择方面,《音乐鉴赏》教材内容选择广泛,考虑历史、民族、文化、人文知识向度,在每一单元中都选取了各具特色的、代表不同地区的经典的大量中外音乐精品。这些经受了历史的锤炼也得到了人们公认的真正的艺术精品必然是美的化身,使得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内容美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如《祖国颂》、《黄河大合唱》、《你是这样的人》、《谁不说俺家乡好》、《广陵散》、《流水》、《阳关三叠》、《欢乐颂》、《魔王》、《鳟鱼》、《第九交响曲》等许多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情感都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通过这些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音乐鉴赏》教材在各个单元定位上颇费心思,每单元选取内容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中外兼顾,以中国为主。最大的突破在于改变了按照传统的专业音乐史模式或大学音乐欣赏的模式进行介绍的做法,而代之以能够反映不同区域、地区的中外典型音乐体裁与作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为中心”的弊病,在不同的音乐主题下、不同的范围内,紧紧围绕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个中心,结合个人生活、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国人生活的环境、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历史等方面,勾勒人类音乐的全貌。音乐教材不仅是学生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同时还应反映出对学生整体精神世界的关照,通过学习音乐课程使学生领悟到人文知识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在了解和尊重并吸收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同时,特别要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就容易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的崇高感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因此,音乐教材内容也体现出历史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价值观。

在亲历、体验、实践环节方面,《音乐鉴赏》教材具有开放性、操作性、表演性和体验性特点。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在音乐教材的设计上是否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行为是衡量教材接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新的《音乐鉴赏》教材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亲历体验性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课堂中遇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是尤为重要的。在这一方面中,音乐教材在音乐课程的开放性、操作性、表演性和学生主体的亲历体验性方面以及音乐教材预定的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活动情况,具有较高的价值体现。

在时代特色和编制水平方面,《音乐鉴赏》教材体现了时展的趋势,在现代教育新理念下,将社会、学校、课堂、教材、教师、学生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备的相互交换的信息“网络”,课堂利用这个“网络”完全可以越过各种地域界限,使音乐教学活动得到延伸和拓展。同时,《鉴赏》教材将所有文字、图像、声音、照片、动画等信息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处理和演示,充分体现出音乐教材编制的科技含量和时代特色。在这一方面中,《音乐鉴赏》教材文字的编写水平,文字图像、声音,能体现出音乐鉴赏模块的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