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猪市场研究

生猪市场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0:45: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猪市场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猪市场研究

篇(1)

新年伊始,肝素钠市场逐步看涨。记者从中国肝素行业网站获悉,从20xx年12月的9500元/亿单位上涨到1月份的11000元/亿单位,微涨15%。如按20xx年年中曾一度跌到6000元/亿单位的低谷来算,则反弹幅度已经超过80%。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xx-20xx年中国阿地肝素钠市场调研及产业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肝素钠市场有望告别10000元/亿单位以下。虽然涨跌起落都时有发生,但再回到20xx年低点的可能性很低。肝素钠的原料来自于生猪,目前世界各国均从猪或牛羊的肠黏中提取。在化学上肝素钠属于天然“粘多糖硫酸酯类”物质。从20xx年1月情况来看,国内生猪惜售现象明显,且这一态势将在20xx年得到延续。

肝素钠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之前价格走低的很大因素在于美国的肝素钠注射液导致过致死事件,拖累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往也出现单月价格上涨,能否形成整体上涨趋势还需再观察。

从近期情况看,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价格逐渐开始走高。在功能上,肝素钠具有抗凝血功效,用于防治肿瘤病症转移和扩散的贵重药品,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上用于治疗肾病患者渗血、急性心肌梗塞症、清除肾病形成的尿毒等。同时,肝素钠在降血脂和免疫方面也有较好的功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肝素钠的研究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行业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xx-20xx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更多医药行业分析

篇(2)

重庆直辖十五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以统筹城乡为纲、保供增收为要、现代农业为重、夯实基础为先、科技创新为魂、改善民生为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经济总量由1996年的491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370亿元,农业增加值由287亿元增加到8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79元增加到.6480元,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87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由366万下降到20万人。

凸显特色,优化农业发展布局

根据全市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遵循分类指导原则,着力培育三大特色区域。

一是主城近郊都市农业集中区。发挥主城8区区位优势,依托城市、接轨城市、服务城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科工贸等服务型农业,果蔬等设施农业,花卉苗木等园艺农业,打造主城的果蔬园、花卉园、后花园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农科研发、教育培训、贸易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渝北国家现代农业园区、九龙坡农科贸易城、北碚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加快推进,建成北碚静观、九龙坡白市驿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和巴南区南南线、北碚区静观线、渝北区沙坪线等花卉苗木基地。

二是渝西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带。在渝西渝中14个区县,突出“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建设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大力推进潼南、南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长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荣昌为核心的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基本形成潼南、铜梁、壁山等渝遂高速公路沿线优势蔬菜生产带和以涪陵榨菜为重点的加工蔬菜产业带。

三是“两翼”山区特色农业基地。围绕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利用山区资源的多样性,以林下经济为重点,充分发掘闲置资源的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坚持绿山与富民结合、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三峡库区重点发展柑橘、特色蔬菜和生态渔等,在武陵、秦巴山区突出重抓草食牲畜、高山蔬菜、中药材、林果、烤烟等,初步建成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全国主要中药材产区和一批农产品供港基地。健全链条,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

一是着力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实施“135”产业发展规划,稳步提升粮油产业,突出壮大蔬菜、柑橘、生猪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中药材、草食牲畜、林果、生态渔业、烤烟等区域特色产业,支持各区县因地制宣培育1~2个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二是着力构建安全的生产链。编印种养殖业行业标准181个,建成1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立粮油、水果、茶叶等标准化基地970万亩。实施蔬菜、生猪、乳业等安全农产品骨干产业链建设,在287个镇乡建立了农产品监管服务机构,8个区县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累计认证认定“三品一标”2734个。畜产品“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监测合格率100%,蔬菜、本地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97.4%和100%,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居全国前列。

三是着力构建灵敏的需求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和市场预警,引导农民围绕市场种田、调整结构挣钱。建立了市级农业数据中心、粮食数据中心、区县信息平台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设立300个遍及各区县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点和产地价格采集点,组建了一批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采集员队伍、市场信息分析师队伍和信息服务专家团队。加强对农民的市场信息服务,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覆盖10万农户,“农业手机报”等信息服务产品用户达100万户。

四是着力构建快捷的供应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流通快速通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城区标准化菜市场全覆盖,成立了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成交总额突破50亿元。建成全国首个生猪批发式电子竞价市场和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建立了网上展厅和网上农产品销售对接平台,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农产品经营网点940个。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引导市内大型超市、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到“两翼”建农产品基地96个。2011年农产品对外贸易额4.19亿美元,是直辖之初的7.9倍。

转变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提升科技化水平。建成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种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蚕桑学、柑桔学等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特色食品等10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推进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业科技人员在西部处于领先水平。

二是提升机械化水平。积极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道路,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秧。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5年的7.4%迅速提高到30%,连续6年年均增幅3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提升规模化水平。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流转面积770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8%。大力扶持适度规模经营,累计建成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6.2万个,发展种养大户5.6万个、农村经纪人4.8万个,生猪、奶牛、肉鸡规模化率分别达到64%、77%和78%。建成10个国家重点产粮大县、24个生猪调出大县、501个专业特色村基本形成了蔬菜“三大产业带”、三峡柑橘产业带和江津花椒、合川生猪、涪陵榨菜、石柱辣椒、丰都肉牛、秀山金银花和土鸡等规模化产区。

四是提升组织化水平。实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验项目”,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联合合作,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403个,1/3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817个,作价入股土地70万亩,统一经营土地92万亩。夯实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突出基础先行,以水利为重点,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开工建设大中型水库52座。基本完成22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120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近五年改造中低产田土455万亩,开发整理土地317,万亩,新增有效灌面92万亩、节水灌面62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9万亩了实现了乡通畅、村通达两个100%目标,行政村通畅率达60%。实施农网改造面97%,改造一户一表120万户。在425个村开展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48.5万户,占适宜农户的42.4%,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村674个。

篇(3)

一、 宾县林下经济现状及优势

1.宾县林下经济现状

我们根据林木不同的生长期,把“林下经济”大致分成短、中、长期三个阶段,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目的,在前3年的幼林期,一般以不影响林木生长的矮棵林粮、林药、林菜、绿化苗等经济作物套种为主。之后的3年中,随着林木的生长,林内阳光减少,林下草类生长较旺,重点是进行林禽、放养。而在树木长到6~8年后,茂密的树林提供了极为理想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养蜂、养畜禽、林蛙、食用菌栽培等更多的经营项目开发。

1.1林禽模式

主要在郁闭的林下、沟壑放养或圈养鸡、鸭、鹅、山鸡等,是发展林下养殖的首要模式。林下为禽类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如,鸡食昆虫,蚂蚁、草籽等不需再喂任何添加剂,所产鸡蛋比普通鸡蛋价格高出许多,2011年山鸡蛋卖到2.5元一枚,且供不应求,同时,鸡粪还可以为林木提供有机肥料,实现了林“养”鸡、鸡“育”林的良性循环。目前农户在林地内放养蛋鸡、肉鸡,出产时鸡肉和鸡蛋价格比圈养饲料添加剂鸡高出50~100%。

1.2林畜模式

主要在林下规模圈养、放养生猪、肉牛等,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了一条良性生物产业链。也可利用林间种植的牧草发展生猪等家畜、兽类养殖,效益可观。

1.3林药模式

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不影响林木生长的中药材,如人参、百合、甘草等低杆作物,通过松土施肥又更加的促进了林木生长。需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培训、对市场进行准确预测和调查、。

1.4林粮、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或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大豆、小豆、土豆、白菜萝卜等等。仅蔬菜、瓜果每亩就可获得千元的收益,弥补了林木生长的先期投入。既保护了生态,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1.5林菌模式

在郁闭的林下种植木耳、元蘑、金针菇等各种食用菌,主要原料为锯沫、玉米秸等加工和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目前,已引导一些农户已开始培植,开发前景十分看好,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

2.宾县林下经济发展优势

2.1面积优势

宾县自然概貌为“五山、半水、四分半田”。张广才岭支麓余脉延伸全县,地势为南高北低,中部为丘陵地带,北部沿江为河谷平原区。宾县有一半的面积都是山区、林地,据初步调查估算,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占总面积的1/3以上,多数都处于闲置状态,这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2.2地理优势

宾县地处哈尔滨市东郊,与哈市道外区直接接壤,哈同、同三公路贯穿宾县全境,交通发达便利,到哈市仅1小时车程。

2.3比较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养业效益十分可观。与现有农作物相比,实践证明效益十分可观,既节省了资源,又保证了短期、长期效益,这些都直接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另外,近自然的生产方式的稀缺和纯绿色产品,也是林下产品的比较优势。

二、林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1.林下经济发展的特点

林下经济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是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新举措。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为依托发展的产业经济,主要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

1.2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循环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1.3以科技为支撑,具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优势。

1.4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盘活”大量闲置的林业资源,同时能产出备受大家欢迎的绿色农产品,并为生态林的长期养护开辟新的经济来源,极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

2.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2.1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而林下集约化经营又会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进而可以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2.2在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很小,传统农作物单产增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依靠传统种植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闲置林地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为农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2.3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改变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的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林下经济迅速发展,会引导带动农民更加重视学习、掌握科技知识、管理本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3.宾县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3.1林下种养殖业缺少建设大户,缺少龙头企业,全县100亩以上的林下种养大户少。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龙头,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3.2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

3.3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模式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4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养、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5我县林木种植较多的地方大多是丘陵岗地,这些地方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无法推广,从而制约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4.林下经济发展需走出认识误区

4.1要从更好的保护和促进林木生长的前提下选择品种。例如羊,就不适合在林中放养,因为它会啃树皮,对林业有破坏作用。发展林下经济,引入外来植物时,也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要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试验,才能确定是否适宜大面积推广。否则,很可能会造成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破坏森林。

4.2林下养种的规模应恰到好处,不能对林木和林下草灌植被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得不偿失。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关的科学数据来指导。

4.3林下杂草、灌木等植被对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非常重要,发展林下经济要有科学观念,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能毁掉林下植被种植经济作物和饲养禽畜等。

5.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发展林下经济,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林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5.1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发展林下经济对保护、促进森林良好生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对成功典型进行广泛的宣传,调动林农积极性,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5.2按照“因地制宜,注重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思路,制定森林保护和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多渠道地挖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要根据林农意愿,科学选择种养模式,不能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篇(4)

[关键词] 江西 旅游商品开发 优势 市场拓展

旅游商品是发展旅游购物的基础,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是旅游购物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旅游购物作为旅游产业六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国旅游业走向集约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家创汇的重要增长点。在吃、住、行、游、购、娱六项旅游花费中,前四项是基本固定的、“有限”的花费,旅游购物则是“无限”花费。旅游购物作为“无限”花费,在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经济效益的潜力最大,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做大做强旅游商品产业对江西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西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

江西地处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风情浓郁,物产充盈,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的美誉。这是前人对江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等作出的客观评价,也是江西开发旅游商品的基础和优势所在。

1.旅游商品资源丰富多样,种类繁多,空间分布比较合理

江西依山傍水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背景赋予其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资源,为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木、石、泥、草、藤、竹、叶、茶、酒、药等都可以作为旅游商品的制作材料,因而使得江西旅游商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数量众多,涵盖旅游商品分类中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等各个方面。同时,江西旅游商品资源实体还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合理的特征,每个旅游景区都有其独特的、代表性的商品资源,如景德镇的瓷器、广昌的白莲、南丰的桔子、樟树的四特酒和药材等,都为江西旅游商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2.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江西旅游商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西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并提出了“旅游建省,旅游强省”的口号。为此,全省上下都在为发展旅游业,不断进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对长期以来制约江西旅游的“瓶颈”――旅游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江西的水、陆、空立体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铁路横穿东西,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000多公里,实现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南昌至10个设区市全部高速化,高速公路总里程在中部6省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九位;同时,江西民航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旅游航线不断增加。

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与改善,消除了“瓶颈”约束,大大加强了对外交流和联系,方便了人们出门旅行,使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这为旅游商品市场的开发带来了人气,有利于江西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交流。

3.发展基础较好,投资环境优越

江西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脐橙、淡水鱼类等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生态农业前景可喜,绿色农产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近几年来,相继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布局日趋合理,支柱产业支撑作用突出,一批工业企业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省委、省政府利用资源优势,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为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二、江西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及主要问题

丰富的旅游资源赋予江西旅游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多彩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旅游商品的开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近年来,江西在立足本省资源的基础上,相继开发生产出了许多特色产品,尤其是地方土特产品和工艺美术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6年江西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961万美元,其中旅游商品购物收入3644万美元,占26.1%,居第一位;国内旅游收入共380.04亿元,其中商品购物收入84.37亿元,占22.2%,居第一位。由此表明,旅游商品购物已成为江西旅游创汇和创收的重要来源,其收入所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也已达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所说,中国旅游购物市场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世界的平均水平――30%,以此标准来比照,江西旅游商品仍存有巨大的市场和潜能。

江西旅游业大步向前日益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旅游商品生产与开发等环节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江西旅游商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将成为制约江西旅游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1.旅游商品开发意识不强,缺乏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

从江西各地旅游发展的过程来看,江西在开发旅游项目中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重视景点景区的规划建设,而没有把旅游商品的开发列入旅游业的重点内容来落实。虽然江西旅游商品现有种类较齐全,但政府从宏观上对其开发、产销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没有专门的科研与开发队伍,没有健全的行业管理机构,在旅游商品的供销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由此造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脱节,因而难以适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

2.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地方特色不鲜明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体验过程的一种延续载体,应该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与纪念性于一身,成为惟此处独有的“地方标签”。

但是,江西作为具有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大省,一方面,文化资源优势在旅游商品开发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整理;另一方面,已开发的旅游商品中,体现各地方特色的商品较少,很多景区的旅游商品粗看五颜六色,细看大同小异,大多是茶叶、瓷器、旅游食品等,同类商品差异性不大,很难吸引旅游者购买。比如江西的土特产品豆腐乳,全省各地都有,每个地方的豆腐乳无明显差异,地方特色没有突显出来,降低了吸引力。

3.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模小,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江西规模化专门开发和销售旅游商品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极少,绝大多数生产企业为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间缺乏相互的联合,经营分散,特别是一些手工艺品,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这些企业受自身规模和实力的限制,不大可能在市场研究和开发方面花费大量的人、财和物力。在旅游商品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追求品牌效应的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市场机制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市场销售平台

由于旅游商品的可进入性高和市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许多生产和经营条件较低劣的集体和个体,可较随意地进出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行列。目前,江西有些旅游城市相继建立了旅游商品市场,如九江市、井冈山市,但分布散,未形成整体效应。大部分地区的旅游商品销售方式还基本上属于小摊小店,一些景区周围购物点设立过多,加之市场管理力度的相对弱化,使得销售渠道中存在定价不规范、销售折扣因人而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坑蒙拐骗,强行围追兜售等现象。旅游商品市场秩序的混乱使旅游者感到缺少安全感,严重影响旅游商品市场的经营形象和经营业绩。

三、江西旅游商品市场的拓展策略

如何有效地扭转江西旅游商品的发展现状,将江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保障,加大扶持力度

(1)组织力量全面梳理全省的旅游商品资源,由政府职能部门支持帮助各地市旅游商品进行准确的定位,形成商品差异化。从宏观上、战略上、方向上确定旅游商品的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建立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体系,指导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

(2)改变评价体系,实施商品资金补偿制度。一方面,在实践中,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应彻底去除“面子观”,不盲目追求GDP的持续发展,改变以往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各地市区域间的商品资金补偿制度:当A城市被定位为开发某种商品,而B城市就不能开发该商品发展经济,B城市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为处理好这种关系,政府可实行财政转移,给予该城市一定的资金补偿,为其发展其他商品提供动力和保障。

(3)牵线搭桥,打造交易平台。利用政府优势,牵线搭桥,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商和营销商的对接,建立设计创新和市场策划专家与生产商和经营商的对接。对符合条件的旅游特色商品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强化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力度

(1)加强与现有高等院校、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研究所、旅游商品设计、生产、经营等单位合作,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全面合作,形成集开发、生产、销售、信息反馈为一体、适应市场机制的旅游商品生产链,从研制力量上加强旅游商品生产更新换代能力。

(2)组织、引导、鼓励艺术家、企业家、能工巧匠挖掘、宏扬传统旅游商品的制作工艺,采用江西本省特产、林木、矿产资源进行个性化旅游商品设计。

(3)在资金、技术、工艺、生产、销售等各方面走横向联合的道路,促进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和销售。

3.进行旅游商品形象策划,突出商品特色,培育品牌商品

(1)紧紧把握旅游商品的发展趋势开发,使之品种丰富化、系列化、规模化。一方面,以江西旅游地文化为主调,大力开发文化承载型系列旅游商品;另一方面,以地方资源特色为基调,以资源特色型旅游商品为开发主体。如樟树是全国的“药都”和中药生产基地,在旅游商品开发中可以其多种中药材优质物种资源为载体,大力开发、研制具有樟树产地特色,集保健、治疗功效为一体的中草药保健品产品系列,以适应旅游消费潮流。

(2)集中力量推出体现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等名胜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立足景区特色,研制具有景区特定环境、风貌、形象的“一景一品”特色旅游纪念商品,努力使景区特色与旅游纪念品特色相协调,使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感知与对江西山水的感知相一致,使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景区特色相融合,不断增强旅游者与景区旅游购物的互动性,促进特色旅游商品销售。

(3)凡政府牵头组织、策划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节庆活动,要加大对旅游商品尤其是品牌旅游商品的宣传力度;旅游配送产品、政府的礼品、旅游促销礼品实行公开竞标制,吸引优质企业的品牌产品参标、竞标,让特色品牌商品能够充分展示其风采。

4.加强管理,优化购物环境,创新销售模式

(1)改变目前谁都在抓,谁都不主抓,谁都没法协调的市场状况,形成机构健全、齐抓共管、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协调管理机制。一方面,成立“旅游商品行业协会”等组织,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等实行行业管理。通过旅游商品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联合、沟通信息,解决问题,促进江西旅游商品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旅游购物市场管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旅游购物市场的管理机构,规范旅游购物业务行为;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对旅游购物活动的管理;借助工商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力量,对旅游购物市场进行监督,确保旅游者的利益。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放心、称心的购物场所。

(2)改善和提高完善旅游购物场所的基本设施,营造具有特色的、人性化的舒适购物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旅游购物经营者的教育,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拓展能力;对旅游商品销售人员进行专业和服务技能培训,有计划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旅游购物者提供标准化服务。

(3)更新销售模式,开拓旅游购物市场。一方面,采取互动体验式销售,在一些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将商品的生产环节当作旅游者参与的旅游项目,以服务作为舞台,以旅游商品作为道具使旅游者融入其中,实现体验购物,刺激旅游者购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旅游商品销售中,充分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钟志平:旅游商品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中国;期货市场;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2-0110-08

当代中国期货市场诞生于制度转轨时期,是在国家确立改革开放国策后,在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在政府强力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代期货市场重建于20世纪90年代,可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期货市场制度和规则,因此获得了后发优势。二十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制度建设、市场规模,还是功能发挥、国际影响力,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为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期货市场毕竟史无前例,期货市场的重建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试验性色彩。由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障碍;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相比较,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反思当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客观评价其成就与不足,有利于探寻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正确路径,从而促进期货市场的创新发展。

一、当代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期货市场诞生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变革的内在需要,以及解决价格波动和流通体制改革等现实问题,在借鉴西方期货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中国经济体制变革成为中国期货市场诞生的总背景。

1.经济制度变革的宏观背景

改革开放前,国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大财政、小银行”的财政金融体制,对实物进行统分统配、对资金进行统存统贷。固定的价格和计划调拨使各个企业只是生产单位而非市场主体。由于缺乏市场机制,价格被严重扭曲,资源配置失效,经济效率下降。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使经济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后,政府逐步确立了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经济制度改革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改革者进一步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了价格的形成机制及流通渠道,并使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开始发挥作用。相应地,计划经济成分逐渐减少,市场成分逐渐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改革的推进,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城市里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使市场主体的基础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宏观及微观的经济制度变革既为期货市场的重建准备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重建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商品经济中最活跃的价格因素和市场主体的避险要求。期货市场的出现将更加有利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市场机制形成并发挥作用,满足经济制度变革的需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期货市场的重建被提上议事日程。

2.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现实需求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形成机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价格改革是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落实和深化。国家价格改革先后历经国家调整阶段、双轨制运行阶段和实行市场定价等不同历史阶段。自1985年引入价格双轨制开始,国家逐步放开了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至80年代后期大部分产品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统制价格比重已显著下降。到1993年,中国生产资料实行市场价格的部分已经超过85%,而消费资料实行市场价格的部分甚至已经超过95%。可见,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但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不等于价格的合理化。事实上,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大,价格信号对生产的影响也在加大。以当时农产品价格为例,小麦在1989年为每公斤1.20元,到了1990年则降为0.80元,价格跌去33%;稻谷1989年为1.20元,到了1990年则仅为0.60元,价格跌去了50%。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形成真实、公正的市场价格是中国价格改革的客观要求。而在当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的逐步发展,转移企业面临价格风险的问题就越加突出。建立期货市场,形成集中供求,则有利于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因此,建立期货市场以管理价格风险,为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就成为现实需求。

3.流通环节改革的迫切呼唤

流通环节不畅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之前,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80年代曾多次出现“卖粮难”等一系列农副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而流通不畅必然引起价格的大起大落,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为解决流通难的问题,武汉、郑州、石家庄等地的生猪、粮食、木材等批发市场开始兴建起来。但是,批发市场仍然属于现货交易,其交易机制与传统的交易方式没有实质性差别,商品流通成本、交易谈判成本、合同违约成本仍然难以解决。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一些既定的合同又无法解除,而合同一旦解除或违约,又会给其他流通环节带来损失。因此,发展期货市场,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合约交易,既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节约商业成本,又给市场参与者在合同到期前,通过对冲方式解除合约的权利,便利了市场的流通。

二、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当代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研究与方案设计起始于1988年。1990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家以现货为基础,正式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的全国性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当代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和现代化期货交易所的出现。随即交易所开始现货试点。从1990年至今,期货市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期货试点和无序发展阶段(1992-1994年)、清理整顿阶段(1994-2000年)以及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中国仅用了二十年时间即建成现代化期货市场,走完发达国家100多年历程,并已成为世界最大商品期货市场。短暂的二十年发展历程,起伏跌宕、艰苦卓绝,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1.期货市场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国期货市场筹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国际期货市场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因此有充分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由于发挥了后发优势,中国期货市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取得了较快发展。无论在制度建设、市场规模,还是在功能发挥以及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

建立了规范的市场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

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小组早在市场筹备阶段,就放眼国际,瞄准当代期货市场发展最发达的美、欧、日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研究并借鉴它们的发展经验,因此获得了高起点。在实际运行阶段,各交易所也自觉地吸收国际上成熟的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如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集中交易制度、大户报告制度、持仓限额制度、逐笔盯市制度等。如当时成立的北京商品交易所,自1993年12月15日转入正式交易后,当日结算,逐笔盯市,每日提供市场分析,成为当时国内规范化程度较高的交易所。①在交易手段上,国内交易所则既考虑到本国国情,也紧跟时代潮流,采取电脑撮合竞价制度和电子屏幕报价方式。交易行情通过电缆实行即时传递分送到世界各地。同时,国内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和研究者也能通过期货公司了解到内外盘的即时信息。我国现有四大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均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装备了最先进的通讯设施,从而在软件和硬件上均实现了现代化。

同时,在期货交易所章程和交易规则上也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试点时期各期货交易所自行其是,交易所章程和交易规则极不统一,地方色彩较浓。为此证监会于1994年11月22日发文,要求交易所章程必须载明包括名称、住所、设立的目的与方式等13项重要事项。同时要求各交易所在重要交易规则上保持统一和规范,套期保值头寸与投机头寸分开,对投机头寸实行绝对量限仓以及建立大户业务报告制度等10项规定。各试点期货交易所遵循《通知》要求,对交易所章程与交易规则进行了修订,并先后得到了证监会的批准。2000年5月起,整合后的3家交易所开始实施新的《章程》、《交易规则》及9个《实施细则》。

确立了三级监管的组织架构

在市场监管方面,中国期货市场汲取国际经验,逐步建立起三级监管的制度架构。1992年期货试点开始后,各地各部门在对期货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接连成立了大量商品交易所。全国出现50多家冠以“商品交易所”或“期货交易所”名称的机构,这一数量几乎相当于全球期货交易所总和。在上市品种选择上,各交易所上市品种重复雷同情况严重,一些因缺乏科学论证而根本不适合的品种也被推人期货市场,从而造成极大的市场风险和资源浪费。针对此情,为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管,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初步确立了中国期货市场由证券委统一指导、证监会具体负责的统一监管体制。此后,证监会先后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期货交易品种、期货市场参与者以及会员交易行为等进行了强力整顿,并建立起期货市场监控系统,使试点时期一度存在的盲目和无序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为促进行业自律和行业规章制度的落实,2000年12月29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其接受证监会和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指导和管理。协会的建立表明期货市场正在顺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了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协会的宗旨是“在国家统一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期货业自律管理;发挥政府与期货待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坚持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期货业的正当竞争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期货业协会的成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的参与意识,使市场更具有民主性和代表性。同时,各大交易所也加强了自我监管,建立起科学、系统的风险监控体系。自此,中国期货市场建立起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交易所在内的三级监管体系。

培育了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

中国期货市场虽然起步晚,发展历史短,但由于较好地利用了后发优势,在商品期货市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过1994年到2000年的清理整顿之后,中国期货市场逐步恢复发展,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期货交易规模日渐扩大。2007年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商品期货的2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中国上市的期货合约大多数在全球同类合约中位居前三位;全球最大的10个商品期货合约中有5个来自中国。

到了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又跃上新的台阶。当年前10个月,期货市场成交量为24.95亿手,成交金额为236.15万亿元,投资者开户达115.28万户,客户保证金近1800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此外,中国证监会在WTO证券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整体框架下,积极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补充协议,已经批准6家国内企业在香港设立机构从事期货业务,批准3家港资企业机构参股内地期货公司,并批准了31家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在境外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与此同时,证监会和各交易所对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期货业逐步国际化。

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功能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诞生之日起即主要为现货市场服务。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其基本市场功能在于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套期保值、沟通产销、降低交易费用。因此,期货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上:首先,期货市场有助于减轻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于稳定经济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其次,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大量的投资资金,有利于繁荣当地的经济,促进该国金融中心的建设。无论是伦敦、纽约、东京、还是新加坡,没有期货市场其国际金融地位就难以确立。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些国家的期货市场都对其本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国的经济贡献率都比较大。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传统商品期货领域已经形成包括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在内的多品种结构。商品期货市场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便利了购销双方对接和风险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等市场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大量现货生产商和贸易商在期货市场上参与套期保值,有效规避了市场价格风险,较好地保护了产业发展。2010年4月股指期货上市以后,股指期货日益成为投资者套期保值,对冲现货证券资产风险,纠正价格偏差的重要工具。

2.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不足

中国期货市场在短暂的二十年内取得上述成就固然可喜,但期货市场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不可忽视。由于制度创新相对滞后,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障碍;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相比较,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还不匹配。期货市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期货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期货立法严重滞后,至今仍无基本法;期货市场过于封闭,缺乏国际定价权;市场品种类型单一,重要工具缺失(如期权)等。

监管体制不完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

中国期货市场诞生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在期货市场整个发展过程中,从筹备到起步,从试点到清理整顿,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得非常明显,政府成为期货市场制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供给者。由于政府地位过分突出,可以决定期货市场的生死存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又会成为市场发展的阻碍。期货市场于2000年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至今,三级监管体制仍然未能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为行政监管权力过大,交易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协会作用不大。交易所不仅没有自由上市新品种的权力,甚至其高层管理人员本身的任命还需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被明显削弱。

期货立法严重滞后,至今仍无基本法

在期货市场重建之初,中国采取“边试点边立法”的发展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式方法。但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没有制定类似《期货法》这样的基本法。第一个规范期货市场的国务院规章《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于1999年6月2日。暂行条例施行8年,经过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于2007年4月15日被取消“暂行”而获得正名。可见,期货立法已经相当滞后。

由于立法滞后,期货市场的发展缺乏前瞻性法律指引,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同时,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为行政监管提供了更大的权力空间,这样会进一步削弱市场自我监管的权利。

期货市场过于封闭,缺乏国际定价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也随之需要国际化。就目前而言,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化建设方面还未能迈出实质性步伐,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能力明显不足。期货监管层迟迟不愿意开放市场,主要原因在于控制风险问题,担心稚嫩的国内市场经受不住大量外资的冲击。因此,监管层对从事境外套期保值和境外投机交易限制较多;也不允许境外机构或个人在我国内投资。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在封闭环境下运行,期货投资者既无法参与国际跨市套利,也无法在国际期货市场对冲风险。而国际上主要期货市场之间都建立了合作机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不间断交易,一个市场的风险可以在另一个市场及时对冲。由于中国没有与境外市场建立起合作机制,国内期货投资者事实上与国际投资者处于不平等地位。此外,境外资金无法进入国内,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显然大打折扣,期货价格也就难以成为世界市场价格,产品的国际定价能力也难以实现。

市场交易品种类型单一,投资机构培育不足

首先,期货上市品种单一。中国期货市场交易品种长期局限于少数商品领域,到2010年底,上市的商品期货仅有22个。直到2010年4月16日,当代中国期货市场才史无前例地推出股指期货。虽然中国在期货品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仍然落后很远。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已经发展起外汇、汇率、股指以及个股期货,商品期货交易量在整个世界期货交易量已经降至个位数。显然,中国期货期货市场未能跟上国际步伐。而就商品期货而言,国际上商品期货品种繁多,而中国商品期货品种却屈指可数。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品上市决策权集中于国务院,期货交易所没有决策权。

其次,中国期货市场品种缺乏还表现在缺乏重要的期货投资工具——期货期权。由于期权实质上期货交易的选择权,它起着一种类似期货保险的功能,因此对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期权工具的缺失,国内期货投资者同样与国际期货投资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期货投资组合难以实现。

再次,机构投资者培育迟滞。一般而言,成熟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应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应包括投资基金、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及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当然也应包括产业机构投资者和期货公司本身。中国机构投资者没有发展起来,这与市场政策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在期货市场清理整顿时期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使得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及期货经纪公司的自营业务分别受到限制或禁止。这些规定限制了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使得期货投资基金也难以发展。这一局面直到2007年3月经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公布后才得以改变。直到最近,政府才允许基金投资期货,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才刚刚开始。

三、未来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制度创新的体现。在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际经济规则日益趋同的情况下,中国期货市场显然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期货市场需要立足本国国情,加快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表明,加快制度创新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总方向。

为此,中国期货市场需要在市场监管制度、市场培育制度和市场开放制度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采取内生性和移植性并存、诱致性和强制性兼具的模式,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尽快将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创新

一般而言,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监管(国家立法和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行业协会和交易所自我监管)。完善三级监管体制,需要突出国家监管中的国家立法,降低行政直接监管的作用,尽可能扩大行业自律和交易所自我监管的职责,使期货市场在法律体系下朝向自律监管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市场的创新发展。

突出国家监管中的国家立法

市场经济本身是法治经济。期货市场的运行同样需要期货立法的保障。在期货市场的运行及监管中,要突出国家立法的作用,使法律成为期货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指针。以立法的形式加强期货行业的监管已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也是中国的现实选择。为此,需要加强立法的前瞻性研究,尽快建立完备的期货法律体系,改变中国期货市场缺乏基本法的不合理局面。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已逾20年,至今立法层级仍然停留于国务院规章的层级,仅由一个《条例》规范市场。直至2008年下半年,《期货法》的立法工作仍处于论证阶段。这显然不能满足期货创新的需要。期货立法应该以更高的层级,更深刻的立法研究,更广泛的参与和讨论,更超前的规范,尽快实现升级。

完善监管体制建设,发挥三级监管各自的作用

要完善政府的监管体制,首先要对期货市场的主管机构——国务院证监会的职权进行法律界定,限制其过多地直接干预市场的权力,让政府监管更多地体现在宏观指导上。同时要加大制度供给,给市场预留更多的创新空间。其次要充分发挥期货业协会的作用,使期货业协会的法律地位落到实处,享有真正的监管权利,履行应有的监管义务。再次,要加强交易所的自律建设,使期货交易所成为期货市场自主创新、自我监管的最重要主体。赋予交易所应有的权利,改变证监会对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的人事任免权,给交易所更多的创新动力和空间。因此,在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上,应该朝着有利于期货交易自我监管、行业协会具有相应监管权能、证监会总体负责的立体、有机的监管结构方向发展。

2.期货市场的培育制度创新

期货市场的培育着重体现在上市品种的培育和投资者主体的培育两个方面。培育制度的创新首先要在这两方面加大力度。因为,期货品种的培育有利于扩大市场容量,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期货投资者的培养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有效发挥市场功能。

上市期货品种的创新培育

首先要加强新品种的研发上市,促进品种结构的升级。截止到2010年底,国内4家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22个,但主要为商品期货。作为唯一的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指数期货刚于2010年4月16日上市。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之时,外汇期货也应适时推出。在利率方面,利率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率的频繁变动,对于房地产等资本驱动型行业影响较大,因此也需要利率期货为其避险。此外,由于期权可以应用于各个期货交易品种,因此应尽快推出,从而增强期货市场投资组合和风险对冲的能力。因此,要加快金融期货(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个股期货、ETF指数等)、期货期权的研发和培育力度,使期货品种结构更趋合理。其次,要加快推出境外期货品种,即在本国上市别国的期货产品,使本国投资者有机会在国内投资境外期货。这样既有利于把金融资源留在国内,又增加了中国经济与境外经济的联系,同时还有利于培育产品的国际定价权。再次,要增加期货交易所上市期货品种的话语权,给交易所更多的创新空间,

机构投资者的创新培育

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问题对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散户投资者过多,不仅市场风险大,而且价格发现能力弱,投机氛围重。因为散户在资金数量、信息获取、投资理念等方面远远不及机构投资者。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市场研发能力,对现货市场比较熟悉,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参与有利于集中市场供求,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增加套期保值的比例,增强价格发现能力。

当前,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首先,要鼓励更多的现货生产商、销售商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其次,要鼓励基金公司大量参与期货投资,使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一样,拥有更多的社会机构投资者。2010年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该业务的推出极大改善我国期市投资者结构,对发挥期市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增强期市广度和深度具有积极意义。同年11月证监会又公布了关于《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其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对《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国证监会令第51号)及其配套规则进行修改,使得基金公司有望投资商品期货。机构投资者的培育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举措。

3.期货市场国际化的制度创新

加快期货市场国际化的制度建设就是要尽快建立一系列制度安排,将期货市场推向国际,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促进国际间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大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尽可能获取国际产品定价权。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建设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在做好风险防控体系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在完善国内期货市场监管制度和培育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开放的战略安排,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建设应该允许市场开放,加强国际间合作,着力获取产品国际定价权。

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创新

市场开放是多元的,既包括市场投资主体的开放,也包括市场组织主体的开放;既包括引进来,也包括走出去。首先,要扩大允许国内投资者参与境外套期保值和投机的主体范围,放开对境外期货市场投资的限制。其次,要渐进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交易的范围,使更多的境外投资群体进入中国期货市场。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有意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这即是很好的开端。再次,允许国内期货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当地期货公司、甚至参股当地期货交易所。此举将极大便利“走出去”。

加强国际期货机构合作的创新

当今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国期货市场加强了国际间的横向合作,使各个期货市场优势得到互补,期货覆盖网络得到最大程度得延展。合作联盟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对冲合作机制,二是建立市场监管合作机制。世界各地的经济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而各国期货市场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有限制的。因此不同时区的期货市场之间建立共享的交易平台,有利于及时对冲市场风险。建立市场对冲合作机制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方面。同时,由于国际间资本流动越来加快,游资不断增多,大量资金的恶意炒作对一国的经济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合作也非常重要。即可以交流监管的制度经验,也可以加强监管的行政合作,使经济环境更加健康平稳。

扩大国际产品定价权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