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5: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新工科,综合素质,冶金工程,人才培养
冶金工程专业以物理化学、冶金原理、传输原理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基础,现已拓展到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生物冶金及冶金能源与二次资源回收等方向。
1国内外冶金工程专业分布
我国冶金高校分布见表1所示。可见,冶金工程专业的分布,紧紧围绕资源而建。那么本专业毕业生需掌握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因此,除基础核心课程外,还应重视特色课程,比如:双语教学课程、研究型课程、讨论型课程和资源特色课程。根据贵州省的资源特色,贵州大学冶金特色课程有锰冶金学、钛冶金。另外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冶金工程专业正在缓慢的转型,国外冶金表现尤为突出。表2是国外传统冶金高校的分布。比如:化工冶金、矿物冶金,冶金材料和生物冶金等,这是顺应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进行引导创新及高层次方向研究。因此,非常规冶金发展非常迅速,真空冶金、微波冶金、超重力冶金、超声波冶金等,并独树一帜。比如昆明理工大学的真空冶金与微波冶金,北京科技大学的超重力冶金,其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在冶金领域的运用,效果都优于常规冶金,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大的方向。
2新兴产业相关工科专业分布
最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随后各个高校举行了相关专题讨论研讨会[1]。新工科建设需要重点把握教与学、创新创业与实践;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2]。因此,在这样基础氛围下,目前全国工科专业建设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一些紧缺学科专业也加快建设和发展,2010年后相关新兴专业分布见表3所示。那么冶金工程专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冶金工程工科专业的责任与使命感,回报社会。
3冶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础课程建设培养方已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冶金工程专业实施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因为其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顺应我国冶金工程行业发展趋势的体现;也是为了服务国际化、全球化的中国钢铁行业,所以如何全面提高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已刻不容缓[4]。20世纪70年代,专业英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已在欧美、日本等很多国家得以普及。对于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简单地说专业英语不仅能帮助了解国际上本领域的研究现状,还能对日程英语的交流学习起到促进作用[5]。但通过某地区高校冶金专业英语教学调研可知:教材绝大多数是自编讲义,详见表4,而且授课语言基本上是“以汉语为主”[6]。由此可见,冶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问题较多,而且该领域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达不到学生的需求,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冶金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4结语
由于冶金工程专业的特殊性,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实习过程危险性大等,因此一些企业不愿意接待学生的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但好在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运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系统。虚拟仿真包括高炉炼铁、转炉炼钢、板坯连铸、LF精炼及铝电解等各工艺过程的2D/3D动画、视频、教科书电子资源、论文电子资源等专业相关的素材库;这样让学生更直接行动形象地了解整个工艺过程,而且学生通过仿真系统可以在线学习,数值建模某个工艺流程,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7]。因此,仿真系统平台的建设是未来冶金工程教学教辅的必备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大良.因时而动返本开新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17,(04):4-9.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3]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4]李建立,余岳,朱航宇,等.冶金工程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02):49-51.
[5]王苗,李进,王碧侠.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3,(01):59-61.
[6]任朝迎.昆明地区高校冶金专业英语教学调研[J].中国冶金教育,2015,(01):43-46.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产业带来很大的变化,制造业首当其冲,将会成为各国经济未来竞争的前沿。美、德、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相继做出了战略部署,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2.0”“一带一路”等重大部署,主要解决产业与科技的重大发展问题。加入竞争潮流,推动传统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教育部以此为契机,举行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形成“‘新工科’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文件,提倡以跨界、创新为特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这样战略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也为下一步的工程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高校应该主动调整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迎接全球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到来,为培养新型工科人才,提升我国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做出变化。于是“新工科”概念应运而生。
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的新理念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人才质量的缺失。
(一)学科壁垒,限制艺术设计人才知识体系的拓展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多是专业学习,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专业培养方面,大多数院校仍然强调传统型的技法教育,以造型和设计基础及专业三大块为主,而相关学科知识涉及太少,知识体系不完整,远远达不到创新融合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其次,由于招生政策上重专业、轻文化课的特点,以及专业划分过细等原因,造成专业之间隔阂严重、知识面狭窄,限制了艺术设计知识的全面性。
(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呈现模糊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人才的优劣就落在课程设置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同时展上呈现出模糊性,课程建设落后,学科体系创新不够。专业课与基础课、通识课、技能课等缺乏规划,课程科目多,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教学内容单一,实践应用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拓展不足。导致教与学出现较严重的脱节。直接影响了专业设计的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传统教学方式束缚学生创新力的培养
教育方式陈旧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力,老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课程教学设计落后,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新意识认识不足。在现行的艺术类升学体制上,过于强调专业成绩,直接造成学生在文化学习能力上的欠缺,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沟通能力。老师在教学中把艺术设计教育当成一门技能课,图形语言表面视觉化的训练较多,造成培养目标不清晰、知识体系不完整,忘记了设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性教学滞后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的老师学历高、有理论知识,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对艺术设计这种要求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把握不了。也有一些学校要求教师追求科研,或要求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对教学缺乏热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风格的形成。此外,高校由于盲目扩招,部分师生比例失调、教师一岗多职、大班授课等,甚至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新工科”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思考
“新工科”的理念给教育带来了新思想,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现代艺术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学习“新工科”理念,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对美的洞察力,克服由于招生政策产生的影响。依托新工科的新理念、新培养模式,强调跨界融合创新教育,着重逻辑思维的突破训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技术性的创作和创意活动思考的同时,加强对创造美的认知,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加强通识教育和跨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通专融合、跨界培养”的思路促进人才培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要求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和跨界发展,打破单一的学科和专业界限,向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方向发展,构建新的艺术设计体系,让学生在广阔的哲理空间中享受设计教育。用实践教学带动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根本,包括手、脑、耳、眼、口等多方位的训练,加强信息、产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协同育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艺术设计教育责任共同体,力求多元、多维度发展,推动艺术设计创新创业的提高。
(二)用跨学科学习方法来构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通道
传统的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图形、造型、色彩学、空间学等几大类知识,更多的是用形象思维。加强跨学科学习,培养用工科思维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构建艺术设计人才的新方向。1.跨学科交叉培养的构建。艺术与文理工科交叉学习,理工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性,学习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地解决问题;文科的感性思维与艺术设计相对较为接近,能帮助我们提高想象力、阅读和理解能力,能给予艺术设计增加深厚的底蕴。比如,一句话或一首诗,可以成为一幅画面,就能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不一样的意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对理工科知识的学习,相互结合更能改变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比如,人类对新材料探索、人机数据产品、智能制造等都是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产物。因此,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既要有想象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与通识课程融合的培养。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能构建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以创造力培养为前提,学生需要广博的知识才能保证其知识结构完整,需要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等方式全面学习。另外,通识教育还能弥补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以及对不同知识点的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艺术与实践应用学科交叉培养。实践性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要加强实践育人,可从校内和校外实践搭建平台,校外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可聘请设计师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编写实用教材、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等,在校内建立创新团队、增加实践项目,建立综合创新平台。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数码技术、3D打印等最新技术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2.构建专业交叉学习模式,培养大艺术设计理念。首先加强本专业内的宽口径学习。整合相关课程,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率,相互衔接,淡化专业教研室,完善院系内选修课的模式,让专业之间深度融合。比如完成一个产品宣传,就把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摄影摄像制作、海报设计等课程作为板块来教学,形成专业一体化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把教学内容多样性、适用性、连贯性等统一考虑起来建设。3.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还涉及其他方式。如弹性学制、大类招生、跨界培养、融合产学研教、转专业、主辅修、搭建创新平台等。还需加强慕课、网络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方式的学习。
(三)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打造产学研融合新平台
前两年,国家提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推动了创新创业的新,也激活了高校产学研教的热情。以产业需求为平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以实践一体化为出发点的协同育人组织机构。让艺术设计学生能运用完整的思维,把创意通过实物展现出来,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还可以采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客、工作室教学等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学生中心”,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养成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深度和分析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构建健全的知识面。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的选择方式。让教师更多地定位在引导者的角色,重在传授知识,制造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方式上。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主体,科研是教师完善自我和教学提高能力的源泉,要二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同时,重构教学关系,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打破思维定势,加强创新思维训练,从全新的角度去完成艺术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创造力。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将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成果融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例如,将人文社科课题的“麦草画的应用研究”结合到艺术概论和工艺美术史等课程进行教学,能拓宽学生对民间工艺知识面,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增强了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再如将素描的基础教学课题研究成果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了知识的厚度和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可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案中,同步前进。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让教师成为学习的推动者。
(四)提升教学质量体系,探索建立评价管理新机制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倡导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目标。
1.建立完善的教学保障体系。学生是教学质量的主体,也是教学和管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建设和评价最具有客观性,一个好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能决定教学的成败,它必须结合学校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形成具有学科优势、特色鲜明的专业。在培养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比如启动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实践教育的融通;搭建移动教学平台,推进导师制、辅修、双学位制度、促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
2.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是保证教学工作顺畅,教学质量体系完整的组织工作,要求多部门相互协调和监管。课堂教学质量在监控系统中占据首要位置,保留传统的督导、领导、同行听课监管体系,增加学生督导组、行业专家组等机构,发挥学生督导组和专家组特定优势,采取听课、查课、评教评学、测试、质量跟踪、信息公开制等形式。还需点到面、主和次等机动灵活的检查体系,落实问题的收集和反馈,探讨教学改进等并提出修改意见。实践教学考核和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化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极其重要,把握成果导向考核的特点,抓住行程式考核这条线,突出跨学科的兼容性。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界和业界专家参与考核等多种形式结合,强调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做到考核的客观公正。同时,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的工作管理,做到围绕市场教学的学习考核模式。客观的评价监控体系能促进工作,而教学结果是反映教师成绩的重要依据,而多点运用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学检查及教学管理,采用报纸、网上新闻、校领导信箱等途径,实现数据的采集、管理、查询、分析与上报的功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再由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和准确评估,提出建议予以答复。
3.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力,而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的方式很多,更多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如网评和学生信息员评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评价的客观性,而学生信息员重在提供教学过程的动态信息;督导团是一个专家团体,能帮助老师改进问题,并将处理意见送至教务管理部门处理后由此再反馈到执行部门。教研室评价和教师互评两块,从某个角度来说,同行评价可能更深入,需要从师德形象、教学任务、教学规范、教研活动、业务进修、科研等全面进行。另外,考试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考核方法和成绩的公平公正,做到以规范、调整教学为考试目的。
4.加强教学辅助与服务系统建设。高校的教辅和行政服务部门往往不被人重视,也非常重要,其任务是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严格规范的管理、快速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是对这些部门的基本要求,也对教学的基本环境和学校的氛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校园网络管理、教学设备及实验实训室、学工、后勤、图书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保障系统,还涉及到教学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考务管理系统等,可借用校园网、大数据、微信、线上线下、定期质量报告,立足数据分析来为学校服务。
关键词:技能竞赛;新工科建设;计算机教学
1新工科与技能竞赛
2017年2月教育部门全面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打造了领先全球的工程教育中国模式,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新工科是新经济环境下应对新经济的调整,站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满足市场产业需求与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教育行动计划。新工科拥有展现时展特征、多学科交融、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新工科提出后受到了全国各个高校、教育部、各个产业的热切关注。但是各个专家学者对新工科的研讨主要集中在框架上,对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鲜有涉及。以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例,当前很多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依然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并且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没有进行创新改革,仅仅只是将全日制教材进行简化、压缩,甚至不经过创新改革直接使用,从而导致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相脱节,学生无法通过计算机课程教学成为社会所需的计算机综合人才。当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难以满足新工科对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要求,尤其是难以满足“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人才要求。可以看出,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工科建设,迫切需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技能竞赛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不仅仅能够代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成果,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参与技能竞赛,能够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技能竞赛充分发挥了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展示三种功能,尤其是连续多年邀请企业深度参与,从赛事设计、比赛规则到竞赛裁判,绝大多数都是以行业顶尖专家为主,目的即为利用技能竞赛来指导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的开展,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创新改革,充分体现了技能竞赛所具备的企业对接、就业导向、专业技能培养的效用。
2新工科背景下技能竞赛对计算机教学的启示
2.1新工科背景下技能竞赛对课程改革的作用
新工科背景下技能竞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引领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1)技能竞赛对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指引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掌握实时职业需求并不是从行业数据、新闻报道或数据统计上获取的,而是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入的接触与沟通以掌握。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的设定则要求与企业进行深入密切的接触与沟通,对职业岗位、岗位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够设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然而,当前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立并没有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使得高等教育改革无法顺利进行。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方面职业性有所欠缺。而技能竞赛的开展可以给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立进行有效引导。基于技能竞赛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准确得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的设立教育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途径。(2)技能竞赛有助于课程内容更加实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组织参与技能竞赛则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入紧密的接触。在技能竞赛的准备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进一步获取比赛优势会深入企业,探索掌握企业所需求的职业技能,了解企业的人才缺口,明确企业对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便做好充分的技能竞赛准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设定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建设会形成重要的影响。另外,部分技能竞赛会有企业赞助支持,企业也希望借此机会宣传企业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从而主动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密切接触,让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3)技能竞赛主导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技能竞赛中题目设定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技能竞赛题目设定与企业经营需求相结合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课程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开展要贴近企业需求。技能竞赛中具体的参赛项目都不是课程、课程教师单独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拥有不同专业优势的教师一同合作方能完成。这一需求则要求高等教育计算机教学课程需要始终围绕工作任务来开展。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准,为社会输送大量综合性、技能型人才。技能竞赛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示交流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能够向社会、企业宣传院校的办学质量与教育实力,同时也为学生打造了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让企业更了解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水准。
2.2新工科背景下技能竞赛对计算机教学的启示
2.2.1基于技能竞赛下计算机课程教学
技能竞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选拔的重要平台,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制度设计与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技能竞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专业训练,构建满足技能竞赛需求的计算机教学体系。技能竞赛专业训练对于参加职业竞赛选手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经验,需要技能竞赛参赛选手从头开始,严以律己。指导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比赛发展动态,准确掌握比赛要求,针对参赛选手的不同特点制定的细致的培训方案。国际计算机技能竞赛的项目问世是经过国家、企业对计算机产业发展市场调查的,竞赛项目是计算机产业中较为广泛与实用的领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性意义。早期计算机技能竞赛主要侧重于办公软件与PowerPoint的使用。因此,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办公软件与PowerPoint的相关课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个人计算机已经全面普及,在实现互联网的链接、设置、信息传递方面需要运用到大量互联网应用知识与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职业计算机技能竞赛将竞赛项目转向为网络应用,PowerPoint的制作也转变为影视后期处理。针对计算机技能竞赛的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教学可以实现方向转移,适当加重计算机技能竞赛内容方面的课程与训练。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相关课程有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网络等。在职业计算机技能竞赛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让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所有学生需要在刚入学一年级时参与办公自动化考试,考试内容为Word、Excel以及Win-dows的使用。计算机课程在学习网页制作时要掌握Dreamweaver的使用。网页制作后期要有网站,掌握建站点的相关技能,并且学会设计动态网页。计算机课程要进一步加重实训教学的比例。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调试与使用,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网络实验室供计算机相关课程实训的开展。如针对技能竞赛计算机教学可以开设《工业产品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情况,计算机教学可以选择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根据计算机教学内容应用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2.2基于技能竞赛下计算机创新创业教学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其应用领域也持续处于快速扩张中。计算机领域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必须要立足于时展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思路。在这一基础下计算机教学必须要做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倾向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要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高素质师资教育队伍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技能竞赛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只有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够使得技能竞赛准备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组织与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要选拔培养一批拥有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计算机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要培养学生技能竞赛骨干队伍。基于技能竞赛的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有意识的挖掘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将“有兴趣、有意识、肯吃苦、善钻研”的学生作为技能竞赛的培养对象,鼓励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为这些学生提供计算机创新创业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积极鼓励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学生“传帮带”对计算机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学生,以保持技能竞赛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计算机实践教育模式。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计算机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深化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重视“产学研”的结合,以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结果。从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先进发展经验来看,计算机教学的产学研结合能够充分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形式与人才培养的优势,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学研项目,可以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新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机会。同时,高校可以从产学研项目中深入开发挖掘竞赛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加扎实的掌握创新知识与创业技能。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of a regional university is necessary to choose technology-based training mode. From reality of regional college, investigat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location and specifications, intellectual structure, describ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in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pose the thinking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of a region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区域性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regional university;applied engineering talents;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13-02
0引言
从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一般可将其分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研究型人才主要是重点院校的任务,而培养社会大量亟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则是一般本科院校的任务,因此,多数区域性地方院校都选择了技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玉溪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区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原有基础是师范教育,设置工科专业起步较晚,经过几年的摸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工科办学基础还相对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从观念层面上来看还较多地停留在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师范教育上,还未完全从以前的师范教育模式中跳出来,对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不足;从师资队伍上说,现有师资队伍较多偏重于理论型,缺少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存在着重"学"轻"术"现象;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看,重理论,轻实践,存在着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薄弱、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迫切需要改革。
在高校逐步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并与市场需求日趋紧密结合的今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作为区域性地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照搬研究型工科大学已有的模式,必须立足实际,面向市场,服务地方,依托行业,发挥优势,走出特色化的专业办学之路。
通过对部分高校相同相近专业、高职院校、人才中心、相关行业用人单位等进行了参观考察和深度访谈,收集了一些有关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师生教与学的需求以及人才市场变化态势等多方面相关数据信息。从调查中深切感受到:高校与产业界缺乏应有的沟通,相互之间都不知道对方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与紧缺人才招聘难的双重困境。地方高校与研究型工科大学在生源素质、 师资力量、 教学设施 、 科研经费、社会资源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培养高级工程创新研究人才和工程设计人才方面,处于明显劣势。而与高职院校或中职学校相比,他们在培养“理论够用,重在操作”的熟练技工方面更为得心应手。作为区域性高校的工科专业,其核心任务不是培养熟练技工而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调查中还发现:地方的基层相关单位,最需要的就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求真务实、踏实肯干,安心基层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由此,瞄准就业市场中,上承综合性工科大学、下接高职院校的这一中间地带,培养市场急需的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1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现代教育观念和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与讨论,提出区域性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的修改应首先考虑培养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应用型本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应以本科层次的基础理论教学、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强调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行的是本科层次教育,有着本科教育的共性,不同于高职高专层次,不能随意降低本科层次的基本理论教育规格,但它又有别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潜力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为以通识为基础的技术应用人才。
在知识的构建上: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要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能力,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上:虽然也重视理论教学,但更加重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实践教学。
2注重应用,突出特色,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必然与当今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以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构建科学合理、成熟完善的“平台十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结构,精简内容,扩大选修,注重实践,形成特色”,按纵向层次搭建四个平台即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学生自选课平台。模块方向要以行业和职业要求为导向,适应应用性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充分利用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等优秀成果和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对于同类专业间的相同基础课程,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协调,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起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特色鲜明的课程结构体系。
围绕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完善学分制,增开全校性素质教育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强产学研结合,与相关企业、行业共建实习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使学生更具有就业适应性。
3崇尚实践,回归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环节是影响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突出的环节。对于工科教学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实践教学活动尤为重要。一个专业应具有怎样的特色,最终将体现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为社会所认可。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构建。
3.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依据市场需求确定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和规格,构建相应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设置了军训、金工实习、计算机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社会调查等内容,注重基础技能训练;拓展层次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生产实习、专业素质训练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层次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工程设计开发训练、社会实践、学生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内容,注重综合素质训练。
3.2 创建开放教学平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践教学既似课堂教学,但又区别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其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指导教师主要采用集中上课讲解、学生课内实践、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大实践教学观,即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验与科研、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推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一体化工程改革方案”,让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提炼出毕业设计课题,或者带着毕业设计课题去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了解实习单位,为就业打下基础,改变过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工作相互独立、分割的局面。
配合实践教学改革和要求,积极组织学生积极申报校、院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项目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积极参加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根据专业的特点组织举办如程序设计、电工技术、计算机维修等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技能考证培训班,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多层次的实践平台。
4条件为基,师资为要,建立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为确保新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施,践行教学改革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以配套的实验条件、实践基地、经费保障为基础,“教学型+工程师型+科研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还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4.1 外引内培相结合,打造师资强队目前难以摆脱“理论脱离实践”困境的一个主因是绝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工程实践经验不足,习惯于理论教学。为了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首先,根据教师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派教师尤其是直接从学校出来的青年教师到对口的企业、设计院等单位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工程实践,并形成制度。教师在参加工程实践期间,通过参与工程规划及设计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定期汇报自己所从事的工程实践进展与发展。工程实践结束后,开设工程实践讲座,介绍实践收获和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收获。其次,制定激励措施和鼓励性政策,对教师的教学考核,综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积极引导教师向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材料立体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方面发展;在晋升职称的指标上,不仅要求发表科研论文,还要看承担项目情况以及项目完成情况。在教师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对获得执业资格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等。鼓励把高水平的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国内工程实践方面的专家或实际工程部门的管理者担任专业课教师,对青年教师实施有效的“传、帮、带”,有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4.2 资源共享,建立校内校外双向实践教学基地如果说"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智力支持,那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是实践教学的物质支持。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需要更多的空间和经费,只有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化解资源紧张的矛盾。为此,很必要建立校内校外双向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校内实验室建设。争取能够 100%地开出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实验,努力开出80%的选修课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室、模型、计算机仿真等多种形式就地开展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3 多元互补,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在教改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对部分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手段简单。在实施“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中,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新体系强调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因此,质量监督与评价也应是多元互补的,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情况。
在评价主体上,尝试由过去的学校、教师评价变为学校、教师、企业或社会等多方综合评价;在评价内容和标准上,不仅强调突出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而且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考察;评价形式上,采取传统的纸质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尤其针对实验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运行与评价机制,使“教”与“学”都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从重理论的掌握转变为到重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使考、教、学成为协调互动的体系,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2]杨德广.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定位观与质量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一,调研目的
紧紧围绕学校 "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总体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全面发展.
二,调研过程
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计信学院学习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认真分析了问题现状,总结归纳了重点问题,通过协调统筹安排,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可行性调研方案,紧扣调研提纲,以研讨,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校,学院今后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三,调研内容
(一),学科和科研工作
各调研组针对学院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之薄弱等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并结合学院"xx"发展规划目标,进一步明确和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努力为提升科研实力做好相应的准备.
通过这项工作,让广大教师了解参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国家特色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作,查找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专业建设中来,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受益.
通过这项工作,进一步适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达到一个新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这项工作,使得科研方面,能围绕学校科技重点,从项目申报,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管理等方面,系统推进学院的学术组织改革,增强学院科学研究能力和实力,做大,做强学院的科研工作.
学科调研内容:
1,精品课程建设问题;
2,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如何提高教师积极性,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4,如何从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5,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型教学体系;
6,根据学科差别,合理分类教学;
7,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
8,探索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
9,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改革;
10,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和研究所的关系.
科研调研内容:
1,如何扩大申报纵向项目类别;
2,如何提高承接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能力;
3,如何申请和建设科研基地;
4,如何理顺教师考核指标与学院科研发展总体目标的关系.
(二),学生工作
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教育思路.
学生工作调研内容:
1,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合力建设,如何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契合;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其课程辅导体系建设;
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4,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学等培养环节上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也无法达到社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须加大对学生校外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在提高学生实践环节上调整培养方案.
5,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开发合作模式,探讨信息类专业的在校职业实训的意义和可行性;
四,调研结果
(一),学科和科研工作
本科教学:
关键词 工作过程 产业依托 订单模式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研究常用工程材料、毛坯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与专业多门相关学科(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知识结构交叉,联系密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制造方法和工艺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工科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工程实践训练,也是大学阶段唯一的一次较系统的工程训练。因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材具有其它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积极探索和建立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1. 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实习、实训与理论教学的整合。另外,长期以来,学生的课程实习、实验一直存在着诸如实习(实验)设备单一落后、内容僵化陈旧、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实践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机械的依赖于固定的百分
比——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按一定比例计入总评。但这样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过于片面,对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的表现不能客观、灵活、全面的给出科学的评价。建立全面、有效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特色教材的开发与编制。目前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往往格式化、套路化,
不能适应当今对专业型、技术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本地产业特色进行产业特色教材的开发与编制,将为特色、优势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2. 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针对高职高专工科《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课程建设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一系列新思路,并应用于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建立系统性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强化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及融合
根据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整合,尤其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的整合,按照工作过程,将实习、实训化整为零,溶入整个教学过程。构建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的课程模式,优化《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结构。结合我院及周边机械产业实际情况,建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金工实习,项目实验,校外实习实训。
经过组织课程组教师与实验实训指导人员共同研究、探讨,调整金工实习在教学计划中的安排,将其定位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先期实践课程。金工实习共四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教学进程中,处于《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前期感性认识,让学生初步建立“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与《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过程并行,让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参与实践,为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实践保障。
重新定位金工实习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学习工程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为方针。由金工实习基地担负金工实践环节的提高性实验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验,由实验指导人员针对学生在实习现场的具体表现完成对学生现场实习任务布置、实习过程指导、实习表现的总结和实习效果评价等工作。
依托本院周边支柱产业, 采用厂家实际产品为金工实习任务对象,引导学生进入“真实职业情景”,增强实训实效性的同时,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性实训,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同时,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各实验项目在各阶段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安排各实验项目开展时间。做到理论课内容与相应实验项目的紧密对应和结合;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看实验、记结果”,转变“做实验、重分析”,为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准备、实验过程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充分与周边支柱产业企业实现对接,扩充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发挥“订单式培养”的优势,定期让学生走进对接企业生产一线,由企业导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进行现场指导和教学,并对其在指定情境任务中的具体表现给予评价。
2.2 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方式的开发与改革
针对当前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纽带作用,把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及其评价纳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明确及份额。通过“阶段项目考核期中考核阶段项目考核期终考核”的方式,开展理论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实验项目单项评价+实验课程综合评价”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学生平时考勤、作业评价结果、企业导师情境任务效果评价相结合,通过量化综合评价过程,完成教学质量的基本考核。
2.3 产业特色教材体系开发与建设
组织课程组成员、周边支柱产业企业专家,结合当前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拟定教材结构框架,并结合本地企业实训基地产品特点,配合“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要求,完成教材内容的更新和整合,完成产业特色教材的优化和完善,从而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在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将“情境、任务教学”落到实处。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又加强了学生对高新技术的认识以及创新意识。总之,加强教材的实用型,减少繁复的理论,增加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提炼,使教材成为“实用型的技术手册”。
3. 结束语:一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知识的生硬重组,而是对教育理念的重建和更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人才本身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重塑和完善。这些不是表面功夫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仅仅一门课程的改革能够实现的。只有学校、院系、企业多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和合作,从整个课程体系着手。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中多方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才能实现,但改革的成果必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具备共相应的工程实际按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英波. 关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J].机电技术,2006,(1).
【2】付洪.对高校理科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学科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与发展平台,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包括科学研究、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是学科的内涵延伸和升华,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许多人认为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的事情,对学校的一切包括社会声誉和地位起重要作用;而高职院校重点是抓专业建设,注重学科的外延发展、学科的组合与应用,关注的是社会需求与反应。然而,专业是建立在相应学科基础上的一个学科群落,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学科的综合和支持,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离开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专业建设根基就不牢固。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各学科如何进一步建设,成为研究者们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国外高职教育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利用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借鉴国外经验,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但还存在不足:(1)学科建设中以科技创新为起点的多学科综合和可持续发展问题;(2)校企合作的深度问题。这些是高职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校结合区域特点开展学科建设,积累了以下一些经验。
一、学科建设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根据专业建设发展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学科、目标以及如何建设等。学科建设的目标不是学科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专业水平;高职生中有许多人会成为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尤其是对工科学生来说,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掌握机器的原理、性能等,才能深入到技术和工艺的内部,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进而成为引领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人才,这也是高职与中职教育的区别,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我院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学科建设,建设实用性强、区域特色鲜明、体现技术发展的学科和课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学科建设的实施
(一)以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特色
办学理念和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师生员工起着目标引导与行为激励的作用。生源的不断减少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选择,如果没有特色和社会影响力,将会被淘汰。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是最重要、最具直接影响的特色,只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融合地方经济特点办出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中起到创新和主干作用,学校才能成为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开发基地,否则将使学校陷入生存危机。我院依托行业与企业进行学科建设,注重学科的整合与配置,建设“专业群”,基于应用提升学科水平,“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塑造成为身体、心理、智力、创新能力、道德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重
基础知识是学生成长与终生发展的平台,重点建设基础学科既是学科建设自身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需要,要在基础学科平台上进行专业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下面以化学工程为例来进行分析。
1.学科建设与学生发展
化学工程是我院的传统专业,随着江苏“四大医药板块”的形成和连云港石化行业的大发展,迫切需要懂生产工艺、产品分析及销售等高端技能型人才;化工类专业基础相似,岗位性强,技术密集程度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也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而是要对整个流程及所在岗位工艺原理、设备特征有较深入的理解,也需要相关的环保、安全、节能、经济核算等基础知识,因而高职学生要有一定“度”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础,这离不开学科建设。
2.学科交叉与重组
学科交叉、带动和辐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学科建设不是单一学科的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点统筹规划,从多学科综合、互动、协调发展的角度实施学科的分化和整合;根据学生特点及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我院化学工程学科建设以服务于应用化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工业分析与检测等专业群为目的,在发展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迫切需要下进行学科建设,包括四大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以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学习环境与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另一重要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办学经验,我院与韩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有关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能够激励学生形成优良品行、远大的抱负,体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学风与教风深深影响了学生。
(三)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综合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多年来改革的重要方面,然而成效不大,主要是由于校企双方的价值取向不同,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不能很好把握教学和生产的结合,如果只重视生产,不重视教学和学科建设,忽视“培养人才”,学校对企业便产生怀疑;如果过分强调教学,忽视企业“生产”,使企业对合作失去动力;许多“生产型”实训基地也是如此,能够真正做到对学科建设起作用的校企合作并不多见。
我院引进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的骨干企业进校园,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训工厂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用于生产、创造利润,同时以生产环境培训学生;将应用开发类的企业难题和生产实例融入教学,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企业将研究成果用于生产;依托实训基地,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按照企业化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企业通过考核引进人才。已创建60余个实训基地,融教学、职业院校共享、培训、研发、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为江苏虹港石化等多家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和研发合作,提高了基地的设备运转率和综合效益。通过创新工作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新技术应用水平在项目的开发应用中得到提高。企业全面参与建设过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等,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四)以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只有重视科研,才能建设学科、发展学科,进而整合学科、提升学科,没有学科建设作基础和带动,任何专业建设都只能在低水平徘徊。提高师生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鼓励师生多搞项目、多搞科研、多出成果、促进学科建设,也是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具条件。
本校以科技服务拓展专业发展,教师积极参加“科技专家进企业”等活动,仅医药化工学院每年参与技术服务的教师就在10人以上。2年内与企业合作申报省、市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10项以上、专利8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超过百万元。通过科技服务,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使学生对某项目领域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得更透彻,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以强化学科建设。
(五)建设高层次的“双师型”学科梯队
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科前沿信息,加强高学历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优势,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双方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人员、转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多个工种、多个层面的技能培训。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原则培养和引进人才,建成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优秀创新团队,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从企业聘请行业资深专家作为兼职带头人,承担学科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教师培养等工作。
三、学科建设基础上的专业建设
高职学科建设应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本地区的经济特色,面对区域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及相关产业应用性较强的前沿领域,以确保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校企共建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企业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实践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回学校,避免学科发展方向的偏差。根据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引导课程设置,培植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机制,专业间相互支撑,带动专业群的建设。
(一)重组课程体系
由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岗位群职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分解和量化,重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包括整个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构建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职业能力课,与生产和就业紧密结合,建立动态和开放的标准评价体系。
例如我校医药化工学院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以产品的合成、复配、分离和分析的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完整的工作结构,工学结合,将课程分解成以“实际、实践、实用”项目为载体的学习单元,即以“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为教学项目,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程序,完成完整的生产工作任务并获得有意义的成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将认知学习、能力训练、问题探究融于一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其中,涉及到多学科综合知识,包括化学化工、机械、电子、自动化等。我们在药物合成技术课程建设中与江苏德源药业、连云港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二)精品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校企合作编写特色教材,开发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我校以“药物合成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高职高专英语》等省级精品课程带动其他各门课程的建设,无机化学、化工原理、外贸单证操作等课程被列为全校重点建设的精品开放课程。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方面,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根据学校的定位、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我们认真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编写研究,已有省级及以上精品教材多部。
(三)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学科建设
构建贯穿于“学业与职业”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学校、社会、企业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接轨。每年举行1-2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审议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通过与企业行业交流,了解技术不断革新的形势下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和需求,作为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改革的依据;通过教学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体系,随时了解教学中的不足;采用书面测试与其他评价的多样化方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评价和指导伴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坚持毕业生回访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岗位信息及对课程设置的建议,作为每年修订教学大纲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