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类专业课程

会计类专业课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0:45: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类专业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类专业课程

篇(1)

>> 中高职衔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高职一体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3”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思考 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 基于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的经贸类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一体化浅探 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衔接之研究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互联网+”时代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应樱.在会计职业岗位层次变化中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经济生活文摘,2013,(2).

[4]杨显彪.对中高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6,(5).

篇(2)

关键词:国际商务;工作过程;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34-02

熟悉并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基本流程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类教学的首要目标。进出口业务流程作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架构的主线,贯串了国际商务专业的各个子专业,包括国际商务、报关与货运、国际航运管理、物流管理、涉外会计、商务英语、商务日语专业。如果继续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则会出现教学内容理论强于实践,学习氛围枯燥,学生厌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要求。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必须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探索专业与工作岗位、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专业课程改革,而专业群的构建则是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试以构建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实证研究为题,结合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建设进行探索。去到企业,与行业专家一起对课程的任务,进出口对应的工作岗位,以及与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技能与知识点的分析与归纳,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探索构建合理的国际商务专业群,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一、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群的研究方法

(一)试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

协同学是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有序与无序之间相互转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分析系统功能的内在机制和结构,优化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协同学的鼻祖哈肯教授认为,事物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动因,是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效应的规律。这个规律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系统协同性。协同学认为,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从而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又自成为一个特定系统,其中也包含着本系统中的子系统,尽管子系统具有千差万别的属性,但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有机联系,并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结构协同性。协同学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

试以协同学将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予以有机地结合,强调有机层次与功能互补的高度统一,揭示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转变规律,对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论为路径

企业向终端客户提供最终产品及服务的产业链称之为工作过程,其涵盖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能力和工作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教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也是专业群构建的重要基准。其主要路径为两个层面。

1.以工作过程集群专业或专业方向为依据。专业群所涵盖的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目录内的,也可以是不同专业目录内的,但必须是面向同一个产业链工作过程中的岗位群。通常是一个工作岗位针对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岗位链,则对接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2.以工作过程关联性知识技能作为专业群的基本教学内容为依据。专业群的教学内容是面向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根据共性与个性的特点将其区分不同的课程模块,依据课程模块设置课程,形成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以产业链工作过程作为集群的主要依据,以产业链工作过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专业群的基本教学内容,是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前提。

二、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

(一)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架构

构建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架构要重视实现教育目标各专业要素的协同关系,发挥各专业子系统的教育功能,确立专业群的主体专业和两翼专业的架构,形成合理的结构层次,发挥群内不同专业的集聚效应。学院商贸系开设(含新申报)国际商务、连锁经营管理、会计、金融事务管理、工商管理以及商务英语,商务日语7个专业,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商贸系的专业设置及师资队伍情况,基于协同学方法和工作过程导向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协同要素、对接工作岗位链,探索形成以国际商务包含(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的主体称为一体;工商管理专业与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左翼;会计与金融实物管理作为右翼的国际商务专业群的“一体两翼”结构。

(二)明确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及岗位群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是基于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中为完成最终产品交易服务所面向的若干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个实施教育目标的教学系统。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及岗位是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解。若根据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一体两翼”架构,可确定国际商务专业为主线,明确其主要工作过程、岗位链和主要相关课程(图1)。

(三)建立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必须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点与面的合理布局、专业技能的层与面的有机组合、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同衔接。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商贸服务链为纽带的课程模块体系,通过课程模块对接基于工作过程中的相关岗位,通过课程内容链接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指向性培养目标。

(四)建设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在研究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还要建设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群管理责任制度、专业群专业“双带头人”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机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完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增强人才培养的多元性。

三、探索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构建方法

(一)协同工作岗位、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的三者关系

1.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度。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再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来建构,而是针对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岗位群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设置相关课程。学生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不仅能掌握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能习得迁移的学习能力。

2.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与通识文化课程的整合度。专业课程主要是职业岗位工作中指导行为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过程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通识文化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心理学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文化课程,教学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设置通用文化课程不仅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还要重视与专业课程的适度整合,立足点是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3.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教学与高职学生认知特征的吻合度。高职学生不擅长抽象的概念、原理和逻辑思维的学科体系知识,而是擅长形象思维、动手等感性活动。因此,高职专业课程的知识形态、结构和施教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性课程以过程性知识与技能型知识为主,融教、学、做一体,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仿真业务操作、综合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功感,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协同的课程模块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复合型的。反映在教学目标上,有对接工作岗位的、适应工作岗位变化的直接要求,还有为学生提供终生学习条件的间接要求;反映在课程性质上,有通识课程、专业群核心课程、专业群独立模块的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反映在教学管理层面上,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和任课老师。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要满足多元要求,必须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协同的“模块”架构。“通识模块”是商贸类专业群的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专业群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岗位要求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其分成必修模块(核心课程、独立课程)和选修模块(拓展课程)。“必修模块”是共性与静的属性,主要实现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选修模块则是个性与动的属性,是专业培养的迁移目标。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互动结构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图2),有利于不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实施,还有利于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构建,应该以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岗位需求为基础,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专业岗位知识,运用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近岗位,走近企业。国际商务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让学生去到基地,积极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何 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72-74.

[2] 黄盛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

[3] 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3)28-29.

[4] 刘 方,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8-30.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财务管理;学生财务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F275;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65-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2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上大学已经不是难事。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每年毕业人数不断攀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就业形式很严峻。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了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同时,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如免息贷款、税收减免等等,政府、企业、学校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这些政策的支持为大学生的就业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自主创业。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人数在不断提高,但是最终能够创业成功的并不多,很大一部分的创业者在经营一段时间后由于资金问题而破产。经过调查发现,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大都是缺少财务管理知识的,不会进行资金的管控和合理利用,缺乏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虽然目前各大高校响应国家号召都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上大部分都是围绕如何进行创业、创业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很少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知识,或者设置了财务管理课程,也仅仅是一些单知识的介绍,并没有将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融入创业课程体系。可见,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而创业者缺少了财务管理能力往往就会由于一个小小的票据管理不当导致企业的破产关门。良好的财务能力可以规避企业风险,甚至为企业创造财务价值。

财务管理能力主要是基于学习财务管理类课程获得的。财务管理类的课程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财经类非财会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如何在创业教育中为创业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财务知识、切实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业教育中提高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企业的经营运转过程中,财务管理能力是确保创业企业可持续盈利的一种能力,包括企业建立企业财务记录、控制企业成本、计算盈亏平衡、做好税收筹划、熟悉财务报表并学会分析等。在创业教育中学生这些能力要从整体人才培养模式着手,不断的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打造出来。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入专业课程

目前的创业教育主要采用的授课形式是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或者是开办专题讲座,这两种授课形式的学时是有限的。选修课程中讲解的内容都是一些创业教育的元素,如创业机会,员工管理,创业计划书的准备、撰写,创业风险分析,市场营销等等。在开设的专题讲座中主要是一些创业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探讨,通过分析创业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通过剖析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险和艰辛,懂得如何在经营中规避风险。这样的内容设置并没有将财务管理的知识融入其中,对于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需要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授课。

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而在融入专业课程授课时要区别开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由于财经类专业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而且是系统进行学习,所以财经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授课是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课程,如在经济法课程中就可以把创业教育中的企业、企业申办的程序进行体现,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体现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税法课程中可以体现税款的计算申报等等。这些基本的创业元素不需要单独开设课程进行,只需要在专业讲授时进行强化,然后通过开设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将这些碎片划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创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实践中强化财务管理类知识、强化财务管理技能。比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短期借款核算,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不同的学生分别担任会计、出纳员、经理等不同的角色进行企业创立时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业务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票据的填制,这样不仅仅强化了学生的借款核算的操作能力,更掌握了银行借款的操作流程,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非财经类专业,融入专业课程就是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开设财务管理类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由于学时有限,可以将这些课程整合成一门专项的课程,整合成专门针对非财经类学生开设的创业专业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方式进行授课,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财务管理能力。

(二)结合创业大赛进行创业课程改革

篇(4)

关键词:需求 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课程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21-02

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于经济市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用人标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使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经济市场需求接轨,进而实现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

在进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中职院校必须将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二者的高度统一,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进而实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会计专业课程不仅要满足会计职业需求,同时要符合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因此具备一定的定向性与特殊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要进入企业实习或是就业。对此,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其课程内容要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也就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并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同时,中职院校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引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继续教育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终生学习思想,进而实现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教学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实施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系统性,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以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原则

(一)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为了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职位岗位需求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岗位需求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接轨,保证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做好市场前期调查,明确会计专业岗位群,掌握企业会计岗位必备的理论资质、技能要求以及工作规范,结合岗位能力明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而逐一明确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教学体系以及排列方式。

(二)实践能力培养原则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以应用为核心,重视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价值,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适当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比例,通过理论知识辅助实际教学,强化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会计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主动服务建设原则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中职院校要从课程服务性本质入手,结合中职院校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进行课程建设,以需求为核心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结构,一方面要坚持“三面向”原则,即为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面向学校,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学生为前条件,而学校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明确各个课程间的关系,构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综合教育体系,实现三者的交叉与融合,进而形成现代化课程体系。

三、基于自底向上设计法课程建设方式

(一)建设策略

传统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主要以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学习专业课。该课程结构相互没有衔接,也不能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对此,本文提出“文化基A-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自底向上的设计策略。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和会计专业理论的学习后,学生据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方向来选择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对专业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吃得了”,进而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佳效果。

(二)课程结构

自底向上设计法主要以需求为核心,其结构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大环境需求模块。结合会计行业与企业岗位需求,分析现阶段市场需求下会计从业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以此为依据设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明确会计专业各个课程教学的培养方向。第二,个体需求模块。结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尊重并发展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特点与优势,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开展层次性教学,为学生定制专属职业规划,发挥出学生的个人优势,促进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课程发展需求模块。除了学生专业实践素养之外,学校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心理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强化会计专业特色,体现了中职会计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

(三)设计应用

首先,自底向上的设计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路,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其次,逐步推行专业模块化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能力,为学生定位就业方向打好基础。最后,强化实践性教学,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求,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内化成自身技能。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中职会计课程应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中职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而且多数学生处于15-20周岁年龄段,学习能力有限,所以会计课程应更多偏重于学生能接受的、实用的知识。但是中职课程中的《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一般为会计高端岗位如财务总监应用。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应重新设置,定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出纳、收银员、仓管、办公室文员等,相应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改革。[2]

(二)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

综合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程、会计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考试辅导课程,应用自底向上设计法,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形成会计专业技能发散结构,做好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中职院校要和当地企业加强沟通,签订学生就业协议,引入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开展专业教育,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创造有利的平台。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保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性,根据学生期望与需求,设计不同的升学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对口升学、2+3升段以及成人高考等内容,分析各类升学模式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规律,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而保证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3]

(三)S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

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会计课程教学要求和特点,更新课程实施理念与实施模式,重视学生在课程互动中的主动性与教学地位。配备一体化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通过仿真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担任兼课老师、定期举办讲座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等。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完善课程资源,促进专业课程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在进行课程建设中,中职院校要重视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课程实训设备,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成立中职院校扶持资金,一次性投入配套资金,进而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中职院校要加强会计专业特色构建,强化会计专业的自身魅力和吸引力,动员社会力量扶持学校建设,进而为会计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引入小班制教学策略,经大班分为若干个小班,而将小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提高学生实践机会,进而保证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现有资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深入研究中职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通过任务分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引入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方式,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从而编订出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模块化、项目化的教材,并使之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需求导向即为市场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在明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选择自底向上设计法,以技能为核心,提出“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等有效措施,不断调整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关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J].财经界(学术版),2016(5):177+179.

篇(5)

论文摘要: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力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研究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路径和改革指向,并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对构建先进性、职业性、科学性,特色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研究结论。

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构建新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打破学科性课程的约束,从“能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目标出发,以“学生愿意学、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好”为原则,以制定课程标准为载体,优化、整合、建立能适应职业教育特色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整合,以及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提出自己的看法。

1.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优化的基本要求

1.1 把握五年制高职的本质特征

五年制高职是属于初中后学制五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字“五年一贯”是五年制高职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应把握“职”字、认知“高”字,用好“五年一贯”。

把握“职”字。就是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应牢牢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

认知“高”字。就是构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为“三高”特征: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识技术性教育,前沿性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专业复合性强;教学模式上产学研结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强。

用好“五年一贯”。与高中后高职教育相比较,五年制高职具有三个优势:一是“五年一贯”具有统筹安排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的系统优势,使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既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二是具有“年龄优势”,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只要正确引导,很容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场、综合、反复训练”三大特点,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是“门槛低”,是初中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社会性的特点,需要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系统构架。

1.2 把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掌握、解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要运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建立在基本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之上。

二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素质、协作精神、会计职业道德。

三是就业岗位群宽泛。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其他专业交叉性比较强,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宽泛广度。

四是专业复合能力强。学生应具有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会计电算处理能力、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财经制度文件阅读理解能力、会计岗位执行运用能力、对国际通行财经惯例的了解和初步运用能力等。

2.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路径

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最关键的是,对每门课程要明确三个要点:一是课程功能(课程性质 、培养目标);二是课程改革指向(改什么?怎样改?);三是课程教学任务(知识、技能、素质)。为此,我认为在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过程中应依据下列路径进行。

第一步是课程性质选择:是项目课程?还是学科课程?是以项目为主课程?还是以学科为主课程?技能训练为主?还是知识掌握为主?通过选择明确课程性质和特征。选择的依据是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地位和功能、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顺序、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

一般来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基础的地位和功能,主要是为专业主干课程服务,“知识---技能”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学科为主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主干的地位和功能,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高,“技能---知识”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项目为主的课程,可以作为项目课程开发。

第二步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向问题。即回答课程存在什么问题?明确改什么;课改的主要指向是什么?明确怎样改。

第三步是明确定课程新目标。即该课程教学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标准规定。我们认为确定某个课程的目标确定原则是“三以两体现”:以课程定位为基础,以专业从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高等”?“中等”?),体现课程改革指向,体现课程教学的总体任务。

第四步确定课程教学新内容体系。我们认为某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确定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1)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技能教学训练体系。(2)以认知为原则,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基本知识、扩展知识、理论链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3)以职业从业基本技能构建技能教学训练体系。(4)实施方法与手段。(5)考核要求与质量控制。

3.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明确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后,如何优化整合,最关键的是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我们认为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适应会计改革

面对我国会计改革,如何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适应之,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指向,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容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

3.2 知识系统与专业能力的融合

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高职教学的教学目标。

3.3 特色性问题

力求符合财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突出重点。

3.4 会计从业资格考核结合问题

将会计从业资格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建立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3.5 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问题

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在哪一个课程系统或哪一门课程中开发,或某门课程的特定部分等,需要细致研究。我们认为,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中。

4.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

4.1.1 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基础会计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4.1.2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知识性、专业性理论太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重视会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与专业能力的训练的有机结合。(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的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选择性不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易创新。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指向:(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知识把握、理论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相益结合的教学要求。(2)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4.1.3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等模块群设计教学单元,依据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2)具体教学内容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顺序一是按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出纳基本技能、理解会计专门方法、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记账员能力培养、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3)根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在学习该课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2.1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知识教学目标是:在正确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能熟练处理小中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能认知大企业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能会查找上市公司的特别业务的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

本课程的技能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从事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中小企业各会计岗位的会计事项处理。

4.2.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较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日新月异,会计处理事项和处理原则含量膨胀,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作为教学内容已经无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急需解决的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优化一套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课改的主要指向是,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按照下列级次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

必须熟练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小中企业为基础的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主体内容。也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认知的扩展知识和技能,以中型、大型企业特殊的、非日常经济事项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补充内容,可作选择的考核内容。

链接的知识和技能,以上市公司为基础的特别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提示内容,不做考核。

4.3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3.1 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中小企业日常成本计算和核算,技能目标是学生能运用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具备在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4.3.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性强,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较差;职业教育的特征不明显,能力训练体系不足,与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有差距,项目特征不明显。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指向是依托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课程改造。具体讲,按照成本计算的难易程度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特点,设计七个成本核算教学活动案例引入成本核算项目,实现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项目主要有:(1)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是简单的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是成本核算、成本要素、成本核算基本流程、企业类别及特点等。(2)生产单一产品企业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成本在完工成本与在产品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 (3)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等。(4)品种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品种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品种法的特点、适应性等。(5)分批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的特点、适应性等。(6)分步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法的特点、适应性等。(7)成本报表信息与分析。案例引出成本报表的编制与信息分析基本流程;知识点:成本报表的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成本报表信息解读等。

4.4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4.1 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其功能是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五年制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2)应当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4.4.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实务课程在职业教育范畴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的选择问题、教学难度与效果问题、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问题等。为此,我们针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对财务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一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要求,重点以资金管理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建立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组成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二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日常业务为依据,运用案例引导模式构建财务管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江苏职教网.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篇(6)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前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会计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充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通过对高职会计课程的改革创新,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将学科作为中心,这种课程设置观念存在显著的缺陷,无法满足当前就业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重视学科体系。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使用大学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知识的编排上,各个专业学科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与完整,而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主要适用于学科型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方面,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能够达到某一个财经职业岗位标准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发展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2.高职会计课程划分过于细致。传统高职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不同的学科体系,在专业设置方面过于狭窄,知识理论结构明显不合理,而且课程设置方面缺乏一定的横向联系,专业课程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整合,造成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较差,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3.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传统高职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的设置数量比较少,一些选修课的内容局限于会计专业范围内,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就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4.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传统的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高职会计教师讲授内容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做笔记为主,这种课程模式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

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应当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传统高职课程设置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整合,探索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且能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通过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基础学习,强化技能训练,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能够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还要重视选修课的设置,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要突破传统专业的束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应当根据就业市场中的实际需求,在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引入“通才”思想。高职会计专业应当针对“大专业”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课程内容中加入适当的财经类专业知识,以此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例如:大多数中小企业中的会计岗位对于税务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了解与掌握会计知识,还要熟悉与税务专业相关的知识。

2.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要突破传统能力的束缚。高职会计学生具备的会计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职会计学生能否适应会计工作的需求;同时高职会计学生还应当掌握一些通用能力,例如:自我发展、承受挫折、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高职会计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因此,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应当重视复合性课程与通用性课程的增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能力。

3.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要突破课时分配的束缚。传统高职会计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采用先对理论进行灌输,然后将这些理论集中起来进行实践的方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的统一性。在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安排的过程中,高职会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应当进行相互的穿插,以此增强学生对于高职会计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高职课程中涵盖的内容。高职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传统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分配比例为3:7,无法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应当重视高职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放在同一个位置,而不是专业理论知识所占比例超过了实践所占的比例,在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还要将教育与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学习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高职会计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结语

会计专业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实践性非常强,高职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才能够促进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咏平.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J].市场论坛,2010(10).

[2]崔红敏,岳颖.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3]孙晓辉,林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5).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企业;有效对接;实现机制;财会类专业

目前浙江67所普通高校和20所独立学院几乎都开设了财会类专业,平均10名毕业生中就有一名学财会,而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显然跟不上毕业生的增幅。财会行业已属于饱和行业,毕业生要有工作经验,要有职称才好找工作,企业等用人单位不怎么喜欢应届生,招聘时“2-3年实践经验”的条件,直接致使财会类毕业生一次就业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主要是由于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重理论轻实践、高校与企业间人才未能实现有效对接所造成的,而实践能力的缺乏恰恰是其突出表现。本文拟以财会类专业为例,对地方高校与企业间人才有效对接的实现机制作一系统的研究。

一、地方高校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财会教育与企业间的联系十分松散和随机,没有能够建立系统而有机的联系,造成当前地方高校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高校和企业间人才的有效对接,具体表现在:

1、培养目标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层层次的高校均开有财会类专业,但地方院校与其他大学基本上没有区别,在人才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等方面大同小异,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导致财会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间的距离较大。

2、专业课程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知识的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实务中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要求。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规范。目前的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解、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没有改革,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的大纲、教材和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乏创见。工作前后财会类学生相对其他经管类专业学生活跃度普遍不足,较为“死板”,已成为学校和企业的共识。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应用型财会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根植于施教者的思想之中,理论教学主宰着教育教学的阵地,实践教学的空间有限。在被调研走访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90%的人认为,在校财会专业课学了不少,但如果直接到企业从事财会工作,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5、高校财会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据不完全统计,在实际财会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教师不到10%,经常到企业参加财会工作实践的教师不足20%。近年来,随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新教师以及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日益增多,他们缺少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指导教师由理论授课教师兼任,教师实践指导意识不强,专业理论和企业实践脱节较为严重。

6、忽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各高校在加强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服务优良的道德思想体现较少。

二、地方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改革理念和思路

(一)改革理念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这类企业和单位的财会人才还是十分紧缺的,但对财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并不是太强,它们要求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既能从事财会工作,有时还要一专多能,能从事其他企业管理工作如人事管理等。在专业方面,要求专业能力强,岗位适应快,努力培养财会人才的职业判断能力。正因为如此,校企合作下的地方高校财会人才培养改革的理念是:培养适应巿场经济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改革思路

我们力求能够构建一个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培养财会人才的机制,将企业需要与学校培养紧密相连,最终实现人才有效对接,提高学生就业率,缩短就业距离。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具体将体现在以下方面:A、人才培养方案改革;B、专业课程设置;C、教学方法改革;D、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边教学边实践;E、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F、探索合作培养、共建基地等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方式,实现学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地方高校与企业间人才有效对接的实现机制

1、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企业有效对接机制

地方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财会人才,所谓地方应用型财会人才,是指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熟悉中小企业财会实务,能熟练运用财会信息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高级财会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高校十分了解地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财会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方案。这方面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调查;②地方高校财会类人才培养与其他大学的区别;③设计企业界参与制订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机制。

2、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有效对接机制

课堂教学内容是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基础。可通过建立学校、政府与企业的联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确定、教材的编写等);同时遴选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案例纳入教材或授课讲义。这样,通过教材开发、实践课题及案例教学手段的运用将理论与实践环节进行链接,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的“零距离”。这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①明确财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②提高财会专业知识的重要程度;③各学科知识注重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④及时更新财会教学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等;⑤与市场同步的教材编写工作;⑥适应企业需要,鼓励学生报考各类会计资格证书。

3、教学方法与企业有效对接机制

财会专业课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特别强调实践性,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直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①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精讲多练式等多种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如自助式教学法,有选择地让学生自学讲授一定的课程内容,教师作总结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实践教学逐步采用“情境逼近式”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可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环节机制

财会专业实验体系的设计应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角度出发并符合提高实践能力的规律,这方面主要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利用我校国家级经管实验中心,探索全真企业情境模拟实验教学体系。②校企合作,辅导学生参加省财会信息化竞赛的实践;③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主动与会计核算规范的单位取得联系,建立财会实习基地,真正建立起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④手工模拟会计核算与计算机模拟会计核算并行开展问题研究。

5、校企合作提高财会专业教师知识结构、水平的机制

随着财务、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财会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我们提高专业老师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为此我们须明确并做好以下工作:①市场经济对财会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②财会教师下基层、不断地充实其对会计实务的了解,持续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需求。③加强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的的培训。

6、探索校内外“双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熟悉实务,加强实践,把会计学、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落到实处,我们经过充分酝酿论证,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双导师制”指导制度,目前在聘的校外导师已达100多名,分别来自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和企业,且大多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是为每位在校生配备二位导师,大二配备校内导师负责其专业学习,大三配备校外导师负责其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双导师制”的目的是试图寻找一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在校大学生既具有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也应具有融入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校外导师的专业实务指导作用,稳定实习基地,在我校六届双导师制的基础上,探索提出“校外导师”的长效机制:①建立联系单制度对学生接受校外导师指导进行过程监控;②设置“双导师制企业实践”课程,学生接受校外导师指导成绩计入该课程学分;③校外导师作为实践教师由学校颁发聘书;④每年安排校内、外导师座谈会与师生见面会;⑤学校拨专项经费用于支付校外导师的薪酬;⑥利用短学期等聘请校外导师举办各种不同形式及内容的学术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本文考察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其他类型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办学特点,期望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形成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的教育机制,制定出适合地方高校的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财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实现财会类学生就业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黄淑珍.实用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济宁师专学报,2006(6)

[2]余兴无.浅探校企联合培养会计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会计之友,2009(3)

[3]张传明.基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教育改革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