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做课外阅读方法

做课外阅读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0 10:45: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做课外阅读方法

篇(1)

一、制定目标,计划而读

凡事预则立。如何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呢?首先,便是要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要具体、翔实,具有可操作性。每天都要有计划。教师应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可一曝十寒。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真正阅读,因此对于学生读课外书的黄金时间,更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

二、教给方法,学会阅读

1.学会精读

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即一字一句也不放过,是完全性阅读。

2.学会略读

略读是不完全性阅读,它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略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真正达到“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250字”的速度要求,并且要逐步提高,力争做到“一目十行”。如果学生能掌握这种方法进行读书,那么肯定会受益终生。

3.学会做笔记

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积累知识,那么怎样积累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做笔记使知识更准确。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到佳词妙句时反复揣摩、吟诵、领悟,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或对原文提出批评和商榷,或把原文的内容、观点和其他同类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比较和分析,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不管是写入小册,还是记入卡片,都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由于坚持这样做,经常这样做,学生逐步加深对所读作品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从而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达到阅读的目的。

4.学会交流

课外阅读要取得预期效果,还须良师的启蒙和与益友的探讨。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要让他们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一字为师。这样学生便会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做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延伸阅读的外沿,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5.课内与课外相联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都是中外名著的节选,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适时地阅读原著,便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收到事功半倍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氛围,快乐阅读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在舒适、安静的氛围下读书。

1.开放阅览室,经常组织学生到阅览室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览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管理借阅。

3.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四、积极评价,坚持阅读

为了让阅读坚持前行,在阅读指导中,我们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最大限度地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1.开展活动,促进阅读。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课本剧比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展览读书笔记等,这样就扩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从而促进阅读的继续前行。

2.行为鼓励,延伸阅读。

小学生毕竟还小,阅读的良好习惯还没有养成,在阅读指导中就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他们做到:一要定书。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订读书计划,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关键在于坚持,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时不时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班级中学生一个个效仿,就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全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拓宽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丰富阅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受德育、智育与美育教育,使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是保障课外阅读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阅读就没有持久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阶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更重要了。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印证了学习兴趣的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使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读书活动,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入手。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就小学生课外阅读而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是前提,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则是取得课外阅读实效的关键。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课外读书的方法尤为重要。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品种繁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好书推荐给学生。

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课外阅读指导重视个体差异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3.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

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时间合理安排课外阅读

小学阶段,就语文教学而言,各学段特点明显。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

5.指导学生做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篇(3)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不要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其实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和提高,课内阅读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前提和基础。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我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在四年级到初二下学期。这一阶段为最佳阅读期,因为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可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初二下学期,学校会为中考而改变教学,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的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如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若阅读的缺乏会带来明显的后劲不足,表现为,许多大、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下降,尤其表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使许多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束手无策,不仅直接影响语文成绩,而且影响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的成绩。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兴趣和习惯相结合

课内教材与课外读本相结合,学生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相结合。简单地说,课外阅读的内容应与课外教材保持一致性或相近性,按“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本册教材,把每个单元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利用好学校统一发放的“课外阅读本”,根据每单元每课的内容,并结合课外读本的内容,进行教学。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课内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若放任学生去找任何书籍去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另外,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把描写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一划,圈一圈,自己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领悟以及读书时的体会、疑问等,在句子旁边批注。长期坚持,学生课外阅读也养成了边读边批划的好习惯。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给学生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活的思想自由翱翔,这样学生就会读有兴趣,读有目标,读有收获。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读过一本读物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摘抄下来,让学生有感而发,写读后的感想、写随笔。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例如:古诗词摘抄本、成语摘抄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名言警句摘抄本、读后感、仿写、续写片段等。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掌握好课外阅读的三个原则

1.课外读本与课内教材相匹配。若匹配课外阅读就能延续课堂教学,例如:学习《陈涉世家》,就让学生学习课外读本的《项羽本纪》选文,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英雄不同的风范。通过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因为在课本之外会发现有更多的东西和书上的内容一样精彩,内容匹配之外还要注意量的匹配,不要贪多。

2.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有适当的指导。“适当指导”是指在那些会有阅读难点和文字障碍的文章上才要教师指导一下,比如遇到较难的文言文,若不作适当的指点,学生读不懂内容,往往读不下去。又如议论文、说明文等比较讲究技巧的阅读,不妨事先就准备好一些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从内容、方法、观点等让学生有成就感。

篇(4)

(小博士)

同学们,老师经常强调要我们发挥课外阅读的自主性,这是因为,阅读的自主性越强,课外阅读的面就会越广,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浓,这样才能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那么,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该如何发挥自主性呢?

一、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同学们可以自主创办“班级图书室”,每个人都想办法,为管理、借阅图书献计献策;同学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在家里建立一个“小书房”,为自己营造一个温馨、充满情趣的“读书小天地”。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利用班级板报、年级橱窗,自主开辟课外阅读栏目,比如“读书心得”“读书乐园”“好书伴我行”等。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同学们可以自主地将教材中的课文与课外读物进行对比阅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课外读物阅读。

三、运用熟悉的阅读方法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阅读报纸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快速浏览,捕捉到要点后再仔细阅读;查找资料的时候,我们要先确定阅读目标,然后快速浏览,最后再认真地细读。当然,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阅读方法。

四、确定阅读笔记的形式

每个同学的家庭环境不同,各自的经历也不同,对同一读物的感受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自的阅读习惯,自主确定记读书笔记的形式。

五、设计展示成果的方式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课外阅读

人们常说: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是一个素质高的民族。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他就会不断的进步。因为,语言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在读书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文化,也就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认识,优化了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其中,语言文字积累的途径是听和读。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要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吸取名家名篇的精华。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呢?

一、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从媒体获得直观知识,对静心读书兴趣不浓,因此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面,我们教师首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有趣味的课外阅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乐中学,趣中获”;其次应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他们从有限的文字中领悟到无穷的内涵;再次,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应以表演、游戏等形式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最后,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小学生自觉进行课内、课外阅读。

二、教给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赋予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教给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比如边读边想法、联系实际法、情感体验法等,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其次教师要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识,要把指导课外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将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最后,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时应注意精略并重、读写结合,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归纳总结,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逐渐领悟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在平时课外阅读时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三、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反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起来后,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推荐的读物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文章的语言就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会感到十分亲切。因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就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本身便是极具创造因素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积极倡导“标新立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四、教给学生课外阅读、做阅读笔记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篇(6)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

2006年8—9月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甘肃省永昌县的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新城子中学、红山窑中学、焦家庄中学、东寨中学、六坝中学)的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

6、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76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

A 感兴趣70%,

B 一般 24%

C 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

A 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

B 娱乐休闲8%

C 提高写作能力 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

A 双休日24%

B 完成学习任务后49%

C 随时读27%

阅读时间长度:

A 每周2小时内20%

B 2-4小时56%

C 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

A 作文选 30%

B 故事书 8%

C 影视娱乐10%

D 中国古典名著 15%

E 童话寓言 10%

F 武侠小说 3%

G 杂志 1%

H 诗歌散文 2%

I 卡通类15%

J 言情小说2%

K 报刊类5%

L 外国名著 0%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

A 随便翻翻8%

B 应付式15%

C 认真做笔记77%

有无计划性:

A 有计划30%

B 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

A 10本以上0%

B 5-10本 0%

C 1-4本 75%

D 0本 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

A 自己买50%

B 向别人借30%

C 学校图书室20%

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

A 父母40%

B 老师38%

C 朋友20%

D 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

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

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

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五、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2000年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少于或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议论,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调查中发现,“阅读书源”来自自己购买的比例大,研究“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潜力很大。“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教师不重视。调查中,老师没有强行要求的占60%,很多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看课外读物”时说,老师不强行要求,也看不懂。

2、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这一代孩子基本在电视机、VCD前长大,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语言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如今,家家户户都了有电视、VCD机。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听音乐。80%的学生把“休闲娱乐”当作阅读目的,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体语文教师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作业量,调整出课时让学生读书。给出书目让学生去读,没有书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到2本。学校也应开放图书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语文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篇(7)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制订计划与实施监控 适时调节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88-02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Flav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一个是元认知知识,即有关个人、任务以及策略的知识;一个是元认知控制,它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和相应的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即知道何时做,如何做,即有关修正人、任务以及策略的知识。

元认知策略则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例如,假如你读一本书,遇到一段读不懂,你该怎么办呢?你或许会慢慢再读一遍;你或许会寻找其他线索,如图、表、索引等来帮助理解;或许你还会知道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这意味着你要学会如何知道你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你自己。此外,你还要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或者能说出什么是明智的,什么不是明智的。所有这些都属元认知策略。

在指导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元认知策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既对整个阅读活动进行了解、评价、监视和调节,又对阅读认知结构中的其它因素进行了解、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阅读认知活动的效果、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学生阅读主体性的发展。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二十一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中,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与元认知是紧密联系的。强调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性,就是强调学生成为课外阅读学习活动的主人,并能自觉地管理、调控自己的课外阅读。而这正需要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特点,改进自己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将促进学生整个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它不仅为学生了解和调控自己的阅读活动提供可能性,也为学生了解和调控自己课外阅读多方面的活动提供可能性,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性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心灵交流等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边读边思考、加强课外阅读等,习得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读自悟自答、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策略等,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语文。我深切地感受到,元认知策略在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一、指导制订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包括设置课外阅读活动目标、选择阅读材料、制定实施步骤及分析如何完成阅读任务。给课外阅读活动做计划就犹如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性地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有了许多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各位教师就要着眼于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涉及阅读时事新闻、科学知识、文艺作品、历史故事等不同的门类,进行广泛地阅读。

制定了目标后,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好阅读材料。为此,我让学生开展讨论,结合平时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确定大家喜爱的课外读物,如《伊索寓言》《科幻故事》《鲁滨逊漂游记》《读者》《青年文摘》……或有益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或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或帮助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或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然后在班中设立了“图书角”,每位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一两本喜爱的课外读物借用到班级“图书角”中,每月进行更换,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自由借阅课外书。我还指导学生自己制订阅读活动计划,除了中午阅读外,每天需要阅读的定量字数,每周阅读定量的读本数量,每月要完成的阅读任务。为了落到实处,每天放学回家挤半小时作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这样,解决了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时间问题,保证了课外阅读活动计划的实施并完成。

让学生在原来阅读的基础上,自己调整课外阅读活动时间,制订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使学生读有目标、读有趣味、读有书源、读有时间。

二、指导实施课外阅读活动监控

课外阅读活动监控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课外阅读活动时监视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时间。这些都让学生警觉自己在阅读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只有专心地进行阅读活动,不断地练习从而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并保证活动时间,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效益。

首先,注意激发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兴趣。我利用一切机会调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尽力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克服课外阅读“一时热”的毛病。这样,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努力做到坚持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注重指导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主要有精读、略读、浏览、默读、朗读、选读、摘读等。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精读;略读、浏览的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了解大概内容;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带着问题阅读,做到边读边思考;还要重视朗读训练等等。当然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会意识到某些方法不恰当或行不通,需要尝试其它的阅读方法。这样,老师的科学指导就很有必要了。我注意各种阅读方法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科学指导。

第三,努力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阅读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会遇到许多疑难,或者会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平时多点拨、多鼓励,注重分层次、分阶段、分内容进行阅读训练。张弛有度的专项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故事会、朗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谈天说地、读书小报等形式,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交流,监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情况,了解学生的活动信息,随时提示学生出现的活动偏差,及时纠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指导课外阅读活动调节

课外阅读活动的适时调节,是与课外阅读监控相紧密联系的。例如,学生在意识到课外阅读不理解的某一部分时,他就会退后去读有关的段落;在阅读有困难的或不熟的内容时会放慢速度,翻阅有关的阅读资料等。

课外阅读调节能帮助学生矫正阅读行为,补救其阅读中的不足。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后,我经常性地让学生进行活动交流,提出一些问题,及时总结,让学生检查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的效果和阅读的经验教训,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经常性地采取调节和补救性措施,不断改善和提高阅读效果。随着元认知能力的提高,阅读活动中遇到困难后,阅读者可以通过自我监控和调节来不断改进自己的阅读技能,补偿阅读理解中的困难,提高阅读的水平与成绩,这已被不少研究者所证实。

同时,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还必须将元认知与阅读活动不良学生的动机、情感、信念、价值观整合在一起,结合当代“学习学”理论,努力将阅读活动不良学生培养成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展开更深入、更丰富的研究。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初步尝试元认知策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学会制订计划、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就可以加速提高课外阅读自我管理能力,切实发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主体性作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