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6:07: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篇(1)

关键词:借阅分析 索引技术 图书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很多图书馆也在实现自动化,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体现在由主机/终端模式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转变,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打破不同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障碍,为用户自动选择和传递所需文献。常用检索手段的预设,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多媒体及电子文献的

管理。

1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目的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否实现系统,系统的运行不需要特定的环境,使单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即技术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阶段,而本系统主要的任务是减少人力以及管理费用以用加速图书信息传输进程、方便的图书交互界面。是面向读者、图书管理员,方便检查、维护、查找系统漏洞。每个读者由图书管理员建立统一的账户,根据读者提供的卡号,判断借阅权限。基本的功能包括借书与还书的过程,如果满足借阅条件,将图书借出;要还的书籍交给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会根据用户信息,检查读者的图书证号,进行相应操作后将图书归还图书馆。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针对一般图书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供人查阅对不了解的条目的解释,通过对图书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分析,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其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包括图书信息、读者信息、读者级别信息、借阅信息和系统用户信息。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包括.登录功能、图书管理功能(图书入库管理与图书的查询操作),读者管理功能主要有读者登记与读者查找功能,图书借还管理功能包括借书与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功能主要进行添加,删除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然后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性能上必须包括检索速度与系统的可靠性。技术上的难点主要是大量数据的检索,因此,针对需求分析以及相关技术我们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技术。

2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用户使用自动化。本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图书借还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最终必须转换成详细设计,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出数据字典。设计出满足系统需求的各种实体,对读者信息实体的描述,对读者以及属性信息的定义;画出用户信息实体E一R图,对用户信息以及属性的描述;画出借阅信息实体E一R图,描述借阅信息实体,刻画各实体间的关系。系统数据流图描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输入输出,用数据流把这些加工连接起来,进行书籍的分类及书籍信息的处理。根据读者类别表,读者信息表获得读者信息,读者可以查询借还书信息,借阅情况等。系统详细设计包括登录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读者管理模块,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流以及流程设计。登录模块主要是验证用户身份,要画出图书登录界面的流程图,判断是否为合法用户;图书管理模块包括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主要描述了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图书查询子模块查询图书信息;读者管理模块包括读者登记子模块,登记读者的一些信息。还包括读者查找子模块,列出读者所借书籍信息;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包含借书模块,实现借书功能,还有还书模块,实现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模块,要画出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流程图,实现系统用户与普通用户的设置。数据库设计。我们使用为Access2003数据库系统。为图书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命名为T1,设计图书信息表,表名为book。设计读者信息表,表名为user,读者级别信息表,表名为rl,设计系统用户信息表,表名为ADoper,设计借阅信息表,表名为b1。

3 图书管理系统检索算法

这是整个图书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的检索算法能够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性能。随着图书的类别与数量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其检索成为系统性能的障碍,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检索模块,能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图书检索算法。即基于类别、日期和类别日期的索引表。图书类别和图书日期索引表为二级索引,图书类别索引表和图书日期索引表。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里已经呈现出海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数据检索成了业界关心的问题。数据挖掘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整合了多种学科技术,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检索的效率。在我们这个系统中,它主要是通过统计出读者近期所借阅的书籍,然后进行相关运算,得出读者借阅书籍的类别,年份等信息,接下来再将这些信息加以扩展,设置缓存,利用相关算法统计,直到重新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采用分块处理的机制,具体算法包括建立类别日期索引表,检查无误后进行了初始化缓存,放入相关借阅的书籍,然后使读者能够进行正确查询,用数据挖掘技术,经过相关运算后放到读者偏好的书籍,采用LRU算法,数据挖掘技术与索引表的结合,对书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加速检索的速度,并推测读者未来可能借阅的书籍,充分发挥数据检索的优势,把这些书籍提前放到缓存中去。

4 图书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与测试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用户登录窗口是用户和管理员进入系统信道,用户登录窗口起到了保护系统的作用,本系统的最大登录次数设置为三次,密码不正确则系统会出现信息提示。若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正确,方可进行系统界面。主窗口及菜单的实现。这个部分要求设计界面好看,实用。主窗口是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用户通过登录接口进入的就是主窗口,并在这里实现系统各功能。菜单栏下面的工具栏有四个快捷图示。图书管理模块的实现。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图书信息,对某图书信息进行修改,为图书信息删除等对图书信息进行编辑。对图书管理系统检索功能做性能分析,将把图书类别作为聚类对象,检索方式主要有直接进行检索,建立类别和日期索引,进行检索,在索引表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检索。读者管理模块的实现。其窗体与图书入库处理的窗体类似,但所有的数据项都不能为空,查找方式采用的是多条件查找和模糊查找。另外,还有图书借还管理的实现、系统维护管理的实现,最后进行系统测试,结果标明检索时间、可靠性达到需求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1] 麦中凡,吕庆中.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云计算的介绍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利用互联网提供相关服务,具有增加、交付和使用三个模式,一般会涉及到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在计算机专业领域里,云通常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又可以分为狭义云计算和广义云计算两种,狭义云计算是指网络的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以按需和易扩展的方式来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相关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这种服务可以与互联网、软件等相关,也可以是其它服务,一按需和易扩展的方式来获得所需资源。这样的话,通过云计算就可以将计算机能力当做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上进行流通了。云计算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将计算机的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然后用户根据需求来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使计算机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是电厂模式、效用模式、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由此看来云计算也是经过多次发展和转变之后才到达今天这样比较成熟的水平。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编程、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五大关键技术。云计算发展到现在,主要可以向用户提供三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指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平台即服务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并且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软件即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这些软件用户无需购买,通过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帮助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2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般来说,每个高校的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这其中包含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且需要组织专门的图书管理部门来对其进行管理。传统的高校图书管理系统按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五大功能:

2.1 基本信息管理。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读者管理、图书入库、系统参数设置等;2.2 图书查询与借阅管理。图书查询方面主要包括馆藏信息查询、目录检索、分类导航、读书指引和用户历史信息查看等,图书借阅管理主要包括借书管理、还书管理、借阅书籍续借、借阅信息查询、罚款管理和挂失管理等;2.3 图书订购管理。图书订购管理主要包括新书订购、图书订购推荐、图书订购信息管理等;2.4 管理员管理。管理员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员工作情况、出勤情况、岗位情况和个人业绩等;2.5 用户及权限管理。这项功能主要是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不同的用户登录图书馆系统后拥有不同的权限。

3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信息用户需求和社会信息量日益增大的巨大压力,很显然,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高校目前的需求,所以,需要借助云计算这种高新技术手段来研发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使之能够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与大量数据存储的要求。以下是从理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成本可行性三个方面对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

(1)理论可行性。首先,我们知道,云计算能够让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当作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上进行流通。其次,云计算是具备管理集中化、功能开放化、处理规模化、存储海量化和客户端轻量化等特点。所以,利用云计算可以将高校图书馆整合成地域宽广、存储容量巨大的分布式网络图书馆。另外,近些年来,云计算受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云计算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已经有许多的文献对云计算理论进行介绍,这为云计算理论的推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技术可行性。云计算的技术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了,对于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每个图书馆都可以利用现有的服务平台将数字化的信息全部或者部分上传至云空间,统一由云数据中心来组织和调度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存储,还能够使海量资源在统一标准模式下互补链接,让各类资源的按序存储和使用,使服务更加方便和个性化。

(3)经济成本可行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建设费用,而且成功运行之后还能够减少管理的成本,相关软件和技术的更新都是由平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图书馆不必支出额外的费用,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使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更加科学。

4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4.1 搭建云接入平台。现阶段,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首先需要搭建一个有效地云接入平台,让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客户端登录到这个“云”。这个云接入平台要具备有效的安全保障系统,防止用户信息泄露,还要满足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相关要求。云接入平台要能够鉴别有效用户的身份,防止非法入侵。另外,云接入平台要容易接入且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访问和检索等相关操作。

4.2 功能设计。这个系统不仅要具备传统图书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图书查询与借阅管理、图书订购管理、管理员管理和用户及权限管理五大功能模块。还要在传统图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例如,保证图书信息能够共享、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论文创作和存储、RSS以及其他在线协同办公等功能,让该系统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

4.3 系统设计。首先,该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增加一个云模块。需要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至少三个对象,读者、图书和管理员。需要创建至少三张表,读者信息表、图书信息表和借阅记录表。在将概念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一个主题对应一个数据库、一个对象对应一个表、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字段、一个实例对应一个记录等数据库创建基本原则。另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三大方面,可以采用防火墙以及相似安全防护系统对该系统进行防护。

5 结束语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其优势非常明显。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对于满足高校图书馆现阶段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了软件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提高了网络的利用效率。相比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用性更高了。

参考文献:

[1]李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7).

篇(3)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促使信息化水平成为了对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也成为了重点内容。在高校图书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化建设,既是为了让文化发展得到促进,也是为了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这对于教育体系其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

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必要性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得图书管理变得标准化。借助于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图书信息的相关采集、整合以及开发利用等。对于图书管理相关信息化建设而言,图书资料的数字化转储以及标准化管理或者是网络管理,都属于建设内容。这就意味着,对于高校的数字化建设而言,有关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更是高校当中学生老师一致的需求。令高校的图书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可以令图书资料得到更好的共享。对图书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让资源共享的效果得到提升,也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发掘。有关于信息化相关建设的实际认知,与优质资源的获取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对高校图书管理相关信息化建设进行落实,既是为了获得优质资源,也是为了顺应时展。

(二)现状

虽然有不少的高校都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得十分到位,但是有关不同高校其图书馆间的交流或者沟通,依然十分稀少,这也导致了不同的高校图书馆只对部分数字图书资源进行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图书馆资源的实际利用。如果图书管理没有实现信息化建设,那么读者必须利用过去的借阅方式,这无疑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只是,尽管有些高校将图书管理信息建设落实到位,读者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依然比较低,而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可能是因为图书馆没有注重相关宣传工作,也没有让读者了解到资源使用的办法,或者是程序使用不人性化,以至于读者干脆放弃使用。除此之外,有一些读者对于数字图书的信息获取能力并不强,只会简单的搜索操作而不知道如何检索下载相关资料,反而影响到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图书管理系统也存在故障的可能,或者是遭遇攻击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以至于出现信息丢失或者被更改的可能,无疑是对公共网络安全的巨大威胁。

(三)存在的问题

在于高校图书管理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当中,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以及解决。首先是,无论是图书管理相关的信息化意识还是相关水平,都存在不足之处。依然有部分的领导或者是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有十分明显的信息化意识不足的情况存在,这也导致他们对于图书管理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了解过少,也不具备要求的专业水平与专业意识。即使是已经实现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也有水平不一的情况存在,无论是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还是重点高校以及普通高校之间,关于图书管理相应的信息化有关建设的实际水平,差距都比较大。重点高校无论是相关经费还是技术的支持,都要比普通高校更有拥有更好的资源,这无疑导致了他们之间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差异与差距。

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信息化深度存在不足,也是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作比较明显的问题。有不少的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其制度不够健全,而很多工作人员都属于教师或者领导家属,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缺少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以至于并没有办法让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很多负责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维护人员是兼任,而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常常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修复。财力物力以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都会影响到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尽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高校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依然有很多高校的相关建设停滞不前,这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相关的深度发展与建设,无疑产生了严重的阻碍。除此之外,法律与技术缺乏保障、资金力度的不足以及设备的落后,都是在当下的高校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当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三、关于对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加强的办法

(一)法律法规与系统的完善

关于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中法律法规的完善,实际上是为了能够给图书其隐私权、专著权等更好的保护。虽然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图书信息化管理了,但是很多图书资料有关的管理并不具备很好的可行性,以至于权利落实并不到位。正因如此,才需要政府与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将具备可行性的法律法规实现制定出台,让其能够拥有法律支持与保障,也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从而令高校学生始终拥有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低于高校图书管理的相关系统,同样要做到完善。管理系统应该做到标准,满足相关建设的需求,也为老师与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帮忙他们更方便地获取资料与信息。系统相关管理体制的完善,更能够让资源共享得到更好的实现,也帮助管理人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化建设意识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图书馆当中的工作人员其相关信息化建设的素质与专业水平的缺乏与不足,使得其对于此建设并没有一个正确且全面的认知,也就导致其相关意识同样缺乏的情况,更可能造成信息化有关建设当中的问题出现。对于图书馆中信息资料利用率实现提高,需要让相关管理其服务的范围首先得到扩大,要让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读者在进行图书馆资源使用、利用等相关的需要的满足,也要让图书馆信息资源为教学提供服务、对情报职能进行开发。为此,图书馆可以和相关公司实现合作,或者是进行咨询室的建立提供辅导与服务,也对不同的参考资料等进行提供,方便读者获取资料与信息,从而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三)信息处理能力与能力的加强

要令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团队的图书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就要求相关领导或者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意识,且进行相关观念的更新。要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使得其能够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也拥有更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对于一些已经实现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高校,则需要注重信息的加强,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有更全面、及时的了解。这就需要做到信息的及时,以及保证信息的多样化,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四)营造科研学习交流环境

新型图书馆在建设时需要汲取国外的成功典范,把图书馆建成一个舒适、便捷、现代化的研究学习场所。例如,吸音地板为学生提供了安静的阅读场所;大量多媒体阅览设备为现代化信息阅读和搜索提供了便利;互动开放式多功能公共空间鼓励师生们在阅读之余,交流意见,激荡思想。阅览室、网络学习区、协作学习室、中庭休息区等错落分布,其中协作学习室可容纳3~50人的集体活动,满足师生讨论式学习和团队活动的需要。

(五)促进国内外图书馆之间的交流

近年来,图书馆先后成为国际图书馆学会联合会(IFLA)会员和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会员,参与行业国际会议与国际合作项目的机会大大增加。例如,2007年图书馆参加了“中国工具书资源全文数据库”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增进了交流。

(六)优化图书馆内部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图书馆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先后订立《复旦大学图书文献采购管理办法(草案)》、《关于订立图书馆合同的规定》、《电子文献采购办法》、《电子资源管理办法》等。二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工作小组,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如,成立“图书馆发展研讨小组”,为图书馆发展方向、分馆建设规划等共商大计;成立“馆藏资源工作小组”,调查统计馆藏分布,分析探讨文献移动的利弊,提出文献调整方案。

篇(4)

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以下简称集中式管理,加引号的除外)是图书、档案、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之一,意在通过信息载体的地域集中,实现信息内容的共享。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实现我国的信息化战略高度,推进"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进程;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解除体制制约瓶颈;加快现代网络技术应用,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纸张的出现,“图书”逐步从档案中分化出来。“档案”专指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某些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献材料包括技术图纸、影片、照片、录音带等。

关键词:档案图书一体化;信息资源整合;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

1 引言

我国图书情报档案实施一体化管理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依据,而且具有现实的客观需求和可供借鉴的管理模式。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看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是把图书与档案、图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从管理体制到工作程序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确定实施办法的最优化,求得最高效率。由档案、图书在学科和专业上的相近内核,提出实现档案、图书新型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对构建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当前阶段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图、情、档一体化用户监督、一体化政策法规以及一体化评估等动力机制。通过对他们的一体化管理,可以使其形成综合性信息网络,为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祖国的建设服务。

有鉴于此,如何为充分利用既有科研档案的信息,增加技术发展的机会,探索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加快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研档案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和新挑战。实行统一管理保证文献信息获取、加工、储存、传递等渠道的畅通合理控制信息流量,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处理要将重点放在研究文献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问题上,控制管理所必需的信息数量,提高文献信息传递效率、吸收能力和利用率深化文献信息开发层次,,图书档案信息员制度代表着图书档案服务理念由资源主导向用户主导转变的发展方向。

2 图书管理的基本内容

目前所通用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图书管理;第二是信息查询;第三是流通作业;第四是系统维护。这四大模块是图书管理系统的构成部分。其中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的征订工作、新书的登记、图书的编目等功能,把图书进库工作合理的建造成一个系统;流通作业包括预借、借书、还书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三种工作的工作量;信息查询实现在各种条件下,对于馆藏书查询、统计等工作;系统维护实现了对于本系统的合理运用,并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有效的解决。系统支持条型码扫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扫描枪对图书ISBN编码扫描时,就会自动从Internet上下载图书相关信息,如作者、书名、出版社、简介等信息,把录入人员的工作量降到了最低,成为信息化建设强有力的帮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实现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管理一体化的基本,虽然图书情报资料档案在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上存在诸多共性,但毕竟分属各个行业,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机构,从整体构想宏观调控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订出一整套合理、全面、长期的发展规划。

3 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图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知识。通过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具备了有效性和共享性,进一步扩大了这些档案资源的使用范围可扩大原始档案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保持随机存取。在网络平台上的档案电子文件比原件更易于导航有利于工作人员按需浏览也方便了使用者快速浏览所需要的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档案原件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资料档案信息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档案人员要管好档案,就要提前介入到电子文件和管理工作中,提前以管理档案的形式管理电子文件等有用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益。

4 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信息社会中,档案、图书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二位一体”的文献、信息中心,现代图书已承担一部分情报工作实现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是档案、图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的公开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而走向档案、图书、情报三者一体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更广泛、更迫切的需求,对图书、情报、档案的利用越来越要求公开化、社会化信息资源体系事实上也无法使图书馆与情报所、档案馆相区别各种情报技术,如缩微、复制、机检等技术生产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图书馆学、档案学是知识信息管理的二大学科,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有些地区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二者机构的完全统一。图书、情报管理以特定对象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对部门机构内部服务二者在现代社会本身没有太大区别使得图书与情报的界限已变得模糊,图书、档案的同源性决定了档案机构与图书馆、情报所服务对象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档案机构公众服务性不如图书馆、情报部门强。

5 职业道德素质

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情操,要忠于本职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处事公道。要胸怀宽广,谦虚谨慎,团结同志,互相尊重,爱岗敬业,牢固树立为图书档案工作无私奉献、奋斗终身的思想。图书档案工作是一项承载着知识宝库收藏和记录使命的工作,要求其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特别在新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情感的角度培养自己敬业、乐业、创业精神,从而树立起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自觉向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把工作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要全身心地投入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中。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

只有全面优化不断提升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真正发挥图书档案在现代图书情报档案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强化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永不干涸的动力之源。

6 结束语

图书馆服务是为了使读者获得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的自身修养,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读者人生的价值。图书馆服务赋予图书馆人员以崇高的职责、奉献的欣慰和清苦的价值。图书与档案虽然属于不同的文献资源,有自身的特点,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是作为客观存在,它们不仅载体相同、相似,而且服务性质、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是高度一致的。档案服务层次的需要,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图书管理将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在信息领域中的综合效能,提高信息报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体化建设是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的努力,包括培养专业的人才,才可能实现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学校图书馆 利用率 图书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服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藏书的利用情况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成果和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图书馆图书利用率呢?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我校在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与环境教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依山傍水,新颖别致的教学楼,通透式的围栏,近百米的风雨长廊,错落有致的整体绿化,校园内绿树红花,垂柳轻拂,花香四溢的优雅环境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充满生机的校园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大厅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长廊文化。例如:长廊文化中内容丰富,有学校的历史、校风、学风、教风、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古诗、三字经、画展、电脑小报、手工制作、书法展等内容,让人一进长廊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再如走廊文化:走上楼梯,就可看到雪白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礼仪,校园三字歌,师生作品(书法、书画)。从这些校园文化中体现着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书香气息。此外,学校积极开展文学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好”宣传发动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二、把好采购关,提高购书质量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场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藏书,作为读者的精神食粮,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因此,我们在选购图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做到采购图书既要有可行性和选择性,又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选择好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及与学生有关的复习资料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价值趋向、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一些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强的课外读物以及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建康发展的文学名著。另外,我们还对那些版本老化、内容过时、破损严重的文献予以剔除并做及时补充,使藏书保持最优化状态,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同时我们还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集中购买和零散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利用我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观、听课的机会,将那些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强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先行购买,回校后再上报有关领导。

三、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

新书到馆后,要使其尽快地进行流通,与读者见面,这就要求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我校自2008年始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较早地实现了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由微机著录代替了手工操作,这就大大缩短了图书编目的过程。在加工的时候,我们实行一条龙作业的方式。由一人拆包验收、给出分类号,一人盖馆藏章、打印登录号,一人贴白标、色标、磁条、条形码,专门有一人负责编目。如此各负其责,流水作业,大大加快了新书上架的速度。另外,我们还一改以往的做法,将大批的图书著录改为分散著录。具体做法就是将需要著录的图书,化整为零,即以三十种书为一批,先著录,并流通。然后再接着著录另一批图书……一边加工新书,一边总有可上架的新书,大大缩短了图书加工时间。

四、规范图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遵循图书馆的工作规律,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和学校具体工作,对图书室的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对图书室、阅览室经常打扫,保持室内整洁,整齐,给读者一个宁静,舒适的读书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对图书报刊管理、读者服务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对各班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借书常规培训,期末进行优秀图书管理员评选,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损坏图书,丢失图书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科学地管理好图书室的借阅工作,增加图书的流通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每学期平均每人借书5本,进一步充实各种类型的阅览资料,为教师教学工作及时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管好用好图书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新购的各种类型的书刊资料,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及时做好登记工作,有图书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除及借书、阅览、刊物、器材、资料、安全等管理制度。教育学生保护图书,爱护图书。学校图书馆的各种优秀读物,可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丰富课程资源,配合新课标,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学习主体的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自主探究是图书馆学习的优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校图书馆可以表彰和奖励那些热心图书馆工作,热爱读书并且借阅量很高的同学,通过开展评选“十佳读者”、“热心读者”的活动,每年评选出十位借阅量最高的同学予以表彰,在图书馆墙上张贴他们的照片,事迹介绍,这无益于他们的读书热情会更加空前高涨,并且使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学有榜样。另外,还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就是累计借阅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由原来的一证一书上升为一证二书,依次类推,鼓励同学们多读书。

图书馆以人为本,以书育人,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人人走进图书馆”群体读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到馆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图书流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篇(6)

关键词: RSS; 电子推荐技术; SQL; 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1?0088?0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login management system,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account based on users was set up in combination with SQL Service. The books and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are dynamically supplied for users by applying to the RSS technology with information infusion and push functions. The library login system based on RSS technology realized the users?centered service concept, and improved the personalized and technical library system greatly, and makes the library system more perfect.

Keywords: RSS; electronic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SQL; personalized service

0 引 言

20世纪80年代,数字图书馆首次出现,将图书馆的信息以电子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文献检索、项目管理等不再局限于纸质和人力,使图书馆进入了新的时代[1]。个性化图书馆首先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发[2],可以使x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借阅书籍进行自主选择。个性化图书馆虽然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是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3]。

1997年首次出现RSS技术,RSS(Really Simples Syndication)是一种简单聚合技术[4],它能够基于用户需求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但出现以来并没有达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数量陡然增大,此时RSS技术能提供导航作用,让人们在纷乱的信息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也由传统的人为、纸质服务转向了网络、数字化服务,但是信息化图书馆的产生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方便之时也造成了诸多麻烦,尤其是信息安全与保密性能和图书的快速准确查阅功能[5]。传统的图书馆登陆系统杂乱复杂,用户登录界面以后不能快速地查找到想要的书籍,并且在查找类似书籍时需要重新输入与查找,但是当用户不能够明确姓名、作者和出版商等一系列书籍信息时,查找就变得尤其困难,不仅耗时且错误率高[6]。用户的登录信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将RSS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登录系统,能够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为读者提供推送服务、参考服务、咨询服务、考量服务等,是提高信息搜索服务和阅读质量的重要环节。

1 登陆系统基础技术

1.1 RSS技术

RSS技术是一种阐述和更新网站内容的数据形式,是XML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解释为三种含义: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RDF Site Summary(RDF站点摘要)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易聚合)[5]。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技术,如图1所示。

1.2 图书馆登陆信息管理

图书馆是一个小型管理系统[7],设计图书馆登陆系统必须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图书馆的系统结构,才能更好地对用户登录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图书馆管理系统包括用户信息系统、图书信息系统和维护信息系统,如图2所示。

2 基于RSS技术的图书馆登陆系统设计

2.1 注 册

注册主要包括用户信息注册、图书信息注册。

用户信息注册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 对访问者输入和身份的合法性检验[8](包括输入格式、身份、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密保等),本设计加入了RSS技术,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户填写完善个人信息(包括职业、爱好、感兴趣的话题等),在完善个人信息中设计用户性格测试,通过测试完成对用户的兴趣爱好评价;

(2) 记录个人信息,加入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对注册者进行身份限定[9],以便后期规划分类,如图3所示。

图书信息注册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 图书登记入库编码,将图书按照类型与年限等信息进行编码;

(2) 将图书信息与注册人员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如图4所示。

2.2 登 陆

登陆界面是一个系统必备的基本模块,如今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登录界面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界面设计复杂又浪费登陆时间,因此在本系统中加入了RSS技术,用户在注册时通过了个性化记录,因此在登录时,只需简单输入用户名、密码,系统将根据用户的信息自动匹配个性化信息,推送具有个人特色的校验码完成身份校验[9],因此本登陆界面简洁方便又安全可靠,用户注册登录流程图如图5所示。

2.3 消息推送

用户进入登录界面以后,系统将会对读者进行消息推送服务[2],服务主要体现在用户查询借阅书籍。因为在注册阶段,系统已自动将用户信息与图书信息进行了有效匹配[10],因此用户在进行图书查阅时,系统能够快速得将读者想要的图书以关联度降序排列,用户检索过程的消息推送如图6所示。

在用户对书籍进行查阅时,如果读者找到了想要的书籍,系统会自动在页面对读者进行消息推送,给出与此次查阅书籍类似的相关性书籍,并且依据读者的注册信息与查阅书籍的相关信息给出信息推送[11];若读者未能找到想要的书籍[2],系统将自动给读者推送此图书馆中相关书籍和想要查阅此书籍的相关典藏地址和借阅情况,如图7所示。

3 平台设计

注册过的用户首先进入注册登录页面,完成信息输入,此时,信息将会传至数据库进行记录和验证,核对成功后,用户将进入个性化图书馆,如图8所示。

读者每登陆一次,信息将会自动更新一次,每一次查阅记录将会被数据库记录,记录读者查阅书籍的关键词和查阅时间,再进行信息推荐时,要综合比较关键词与持续时间对读者感兴趣的书籍进行判定。读者在完成阅读与查阅之后系统将会提示读者对图书进行评价与打标签,系统根据读者的评价c标签对图书数据和读者信息进行同步更新,再次对读者个性化登录界面进行调整,如图9所示。

更新的读者信息与图书信息通过RSS技术将读者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读者个性化登录界面,进行图书推荐时,首先根据读者在注册时的信息,确定读者的阅读兴趣爱好,在自动匹配的图书信息中进行检索,依据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出来的图书将会按照与用户的关联度进行排列,图10为推荐界面。

当用户有多种感兴趣的范围时,推荐系统会将推荐界面划分成几个类型,在类型处对推荐的图书进行打标,在推荐的大类属性上将图书按照关联和阅读时间再次进行排序。同时,系统将会收集查询与读者相近的用户群信息,依据相近用户群信息进行图书推荐,同时将实时更新此时大家感兴趣的图书与信息,依据整个图书馆的图书阅读信息对读者进行推荐,将图书信息实时、及时、有效地推送到读者面前。推荐扩展界面如图11所示。

4 结 论

当前,数字图书馆已广泛应用,但是在如今构建的图书馆系统中,大多数系统将重点放在了信息管理与移动数字的搭建上,而对登录系统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在本文的图书馆登录系统中,加入了RSS技术,构建了基于用户的个性化图书馆登陆系统,此登录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创新点:

(1) 基于RSS的图书馆登陆系统在注册登录时不仅方便简洁,还有效地保护了用户隐私,保障了用户信息的安全。通过对用户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使用户信息独立存在,用户的档案具有个性化[2],因此能够给每个用户独特的登录验证。

(2) 基于RSS的图书馆登陆系统在查阅界面能够实时保留读者信息(个性化),及时更新个人档案,快速依据个人偏好准确查找想要的书籍。本系统大大提高了检索图书的能力,缩短了搜索时间,使读者拥有更愉悦的阅读心情。

(3) 基于RSS的图书馆登陆系统在推荐界面能够将传统的读者索取模式成功地转变为推送模式[4],使读者能够轻松地扩展阅读范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在进行推荐时,读者能够在自己的搜索范围内意外得到更好的结果,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 基于RSS的图书馆登陆系统能够针对每位读者的信息,给予每位用户极具个性化的服务,使图书馆服务变得更加人性化、丰富化、多元化,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帮助每位读者扩展阅读视野,节省更多时间。

本文基于RSS技术,在目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具有时效性、可行性、广泛性的个性化图书馆登陆系统,通过RSS技术的推介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水平,提高了搜寻、阅读质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更好的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异.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子图书馆页面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2] 伍品竹.基于电子推荐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的设计[D].上海:复旦大学,2012.

[3] 周庆伟.基于SQL小型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4] 洪锐坤.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5] 沈雯.基于Web 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

[6] 宣皓升.基于B/S结构的图书管理系统[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5.

[7] 丁理华.高校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8] 李彤.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9] 杨龙波.基于ASP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0] 爱萨杜.学院电子图书馆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 学科馆员 实践模式

“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现已在各高校图书馆蓬勃发展,在认真学习并研究了相关系列文章后,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认可机制、激励机制,如果“学科馆员的神话”能在中学图书馆实现,中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就能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尤其对于那些渴望推陈出新,寻求服务管理新模式、新形象的中学图书馆来说,更值得一试。

1.中学图书馆服务水平长期低迷另有原因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小学图书馆尤其是中学图书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很多学校加快了图书馆建设的步伐,如增添图书管理人员,大批量地购置新书,配备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建造融图书馆、实验室为一体的科技综合楼或者独立气派的图书馆大楼,整个的发展状况呈上升趋势,令人欢欣鼓舞。但有一点与之不太相称,让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学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依然不高,绝大部分还依旧是简单地借借还还,存在着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上不去的问题,远远跟不上素质教育的步伐,更没有达到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化的中学图书馆服务效益却不佳,原因何在?作为一名中学图书馆馆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这固然与学校领导者们的教育理念滞后,中学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服务意识、科研意识不强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机制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对广大的中学图书馆馆员来说,还没有一个好的认可机制、激励机制承认他们的服务成效,激励他们的服务热情,而这很可能就是影响和制约中学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根本原因。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馆馆员都是些老弱病残的无用之人,真正的有用之才是不会待在图书馆的,这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这种情况,但近十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教育领先的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正逐步走向年轻化、知识化、合理化,可由于上述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中小学图书馆员的偏见依然存在,甚至连图书馆馆员自身说起来也有些底气不足,社会的认可对广大的图书馆馆员来说非常迫切。不过,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上已经有愈来愈多的关切的目光投向这个领域,广大的图书馆馆员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抓住各种机遇,迎接各项挑战,把图书情报服务工作做得更精细些、更出色些。

2.我对中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理解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辅轶老师在“学科馆员的神话”一文中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解决方案,我觉得在中学图书馆也可以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当然,中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不能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相提并论,相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深、精”而言,中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所要做的就简单多了,但大致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更容易推行,更容易出成效。

所谓中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定义,我理解为具有一定专业学科背景的中学图书馆馆员,与相应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了解师生们特定的学科信息需求,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相应学科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教科研服务,直接参与相应学科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活动。中学图书馆不同于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一般馆员必须是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本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图情服务需要。而中学图书馆馆员,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培训,具有了一定的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通过考核合格后就可以持证上岗。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中学图书馆馆员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思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吸引青少年学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在这一点上,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与学科馆员的工作性质一致。

3.中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的基础和益处

首先,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在中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有一个独有的优势。一般来说,中学图书馆里真正来自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管理人员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是中学里具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兼职或转行做图书馆馆员,这本来是中学图书馆的一大弊病,但如果在中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我想这一弊病也许恰恰就能转化为一大优势。因为这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老师大多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文化层次并不低,有些素质还很高,而且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比较了解,只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专业培训,很快就能胜任。但由于脱离了自己的本专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自己该定位于何处,现在如果让这一批人重新拾起自己的老本行,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图情服务工作相结合,相信他们在学科馆员这个位置上就一定会干得很出色。

其次,在中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一方面可以继续提高中学图书馆的地位,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广泛关注,尤其是促进学校领导者教育理念的更新。现在学校领导者热衷于申报省级、国家级、星级学校,对图书馆人员、设施的配备也基本满足条件,但也就仅此而已。像朱永新、高万祥那样倡导书香校园,思考中学图书馆发展方向的领导者实在是太少了,另一方面从内部来讲对广大的中学图书馆员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由于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又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因此整体就显得很松散,服务水平肯定上不去。如果在中学推广试行“学科馆员”制度,情况就会随之大有改观,因为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是负责与各学科老师紧密联系,掌握相关学科的教研动态,紧跟学科带头人,对一些热点问题及新观点、新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以二次、三次文献的形式揭示给读者,直接参与、推进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再与各学科教科研实绩挂钩,那么谁不争当这样的学科馆员呢?也许刚开始这会是个比较艰难的挑战,但我相信这将推动中学图书馆服务水平走出低谷,上到一个高层次,也可以大大激发广大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再者,在中学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也是为了与高校图书馆接轨。中学是大学的前奏,是铺垫,是基础。如果中学生们在人生的最关键期就已领略了图书馆作为精神王国的魅力,得到了从阅读到研究等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初步掌握了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一大课堂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他们进入大学,在利用图书馆方面就会得心应手、顺风顺水,如此也减缓了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压力。

4.中学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初步构想和实践探索

在中学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不可一蹴而就,而应当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即由综合走向专一,由粗犷走向细致,可以先设置1-2位,有条件的也可细化到各学科,这要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我认为比较理想又切实可行的一种简单模式就是设立一文一理两位学科馆员,一位由具有一定文科专业知识,人文素养较高的老师担当,另一位由具有一定理科专业知识,科学素养较高的老师担当。因为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素质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具备了一定的科学人文素质的中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创造新的更有用的知识。如果单设一位学科馆员,那么各学科兼顾可以说很难做到,而且不利于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如果条件许可,则最好设立每一学科的学科馆员,这样学科馆员的图情服务工作会更细致、更具体、更深入,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中学恐怕寥寥无几。我认为在中学图书馆设立一文一理两位学科馆员应当操作方便,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那么这些学科馆员从何而来呢?方式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产生大致相同,只不过恰恰相反的是以“外部适应模式”为主。所谓“外部适应模式”就是图书馆从各个不同专业招募一些愿意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然后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学课程的培训,再推向服务窗口,成为学科馆员。前面我已提到中学图书馆员大多是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学校老师担任或兼任,只需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学课程的培训即可,所以应当属于外部适应模式。高校图书馆主要以“内部适应模式”为主,就是图书馆从自己的图书馆馆员中挑选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通过一定时间的特定专业课程培训,然后推向前台的服务部门,成为学科馆员。中学图书馆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中学图书馆里真正从大学图情专业毕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很少,“内部适应模式”根本无法进行。

另外可以尝试“学科馆员”派驻模式,就是各中学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从各学科选派合适的人选进驻图书馆专门从事图情服务工作。

2004年底开始到2008年我馆进行了《中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课题研究,经过4年多的摸索、实践、反思,再实践,到目前为止,我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已初具成效,图书情报服务链接基本形成,我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主要通过这样六个步骤和要求完成:(1)确立学科馆员跟踪模式和承担项目;(2)确定学习日制度;(3)建立通畅的信息互动渠道;(4)优质动态的图书资源建设;(5)组织新颖多样的图情服务活动;(6)撰写图情服务心得感悟。

虽然课题研究已结束,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成效已逐渐显现,与制度运行之前相比,我馆的服务状况大有改观,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学校的教科研与我馆的合作逐渐加强,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收获。

通过以上分析和实践,我认为在中学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应该是可行的,这也应该是今后中学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有条件的中学比如苏南一些基础教育发达地区,这里的中学图书馆整体的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完全可以率先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5.问题与建议

(1)各学科馆员的跟踪联系很容易因松懈而断链,造成信息不畅或滞后,必须注意。

(2)我馆的四位专职学科馆员因是专职又是文科出身,所以在利用馆藏资源进行图情服务的工作较为主动全面,从主动联系到资料配送,积极参与研讨所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撰写心得论文等;理科学科馆员因为是兼职,所以在利用馆藏资料进行图情服务方面较为被动,有所欠缺,图书馆在人员配置方面要注意文理兼顾,这点很重要。

(3)学科馆员还要注意自身素养和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积极关注新思想新动态,不仅要与时俱进,甚至还要有超前意识,这样在图书情报服务方面才能占据主动地位。

(4)学科馆员不能仅仅起到桥梁作用,还要主动利用馆藏资源进行学习研究,积极参与本学科教科研活动,并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二次文献服务于教育教学,学科馆员的参与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待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