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品牌运营的重要性

品牌运营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6:07: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品牌运营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品牌运营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品牌运营;品牌运营审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

谁拥有品牌,谁就能获得市场;谁能拥有市场,谁就能发展壮大。著名的营销专家PhilipKotler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1]琼斯教授认为:“品牌包含一个提供功能性利益的产品,再加上一些足以使消费者掏钱购买的价值感。”[2]1显然,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已经接受了“品牌”这个充满诱惑的概念,企业的关键是进行品牌运营。

一、品牌运营的三大要素

1品牌运营的企业要素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强调企业的品牌运营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是品牌运营中的企业要素,也是品牌运营的根基。表现为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等三个方面。这是品牌的核心性基础,更是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石。

2品牌运营的市场要素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应建立起符合国际目标市场规则要求的价值链,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并使顾客对品牌产生一种亲和力。因此,企业品牌运营的价值链、信誉程度及亲和力是品牌运营中的三大市场要素,也是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

3品牌运营的管理要素

在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系列运营中,市场主要考察企业的行为速率、渠道展示和环境支持。这是品牌运营中的三大管理要素。

二、我国企业在品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快速更新换代,企业之间在产品工艺和技术上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品牌运营的竞争。从目前情况来看,品牌运营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强、品牌运营的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而且不少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品牌运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关注的主要方面仍局限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销售市场,企业的策划部门仅局限于对外联系广告、和大客户进行沟通、公关等事务性管理。即使是那些已意识到并尝试开展品牌运营管理的企业,他们的品牌运营程序、方法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仅有少部分大中型企业把品牌运营作为企业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大多数企业没有完整的品牌运营计划,在制定或改变企业战略等重大决策时,常常忽视品牌运营的制约因素和重要影响。另外,大部分企业也很少开展品牌资源的开发效益分析,更谈不上建立完善的评估品牌运营管理效益的指标体系。如何改善品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品牌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已成为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品牌运营审计的开展对于促进企业提高品牌运营活动的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对企业品牌运营进行审计,可以更好地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的绩效,更好地理解品牌运营与企业目标、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并且也可为企业进一步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品牌运营审计的职能

所谓品牌运营审计,就是通过调查、分析和比较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合理性。品牌运营审计的有效开展,可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活动已经取得的业绩状态,使管理者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企业品牌运营的工作效率,保证品牌运营计划的所有部分能良性运作,促进品牌资源潜力的最大发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2)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的会计核算进行监督与评价;

(3)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4)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当前品牌运营所必须的环境和要素进行评估;

(5)品牌运营审计可以对企业管理者的品牌运营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四、品牌运营审计的内容

1品牌运营的内部控制审计。品牌运营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查和评价与品牌运营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即检查和评价此类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品牌运营部门执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确定重点审计范围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品牌运营的管理。

2品牌运营的实质性审计。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营要求,强调企业的品牌运营必须拥有三大要素,即企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笔者认为通过对三大要素的审查,可以评价企业品牌运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具体包括:(1)对品牌运营的企业要素进行审查。即对品牌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等进行审查,包括对企业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水平、新产品的开发、自主工艺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企业售后服务及用户关系等进行审查。(2)对品牌运营的市场要素进行审查,即对品牌运营的价值链、信誉程度及亲和力进行审查,包括对品牌运营的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诊断,进一步揭示企业作业链与价值链中的不良环节,为作业再造提供依据和指标;对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程度和对品牌的倾向性与接纳的可能性进行审查;对顾客对品牌信息的接近速度、接近距离、顾客对品牌的亲和关系的建立等进行审查。(3)对品牌运营的管理要素进行审查,即对企业的行为速率、渠道展示和环境支持进行审查,包括对企业的行为速率进行审查;对销售渠道的管理与控制、企业市场营销力量与水平进行调查;对企业内部合作性文化与凝聚力、企业公关有效性进行审查等。

3品牌运营的绩效审计。品牌运营的绩效主要是指品牌运营活动对于企业实现目标的贡献份额与品牌运营活动本身所消耗资源之间的比率。品牌运营的绩效审计可以通过测算运营成本并将其与标准成本比较、对品牌运营活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等方法,评价企业品牌运营活动已取得的业绩,发现品牌运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对品牌运营活动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审计意见或管理建议书,主要包括利润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审查和盈利能力审查、销售收入绩效审查、销售费用绩效审查,实施与计划的比较分析、推销活动绩效的审查,顾客满意程度的评核分析等。

4品牌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品牌运营的管理和开发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基本职责。品牌运营的管理责任应作为考核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目前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评,主要还是从企业资产经济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角度进行考核,这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品牌运营管理对企业的长远战略意义缺乏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开展品牌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审计,实际上是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对实物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也应当对企业品牌资源的保值增值负责。审计的主要内容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品牌资源的增减变动情况;任期内品牌资源有关增长指标的完成情况;品牌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五、品牌运营审计的程序

由于企业品牌运营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而某些决策往往又带有主观性,为了经济、有效和高效率地开展审计工作,品牌运营审计一般按下列程序分成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在审计立项后,成立由审计人员和品牌运营管理专业人员组成的审计组,了解品牌的运营过程、运营的环境,掌握品牌运营活动的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料,并据以决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其主要工作是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熟悉品牌运营的基本情况,从而制定审计计划。

2实施阶段。在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计划,针对审计重点,具体实施审计程序和方法。第一步,描述并测试品牌运营的内部控制,包括审查企业是否实行了必要的职责分工,是否有健全的品牌运营记录资料,观察记录和品牌运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测试品牌运营成本的计算基础等。第二步,评价品牌运营控制系统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即检查和评价此类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相关人员有效的执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做出总括评价,明确提出其造成的损失和潜在的危险,并据以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事先估计的审计风险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确定重点审计的范围。然后,按照经过调整的审计工作方案安排审计力量,进行实质性的审计工作,收集充分且适当的证据并加以分析。最后,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对企业品牌运营活动的管理现状作一个综合评价。通过这种专项性审计,可以较深入地剖析企业的品牌运营活动,对于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以加强企业对品牌运营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超级秘书网

3审计终结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工作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由于品牌运营审计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其结论与决定的约束力不强,执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意愿。因此,一方面,企业品牌运营审计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仍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标题、收件人、范围段(说明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说明段(包括被审事项的基本情况、不足之处或存在的问题)、意见段(指出改进的建议或意见)、报告人、审计时间等。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项目进行复查,即在审计结束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其是否按审计建议采取了改进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与审计人员的预期进行比较,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对审计结论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落实情况,促使其贯彻落实。

六、品牌运营审计的基本方法

品牌运营审计中一般可以采用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分析法、计算法、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随机抽样法以及因素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均衡率计算法等统计和数学方法来进行。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供应商优化 优化选择 证据推理法

一、供应商优化概述

1、供应商优化管理的概念

供应商优化管理是指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的总称。在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链条中,供应商优化管理处在极为重要的链条位置中,特别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是否有优异的业绩表现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供应商优化管理也就自然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2、供应商优化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供应链从中得到更多的利润,供应商的优化选择显的尤为重要。供应商处在企业供应链的最上端,如果供应链的最上游出现了问题,下游即使付出艰苦的努力也无法做到最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与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产品质量、价格、柔性、提前期、交货准时以及服务等综合因素已成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而对于一家具有长期经营周期的企业来说,手中已经握有大量的供应商名单。如何对手中的供应商进行优化、建立一套完备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事情。供应商的优化管理必然导致供应商的数量减少,与此同时,建立起与少数供应商稳定和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采购质量、减少市场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未进行供应商优化选择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供应商采购策略造成的影响

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等手段向企业运用讨价还价的能力。强有力的供应商能压缩行业获利能力。为保证自己的利益,买方必然同时向若干供应商购货,以引起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并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短期合同关系甚至是生意场上的对手。

在浙江中通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公司)从G网渠道产品转型进入CDMA市场初期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手机厂商和手机国代商、省代商,中通公司没有进行筛选和梳理,缺乏一套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和评价体系,这样迫使采购每天忙于与众多的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运营商提出的需求多种多样,为了迎合运营商的需求,采购有时需要为了几台甚至是一台手机与供应商价格谈判,有时运营商提出的需求数量不多但一单就要向多个供应商采购,采购和商务疲于走流程、下单、沟通谈判。由于没有长期的上游供应商战略合作,需不断的寻找省代产品资源,不断的与其它的省代进行争夺产品资源和谈判。造成采购没有时间去考虑未来的产品规划,考虑后续市场的发展方向,人员总是感觉不足,整体收益又不高,还增加较多的行政后勤成本。

2、缺乏长期的战略合作供应商,无竞争优势

虽然采购的价格谈判降低了购买价格,但不能激励供应商的特别支持,也不利于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中通公司初期没有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商,造成公司缺乏自己长期的主力产品线,销售非常被动,无法与渠道商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一旦局方出现大型的活动,投标竞争无法有力把握机会,也无法获得供应商全力的支持,甚至损害到自己与渠道及局方的关系,如出现紧俏货源无法供应,同样产品价格高于其他商,从而影响自身在局方的地位。

三、分步骤对供应商进行优化选择

1、首先对采购物品分类对待

企业所需采购的产品很多,若采取相同的方法来管理,就要考虑最复杂和最困难的情况,从而采取最繁杂的管理办法,进而加大了采购环节的管理成本。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又要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应依据物品在企业中的重要性Y和对供应商的依赖性X进行战略定位,其分类模型如图1所示。

对供应商的依赖性 X

图1 采购物品的定位模型

由图可见采购物品可以分为四类:战略产品、重要产品、一般产品和瓶颈产品。作为浙江省级商及运营商政企供货平台,省级商产品是公司的核心,运营商政企供货平台也是为了加强浙江省级商的地位。

结合中通公司来说,对于重要产品,必须与供应商谈省级,跟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对于战略产品,选择主流品牌,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的关系,协助其运营商入围并共同商讨未来产品的方向。对于一般产品,量较少且非主流的运营商的产品需求,简化订单流程,减少行政、后勤成本的增加,渠道需求选择放弃。对于瓶颈产品,主流但非省代产品,尽可能争取用省代产品替代。其中,省级战略产品将是采购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核心的利润来源。

采购物品分类的目的是使企业对自身所需的各种产品区别对待,设定一名产品经理对战略产品、重要产品的重点谈判,一名产品助理负责协助订货并对一般产品和瓶颈产品进行跟进,进而在选择供应商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合理配置企业的采购资源。

2、其次细分供应商,确定战略合作目标供应商

供应商规模和经营品种进行细分,可以把供应商细分为四类:品牌厂商、全国商、其它省级商、通信市场供货商。

品牌厂商:规模大并且考虑的是其品牌长期的运作不会仅考虑其短期的获利,并且与运营商特别是集团电信保持着长期合作和密切沟通。

全国商:虽然规模大并与集团电信有着一定的跟进,但其主要考虑其短期获利能力。

省级商:虽然规模大并与省电信有着一定的跟进,但其主要考虑其短期获利能力。

通信市场供货商:仅考虑其自身短期获利能力。

按照将CDMA手机产品供应商按品牌,可以把供应商细分为四类:

一线进口品牌:这类品牌生产规模大、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但价格相对较高,利润率一般较低,经营品种相对较少的供应商,这类供应商在广大的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都是通过全国模式操作,做其省级需通过国代进行合作。

一线国产品牌:行业带头人这类供应商经营品种多,财务状况良好,利润率高,竞争力也比较强,可直接与厂家建立合作,并且将紧跟集团电信套餐政策方向快速有跟进产品。

二线品牌:这类供应商经营规模小,经营品种也比较少,利润率高。它们生产经营比较灵活,但是增长潜力有限,限于本地市场销售。

三线品牌脆弱型供应商:这类供应商生产规模小,但是经营品种较多,利润率高,其财务状况不是很好。

如上分类显而易见,一线国产品牌并且与厂商直接合作将是公司省级战略合作的首选目标供应商。

3、最后对战略合作目标供应商优化选择

供应商的选择方法很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有:直观判断法、协商选择法。

定量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法、排序方法、层次分析法。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法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随机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方法、证据推理法。

根据供应商的细分已确定公司省级产品战略合作的供应商即可直接与厂商建立合作的一线国产品牌。CDMA一线国产品牌有华为、中兴、酷派、海信、联想。一线国产品牌供应商是公司进行长期稳定合作的战略伙伴,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着其产品供应的优势,因此不能只使用主观判断法来进行分析,以下选择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证据推理法进行分析判断:

篇(3)

关键词:品牌忠诚;顾客满意;移动通信

随着电信产业的重组方案基本敲定,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将由双寡头竞争形成新移动与新联通、新电信三寡头竞争的格局。为在将来的移动通信市场纷争中占领先机,电信运营商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出导致品牌忠诚形成的根源所在,然后结合实际,从实际层面上探索品牌忠诚的管理策略。

一、品牌忠诚的重要性

品牌忠诚的重要性源于其对企业确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首先,忠诚顾客一般不会受其他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影响,而且对市场中潜在的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具有一定的抵制力和免疫力。当品牌忠诚形成后顾客会减少对其他竞争企业提供的新产品信息的关注,而且其促销手段(如降价促销等)也很难对这类顾客的消费偏好产生影响。其次,忠诚的顾客是一项真正能给企业带来增值效应的资产。弗雷德里克等人通过对广告等十几个具体行业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顾客流失率越低,企业利润增加得就越快。这种相关关系虽然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来看,忠诚顾客每增加5%,则企业的利润会上升25%-80%。再次,维系与老顾客的关系所需费用也较低。美国学者Slater和Marver进行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吸引一个新顾客的费用是保留一个老顾客费用的4-6倍。此外,忠诚顾客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它还体现在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收益上。忠诚的顾客将会向关系人群传递自己的满意感受,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口碑,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新顾客。从长远看,忠诚顾客群的建立可以为运营商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为我国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移动通信行业品牌忠诚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顾客满意因素

菲利普·科特勒给顾客满意下的定义是:顾客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效果(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形成的感觉状态。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如果效果低于期望,顾客就不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与期望相匹配,顾客就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超过顾客的期望,顾客就会非常满意、高兴或欣喜。

在市场营销领域,业界对顾客满意理论的实证研究时日已久。美国贝恩公司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对公司产品满意的顾客中,有65%-85%的人会转购其他产品;在汽车业中,顾客满意率平均为85%-95%,而顾客的再购率却只有30%-40%;在餐饮业中,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的顾客中,仍会有60%-80%的人成为品牌转换者。由此可见,满意的顾客更有可能成为忠诚的顾客,但是顾客满意并不等于顾客忠诚,满意与忠诚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结果。

顾客满意是顾客品牌忠诚的前提条件,真正忠诚的顾客一定是对企业品牌满意的,而满意的顾客不一定会对企业忠诚。顾客品牌忠诚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地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消费经历,才可能把满意的顾客转变为忠诚的顾客。

(二)顾客价值因素

许多学者提出价值才是提升品牌忠诚的关键因素。WilliamD.Neel(1999)认为顾客品牌忠诚是由价值驱动,而非满意驱动,顾客满意只是该品牌的产品进入顾客下次购买的备选集而己,但不能保证顾客重复购买。顾客价值论认为每一个顾客都会评价产品的价值结构,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根据顾客自认为重要的价值因素如产品的品质、价格、服务、公司的形象、对顾客的尊重等因素进行评估,然后从价值高的产品中选择购买对象,因此要使顾客品牌忠诚必须为顾客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Blackwell等人提出的价值——品牌忠诚度模型认为感知价值由感知利得、感知利失和个人偏好形成,并受情境因素的影响,感知价值对顾客的再购买意愿起决定性作用,情境因素在直接影响顾客品牌忠诚度的同时,还通过作用于感知利得、感知利失、个人偏好进而间接地影响顾客品牌忠诚。一般来说,顾客是在有限的搜寻成本、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及一定的经济成本下追求最大化的价值实现,然后从消费经验学习过程中渐渐修正自己的期望价值,这些经验足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及再购买意愿。

由以上的论述可见,顾客价值驱动理论认为顾客价值对顾客的再购买意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对顾客品牌忠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要理解到顾客满意和顾客价值并非是矛盾的。顾客满意是指顾客购买后评价的感觉,而顾客价值是指顾客购买前的评价。顾客购后评价的感觉来自于购前评价和购后实际利得的比较,而购后感觉(顾客满意)正是顾客品牌忠诚行为实施的直接动因,所以,如果按照顾客价值驱动理论逻辑,品牌忠诚的最终驱动因素应该是购前评价(顾客价值)和购后感知利得的结合,故购买后的评价感觉(顾客满意)才是品牌忠诚的直接驱动因素。

(三)品牌形象因素

众多学者对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做了许多研究,总结这些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品牌形象影响顾客的品牌忠诚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Fornell(1992)认为品牌形象通过顾客满意影响顾客品牌忠诚,品牌形象是顾客消费体验累积的函数,它对顾客满意评判会产生一个光环效应,当顾客对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满意时,他们会改善对公司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影响日后的顾客满意,进而增强顾客品牌忠诚。

品牌形象并不是通过顾客满意来影响顾客品牌忠诚。顾客首先对品牌产生感性认知,然后对品牌进行总体评价与综合评价,最后顾客对品牌有了理性价值判断,正是这种理性的判断影响着顾客忠诚。而对品牌进行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对品牌形象认知的影响,且顾客一旦做出某种判断,就会产生惯性思维,对品牌形成偏好或偏恶,进而影响忠诚与否。因此,品牌形象应该是直接作用于品牌忠诚的。

(四)转换壁垒因素

Burnham等人认为:各种各样的转换壁垒影响了消费者留在当前服务提供者上的意愿。并且他们的经验证明了即使是在转换壁垒低的工业品市场,转换壁垒的水平和种类比消费者满意更好地解释了购买者的意愿;他们还认为,除了经济转换壁垒以外还有过程转换壁垒(如学习、构建、评估、时间成本)。

白长虹、刘炽在对服务业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除了顾客感知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结构外,竞争的强度和诸如会员制、顾客俱乐部等因素也增加了感知的和实际的转换壁垒。因此,在服务业中转换壁垒与顾客忠诚是高度正相关的。

由以上论述可见,转换壁垒与其他因素比较虽然是被动的因素,但也是防止顾客不忠诚的一个因素。

三、移动通信业品牌忠诚的培育

(一)提高顾客满意度,激发品牌忠诚

顾客满意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消除和弱化顾客不满意的因素,强化顾客满意因素,从而促进和激发顾客品牌忠诚的形成。

1、提高员工素质。在移动通信行业,一线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

影响着客户对企业的认知。顾客往往会与营业厅或其他服务网点的某位或几位员工的人际关系良好,正是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顾客保持接受移动运营商的服务。一旦员工流失,与之有良好关系的顾客也随之流失。因此,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非常重要。为促成员工的忠诚,企业除应提供合理的薪酬体系、良好的工作环境等物质利益外,还应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培养员工的忠诚。其中包括对员工得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通过对员工的提高培训,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员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让每个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去。

2、提供高品质服务,强化顾客满意。服务是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垄断经营环境下的产品经济观念影响着主动服务的观念,漠视顾客满意,增加顾客转换壁垒而忽略服务质量的做法已不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运营商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提高服务水平,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首先应该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保障通话畅通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提高通话质量,并提供多功能和便利的通信服务。同时,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开拓新兴业务来满足消费者也是移动运营商们的当务之急。移动互联业务如“移动银行”、“移动证券”等,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业移动增值服务的发展方向。中国电信运营商应做好这方面的调研、技术支持,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系统。

(二)巩固与保障品牌忠诚

1、建立客户品牌为核心的品牌管理机制,巩固品牌忠诚。移动运营商要促使顾客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认同。移动运营商的企业品牌形象包括功能和情感两个部分,具体表现为企业文化、形象识别、服务品牌、产品类型等诸多方面。其中,功能部分是一种很容易被顾客认知的有形特征,而情感部分却是通过顾客对移动运营商的感情和态度来表现的一种心理尺度,这种情感来自于顾客与移动运营商的交往经历,也来自于顾客对产品功能特征形成的一种信息处理。虽然通信质量对客户在网保持仍然有较大的作用力,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网络本身难以形成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独特的品牌将是形成差异化并有效保持客户的重要途径。建立客户品牌为核心的品牌管理机制,要立足于客户细分和对不同细分客户特质的深刻理解,服务特定的客户群体,从客户体验出发,赋予品牌明确的性格个性,然后根据品牌个性,配置有针对性的业务、套餐、广告宣传、促销活动,传导某种生活方式,极大丰富品牌的内涵。这样使该类客户对品牌价值更加认可,在圈内形成良好的舆论口碑,增加客户心理依附。强大的客户品牌一旦建立,将是无形的客户保持屏障,形成客户对品牌内部群体的归属感,对竞争对手予以排斥。

2、有意识的加大顾客转移壁垒,保障品牌忠诚。加大客户转移壁垒,具体操作可分为以下几点:(1)优先加大感知机会壁垒。移动通信企业可以帮助客户管理订货、维护、付款、存款甚至是秘书等事务,从而为客户提高效率和产出,也可以采用诸如免费印制号码薄,提供查号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电子秘书服务,使得客户的联络资料己经被其周围的人广泛熟悉,如若更改会造成极大不便;同时也可以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客户价值可以使客户在和企业竞争对手的横向比较,感知到自己在目前的服务商得到的价值高于其他服务商,加大了客户被其他竞争对手抢夺的难度。这种做法值得有能力的移动运营商借鉴。(2)增强客户对沉没壁垒的感知。当客户替换原有服务运营商时,特别是选择新的技术体制网络服务时,重新购买新的手机终端所花费,还有客户改变使用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更多地表现在对客户消费行为预期的影响上。同时,增强转移到其他移动运营商的风险。值得指出的是,转移壁垒策略可能只会达到短期维系客户的目的,但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考虑,转移壁垒策略不宜长期使用,更不能作为企业的战略加以考虑,企业应该将精力花在增强顾客满意度和提高品牌形象上。

参考文献:

1、S.A.Blackwell,S.L.Szeinbach,J.H.Barnses,D.WGarnerandVBush,TheAntecedentsofCustomerLoyalty[J].JournalofServiceResearch,1999(4).

2、WilliamD.Neel,SatisfactionIsNice,ButValueDrivesLoyalty[J].MarketingResearch,1999(6).

3、李忠宽.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3).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运营误区;服务水平

自1999年后,外贸、金融、商业等领域开始出现电子商务的身影,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电商企业更是迎来无限商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中国经济贸易商务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使其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电子商务运营中的误区越来越明显,根本原因在于运营者在思想认识、应用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电子商务运营中存在的误区

(一)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只有培养足够多的人才,才能良好的发展态势。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需要网络规划、网站建设、运营策划、物流配送等多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协调完成。信息现代化与商务相结合构成了电子商务,当前,电商企业缺乏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即能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理论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大部分企业对电子手段的应用方式缺乏认识,不了解要改进企业经营状况需要如何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否熟练运用电商技术决定电子商务活动的成败,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开放、便捷是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这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活动中的买方通过网络平成交易,在无法实际接触商品的情况下,希望尽快拿到商品,这就需要高效的送货效率作为物流保障,物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卖方的商业信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难以对电商提供优质的物流保障,仓储、货物搬运、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限制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商品的运输速率只有不断地提高,才能满足日益多样的电商服务需求,如对生鲜的运输,而当前的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高。

(三)过分重视品牌效应,忽视服务的重要性

在电子商务出现以前,大部分的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始终遵守一个基本原则,首先确定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来吸引客户,增加影响力后形成自身的品牌。而电子商务的盛行为企业的运营战略开拓了一种大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即先形成品牌效应来吸引客户,再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最后确定经营管理模式。网络公司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公司,他们在绘制公司发展战略蓝图的时候,最先考虑的是,如何创造一个吸引大众眼球的品牌,以此来表达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创意,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获得一定的大众关注度后从服务方面入手,将潜在客户转化为真正的产品消费者。过分重视品牌效应,而忽视服务的重要性,这是电子商务一直存在的一个思想误区。品牌固然能让客户加深对一个公司的印象,但这种建立于印象基础上的吸引方式不够稳固,因为品牌的确立不能一蹴而就,从大众认知到肯定需要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只有先在服务上下足功夫,让客户对公司形象有深切的感受,品牌的确立才具有意义,即先有服务后有品牌。

二、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电商人才的培养

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以人才为基础,只有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力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可以为企业的电商运营找出发展误区,创新营销模式,有利于企业的业务转型,紧跟现代经济信息化的步伐。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难度。在生源方面,要兼顾数量与质量。我国应从大学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入手,在大学课堂中增设相关学科,优化课程安排,整合电子、计算机与经济管理方面卓越的师资力量,共同攻克学术难关,构建具备长远发展潜力、先进的学术体系。政府应提高对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视,给予电商协会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电子商务协会与大学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联合培养,培养大学生将电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大学生进行电商创业,并为其创造条件。对电商企业自身而言,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员工的电商业务水平进行培养,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运营经验。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电商运营的物质基础是物流基础设施。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要以大城市为圆心,以和周边小城市的距离为半径,对周边的卫星城进行影响力辐射,使小城市甚至乡村以大城市为榜样,带动小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设施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从而解决缺乏配套设施的问题。对电子商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优化,重视电商企业对配套服务的需求,加强地方仓储设施的建设,促进跨区分拨中心的完善,提升物流配送速率,使物流配送体系逐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求。

(三)提升服务意识

电子商务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电子商务企业应树立服务意识,脚踏实地地从客户需求入手,多实干,少“务虚”,确立自身企业的服务宗旨。只有当企业从客户的角度反思服务的不足,电子商务才具有不断发展自我的可能。将电子商务与业务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敏锐地捕捉市场热点,面向客户需求,建立长远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客服人员作为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人员,他们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因此要提高客服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客服的文化素养。

三、结论

尽管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在运营方面还存在误区,电商企业应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仔细贯彻企业的服务理念,脚踏实地的执行企业在应用实践中总结出的方针。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作,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商业模式的推陈出新。并致力于专业电商人才资源的储备,电子商务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君.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略及路径选择[J].价格月刊,2015(1).

[2]张进.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篇(5)

尽管各种零售端始终都在强调和推动去中间化,试图与品牌商形成直营合作,取消商。但是,在市场缺乏规范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大环境下,零售端自身的管理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的家电商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供应链重要的参与者。

家电商的专业化分类

中国的家电商是从最初的家电批发商转型而来。随着中国零售市场的变化,家电的商群体也在不断地增加。目前商按照渠道可以分为线上运营的商和负责线下传统渠道运营的商,也有传统线下商增加线上业务兼顾线上线下,整合更多资源。

在线上,商家正在以两种类型与品牌商合作,一类是代替品牌负责线上某一平台或者店铺运营的TP代运营商。代运营商一般是按照销售总额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另外一种是打款进货负责某一平台的业务,严格讲,后者这类商户才属于商。目前,代运营商的数量越来越少,更多的线上运营商都已经属于商范畴。

当然,很多传统家电商近几年也增加了线上的业务。或者在天猫平台开设店铺,或者作为品牌商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的供货商。在线上线下同时运营的过程中,线上的业务增速更快,销售占比很快超过了线下。有的传统商甚至因此而全面停止了线下的业务。

在线下传统渠道,商的运营也因为渠道做了更多的细分。除了3C和KA两大主要渠道以外,百货、礼品和电视购物也都有专业的商做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个渠道和平台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相互之间的融合正在增加。

组织模式转型的顺势而为

目前,单品牌单一区域的商较少。多品牌、多区域、多平台运营的商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品牌的增加,渠道的细分,商正在通过内部组织模式的改变,提高团队的积极性和整体的运营效率。而项目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并成为越来越多商尝试的新模式。

在以往的模式中,商内部的运营多以渠道或者区域来划分业务单元和团队。例如,传统业务中,公司负责国美系统的团队,要负责公司所有品牌与该系统的全部对接工作,从品牌的相关部门沟通到系统的谈判、费用、推广组织等,几乎涉及销售链环节所有的工作。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便于商内部的考核。即某一系统年度的销售规模涨跌与该系统所有的品牌都有关系,团队熟悉该系统的所有环节。劣势在于,因为品牌多,资源投入不均衡使得品牌商多有不满。商与品牌的合作越紧密,品牌商考核的项目越多,这种模式所反映出的问题就越多。

在团队年轻化的同时,商公司正在结合转型升级,借鉴互联网公司的合伙人制等形式,在公司内部尝试更多激励方式。以合伙人为例,商内部首先以品牌为业务单元的划分标准依据,同时引进合伙人机制,使得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团队负责该品牌在公司内的所有运营管理工作,从与品牌的合作规划到区域内各系统和渠道市场的分销,再到营销推广等所有环节,项目负责人从原来的运营者转变为经营者之后,除了营销推广以外,还要结合成本与毛利等因素通盘规划。

总体看,商公司目前所做的组织模式改革既有社会大环境的背景需求,也是行业形势严峻保证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说公司内部流程管理的提升是外部因素,那么组织模式的变革才是商蜕变的内生因素。

高效运营与精细化管理

商运营管理既有行业属性的环节,也有一般商贸型企业的共性环节。行业属性环节做的好,体现的是商的专业度,大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体现;共性环节做的好,多是在内部管理,体现的是商的管理水平。而将二者优化之后,即高效的对外运营+精细的内部管理,是商然软实力的体现,为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要条件。

商的软实力包括推广能力、客情、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五个维度。推广能力包括新品牌培育和新产品推广。不管品牌出了什么新的产品,你都能够在本区域内推广得风生水起,这才是商推广能力的真实表现。而这个能力需要打造一支团队,打造一个体系,用比较长时间才能做到。客情包括卖场关系和社会资源;内部管理包括公司的组织、规划、运营、控制和协调。到底是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还是具备精细化的管理能力,都是靠软实力;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控制约束机制。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内部的机制来解决;人力资源包括领导力、人才梯队和培训与培养。这些软实力都是内在的,要通过外在的表象来体现。

例如,在产品方面,商所做的是区域终端品类管理;在推广方面,商则偏重于品牌终端策略的执行;在资金方面,商则侧重于渠道资金风险,收益要与风险相匹配;在物流方面,商需要把产品从自己的仓库配送到终端再到消费者手中;在客情方面,商则与区域和门店的管理人员沟通。

服务商的品牌化与社会化

服务商也是品牌商的合作伙伴,也是商的组成之一。有的商本身就有服务项目。

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正在催生服务业务和服务商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以销售为主的安装类产品商正在通过增加对服务部门的各种投入,借助自媒体等工具,试图通过服务和服务营销,改变服务业务原有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服务的社会化平台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正在改变着家电服务的生态链。原来,品牌的服务系统和专业服务公司是中国家电服务市场的两大主力军。搭载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平台,正在以互联网的营销手法+专业服务产品+服务人员个体向消费者渗透。服务有本地化的属性,传统服务商很难做横向的跨区域发展。但借助移动互联技术,本地化服务+互联网式营销管理,已经使得服务商突破了地域性的障碍,快速整合更多上下游资源,并吸引了更多的家电中人和社会资本。更为关键的是,上门服务与当地的服务资源的充分结合方面,移动互联平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移动互联开发应用的互动功能,不但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也提高了服务的品质。而这正是服务商以前看来最难以攻克的两个管理难题。

平台化的服务商也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持续的营销活动,如免费清洗等获得初期的流量。再通过其他服务项目和实体产品的推广,增加客户的粘性,销售更多的服务产品,获取规模。这种服务商也是最接近互联网模式的服务平台。此类服务平台未来的难点在于线下客户粘性的持久性。

另一类平台化服务商则以获得电商平台的服务订单为业务来源。原则上看,这类服务商的属性更加接近传统的服务商。即合作的品牌越多,线上的订单数量就越多。此类商家未来需要加强是将原有电商平台获得的订单客户转化为具有一定粘性的客户。

篇(6)

海尔电器品牌运营总监

具有10年以上品牌和营销推广经验。曾供职海尔集团广告部、公关策划部。2008年至2011年就任海尔集团品牌部公关媒介总监期间,全球海尔成功赞助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彰显了海尔品牌国际化形象。2011年8月至今担任海尔电器集团品牌运营总监,负责日日顺品牌、统帅品牌及海尔商城品牌的营销及公关工作,日日顺品牌运营不到一年品牌价值即达到122亿元人民币,统帅品牌也成功塑造为互联网时代第一家电定制品牌。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所要做也必须做的就是为消费者搭建可以交互价值的平台,通过不断的好的内容创意,黏住用户,进而让用户主动发声、自传播,成为传播的主体,并依靠用户的力量让用户去影响用户。因此就要注重参与性、娱乐性、及时性:参与性,传统的营销内容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广告,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内容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参与;娱乐性,娱乐至上的时代,内容好玩有趣才能引起粉丝的兴趣;及时性,要跟随用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及时沟通。

在海尔,无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应该存在。2013年海尔最重要的实践就是搭建了价值交互平台,让用户全流程参与到价值交互过程中去。搭建价值交互平台,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用户资源,创造用户价值。为了更好地与用户交互价值,海尔日日顺搭建了虚实融合的价值交互平台。目前已建立日日顺家居网()、统帅官网()、海尔商城()等交互平台,在平台上与用户进行交互,准确把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推出了许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

海尔的营销策略与投入预算主要根据能够得到的用户资源价值来定。未来的营销方向也将主要放在与用户交互上,同时也将搭建开放的生态圈体系,吸引一流的资源以更好地实现与用户价值交互。只要是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流程最佳体验、交互用户价值的新技术平台,我们都会开放地去尝试。

品牌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粉丝,随时交互,精准营销。这就对公司的营销部门和公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熟练的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体验为先,由单向的营销变成双向的交互,共同直接面对用户需求,实时交互,为用户带来最佳体验;内容为王,创意要求符合社会化媒体的特点,达到快速吸睛效果;考核指标由以前的曝光变成粉丝数量的增长。

2013年营销感悟

要么自我颠覆,要么被别人颠覆。互联网时代,单向的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已经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交互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互联网营销是一种体验营销,营销的过程不是广告,而是建立全流程的用户最佳体验。只有颠覆传统的营销才能实现。

2014营销风向标

营销关键词是交互、O2O:“蜜蜂比狮子重要: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拥抱分散的控制点的人。”在向交互用户价值平台的转型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与用户交互价值的重要性。2014年尤其是在集团推行“零硬广”之后,与用户的价值交互将变得更为重要。另外,O2O也是我们探索的重要方向,将用户体验线上线下融合打通。

篇(7)

博客主人/Mark Ritson

marketingweek.co.uk

谈到2012年品牌战略问题,有两个热点话题:品牌架构和品牌组合。乍一看,这似乎是相对次要、相对表面的话题。但是,绝大多数组织从来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自己需要多少个品牌(产品组合),以及让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保持怎样的形象,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品牌,或是作为品牌的组合(品牌结构)。

然而,重视这个问题的企业相对要少。而在我工作过的所有企业里,产品组合和品牌架构是让企业头疼的两大问题。大多数营销者之所以低估了这两大问题的重要性,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问题不明显。大多数人不会第二天起床一睁开眼睛,突然意识到自己要调整产品组合策略。

相反,你很容易发现其他一些次要的问题,譬如互联网登录页面故障、产品互侵问题或销售队伍出现冲突。而经过大量的问题分析之后,你最终发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企业的品牌太多,或者是品牌组合策略出现了问题。

还有更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你可能一直找不到问题的源头,没有认识到:正是错误的产品组合和品牌结构,才一直没能让营销效果发挥到最大。我记得有一个悲哀的例子,一家做得很大的汽车品牌首席营销官一直强调:“我们旗下拥有的品牌不多,只是我们对品牌营销没有下足功夫。”最终,他被解雇了。直到今天,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他所说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着直接的联系。

这些都是调整产品组合重要性的强有力例证。还有一个案例来自于宝洁和联合利华。当时我还是一个营销生手,而这两家企业当时的品牌加起来超过了2000个。现在,它们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其中30个品牌。要证明多品牌产品组合的疯狂性,只要看看联合利华的相关数字,虽然它的利润率增长低于0.2%,但它的品牌多达84个。

从这些知名的多品牌企业,可以更好地看清品牌结构的重要性。引用麦肯锡的话:运用一个好的品牌结构,能够将所有的产品涵括到一个品牌中。如果世界上最好的战略公司选择的是一种单一品牌运作方式,那么又多了一个关于少就是多的正面例子。

许多英国企业存在一大问题,即它们想的更多的是:拥有更多的品牌才能让企业更成功。但它们却很少想到品牌结构问题,或企业运营品牌的能力问题。

请记住,虽然许多人希望创建子品牌,使之成为多品牌组合品牌,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坚持最基础、最原始的做法。麦肯锡的观点是,单一品牌企业拥有明显的战略优势,而且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品牌经济效益、战略聚焦度、单一雇主品牌,以及明晰高效的内部运作。

相反,全球领先的酒店管理企业雅高集团(Accor Group)拥有14个品牌,许多都是采用子品牌结构,虽然所有品牌都由母品牌背书—譬如雅高集团正在开展的宜必思(Lbis)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