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0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堂管理与其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教学成绩取决于课堂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方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想,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毫无章法可言,学生也是为所欲为的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说起?因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基础。接下来笔者就初中音乐的课堂管理极为混乱的现状及原因、课堂管理的对策两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及原因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音乐教学相对以前来说,受到了部分教师的关注。音乐教师们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旧有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尽量推陈出新,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音乐教师的努力探索,音乐课堂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学形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但是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相当部分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休闲课”,不可否认,音乐课确实是能让学生们与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课就是纯粹的“玩乐课”,它仍然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由于师生对音乐课认识的偏差,使得音乐课堂成了无序的、混乱的场所,要么任由学生自由演唱,要么教师随便为学生播放几首歌曲完事,其教学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导致课堂无序的原因
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以及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不足所致。
1、音乐课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初中音乐不是中考考试科目,因而从家长到学校,再到教师及学生,对音乐都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家长的不重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对非考试科目音乐极为轻视。甚至有的家长阻止孩子以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放松,他们认为那样是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其次是学校的不重视。毕竟目前的升学靠的仍是分数,即使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学校对音乐这一科目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没有专门针对音乐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安排给语文、数学等中考占分量大的教师,以便于他们占用音乐课来上所谓的“主科”。再次是教师及学生的不重视。在“一考定江山”、分数决定命运的现状下,由于初中中考必考科目较多,教师及学生更多关注的都是中考考试科目,对音乐等非考试科目,自然有所忽略。音乐广泛得不到重视,也导致了师生对音乐课的轻视。再加上学生们学习压力较大,要么将音乐课视为纯粹的放松课,要求教师不要教学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放放音乐听听歌即可;要么在考试的压力下,也是认为音乐课是浪费时间,倒不如用来学习考试科目。可见,初中音乐课被人们所忽略,其根源还是应试教育。
2、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鉴于音乐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在评优秀或者中考奖金的分配中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音乐是非中考科目,许多学校的中考奖金分配就排除了音乐课),也导致了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热情,抱以应付的教学态度,自然也就忽视了自身专业或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自身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课堂上学生的需求。有的音乐教师根本不立足于学生实际,无视于学生的音乐经验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就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课堂组织一片混乱,课堂效率也随之降低。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充分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将相关的时代性强的音乐信息及时展示给学生。且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改变自己旧有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以音乐传承者的身份胜任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学。否则,只会让学生们觉得音乐课枯燥乏味,教师墨守陈规的教学无法吸引学生。
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有序进行的对策
以上是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的分析,透过分析,不难看出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紧迫性。对此,笔者认为,要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实施,进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认识音乐教学
诚然,音乐有着让人放松的功效,对人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但是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学的意义不仅如此。初中音乐教学需要学生们通过音乐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对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音乐能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的培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真切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享受。
如教学《同属一个世界》、《让世界充满爱》、《手拉手》等歌曲时,教师在教会学生演唱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并真切体验歌曲的节奏及演唱特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歌曲中表达了人类的哪些共同愿望。这样,学生在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培养自己热爱和平、勇敢拼搏的决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正确认识及理解,从而端正音乐学习的态度。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因而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由此,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美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让学生沉醉于其表现出来的音乐美感之中。例如教学《阳关三叠》,若教师能熟练地用埙为学生吹奏,必然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深沉含蓄、情意绵绵、真切动人的惜别之情。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音乐作品除了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外,其背后还着广博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师要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内涵,还应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等知识。新时代的音乐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极大的变化,若教师能熟知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在必要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给学生,在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并包容学生,从而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能有效使学生快乐学习,并将这种乐学的情绪带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管理好音乐课堂,确保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序——对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5期
[2]、周芳:强化课堂常规管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J],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5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积极创新
依据我校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侧面粗略谈一谈。
一、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
初中生大多是十四、十五岁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堂课的组织教学中,特别要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1.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到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作品如《梁祝》等都有故事背景,教师在教唱或欣赏之前,先把这部作品的背景故事作一些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视唱练耳是音乐课中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极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民歌小调作为教材,开展“唱着民歌去旅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感到新鲜而提高积极性。
2.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小三和弦时可先复三和弦,在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之间都是三度,根音与五音之同是纯五度)和不同的地方(大小三度位置的互换),学生极易理解。再如,在学习自然小调时,可先复习自然大调的歌曲和音阶,当学生唱自然小调音阶时就会发现与自然大调的关系,然后把两调的音阶进行板书对照,从中发现主音各异,半音位置移位有不同之处,用两调所谱写的歌曲情调也有所不同。这样的衔接,既自然又简洁,学生接受也不难。
3.结尾要精彩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之处。这个“”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中结尾,也可以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可以忽略。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还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初一年级学生应该多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初二、初三年级则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
二、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
教师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到该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如钟摆摇(的嗒的嗒)、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等,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采用提问、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别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学生找出,教师还可以故意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弄错,请学生来纠正老师的错误,从而引导学生去思索和鉴别。
三、要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音乐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以唱歌为例,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表现音乐形象。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一、设计艺术的课堂导入
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那么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音乐课的导入就相当的重要。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好动、好学、好观察是他们的特点,设计恰当而又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能在一堂课刚开始时就能最大限度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比如:在上一堂《绣红旗》的声乐课时,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学唱歌曲,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旧中国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资料片,并给它配上《绣红旗》这首歌的旋律,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历史影片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音响资料的运用,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动力会特别强,学习兴趣随之加浓。
二、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会发出悦耳声音的艺术,也是一门带动情感的艺术。在欣赏音乐时,重要的是欣赏的人内心的情感升华,而情感的体验则是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本质特征。学会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须通过去听音乐,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应该用心去体会,体会它的节奏、韵律、曲调、力度和音质等构成的大体部分,这样才能真正体到音乐的更深层意思。现在的心理学指出:一个音乐修养较高的成年人,他们在听音乐时,是通过内部升华来替补外部的期待的。而如果是一些儿童,缺少着音乐的经验,并没有成年人的经验多,所以就只能对音乐本质的追求来送往到更高层次的体会。欣赏音乐时,希望多能从音乐当中获得一些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期盼就能使主题产生共鸣、热情和动力。只要都一直保持着这样共鸣和最初的热情,就能使欣赏音乐为提升到这样期盼不断去追求和超越。比如听一首交响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用多媒体来展示歌曲里的景象,景象里有阿拉伯商队前行,有骆驼,也有马队前行的场景,让学生们在听着音乐的时候也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从感性提升为理性的思想。教师应让学生们互相多多交流,可以让他们描述下音乐中的马蹄声、骆驼的铃铛声和商人的脚步声都可以。像这种体会和提升都能为学生的情感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重视合作教学的作用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与理论,已经成为新课改以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教学是一种综合活动,它将分组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将传统意义上教学活动中的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变成多向交流,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歌唱课的合作教学 在以往的歌唱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让教师来牵着学生走,学生只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与步伐。即:教师先分析作品基本的调性、调式、主题风格、演唱形式等,然后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行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先入为主,学生多被硬性的、被动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极大地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合理地应用合作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较大改观。
2.欣赏课的合作教学 欣赏课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很大作用。对一个音乐作品的欣赏如果只停留在教师传授的基础上,那么学生的情感目标与审美体验的培养将受到微乎其微的效果。而如果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则会是另一番天地,这种合作教学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的一家之言给学生带来的不求甚解。只要教师能解放思想,树立新理念,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开展激励性评价
1.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1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被老师所表现的艺术美所感染。
音乐是一种艺术美,音乐教学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艺术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取得,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如果音乐老师特别精通弹拉跳唱中某一样甚至某几样,在教学示范中深深陶醉在音乐美中,必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羡慕并无意识地学习模仿。
1.2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被教师的才华所吸引。
音乐不是一门孤立存在的艺术,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必定有孕育她的土壤,那就是作品后的大文化背景。因此,在让学生体验理解音乐时,教师常常要结合文学诗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特点、对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知识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借助这些文化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
在信息时代,音乐教师紧跟时代步伐,除了及时了解社会音乐信息外,还掌握先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使之服务于音乐教学。在音乐课上,播放CD、VCD、DVD,可以大大提高录音录像的质量,把最美最好的艺术形象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电脑制作授课软件,图文并茂,音画同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密度,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速度;尝试利用音乐软件辅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打开思路,让音乐教学向更广、更深、更精的领域延伸,使学生通过音乐课更多地开阔视野,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这样,学生必然会对这个老师产生钦佩并且愿意学。如此,学生怎能不被教师的才华所吸引,怎能不发自内心地钦佩教师和服从管理呢?
2.注重培养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1背景引导法。
音乐的想象是自由的,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脱离主题胡乱想象,任何一个作品、一首音乐都是有它的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如华彦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不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单是让学生聆听,就会觉得很乏味,曲子再不断地重复,让学生只想快些结束。但是如果了解音乐背景,再去聆听,学生就可以正确地进入到想象的世界里,而且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作者坎坷的一生、凄切悲惨的生活,领悟到作者流露出对黑暗社会的愤恨,对无情社会生活无奈的感情。再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乐曲选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决战,汉军以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的历史事实,将其集中概括写成,是我国古代壮观的战争场面典型而具体的生动写照。学生了解到背景后,便会从中体会战场激烈紧张的场面,激发兴趣,丰富想象力。
2.2自由想象法。
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时,不要限制过死,而要允许学生多方面思考,驰骋想象,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课中,教师常请同学们把欣赏过的音乐作品的感受用颜色表示出来,很多同学都会选择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等,但有些学生却用了灰色或黑色,并说出用这两种颜色的理由,这是允许的,应该给予鼓励。教师不应该轻易地对学生给予否定,只要符合艺术规律,就要保护学生的独特思维活动。如在学唱歌的时候,按一般规律,唱到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才应该换气,但有个别学生经常胡乱换气,虽然和老师的引导有所出入,但不能轻易否定,而应该师生一起分析,指出这种唱法虽然有特点,但感觉像是一个结巴的人在唱歌。
3.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一般来讲歌曲、乐曲都有一定的意境、情境,只要曲目合适,就应该予以关注。要想方设法营造一种可以让学生视、听感触的环境、氛围,创设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境,师生共同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体验。创设情境可以借助语言、绘画、光线、服装、道具等,更可以借助影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比如在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时就可以考虑根据歌曲创设情境。可以用一些油画、水彩画、图片、大海的相关视频、电子琴模仿海浪、海鸟的叫声,还可以让学生用身体模仿海浪的起伏(一人的多人的),给学生展示出一个形象、直观的大海,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对故乡、大海、母亲的深情。
创设情境也是为感受体验服务的。音乐的学习方法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感受体验是必需的。没有感受到、体验到,再美的音乐也只能是噪音、浪费时间,有了感受与体验才可以算是真正听懂了音乐。当学生感受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自然而然上升为一种审美情趣,即通过审美育人。我们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去感受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往往老师讲得多,讲得好,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感受,体验不到。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兴趣;策略
音乐课堂教学是做好学生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而在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思想交流,是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教学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喜爱音乐、感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所在,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内心喜爱上这门艺术,才能全身心地去学习这门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挥学生的音乐天赋,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这也是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一)回归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氛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自然地参与音乐体验,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音乐就是生活,学习音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让学生身边的声音、生活中的声音走进课堂,才会让学生产生共鸣,提起学生的兴趣。如风声、雨声、鸟声、犬吠、鸡叫、猫叫等,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让这样的大自然演奏走进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学习音乐。
(二)洞悉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成功的音乐教学不需要强制,而是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以及神态语言,创设好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教学课堂。学生天生比较爱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应当在此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胆量,让学生大胆地唱出自己的心声,营造一个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学习音乐知识的快乐,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美的熏陶。
(三)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活动空间。教师应当在注重技巧训练的前提下,将音乐与舞蹈、身体的律动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课程进行创编,在课堂互动中感受创作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就会得到触动,进而会更加喜爱音乐,用心感受音乐。
二、注重提升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音乐教学也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化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教学专业素质。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注重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可以通过自制的电脑课件,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氛围。利用学生喜欢动画的特点,将声、画紧密结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对音乐的喜爱。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主题。
三、营造音乐氛围,慎选导入方式
在音乐教学课堂的导入阶段,直观性教学主要表现在导入方式和导入内容两个方面。当前不少音乐教师倾向于故事性的导入模式,即以一个与本课所鉴赏乐曲有联系的小故事、小事件导入课程,虽然全面了解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把握乐曲主题,但是也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想象和自我分析的机会。也有一些教师偏重于专业音乐知识的讲述,这种方式虽然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音乐知识,但也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直观的新课导入方式应当从乐曲本身出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欣赏和自我分析获得相关的知识。
四、加强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音乐课堂的设问应具有整体性,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留出相应的思考时间,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暗示。教师应鼓励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积极回答发言,设问应该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内心感悟的机会,这样才能激起所有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当综合运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只有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够达到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最终目的。教师应当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这样就可以寻找到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获取音乐知识,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实现音乐课程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曾芙蓉.浅谈提高音乐教学的途径及方法[J].青年文学家, 2011,(12).
[2]王杰.音乐课到底要教学生什么?[J].音乐天地,2009,(03).
[3]张蕾.音乐特长生――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J].北方音乐,2010,(01).
由于初中的音乐课没有会考的压力,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甚至是音乐教育并不重视,音乐课堂并没有像要求的那样有较大的改观;有些音乐教材的编写也存在漏洞;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差;音乐本身对学生的影响不够等等。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往往就是缺少对学生这样的“人文关怀”,我认为这主要是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问题,教师没有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下面,我们将从学习音乐的意义出发,对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目前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音乐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英语、语文等主干学科的教育,它更强调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感受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说,学生学习音乐主动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此外,音乐课堂本身也不同于主干课程的教学课堂,它对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要求更高。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与老师进行良性的互动才能学好音乐,从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以及对于艺术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到达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师生互动问题研究
(一)学生缺乏兴趣
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正处于青春期,喜欢流行的、新鲜的、刺激的事物,有着叛逆的情绪。因为,对于音乐课堂上那些歌曲,例如:《荔枝颂》、《海娃变油娃》、《唔车水来禾唔长》、《渔歌(哩哩美调)》等这样的经典曲目,他们几乎没有兴趣;并且,由于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习文化课的时间都觉得不够充足,所以更无心学习音乐。
(二)课堂教学形式陈旧
虽然,在大的背景下提倡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把课堂交给学生,但是,在很多地区,学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依然地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并且,有的老师只注重乐理知识的传授,陈旧的教学形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意义上的改变。
(三)教师不够重视
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对于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要求也提高,所以,学生们更多地关注对于文化课的学习,老师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上。这样的气氛,就令音乐老师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不重视自己所教授的音乐课程。因此,音乐老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课程任务而教学,有的老师甚至在授课过程中出现溜号的现象等。
(四)教材的编写问题
目前,现行的初中音乐教材是比较注重课程的拓展和延伸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些教材在编写理念方面的延伸度不够,使得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从而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进行课程导入
所谓课程导入,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进行音乐教材上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教学;此外,就是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情境教学,以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音乐学习的氛围之中。例如:在进行《荔枝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导入对粤曲的介绍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女伶”以及“名曲”,并介绍著名的粤曲演唱家“红线女”等。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其不但学习了音乐知识,也学到了历史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更加重视。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在眼神、神态、情感上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例如: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歌唱大赛,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音乐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也可以用音乐进行。例如:老师在进行乐理的教学时,可以自己编曲,通过演唱的形式进行;下课时,也可以用歌唱的形式说“再见”。
(三)关于师生互动的几点思考
所谓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学习带入到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来,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评价反馈,达到深层次的互动。
要选择适合的互动内容。目前,教材上的曲目都离我们的时代较远,选择这样的曲目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深层次互动。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流行歌曲或者是网络歌曲进行播放,并且鼓励学生自己编舞和表演。
要充分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和自身感悟中对音乐进行学习。
结语:
音乐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情感诗意化的表现形式。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诠释音乐是一个享受音乐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形式。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不单单是音乐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于积极、向上、健康人格的教育。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让学生珍惜音乐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蒋春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探微[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02):20-21.
[2]吴玲玲.随“心”飞扬--浅谈基于学生角度的初中音乐教学[J].北方音乐,2015(02):116-116.
关键词:初中音乐;师生互动;问题分析
新课程理念的不断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方式逐渐在各科中显现,初中阶段的学习更应重视这一条件,在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老师也应该明白,学生是课堂的核心,只有真正在课堂和学生产生互动,课堂氛围才会活跃,才能进行有效的授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主动产生思考,并表达出来,让老师进一步对学生的状态有所了解,才能针对性的制定学习方案,使学习事半功倍。
一、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交流,思想行为才会产生交流,进而形成互动。所以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只有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才能带动课堂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对于音乐课堂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背景和魅力,更多的时候,音乐课堂会表现出抽象性,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仅局限于对于音乐的聆听,评价也只能停留在好听与不好听的认知水平,所以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肢体行为交流,语言交流,眼神交流,以及思想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对音乐的本质,对音乐的创造条件,对音乐人,音乐背景都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帮助音乐课的有效进行,使课堂更加积极和美好。师生之间强有力的互动可以是表现在对音乐的前期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回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并对音乐的创作条件是怎么样的,做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让学生在下一次的课堂做出讲解,让学生与课堂产生积极的互动,与老师和同学自身不断的交流沟通,既让学生了解了音乐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课后还可以让学生们对于音乐的不同见解,用听后感的形式写出来,在书面上与老师形成一个互动交流,让老师在准备下一门课堂的时候可以更贴近学生的思想,不断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感。
二、课堂中师生互动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向不匹配在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堂中,可能会因为老师备课的不足,出现专业性的错误,对音乐的教学产生偏差,使授课内容与课本内容无法更好的联系起来,这样很容易让学生的课前准备,无法运用到正课上,从而对课堂产生消极的态度,致使师生之间的行为无法因为课堂内容而有所交流沟通的表现,使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大,不利于课堂的长期有效教学;再者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容易比较跳跃,可能老师在讲到这个关键点,学生的思维跳跃到另一个方面上,并因为学生的表现行为,打断老师原有的上课思维,是课堂内容不严谨。这种情况不仅要求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还要照顾学生的感受,在处理突发问题的同时也要有能力将课堂拉回正轨。这种对课堂的控制力,也是老师应该不断加强的地方,只有在课堂和学生之间良好的转换,才能让学生与课堂,与老师有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作用于高效的音乐课堂。
(二)对课堂的资源丰富化在课堂内容部分,要允许课堂出现不一样的声音,鼓励学生们对于音乐或者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出不一样的表达,积极配合学生的问题做出回应,也可以有意的创设环境,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并积极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思考中变得积极。当然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免不了采用到课外资源,课外资源的运用,需要教师好好把关,保证课外资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对学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否则容易产生使课堂脱离控制,使学生不知所措,想表达的东西不能准确的表达,混乱思维等现象。
三、加强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师生互动是一个不断加强和进步的过程,不能是一蹴而就,必须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而加强的一种亲密关系。为了更好建立师生关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口发言,让学生在可控的范围内,提出自己的疑惑,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并且在课堂内容讲解完毕的情况下,还可以选取一些课外的音乐播放,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喜欢音乐,并主动去接触音乐,对老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情,利于之后更好的教学。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应明白,弹奏和乐器的使用不是课堂的全部,真正的教学目的是教育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所以,老师要通过运用合理的资源,是学生与老师的思想逐步接近,由心出发,感受音乐,去赞美音乐,和欣赏音乐,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由师生相互表达相互感知的能力,只有让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学生才能体会老师的感情,并学会对音乐欣赏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