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加强纪法教育

加强纪法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1:0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加强纪法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加强纪法教育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纪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034-01

中职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肩负着国家城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中等层次建设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和新型劳动者,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或栋梁之才。加强中职生的法制教育,一可以富民,二可以安邦,三可以强国,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研究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其意义也就不同凡响。

一、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或弊病

1、法制教育方式与法制教育实践相脱离

目前,尽管各类中职学校对加强中职学生法制教育的呼声较高,方法不少,形式多样,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可说是耗能大,收获小。究其原因,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即法制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与法制教育的实践相隔尚远。表现如下:多数教育行政部门一提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办法就是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召开大会,对学生做报告,继而就是出墙报,写心得,甚至还要对所写的心得体会进行评奖活动。这种“一讲众听”的方式,表面上轰轰烈烈,搞得热火朝天,实际上只是一种作秀的过程,所呈现的效力只是学生一时的冲动,然后就是昙花一现或水过鸭背,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说,对中职学生的法纪教育要重在实践,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应行什么样的实践,这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把学生当作法纪教育主体的一种表现。

2、法制教育内容赶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目前,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以《法律基础知识》为主,即以课本中的少量法制知识为主,因此学生所接受的只局限于一些表面的法纪知识;二是以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为辅,这些教育内容,既单一,又不系统,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商贸往来与合作日趋频繁,各种矛盾的出现也日益增多,因此我国的法制体系也随之而逐步完善,法制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扩充与变化。国家在变化,对中职学生的法纪教育也应跟着变体化,这才能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而目前对中职学生的法纪教育,正是缺乏这些变化着的内容。

3、法制教育主体与法制教育要求不配套

目前的中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其思想都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这种教育是教育单位或其它宣传机构的事,与家庭与社会无关。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试想,一件事关国家兴衰大事的综合工侱,既艰巨,又宏伟,单凭学校或几个宣传机构就会完成吗?回答的是一个“否”字!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学校这个法纪教育的主体而言,大多数的法制课教师基本是由政治教师兼任的,而这些教师,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制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碰到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他们就显得束手无策,根本不能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说,对中职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只能是一种形式或虚设,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举措或对策

1、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

课堂法制教育可以说是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基本形式。对于这种基本形式,一方面应该加强它的作用,另一面可以通过新方法、新策略,进一步加强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及认识水平,坚持用好法制教育教材;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以这事例学法、说法、用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认识法律、会用法律。

2、结合实际,以创新形式进行法制教育

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法律知识,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合教育目的和社会生活实际而采取的创新形式教育,既能有效传授学生法律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社会实际生活。

3、“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加强教育的系统性、时效性、全面性,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教育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教育是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学生法制教育的最早点;社会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大课堂,可以说三者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通过三者相结合的系统教育,学生无论在哪个环境中,都可接受到同一种法制教育。这样,所学到的知识就比较全面和系统,知识的范围也比较宽阔。

篇(2)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创新人才

人才素质是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对人才素质有着不同要求。二十一世纪是由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它所要求的人才具备创新素质。

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

1997 年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关于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该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知识经济,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不断创新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在 1999 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新经济指数:了解美国经济的变革》把知识经济称为“新经济”,并给它下了个定义“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系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新思想和技术”。以上这两个定义明确强调了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的产业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他的一切成就都来自他的创造力和微软公司的不断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以现代科技为主导。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和商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趋势,使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999年1月国务院通过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1999 年 6 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上种种举措,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宏伟战略。

二、现行教育制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

我国教育制度和西方教育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有一番描述:中国传统教育注重“仓库理论”,把人脑看作储存知识的仓库,通过教育的灌输去填满仓库,学生被视为收集知识的仓库。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基础和循序渐进,鼓励“业精于勤”,但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西方的大学生比较自由,可以自由选课,自由研究课题。西方教育关注想象力和个性的培养,易使才能出众的学生脱颖而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反映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上,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育评价等等。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划一的课程设置,划一的教材、划一的教学进度,单一的课堂授课,根深蒂固的“三中心”(以教师、学生、书本为中心),学生上课围着教师转,下课围着书本转,以及封闭的教学格局,都导致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方法上,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主,使学生缺乏自由学习的时间和自由讨论的空间。课堂教学中求同思维一统天下,缺乏信息反馈和民主气氛。教师极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缺乏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思想。正如中科院院士母国光所说:“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我们有很好的原材料,所缺乏的是好的炉子。”考试制度上,重内容再现,轻独创思维,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首要标准。考试内容以教师授课为主,考试方式以闭卷、限时形式为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评价上偏重于鉴定、甄别、选拔和筛选功能,评价的目的是把学生分等分类,评价的标尺是成绩、分数,评价的对象是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及学生,整个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制度都围绕成绩、分数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

三、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所以高等学校要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创新人才。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在教育思想上转变观念。一是转变教育质量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质量观;二是转变培养目标观。从注重“专才”教育转向注重“通才”教育,通专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转变教育主体观。变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变学生只是作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为学生是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

(2)树立新型的学习和教育主体观。树立新型的学习和教育主体观是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它突出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从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上来讲是毫无疑问的,但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学习的革命,即强调学生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所以,要树立新的学习和教育主体观必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教为中心真正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构建整体化的知识教育结构。纵观今日的知识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科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相互渗透、既高度综合又纵横交叉、既高度深化又大量衍生的态势,而且科学技术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提出的问题不再是学科式,而是错综复杂涉及多门学科,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也要依靠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必须构建整体化的知识教育结构 ,从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转向整体化知识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①实行学科结构综合化。在学科结构上,各所学校应该根据自己所要培养的人才的层次、类型等,各有特点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实现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②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设置。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引进和学习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思想,强调按国民经济计划对口设置专业,对口培养专才,形成单一的“专才教育”模式,并且由于专才教育强调学以致用,致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宽,社会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通才教育”,对学生进行“百科全书式”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现在我国高等学校都在改革和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设置,克服专业面过窄的现象。如北方交通大学在制订跨世纪培养计划中就强调在课程整合、实践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提出“根据专业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整合课程内容,强调整体优化;改革实践模式,强调实习效果;不搞专业方向,拓宽专业内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培养原则。总之,让学生真正在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的课程体系中受益。③实行课程综合化。实行课程综合化的目的是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分割过细,不重视提高综合素质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端。在当前学科高度分化,知识量和信息量激增的时代,实现课程综合化势在必行。实现课程综合化,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加强基础、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原则,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如改制中的上海大学,在制订教学计划中就充分体现了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加强文理结合,加强技、经、贸结合和主辅修结合的原则。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课程按其功能分四类: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本科学生的理论教学总学分不得超过 250 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为 110 分,学科基础课为90分,专业选修课为30分,任意选修课为20分。总之,加强基础课,突出重点课,优化专业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同时加强文理相融的课程,创立跨学科的边缘学科课程是实行课程综合化的具体内容。④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人的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创新能力包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两层意思,前者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顽强意志、科学态度等;后者则主要是智力因素,包括各种逻辑方法、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法。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受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受智力因素的约束还要大一些。人们习惯用智力来预言人的未来与成功,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既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社会,是一个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获得成功,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在研究 800 名天才后发现:成就最大的 20 个人和成就最小的 20 个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的个性品质。他甚至把一个人的成就的75 %归咎于人格因素。特尔曼在 《情感智力》 一书中,首次使用了与智商相对应的术语“情商”。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行证。过去人们往往只重视前两张通行证,而忽视第三张通行证,但如果一个人缺乏第三张通行证所要求的素质,那么他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能就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国信息研究所.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M].南昌:江

西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

研究,2000(1).

篇(3)

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加以精选,精选应当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并适应中专生的文化和社会知识水平的原则来进行,使学生真正能学懂,并会应用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也要改革老一套的灌输式教育法,可试用实效一点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调整并更新内容,使之与学生实际、社会实践贴近和联系起来。

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外,也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导向,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并为学生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尽量使思想教育内容由远至近,由抽象变具体,由书本延伸到社会,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1、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敬业、奉献意识教育至关重要。体育学校学生从小就奋斗在运动场,他们渴望成功,夺金牌、当冠军是他们的梦想。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培养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要让学生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道理,从而激发他们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旺盛斗志。同时要注意学生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热爱体育事业并为之奉献。

2、加强法纪观念教育。针对体校学生法纪观念淡薄的现状,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制定法纪教育计划,对学生实施一系列法纪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既懂法又守法。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学生日后走上社会的最基本要求。

3、竞争意识教育对于体校学生来说尤显重要,体育本身具有挑战性、竞争性,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体育更是如此。要把竞争意识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训练、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在竞争中求胜利,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欲望。

三、狠抓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教育工作网络

1、体育学校要搞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校要在校党委领导下,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并形成各支部、学生科、政工科、马列教研室、团委齐抓共管的局面。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教练员在训练中思想教育的作用。体育学校学生有个特点就是对教练员比较服从。因此,教练员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将思想教育贯穿到训练当中去,要摒弃教练员只管训练水平提高不管学生思想好坏的观念,在训练中思想工作做好了,就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提高训练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良好的氛围。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播、板报、校刊等宣传教育工具的作用,运用演讲、知识竞赛、辩论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寓教于乐,把教育工作做得生动活泼。寒、暑假是学生社会实践的良机,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体验生活,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开阔视野。

3、班级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集体。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角色,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不是教学生哪些不该做,而是要引导学生怎样做。在工作方法上,不应该是压制而是加强引导,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指导学生怎样做的内容越来越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应突出这个时代特征。同时班主任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言传身教。

篇(4)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日本教育教育改革

国际理解教育

作者简介:臧佩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副

教授。

中图分类号:I31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74(2012)01-0090-12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AS0811)。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原义是指“某种活动或过程扩展为国际规模”。所谓教育国际化,既是指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在教育领域萌生的一种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优化各国教育资源和要素在国际的配置以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化高度发达、知识经济日益勃兴的21世纪,教育国际化业已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潮流,日本走在了这一潮流的前头。

一 教育国际化的历程及其背景

战后,日本的教育国际化政策,大致经历了“雏形化”、“国策化”、“战略化”三个阶段。其出台是日本应对国际社会“人力资本”论与“教育开发”的需要,也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日本寻求对外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国际化的“雏形化”(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为了应对经济的高速增长,制定了教育改革政策报告《经济发展中人的能力开发的课题与对策》,将“国际交流”列为“发展人的能力”的四大内容之一:“伴随着今后国际交流的活跃,有必要从国际视野培养、利用人的能力。”1970年,日本内阁批准《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将“国际化教育”列为“教育与提高人的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1972年,日本经济调查协议会的教育改革建议书《新产业社会中人的发展――从长期观点看教育的状态》指出,“在教育领域,国际化已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建议应“打破整齐划一教育,应对国际化”。1974年,中央教育审议会专门就“教育、学术、文化的国际交流”问题向文部大臣提交报告,制定了“国际化时代的根本政策”。

该时期,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教育国际化,有应对经济急速对外发展的内在动因,但更重要的背景是国际社会“人力资本论”、“教育开发”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等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认为教育可以创造知识、技能方面的人力资本,“在过去30年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被视为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

在该理论指导下,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是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也是经济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1961年9月,世界银行决定通过国际开发协会向国际教育开发提供贷款,亚洲地区成为国际教育开发的主要对象之一。日本政府积极参与了国际社会的“教育开发”热潮,如争取到了教科文组织1962年、1963年教育会议的承办权,1974年参加“亚洲地区教育开发计划”等。该时期,国际化在国内教育政策中地位的凸显,正是日本政府适应国际教育开发之举。

(二)教育国际化的“国策化”(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1987年,日本直属内阁的教育审议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的最终报告,确立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基本理念:“个性原则”、“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适应变化(国际化、信息化)”。该报告指出:“今后,为了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的、有活力的社会……当前教育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便是国际化与信息化。”进而关于国际化,“不仅在制度层面,重要的是包括相关人员的意识在内的日本教育应全面开放。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的所有机会,不断培养人们对不同事物的兴趣与宽容态度,灵活应对今后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教育体制”。

上述报告成为日本内阁的《教育改革推进大纲》(1987年)的蓝本,文部省则“根据临时教育审议会答询报告及《教育改革推进大纲》,具体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可见,1987年“临教审”的最终报告,确立了日本的教育发展国策,国际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国际化被列为基本国策,是由于日本政府预见到“新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上述“临教审”报告中指出:“现在日本经济的繁荣,有赖于与世界各国密切的经济交流,同时也带来了人员交流的日益活跃。随着人员交流的扩大,便会产生所谓的文化摩擦,当这种摩擦成为国际社会的常态时,便要求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将其转变为使日本社会产生活力的能量”,“今天的日本,要求继‘物’、‘钱’、‘信息’之后,实现‘人’的国际化”。日本政府如此预见,是因为看到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已悄然兴起。1982年,美国坦普尔大学在日本建立第一所分校,1986年以后,日美贸易扩大发展委员会开始积极推动美国大学在日本建立分校。基于这一趋势,日本政府提出:“这一新的国际化,在认识、对策上均不同于以往赶超时代的国际化,必须在教育、研究、文化、体育及科技等领域推进相互交往,实现均衡的国际交流。此外,重要的是在上述领域做出国际贡献。”甚至强调:“迎接国际化时代,以国际化的视点推行教育改革,是关乎我国存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化”(21世纪以来)

2000年12月,直属内阁的“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向首相提交了新世纪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其中,四项内容之一是:“从教育应对全球化的视点……将在教育的所有领域推进国际交流。”2005年9月,文部科学省下设的“国际战略研究会”提交《文部科学省的国际战略》报告,其中指出“将各部局分别管辖、个别决定的国际业务政策措施,统一为国际战略……作为今后开展国际业务的方针”,国际化被提升到“国际战略”的高度。

2006年12月,新修改的《教育基本法》中增加的五项“教育目标”之一为:“培养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态度。”国际化首次正式写入“教育宪法”,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法律地位。2010年6月,日本制定了新国家发展战略《新增长战略――“活力日本”复兴方案》,其中第三项“亚洲经济战略”专列“人”的交流倍增,包括“完善国内体制,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便于研究者及专业性海外人才就业。……促进与亚洲及世界的大学、科技、文化、体育、青少年等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培养活跃的国际型人才”,教育国际化进一步被纳入日本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

教育国际化成为国家战略,主要根源于知识社会的到来。日本政府认为:“21世纪被称为知识社会,必须将教育投资作为国家战略加以认

真考虑。”根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定义,“知识成为财富的直接源泉的经济是知识经济,支撑知识经济、并由知识经济所支撑的社会,便是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中,教育成为知识生产与普及的最主要领域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继而,面对国际教育服务业的新一轮竞争,日本政府提出21世纪是“世界性知识大竞争的时代”,要求“在国际社会中,在发展与充实经济实力等硬实力的同时,关键是要考虑增强科技、学术研究、艺术文化、文化财产、生活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日本文化魅力的软实力。……教育及科技、学术、文化、体育应称为我国软实力的源泉”,“‘知识的国际化’,是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源泉”。教育国际化,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际化由20世纪60年代在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到80年代成为基本国策,再到21世纪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地位不断提升。这一历程并非偶然,而是在知识经济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之下,日本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必由之路。

二 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体系

日本的教育国际化内容丰富,是“通过教育的所有机会”予以推行的。笔者根据日本政府历年《教育白皮书》中的相关内容,将教育国际化归纳为三个方面:针对日本人的国际化、针对外国人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开发。

(一)针对日本人的国际化

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海外日本人子女教育、国内的国际理解教育、鼓励出国留学等途径,以培养日本人的“国际素养”。

随着赴海外就职的日本人不断增多,随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人数倍增,1984年为36223人,2009年增至61488人。为此,日本开设了日本人学校、补习学校、私立海外教育设施三类教育机构。1984年有日本人学校76所、补习学校102所;2009年增至日本人学校88所、补习学校204所、私立海外教育设施9所。

日本国内广泛推行了国际理解教育。在初等、中等教育领域,1989年、1998年两次课程改革,都将“推进国际理解”、“培养日本人立足国际社会的素质”确定为四大基本方针之一。具体而言,1989年改革提出中小学社会课要加深理解“世界与日本的关系”,国语课要“加深国际理解、培养国际协调精神”;初中与高中要重视外语课,道德课及特别活动要“培养日本人的世界意识”,世界史成为高中必修课。1998年,外语课成为初中及高中必修课,小学则利用“综合学习时间”讲授英语会话等。2008年的课程改革,规定小学外语课增加70学时,初中外语课增加105学时。在高等教育领域,新设了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等专业或院系,大学中冠以“国际”之名的学科1988年有38个,1998年达到112个。1988年全国大学开设外语课程约50种,1997年增至70余种。

日本政府还鼓励大、中学生出国留学、研修及研究。高中主要包括“高中生留学”(三个月以上)、“海外学习旅行”(三个月以下)、“修学旅行”三类。在政府支持下,高中生留学人数逐年增加,1988年上述三类留学生人数分别为1229人、692人、51127人,2008年增至3190人、27025人、179573人。日本政府还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1998年,留学海外的大学生约6.4万人(为十年前的两倍),2004年增至8.3万人。2009年度起,日本政府实施了“留学生交流支援制度(长期派遣)”,支持学生赴国外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二)针对外国人的国际化

针对外国人的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对外日语教育与考试、接收留学生教育两大方面。

随着日本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学习日语的外国人逐年增加。日本国内的日语学习者,由1987年的4.3万人,增至2009年末的219万人。日本以外的日语学习者,由1984年的58万人,增至2009年的365万人。日本从1984年开始实施“日语能力考试”,考生由最初的15个国家和地区约7000人,增至2009年的58个国家和地区约77万人。此外,日本从2002年起实施“日本留学考试”,2010年“日本留学考试”在日本国内15个城市、日本以外17个城市举办,考生共计46691人。

日本政府重点实施了扩大接收留学生的政策。1984年,日本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计划在21世纪初招收十万留学生(该计划2003年完成)。近年来,日本政府将留学生政策视为实现“知识的国际贡献”、

“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于2007年“作为国家战略,制定并推进了包括教育、外交及产业政策在内的留学生政策”。2008年,文部科学省与其他省厅(外务省、法务省、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联合制定了“留学生30”,计划到2020年接收留学生30万。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80年6572人,2003年109508人,2010年达141774人。

日本还重视接收小留学生。文部科学省从2003年起实施了《外国青少年接收倍增计划》,计划到2010年接收外国中小学生的人数由每年四万增至八万。2010年5月,就读于日本公立小学、初中、高中的外国学生达74214人。

(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开发

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开发,主要包括参与国际组织的教育事业、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开发两大内容。

日本从1988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教育开发计划”、“亚太地区全面普及教育事业计划”,90年代参与“艾滋病教育事业”、“妇女识字教育”、“环境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合作项目。日本还积极参加经合组织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的“提高教育质量”、“成人继续教育培训”等研究课题,实施“学生学习程度调查”(PISA)等事业,也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人才培养领域的相关活动。

日本的国际教育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则愈益加强。2000年,首相咨询机构“对外经济合作审议会”提交报告《推进“重视人的经济合作”》,将教育、人才培养等“以人为中心的开发”,确立为21世纪的经济合作方式。2002年,日本政府在八国首脑会议上宣布要“加强对低收入国家教育领域的开发”,计划五年内提供政府开发援助2500亿日元。

21世纪初,日本的对外教育开发呈现两大新特点:一是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初等、中等教育的开发。日本政府指出:“国际社会的开发援助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正日益重视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合作。”2002年,日本政府将“加强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发”列为对外教育开发的政策内容之一。二是加强国内的教育开发体制。2001年,文部科学省设立“国际教育合作恳谈会”,“反复研究了将日本的知识资源全面有效地用于国际开发合作的方法”,“呼吁为了实现日本国际教育合作的质的转变,有必要从根本上完善国内体制”。据此,文部科学省建立了教育开发的两大国内体制:(1)从2002年开始建立国际教育合

作“据点体制”。以广岛大学与筑波大学为中心,联络大学、非政府组织、企业,有组织、系统地全面利用日本的资源,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初中等教育。(2)从2003年开始设立“国际开发合作支援中心”,旨在促进大学、大学与技术顾问、国外大学、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使各界有组织地参与国际教育开发。

上述三方面内容中,针对日本人的国际化可谓“内部国际化”,针对外国人的国际化则可谓“外部国际化”,教育合作与开发的国际化可谓“开发国际化”。三者既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日本教育国际化的全貌。

三 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及启示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及时把握并引领了全球教育国际化浪潮,其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日本的教育国际化亦存在一些问题。

(一)针对日本人的教育国际化具有两面性

日本政府通过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以各种形式培养具有国际素养的日本人,为日本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也为应对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做好了准备。

然而,针对日本人的教育国际化内容本身,却具有两面性。日本政府咨询机构曾明确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到,一个好的国际人就是一个好的日本人,必须确立培养爱国心的教育、使学生切实具备日本文化个性的教育以及加深理解外国文化与传统的教育。”修改后的《教育基本法》亦规定教育目标之一为:“尊重传统与文化,热爱养育我们的国家与乡土,培养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态度。”也就是说,针对日本人的国际化,一方面强调“国际视野”、“理解外国”,具有外向性、开放性的一面;同时又强调“爱国心”、“传统”,具有内向性、保守性的一面。这两个侧面,统一于日本的教育国际化政策之中。弘扬本民族传统与特性,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日本所谓的“爱国心”存在很大问题。众所周知的“历史教科书事件”即是一个典型例证。20世纪80年代及21世纪初,日本政府多次公然批准美化对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此举表面上看是通过教育来加强国民所谓的“爱国心”,但实则“误国愚民”,不利于培养国民真正的历史认识和国际意识,阻碍了日本与周边受害国的“历史和解”,直接影响了日本与周边国家正常的国际交流。事实证明,过分强调“爱国”与“传统”,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真理与正义,必将阻碍日本人、日本教育真正的国际化。

(二)针对外国人的教育国际化有待加强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日本政府大力推行针对外国人的语言教育、留学教育等,促进了本国教育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知识经济的振兴。

但是,日本针对外国人的国际化教育,与欧美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外语言教育方面,2009年,托福考试(TOEFL)在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500个考场,报考总人数累计达2500万人,而日语能力考试仅在53个国家和地区的173个城市设有考场,报考总人数累计674万人;2009年,留学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700个考场,考生63.3万人,而日本留学考试仅在日本国内15个城市、日本以外16个城市举办,考生共计44396人。日本对外语言教育及考试的规模,与欧美国家不可同日而语。在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及水平方面,2008年度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及比例,日本132720人、占3.8%,美国671616人、占6.1%,英国415585人、占27.0%。②无论在留学生人数上,还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所占比例,日本均落后于英美。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缩小这一差距。然而,一个国家的对外吸引力是全方位的,日本只有继续提高科技水平及综合国力,不断扩大国家的整体开放程度,才能切实提高针对外国人的国际化教育水平。

(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开发面临新课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力资本论”的指导下,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日本积极参与了国际教育合作与开发。这既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欠发达国家的国民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日本对外教育开发的重点是初中等教育,属于培养国民基本素质的义务教育范畴,开发过度则将有损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自,甚至削弱被开发国家人民的民族性及其传统文化,有文化侵害之嫌。因此,在教育的国际合作中,如何平衡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是日本乃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新课题。

日本教育的国际化虽面临上述问题,但总体而言,在纵向的发展历程方面,其地位经历了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横向的内容方面,则建立起了日臻完备的国内体系。日本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与维度,体现着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水平。

(四)日本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教育正在加速适应国际化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国内体制、对外教育开发等方面尚落后于日本。日本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如下启示:

1.从日本教育国际化的历程中,去理解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因而,应将教育国际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通过政策指导、经费支持、扩大宣传等方式,切实加以推行。

2.从日本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体系中,充分认识教育国际化的广泛性。一方面,在各级教育机构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鼓励大、中学生出国留学等,以提高我国的“内部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着力实现对外教育服务的升级,在继续推广对外汉语教育的同时,通过扩大开设英语授课的留学生课程等,提升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的对外教育服务能力。此外,也要积极拓展各种途径,将我国的教育资源用于世界教育的发展。

篇(5)

[关键词] 中等教育;口腔医学;教育改革

中等口腔医学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较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卫生人才的需求层次提高,对口腔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减少,中等口腔医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通过对中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与问题的研究,探讨在新形势下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一、国内目前中等口腔医学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当前口腔医学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仍是传统的纯生物模式,已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各种等院校目前实际的教学计划,仍以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作为基本指导体系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都没能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等都对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需要具有完整知识结构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口腔专业人才。单纯的生物模式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

(二)办学条件不足

与国外医学教育相比,我国中等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存在发展过快,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国外牙科医师的培养一般要经历普通理工学校课程教育、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教育及牙科专业教育三个阶段,毕业的牙科医师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我国现行中等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与理工学科脱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

(三)现行教学方法状况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仍是先基础后临床、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各院校教学计划中,大部分中等院校只有必修课,很少有选修课,个别院校即使开设也流于形式(而欧美一些国家选修课占总课程总学时数的1/3),这样无疑加剧了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与基础脱节。教育的落后是教学内容的落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二十世纪初仍无很大差别,对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不利。

二、对中等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策的探讨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按“精、新”原则,在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比重,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核心、重点和一般内容三类。核心内容必须讲清讲透,学生必须掌握;重点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讲授,学生应该熟悉;一般内容主要通过自习加辅导的形式完成,学生达到了解程度。采取老师与学生双向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启发性课堂教学,使教学富有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思考、创新能力,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力发展高专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根据卫技人员学历高移趋势,加强卫生中专与高职的沟通与衔接,为卫生中专的毕业生搭好“立交桥”。中等卫校的毕业生可以经过考试直接升入医学院校或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目前高职高专对口招生数与中职实际毕业生数相比差距较大,而且相应的政策不配套,使得相当多的中专毕业生未能进入高职高专继续学习。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高职对口招生比例,制定配套政策。应允许部分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卫校改办高职院校或招收五年制高职班。

发展成人口腔教育。成人口腔教育以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为重点,同时要加强和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终生学习、终生受教育的制度

(三)更改课程体系

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结构,通过分化、重组、新建必修课程;变分段式、跳跃式教学为渐进式教学模式;扩大选修类课程的范畴和知识覆盖面;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一年级就了解接触口腔专业,增加对口腔专业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增加公共基础课,扩大延伸到医学与社会相交的新学科如法律、经济学、生物工程、医学心理、医学美学等,并增加计算机、新型材料、生物物理等新的理论和内容。

(四)改进教学法

篇(6)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每一年,教育工作者总倍感任重道远,因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公民的素质品位提升,加入世贸后教育的应对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教育改革与发展诸于对教育的要求,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已箭在弦上,普九普实的号角响彻耳畔。面对如火如荼的撩人形势,我们怎么办?根据全县开学准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作的工作思路定格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5.31”讲话的内涵,并以此统揽学校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围绕“五个一流”全面开展工作,着重在队伍建设,教研教改,提高质量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在学校领域的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改善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使学生得到优质教育,让学校向着优秀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形势发展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形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龙头

①化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建设,提高成员的思想素质。通过开好班子例会,组织成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使每个成员熟悉法规,自觉依法依规行政,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普法培训和考试,增强法纪观念。每个成员至少有一份业务杂志,谙熟专业要求。开好民主生活会,捐异个人成见,只图学校发展,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沟通,工作上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②加强班子的职责管理,做好每一块工作,根据职能分工,各职能要大胆工作,各层次要明确自己的职权与职责,勇于负责,善于改进,不继总结,提高工作能力,做到职责上要分,思想上要合,工作上要分,目标上要合,机构要分,效益要合。

③加强班子成员个性品质的揉和,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出色的本份工作与诚信的豁达风度取信悦服于教职工。

④防腐拒变,廉洁奉公,不,规规矩矩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经得起利害的考验。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①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定期开好教师例会,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师德素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教师自觉把自己的良好的言行举止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合格的依据,成为教师彼此尊重,学生较仿的示范,使学生一个个地进步、文明。从而带动学风的健康形成。

②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及能力的提高

a.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水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b.帮助教师不断总结、分析、积累经验、方法,分期分批逐步提高能层次;c.以教研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组织,以班级为依托,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研讨、推荐最新教学改革尝试办法,提高科研含量,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力求大面积提高质量;d.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的评选活动,让教师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e.大胆启用和培养青年教师,把提高青年教师水平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施加一定压力,赋予一定的使命目标,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f.加强学校远程信息教育网的管理与使用,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让名师、名人、名课教育的精彩世界与我校融为一体,使我校教师拓宽视野,共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把握无限良机,以此作为提升我校教师素质能力品位依托与桥梁。

二、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好学校

1、调整和完善我校原有制度中不完善之处,使其更具可行性和易操作性,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篇(7)

(一)教育振兴时期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这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两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一个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于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另一个是“跨世纪园丁工程”,即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以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可以预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会给基础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学校外语教育面临的历史任务

外语是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外语与计算机技术已被认为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因此,外语学科作为我国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受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贯彻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进程中,无论是“素质教育工程”,还是“园丁工程”的实施,外语学科都被列为一个重点。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外语教学能否有效地提高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几年来的学术年会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都是围绕外语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开展的。

二、中国学校外语教学的形势

(一)中国学校外语教学的概况.

我国目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亿3千万,5700多万和1000多万。学校开设的外语主要是英语、俄语和日语。俄语和日语主要集中在东北三个省和内蒙古。分别有35万学生和12万学生学习俄语和日语,其余中学生全部学习英语。小学开设英语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从1994年以来几乎每年递增一百多万。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为止,约有700万小学生在校学习英语(每周平均3课时)。除近8万所普通中学开设外语课(每周4~5课时)外,全国约有50多所外国语学校开设外语课(每周6~8课时)。此外,目前全国所有职业高中和技校都要求开设英语课,还有数千所民办中学或技校也开设外语课。可见,我国中小学在校学习外语的人数接近一亿,真可谓是“外语教育大国”。

(二)中国学校外语教学近十多年来的进步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外语课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从理论天实践上为外语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确立了外语课程的多元目标与要求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语言教学的要求,而且在思想教育、文化素养、智 力开发等方面也提出了目标与要求。

2.更新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因此,我们必须在教材编写中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其听说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运用外语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全国各地外语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地区的外语课已经开始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翻译中解放出来,逐渐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

3.形成了积极研究教法和学法的局面

十多年来,为了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路子,优化外语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各地教育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活动。他们培训教师,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听课和评优,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研究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4.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

为了营造外语语言环境,全国各地学校都开始重视外语教学仪器的配备,如录音机和投影仪等。县、市级的许多学校建有语言实验室,城市许多学校使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一部分学校设立了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并且开始了网上教学。

5.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的改革

课程与教材的改革加速了中学外语测试与评估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测试和评估由过去的注重对知识的检测逐渐变为注重对能力的检测,并逐步加强测试和评估的语境化和交际性,同时逐步增加听力测试。

6.加强和促进了中外语言教学的交流

近20年来,我国中学外语课程与教材的发展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中外合作编写教材的举措对中外学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春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从此结束

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与科研封闭的状态。近几年我们与英、美、澳、俄、日、韩等国的同行学术交往频繁。我学会不断派教师和教研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参加我们的年会和讲学。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学校外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一进步又集中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西南师大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1999年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调研活动。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的部分中学高三年级的师生共有10255人参与了这次调查,并有5682名学生参加了测试。此次测试与1985年原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高三水平测试相比,成绩增加了10~20分,其中农村学校和非重点中学成绩提高幅度更大,增加了约30分。这项调查的结果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我国学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事实证明,我国学校的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诸如中小学外语教学底子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加上应试的沉重压力,使得外语教学难以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总体上说,教师的外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较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教学技术和手段落后,语言环境缺乏;这必然会造成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总之,我国学校的外语教学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求得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在外语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注重发展创新教育。

(一)推进素质教育

面向21世纪的外语新课程标准正在制订。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主要是:

l.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具有分级要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2.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4.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获得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5. 通过语言实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国际意识。

(二)发展外语创新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加强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那么,外语课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学习语言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处处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发问、发现、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求异、想象和创造等。

外语教育是否要创新呢?回答也是肯定的。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创新外语教育。2000年七月,由美国欧哈那基金会倡议和赞助,在东西方中心组织了中美专家学者就如何创新EFL,ESL以及EIL教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学者达成以下共识:

创新外语教育必须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

1.创新课程设计 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情感、心理和身体素质为宗旨,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加强对其认知能力、文化意识、自学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新世纪的课程应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普通学校及各类特色学校的需要。

2.创新外语教材建设 课程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各种教材应是创新课程的具体体现。因此,教材从内容、体系、训练形式。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需要创新。教材的内容应富有时代感,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和现代科技信息。教材体系的创新主要反映在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的结合上应更为紧密。教材中的语言训练应当由机械模仿型转向任务活动型,使其更富于实践性和启发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新学校外语教学方法 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途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深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

4.创新外语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育的重要保证。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可以营造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增强视听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程序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校建立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建立网络教学,实现外语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实践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5.创新评价手段 创新评价手段是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现,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同时应该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应当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朝中、期末考试或考查与平时课内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听力、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6.创新外语师资培训 要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外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中学共有55万外语教师,初、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0.4%和55%这种状况难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根据目前“跨世纪园丁工程”项目的要求,一方面抓英语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全国已建立六个国家级外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将于21世纪初培训千分之一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地还要分别培训百分之一和十分之一的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性思维去创新教学方法。

四、结论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已经颁布,学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已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在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师资培训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使中国学校的外语教育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光明日报》,1999年2月25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张正东:“对外语教改的五点看法”,仲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2期。

刘道义:“试论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