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性的心理学

人性的心理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1:00: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性的心理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人性的心理学

篇(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主张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以及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激发人的优秀品质与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作为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二战”以来消极的疾病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本主义理论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 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 总结与展望

篇(2)

【关键词】心理学 人性观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性是人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之间存在差异,但都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形成的理性思维观念。本文通过对部分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价值。

一、部分心理学派的人性观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坚持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生物体的本能驱力所决定。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的本能处于关键地位,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而人的本能与无意识相联系。无意识存储着个体所有的经历、记忆和被压抑的欲望,是非理性的,违背社会道德原则,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此无意识很多时候被有意识的压抑,不被人察觉,但通常可以通过梦境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个体成年以后出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是因为早期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和被压抑的童年经验,所以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他们主张通过释梦来探索个体早期的童年经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环境决定人性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研究意识很难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们主张要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和通过环境去控制人的行为 。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出其中一个,都能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师、律师、艺术家、商界首脑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的职业、种族。通过华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好的环境塑造好的人性,差的环境形成恶的人性,与先天遗传等因素没有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学派在人性的观点上坚持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自由善良,值得信赖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潜力和自我实现的潜力。罗杰斯曾说:“本质上讲,人类是不断前进的有机体,他们会努力实践自己创造的本性并努力追求真理。”在罗杰斯看来个体不仅具有自主性,个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去伪存真,去恶扬善,在自主选择中不断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本性。

(四)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积极美好

积极心理学坚持积极美好的人性观。积极心理学虽然也主张积极美好的人性观,但是与人本主义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坚持人性本善,只要把个体放在积极的环境中,个体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包含着人性美好,自我完善的一面,也包含着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而个体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这种观点,积极心理学主张应把工作中心放在研究人的积极潜质上,鼓励个体发现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

二、以上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欲望、本能和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人性观上坚持本能论。虽然精神分析学派过多强调了本能欲望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否认本能欲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对于正确积极的目标,应鼓励支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精神分析学派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个体的影响,发展心理学的亲密关系理论与其不谋而合。所以在个体早期,要积极发挥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传统的“虎式”“猫式”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注意教育过程和阶段性。

(二)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虽然这一学派的人性观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个侧面也指出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肯定个体意识的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可以选择。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个体的意志,当个体拥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轻易受不良环境诱惑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自觉中个体可能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尽力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国家、社会、家庭要发挥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建立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力度,使个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

(三)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个体具有自主性,可以对未来进行选择,在不断地选择中发展完善,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社会要尊重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个体的能力不同,必然导致个体的需求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个体,同时社会应给个体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个体能在社会支持的环境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四)发现个体的积极潜力,培养个体积极行为

积极心理学肯定个体有积极潜力,同时也存在自我冲突。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者把传授知识和发现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一味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力量,鼓励个体发展这种积极潜质,使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自身的问题,而且能发展出亮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习积极心理学这种一分为二的人性观,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要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积极潜力,使这种潜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卫.浅析三大心理学派的人性观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

[2]谭景峰.见素抱朴,返璞归真―浅析人本主义人性观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3]申艳娥.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4]宁江龙.心理学中人性观的超越:从人本主义到后现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

[5]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篇(3)

一、积极心理学概论

1.积极心理学定义。中国人所接受的积极心理学定义,主要是李金珍及王文忠等学者对谢尔顿及劳拉•金所著的《为什么积极心理学有其必然性》中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此书作者认为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用于分析探究人类力量及美德等方面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同时也有些学者对此定义有不同意见,邵迎生认为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关于人类日常强项及美德等方面的科学探究。心理学家虽然对于积极心理学认识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积极心理学可让人们能得到幸福。

2.积极心理学产生背景。心理学于1879年演化为独立科学,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始终未被人们重视。由于战后长时间面对战争及被战争毁灭的世界,人们身体及精神上都饱受创伤,这时心理学则成为了治愈战争创伤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不断分析心理问题并且找出可治疗和缓解人们心灵创伤的方式,也将研究核心转为负向及病理方面分析心理问题,这类心理学就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随着多方面的应用也使其发展迅速,但这也仅是发展了心理治疗,其它方面却从未发展。积极心理学就由此产生,这主要是注重日常中鼓励及友爱,更加全面地要求心理学家运用更为开阔的眼光对待人的潜能及动机和发展,同时也强调人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属于传统主流心理学部分修正

二次大战之后,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及人类需要医治身体及心灵方面的创伤,心理学成为了治疗人类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一种方式,而关于帮助人类得到幸福生活及挖掘且培养天才的热潮则逐渐消退,这时心理学演变成了类医学的一种。若是将二战之后的心理学界定为传统主流心理学,则该时期传统主流心理学最大的成果就是让《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成为世界性精神及心理疾病诊断标准。现阶段此标准已发展至第四版,该标准包含着340类心理及精神问题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心理学家也早已对多年前未能解决的心理疾病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这称得上是传统心理学的一项伟大成就,也使心理学脱离了“让所有生命过得有意义”主要主题。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项纯粹变化,它主要是探析生命中不幸事件至生命中幸福事件的主要变化。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积极情绪体验、对个体长久指导自身思想及行为的个人资源影响,再加上对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是促进人类全方位发展的贡献

积极心理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且提倡积极人性论,充分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问题片面性,也有效恢复了心理学应有的功能及使命,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意义的博爱及人性。随着社会发展,现代人们的思想、生活以及工作等各个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克服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各方面负面影响,从而重建人类新型人文精神,以便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心理学注重人性的积极方面,同时探析人的优点及价值,重视正常人的心理机能,使心理科学对于人性的科学理解及良好干预,使个人及家庭和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积极心理学可以让心理学家用更为开放的姿态将注意力转至人的潜能及动机和能力,加在幸福及希望等良性品质上。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及目标是探析人类人文关怀及终极关怀,是富有激情及理性且严谨的新型学科,它深刻表达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四、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和社会及其相关领域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类发展,也可以说积极心理学已超出了学科发展的范畴,早已融进社会发展大潮流中。社会应给予积极价值导向,从而成为有效且公正人道的社会。这同时说明社会价值导向担当着社会变化的引导者,就好比心理治疗师治疗病人一样,所用的导入方式不同则病人的变化也不同,或者是不同导入方式产生相同结果,不过同样结果之间社会意义是不同的。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也开始逐渐兴起一场必然的积极运动。教育行业对积极教育的改革,逐渐认识到学生积极体验及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学生积极体验成为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这也是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核心。公共关系及管理方面的积极思想更为显著,双方谈判时也都是尽量避免对方可能出现的损失,从而实现双赢。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心理学危机;发展趋势;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现代心理学史并不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记录, 而是理智的倒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面临精神崩溃,心理学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现”。临近20世纪末更是有人断言, 心理学已经“解体”。站在新世纪的起点, 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心理学演变的基本态势并非这么简单。自心理学产生以来,西方心理学各派就不断产生争议,同时各派间就出现了相互吸收、彼此渗透还有就是互相排斥的局面。二战之后, 原来一些比较极端的学说日益受到猛烈的抨击, 新的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不再以学派的形式出现, 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潮流或者发展动态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出现了怎样的主要发展趋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

现代科技为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 当代心理学 危机虽然存在, 但前景还是光明的。

一、心理学的科技化

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二重性, 即自然科学性质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二重性。它是研究人的科学, 但不只是哲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 也是研究自然科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却是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的科技化是随着整个科技发展而推进的,高新科技为心理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手段。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认知心理的脑科学研究, 已被列入“973”项目的50个课题之一, 利用电脑研究脑神经网络已是一个热点和主攻方向。李岚清副总理给我们江苏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科学教育: 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研究。”对心理器官的脑揭示得愈深, 对心理活动规律也就掌握得愈多, 其对社会实践领域的作用也就愈大。但是心理学的高新科技化, 并非完全把心理学当作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研究。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还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心理内容, 这就涉及人性和社会性的问题, 而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认知心理学出现于20 世纪初, 瑞士的皮亚杰为早期代表。40年代末, 由于各门科学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50 年代末、60 年代初, 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 形成了综合的认知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看来, 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 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编码、储存和操作, 从而影响人类行为的。《认知心理学》(1967) 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 如果计算机和人于某种作业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 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因此, 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并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 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某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但它和传统心理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 即只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但又高度肯定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 它注意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 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 但又承认在人类信息加工中存在着某些无意识的过程, 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它不满格式塔心理学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论, 但又继承了格式塔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正因如此,我们说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心理学派别, 而是一种新的运动或者方向, 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略早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似的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派, 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的联合。主要发起人有马斯洛、霍妮、弗洛姆、罗杰斯等等。马斯洛将这种学说与其动机理论结合, 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罗杰斯的自我论乃是自我实现论的另个重要理论支柱, 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 能对那些有利或不利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 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和人关系中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两方面都不同于近代传统的实验心理学。他们继承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主张以整体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 以个案研究取代一般规律研究, 或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行一般规律研究。就方法来看, 他们恢复了早期人文心理学的传统, 和当代西方盛行的实验倾向并肩而立。就观点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两大传统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持异议。他们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 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 破坏性是环境影响所致,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间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人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 能创造的, 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毫无疑问, 人本心理学家批评传统心理学仅仅注意到人性邪恶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扩大关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对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关注。

四、临床心理学的产生适应现代人类精神需求

在当代,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充分的证明。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想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的确,人们在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却在承受自然界的报复, 面临更大的威胁。在此情形下, 虽然人类对自身生理及其病变的认识已经相当的深入了,大多疾病都已在人类的控制和治疗能力之内, 但是, 人类不得不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完善发展, 包括健全的认知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格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至此, 我们对自身认识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的条件终于成熟了:不仅应该关心身体健康, 而且更应关心理健康, 并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所以说不幸是产生思想的温床。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 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 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 这就使得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极高期望。因此, 面向社会, 参与生活, 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力度, 便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心理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专业沙龙, 而是向应用化方向飞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已涉及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各种心理问题, 已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别是临床心理学, 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专家人数大大超过了其他分支, 理论开拓与实践创新方兴未艾, 生命活力日益凸显。整合、融化、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心理的走向, 这样的趋势就使得心理治疗与咨询不但成了引导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专业旗帜, 而且其本身也获得了不断地发展, 并且促成了整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日益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

五、心理学的中国化,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

1.抵制全盘西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东西方及各国心理学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同的方面就是心理学的世界性、国际化的问题, 异的方面就是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在当前, 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心理学主流的情势下, 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指一种社会文化取向的问题, 每个国家的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要能切实反映本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 这个原则适合于每个国家的心理学。就以西方心理学本身而论, 当德国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经过铁钦纳的完善传播到美国以后, 虽然促进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但最终还是美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取胜了, 这也是一种广义的本土化,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就是中国化。80年代初潘菽教授他又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心理学的问题, 认为这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 就是要抵制全盘西化,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不将心理学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之上, 我国心理学事业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心理学的中国化, 要求我们以辩证唯物论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要求我们进行中国人的心理实验研究, 要求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量表和研究方法, 要求继承和发扬祖国心理学的优秀遗产, 也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欧美苏俄等外国心理学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心理学不中国化就不可能使心理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 心理学不中国化就不可能满足社会对心理学的切实需要。

2.以科学思想观为指导,摆脱盲目仿效。尽管当代心理学成绩斐然, 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 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规范科学。这是因为,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公认的范式, 还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 还有许多概念只是从其他学科中简单转借过来的。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奉为准则的实证主义和现象主义哲学思路, 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衰落迹象与潜在危机, 使他们难以对已经取得并将不断取得的大量实验成果做出科学概括, 难以对心理的实质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题做出完善的解释。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不是物, 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 并非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 因此其自然科学之路走通不现实。而且,心理学所膜拜的西方科学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由于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宇宙观念,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的片面应用, 使当代主流科学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褊狭之路, 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支离破碎、歪曲尊严。因此, 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事实已经表明, 心理学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正确坚持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和辨证性的基本原则, 把各种具体方法技术、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突破困境, 促成学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海东.心理学发展的当代趋势 [J] .延安大学学报,2003(05):118-121.

[2]刘玉新,张建卫.论心理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6(03):60-63.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61-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二、研究范围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三、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博采众长,既有实证,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性的、过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代替,而仅仅看作是对已有心理学的补充,因此它不会排斥利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服务。

积极心理学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同样的主题,但它提出了主要培养人的积极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东方文化里寻找契合点,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对人的意义,如冥想、瑜伽等。这种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让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它的深入人心而变得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篇(6)

所谓德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性,是指德育学、心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面分别从德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考察二者的相关性。

(一)

首先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考察。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德育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整个教育思想理论是同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则晚于教育学产生在近代。现代的德育学理论是传统德育思想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成果。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思想理论,还是近现代的德育学,从来都是重视研究德育客体的心理现象,注意吸收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异常丰富,构成了一幅以儒家为主干的各种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长画面。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很早就已不自觉地涉足心理学问题。比如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又比如,贯穿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的人性论问题实际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德育要培养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决什么是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人性的构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产生较完备的心性学说,这是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还处于彼此交融的状态,二者的相关性还更多地为融合性所遮掩的话,那么到近现代,当德育学和心理学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二者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了。下面仍然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论述。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德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列举几部以说明这个问题。早在1986年全国六所院校教育系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对于德育学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为德育提供心理依据,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学要吸取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第3页)在1990年上海杨德广著《大学德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又明确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页)该书还专门列出一章,应用心理学理论来论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1993年南京大学张锡生著《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随着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第100页)该书还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国台湾七十年代由龚宝善编著的《德育原理》(国立编译馆出版)中也谈到了德育理论要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第40页)。

再就外国而言,德育学也一直注意心理问题。比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学》中专列了一章论述“心理的训育”,阐述如何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认识、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的培育。当代美国德育学是西方德育学的集大成者,它也继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传统,当前美国大学德育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又比如,和我国有类似文化传统的日本,其德育学同样注意心理问题,在日本所列的中学16条德目中,有两条是与心理有关的(见崔新录《德育新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品德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近代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出现之后,更有许多心理学家专门致力于品德发展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与德育学紧密关联。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英国有麦考莱和瓦金斯,在美国有哈兹霍恩和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30年皮亚杰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对以后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二次大战以后,又有一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专门心理学家,在美国有哈维豪斯特和泰伯,英国有斯温森,这期间比较突出而且对现今仍有影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尔柏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者。

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表明,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是关心德育学问题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辽宁师大韩进之、王宪清1986年编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从而以科学的力量证明了心理学和德育学两门独立科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规律。

(三)

上文从学理上论证了德育学和心理学之相关性,综合地看,二者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是二者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第二,德育学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学和心理学在理论上存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相关性,那么我们提出在高校德育中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种认为心理素质培育与德育关系不大的论调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事实上对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心理学要比德育学深入得多,为什么要将心理素质培育纳入到德育的体系中来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理论和实践毕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应当加以适当区分。心理素质培育,落脚点是“育”字,显然它直接是个德育实践问题,虽然对于德育客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德育学比心理学要逊色得多,但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践本质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将它纳入到德育体系中更顺乎道理。

篇(7)

美国版《死亡实验》是笔者近年来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电影。对于人性善恶的思考与讨论几千年来从未停止,影片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披露了人性中罪恶的、暴力的一面,给观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以及对善恶的深度思索。

影片中,一个心理学家找来了26个身心健康、无暴力倾向的普通人参加一项心理学实验。26个人被分成狱警和囚犯两组。狱警和囚犯必须按照规定来行事,他们的行为会被监控和录像,如违反规定,则实验结束,所有人都拿不到酬劳。实验刚开始,所有人都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其中,但随着实验的进行,一些狱警渐渐投入角色,实施霸权,对不服从命令的囚犯进行虐待,发泄情绪。囚犯也渐渐出现服从与反抗的矛盾心理。狱警的暴力和囚犯的反抗逐渐升级,最终引发了狱警与囚犯问的拼杀,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影片的最后,暴力的实施者以及实验的组织者均被判刑。人性的挑战:斯坦福实验

这部电影并不是虚构的,而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心理学实验改编而成。这个实验是由菲利普·津巴多主持实施的。1971年,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一座大楼的地下模拟设计了一座监狱。24名身心健康的学生自愿参加实验,并被随机分成狱警和囚犯。在模拟监狱里,充当狱警和囚犯的学生逐渐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狱警们对待囚犯越来越严厉。一开始只是语言上的侮辱、嘲弄,逐渐地他们开始严厉惩罚“不听话”的囚犯们,剥夺他们的睡眠,不给他们饭吃,扒光他们的衣服,极尽所能地行使狱警的职权。囚犯学生也逐渐融入到囚犯的角色中,或反抗或顺从,就连津巴多也沉浸在典狱长的角色中不能自拔。直到旁观者克里斯蒂娜看到监狱的暴行并斥责了津巴多,津巴多才清醒过来,终止了实验。

斯坦福实验本来是为了考察特定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津巴多也未曾料到实验会把这些表面上看上去普通的学生,变成残忍冷酷的“狱警”以及无法忍受监狱生活歇斯底里的“囚犯”。他深切地感受到外在环境对人的个性的影响,这一实验也成为了轰动世界的经典社会心理学实验。

津巴多提出了角色对人的塑造和影响,特定的角色会促使人按照角色的特性来行事,正是狱警的角色促使学生产生了暴力的行为。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普通员工升职为领导,就会不自觉地拿出权威姿态来对待曾经是同级同事的下属,关系变得极其微妙。普通人一旦被冠以警察、医生、教授的头衔,其个性也会随着角色发生转变。

是什么改变了人性

斯坦福实验结束20多年后,津巴多将这个实验以及他多年来对实验的思考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曾经是高贵的天使,但后来堕落成邪恶的魔鬼撒旦,津巴多以此来比喻好人变成坏人。路西法效应主要讲述情境对人性的影响,即好人如何在特定情境下变成坏人。

津巴多认为对权威的顺从。以及想要进入核心团体、不被排外的渴望有可能使一个善良的人做出邪恶的事情。密尔格莱姆的服从实验可以证实这一观点。1963年,密尔格莱姆实施了服从实验,充分显示了普通人对权威的服从。在实验中,40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被要求“高压电击”素不相识的人,结果65%的人服从了这个命令。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们会为了服从命令,而失去道德伦理和同情心。

津巴多还提出了去个性化和去人性化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不把一个人看作人,而将他形容为野兽、烂人,人们就很容易对这个人产生攻击行为。1994年卢旺达的大屠杀震惊了世人,几个月的时间约有80万~100万的图西族人被胡图族人杀害。而胡图族人杀害的这些图西族人并不是陌生人,而是他们的邻居、熟人甚至是朋友。一些胡图族人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我们不再一个一个去看他们(图西族人),我们不再停下来辨识他们以前的样子,甚至不再想和他们共事……”“把图西人逼上绝境的时候,我们不再把他们当成人类。”可见,当一个人不再将他人看作人,暴力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人生而具有攻击性

不同于津巴多的观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而具有死本能或攻击本能,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目睹了人类恐怖的屠杀行为,使得他感到人性中具有侵略的本能。他认为人性包含两个方面:生的本能或爱的本能;死的本能或攻击本能。前者为善,后者为恶,人性中善恶并存。死亡本能有两种形式:向外投射时表现为攻击性、侵略性或挑起战争;向内投射表现为自我毁灭、自我痛恨。那么在斯坦福实验中,有没有可能是这些普通学生身上压抑的攻击本能被激发并向外投射,从而导致他们渐渐变得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