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1:00: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课程设置 若干问题 课程改革 具体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与时俱进。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特点,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若干问题

课程改革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科学和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各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与原则相背离的若干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一个学科专业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问题,有的表现为课程门类不全,新的需要的课程开设不出来,而有的不需要的旧的课程又删除不掉;应有的基础课课时太少,而许多专业课内容交叉设置的课程却很多。并且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学生的学习也是界限划定,缺乏选修、跨修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不符合现代生产和生活具有综合性、变通性、流动性的需要。上述限制使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失去了合理性,既不合乎现代专业课程创新、更新、革新的要求,又不合乎现代科技知识之间联系、渗透、结合的特点,因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性的实用人才。

(二)课程缺乏实用性,很难与区域经济相联系,对就业不利。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许多课程缺乏实用性,据学生们反映,课程中的内容听起来都对,教师讲得也头头是道,但是,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走上工作岗位也用不上。在各学校课程结构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程内容缺乏范例性,联系生活不够,实际操作、练习、实验内容少,并且开设的课程很难与区域经济相联系,不符合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三)课程的设置与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表现在如下方面:课程内容的选定没有吸收学生参与,没有照顾其专业需求和特点;课程内容的显现方面单一,很多内容与实际脱离太远,不合乎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课程的进度、难易度等,不合乎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觉得在学习方面太被动,不能彰显其主体地位;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等等。总之,没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没有使课程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课程。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思想正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实践的一个中心话题。

(四)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

所谓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在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方面,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也就是说,一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另一门相关课的学习。这显示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封闭,显示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加强和提高课程内容的迁移性应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策略

从以上诸多问题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学科性或经验性为特征,教学目的主要是传统学科体系的构建和掌握,或习惯性经验和技能的传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地识记。传统的学科课程虽有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独立性的优点,但在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却难以适应。新世纪的经济建设需要科技结合,科学的综合和技术的综合将是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国家教育部也要求新世纪的学生具有能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职业学校,必须在课程改革上下大功夫,从而培养知识面宽、能力全面、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了解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就确定了课程目标,就要选择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对能否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培养目标是课程计划的灵魂,课程设置和学校的其他教学活动从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而课程设置又是课程计划的核心。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坚持现代课程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

课程的设置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服务于现代化经济。课程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课程现代化的特点是:教学的内容和目的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生理的、智能的、审美的、精神的、人格的全面发展。其教学内容和计划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及课程的富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与教师指导下的研究过程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四)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是一个职教理论研究者能够单独完成的。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构,制定正确的规划,采取合理的步骤。首先,完善学术参与机制,其次,将学术与行政机构有机结合,使课程改革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下去。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需求,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给高职高专教育输送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乐敏.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9-14.

[2]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5,(1):42-46.

[3]龙永红.经济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报告论坛,2005,(2):20-125.

篇(2)

【关键词】失效分析 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失效分析》课程建设项目(编号:k201305002)。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20-01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性工程。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新的亮点,各高校今年来也加大了课程建设的力度。材料失效分析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好该门课程,影响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且这门课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基础。该门课程现在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课程,在该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材料失效分析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在设计、生产、使用与维修上技术的改进,使产品的可靠性日益提高。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技术愈密集,一旦出现失效造成的损失就愈严重。绝大多数条件下,失效是由于构成零件的材料的损伤和变质引起的。也就是说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性能发生了变化,不再能适应使用的要求。因此,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正确地选择材料,采用合理的工艺制度保证材料的微观结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需要的使用性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契合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宗旨,我院根据国家本科生培养计划,结合学校专业发展方向于2010年新设置了《材料失效分析》这门学科基础选修课。我们根据教材同时适当参考了其它教科书上的内容,引入较多的工程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本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实验指导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都有待完善;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需进一步改进。《材料失效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围绕课程建设的目标,做好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找准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是推动课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如何很好的对课程建设进行规划,如: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目标;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课程建设的计划进度,上网计划等,是推动课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失效分析》是材料科学专业的特色选修课程,在该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失效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因此在教学上以失效分析基本概念为基础,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和科研案例提升学生对失效分析的兴趣和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建设总体规划目标为: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整合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修订完善课程相关资料;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加强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更是学校发展与壮大的组织保证和源动力。参与本课程建设的老师由分别从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组织结构分析的教师组成。主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在四年以上,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搞好本课程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站稳讲台;课程建设负责人应有步骤有计划的培养多名中青年教师承担本课程相关的课堂教学工作;经常组织开展教学队伍的集体活动,如: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集中一次进行全面的听课、评课,对每节课作出评估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每学年都派出一名青年教师参加全校性的“青年教学明星”的评比,选出典型,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学队伍的科研活动也要涉及与材料失效分析有着密切联系的领域,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为提高教学质量多开展一些教学改革项目。课题负责人及相关骨干青年教师应积极解决实施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该课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时代在变迁,知识在更新,教育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对学生一生有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搞好自身素质的学习和提高。

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

1.《材料失效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课程上讲课速度要适中,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并及时完成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对所讲内容进行很好地复习。在课堂上要讲清思路、突出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节奏,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和答疑,帮助学生进行各章节总结,了解章节之间的相互关联,培养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

2.适当采取学生自学、组织课堂讨论或在讲课中穿插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互动,做到很好的控班。在教学中,多举一些和实际生产和平时生活有关的失效现象,诱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除课堂问答外,还安排课下讨论等,改变学生学习就是单纯听课的想法,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以致用。

3.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谈,适当的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等新的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形式上,实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时刻关注大多数学生的表情,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问题的理解程度。课前或课下给学生答疑,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促进老师的进一步教学。

通此次课程建设,探索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升对所学课堂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艳香. 陶瓷工艺学重点课程建设探讨[J]. 中国轻工教育, 2007(3)

[2]吴湘.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9

[3]张晶. 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43-144

篇(3)

P键词:拓展性课程;兰溪三中;课程建设

G622.3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浙江省的选考学考制度的落实,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大面积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兰溪市首批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其课程改革从制度层面予以了保证,如《选修课程开发与设置审核制度》、《选修课程校本培训制度》、《选修课程学分认定制度》等。由于以往全省乃至全国同一套课程体系使得广大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建设的经验,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走过场、一阵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事实和建议,以期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及全校教师中随机抽取样本。采用的问卷是自编问卷,主要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选选题。发放给教师共100份自填式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为85%,发放给学生共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师生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内涵的理解

调查发现,教师对于拓展性课程的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偏差。51.8%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48.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41.2%的教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但是也有17.6%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2.拓展性课程的意义所在

66%的学生认为通过自足选修拓展性课程了解了相关课程或掌握了相关技术;65.5%的学生认为可以丰富自身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41.5%的学生认为学会了自我选择、自我规划和自我负责。

3.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29.4%的教师认为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很有必要开发拓展性课程;48.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发;15.3的教师认为一般;只有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开发不必要。有97.5%学生表示愿意经常参加拓展性课程,只有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线教师及学生都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开设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必要性都有比较一致的认同,但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更坚决些,他们基本都表示愿意参加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二)对拓展性课程建设或开设资源、效果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

64.7%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可以是教师的特长、爱好和兴趣;58.8%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49.4%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47.1%的教师认为可以寻求其他的支持。

2.课堂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12.9%的教师认为自己开设拓展性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很好;65.9%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一般;9.4%的教师认为效果差;2.4%的教师认为根本没有效果。而27%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的拓展性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好;62%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8.5和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或根本没有。

3.成熟的拓展性课程特征

调查说明,64.7%的教师认为成熟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60%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49.4%的教师认为应该有专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45.9%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

4.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94.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自主拓展性课程选择中会选择兴趣特长类的拓展性课程;32.5的学生表示选择职业技能类课程;19.5%的学生表示选择知识拓展类课程,还有6.5%的学生会选择了其他类。

以上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参与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教师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的多样化,尤其是认识到课程开发要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对成熟的文本材料和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化和规范化;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限定拓展性课程,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自主选择拓展性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总体比较满意,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拓展性课程的期望比较高。

(三)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参与、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41.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研组;27.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自己;17.6%的教师认为是备课组;还有14.1%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43.5%的教师表示自己知道学校里有专人负责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管理。

2.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37.6%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要有专门的教师、教室和时间;30.6%的教师表示学校要求开课的教师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20%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进行研究;5.9%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专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或听课。

3.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与考核

调查表明41.2%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对拓展性课程进行了考核,38.8%的教师认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还有20%的教师表示学校对课程有考核。对于学生修习拓展性课程的考核,70%的学生认为要看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考核,16%的学生认为要结合平时表现和期末作品,10%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要考核,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什么形式M行考核。

4.拓展性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调查发现62.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开发拓展性课程方面有困难,27.1%教师认为虽然有困难但是能够自己解决,10.6%的教师则认为没有困难。65.9%的教师认为主要的困难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47.1%的教师认为缺少相关的资料,43.6%的教师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的开发知识和技术,31.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规范的评价和考核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四、调查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中各种的地位和作用

调查表明本校61.7%的教师开设过拓展性课程,基本所有的学生修习过拓展性课程。学校、教师、学生都已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对特色学校创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高考必考课程的设置使得不计入高考总分的拓展性课程存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为了学分而修习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需要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从学校层面看,兰溪三中在“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指引下,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形成以学业水平考试为目标的基础性学科选修课程与以选修课程为目标的发展性学科选修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更加丰富的适合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可见,学校要为拓展性课程的建设起到领头者作用。

从教师层面来说,作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表现出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兴趣特长缺乏、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课程建设和课堂效果。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科拓展意识,加强在开发能力上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从学生层面上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能够在拓展性课程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能力,对课程开设非常期待。但在目前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下,他们依然存在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能力不够等实际困难。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是对基础型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利用多种资源,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拓展性课程

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兰溪三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育人,和谐发展”为办学特色,深入发掘其内涵,积极创设和谐氛围,努力从区域资源、社群资源、家长资源以及师生资源出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三色的四大特色课程群。

(三)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拓展性课程评价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分为拓展性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两部分。比如对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了解教师的参与度、对其开发能力的支持度、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帮助;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以及学生的兴趣是否达到满足、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等。

在评价机制上,可以通过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校拓展性课程评价的两大基点,也是顺利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因为实践证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能有效促进形成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导向、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最后,对教师来说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具有激励、反馈和促进的作用。既然拓展性课程建设就基于教师自身的学科优势、兴趣特长以及学校特色资源开发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考虑,所以对其评价就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要将诸如是否体现一定的特色、是否受到学生欢迎、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体现学校特色作为衡量的标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鹤萍,拓展型课程教学策略的尝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3

篇(4)

徐国庆、唐正玲、郭月兰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34期中撰文,通过对职校教师专业教学参与情况、已有职业教学标准开发与使用情况、国家专业开发必要性、紧迫性及其关键性等方面的调研揭示了职业教育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客观需求及其开发中一些潜在的问题。

专业教学标准是指详细描述专业所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实施条件等的规范性教学文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课程建设通常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环节,而课程建设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是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此次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山西、河南、重庆、四川等23个省市的部分专业课教师;研究工具是课题组自编的《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问卷》。

作者等人通过调研,得到以下结果:1.教师专业教学参与情况是教学主要依据材料,但是课程开发任务繁重,他们会遇到缺乏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相关资料引发无助感、缺乏专业教学标准引发教学思路上困惑的情况。2.已有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使用情况如下,目前近85%的教师所任教专业具备了专业教学标准,但仅有10.84%的标准编写完整且规范,一半以上的教师所使用的专业教学标准由学校自己编写,23.35%的专业教学标准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仍有21.87%的专业根本无专业教学标准。总体而言,目前院校或省市主导的课程开发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课程开发成果质量亟需提升。3.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必要性、紧迫性使绝大多数(87.59%)教师主张职业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学标准必不可少,但如何有效处理国家统一性与学校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是亟待研究和应对的问题。

最后,作者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需要构建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这既是保证职业教育教学有统一而规范的标准可循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复杂性的需要。2.职业院校对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有较高的需求,并且要从结构与内容质量入手构建高质量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还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比如怎样处理国家统一性与地区、学校的特殊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等。

篇(5)

【关键词】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课程;重要性

分子诊断学(molecular diagnostic )是一门以疾病为中心,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学科,它在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推动医学检验发展的主要力量,并在更深层次揭示疾病的本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1]。笔者通过对本校已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的2004级和2005级医学检验本科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本校2004级和2005级医学检验本科班的学生77名。

1.2 方法:通过对本校已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的2004级和2005级医学检验本科班的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感兴趣程度和掌握程度;检验系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的必要性;如何上好分子诊断学课程,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接受分子诊断学的能力和上好分子诊断学的建议。

2.结果

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感兴趣程度为88.31%,一般的为7.79%,没感觉的为3.90%;接触过基础知识的为92.21%,没接触的为7.79%;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必要的为85.71%,一般的为11.69%,没必要的为2.60;学生认为要上好分子诊断学课程,需要增设实验课为75.32%,增加课时的为89.61%。 (见表一)

3.讨论

3.1 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的重要性。

3.1.1 学生需要学习分子诊断学知识。通过调查,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感兴趣程度一般的为7.79%,没感觉的为3.90%;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大量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由于一些新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方法相对复杂、操作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检验的常规应用[2]。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将以其不可比拟的强大功能逐渐成为临床检验诊断的主要手段。因此,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该积极学习分子生物学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将来能胜任检验临床工作。

3.1.2 学生分子诊断学知识来源需要正规化的教学。通过调查,学生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为92.21%,没接触的为7.79%;进一步了解得知,学生接触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主要是生物化学课程中讲解的内容,其次就是部分学生选修了分子生物学课程,还有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影响等。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分子诊断学知识,将分子生物学课程选修做为必选课程。通过调查,学生认为要上好分子诊断学课程,需要增设实验课为75.32%,增加课时的为89.61%。主要是由于在2004级本科首次开设了《分子诊断学》课程,为考查课程,没有开设实验课,在2005本科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为考试课程,受经费的影响,只是开设了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学习好分子诊断学课程。

3.1.3 完善本科课程教学。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检验医学已由原来以血、尿、便为代表的基础检验拓展为融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细胞学和遗传学技术、计算机和自动化程序为一体的交叉性极强的前沿学科。针对学科内涵与外延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相应的对高等院校人才尤其是对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应该更加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为适应及促进学科发展奠定基础[3]。为适应21世纪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培养现代化医院需要的检验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完善本科课程教学,使学生尽快适应国家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开设的分子诊断学是非常重要的。

3.2 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的必要性。通过调查,学生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必要的为85.71%,一般的为11.69%,没必要的为2.60%。分子诊断学是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广泛交叉和渗透形成的一个崭新的学科领域、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带动下,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于“大多数疾病的病因在于基因”已达成共识,蛋白质组及蛋白质组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丰富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随着人们对生物大分子和疾病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分子诊断学在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推动医学检验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我院附属医院已经开设了分子诊断实验室,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为分子诊断领域提供优秀的储备人才,使学生尽快适应国家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为宁夏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因而,开设分子诊断学是非常必要的。

4.展望

2007年11月检验系实施“系科合一”以系为主的办学模式,双方优势互补,达到既能较好的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我系的实际,充分利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我校的教育资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实践,使分子诊断学课程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吕建新.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2): 137-139.

[2] 杨清玲,陈昌杰,章 尧.检验本科诊断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的体会.检验医学教育,2007,14(4),15-16.

[3] 邬晓薇,王云贵,王振维.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重庆医学,2008,37(3),273-274.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 精品课程 优化 建设

中图分类: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156—03

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培养我国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的高等教育而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抓好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建设这项基本功,不断打造适应时展的精品课程。

一、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评估

自2001年开始,面对社会上因为高校扩招对高校教学质量下滑的担忧,国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提出教授上讲台、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等要求。这可以说是精品课程的前奏。2003年,国家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随后,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各教育单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这一工作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相关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也随即展开。从我国提出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来看,毫无疑问,有关部门是希望精品课程的建设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前进步伐。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五六年的建设,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方面,出现了一批精品课程。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教育部计划在2003--2007选拔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实际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仅2008年就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650门,其中本科课程400门,高职高专课程200门,网络教育课程50门。2007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06--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这些精品课程的出现起到了示范作用,都—定程度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促使大家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来。

2.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涌现了一些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检索,其中,已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章多达1269篇,其中2008年就有467篇。这些研究从多角度,在多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作出了研究。一是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意义、问题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根据某一具体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做出了个案研究,这是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者主要的方式是结合自己承担的课程建设的实际,分析了课程建设的思路、经验和具体做法。三是针对高职高专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关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这些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论述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必要性和具体的做法。

篇(7)

关键词:人类学;课程建设;民族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96-02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人类学课程建设为例,来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人类学课程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存在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有效思路。

一、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的建设意义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建校60多年来,始终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建立了迎合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作为一门全面系统地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的课程教育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很多大学先后在不同专业开设人类学课程,为学生搭建拓展和提高基本人文素养的知识平台。而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的学科地位恢复以来,很多高校均已开设了人类学课程,在其学科建设和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下,延边大学作为一所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人类学课程,既符合该校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教育目标,又有利于创建一个能够凸显民族地区高校优势的特色课程,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人类学课程在延边大学的建设是有充分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发展前景的。

二、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

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设立于2007年。虽然是一个不足十年历史的新建专业,但自建系以来一直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文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科研、育人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众所周知,在我国人类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所认定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所以大多数高校的人类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在社会学专业里进行。因此,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同样在课程体系上建构了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等三大基本模块。其中,在人类学课程建设方面,经过近9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人类学模块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思潮、人类学研究方法、旅游人类学、影视人类学、中国文化、日本社会与文化、韩国社会与文化、朝鲜族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必・选修课程,建立了以文化人类学为核心的人类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较完备,必修课和选修课分配相对合理,且充分体现了民族地区鲜明特色和优势。

现在讲授上述课程的师资构成主要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海外博士2人、国内博士5人,教师所学专业有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具较强学科互补性的多个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初步形成了教学梯队。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出现在高校课堂。而人类学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普同性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等知识。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通过“影音资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各种环节,适当地整合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与PPT、教学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田野调查与实践。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一向重视学生的田野调查与实践。先后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几个城市和农村社区建立了十几个田野实践基地,并对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进行严格指导和管理。学生们或者是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是通过暑期学校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各类基地进行调查,也有学生通过申报本学生科研立项自行进行田野调查,以此来达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的课程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

此外,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创建了“田野社团”,并定期刊行“田野”杂志。“田野”杂志现已印刷发行6期,主要由田野实践与调查报告,专业教师访谈、学生活动与大学生活趣闻、考研与就业信息、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等多个栏目构成,而且从策划、征稿及审稿,到编辑、印刷的前后所有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来执行。可以说田野社团及杂志的运营,既凸显了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特色,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人类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的人类学课程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该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虽然现有资队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初步形成了教学梯队,但整体的师资力量偏弱。如,高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主要集中在选修课,而且因高职称教师的大多数不是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出身,导致课程建设缺乏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学科带头人。今后,首先要强化选修课的讲授内容与人类学相关理论的有效衔接,让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优势与人类学课程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科研带动教学。其次,也要提高和加强科班出身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解决职称问题,以改善师资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另外,应增加教师对外交流与考察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多鼓励教师申报教研课题,撰写教研论文,编写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2.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取最佳的教学方法。现代化媒体技术的运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但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境。如,部分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而忽视像一些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学术性强的知识必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来传授的必要性。也有一些老教师因不擅长运用计算机技术,导致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低落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以课程性质与具体讲授内容为依据,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并积极探索和选取各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坚持田野调查,改革考核方式。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虽然在建立田野调查基地方面做了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考核评价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因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偏多(平均60名左右)而课内调查时数有限(2―6学时),使教师经常纠结于如何合理地分配调查团队人数和次数的问题。其次,因受经费的限制,如何解决每一次田野调查如何解决交通工具及调查所需费用,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此外,在考核u价方面,依然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没有把田野调查日志、报告等实践成绩充分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今后,要有效利用田野实践基地资源,弥补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并争取充分的实践教学经费;改革考核方式,把田野调查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评价体系里面。只有在坚持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实践过程,以提升田野调查的质量,才能真正落实人类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杰舜,秦红增.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2]周大鸣,吴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3]董素云.“人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Anthrop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Areas

LI Hua,NI Zhuo

(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