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1:00: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习婴儿护理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产科护理;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
母乳喂养是保证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认知能力,智商以及免疫力都有提高[1]。因为医务人员的知识与态度对母亲的影响很大,妊娠合并症常被医务人员告知给婴儿断奶,如果执行婴儿患急慢性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高危儿患病的可能性增加更为明显。一些妊娠合并症产妇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的。对此我们为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我们进行了以下措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产科护理人员32名,其中年龄19~41岁,平均32.5岁。中专学历20名,大专学历9名,本科学历3名。
1.2 方法 对32名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每周3次学习,1 h/次,连续学习3个月;学习内容为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基础认识、母乳喂养措施等培训。
2 结果
通过加大对32名产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全部产科护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加强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关怀和诱导,提高了本科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率,使喂养率达到92.3%。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能满足出生后六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要,能增强婴儿免疫力,对婴儿智力和骨骼发育都非常有益。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非其他任何产品所能替代的。母乳喂养是保证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学习和培训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3.1 基础认识:
3.1.1 母乳喂养优点认识[2]:①母乳所含的营养物丰富,适合婴儿营养需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②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和其他抗感染物质,可以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③哺乳时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可密切母子感情,促进新生儿身心发育;④早期哺乳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恢复,可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3.1.2 产科护理人员培训 加强产科护士专业思想的教育,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爱婴医院知识的培训,让医护都掌握母乳喂养的新观点和指导技能,主动地为母乳喂养付之行动。由于知识的更新太快,而护理人员接收知识的途径较窄,造成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往往不一致,从而使产科护士对妊娠合并症产妇哺乳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3.2 母乳喂养措施
3.2.1 护患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两人间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符号等方法来传达。护患沟通是一种以治疗性沟通为主要模式的复杂的过程。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作为健康照顾者,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信息,给患者以指导和咨询,向患者清楚地传达信息的内容,解答患者的疑问。护患之间这种治疗性沟通被认为是帮助患者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能使患者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
3.2.2 早期母乳喂养指导 孕妇在孕5个月时应定期上孕妇学校,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让孕妇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产前的护理,提高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为产后哺乳做好充分准备。
3.2.3 克服妊娠合并症产妇心理因素 妊娠合并症产妇心理因素对母乳喂养是最重要因素,决定了产妇对母乳喂养是否有信心,而后者影响乳量分泌,造成缺乳[3],而缺乳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母乳喂养的信心。妊娠合并症产妇往往很焦虑和紧张,产妇容易出现信心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实际有效的指导,很难做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
3.2.4 护理 首要功能是哺乳,养育后代,哺乳时平坦和凹陷、皲裂、过度育盈、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等都可影响母乳喂养,甚至放弃母乳喂养,做好护理非常重要,是导致不能正常母乳喂养一个重要因素。
3.2.5 促进早期泌乳 泌乳是受垂体前叶催乳素所调控的,而它又受下丘脑催乳素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神经介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及性激素的反馈调节[4]。排乳是受垂体后叶催产素所调控的。这种激素受母亲的心理、精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可直接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来刺激或抑制催乳素及催产素的释放,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来影响调控。吸吮及排空,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可刺激乳腺泡,可提早充盈,这一连锁反应的关键是有效的早吸吮。对妊娠合并症产妇麻醉未清醒的产妇回病房后立即皮肤接触。在接触的同时协助新生儿有效吸吮母亲的,产后再次帮助新生儿早开奶,巩固吸吮反射促进早泌乳。
3.2.6 妊娠合并症产妇膳食 合理膳食是保证泌乳量的关键产妇分娩后24 h因疲劳活动少,宜食粥、汤面等饮食,随着产妇逐渐康复,鼓励产妇进食鸡、鱼、肉、蛋、新鲜蔬菜及水果、豆类、谷类,饮食多样化,营养充分,粗细搭配,多喝汤水,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猪
蹄汤等以利于泌乳。
3.2.7 妊娠合并症产妇 哺乳时,产妇取侧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腰背部垫软枕,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进行胸腹相贴,以减少产妇的支撑力,减轻疲劳、紧张感[5]。可避免平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平坦,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婴儿不易含接。
总之,我们总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以最大的努力,鼓励、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包括孕期的宣传和指导,使孕妇从早期开始从思想上逐步树立起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宪丽.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05.
[2] 彭刚艺.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活动中的作用.护理进修杂志,1996,11(6):67.
[3] 李凤侠.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促进母乳喂养.实践医学杂志,2001,14(3):216.
口头宣传:此种形式用于心理指导、产褥期保健、药物知识、出院指导等内容,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边实施边宣教,融身体护理与健康教育于一体。利用床边护理、查房将有关知识讲解给婴儿家长,它要求护士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具体示教:此种形式多用于母乳喂养技能培训及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等。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形式,在示范时护士采用模型和娃娃进行指导,并将新生儿的常规护理知识穿插在示范操作中,让新生儿家长尽快掌握正确护理新生儿的操作方法,提高家长的学习兴趣。
图片资料:将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及产褥期的一些保健知识制作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宣传画册,发放给产妇及家属,并在病区的走廊、病室悬挂正确哺乳姿势的图片,此种形式配以口头宣传及具体示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录像:将婴儿护理,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技术制作成录像,每天上午在给婴儿沐浴时播放专科录像片。从而使产妇及家属从多方面接受教育并参与到教育中来,同时又巩固了其学过的知识,增强了产妇的自信心。
版报(宣传栏):宣传栏设在病区走廊最明显处,科室设有专职版报宣传员。每2周出1期板报,内容多为专科护理、新业务技术的介绍、科普知识等,使到疗区的孕产妇及家属及时接受教育。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更容易达到。同时科室将每期板报内容请科教科的同志给予拍照,照片由科教科存档,科室留有备案。
小讲课:每周四下午由护士轮流做健康教育指导老师,采取集体宣传指导的形式为孕产妇及家属讲解有关新生儿的护理、母乳喂养、护理、婴儿抚触等保健知识及技巧,讲课结束时护士针对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及指导。此种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可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新生儿家长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的方式
文字、图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将有关健康教育资料整理成册或光盘,交给患者阅读,使孕产妇尽快掌握医学知识。如入院宣教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出院指导、婴儿护理等分阶段指导孕产妇学习,对其中重要项目加以解释。
理解与讲解相结合:对于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孕产妇,她们对文字图片教育接受的不够深刻,对于某项操作技巧不能很好的理解,致使实际操作起来不到位,护士就将教育内容及相关道理讲给婴儿家长及家属,如婴儿抚触等。
提问与讨论相结合: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鼓励病人提问题,并将婴儿家长最关心的内容进行讨论。如婴儿护理的相关知识等。
示教与指导相结合:针对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技巧掌握的深浅程度,对某些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或纠正,在示范操作的过程中随时解答家长提问并重点讲解操作的技巧,使家长直观地接受、正确地掌握相关技巧。
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对于产后1~2天和特殊病情的孕产妇,因体力差或病情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个体教育,对于产前及产后2天的孕产妇,采用个体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适应了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计划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对有共同护理问题及健康知识需求的孕产妇,采用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个体教育和群体教育相结合。针对个体不同、所遇健康问题不同和心理状态差异者给予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确保护理质量
首先,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有不断地对新知识、新理论进行补充,才能提升护理人员自信心。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对科室的典型病例进行护理业务查房,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解决护理问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时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每月进行护理质量分析讨论、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杂志上介绍的新知识、新技术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引进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操作技能的培训:各种操作规范娴熟是护理人员与孕产妇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为此,定期组织操作技能及各种仪器使用操作培训,以考代培;强化急救技术培训,做到训练有素,确保了护理技术水平及抢救能力。
创新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全程护理
落实责任包干,实行小组负责包干到人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孕产妇的病情、护理难度、技术或个人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构建专业组长-责任护士工作模式。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做到患者分级,护士分层,实行整体包干的全程全方位护理。
结合孕产妇特殊时期的生理需要,延伸护理服务:结合产科专科特点,不断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孕妇提供从孕时到出院后的全过程无缝隙护理――孕期、产时、产后一条龙服务。孕期可选择信任的资深助产士,和她们交朋友并帮助孕妇预约检查时间。当有异常检查结果或到期未来检查时,通知孕妇及时来院就诊。助产士将对孕妇整个孕期的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孕晚期给予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
产后实施床旁护理,满足产妇心理需求:因地制宜,能床旁护理的就实施床旁护理,条件达不到时以产妇满意为终极目标,利用下午供应热水的时段协助产后4天的产妇及长期卧床的孕妇洗头。夏天床旁进行婴儿抚触,其余时间将家属或有自理能力的产妇请到婴儿沐浴室,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前提下进行一对一婴儿沐浴、抚触的指导,鼓励动手实践,保证家属或产妇学会掌握,同时又消除了家属和产妇担心婴儿抱错的心理,家属和产妇十分满意。
重视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的孕、产期知识:入院时由专门负责的助产士,负责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根据产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跟进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宣教及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后及时电话或上门访视产后情况等,将服务延伸至产后42天,使孕产妇安全渡过人生的特殊阶段。
温馨服务,以人为本
变“被动为主动,以患者为中心”:主动与分管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交谈,走进患者,了解患者、了解患者家庭,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对生产孕妇安排有经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护。在护理操作时,尊重患者隐私权、自主选择权,时刻体现出对患者的理解、同情和心理上的安慰,让患者感到温馨。
沟通是优质护理成功的关键:沟通能增进护患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双方的信任感,能营造出护患间的和谐、友善的氛围。它满足了产妇交流层次的心理需求,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早日康复,使得护患关系更融洽。甚至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化解医患矛盾,是医患纠纷的剂,促使护患成为亲人和朋友。
【关键词】 儿科;护理;循证护理
每天都有很多新降生的婴儿,他们代表着希望。然而在这些婴儿中,部分婴儿因为体弱、护理不当而落下病根、甚至过早夭折。如今,医学界提倡循证护理,对婴幼儿的健康与生命又多了一层保障,也为其家庭增添了欢乐。生命在于呵护,尤其是对非常脆弱,没有免疫力的小婴儿来说,他们更加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循证护理呢?
1 循证护理的重要性
1.1 儿科循证护理对护理科研的影响 RCT法是一般循证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按照特定的护理问题和方案,收集所有的相关研究报告,并一个一个的进行严格的评价和分析,必要时,对它们进行定量合成的统计学处理,从中得出比较综合而且可靠地结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展开循证护理模式对促进护理科研甚是有益。
1.2 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法律依据 循证护理是严格以实证为依据,它是在对大量的临床资料进行严密的分析后,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再来实施相对应的治疗与护理。它要求医护在严格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上来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如今,法律日渐完善,循证护理成为保护患者利益的有力证据。
1.3 循证护理有利于使医护患关系得以缓解 循证护理的推广有利于医院和患者建立和谐统一的医患关系,因此,建立循证医疗与循证护理两者互相结合的临床医疗法,有利于推动医、护、患之间形成紧密合作的诊治联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疗。于此同时,循证护理是把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意愿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医护会更加关注患者的感觉与反应,从身心关心体贴患者,从而,促进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1.4 循证护理的推广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市场经济下的循证护理方案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提高护士进行科学研究、统计分析等能力是时代所驱使的。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一般接受过专业的循证护理培训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远好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护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能够推动护理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推动科学进步,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实现循证护理对我国医疗事业有巨大作用。
2 如何做到循证护理
2.1 建立循证护理思想观念 要想实施新的护理理论与模式,必须要善于更新思想观念,最大程度的进行循证护理实践,同时树立循证理念。知识是理念的来源,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要强化主人翁意识、责任心,加强学习,不断获取循证护理新知识,认识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性,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善于提出问题,寻找护理依据,提出护理改进意见,将循证护理理念运用到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方便、更高效、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2 发展护理教育 培养人才靠教育。高等护理教育应该在我国普遍的开展。同时,在护理学科中开设计算机、卫生统计学和文献检测等课程,有利于使护理专业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在今后的临床中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对于将循证护理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养成在临床工作中理解、实施循证护理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批判的想法去看待问题,习惯性的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这种理念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护理人员也可以自己充实自己,自己学习循证护理相关知识。也可以除了专业知识外,在其他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和业务水平。
2.3 提供循证护理发展机会和条件 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护士工作中简单的机械劳动和非护理工作,提供促进循证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且给予相关行政支持,制定学习日进行循证护理学习与宣传,讨论并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开展提供动力支持和时间保障。
2.4 护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护理研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应该由研究人员、临床专家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紧密合作来完成的。研究者不能只局限于大学研究生和科研机构,一些经验丰富、资历高深的老护士也可以参加护理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者自身也可以成为应用者,就可以成为研究者参考材料的提供者。学习理论是为了实践,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医疗事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3 总 结
在儿科护理中,循证护理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小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仅在生理和病理上与成年人不同,而且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阶段特性,所以还要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除了以专业知识护理理论作指导外,还要有广泛的有关儿科护理方面的其他知识,如: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的多边协作,以适应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循证护理的有效推广,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服务,以达到增强儿童体质的目的。同时,把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使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身体素质作为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缪群芳,许毅.护生在循证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6(07).
[2] 曾旭婧,姜小鹰,黄白桦.护生循证护理知晓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0).
【关键词】 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与医疗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产科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主要针对女性妊娠与分娩过程。产科是高危险的科室之一,它具有急诊多、任务重、时间紧、病情复杂、预见性低等特点[1]。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的护理工作与母婴的健康密切相关,如发生医疗纠纷会严重影响医院声誉,阻碍医院的发展。为了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应重视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加强质量监控及预防对策。现对我院产科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近年来无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报告如下。1 安全隐患
1.1 医院条件与管理的欠缺
1.1.1 科室设置不合理 由于医务人员及病房不足,医院未能把妇科与产科分开,病房分区不明确,产科妇科交叉在一起,容易交叉感染,不便于护理管理及婴儿安全管理,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1.2 病房基础设施落后 基层医院住院部还未安置电梯,给病人的转运增加了一定难度,转运过程中给家属也带来了麻烦,容易产生纠纷。病房内设备不齐全,无供热水设备,部分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床位较少,病人多,供应不足,这些都引起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信任。对护理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1.1.3 护理人力资源欠缺 管理层的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护理人员可调配的资源有限。护理人员精力透支,影响了护理质量。
1.2 护理人员方面
1.2.1 护理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医院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过大,以及院内护理人员轮转过于频繁,专科护理人员流失。低年资护理人员较多,经验不足。
1.2.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未认识到护理文件的严肃性,对护理文件未做到及时准确记录。如婴儿性别,部分产妇及家属比较敏感的问题,医护记录不符,或者记录潦草、涂改等。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1.2.3 专科技术不熟练产科是一个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科室,分科不细,护理人员流动性过大,低年资护理人员多,都会对专科知识及专科技术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能应急处理产科问题。
1.2.4 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以及健康教育不到位 对婴儿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刚出生的婴儿卧位不合理,防盗意识不强。对产妇及家属宣教不到位,如产前产后的休息、活动、饮食,术前术后的指导问题。
1.2.5 压力大 产科具有急诊多、任务重、时间紧、病情复杂、预见性低等特点,班内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当班工作,易导致护理人员产生巨大精神压力。
1.2.6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未能针对性地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措施,如产妇或者婴儿的各种检查治疗前的解释工作,及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的工作仅是应付式的执行。
1.3 产妇与家属因素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部分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家属及产妇对婴儿高度关注,对母婴一些反应非常紧张,对各种医疗护理操作非常敏感。因此,对护理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防范措施
2.1 改造环境,改善基础设施 患者住院环境的优劣情况不仅能影响产妇的心情,也对母婴安全有重要影响。联合后勤人员把病区环境进行改造,起码做到产科妇科病房分开。改善病房基础设施,床单元坚固,地面防滑,走廊畅通,增加供热水设施等。
2.2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产科不同于其它科室,产科包含产房,分流了部分护理人员,所以产科需要配置更多的护理人员。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2.3 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稳定护理队伍 科室人员相对固定。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留住专科护理人才。
2.4 合理排班,保证母婴安全 实行“分组工作,分床到人,包干负责”组长带班制,把工作任务作出合理的划分,安排每一个护士管理3-5个产妇。负责完成各个分管产妇的治疗、生命体征的监测、产程的观察记录,严格对待晨间与晚间护理以及做好健康教育等工作,这样才能让产妇得到全面、全程、连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一般情况下,由组长监护高危产妇。管理层次要分明,每班都要合理的分配出组长、资深护士、初级护士。在生育高峰期,安排双人值班,保证护理安全。
2.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 增强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可以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2]。定期开展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双方利益。学习护理相关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医疗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护理人员在记录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如出生日期时间、产程时间、婴儿性别、体重等。母婴同室,加强婴儿监护和安全管理,防止过多过杂人员探视。
2.6 加强专科技术培训 产科的特殊性,产妇不仅是患者,一个产妇身系两条生命,产妇分娩生理时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以及产科风险的不可预见性。这不但要求护士有更多的耐心、细心,更需要熟练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分秒必争。定期进行“三基”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如产科常见危急重症的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
2.7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卫生宣教 文化层次的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做到不厌其烦。消除来自于产妇和家属方的安全隐患。
2.8 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 科室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宣泄情绪,缓解工作压力。
2.9 加强护理质控,重视环节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护理质控体系,加强环节质量管理,护理质控及时反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做到安全防范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1护患间缺少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基础上。患者身患疾病,心情不好非常正常,而部分实习护士又是刚刚走出校园,年轻气盛,两者间的沟通,护士在语言表达方面稍有不适就会引起患者或患者家属的不满。例如:对一些癌症患者,家属要求暂时保密,但由于护生不注意表达方式,与患者交流时不慎将病情透露给患者,引起患者情绪大变、病情恶化;护生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跟带教老师沟通就随意说不知道、不清楚或随意解答,也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上升为医疗纠纷。1.2医疗护理技术差:由于对护理技术认识有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什么护理经验,常常因为观察不及时耽误了新生儿的最佳治疗时间;如果对一些重症妊高征患者的观察护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子痫;在助产过程中如果护士配合不当也有可能导致阴裂伤。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危害孕产妇的生命,由此引起医疗纠纷。实习护士对于医护人员使用的仪器和医疗设备性能没有完全掌握,操作程序不够熟悉,面对紧急情况显得力不从心。忙乱中也容易产生错误,发生医疗纠纷。如产钳助产操作中,技术不熟练造成产伤,严重的引起新生儿窒息或切口不愈合,给患者增加痛苦,患者家属不满,引起纠纷。1.3药物性因素:产妇属于特殊群体用药必须谨慎,一旦出现差错很有可能危及产妇及婴儿的生命。例如:妇产科经常用到的药物催产素,使用者必须熟练掌握该药物的适应症,在实施催产时,假如无法准确调整液体的速度,对于子宫收缩情况观察不仔细,宫颈坚硬,宫缩过强,都可能会引起宫缩不稳定,严重者还能导致子宫破裂。1.4消毒隔离方面:孕妇的会阴切口处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切口感染或影响切口愈合。为新生婴儿洗澡时也要注意消毒,在清洗眼、脐等敏感部位时要更加小心,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要明确告知产妇注意防范,同时要遮盖婴儿身体,避免损害婴儿的皮肤。
2防范措施
2.1强化护理人员法律观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法律是规范人类行为的准则,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患者享有的法律权利,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权衡利弊,正确维护护患关系。如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院管理人员也有责任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合理维护双方权益,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2.2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要以让患者满意为服务宗旨,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增进护患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3护士应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定期进行规章制度讲座,新老护士相互交流学习,从而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4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妇产科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对于本科室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定期设置专业考核也是非常必要的。未通过考核的人员要暂时调离岗位,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3总结
[关键词] 孕妇;孕期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乳汁是一种由乳腺分泌的含有不同比例的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略带黄色或白色的液体,既方便又经济,不仅可提高婴儿免疫力,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而且可减女乳腺癌的发生率,减少产后阴道出血以及促进宫缩。爱婴行动包括对孕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以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帮助孕妇了解并熟知哺乳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构建正确的哺乳理念,提高母乳喂养率。为了普及孕产妇的婴儿喂养知识,推广母乳喂养,提高产后母乳喂养婴儿的概率,在孕妇自愿的前提下,本研究对100例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孕妇100例,年龄21-44岁;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49例,无孕妇为文盲;妊娠情况:全部孕妇均孕0次。
1.2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门诊的妊娠妇女100例,培训前对全部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调查及测试。分别于妊娠早、中、晚三期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孕晚期培训结束后再对孕妇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孕妇在健康教育前后的母乳喂养掌握、认知情况。培训内容:由临床经验丰富、高年资的妇产科医护人员指导孕期营养,孕期、分娩、产褥妊娠前后的保健知识,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养育等专题讲座,此外,孕期疾病的处理讲座,主要有胎膜早破、脐带缠绕、双胎妊娠、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授课新式多样,有落实行动、实地示教、资料宣教、口头教育,同时配合幻灯片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易懂、通俗、生动。培训进展期间不断听取并采纳孕妇的反馈及建议,改进上课内容,增加课程范围,获得孕妇的信赖。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100例孕妇健康教育前后掌握母乳喂养知识的情况,培训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培训前,两次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注:培训前后各方面了解情况差异(P
3 讨论
婴儿的科学喂养可通过对孕期妇女开展健康教育而得到普及。孕期通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角色扮演、看录像、示范等,使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得到了有效地纠正[1],增强孕妇及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信心,使母乳喂养的观念得到强化,从而增加乳汁分泌,提升产后母乳喂养的概率。医护人员的喂养理念、知识需不断的进行更新具备较好的耐心,较高的责任心,详细的将母乳喂养的优势告知孕期妇女及家属。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向孕妇及家属详细描述整个妊娠过程可能会发生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丈夫应承担多数责任,使孕妇的营养和心理得到充足的保障和准备,及时纠正内陷或扁平[2],熟悉相关的护理知识。
护理人员需尽量使用劝说性、鼓励性、安慰性的话语与孕妇进行沟通,使孕妇在言语中感受到人文气息。文化层次高的孕妇,知识接受能力强,相关知识在培训前已经有过了解,对此类孕妇,挤奶方法、哺乳姿势等技术指导是重点[3];文化水平不高的孕妇,接受知识的水平稍差,可对其进行多次健康教育,使其错误的观念得到更新,一般的观念得到加强。健康教育时可向孕妇介绍哺乳成功的产妇的经验,增强其母乳喂养的决心。大部分身体健康的孕妇皆可正常哺乳掌握正确,但哺乳成功则需产妇的身心健康条件都做好准备,故要确保孕产妇的哺乳技巧,做好按需哺乳、尽早开奶、保健工作,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充足睡眠,身心愉快,合理营养等。指导产妇在母婴分离时怎样持续分泌乳汁,以防充盈及肿胀现象[4],若发生需及时早期处理。为维持乳汁持续分泌,应指导产妇多食汤水及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母乳喂养意识观念形成后,孕妇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孕期健康教育还可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最大程度的确保母婴平安。本研究结果表明,孕期妇女经过正规的孕期健康教育,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程度显著优于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掌握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杰敏,李伟丽,沈曲,等.孕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64-467.
[2]刘一心,黄荣彬,姜海萍,等.深圳市母乳喂养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