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外阅读的价值

课外阅读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1:00: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外阅读的价值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课外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8-0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宗旨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迫在眉睫。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话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一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

1.在空闲的时间里,你喜欢阅读书籍吗?

A.非常喜欢(0) B.喜欢(80%)

C.不太喜欢(15%) D.完全不喜欢(5%)

2.你通常什么时候阅读?

A.课余时间(56%) B.双休日(20%)

C.上课时间(4%) D.其他时间(20%)

3.你最喜欢哪类书籍?

A.人文社科(27%) B.专业相关(13%)

C.娱乐休闲(37%) D.其他书籍(23%)

4.下列作家中,你比较欣赏哪些?

A.郭敬明、韩寒(56%) B.易中天、于丹(4%)

C.鲁迅、老舍(23%) D.托尔斯泰、泰戈尔(2%)

E.其他(15%)

5.在信息时代,你喜欢采取哪种途径阅读?

A.书本(40%) B.手机(40%)

C.网上(20%) D.其他(0)

6.作为一名学生,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顺利通过考试(6%) B.增长见识(78%)

C.打发时间(16%) D.其他(0)

从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数据样本中,可以看到他们阅读书籍的种类宽泛、阅读渠道多样、对阅读的渴求度比较高,思想政治老师如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必将事半功倍。

二 课外阅读与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1.结合社团活动,占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阵地

频繁的社团生活占用大学生很多课余时间,如果能与学生社团联合,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活动,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在我院护理系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的书是《因为痛,所以青春》和《护士日记》;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开展《苦难辉煌》读书报告会活动。把学生课余时间延伸为第二课堂,进行岗位引领、走近时代的教育。

2.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功能

与图书馆合作,基于学院馆藏,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摆放热门书目,布置书评墙及读后感留言微信平台,使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克服读书的功利性。社会对在校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人,要使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列的书单里既有先贤的哲学类型书目,还有《传》、《人性的弱点》等其他类型的书目。

3.完善考核制度,阅读成为成绩综合评定的指标之一

把学生写读后感、小组制作课件交流读后感、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等方式都纳入考核评定,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和时间去阅读更好的书籍,不只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有针对性、有思想性地去读书。

4.结合授课专题分学期开展读书月活动

结合大学生实际,开展“大学生活新手上路”“信仰的力量”“我爱我的祖国”“追寻职业道德榜样”“我的青春我做主”五个专题的读书月活动,贯穿整个高职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观点,不断发展进步的合格职业人才。

篇(2)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20-01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一词的正式提出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它将“语文素养”概括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

语文素养有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通过语文课本和课外知识的学习,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学会适时适当的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过程和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使其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得到发展,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高尚的人格情操与道德修养,培养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广泛的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课外阅读的要求:

新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了学生要广泛阅读,如:“初中生的课外读物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应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标还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积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完善形成。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台湾就关于阅读建议的演讲中提出:“青年学生应尽早将阅读当作一生中的大事,课外阅读可以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学生,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丑一并展现给青年学生。学生素养的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锻铸,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锻铸的重要环节!”

三、课外阅读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关系

当今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们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如今社会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往往只能培养出熟练的考试能手,但学生的人文素养却较为低下,不能体现出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希望。

因此,对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打好人生根基是非常必要的,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让生活在阅读中发出光彩,在阅读中摆脱平庸的困扰,在阅读中锤炼生命的质量,在广阔的书籍海洋中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化素养。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深入了解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之间的联系,就得从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三个维度的关系来分析。

1、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掌握必要的写作素材,汲取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学生更能在深厚的阅读基础上,积极思考,学会举一反三,达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提高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过程和方法发展的关系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受到优秀作品的强烈感染和熏陶,好的文学作品就像维生素,它时刻都在为学生补充着精神营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学生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会针对不同的阅读题材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泛读读等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学会背诵、记忆、摘抄、写读后感等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会多种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奠定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关系

课外阅读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体会各类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能感受作品内容的人情美、人性美。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让人脱离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让人远离平庸,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从而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优秀的书籍还可以让学生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进行精神上的对话,学家们的思想,汲取大家们的知识,使学生走出狭隘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

四、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意见及建议

课外阅读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下,也要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不但要积极的宣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同时,还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多方位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参考资料:

[1] 余秋雨.晨雨初听[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篇(3)

提倡学生课外阅读,也不是放任学生天马行空,在纷纭复杂良莠杂存的阅读文本中盲目涉猎。应该加强指导,帮助学生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效益。人人认为,以下的指导工作应该力求到位:

1.课内课外结合,优势互补

课外阅读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该提醒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适当结合课程内容,这样课堂教学就自然起到了指导课外阅读的功能。反过来,课外阅读又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课内知识的学习。这种良性循环使课内课外产生了强烈的互补效应。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进一步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珍爱生命”时,鼓励学生阅读较为浅显的《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生命知识篇》、阅读知识与感情交融的冰心的《谈生命》、阅读丰富诱人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都有助于扩展和加深关于生命的认识和感受。因此,课堂教学是“必须”的,而课外阅读则是“必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好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利用课外阅读的补充优势,才能进一步增强思品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积极撰写思品小论文,培养思想品德意识

课外阅读中读写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第一,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必要时应做好摘录,并组织交流,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第二,指导写读书心得。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但这还仅仅是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撰写阅读心得的指导,要求学生定期写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慨与独到见解,发表自己观点。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和要求学生把所读材料中的正确观点、典型事例、焦点现象以及热点问题进行相应的记录,积累属于自己的思想素材。

3.开展综合阅读实践活动,提升思想品位

通过一个阶段的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心得体会;也可以组织辩论会、新闻会、时政讲座;办手抄报、黑板报、墙报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判断、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社会生活中的正与反、美与丑、是与非,并能自觉地与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自觉树立良好的是非观、价值观,进一步发扬优点和长处,较正缺点、弥补不足。

4.实施有效评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可以促使学生不断调控自己的课外阅读行为,改进课外阅读策略,激发出学生更强大的课外阅读动机。

进行模糊评价,立足学习进步。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思想进步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堂学习的评价方法那样运用听讲效果、感知程度,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挥程度等要素进行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上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大量的课外阅读常常促使学生开始独立地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用审视的眼光、批判的态度从书中汲取养料,并以主人的态度运用和创新,达到“书为我用”的境界。

注重过程评价,着眼素质提高。课外阅读是一个“外引素材,内化感知,提高素质”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成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对学生思品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据此,应坚持渐进性的评价原则,在追求课外阅读评价的结果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课外阅读过程的评价。

篇(4)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激发高中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有高中生自己渴望阅读,对阅读材料有了阅读兴趣,自己内心深处才能有对阅读的需要,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看书。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培养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学生只有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把阅读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才会自觉去进行阅读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鼓励手段。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大收获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有所收获,必须坚持。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让高中生对课外书籍保持兴趣和阅读积极性。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语文阅读方法。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速度,教师可以个学生限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提高阅读的质量,从而为了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在课外阅读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继续阅读的信心和动力。受到鼓励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得以形成。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还要引导高中生写好读书笔记。当学生阅读到好的词句后,可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摘抄,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并不是都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书籍,多给高中生推荐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优秀的课外书籍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首先,选择的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要广泛,体裁要丰富多样。最后,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物的选择上要注重作品的价值观倾向,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篇(5)

一、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当重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从而激励学生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在营造课外阅读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第一,开放学校图书馆,教师和学校领导积极鼓励学生进入图书馆进行图书阅读和借阅。第二,在学校内明显的地方设置读书栏,分享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书,摘选其中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第三,各个班选拔课外阅读学生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其他学生,鼓励其他学生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第四,定期举行课外阅读竞赛,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经典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并通过颁发比赛奖励鼓励学生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

二、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产生的,可以说,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至关重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策略:第一,教师牵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目标读物和学生一致,并在课堂上自然地将阅读感悟感情饱满地分享给学生,并且一定要将图书中最吸引学生的内容讲述出来,营造一定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在课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趁着课文内容仍然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较为容易地使学生对教师所推荐的课外读物产生阅读兴趣。第三,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二十到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并在课堂上随机邀请学生对阅读感悟进行简单分享。这种给予学生适当的阅读压力的方式,在实践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和带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的话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学生之间相互的鼓励和带动,更能起到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鼓励和带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可行的策略。第一,在班级内部设置一个阅读园地,张贴一些和优秀课外读物相关的海报,并由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学生担任阅读园地负责人。第二,举办图书搜集活动,每个学生带两到三本自己读过的课外读物充实到阅读园地中,由阅读园地负责人进行记录和保管,其他学生则可以通过负责人进行图书借阅。第三,在班级内将学生分组,并保证每组中都既有课外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又有课外阅读能力弱的学生,经常举办一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考察一些经典的、常见的课外读物中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比赛成绩,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并对个人表现较好的学生另行办法奖励,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四、教会学生良好的阅读方式

在很多时候,小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并不是因为课外阅读本身趣味性差,而是因为一些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式,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耗时耗力,却没有感受到足够的阅读,因而丧失了阅读兴趣。因此,教会学生良好的阅读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榜样的姿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正确引导,将科学合理的阅读步骤清晰地讲述给学生,并通过实践阅读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一般来说,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正确的阅读方式是,首先,根据阅读取向选取适宜的课外读物,在这方面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健康、向上、积极、语言优美、富有趣味性的课外读物。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当采取泛读和精读结合的阅读方式,对于科普性强的读物,应当精读,对于语言优美的文字片段,应当精读,对于简单叙事、内容单一的内容,应当泛读,并提取其中的精华。再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后做笔记的习惯,简单记录当时的阅读感悟和阅读所得,并摘抄读物中语言优美的文字片段,或者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最后,对于一些经典的、百读不厌、对学生有良好的启发和教导作用的读物,教师应当倡导学生反复阅读,使书中的道理和所传达的价值观更加深刻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取向。

篇(6)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活跃思维; 制订计划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83-02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普及型的学科,不管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两个方面浅析自己的一些体会。

1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1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在认知方面的。

课外阅读书籍包罗万象,也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世界。学生掌握了阅读这种基本的技能,理解,积累知识,就可以逐步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明晰人生,把握生活的内涵,从而提高认识和鉴别人类文化的能力,并在对自身更深刻和丰富的认识中,激发人生潜力。这样阅读便具了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基本功能和价值。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历代各种各样的"风流"人物和惊天动地的事迹等等。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也道出阅读在认识上有重要的价值。

1.2 阅读教学在教育训练方面的重要性。

阅读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也会给人以启迪,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发展个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其热爱祖国,造福人类。像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发挥认识、教育以及智能训练的作用。我们知道,阅读一部好书,就犹如结交一位好友,那种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观点的认同,情感的融合,都有利于我们美德的养成。阅读《离骚》,我们明白了屈原的爱国之心;读《三国演义》,我们钦佩诸葛亮的智慧;读《人间喜剧》,我们看清了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阅读在教学训练方面的作用吗?

1.3 阅读在信息开发方面的作用。

阅读能从书文中捕捉信息,激发创新意识,使阅读成为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成为对信息开发的过程。这时作为载体的书文,所载消息、情报、资料、知识就成了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因而,阅读也就成为一种生产手段。它不仅是一种处理科技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手段,还直接参与了生产过程,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因素。

总之,阅读就是一种创造。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中学的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外阅读教学,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怎样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2.1 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

依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由学习节选的课文,拓展到整部著作。由学习短篇课文,拓展到阅读文集。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他文章。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传记。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评论、鉴赏课文的文章。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题材、写法同类的其他文章。

2.2 告诉学生在阅读中要遵循一些原则。

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原则,阅读同样也不例外,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告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遵循以下原则:

2.2.1 整体性原则。从整体上说,中学语文拓展阅读对课标推荐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都应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找到相应的拓展点,并加以落实。从层次上说,开展拓展阅读,还必须注意初、高中阶段、每学年每学期课外阅读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把握阶段总体目标、学年阶段目标和学期具体目标的层次性、联系性,形成一个层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完整体系。

2.2.2 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外拓展阅读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地阅读。

2.2.3 课内外相互促进的原则。开展课内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反映了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辩证关系。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课内打好基础,带动课外,课外积累和发展,促进课内提高。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2.2.4 读写结合的原则。读与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吸收与表达的角度看,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者,还必须要求学生既是“君子”又是“小人”。否则,学生只管成天埋头苦读,结果一动笔便束手无策了。

2.3 对拓展阅读的管理与指导

2.3.1 管理。制订计划。我和学生都要制定拓展阅读的计划,我先把指导计划拿出来,学生才好根据我的计划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于介绍阅读材料。根据阅读需要,我也对选定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介绍,或介绍全书内容,或介绍有关章节,或介绍写作特点。检查督促。每次专题阅读后我都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摘抄卡等,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以促使学生更认真地进行阅读。总结表彰。每学期或每次拓展阅读后,对阅读中的经验、体会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表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成果。

2.3.2 指导。我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每次专题阅读或每读一本书,都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于给学生确定阅读的时间和方式。拓展阅读的材料选定后,还必须确定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方式。要在课内阅读的必须争取当堂完成,要在课外阅读的材料,则放宽尺度和要求。指导阅读方法。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法、背诵法、三步阅读法、文体结合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组织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笔记展、阅读心得交流、阅读讲座、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讨论会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4 拓展阅读要注意的问题

2.4.1 解决图书问题。开展课外阅读,必须解决图书问题,即保证有可供进行拓展阅读的相关材料。我是通过让学生传看自家的课外书或借读学校图书室的书来落实这一点的。

篇(7)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条件,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为此,我在班级建立了一个“图书角”,并写有“读书乐,乐读书”的激励性语言,以此激励学生读书。图书角的图书一部分来自学校图书室,一部分由学生自带,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基本上能够实现图书的“自给自足”,保证人人都有书读。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规定的学生的必读书籍:《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时代广场的蟋蟀》、《豆蔻村的居民与强盗》等,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学生作品,以此创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从而保证了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另外,我们将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开设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每月确定一读书主题,月末组织读书交流课,让学生及时分享读书的收获与乐趣。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来自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实践表明,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则难以收到良好的阅读实效。因此,开展,我们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查比赛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在上述课外活动形式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就是“讲故事”。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讲故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老师可以讲,学生也可以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着讲。这样,学生有了“发言权”,自身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很多学生都喜欢读课外书,但他们往往只对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兴趣,而对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走马观花,不懂得积累知识,更谈不上汲取相应的写作技巧。如果长期下去,不仅学生得不到具体的收获,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老师一定要替学生挑选那些与学生年龄和兴趣相称的有益的书籍。一般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该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让他们读;中高年级的学生其思维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那么,怎样的书籍才是有价值的呢?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这就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指明了方向。

(1)由课文延伸。在教材里,有很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或是从名著中节选的,这些经典的著作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材料。比如《美猴王》就节选自《西游记》,《景阳冈》就选自《水浒》。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时,把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前后内容给学生做简要介绍,激发学生想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读整本书籍。

(2)由《日积月累》延伸。在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学习中,经常会有一些名人名言,好词好句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名言,读名人著作。比如读到“只有为别人而活着,生命才有价值”时可以问学生:你知道哪些人物具有这种品质?然后推荐他们读雷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人物的书籍和介绍他们的故事,这样也能不断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四、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