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档案管理知识

档案管理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5:32: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管理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档案管理知识

篇(1)

1.1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现如今,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领域,这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过去单一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地演变成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齐头并进的管理模式,其中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明显,但是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意识及思想观念依旧很落后,认为现代信息设备只是传统管理方式的小补充,传统的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很多的档案工作者信息化意识淡薄或者认识较浅,并没有认识到电子文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甚至意识不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若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时,大多数的档案管理者表现出的是无所适从,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预防、发现和应对没有一点儿经验可谈,档案管理工作者整体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1.2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技能方法,以免被淘汰。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本身只是一群具备基本档案管理知识的人群,他们不能等同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而且自身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大部分的档案管理者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信息安全技能上存在的问题。现实的环境中强制性的专业水平提升制度极度缺乏,定期的培训机制严重匮乏,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安全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要求处于脱节状态。整个档案信息管理队伍呈现出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缺乏档案管理知识、老的档案管理者虽掌握了档案管理知识却对信息技术能力毫无培养的状态,甚至很多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能力的年轻档案管理者,会因待遇、职称、工作前景等问题改行,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1.3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当下,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档案管理工作者从业资格制度等)并未展开全面的实施,对新进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安全素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如何,几乎一无所知,各级档案部门选拔培养档案干部时缺乏明显的专业指向性,只是依靠主管机关、主管领导对调入人员各项素质要求的掌握。那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严重缺乏,其信息安全素质低下。同时,有关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考核内容,在档案工作者技术职级晋升的各项考试中体现并不明显,部分人事管理部门缺乏提高和激发档案工作者自身信息安全素质的主动性和激励机制。

2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2.1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敏锐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在现今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逐步地被各种新领域、新门类、新载体档案部分掩盖,档案管理工作者原本的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必要性,作为从事基础性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学会将工作的着力点延伸到未来,坚持“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

2.2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从根本上加强对全体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教育的培训力度,可以从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着手培训,即分别根据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还要按照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承担任务上的差异展开具体的培训事宜,培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与内容上面。档案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掌握并不是最终目的,是要以这些为工作手段,最终提高我国整体的信息档案管理质量。

2.3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现在,我国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处于基础阶段,颁布的涉及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中,几乎没有直接和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要求相关的内容,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不到针对性和规范性的解决,因此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在根据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的现状,完善和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以及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档案管理队伍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综合信息素质水平的人员。在档案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调整的政策规定中,纳入信息素质考核的内容,各级职称考试当中必须要包括信息安全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样对档案管理工作者学习档案信息管理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和监督。

2.4对档案工作者开展信息技能培训。传统平面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时,网络媒体正在以它自身特有的优势占领着越来越多的传播市场,因此档案管理者需要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加快办公效率,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自身捕捉社会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为了提升档案工作者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有效档案信息传播的能力,有必要开展相关知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信息技能培训的开展,有利于档案工作者以安全和保密为前提,运用现代技术开展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工作。

篇(2)

信息安全素质指的是社会成员所具备的信息安全素质。在档案信息管理领域里,该项素质就是指档案管理者对于网络环境中的电子文件信息安全意识、能力。

2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现状

2.1信息化管理意识欠缺

档案管理者对于档案信息化的认识比较浅,不能够将电子文件作为我国的一项战略信息资源,不能够对档案信息网络安全有较深的意识,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就不能够去有意识的进行预防,积极的应对,这是导致信息化管理意识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

2.2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如果不及时更新就会很快过时。档案工作者不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缺乏使他们虽然意识到自身信息安全技能的不足,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提升专业水平的制度要求和定期的培训机制,使他们的信息安全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老的档案管理者虽然掌握了档案管理知识,但是缺乏信息技术能力,不少掌握信息技术的年轻档案工作者有的虽然掌握信息技术,但是又缺乏档案管理知识,而有的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由于在待遇、职称、前景等问题上的偏差认识而主动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3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3.1提升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敏锐性,增加责任感

信息化时代大环境下,有很多的新领域和载体出现,在档案界引起了一些改变,同时也是提升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我们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将工作的重点置于服务和管理上,通过转变工作的着力点来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改善观念,将档案管理的综合功能较好的发挥出来,对现有的领域进行拓展,变更服务模式,迎合现代档案需求,不断的开创进取,让档案管理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3.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为档案工作者进行信息安全素质培养。对新入的档案工作者以及现有的档案管理者进行培训,针对他们的不同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增加档案管理知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根据不同岗位来进行任务的分配,根据档案人员自身的差异性来编排培训时间和内容,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档案工作者在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安全技术之后,需要对自己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义务有明确的认识,能够知法、懂法、遵法,自觉的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知识产权和隐私给予保障,使用信息安全技术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3.3对档案信息管理制度进行强化

现在我国已经存在一些信息安全标准以及相关规定,可是这些规定尚处于初期,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内容需要在探索中完善,这些标准和规定中涉及到档案信息管理者的信息安全素质的要求和内容,这也就导致了实际的问题还无法获得解决,因此无法将我国档案管理者信息安全素质差的现状给扭转过来。因此需要将档案信息管理制度进行强化,对现有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完善,对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标准制定,结合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选用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引入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提升档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有就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务进行考核,将信息素质作为考核的项目之一,督促档案工作者能够自主的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内容的学习,根据岗位差异来具体的调整制度,方便其执行。

4结语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 信息化

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事业单位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开展人事管理的基础,是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考核的依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记载了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所有信息资源,同时也关系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养。根据档案可以迅速查询到员工的相关信息,为组织的人事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事业单位档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了长效进步,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总之,在事业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档案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没有足够的重视,对档案的重要性了解也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发展的重大作用,而是将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忽视档案资料的管理,认为档案工作既带不来经济效益,也没有社会地位,对人事档案重视不够,使档案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档案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1.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是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相对比较枯燥,而且待遇水平不高,很多身兼数职,多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敷衍了事,工作中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档案管理混乱,不能为事业单位发展及时提供宝贵的信息建设。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决定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目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年纪偏大的员工,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的知识,仅凭日常经验或口口相传的工作方式就从容上岗,很难适应信息化水平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1.3档案服务能力薄

很多事业单位档案门类单一,有的仅仅对文书以及报表资料进行收集,没有将声像等电子或者视频资料纳入档案管理中来,影响了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的档案资料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污损和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的档案资料在使用时缺乏有效检索工具,档案管理混乱,查找起来十分不方便,有的为了应付差事,仅仅就是设立一套卷宗,导致重要的档案信息查询不到,严重影响了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

1.4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

信息化已经完全普及,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完全做到信息化管理。纸质的档案资料依然占据重要位置,这些传统保管手段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其寿命也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渐渐减少,一旦损毁就基本上很难以修复,很多老磁带甚至都无法正常读出来,很多重要的档案都是渐渐失去应有的价值。而计算机技术并没有及时被用到档案管理来,使得档案数字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档案成为一句口号,得不到落实。

2.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改进对策

2.1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的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全面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保证重要档案的安全性。首先事业单位在档案查询上加强电子检索,通过系统软件支持,实现档案管理资料查询的方便性。其次,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在实施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档案的安全。为了应对这一点,档案资料采集要做到采集真实、管理规范。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做好电子档案的保存工作,将每一类档案的密级程度划分好,对档案进行全面的掌控。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减少风险,还可以有效建构社会信用系统。第三,倡导档案信息网络化。档案信息网络化,是在档案法的框架下,充分利用网络的迅速传播优势,将档案信息进行社会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信息化。最后,改善单位现有档案管理设施,加大档案管理设备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事业单位应该在档案室配备了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全面实现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步入档案办公管理自动化轨道。

2.2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者主要包括了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其他相关的服务人员。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工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入门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相当扎实的专业管理技术,对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上岗,网络时代的到来,工作模式变为了人与计算机的结合,培训可以帮助现有档案管理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发展,从而将传统的档案管理知识与先进的科技信息相结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档案管理队伍。

2.3及时更新档案

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变动性,人员流行频繁,档案的更新是一份工作量很庞大的工作,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新的档案完善档案库,及时的更新档案信息、档案内容,及时的为员工提供社会与单位内的新动态、新信息等。对于废弃的档案另作封存,才能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总之,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应用环境,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程巧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2]义.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施[J].企业导报.2009(1)

篇(4)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

档案信息安全是现今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研究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有利于拓宽档案管理保护领域、发展档案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安全素质

信息安全素质是指社会成员在信息安全领域所具备的基本信息素质。对于信息社会环境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更是集中于在网络环境中管理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的意识、能力。

二、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现状

(一)信息化管理意识欠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向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管理并重的新模式迈进,并向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思想观念的陈旧使部分档案工作者满足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即使装备了现代信息设备,也仅仅将其视为对传统工作方式的补充。有些人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没有将电子文件看作我国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尚未意识到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对具体到自身工作环境中应当怎样预防、发现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往往无所适从,信息化管理的意识相对比较缓慢。

(二)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如果不及时更新就会很快就会过时。档案工作者不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缺乏使他们虽然意识到自身信息安全技能的不足,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提升专业水平的制度要求和定期的培训机制,使他们的信息安全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老的档案管理者虽然掌握了档案管理知识,但是缺乏信息技术能力,不少掌握信息技术的年轻档案工作者有的虽然掌握信息技术,但是又缺乏档案管理知识,而有的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由于在待遇、职称、前景等问题上的偏差认识而主动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三)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未全面实施档案工作者从业资格制度等准入制度,因此缺乏对新进的档案工作者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安全素质等方面的的限制。这使得各级档案部门在选拔培养档案干部时只能由主管机关、主管领导来掌握调入人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而缺乏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对于己经从事档案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的年龄、专业和其他原因造成其自身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比较欠缺,相对来将他们的信息安全素质的不足就更加明显。同时档案工作者技术职级晋升的各项考试中,缺乏有关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考核内容,因此部分人事管理部门缺乏提高和激发档案工作者自身信息安全素质的主动性的激励机制。

三、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管理者对工作的敏锐感、责任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领域、新门类、新载体档案不断涌现,给档案工作者在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即档案工作者要认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性,要把工作的着力点转向未来,深化服务意识,树立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完善服务的观念,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综合功能,更新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领域,改革服务方式,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对全体档案工作者进行信息安全素质教育。无论是新入的人员或是已经从业多年的老档案管理者都应根据掌握的档案管理知识的不同进行相关培训。其次,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岗位、职责和承担的任务不相同,进行培训时应当对档案工作者区别对待,从培训的时间、内容、考核等多方面体现出培训差异。

档案工作者在掌握了信息安全技术后,应当明确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合理地使用信息安全技术,提高信息档案管理质量。

(三)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目前,我国虽已颁布了一些涉及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但这些标准和规定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直接与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要求相关的内容几乎没有,这使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从根本上无法改变我国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现状,因此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结合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拨综合信息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员进入档案管理队伍,其次,将信息素质考核纳入到档案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调整的政策规定中.将信息安全素质方面的内容加入到各级职称考试当中,用以引导和督促档案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为依据,在法规制度的具体管理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到岗位的差异,细化具体操作,以便于具体实施。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在市场经济及人才市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由最初的统一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学生在毕业之时自主进行选择,或升学或创业或就业。选择多样化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无档案意识,在离校前不关心自己的档案去向,投递信息变化后不能及时告知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档案无法寄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如何高效、有序管理是现在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归档内容不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职工普遍没有档案管理知识,学生档案中多数只装入学生基本的档案内容。学生档案记载了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了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如高考记录、学员鉴定、成绩总表、毕业生登记表、入团入党材料等等,但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惩处等材料大多没有装入学生档案。学生个人在简历中填写的奖惩情况缺少支撑材料,其他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等材料也没有装入其中。

(二)管理手段落后。高校在校学生档案的管理,多为各院、系、部自行管理,班主任或辅导员为直接管理者,每个学生的档案为手工操作管理,在增加内容或信息变动时不能及时反映。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专业性、技术性。现有的档案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比已越来越不适应。

(三)毕业生档案滞留现象严重。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受到关于档案知识的教育,对档案的内容、功能、管理、寄存等认识模糊,学校在学生毕业时也不告知档案去向。就业时到需要档案的单位才去了解自己的档案在何处、该如何提取等问题。剩余的就成了“弃档族”,造成了人、档脱离的现象,档案滞留现象严重。

(四)档案意识不强。1.教职工档案意识不强。大多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职工没有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学习,学校统一通知要给学生装档案的材料就统一给每一位学生装入档案袋中。属于“批量生产、批量管理”,没有注意个别学生其他需装入档案袋的材料,造成学生档案不完整、不齐全。2.学生档案意识不强。由于现在就业方式的改变,很多用人单位只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注重的是毕业证、学位证等,而户口和档案要挂靠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一些毕业生没有固定在一个单位工作,流动性大,毕业后没有完整的工作记录,档案长期放置学校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而无法建档。有的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单位和正式毕业后的单位有变动,不及时告知学校,造成档案投递无法寄出,或原单位收了档案没有转递到新单位,造成档案丢失。

二、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档案管理岗位职责不清。档案管理人员时常变动,人员变动过程交接不清楚,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辅导员或班主任档案管理知识欠缺,致使管理档案存在漏洞较多。学生流动性强,信息更新、处理不及时。

(二)学生就业方式多样化。毕业生择业方式多样化,档案的投递需要机要局进行转递,但是机要局规定接收机要件的单位必须是县团级以上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人事部门,这就对档案投递产生了不小的限制。

(三)档案管理不受重视。档案管理规定要确保库房有防火、防潮、防盗、防光、防尘、防鼠、防高温等措施,库房要安全、坚固。保持库房的清洁,温度控制在14摄氏度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学生档案堆放的库房通常较潮湿、清洁工作不到位、无防火防潮等设备。无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经费,使档案工作处于无发展状态,与日趋高速发展的教学管理不相适应。

(四)学生个人不重视。根据《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的第七章第二十九条第四小条规定:学生个人不能查阅自己的档案材料。学生从建档之初就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己的“神秘”档案,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或单位不需要档案,自己的档案记录“不漂亮”,更不愿意把档案转走,使其成为“无头档案”。

三、学生档案管理探究

(一)将学生档案管理知识纳入学生入学教育中。在学生进入高校时,组织学生学习个人档案中涉及的档案内容和分类;档案的管理范围、档案的利用制度、学生档案的转递等相关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章程。一是让学生知道档案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二是让学生知道在校期间哪些材料需要装入档案中,提前做好准备,主动将材料交到学生档案管理老师处,信息变动时及时进行报告,毕业时将档案转到单位或人才服务交流中心,保证档案的安全、不丢失。

(二)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学生档案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由至少2名专人负责,在其中1人变动时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每年进行一次登记和统计,并认真核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保障档案管理建设经费。档案管理要求严格的库房管理条件,要保证档案库房达到要求,就必须保障经费。除档案工作所需硬件设备外,档案库房还必须配备加湿机、除湿机、空调、灭火器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配备密集架进行档案存放。

(四)学生信息数字化。在学生毕业前夕应将学生在校的德、智、体主要表现和学生历年成绩输入计算机,在纸质档案投递出去以后保证学校留存学生的个人信息,若学生档案因各种原因丢失学校可以提供补办档案业务。 (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48页)

(五)遗留档案的处理及时处理。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能顺利地将档案转递到学生工作的单位或人才服务中心,除此之外还有退学、因故死亡、休学等其他学生在尚未毕业就终止学业的,其档案应分类管理,不能直接投送到人才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6)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事关事业单位发展和有序运行的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考量单位用人情况、单位自身的科学发展水平、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因此掌握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对内部情况的统筹计划和控制,进行科学的决策,从而更全面地发展。

1.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人事档案管理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是对员工主要的工作经历、学习经历、政治面貌、职业素养及思想品德等个人情况做详细地记录与备份,一般用于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往往根据员工在职过程中做出的业绩与所犯的错误随时跟进信息,作为员工转正或提升的依据[1]。人事档案管理是建立在信息真实而全面的基础上,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严格地审查,能够强化对员工信息的了解,作出分析,更好地实行人才管理。人事档案是一项宝贵的资料,事业单位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能进行更合理地人员分配和利用,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档案资料是事业单位的一种隐形的财富,但其价值并不能直接显现,而是通过信息的转换和分配,来促进事业单位在发展上有个质的飞跃,突破原有的局限性,实现科学发展。

2.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

2.1管理制度有很大漏洞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都没有相关的制度依据,也不够重视档案的作用,所以整体管理局面比较混乱。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来说,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法,有些管理条例也没做出明文规定,使得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人事档案管理都处于自行管理的混乱状态,各个地方的管理都各不相同,这种不规范的现象不利于以后进行数字化信息统一管理,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2.2管理手段比较陈旧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管理人事档案时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没有及时引进现代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技术,使得整个管理水平都偏低,因为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人工管理的效率提不上去还常出现错误。例如某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陈旧,管理人员在收集、整理和分类档案信息时,操作不规范,档案存放比较分散,保护措施又不到位,甚至出现信息的丢失,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公信度,不利于今后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2.3管理信息时目的不明确

人事档案资料是一种无形的单位财富,加强对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稳定[2]。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档案管理的价值充分认识。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只知道怎样去收藏和保管好所有档案信息,却忽视对这些信息的有效利用,为事业单位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果档案信息只具有收藏价值,那其存在就没有意义。所以事业单位需要改变这种重收藏,轻使用的局面,真正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

2.4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

人事档案的管理是交到管理人员的手中,其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非常重要。但就目前来看,专业管理人员非常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素养,实际情况往往只具备其一,所以管理不能到位,而且有些管理人员工作态度首先就不端正,即使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仍然不能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

3.创新改革方式

3.1创新档案管理意识

在凡事都讲求创新的现代社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开展得更有效,就要创新意识和观念。首先,单位领导就要树立重视档案管理的思想,提高事业单位全体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从而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其次,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让更多员工从思想上接受熏陶,从而更加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最后要实行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每个员工都有自己需要全权负责的领域,一旦工作出现纰漏,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这样有利于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从而对工作更加尽心尽力。

3.2完善制度建设

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大小事宜。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要创新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加强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考核,随时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碰到特殊情况也可及时调整策略,在单位内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能够在工作中抓住核心内容,确定工作方向,并学会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3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

硬件的管理手段是可控因素,但专业管理人员却是不可控因素。所以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同时配备,才能真正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重视人才的引领作用,双管齐下,一边加强对单位现有人才的培养,一边寻找新的人才,加以引进。不光注重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要对管理人员素质进行测试,对达不到要求用的坚决不予重用。对于新入职员工,要强化岗前培训的力度,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观察,有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也要及时调整,保证所有进入到单位内的管理人员都要绝对到位。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灵活处理好各种复杂问题,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篇(7)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素质;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02

高校档案是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等各种信息的载体,用它独特的记录方式与真实性为在校师生查阅各种知识方式与学习提供服务。各高校的档案中更详细记录了本校的发展历程,让历代师生可以从中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史。

当今社会电子科技飞速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各高校的档案管理者要想在校师生更及时地得到新的信息资料,就必须具备各种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知识,才能确保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最新的信息资料,更新本校的档案记录,更好地为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当今社会对于各校档案管理者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还包括提升档案工作管理意识及具备与现代科技社会中的虚拟网络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等。[1]对于如何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各项素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端正自己的思想,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对待档案管理工作。

在以往的高校档案管理中,许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档案管理只是像图书馆一样将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供师生方便阅读就是自己的工作,从而忽视了对档案内容的管理,也没有及时对档案内容进行删减与更新。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没有认识到档案的存在是为高校师生更好地学习提供服务的,只是对档案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与管理,不能及时更新资料信息,造成了高校档案信息资料的迟滞甚至是落后。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从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出发,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积极参加再培训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对于高校档案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此外,因为高校大部档案仍是纸质档案,一旦损毁或丢失,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阶层也要提高自己对于档案的重视程度,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衡量标准,而不要盲目地以数量来补充档案资料,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质量的重视,确保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稳步进行。[2]

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能力

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我管理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档案是高校内师生了解并学习各种信息资料的来源。高校必须确保并维护档案的记录性与真实性,这是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的。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懂得档案管理学、科技管理等各种专业知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者只是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等,大多以图书的形式进行分类保存。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样的做法已经无法跟上信息更新的节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电子科技产品使用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将各种科学技术品融入到档案管理中。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以及互联网络及时对新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并运用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储存,方便管理,更方便师生进行针对性的查阅与学习。让高校档案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同时,因为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各种新的信息资料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各种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各种培训,充实自我,以确保对各种新的信息资料搜集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3][4]高校领导应鼓励并督促档案管理人员经常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并引导管理人员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在共同探索中一同进步。此外,要设立健全的管理监督机构,对不同的档案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分配,相互监督,以确保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稳步发展。

三、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都将被逐步淘汰,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自我创新意识,以确保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持续稳步发展。高校领导应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定期进行考核,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自我创新。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把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束缚在简单对“死资料”的管理与检查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存在的意义是服务于在校师生,造成了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主观的创新意识,无法对档案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新时代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培养主观创新意识,在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档案中的各种信息资料,结合学校的校庆活动等各种场合,主动创新,让档案中的信息资料与学校举办的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掘利用档案中信息资料存在的意义;也可以与校内各部门合作,把具有代表意义的各种信息资料以海报或雕塑等形式展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5][6]让高校档案的信息资料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在各种实践中不断摸索,更需要高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只有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确保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档案拥有高校发展历史的详细记录,是一所高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高校档案存在的意义是提供各种服务,服务于高校师生,服务于学校;以各种详尽的信息资料为依据,为学校的教育提供辅助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就需要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除笔者在文中所提到的几方面,还有更多的关于自身素质提高的方式可以采纳,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今后实践的管理工作中自己去不断探索与发现,以确保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不断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袁 冰.西北高师人事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

[2]卢 杰.论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科学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 岩.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提高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4]李 君.从重藏轻用到藏用皆重――当前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馆职能的转变[J].办公室业务,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