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3-10-08 15:32: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整合;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40-02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语文与信息技术这两门课程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是密切结合的。教师不能再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以单纯的技术手段看待,而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学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周有光先生认为,人类的语言生活发生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文字的产生,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第二次是共同语的出现,突破方言交流的局限;第三次就是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语言的功能。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一次语言生活的飞跃产生了文字教育,第二次产生了共同语的教育,这两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都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层面上,而是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等各个领域。同样,第三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根据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引进信息技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将进一步意识到其作为一种基础平台的教育价值,根据信息时代语言生活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调整乃至重新设计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学习、教学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以下就谈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的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它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便于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能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能及时的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像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时,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播放江南鱼米之乡的画面,聆听鸟叫声,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可以给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低年级学生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将难以理解的进行画面声音的解剖,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削除教学难点的“学习障碍”,使教学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例如在教学《画杨桃》时,因为有些学生根本没见过杨桃,如何谈画它呢?又怎么理解为什么文中的作者会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呢?运用PPT技术将杨桃不同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配以解说,学生很快了解了杨桃的特点,运用多媒体介绍杨桃,让学生感悟画面,极好的突破了本课教学重点。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网上交流、学习。语文教学的延伸环节中引导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后,学生对曹冲的聪明赞不绝口,对文中的这些人物更是津津乐道。此时,通过指引学生上网搜索《三国演义》一书,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些人物。
五、信息技术使枯燥的语文教学中的文字学习变得生动
摘 要:小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这一话题一直都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可视化这一方向,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可视化;学习兴趣
一、知识可视化的具体概念
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广,加上国家对小学教育的重视,我国小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中多媒体设施已经逐渐完善。这些多媒体设备能够很好地把课本中的一些文本知识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思考把课本知识和图像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课本知识构架的情景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课本知识
利用多媒体可视化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生词、生句用图像的方式融入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些生词、生句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方向,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相互讨论这些词句的运用方法。在学生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讲解这些词句的写法和句式运用等知识,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同r在学会这些词句后,很快就能熟练运用。
2.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运用知识可视化可以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情景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段艺术化再现。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能够更加具体地接触到与课文相关的其他环境因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角度,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吸收很多历史、政治和社会交际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见闻和理解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较于以前的灌输式讲授方法,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方法显然更受学生的欢迎。这要取决于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可视化教学方式不但内容丰富,还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运用知识可视化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得到肯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三、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通过知识可视化让学生能把课本文字知识和思维图像相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得非常活跃,对很多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一些表现效果显著的图像、音频等,相较于文字知识更感兴趣。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文知识点是一块一块的,不够集中。学生在进行课文知识点学习时,通过文字学习,很难把一个一个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这些文字知识转化为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图像信息,再利用这些知识中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建立课文知识的逻辑结构。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更快地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知识点的记忆效率。
2.运用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以根据课文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在进行《龟兔赛跑》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把龟兔赛跑这一情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视频,中间通过旁白声音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暂停视频,进行课本知识的提问和讲解。这样能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积极性。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课本知识假设情景
在小学语文课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表现的内容越熟悉越了解,其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设立一些教学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柳树醒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挑选学生来分别扮演柳枝、柳絮、春雷和春风,让学生互相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课文所表达的春天与柳树变化之间的关系。像这样的情景扮演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快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课文语句表现手法的判断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思考。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视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手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这些研究内容和策略建议只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一部分运用手段,希望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一、语文教学的观念要转变
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在语文教学中也一样。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通过学生的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各类知识点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维活动、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等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找到当前教学的起点在何处,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可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变为真正的针对性指导;用言简意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给学生充分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越俎代庖,而是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讲题,或只是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要切实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们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不能只在口头上,一定要将其加以落实。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这是学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语文阅读中,尤其重要。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知实践而产生的。
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都是说的这个道理。创设情景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实践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奠定了课堂的基调。教师还要善于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并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在《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人格魅力。
三、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建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教学呢?办法就是要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新方法,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由此可见预设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预设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四、实施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种方法共同实施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解题探读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相关的问题。标题是文章的眼,往往能够透露一些重要信息,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帮助。熟读课文,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根据文章体裁、抓住课文的人物、词句子等方面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研究分析,主动学习。根据文中的人物的描写去发问、探究。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勇于质疑、富于想象,还要发展创造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想,鼓励他们打破陈规去思考、去联想,善于多方位观察,多层面分析,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和有理有据的争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敢于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其较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式是及其重要的。而且,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根据小学生的情感积极引导,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价值观与的情感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情感教育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一些生词,还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理解程度,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因素。而且,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中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积极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期间融入情感因素,只有在这种学习情况下,才能使小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更好了解,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将情感因素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期间,小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合理传授,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将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将情感因素进行有效传递,还要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充分发挥其情感,从而保证小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得到积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具体开展期间,由于小学生在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他们在情感表达、感受等方式上都比较肤浅,所以,在情感教育教学中,将小学生的情感纳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促进其产生积极影响[2]。针对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情感教育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去。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金色的春天》一课,在该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秋天景色中的相关图片,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的了解与掌握感受秋天带来的凄凉。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为学生的教学情境充分设计,还使小学生完全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中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得到良好发展。
2.情感教学的引进
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学会体验,并将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中的课程内容无论是哪种教材形式,都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内容[3]。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积极引导,不仅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课程内容,还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技能。例如:在小学语文中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中,首先,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让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乌鸦喝水一课的真正含义。然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并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己动手,其中,要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并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乌鸦喝水的主要进程。最后,为学生得出合理结论,并告诫学生,乌鸦之所以能够喝到水,是因为它的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根据这种教学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小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因为小学生只有感受到了课本上的教学情境,才能在生活中发挥情感,并形成自身的价值[4]。
3.确立好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确立好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使小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期间,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确立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并将学生作为主体,并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课程情感学习中去。然后,教师要经常关心小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让小学生感受到温暖,在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小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还能使小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4.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引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新课标改革下,对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提出新要求,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字学习以及文化思想情感具有重要作用[5]。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课程中包括字词句等一些诗歌、记叙文等,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要充分发挥其情感教育,就要将课本上的这些要素作为主要依据,这样不仅促进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充分发挥,还能陶冶情操。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还要根据课本中的不同情感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合适的情感纳入到课本教学中,在这种针对性教学中,不仅将课本中的情感充分发挥,还使小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中国古代的学制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就包括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语言文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过程等。可见传统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学。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浅薄,他在《童蒙须知》中提到了儿童的写字要求:“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文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文字教学,切实为小学生今后的[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语文课要注重文字教学,因为文字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东西,文本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字之躯组成的,茶要细品,细品方知其味道;同样,优美的词句也要反复品味。
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撷取其中的精彩字词,让学生细细地咀嚼、推敲,体会文字中的精妙之处、精彩之笔,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皱皱的、龟裂、酸、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钞票为什么是皱皱的?妈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我的鼻子为什么一酸?我们从这个字词中能够体悟出什么呢?”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推敲字词,想象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不易,体会慈母的无私与伟大,伴随着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来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使语文课上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媒介。语文课堂首先就是要强化语文的专业性,以语文课本为中心来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的天地。课本,就是上课之底本。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是很严谨的,不管是精读文本还是略读文本,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着科学的、完整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梯级难度循序渐进。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显得高贵、更显雅致、来得富有诗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挖掘课文自身的文学因子,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课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文本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不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产物,而且作为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在解读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不但品味、学习文本的典范语言,而且努力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与思想。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热闹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赖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这里讲的是创作,那我们的文本解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实现时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意象与情感。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说道:“文本诗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秘妙。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国文学上素有“言不尽意”的传统,而“象”则在“意”和“言”之间搭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载着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我们不要一味地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要抓住这首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文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去驰骋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这首诗歌的寓意,可让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亲手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两三枝透过竹林的桃花,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嬉戏于江水的鸭子自由自在,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河岸边水草丰茂、密密匝匝,嫩绿色的芦芽尖悄悄地钻出头来,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画面。学生把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对诗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多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也带领着语文教师返朴归真,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生活本源。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积淀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试想 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视角,那么他的语文课堂底色肯定是苍白的。比如外国人学习汉语,尽管他们认识了“小桥流水人家”,会读也会写,但是短时间内他很难体会出其中丰富的内涵和韵味,而同样的方块字,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水墨山水般的图画,它们蕴含的无穷美感与诗情,唯有具备这种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方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帮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灵的深处,才能让他们体悟出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润泽炎黄子孙的心灵家园。比如古代神话就是我们祖先们古代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种畅想,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创生、创造”的思想。课文《开天辟地》这篇深化就潜意识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天地间一切都被神灵安排得井井有条,中国神话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学设计之前,我想教师在文本解读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还需要对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于教学内容才会有更清醒地认识。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血脉的传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学家皮尔森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语言和精神习得、积累的过程。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设计古典诗歌[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枫桥夜泊》教学时,他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诗歌接受史理论为依托,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来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这一课设计精巧,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师由意象“愁眠”入手,让学生在一堂课中穿越时空,倾听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声,逐渐渗透文化意识,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钟声令人荡气回肠,王老师用自己的睿智和灵性,挥洒着经典文化的魅力,抒发着骚客诗人的情怀,充分展示着“诗意语文”大气厚重的魅力。
罗进近的教学具有大气厚重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他广博的知识架构学生的语文知识网络,用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的平等对话,以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和智性光芒。
【教学感悟】语文教学既要指向品鉴文本的核心,又要指向学生人文的发展;语文教师既要对教学资源锐意穷搜,又要独具只眼地简化知识、发现美质。
作为《教学月刊·中学版》的编辑,我对很多中学教师的认识都是源于他们的论文,然而,认识罗进近老师却是从他上《像山那样思考》的一个教学片段实录开始的。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罗老师从文本的表现形式着手,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走进文本,在细读中把握言语的本质,通过理解、欣赏语言表现的形式,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收到了特有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阅读教学,多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这种做法被发挥到极致,便出现了以文章结构分析来替代文学作品解读、鉴赏的现象。在新的世纪之交,我国实行新的课程改革,然而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有的教师因为不能正确理解课程理念,以致在教学中又出现了脱离文本大谈特谈体验、感悟的现象。这种种弊端,导致我们的学生(也包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一部分教师)可能掌握了很多文学史的知识,或者知道了一些文章学的概念、术语,却很少能真正自主地去解读、鉴赏文学作品。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陈旧的教学模式、浮夸的不良教风仍然大量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罗老师“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教学案例,不禁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因为只是看到一个教学案例的片段,又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后来,收到罗老师的投稿。在罗老师的稿件中,我一眼看中了他关于“品鉴文心”的一段论述。在我看来,这正是他的教学案例背后的教学理念。于是,便就阅读教学中的“品鉴文心”这一问题采访了罗老师,并约请他撰写了《体味真情 赏析细部 深度探究——例谈“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一文。
罗老师认为,当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把远超过学生认知的社会学、文艺学、写作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硬灌”给学生以显示“过人学养”的不良教风。这与中学课堂的深度探究的教学设想是相违背的,应该引起重视和纠正。而他倡导并一直在努力践行的“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就是基于他对这种不良教风的反思提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呢?对此,罗老师从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对“文心”的解释入手进行阐释。刘勰曾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把“文心”一词解释为“为文之用心”,所以,“品鉴文心”也就是品鉴“为文之用心”。在罗老师看来,文本蕴含着文章、文化、文学、文字等诸多价值和功能,构筑着作家和作品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思想世界和价值世界等,而这些方面恰恰正是文章的“用心之处”(可以通俗地称之为“文本的核心”)。就阅读教学而言,“品鉴文心”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去品鉴文本“用心之处”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意味着要弄清楚文本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的问题,而且意味着要弄清楚文本的特点、亮点、重点和疑点等核心内容,从而完成对文本核心内容的价值挖掘和意蕴揭示,建构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罗老师进一步明确了“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的方法:读得真(体味真情),读得细(赏析细部),读得深(深度探究)。所谓“读得真”,指的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诵读文本,去打通和文本言语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系纽带(即“通感情”),让学生能够将心比心,贴着文本喜怒哀乐。所谓“读得细”,就是要能够发现文本容易被人忽视却往往重要的内容,这里的“细”不等于琐碎,而是要精,要精炼和精彩。所谓“读得深”,就是要求学生能站在一个高度和深度去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时,罗老师运用了以下教学资料:这首词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叶嘉莹曾经指出了,在这篇仅100字的千古名作中,有很多重复的文字,如“江”“人”各三处,“山”“笑”“国”“一”“如”“多”等各两处,却没有给人任何繁琐啰嗦之感,其中的原因,正如清代文学家沈德潜所说“情真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这个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从赏析词中的细部入手,体味词中的放达之情,接通了品鉴诗心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这堂课教学的一个亮点。又如,在《清兵卫与葫芦》教学时,罗老师从“道”和“一”入手去深度探究这篇小说的文心。既然文中批判“武士道”,提倡“人道主义”,这里面都有道,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从古文字学角度来说,“道”可以解释为“面之所向、行之所达”。“武士道”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导致它的严重后果了吗?“人道”所追求的目标,不正为世界人民所普遍接受吗?而“壹”的解释,从古文字角度来说,就是葫芦的意思。壹,简化之后,不就是“一”吗?一,唯一,独一无二,这不就是“个性解放”所要追求的目标吗?所以,从古文字学层面入手可以去深度探究小说的主题,这也就成为了这节课的一大特色。
最后,罗老师还进一步指出,“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
关键词:本色语文 教学 实效
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执教《我与地坛》节选。教学的实际是,一个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手段,ppt上呈现了许多文字、图片,播放了视频,还要求学生围绕画面想象说话、结合文本空白讨论续说内容、虽也有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品味的环节,但因为课堂空间被填得满满的,安排时间甚少,学生如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往下赶着,一切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沉入到文本的核心中去;另一位老师,只是在提出了几个启思性的问题后让学生自读品悟中进行批注,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与文本、与文本的语言有了亲密的接触,师生、生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一节课就在学生的读读议议中进行着,没有什么特别的教具或是别具一格的地方,但课堂却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感受词句的情意。
显然,第二位老师的课,平淡但有效,因为他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进入文本的个性化台阶,课堂上学生紧紧扣住了文本的具体内容、个性化的情思以及独特的表现形式(具体的语言形式)与文本进行着真实而深入的对话,表面看只是培养语言的感知力,深层次却是加深与文本生命的整体性对话,加强综合性的文化理解与文化积淀,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史铁生这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的心灵密码,从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文气激荡、文化贯通、思维锤炼等诸方面给学生以满足、提升和引导。
确实,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高效优质的课堂,成了广大教师教学设计的目标。但也有不少教师,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让课堂具有先进新鲜的教育理念的光斑忘掉了语文学科的特质和文本教学的基本任务,异化而走向 “高耗低能”“少慢差费”:非语文教案非语文活动充斥课堂,语言教学被边缘化。课堂上要么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学习氛围纷繁热闹,图片、视频、音乐、表演轮番上场,吹拉弹唱尽显其才能,各种资料,各种媒体狂轰滥炸:要么“课文内容无限探究”,“知识内容任意拓展”,“思想情感无限拔高”,能说的海阔天空胡诌一通,不能的大眼瞪小眼,教师则不辨是非一味表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本应唱主角的“通过语言教学研读文本”这个内容让了位甚至缺了位,忽视了引导与情感体验,把“对话”变成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活动形式化,“探究”泛化或神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简单化,学生的实际是阅读文本浅层、浅薄、浅陋,与文本隔膜,得不到文化积累、技巧感悟、思维锤练,反而使得他们逻辑不清,谈话偏激,个性张狂,心态浮躁。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易耗低能”“少慢差费”的课堂,我想主观和客观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主观上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把握不准,对新课改的理念似是而非,思想上轻视文本,教法上设计随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吕叔湘则说,“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巧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59页)。”以我的理解,说得具体些,语文,就是通过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来认识文学、文化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程。
第一,“学习掌握民族语文文字”点明了语文的基础(语言文字)、民族性和特点,揭示了“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是语言文字学习性,这是它的本原,而非其它。第二,“认识文学、文化”点明了语文的上层建筑是文学和文化。语文教育分三个层次: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它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并提高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听说读写)的同时,丰富人的文学经验并扩展人的精神经验,培育人的心灵,形成人的自我个性生命,这同时也就是母语学习和文化熏陶。第三,“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程”,点明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和所属课程范畴。属性上,语文教育,并无“内容”与“形式”之分,本质上是一体的、不可剥离的生命整体。所谓“语言形式”的东西,早已先天地、深刻地“积淀”到“语文内容”之中,“语文的内容”与“语文的形式”实不易剥离。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谓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
由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教学文本的价值。
中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育,简单地概括其方法就是“不懂也要背,背多了自然懂”。五四后,现代教育观念西风东来,很多人引入西方的“科学标准”理念,综合传统的评点法与国外的教材分析法,形成评析法――在一个“课”的时段中,通过讲、授、评、析、练,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要求,无论是学习的结果还是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评价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于是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唯课本的尴尬的泥潭。殊不知相当数量的学生早已对咀嚼被老师咀嚼过的文本兴趣索然,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品尝、发现的欲望和情趣,也就是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只剩下为考试而学习的操作。
针对这种唯课本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提出了“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的著名论断,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不断地、主动地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信息,体现了大教育的观念。但是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反面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轻视文本的学习。我们必须注意到叶老先生的本意绝不是就可以轻视文本,因为“例子”类似于教学中的“例题”,不通过例题,数学教师无法把数学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同样,不把语文文本这个“例子”的作用充分发挥,它就不能作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求知欲、探索更多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导火索,就不能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起点,如果起点上就没有发展,何来后来的“可持续”,语文素养的养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作为“例子”,我们必须重视“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从知识上看,语文知识不是纯知识,它有感悟蕴含其中,不同于数理化的学习,掌握了某个公式定理就可以运用的,语文知识多由文本中积累体悟归纳而来,比如各种修辞手法,仅记住名称,而不结合文本来认识,就难以理解其作为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所起的作用,那就不能真正了解并能有意识地正确运用,那种学习仍是空的,由知识而能力,不能绕过文本,比之于人为设计的语言碎片的训练材料,文本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文本作为学习的对象才真正可以使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养成”,事实上,以文本为对象,自然侧重于对文本的解读,进而精读与细读,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来认识文学、文化,而文本在其中起一个贯穿的作用,就如比钱串子,串起一个个散钱。反过来说不利用文本进行语文学习,是不对应于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学生的思维发展,应当是由形象而抽象,或者说由感情到理性,在这个缓慢的转化过程中,还是得以文本为重。
可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教学,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梁实秋有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的课堂本无须“绚烂”,无需脱离文本去搞些热闹而不实用的把戏,必须归于平淡,回归到本色语文的教学轨迹上来,放大并突出语文学科属性,才能真正提高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有情趣、最有韵味的语文学习,需要真正与文本语言面对面,那才是富有神韵的语文学习。脱离文本语言学习的热闹与探究,这不是语文课堂所需要的。
我们必须用语文学习的本原性问题驱动对文本的学习,在平淡本色中突出语言教学。
我们确实应该思考语文课堂是重形式还要重内容,是追求繁杂还是崇尚简单的问题,这也关涉到教学的成本控制和课堂的实效问题。有时候,简约并不代表乏味可陈,也许正是精彩无限。别只想出彩,出彩靠的不是课堂上的花招,靠的是实实在在走进文本的学习过程,这是只注重形式,讲求热闹的教学所无法实现的,那样的课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能锤炼学生的思维,更不能落实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说它面目可憎,一点也不为过。用不太恭敬的话说,是羞辱了学生的智力与心灵。
可见,我们必须树立以“语言应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这一基本观念,其主要内涵是①理念上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为价值取向与追求目标。②思路上讲究“以语言带动内容”,研究体悟语言进而把握文本。③方法上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亲历”和“历练”,得到感悟、积累与提高。④行为中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使学生达到知识、文化、思想、品德、审美等语文素养和博学、勤思、探究等语文实践能力的新的融合与沉淀。因此,必须针对文本个性,聚集语言因素,把握语文的核心价值,同时着力言语应用,促进言语的有效“增值”,把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