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语文古文常识积累

高中语文古文常识积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5:32: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语文古文常识积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语文古文常识积累

篇(1)

高中学生正开始处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代,自然也容易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热血青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有效的学习方法一 静心读书

对于现代社会劲爆媒体的多年来的狂轰滥炸,家庭校园乃至社会,已经很难有宁静的地方了,然而,宁静以致远,不静下来读书,在高中阶段都难以精心读书,那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个一辈子远离书本的人,一个一辈子读不进书的人,起知识的吸纳是非常可怜非常有限的。要静心读书,要开始读长篇大论,读厚书,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在语文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眼皮下静心读书,并减少一些好心的唠叨与不必要的话语干扰。

二 大声读文

这里主要是讲读古文。因为大声读,才能够暴露一些字音字义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找注释或工具书。读出句读,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读出来,把句子的语气读出来,如果对这些上千年的经典能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情有味,这些千古名篇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逐渐的进入脑海融进血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指导和影响自己一辈子。

三 积累梳理

学习是少不了背诵与积累的,包括学习数学在内,但是,这种积累是散乱的还是有意识的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则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梳理。由少年时代进入到青年时代,在学习上就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学习调控意识,有非常明确的理性追求。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厚自己的学科储备的时候,对于已有的和新摄入的内容,都应该尽可能的进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认识的字,新接触的语词,新领悟的精粹的语句,以及一些文学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四 学会倾听

倾听是吸纳,学会倾听就是学会有效的吸纳。高中阶段的学习由于知识密度厚度的增加,特别需要我们学会倾听。通过倾听可以获得很多丰富的信息,通过倾听也可以提高我们对转瞬即逝的话语迅速敏捷进行捕捉进行提炼的能力。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同学之间的讨论、学术厅里的报告、课间休闲的聊天、公交车上的谈话,都需要我们学会倾听,迅速敏捷地感受与领悟,提取出主题词,从这些无字句处获得丰盈的收获。

五 主动交流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思考与讨论之中,融入到学习的大环境大磁场里,主动的用口进行述说,用笔进行倾吐,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表达倾吐出来,与同学分享,与老师分享,这样也才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得到进一步的讨论指导与深化。特别是用笔进行交流,应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实话实说,直话直说,完全不用去考虑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把写作技巧章法抛到一边去吧。只要自己的坦然真诚的,说的是真化实话心里话,就永远是好的。

高一怎么提高语文成绩1.整理语文知识点

知识整理笔记是用来记录高中语文知识点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语文的学习,绝大部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和语言现象都有接触,但限于理解能力,很多的高中生是一知半解,支离玻碎的,等很多的学生进入高中的时候,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用一年的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字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

2.逻辑答题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高中语文的答题背后还是需要很多的实用技巧的,虽然说语文不等同于数理化方面,只局限于一个答案,高中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些也不能够成为在大腿方面的主要部分。学生们还是需要找到内容背后的答题逻辑,根据逻辑来判断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准方向,才能更好的进行答题,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3.找到自己的不足

很多的高中生在学习高中语文过程中,高中生想要找到自己在高中语文中的不足,并且这些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但这些方面的改正需要高中生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每个人在面对自己不足之处的时候,总是会有意识的避开,所以,想要让高中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将这些不足的地方改正,对高中生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为了能够让高中生提高自己的高中语文成绩,这是都是必须都得做到的。

怎么提高语文成绩1.作为高中生,应该多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只有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程度,语文成绩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2.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就应该上课多听讲,因为老师的经验毕竟比你多,他概括出来的一些做题方法和一些结论是很重要的。

3.文言文方面,应该多积累一些文言常识。

因为高中的考试中不乏有一些固定的文言常识在考试中占有挺大比重的。把这些记牢,可以保证不会低分。

4.想要提高语文成绩,作文是一个重头大戏。

课余时间应该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然后多练笔。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效果。

5.练就一手好字的语文就成功了一半,你的字体会影响评卷老师对你的评分。

因此练成一手好字十分重要。

6.提高语文成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篇(2)

关键词:梳理探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人教版必修“梳理探究”模块的意义与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351)成果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材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必修课程在编排上与旧教材有一定的不同,新增了“表达交流”“名著导读”“梳理探究”三大模块。前两个模块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得都较好,但“梳理探究”这一模块却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一模块的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梳理探究”模块的设置体现的就是“积累·整合”“发现·创新”两大方面。”在这两个目标的要求下,“梳理探究”这一模块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梳理探究”的每个专题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小课题,涉及某一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从学习语文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但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而这一模块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对已经接触过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掌握。

如在《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的学习中,之前学生大多只知道一个字怎么写,有什么意义,但对于一个字在音节、结构、意蕴方面的特点不甚了解,因此在读古文时,遇到的障碍就较多。而且学生对于汉字在语言运用中、文化发展中、对外交流中等方面的知识和作用的了解更少,在阅读理解中有些现象就会吃不透。通过认真地学习《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就会提高。《古代文化常识》这一专题可以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增强学生理解古文的能力。《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专题探究了新词新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并可以从中感悟到语言深层次的文化蕴涵。

二、方法与过程方面

“梳理探究”共设计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汉语成语》等15个专题,5册必修教材,每册3个专题,每个专题涉及的内容含量都很大。而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与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必修“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两个模块的教学中,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授“梳理探究”。因此,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代劳梳理探究的过程,将结果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则可以灵活多变。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个专题切分为若干个小专题。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小专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每一个小组将梳理探究的结果汇总整理出来,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汇报。最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探究结果汇总起来,汇编成册。这一过程既达到了积累创新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勤于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在《汉语成语》专题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两个课题,并将学生分为两组,每个组负责一个课题,每个课题组可以进行进一步分工,然后分别对先秦诸子作品中的成语和与生活各方面有关的成语进行搜集整理,编成《先秦诸子成语手册》和《生活常用成语手册》。最后,学生对自己课题组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课题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分工合作,不仅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同时,在《奇妙的对联》《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等专题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而切实优化本专题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梳理探究”模块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从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方面设置的,在很多专题中都融入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通过学习这一模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了解历史文化,增加文化底蕴,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成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追随者和继承人。

篇(3)

一、指导思想

随着专升本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考试模式、新命题角度对升本语文备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升本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我校文综学科上线率和优秀率都有新的突破,为20xx年我校专升本再创佳绩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普及阶段(7月1日-8月31日)

学习任务:

1、掌握专升本语文教材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学习古文字、词、句解释,对文章整体把握。

2、初步了解专升本语文考查方式,大体把握语文选择题和翻译题。

3、初步学习作文写作。

阶段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

2、读透古文,把握古文中重点语句的翻译,注意关键字词的解释。3.开始锻炼写作能力。

2、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9月1号---11月31号)

本阶段教学计划:

1主要学习语文教材的重点及考试中的难点,解决大部分同学经常面临的问题。

2.强化古文实虚词解释。

3.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1、基本做到语文教材全面掌握,对大部分知识点做到长时记忆,解决语文选择题

2、重点学习古文,了解古代文言知识和方法,了解古文翻译题。

3、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本阶段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教学深入:字音,字形,病句,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文言文翻译技巧,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写作技巧。

(一) 字音、字形、病句

这一部分是2012年专升本考试语文试题新加的考试题型,使得专升本考试更加接近于高考出题模式,也给广大考生的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应考,作为精英学校的语文助教,在此提出这样的一个教学计划,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勉。

1、 注重平时积累,说普通话

2、 养成不会就查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放过一个可疑字,模糊音

3、 多做练习,增强语感,

(二) 文言虚词、词类活用

这部分是每年考试必考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把握程度,针对这类型的题目,我计划从以下方面做出学习准备:

1、 熟读课文,能够知道题目出自何处

2、 重点识记课文后所列的文言虚词和词类活用知识

3、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确定字义

(三)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有五道题目,基本涵盖了文言知识中的重点字,词,尤其是词的活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文言翻译基本是直译,即在不改变原文的基础上的翻译,也有的句子会要求意译,即在不偏离主要意思的基础上,使句子语法通顺,便于理解。对于这块考点的复习,我建议根据具体的试题进行讲解,结合实例,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翻译技巧。

(四) 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发现在这一部分中考的频率比较大的一个方面既是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例如,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等,此外,修辞手法也是常考题目类型,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及区别各类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

(五)写作技巧

基本是材料作文,分析材料时一定不能偏离材料主旨,学会从材料中挖掘题目,拟提要新颖,简洁,作文主题要围绕所给材料来定,切不可偏题,跑题,这部分的教学会结合具体的范文来进行讲解,

三、具体教学策略

1、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2、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3、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4、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5、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专升本作文命题趋势,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训练题(即小作文)由语文助教老师自定;统一作文训练由大课老师制定。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缺补漏。

6、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研读考纲,回归课本,看纠错本,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四、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

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弱点主要表现为:

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六、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高考,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3、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

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自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应统一。

作文训练暂分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a、基础等级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巧训练

1、审题2、立意3、选材4、构思5、行文6、拟题7、修改

(二)文体写作训练

1、记叙性文章写作2、议论性文章写作

b、发展等级写作训练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善于叙写(训练目标:丰富)

(1)材料丰富

(2)善于描写

(3)形象丰满

(4)意境深远

3、善于表达(训练目标:有文采)

(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篇(4)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

)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71-02

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呈现了学生从认识到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过程。在课程安排上,设置了每册书中有8篇到12篇文言文阅读,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要学完文言文的基础教程的时长是整个高中时期。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牢靠的知识,但从反方面来讲,课程安排的过于缜密,使得文言文课程在系统教学上显得散乱,学生在接受授课后,无法形成理性上的意识。

而对事物的认识经常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举一反三。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屡次碰到类似情况,这使我不禁想做这样一种尝试:能否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只做些顺序的调整,再稍微补充一些必要的文言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能够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不断地总结,笔者总结出了几点有效的方法。

一、对文言文的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学习文言文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丰富、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的需要。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概括起来说有三点,即:积累、诵读、领悟。学习文言文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使得积累显得格外重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基础知识;只学不思考,不会学得太好。所以边学边琢磨,即不断领悟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一环。积累、诵读、领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于:领悟、积累有助于熟读成诵,而熟读成诵反过来又促进领悟和积累。用这种办法来学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最后,还要让学生对文言文翻译应达到的标准有所了解,以使他们有明确的努力目标。那么,文言文翻译应达到什么标准呢?借我国清代著名学者严复的话说就是:“信”、“达”、“雅”。“信”即准确,“达”即通顺,“雅”即言辞优美。这是文言翻译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针对不同的句子或直译,或曲译,或扩充或凝缩。要使诵读准确,不读破句,要使文言文翻译由信而达至雅,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这就是笔者总结的第二点文言文教学技巧:要有效的认识文言文的语法现象

二、要学好文言文,概括起来说,必须具备下列文言基础知识

1、在学习文言实词方面

第一、应该注意词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今异义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由古展到现代,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有的词语在感彩方面发生了变化,还有的名称说法改变了。

第二、要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的问题。古汉语单音词较多,现代汉语双音词较多。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古代往往用一个单音词来表示。而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古今形式相同,但含义不同的双音词。其主要特点是:在古代它们是两个词,在现代则是一个词。

第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解现象很常用也很常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的了解掌握。一字一词过多解,是指词或字具有本义解释,引申解释,比喻指代和常用的通假字指代解释。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这些词汇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注解也会被逐步的掌握运用。文言文当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注意的这些用法一旦被灵活掌握,那么对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就会更容易。

第四、在现在汉语文言文学习当中,注意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一词多义即是指多义词,一个词有至少两种以上的解释。词类活用是指一些词汇在指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充当一种语法解释。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在文言文分析中,还是要根据文言文中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两者的用法。

2、在学习文言虚词方面

首先要注意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划分实词的方法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对代词的处理上:在现代汉语中代词是实词,在古代汉语中代词是虚词。

其次还要注意不同的虚词可能表示相同的用法,同一个虚词也可能有几种用法。

再者,虚词由古至今,变化也很大。主要表现在:有少数沿用下来了,有的则完全消失了,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还有的改用了新的词。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现象。例如文言虚词现象及两个、甚至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从数量上讲,常用虚词要比常用实词少得多。高中语文课本中重点列举了许多常用虚词的用法。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它们,基本上就克服了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方面的障碍。

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每一句文言文,由实词和句式组成。因此,要想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在克服了字词障碍之后,就需要学习有关文言文句式方面的知识了。这里所说的文言句式主要指: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而言。

4、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要想断好句,准确地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仅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食物等许多方面,在中学文言文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地理、职官、科举、姓名、历法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的内容。

以上四方面的内容,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就可以迈向有效教学的最后一步了。

三、有效提升对具体文言文作品的认识

这是一个首先归类,然后再讲解的过程。至于分类法,可以选择以下标准。按语音形式将课文中的文言文分类。可以分成如下三类:

1、韵文:押韵。主要包括各个时代的诗歌,如《诗经》、《楚辞》,另外,用于规戒的箴铭一类文章也押韵,也属韵文。

2.骄文:不押韵。讲究平仄、对仗,在句子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也叫‘四六”文,如《阿旁宫赋》。

篇(6)

关键词:文言文;历史背景;情操

在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言形式的不同,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与教学有很大差别。

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在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与现代文的学习一样,首先,教学初期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例如识记一些经典的章节片段,掌握作品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这部分虽然不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无论如何,学生不能在这方面的知识有空缺。教师也不能忽略这些小的知识点,尤其在近几年,语文高考题也会有意识地考查这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何况是在这些语言本就有些晦涩的文言文课程上,这些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对作家、作品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如,按照作家所处的政治背景分类,同期的作家处在同样的背景下,对于当下大环境的认知大致相同,或者按照作家本身的遭遇,同样是遭到贬黜,作家抒发的感情会略有相似。这样系统的比较下来,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归类,使学生更能清晰地找出其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对语文作文的素材积累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立足于每节教学活动中

在文言文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立体记忆。文言文相较于现代文阅读,在语法语义上多了几分生涩。再加上作家所处年代较当下有一定距离。学生接受、记忆起来,就多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借鉴以下几个办法。朗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诵读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方法,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能证明朗诵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于一些感情浓烈的文章效果更明显。例如,《赤壁赋》《离骚》等类似的文章,灌注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当然,教师也可以找些专业播音员朗诵的片段。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更好地专注于作者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呼应,促进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除了听朗诵,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中会有很多通假字,也会有古音。这些字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应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音准确,字正腔圆,注意重音、停顿,那抑扬顿挫。长久积累下来,可以锻炼学生古文的语感,帮助学生适应文言文的语义语境。了解了听、读的方法,再介绍一种方法,就是看。听和读,终究还是停留在书面上,利用“看”这种感官,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立体。我们的很多文言文,都有着极强的历史背景。一些经典的桥段已经被翻拍成了影视剧。例如,《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三国演义》就是这篇文言文最好的演绎。教师可以截取其中一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历史背景,又明白了诸葛亮上书的原因。教师也可以少费周折,苍白解释文章的立意,学生观赏影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灵活运用,但是过犹不及,只有根据文章难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产生最佳的课堂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最后,在文言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层面上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增加对古文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常规的教学课堂之余,也要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师包办,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小组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适宜、立意广泛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除了在课前的预习部分,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在小组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层层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教师的经验见解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这也就是我们时常提到的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古诗文的学习可以理解为,我们站在当下穿越时空和古代的圣贤们进行的灵魂沟通。诵读、思考、感受圣贤们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审美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学习层面,在陶冶情操、涵养心灵方面也不无裨益。语文本就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不单只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还有长时间对文言文语感的积淀。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教学方法技巧。除了改进原有的方法,还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教师本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刻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相信会打开文言文教学的新天地。

篇(7)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课程理念 综合素养 学习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部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及历史局限。”“选修课程”的“诗歌与散文”第三条指出:“学习古代诗词格律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传统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依然习惯于老一套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高,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应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文言文知识

众所周知,高考试卷中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 一般文言文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注重知识立意,逐步向能力立意过渡,诸如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等,然后过渡到对全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考察考生在读懂与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理解、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即考生对文言文筛选、提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重点肯定要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转,于是便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孤立的字词训练、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的现象,然而这种做法收效甚微。

文言文的学习和所有的语言学习一样,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提高过程,一定的阅读量是文言文积累的基础,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孤立的字词训练,只能是死记硬背,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死记硬背的积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素养,而且也不能真正达到积累的目的。古人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揭示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必须继承。这个规律就是重视诵读,就是以一定量的阅读为基础,在整体阅读中感悟。因此,先阅读后梳理,先分散后集中,才是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累方法。而不重视阅读,试图依靠所谓的字词训练和语法知识来加强训练积累,势必会将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带入困境。

二、创设活的语境,培养语言习惯

古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周围的人说的某种语言,我们听多了,就自然而然接受了别人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文言文的学习我想也是如此!多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直以逐句串讲为主,费时费力还不讨好,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

我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注视和工具书解读文本,注重感悟,变讲为读。学习文言文而立足于诵读,实质上是要把古文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语言习惯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是说,能听会说,就是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就是有了语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应提倡反复诵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

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早读课的预习诵读,从整体上了解文章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的特点和强烈的节奏感以及富于乐感的音韵。在课堂上,我又通过自己范读和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课后,更是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讲解,自己去熟读课文甚至背诵文中重点句段。当学生通过一遍遍的诵读之后,他们在书声琅琅中理解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中所抒发的身逢盛世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的综合素养

文言文的学习,价值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包括四个内容“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同时,这四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要达到这四者的学中应从语言入手。一是可以从诵读入手。如在教《兰亭集序》这一课时我在学生疏通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感情起伏读出音节上的抑扬顿挫来。,二可以从关键词句入手。如理解《劝学》中“学不可以已”这个句子时,就可以理解荀子先进的学习理念,在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句子时,就可以认识到韩愈对于“求师问道”的思想高出当时的许多人同时在现在依然非常有指导意义。三从文本的语言特点切入,如《劝学》中的比喻句是其突出的特点,教学此文时就可以此为切入点;《师说》中对比的作用的认识,也可以是语言理解和文化感受的很好的结合点。四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达到,如叫《谏太宗十思疏》时我们可以设计根据学生自己的性格特点的“从文中摘引语句作为座右铭”的活动。

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不能背离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目前,许多老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个人学习的特点、知识掌握的程度、探求新知的个别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合作。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和评价文言文”;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用新的视角去解读、阐述和发现文言文,勇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应该说,这种教学思路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然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符合文言文自身的学习规律要让学生认识文言文特点和阅读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为此,教师课前应结合文言文自身的教学规律,给学生设定一定的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充分占有相关资料,对目标问题形成初步认识。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本和业已掌握的学习资料进行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翻译课文,纠正错误,质疑问难。在完成前面两步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甚至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历自由地发表对课文中某些观点、某些细节的感受和看法。通过即转变学习模式又遵从文言文的教学特点及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帮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扎实而深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