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08:20: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插画课程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商业插画设计教学探索
一、项目制教学法在商业插画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一直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伴随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商业插画专业,它的实务性和服务性要求商业插画的教育教学,根本改变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契合。以商业插画项目为主体,以商业插画职业行业为引导,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项目制教学方式,是商业插画设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方向[2]。
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插画岗位辐射到现代传媒业(包括印刷、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设计服务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及咨询策划业等)、艺术品业(包括艺术品设计、制造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和动漫游戏业[3]。岗位的宽广要求商业插画设计教育必须培养设计者广泛的知识修养、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岗位分工的需求。因此实施项目制教学,将社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把程序性、项目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起来,通过一个项目学程,使学生有机会面对“插画”这一行当多方面的任务,获得了一个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全程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项目制教学是符合商业插画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院商业插画设计项目课程的探索
“商业插画设计课程”作为苏院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广告媒体技术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从早期法国主题教学法的引入,到后来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的艺术院校间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汲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探索中,致力于主题项目融合的教学设计实施研究,致力于课程改革与创新对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开发的研究,致力于项目制教学与插画师岗位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衔接的研究等等。下面从以下维度总结商业插画设计课程项目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经验。
1、组建教学团队,引进项目教学
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商业插画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建设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专业素养的师资组成的商业插画设计课程团队,通过团队,遴选、引进与商业插画设计核心能力相对应的社会实用项目,并形成项目负责人制。商业插画设计课程团队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分析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素,将“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进阶课程”模块化,建立与职业岗位群要求相适应的,模块化、组合式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主题加项目教学为主导,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需求协调互动。通过行业、企业和社会项目的驱动,以“校企联合授课”、“跨界联合授课”、“国际互动”、“实用项目和实验创意创新并重”为特色,使之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进而形成高职院校商业插画设计课程的特色。
2、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任务
根据项目负责人的项目课程纲要,各模块项目负责人制定各自的课程纲要细则,这就是项目任务书。根据实际项目要求,制定详实信息和要求的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包括:项目简介、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项目要求、项目能力分析、项目成果(发放、上交、总结、)时间、评估简述、教学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介绍、技术支持、健康和安全问题、注意事项、时间表、参考信息等。明确“项目任务书”是帮助学生自主展开项目研究和实施的指南,也是建立评估的依据和参考[4]。以模块单元形式组成项目课程,每个模块单元又由一套项目纲要组成,每个项目纲要为产生一套特定的学习成果而设计,后面的项目纲要需建立在更早期的项目基础之上有所推进,有利于专业负责人对于课程的审核和协调,有利于课程之间的衔接,有利于课程的递进,有利于课题的发展更新。
3、制定评价标准,严格执行
与“项目任务书”同步,还应当由教师团队协同制定和细化学习成果评价方法与标准。学习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的能力;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能力等。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因此,在发放项目任务书时,项目负责人还需对各阶段学习成果和项目动态评估进行详实的解说。根据项目过程和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自评、互评、团队评估、即时评估等将各项学习成果转化为分值和等级,记录项目课程跟踪反馈表。在项目课程结束后,以项目课程报告书和项目成果作为最终固化成果。正式评估根据跟踪反馈表记录和各项成果体现分项打分,最后以各分项打分总和作为项目综合成绩。
4、反复项目学程,全程训练
商业插画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需强调贯穿对学生主动性、研究式学习技能的培养。通过项目实际的课题教学和任务布置,把课题理解、资料收集、文案撰写、形象设计、工具尝试、专业拓展、口头表述、客户沟通等诸方面能力的训练一线相连。通过系统的项目操作过程的研究和探讨,媒体技术的执行,培养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形成在项目上的插画设计能力和执行能力。多种角度和渠道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在校三年贯穿始终的反复训练,使收集运用信息能力、思维模式的培养、技能训练、批判与创造能力等均得到较大提高。这种自主研究型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从学校到社会工作岗位角色的转换。
5、推进项目报告书,全程跟踪
项目报告书的平台,正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独立理解知识的载体。由教师在动态的课程进行中,不断引导学生展开过程并抛出一些课程的必要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这些路径和方法。学生通过项目报告书,围绕过程和知识点不断拓展和建构自己对知识独特理解的轨迹。如果把教师的课程目标和知识点比作圆心,学生知识的建构就像是围绕圆心画圆圈,学生自主能力越强,画出的圆圈就会越大,知识的拓展就会越丰富。项目报告书作为各国倡导的呈现艺术设计学习和创作全过程的最佳载体,也是促进同学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学习方式。主张“本不离手、本不离课”。
6、关注全面能力,推进项目
商业插画设计项目制课程要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除课堂教学外,还应围绕增强“就业能力”建设教学内容与商业插画项目课程体系,有序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强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在选修课中设置专门的就业技能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教学生如何做商业计划报告书、撰写求职就业信等。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就业技能培训内容,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工作的状态。例如,从二年级开始,专业老师就可以推荐学生进入企业,跟随老师参与实际项目;以课外社团的形式定期举办就业辅导讲座,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如沟通能力、面试技巧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加强项目成果转化的能力。如: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学生创建的个人网站、博客与社会直接联系,以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上述商业插画项目制教学的探索,形成以主题加项目为特色,以课程任务书、学业报告书、课程跟踪评估单为依据,以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为思路,以课内课外统筹安排、教学互动、多元评估过程为方法,以实现学生综合专业职业能力为目标,多维一体化的商业插画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小雄,韩理安,以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龙头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中国高教研究, 2001, 3: 79。
[2]张婷,项目制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5):106。
关健词: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学生;教学特色;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3.9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引领着信息传播不断频繁和加速,视觉传达的作用也越发变得社会化和市场化,视觉的表现内容、形式和手段越来越丰富与多姿多采,富于审美和创意的视觉传达设计更有社会意义且被广泛地接受,这种情况必然对商业艺术设计插画创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课程要求,务必使项目教学内容和设计所传达的信息更贴近社会、贴近广大受众,使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更好地实施和起到应有的社会功效,为此笔者就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和认识。
一、 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社会的现实意义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一的商业插画设计教学,不应停滞在传统的教法上,应该要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因为在当下商业行为和消费目的明确的情况下,广大受众(包括消费者)认识产品和产品的服务,很大程度是来自于针对产品的宣传插画、产品的广告插画和产品本身的说明书提示性插图、售后服务指引插画等相关信息(包括提示产品的质量、性能插画等)。因此,商业插画不应也不是以单独的图画形式表现,而是要在教学中引入多项目模式,要求学生从设计项目多项内容入手,进行系列性的既能反映企业情况又能够传达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信息的一系列插画创作与设计为目的,并通过各种传媒的作用达到商业插画的视觉传达的有效作用。其次,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应离不开现代社会大环境,离不开现代生活,更离不开诠释产品的信息和受众的要求。因此,应要求学生学会收集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客户祈求的信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等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技能和熟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项目新的创作和设计,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为受众(消费者)提供服务。再次,还要让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多了解不同的消费者对某类产品和服务的喜好程度,抓住他们的消费心理,设计出能够迎合他们的产品商业插画或营销广告插图,营造出既具有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又不失创意设计表现形式的多种创新性新形象。同时,还要教导他们学会把握市场先机,结合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有利因素,做好市场调查,把握机遇将自己创作的插画和设计理念推广出去,从而给企业、客户、消费者及广大受众所认知,这对提高插画设计者本身的形象和知名度有非常好的帮助,这也使企业、客户、广大受众(包括消费者)对设计者产生良好的了解、认识、信任和信赖起到关健而重要的作用,对双方增进互信,促进产品推广和传播以及销售有着现实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客观必然性,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 项目教学要做到具体化、项目任务落实化并办出特色化
能够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设计项目是项目教学中的新起点和新任务,这些必须要具体地落实到每个学生当中,并且把它们作为项目设计任务来抓。要实现好这一教学任务,就要把项目教学办出特色。在这过程当中,老师要充当着项目设计教学的引导者与作为把关和设计的责任人,并带领学生团队主动地接受设计项目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可以采取以分组的形式来接受项目任务,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和事,这样就可以保证项目教学的质量,对打造高质的创意和设计,培养优良技术的团队起到重要和坚实的作用。学生要成为设计项目的主要和主动参加者,必须完成好设计项目任务的各个环节上的道工序,这包括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项目创意理念和设计要求、项目的制作过程、项目的善后和处理、项目的社会评价和市场反响等工作任务,这些都应该要有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把关制度。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与践行,使学生在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当中真正地学到新的知识,真正地主动接触到设计项目,去不断地探索并了解、认识和把握设计行业的运作、掌握设计项目的要求和客户诉求以及受众的态度,而老师则根据市场对设计作品的认同情况进行技术性指导和分析,并剖析项目设计环节中存在的缺陷和差异,比对设计的优劣和择优创意方案,选择出优秀的设计,还要不断关注项目发展,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要把项目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随时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使学生的插画设计离不开大众,为大众所求,服务于社会,这才具有教学的社会化特色,达到符合社会要求的项目教学目的,完成好项目教学任务。
三、 项目教学任务的成果要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考验与认同
在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中所完成的设计任务获得的优秀成果,它能充分证明设计者(学生)具有多种综合知识能力和具备理性思维以及感性表达的能力,他们依靠着善于发现、选择和调动一切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段来创作出新的插画形象,如果没有具备这些对生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悟力和理性的判断力与分析能力,没有富于激情的表现力和审美的创造力,这不可能创造出优异的项目教学成果。因此我们在项目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才能确保创作出优秀的成果,这也是项目教学的培养目的。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表现能力,又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信息有着超强的领悟力,对事物有着知性和判断力,对审美有着独特的鉴赏力的设计团队,我们应该创造一切条件,运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打造和塑造,早日创作出优秀的插画设计成果,而这些成果都必须经受社会、行业受众来审视、来评价和认可。另外,商业插画有着非常复杂的信息传达过程和经历,而学生所设计插画中的形象、图形、造型、色彩、文字、商标等视觉元素相互作用,共构在艺术设计成果的整体中,它们不定时地向受众传达着某类产品的商业信息,这些信息能否被接受,关健在于设计者与受众(企业、客户或消费者)如何达成共识,因为设计者(学生)与社会受众有着不同的文化、民族、性别、经历、偏好等背景,而插画所传达的内容是通过特定的形式与风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来进行传递的,它必须与受众(或消费者)所感知、理解、诠释的内容相吻合,这样才能产生共鸣,从而引起受众的接受、认知和承认与认可。只有产生认同的设计成果才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引发受众(消费者)产生商业行为,从而改变消费观念。所以商业插画设计项目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能否真实地恰如其份地被设计者所表现和诠释,关键是要反映市场产品真实的一面、客观需求的一面。笔者认为凡是能够真实地反映产品的优越性能、传递着优质服务的信息和优良功效作用的插画,都是一件好的项目教学成果,因为它能经受得起社会受众(行业或消费者)的考验,同时它能表明设计者(学生)站到了受众的立场上,时刻地关注着受众内心的需求和祈求而进行的项目设计,这些被市场受众所关注和被社会所认同的并且能把相关信息传达到受众当中的设计插画,才能真正展示出传播视觉信息功能的艺术魅力,从而体现出设计项目教学所带来的优势。
综合以上内容,商业插画设计项目教学必须全面地以设计项目作为根本,设计元素和表现作为基础。设计插画所传达的商业信息要能够得到社会受众的广泛认同和认可,它能够引起消费者的良性商业行为,同时也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与创意和广大受众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这样的设计项目教学才有真实的意义,它对打破传统教学旧模式,开创项目教学新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和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德珊,吴冠英.插图设计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魏洁.图形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漫专业 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3-01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而课程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课程改革与建设首当其冲。专业课程群是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加强课程群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建立课程群评估体系,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群的规划原则
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总结和归类企业的岗位需求,并以此为原则,对课程群进行规划,增强课程之间的内在管理,促进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从而,提升毕业生的综合实力。
以我校动漫专业为例,毕业生相关的工作岗位归类有:原画设计师、美工;二维动画设计师;三维动画设计师;后期特效师等。以此为依据,划分专业课程群如下:
(一)“原画设计师(美工)”课程群
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动漫CG插画创作。
(二)“三维动画设计师”课程群
基础模块: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分镜头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三维动画模块:Maya建模、Maya材质与灯光、Maya角色动画、三维动画项目实践。
(三)“二维动画设计师”课程群
基础模块: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分镜头设计。
二维动画模块:Flas制作Flas项目实践。
(四)“动画后期特效师”课程群
分镜头设计、Maya建模、Maya材质与灯光、动画合成与特效制作。
二、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具体实施
(一)顺序课程教学实施
在“三维动画设计师”课程群中,有三门课程《Maya建模》、《Maya材质与灯光》、《Maya角色动画》顺序开设,讲解从静态模型到动作设定的三维制作过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用同一案例贯穿三门课程,在《Maya建模》讲解一个牛仔人物的模型制作,在《Maya材质与灯光》中讲解该人物的材质制作,在《Maya角色动画》中制作该人物的动作视频。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三门课时不同的老师上,但学生还是对教学内容能贯穿理解,同时加深对动画制作过程的掌握。
(二)交叉课程的教学实施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在多个课程群中都出现,这是一门交叉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衔接各类后续课程的需求。为和《动漫CG插画创作》课程衔接,要安排角色比例,服饰的绘制的教学内容;为和《Maya建模》课程衔接,要安排角色的正、侧多面视图的绘制,方便将来在建模课中作为参考图导入。
另外,由于后续课程均在电脑上操作,所以《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要将手绘板的操作应用融入其中,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无纸化操作。
(三)师资培养
培养优质的师资队伍,教师应依托课程群,走“专群”的发展思路,精通一到两个群的所有课程,这样能方便在课程内容的衔接。培养教师应具备企业岗位的能力,并成为这一岗位的专家。通过集团备课,共享资源,即丰富了授课素材,又提升了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尤其是动漫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能在动漫的教学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能使我们的动漫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能培养出合格的动漫专业技术性人才,是高职院校动漫专业需要探索的课题,也需要我们所有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思考。希望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漫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为高职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11
[2]王兴胜.浅谈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08(1):62-63.
[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1.
[4]范守信. 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3): 25―27.
[关键词]青年教师 企业实践 双师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75-01
一.实践任务
1、在企业里学习最前沿的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虚心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请教,巩固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了解中职学校所授专业知识在企业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掌握教学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异同点,改进现有教学模式,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所看所学,在收集资料的前提下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企业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为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调整和课程改革积累资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培养专业对口人才提供依据。
二.实践培训阶段
培训期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相关软件学习、创意学习、企业实践。
(一)软件学习
在正式进入重庆正大软件集团旗下动梦游戏开发软件公司之前,按照学院培训办的安排,我们先进行岗前培训――系统的进行软件学习,主要学习如下几门软件:
1、photoshop图形图像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
(1)UI界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一个部分。经历了最初的手机和平板终端导航、图标设计、各种LOGO的图形设计、手机界面设计到最后的一个游戏登陆界面设计的初次尝试。熟悉掌握了UI设计的一些表现手法,它不仅仅是狭义的美工设计而是可以理解为协调用户与界面之间关系的设计。
(2)商业人像处理。在本模块中涉及的有关于ps中的选区和简单的抠图、边框、导航、画笔、渐变填充、路径、描边填充、图层、色阶和色相,蒙版、人像的修复和美容等ps基础操作知识的各个方面。
2、3DMAX的基本操作知识。本软件学习中,通过学习掌握了软件操作的快捷方式,学会灵活应用各种视图下操作,学会简单的建模和在建模的基础上给物体赋予相关的各种材质以及在场景下灯光的设置和模型的渲染,最后完成了一个户型图的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
3、FLASH动画设计。通过学习掌握了FLASH二维动画软件中矢量图形的绘制,掌握了基本动画的制作方法,如补间动画、遮罩、引导动画、按钮动画、特效动画、人物动画的制作流程等。
4、插画艺术设计、AI软件的使用。在本模块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插画的发展史以及应用,手工绘制一些简单的插画作品,在利用Adobe Illustrator软件把手工绘制的插画上色,通过这些流程的操作使我们对游戏动画中原画的绘制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创意学习
艺术熏陶和创意学习,是我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由于培训专业是计算机平面设计,必须涉及到艺术领域方面的知识。在软件操作学习过程中,培训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艺术类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如《色彩与构图》、《插画艺术》和《思维》这一系列课程我们充分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和熏陶。这对后来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让我能够把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定位融入设计作品里,这种感觉前所未有,不但扩大了视野,也拓宽了创意的思路,受益匪浅。
(三)企业实践
在通过了一系列的岗前系统培训后,培训进入了企业的实践阶段,我们进入了重庆正大动梦科技有限公司。在了解动梦公司的企业的架构和基本工作流程后,根据导师的分配和自己的兴趣,我顺利进入了该公司的游戏设计的事业一部,开始为期二个月的企业实践。
1、 实践的岗位:事业一部二维动画原画师。
2、 岗位的职责:一是根据策划需求设计游戏角色动画及表情动画;二是根据策划及程序开发的要求制作相应的特效。
3、 岗位的能力标准:具备较好绘画造型基础、熟练运用PS、FLASH等二维动画软件的能力和运用软件制作粒子特效的能力;具备动作表演与动画设计制作的能力,能将角色的性格特点融入角色动画中。
4、 岗位实践的过程:进入到动梦公司后,我把自己的身份从一名培训学员迅速转化为一名企业员工,以便能尽快的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去,这样也能了解更多的公司运作方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上,我按照导师的安排开始原画师岗位实践。实践的内容如下:
一是动画游戏物体的绘制;二是动画游戏中各种Q版角色的绘制;三是动画游戏中场景的绘制;四是关于补间动画、引导动画、遮罩、特效动画、角色动画等的制作。在公司实践的过程中,每周顺利完成实训的项目,并及时提交每周的计划和周报表,以达到总结本周的工作情况的目的。
三.实践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在没有进入企业实践之前,接触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对于一个企业的运作环节很少接触,更不用说去亲自操作一下。所以原来的书本知识是纸上谈兵,在企业实践中会渐渐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要求差距还是很大。短暂的实践时间固然不能深入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但是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实用的参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和教学观念方面发生了新的转变
一是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我们的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课堂中的一些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重要,而生产实际中的一些关键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却鲜有涉及。项目教学中的案例不够典型、无针对性。用于项目教学中的案例多以知识点进行综合,缺少与企业实际的关联,学生缺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灵活性,甚至到企业第一线后会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们的教学改革应从解决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出发,应与企业的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与时并进。
二是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能更好的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用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是书本和学校里最欠缺的。通过实践观摩,实际参与,亲身体会和了解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体验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助于转变观念,不照本宣科,不讲授已过时的教学内容,而是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按最新标准传授给学生,这样,使教学真正贴近企业实际。并且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的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不断向学生渗透企业新的用人标准,新的规章制度等,能避免空洞的说教。
(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企业的管理有着很好的结合点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企业的管理殊途同归,企业管理工作程序化、系统化、制度化、指标化、标准化,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既可借签。企业最讲求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的合作意识,而团队精神是通过与人合作、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在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企业的模式组织团队训练和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避免自我为中心,使他们走入社会后能较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素描;创意;表现手法;运用
一、概论
培养设计素描的创新理念需要从技法的构造、形式的构造、思维的构造以及结合三者以后的综合构造等方面入手。把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意向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根据意向构造出具体的造型。经过解构和重构的素描一般会达到一种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将这个效果运用到现代的艺术设计中,更能冲击观众的视觉感官,以此来表现其特有的魅力。设计素描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以及工业设计中,都能够运用设计素描的特性和表现手法,用直观生动的三维空间模式来表达原始的二维图形。在人们交流和讨论方案的时候,也可以用设计素描来具体表现草图、效果图以及设计方案等,生动直观的设计素描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也可以被直接当做设计素材来使用,在插图、包装设计、广告招贴、漫画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中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来展示一种自然的无需勾勒的美。设计素描的创意性的表现手法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素描的创意表现手法
1、尺度夸张与变形仔细观察和研究客观存在的物体,总结分析它的形状特点和材质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联想和构造,在保持物体本质的条件下,故意对物体进行变形和夸张等操作,让它的特点更加突出和明显,以此来满足设计素描的审美观点。也可以给物体增加一些幽默、可爱的个性元素,让他们因为自身的特色而更加与众不同。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一定要适度,不能按照主观意愿来刻意地丑化和扭曲物体的形态,夸张和变形的本质思想是让物体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赋予客观物体以情感,以此来显现它的不同。设计者应该按照自己的创作需要和喜好来改造物体,让它通过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变得更加活泼有趣,以此来满足艺术的新奇点,让人们对于设计素描有了具体的认识。2、材质异化与质感的转变材质异化指的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让物体的材质在结构和形状上发生了变化,而改变后的材质属性也有了新的物态形象。比如,很小很细的一根铁丝,通过缠绕、转折以及扭曲等方法进行改造以后,和原材料的形象完全不同,新的物态形象更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在培养设计素描的创意感的时候,一定要超越平常的思维模式,通过物体的本质产生关联性的遐想,才能更容易发现新的表现艺术,物体材质的属性变化可以通过表现其形状和肌理属性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对物体的弯折、斜切、扭曲、穿透以及碎裂等多种手法来表现。以此来得到创意性的设计素描构思。通过材质的异化和质感的转变使得物体产生新的物态形象,这种模式更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更加容易让人对新的物态形象印象深刻。
三、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手法在设计中的运用
1、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就是字面的意思,是指对于产品的商标设计,标志设计可以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也可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符号,标志设计不像文字那么复杂,让人们更容易发现并且牢记,这就是标志的重要作用。标志设计是公司的经营内容、企业文化、内涵以及运作的直观体现,它只用简单的图片或符号就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产品的特性。把设计素描精准的构图绘画运用在标志设计中,更容易让标志显得严谨和科学,从而赢的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赖。2、插图设计设计素描延伸以后形成了插画设计。插画设计是指在包装设计作品中合理地插入一张具有意境的图片或文字,通过诗情画意的表现形式来丰富商品包装的文化内涵,以此来增加产品的文艺感和影响力,让顾客被其特有的人文情怀而吸引,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以此来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现在常用的插画设计的作用就是展示产品的具体信息、产品功效以及文化底蕴,设计素描将材料、肌理、线条、明暗、插画、空间以及光线等形式合理地结合并运用其中,给产品的包装设计赋予了厚重的意蕴,让人们更加过目不忘。3、动漫形象设计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就是视觉感官。因此,在设计产品的外包装的时候,要想办法通过个性的图片、人物以及颜色搭配等效果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最好是设计之前能有一个全面的市场调研,根据人们的口味来设计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外形设计,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刺激他们为此买单。动漫形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受大众的喜爱和追捧,其热度在未来的很多年里也不会有所消减。动漫形象也因此走出了过去的的大屏幕,出现在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小熊饼干的包装设计,设计师合理地运用了素描的创意表现手法,在外形上使用了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小熊形象,适当地夸张和异化,使之赋予人的感情思想,在色彩上使用了非常明亮和鲜艳的色彩,以此来满足小朋友的猎奇心理和审美需求,刺激他们强烈的占有欲望,最终来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
四、小结
结合以上分析内容,设计素描通过使用技法的构造、形式的构造、思维的构造等多种设计方法,为我们带来了完美的视觉感受。然而,设计素描的创意性表现手法更能在现代设计作品的运用中得到展现,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和使用设计素描特有的功能性,以此来使设计作品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闫超.设计素描意象表达的途径与方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02)
[2]张明学,胡荣奎.试论设计素描中的意象绘画语言[J].美术教育研究.2010(03)
[3]李可贤.素描课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以“名画改造”课题为例[J].美术大观.2010(08)
[4]张泰捷.艺术设计素描的教学创新探索[J].齐鲁艺苑.2009(04)
[5]宋夏,孟祥云.试谈设计素描与设计艺术创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6]杨久义.浅析设计素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延展性[J].考试周刊.2008(36)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读图能力;观察能力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丰富的数学信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发现数学问题和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习得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自我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需要培养学生能够从图中发现、分析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读图、析图去发现数学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基本概念. 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理解图意的前提之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图形进行数学描述,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提升理解图形、推算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领域的重点,本文将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读图能力展开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读图爱好和兴趣
一般来说,多数的小学生对数学图画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在学前教育和低年级时期就广泛接触到了图画插图等相似教学,因此,小学生在对各种各样的图形图画进行阅读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因此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读图能力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对图形的好奇心和兴趣来引导教学,并表达与前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以更为完整的表现方式将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 可以利用教材中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插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兴趣. 与此同时,处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画进行辅助教学外,还可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和思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学生观察图形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关键能力之一.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同年级段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学生达到数学图形描述清晰、简练,引导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从数学图形中获取直观性的数学信息,并据此解决一些表面简单的数学问题. 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培养,则不仅仅是从数学图形中获取相关信息,而是需要从简单的数学图形中获取更为理性和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联想,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和思考图形. 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许多学生对长方体的基本指标(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等)、高、宽、长的特征以及相对面相等等特征都能较好地掌握,但是在进行作业测试时,如何判断长方体则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难题,如一张打印纸、塑料压线夹、铝合金线槽等让学生来进行判断就容易出现问题,其实这些都是高度不同的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深浅、长短和薄厚其实都可以作为长方体的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有序有目的地去观察图,并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数学图形,同时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提出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观察图形,并将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结合起来,感知图形的内外在特征,逐步培养学生图形观察能力和对立体图形的感知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
随着小学生知识的日益丰富,一些图文结合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但是学生往往沿袭了以往的学习模式,容易陷入只看图形而忽略文字的误区. 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引导学生在读图了解基本信息之后,需要再去斟酌文字,并分析哪些信息是已知的,哪些信息是未知的,哪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让学生不断意识到文字和图形是密切相关的. 在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将图形和文字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课本中,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获取图中的信息关键是要紧扣图中的文字描述,从而获取准确的数学信息. 如需要用多少玻璃来做一个鱼缸,需要用多少木板做一个抽屉,需要用多少瓷砖来给游泳池底面与四周铺满瓷砖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理解,学生需要将分析图形和理解文字描述相结合,并根据日常生活知识来进行解答,需要明确的是游泳池、抽屉和鱼缸均是没有盖的,那么这些长方体的表面积就只有五个面了.
四、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图形不仅仅可以带来美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图形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学习. 从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培养目标中可以知道,学生不仅仅需要能够读图,更需要从读图中获取更为深刻的数学信息,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之上来解决相关问题. 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需要了解表面积的基本含义,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掌握长方体的各个面与高、长、宽的关系,并利用数学关系表述出来,最后,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长方体进行摆放,将长方体与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形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并尊重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果,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实践思考中掌握理论知识,逐步形成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从直观图形观察入手,逐步形成感性思维,提高归纳总结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平山. 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读图能力[J]. 学生之友(小学),2013(6):14.
【关 键 词】韩国初中地理(社会);教科书体系;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28-03
为了掌握韩国初中地理(社会)教科书中对第七次和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变化的反映程度,针对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而编制的三个版本中学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为例,进行教科书体系中的单元体例结构、构成要素、地理内容占教科书的比例进行了分析比较。三个版本教科书分别为崔圣吉等著作的比喻和象征出版社(A教科书)、李震石等著作的知学社出版社(B教科书)、刘在名等著作的天才教育出版社(C教科书)出版的中学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
一、单元体例结构
单元是教科书学习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单元体例结构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过程。韩国中学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单元的基本体例结构为:大单元之中有中单元,大单元之首运用相关的照片和插图作为导入部分、介绍单元目标和整体内容;之中是组成核心内容的中单元;之尾是以整理学习内容、拼图学习、撰写报告书、小组合作课题等以学生为中心方式的部分。组成核心的中单元的导入部分通过“想一想”、插图、照片创设学生学习兴趣,大部分中单元题目提出之后便提示着具体的学习目标,利用几个主题陈述学习相关内容,并通过相关的探究活动实现自主探究的授业,结尾部分是通过“读一读”相关内容的资料帮助对学习内容的理解。[1]
比喻和象征出版社的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A教科书)单元体例结构为:大单元的导入部分利用暗示、插图等内容诱导学生的兴趣,进行整体说明和陈述学习目标的;中单元导入部分通过单元相关的插图和暗示用语,以质问的形式展开内容,又通过“预览”题目帮助理解小单元的脉络。小单元的导入部分通过“想一想”的题目,设定日常生活经验的情景,以质问的形式展开,学习内容分几个主题陈述,利用插图、地图、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小单元的题目左侧有具体的学习目标,两侧余白的部分有帮助理解的“补充说明”,内容中间都有适当的相关探究活动、“仔细了解”为题目的补充说明、“包袱”为题目的关于生活、历史的内容。大单元的结尾部分有“单元总结”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核心内容和重要的部分,还有可以及时活动的小组活动课题。
知学社出版社的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B教科书)的单元体例结构为:大单元利用相关照片进入导入、列出中单元的目录及相关导语、组成核心内容的中单元、大单元的结尾部分。中单元的导入部分主要是“神思飞扬”、陈述学习目标,进而进入小单元学习,各项体例为“探究活动”、“生活中的故事”、“老师我想知道的更多”、“事例放大镜”、“确认已学东西”组成。大单元的结尾部分是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活动”题目,使学生深入探究活动。
天才教育出版社的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C教科书)的单元体例结构为:大单元有前言的导入部分、按主题形式表示出来的小单元、大单元的结尾部分组成。该版本教科书体例结构特点是没有中单元,以小单元为中心。小单元的导入部分有“简单想一想”、陈述相关内容和学习目标;本文部分体例通过“活动院子”、“事例院子”、“头脑蹦蹦”等等资料分析的内容构成,为本教材的凸显的特点。大单元的结尾部分是通过“一起离开”题目,提示有趣的故事和资料、通过整理内容、确认内容、小组活动等结束大单元的学习。
二、单元构成要素
1. 标题。标题是对主题的确立,每单元涉及的学习领域,影响着对内容含义的把握。标题的类型可以分为主题型和质问型,主题型又可以分为一般主题型和原因―结果主题型。[2]主题型标题是在认知核心问题的状态下授课,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质问型的标题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有着自主寻找答案的优点。三个版本中学一年级地理(社会)教科书中“我所生活的世界”的内容标题的比较见表1。
A教科书的大单元和中单元都是一般主题型,显现出的学习内容要点非常明确,小单元的标题形态表现为质问型和原因―结果型,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暗示学习内容的作用。B教科书的大、中、小单元的标题形态都是一般主题型,使得学习内容非常明确。 C教科书的标题形态非常独特,没有中单元的标题,大单元的标题是一般主题型,小单元主要是质问型标题构成,如“英格兰为什么凌晨踢足球”、“圣诞穿比基尼,为什么”等,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概括学习内容的要点和暗示学习内容的作用比较差。
2. 目标。单元的目标是根据其上位目标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把学习内容具体化,提出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把学习活动的焦点清楚地表现出来。A、B、C教科书的学习目标都是以“可以分析”、“可以理解”、“可以比较”的形式表现的。学习目标的个数为7~8个。A、C教科书是在小单元中陈述学习目标,B教科书是在中单元陈述学习目标。
表1:A、B、C教科书的
“我所生活的世界”的内容标题的比较
3. 导入。单元的导入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不可缺少的因素。A教科书主要是利用插画导入的,并配以对话的形式插入了学生对话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心,又恰当地揭示了标题、前言、学习目标。A教科书的中单元导入部分应用了一页的版面,与大单元一样有相关插画和学生对话照片,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质问形式表示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暗示了学习内容,小单元的导入部分有“想一想”的标题,提示着本文的内涵;B教科书是利用照片导入的,包括中单元的目录和导语,其中中单元导入部分只有学习目标;C教科书的导入部分只有前言部分。C教科书没有中单元导入,是以小单元的形式表现的,小单元导入也是只有简单的前言。在三个版本的教科书中A教科书最忠实地执行了导入的功能。
4. 本文。教科书本文内容表示方式提示教学活动展开方向,主要分为说明式、发现式、演绎式、归纳式。参照众多研究者的分法,韩国学者金顺泽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归纳说明型,先举事例再说明原理,教科书中体现出充分的答案和说明;第二种是归纳发现型,举事例,但是没有充分地说明原理,通过质问和暗示诱导学生探究答案;第三种是演绎说明型,先提示原理再举例说明;第四种是演绎发现型,先说明原理,再寻找适当的事例。以三个版本的教科书大单元“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为对象,分析本文展开及内容构造可以看出都是演绎说明法,都是先提示原理,在举例说明。
5. 大单元整理。大单元整理主要由学生本人或小组活动来整理学习内容、确认、修行评价或深化选择活动等构成。A、B教科书的单元结尾形式比较相似,结尾部分共有两页,一页是整理了单元的学习内容,另一页是通过拼图、游戏、谱曲等活动做结尾。C教科书在内容确认阶段上有填写本文核心内容的习题,其后编制了相关计划方面的习题,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编制旅游计划活动的习题。
三、地理内容占教科书的比例
韩国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编写到综合课程社会教科书中,A、B、C教科书的地理大单元内容是相同的,单元包括我所生活的世界、多样的气候和居民生活、多样的地形和居民生活、不同的地域文化、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A、B、C教科书的地理部分分别占社会教科书的60%、63%、63%。A、B、C教科书地理部分所占社会教科书页数分别是:284页、281页、261页,其中C教科书少20多页,其原因是C教科书没有中单元,以小单元主题中心的形式组成,缺少导入部分而节省了页数。A教科书各大单元地理所占的页数均衡,平均为24页,B、C教科书自然地理所占的页数优于人文地理。
四、依据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编制的初中地理(社会)教科书的特点
1. 依据2007年修订课程标准,初中地理(社会)教科书中采取由大单元直接过渡到实现标准的方式。这里不是采用要素全部列举的形式,而是采用多样的方式,以必须实现的最小必达目标为中心构成课程标准,抛开定型化的地域区分方式,教科书作者或教师可以创新性的配置学习内容,A、B、C教科书中(小单元包括在内),内容的构成、展开方式都不统一,各教科书表现出多样、独特的形态。
2. 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中把原来的韩国和世界区分为小地域。这里没有使用整体分析的方式,而是运用各地域所独有的主题形式,更便于考察整体,且各主题是以代表性的事例地域为中心,分析地理特性的。
3. 在教科书内容陈述方面是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标准,从“标题阐述方式”、“提出学生学习目标”、“利用插入图片、学生对话与照片、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导入”、“文本采用的演绎说明法”、“以及多样方式进行单元学习整理”等,处处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活动、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选择最佳的事例地域和国家来缩减学生的学习负担等,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标准。
4. 强调社会生活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其中自然地理内容略多于人文地理的内容。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编制的韩国中学一年级地理(社会)A、B、C教科书都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例如表1中A、B、C教科书的“我所生活的世界”的内容中“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位置”、“空中观看的我们社区”、“我国主要城市的位置”、“世界的季节和时间”、“英格兰为什么凌晨踢足球”、“圣诞穿比基尼,为什么”等标题充分说明了强调社会生活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朴美燕.2007年修订社会课课程标准的社会课教科书的体系及内容分析[D].硕士毕业论文,2010:5-8.
[2]沈正奎.第七次高等学校社会教科书比较分析[M].韩国地理环境教育学会志,2002,10(3):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