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5:3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药行业并购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

篇(1)

本文主要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医药企业(本文主要以国内医药企业和国外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作比较)的基本情况、并购战略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寻找出典型案例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不同医药企业在并购环境、并购原因以及具体运作方面的不同之处,以求为了未来中国医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医药企业;并购;整合

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完善,企业利用内部长期积累或通过外部扩张的得到不断壮大。相对于内部积累,外部扩张在时间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选择通过外部扩张的手段使得企业迅速成长。而并购正是外部扩张的表现形式。过去的百多年中,在西方社会,随着五次兼并狂潮的接踵而至,诞生了许多的大型公司。

医药行业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行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医药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医药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集中度低以及运营成本等方面,距离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各大医药企业仍然还是依靠价格进行恶性竞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这些因素都影响我国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自1999年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外制药巨头均将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市场。他们不但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还通过合资、并购本土的医药企业等方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国内的医药企业如何才能在这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杀出一条血路?在笔者看来,企业并购是一条便捷出路。通过企业并购可以有效的整合资源,减少支出,快速获得新技术,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规模经济,最终促进我国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对中外的医药企业并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国内医药企业的不足,以期未来进一步改进,具有借鉴意义。

1 中外医药企业基本概况

1.1 国内医药企业的基本概况

医药行业作为融合了多学科前沿技术和手段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关系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卫生总费用增长了136 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高达17.8%,远超GDP的增长速度。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各类医药类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81家。

1.2 国外医药行业基本概述

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有很多模式与做法与我们很不相同,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是我们未来前进的目标。

(1)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的赢利模式与我国的截然不同。在处方药方面,他们追求专利保护,获得市场垄断地位,取得垄断利润。由于中国市场和法律的不健全,我国对制药企业缺少市场保护机制。其的赢利方式主要是仍以仿制药为主,其结果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率下降。

(2)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投入上与我国截然不同。例如,在美国,医药企业用于自主研发新药的费用占到了他们销售收入的14%以上。而在我国却只有销售收入的1~2%的水平。为什么会造成的如此大的差别?第一是由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造成的。第二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国内外制药企业的盈利模式的差异所致。

(3)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与我国截然不同。在国外,医药行业的现状是集中精力生产的不是药品、某种医疗器械,也不是某种诊断产品,而是知识,即专利。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利用知识产权对专利进行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再予以推广,而具体的产品生产则在发展中国家内进行。

我国的医药企业主要是靠生产仿制药和专利权过期的药品生存,而国外大型的跨国医药企业则在通过研发新药品来换取发展权以及对于他们对整个世界医药市场的控制。

2 中外医药企业并购特征及个案分析

2.1 国内医药行业并购的一般特点

我国医药企业的总体状况是数量多、规模小。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医药企业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迫于外资企业强大的外部压力,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并购数量在逐年增多,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2006年至2010年,在国内医药行业市场中,共完成了92起并购案例。其中有78起并购案例的交易总额达到22.63亿美元。

国内医药行业并购有三大特征:

(1)产业政策主导型

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产业政策主导型。也就是说,很多的企业并购是由政府所直接推动的。

(2)强强联合不多

从我国医药企业近些年来的并购案例来看,多以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为主,强强联手的案例却比较少。

(3)跨行业并购居多

通过对国外大型医药行业的并购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并购基本属于横向并购,很少涉及到医药流通领域。而国内的医药企业往往采取了一体化经营的策略。例如复星医药。控股北京金象大药房,进入医疗商业领域;控股北京和睦家医药,进军医疗服务业等,完成了一体化经营。

2.2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并购的主要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一直非常活跃。以美国2006-2010医药市场发生的并购案例为例。(见表1)

从表1的数据来看,并购交易在2009年达到顶峰,这是因为有辉瑞公司并购惠氏、默克收购先灵葆雅这样的重量级并购案例,其各自的交易总额分别达到680亿美元和411亿美元。从2006年-2010年这5年间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并购有许多典型特征,总结如下。

(1)并购多以提高企业研发为主要目的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开展并购,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获取新产品、新技术,并且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例如,2009年的美国辉瑞公司收购惠氏一案中,不仅因为辉瑞的专利药面临专利到期,同时也可以通过收购惠氏的研发资源,实现进入疫苗制造以及生物制药领域。另外,由于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比较长而老产品利润率下降,所以利用企业并购这种手段获得更具有价值的新产品。企业还能通过并购获得此类产品的市场销售许可。

(2)多以横向并购为主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的并购主要以同行业内部横向并购为主。从上面的并购案例来看,不论是以大吞小还是强强联合,即使是Gilead Sciences并购CGI制药公司这种交易总额仅为1.2亿美元的案例,还是辉瑞并购惠氏的交易总额达到680亿的案例,都是在同行业内的横向并购。而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必然会愈演愈烈。企业间的横向并购风起云涌,其结果就是,企业并购后带来规模效益,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获得了竞争上的优势。

(3)强强联合

目前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主要采取强强联合的并购方式,目的在于获得优势互补。如2009年3月,在全球医药市场呼风唤雨的两大医药企业巨头,默沙东与先灵葆雅选择了强强联合。并购后,默沙东成为全球第二大处方药生产商,其年销售额将达到424亿美元。

2009年10月,辉瑞公司完成了对惠氏公司并购,交易总额高达690亿美元,是21世纪以来的最大一笔医疗并购案。

3 中外医药企业并购综合比较

3.1 并购动因比较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并购动因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资源,优化产品结构

(2)药品专利到期之前,并购可以弥补销售损失,维护公司收入

(3)进入新领域和新市场

国内医药企业并购动因:

(1)政府主导为主

(2)追求一体化

(3)企业自身追求利润化

3.2 并购对象及方式比较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并购以强强联合为主,而我国医药企业并购通常是以“大吞小”的方式发生。在并购方式上,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主要是通过流通股转让的方式完成并购,而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主要采取了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

3.3 支付手段比较

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并购经常通过现金支付与换股的手段。换股方式并购的优点在于,双方无需支付大量的现金,被并购公司的股东就可以自动成为并购公司的股东。

而在我国,支付手段依然是以现金支付为主。虽然通过现金支付方式简单,但是有较高的财务风险。对于并购方而言,要求他们有足够的银行存款或者说融资能力,凑个某种程度上讲,也限制了我国医药企业并购案的发生。

通过对中外医药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基本特点的分析以及并购差异的综合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并购具有强强联合的特点,并以增加产品研发能力和扩大市场份额为并购动力,其购行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医药企业并购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国外大型跨国医药企业而言,不论从并购环境、动因以及并购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依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干预过多、法律制度不完善、追求一体化多元化经营等等。并购具体运作时也是问题重重。

为更好的推动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发展,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加以推动。1.政府能在企业并购活动中需要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2.企业并购应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3.企业必须加强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虽然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为了推动我国医药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并购是必经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医药企业能给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严家明.惯性管理——企业持续发展之道[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2)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医药流通产业链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医药商业企业开始成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纷纷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议价能力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医药商业企业视现代物流被为医药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物流网络规划与建设受到重视,医药物流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

兼并重组是大趋势

行业比较分散,集中度较低是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明显特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49家,下辖门店13.5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25.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38.8万多家。近几年,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医药商业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12.7%提高到2009年的21%。估计到2011年底,前三强的市场份额可达28%~30%。特别是“新医改”方案启动实施后,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进一步促使中国医药商业企业做大做强。

医药商业企业的整合已经成为医药流通行业的方向,特别是2010年以来,整合的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预计到2015年,排名前十位的医药商业企业将占全国医药市场份额的60%~70%。随着整个医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难以为继,无论他们愿意或不愿意,主动或被动,将通过被并购、重组或破产的方式,融入几大供应链体系,参与新~轮的行业竞争。

从目前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并购情况来看,国有、民营、外资以及中型上市公司等几大阵营各有特点,基本上是按照每个企业管理层的价值观、经验与策略而进行的。其中,国药、华润北药、上药三大国有企业必争前三甲,谁都不愿意落后。九州通是民营企业中最大的一家,也是最早在中国布局网络的医药商业企业。一些中型的上市企业发展速度太慢,没有能力去并购更多的企业,因此一直在选择合作者。这些企业虽然不能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但可以影响到前三甲在全国的排名,或者在一个区域的市场份额。

此外,欧美日的前三甲医药商业企业也希望进入中国这个未来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比如,欧洲联合收购了广州医药51%的股权,日本的两家公司分别与国药和上药组建了销售规模10亿元左右的合资企业,美国的康地纳健康集团(Cardinal Health)已经并购了在中国投资20年、销售规模70亿元的永裕公司,拟凭借他们在美国的分销管理和医院服务经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并购速度的加快,医药流通前三甲企业的实力大增,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对行业格局带来巨大影响。

(一)国药集团

国药集团的管理层大部分出身于商业企业基层,熟悉并深刻了解这个行业。在中国医药行业迅速发展、政府鼓励提高行业集中度的今天,国药于2010年成功并购了30多家二级城市的商业企业,并且基本完成了全国各省的网络布局,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通过并购快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是其主要目标。

(二)华润北药

华润北药拥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和多种资源,在多元化投资方面是医药行业的老大。2010年下半年,在江苏、辽宁、河南、山东等地成功并购了10多家销售规模在10亿~35亿的医药商业企业。

(三)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与上海实业合并后,有资本运营的经验。通过收购广州中山医药、福建省医药、北京上药爱心伟业医药、中信医药,确立了其以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为主的全国性三大区域战略架构。其中,投入40亿元对中信医药的并购更是创造了国内最大规模医药商业并购的纪录。

医药商业物流体系建设现状

受到多级分销体制逐渐扁平化、GSP认证抬高了医药流通行业准入门槛、行业整合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了生存和发展,医药商业企业开始不断加大对物流系统建设的投入,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轮的医药物流建设出现了明显变化,开始从作业管理层面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物流被当作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医药行业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物流网络是保障企业业务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形成规模优势的根本;二是医药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后,企业希望通过强化物流管理实现减本增效,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的成本优势。

整体而言,全国医药流通行业的物流体系建设基本上处于两级分化的状态。中小企业基本上还没有开始建设物流系统;而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医药商业企业由于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上马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但从目前采用的技术和物流管理运作水平来看,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现代物流的初级阶段。

从建设情况来看,年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的医药商业企业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多是为了通过药监局GSP标准的认证。因为GSP标准对库房面积、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GSP认证标准的企业,国家将采取一票否决制,不允许其进入医药流通行业。与这些企业不同,国药、上药、九州通等大型的医药商业企业则是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物流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在局部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现代物流设备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培养和拥有了一批优秀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例如,目前,国药集团已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沈阳、太原、石家庄、乌鲁木齐、长沙、郑州、合肥、武汉、扬州、深圳等地建有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全国物流网络布局初具规模。

实际上,一个成功的医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来改造企业的物流流程,优化供应链。同时,企业还要关注在物流能力建设上的投资与其销售规模相匹配,不必过分追求先进性,应以适用为原则。比如一个2万平米左右的物流中心,可以支持50亿~100亿的货物吞吐量,根据存放的货物附加值高低和订单处理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用的物流设备。另外,关注高端物流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社会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保证医药物流项目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

问题与对策

对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的医药商业企业而言,内部整合是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在整合工作中,困难最大的是物流的整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流程的再造、利益的再分配。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收货一验收一入库一上架一开单一拣

货一复合一集货一发运等,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有严格的把控。而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销售和采购往往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影响物流作业。如果不进行整个业务流程的再造,现代化的物流运营永远不会成功。

第二,企业高管对现代物流的真正认识与观念改变,增加对物流的投入和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全国多仓库多货主的标准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推进。以往在没有现代化流程管理的情况下,经常出现药品在各地间流转,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运输。在完成全国网络布局后,需要建立与推进多仓多货主的标准管理,统一配送,从而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这项工作不存在技术困难,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流程的再造和权力的再分配。

从规划角度来看,医药商业企业在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布局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全国性的整体考虑和前瞻性的考虑;

二是物流规划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符合,坚持与业务同步规划的原则;

三是根据覆盖的半径、客户分布、配送时限要求合理进行物流布局:

四是物流建设的投资要坚持多模式、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投资模式。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是发展方向

除了物流体系建设外,医药物流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是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目前药品在物流仓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的药品存储管理落后,存放条件差,运输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温度控制等,这些都是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此,《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提出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推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鼓励药品流通企业物流功能社会化,有条件的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等引导企业发展壮大的几项任务。同时,企业可以采用无线射频、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现代物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分拣、冷链物流等先进设备,改造传统的医药物流方式,不断提高流通效率。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将在年内制订出台《医药物流服务规范》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等相关细则,以推动医药物流规范发展。

篇(3)

关键词:医药行业 融资 风险 控制

医药制造行业和其它行业不同,其产品主要经历产品研发期、产品试验期、产品生产期和产品销售期四个环节。因为医药行业的这种特殊性质,也就决定了医药行业的融资方式有其独特性。医药行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色,有针对性的提出融资控制对策增强对医药行业融资风险的控制。

一、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融资现状

1.研发阶段的融资方式

当医药产品还处在研发阶段,企业对该药品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的市场前景还没有准确的预定,投资者没有办法准确的判定医药企业的预期收益,投资风险较高。专业投资机构在这个时候因为风险太高,前景无法预测而不愿意投资,所以短期债务较多,长期融资方式很难实现。

2.产品推广阶段的融资方式

医药产品研发成功后,就需要进入试验阶段,需要通过在市场上投放少量产品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因为研发阶段融资渠道受阻,医药企业在此时因为盈利能力较弱,偿还债务能力有限,短期借款过融资造成债务压力过大。这就要求医药企业增加长期资本比例,医药企业因此可能会向风险投资机构抛出橄榄枝,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3.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

医药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后,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扩大市场渠道建设,并扩大生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医药企业一般通过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积累和获得。当外部条件允许,企业高效益的前景就能从外部环境中吸引和募集到更多资金,包括新的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投资的后续投资以及上市发行股票的融资。

4.成熟阶段的融资

医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之后,各方面的实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巩固,新产品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融资风险已经变小,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外部投资机构愿意涌入。在这个时候,医药企业关心的是组织结构的完善和调整,通过创新手段完善公司制度,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寻求新的创业机会。在这个阶段,医药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多的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期降低融资成本。

二、我国医药行业融资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1.优化医药企业的融资结构

医药企业融资风险的大小和医药企业融资比例分配有着直接关系。过度的提高医药企业负债比例,往往容易增加医药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增加医药企业的融资成本,最终导致融资风险增加。一般情况下,医药企业偏好股权融资,通过股权融资可以带来低成本、高权益的优势,但是如果发行股票的价格、数量决策不合理,可能造成股东利益受损,增加医药企业融资经营风险。在成长阶段应该合理的增加债券的发行,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将企业资本结构保持在理想水平,保持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从而在控制企业融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建立医药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

医药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及附注和其它财务说明中所列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帮助医药企业准确及时的掌握各方面情况,对医药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预知,对即将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将医药企业的各种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医药企业可以在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财务指标中选择适合自身融资环境的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好提前预警。

3.提高医药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医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医药企业做出融资决策的之前,高层管理者应该对整体的环境、市场的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的资产结构等等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确保做出的决策能够保证医药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和市场环境下顺利融资。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医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能力。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管理者能力,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站在战略眼光的角度,以企业整的发展利益为重,对企业全局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并且洞悉市场发展规律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融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完善企业的风险监管机制

当期,我国医药行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机制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正因为如此,医药企业就应该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在企业内部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对于一些人为因素导致企业融资风险增加的因素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在融资风险发生之前就做好事前预防控制,实现事前、事后都能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管流程。在风险发生之前,可以通过完善企业组织治理结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等来做好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

总而言之,医药企业融资关系企业的良好发展,融资风险控制对加强医药企业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医药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也就成了医药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只有科学合理的做好医药企业的融资风险控制,才能让医药企业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立林.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横向并购风险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5

[2]王思捷.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医药企业并购 绩效整合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22-02

一、我国医药企业并购现状

我国是全球医药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除日本外亚洲最大的市场,在亚太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在新医改政策推动下,中国医药市场容量正逐步扩大,竞争也更加激烈,根据《2010年医药企业并购重组趋势》统计分析,医药企业并购将成为提高竞争能力的最佳途径。国内医药企业之间的并购主要有以下两种行为和目的:一种是外资医药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是降低进入壁垒,增加对普药市场的占有率;另一种则是中国医药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经营风险等。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医药企业之间的并购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结果表明,医药企业并购取得成功的概率很小。文献结果显示,在中国企业的并购中,70%左右是以失败告终的。根据麦肯锡和科尼尔两家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析,企业并购失败问题主要出自管理整合阶段,其中六七成是由于绩效整合出现问题。就算是并购重组成功的企业,也只有57%的收购企业员工认为并购之后的绩效管理既公平又有激励作用,39%被并购企业员工有相同的回应。当然在整合过程中财务整合、业务整合很重要,但更多失败的案例则阐释了人力资源整合同样必不可少,本文将结合辉瑞制药并购惠氏的成功案例,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方面进行研究。

二、影响医药企业并购后绩效管理整合的因素

医药行业与其它行业有所不同,该行业更加强化研发和营销的功能。医药企业并购基本上采用产品和市场扩张性并购、研发和开发替代并购两种方式,但不论是哪种方式,并购的初衷都是希望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元化发展降低风险。但如果在并购整合时仅仅注重产品、市场、营销要素的整合,不注重人力资源体系的整合,特别是绩效管理层面的整合,将严重影响并购效果。医药企业并购后影响绩效管理整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并购战略定位。医药行业人才平均流动率一直偏高,曾高达30%~40%,部分企业的人才流动甚至超过60%,医药企业并购过程中人才流动率更高,并且最先离开的往往是优秀员工。这主要因为并购后的新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绩效管理战略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员工对新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个人岗位定位、绩效考核模式和职业发展路径缺乏信心。

另一方面,新企业往往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医药企业重组而成,譬如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原有的企业管理体系下,绩效考核定位存在着较大差异,民营企业比较强调企业家精神,强调考核的老板偏好导向。而国有企业更强调制度和均等化,绩效管理体系繁杂,但激励效应不足。对于由不同性质的医药企业并购而组成的新企业,并购后的一定时期内会在绩效管理战略定位上存在较大冲突,导致绩效无法系统整合,造成并购失败。如华源进入上药集团和北药集团,由于并购后期没有统一的战略定位,使其出现“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最终导致并购以失败告终。

2.执行主体。我国医药行业总体管理不够规范,考核执行主体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仅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大概考核,还有的由各部门自己进行考核,这样使得考核结果缺乏必要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同时企业内部的利益集团博弈、考核主管的主观性都会使得考核结果存在偏差。并购后,新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薄弱,评估与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主管个人的意见,不能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估员工实际绩效。在此情况下,无法最大限度发挥考核激励效应,甚至会引起并购后新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感现象。

此外,执行主体实施考核的时间间隔、考核方法也具有随意性。据调查,只有66%的医药企业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业绩考核,考核的方式多种多样,采用民主测评的企业占38%,使用标准参照法的企业占40%,应用观察法的占22%。此外,32%的医药企业考核员工的时间间隔为半年,26%为1~2年,8%的则是2年以上。过长的考核周期不利于人力资源部门构建员工业绩档案,无法及时向员工反馈工作状况,不利于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3.考核标准。并购之前,两家企业由于原有的内部管理体系不一致,各企业之间存在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目前全世界前500强企业中有70%的企业已运用了基于BSC的绩效考核方法,但在我国的医药企业中,360度综合考核方法、基于KPI的绩效考核方法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企业考核管理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有很多企业仅仅以员工工作的最后成绩来判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忽视了工作环境、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员工可能在工作中积累的在短期内无法量化的业绩,譬如医药企业的销售人员可能会花好长一段时间与有关医院或相关部门处理关系,或是研发人员可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无法研制出既定的新药物等。对于医药企业并购,不同考核标准影响着并购后绩效整合,进而左右并购成败。

4.考核结果应用。绩效考核结果往往与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相关联。绩效考核结果无外乎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惩罚,譬如说通过记录出勤率来对迟到、请假的员工进行物质惩罚,对管理工作实施不力的经理降职、末位淘汰制等,这种情况出现在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较多;另一种则是用来奖励,譬如在医药企业来说,通过给药销售人员制定一定的指标,对达到指标的员工予以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这种正向激励在外资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若并购后新企业无法制定一套相对适合新公司发展模式的考核结果应用方法,不能将组织目标分解到个体,将使新企业战略规划无法顺利施行。

三、解决绩效管理整合问题建议

针对医药企业的行业特点,并购后存在的影响企业绩效管理整合几种主要因素,经过研究笔者认为有以下解决对策:

1.尽早明确并购后新组织战略定位。在并购惠氏之后,辉瑞公司委任原惠氏中国区总裁吴晓斌担任新辉瑞中国区总经理一职,并在整合之初的第一次员工大会上就制定了新企业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确定组织结构,人员定岗定编,更为重要的是确立了明确的绩效考核战略定位。让员工能够清楚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经过科学筹划后,并购取得成功。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之后要尽快制定明确的新组织战略定位和绩效考核指导思想,让员工对自己的岗位有明确定位,并让优秀员工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存在感、责任感。

为了能够更科学合理地制定新组织战略定位,在进行并购尽职调查阶段,并购主体应对被并购企业的战略规划、人资源管理现状,尤其是绩效管理方面进行深度调研,包括原来采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指导思想等。在了解以上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外部环境以及新公司发展战略,确立明确的新公司绩效考核指导思想。定期对部门、员工进行考核,保障新企业的稳步发展。

2.统一考核执行主体和行为。并购后的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整合期,包括财务整合、项目整合、企业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但对于公司整体绩效、组织部门绩效、工作团队绩效、个体员工绩效的考核还需要正常进行。鉴于公司所处的敏感阶段与环境,在并购后一段合理时间内,可以组建以总经理为首的考核委员会,负责对考核工作的指导,新组织人力资源部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的考核事务。按照公司具体的考核标准,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严格考核,着重强调部门绩效。

进入整合后期的考核过程中,公司领导只需要对考核的整体原则及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公司中层管理者是绩效考核实施的中坚力量,需要承担考核的评价和考核的反馈辅导工作,而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核中的协调和组织。责任明确使绩效考核的工作有效落实到公司各层面,而不是把全部压力集中于人力资源部,促进了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理解,明确了员工在绩效考核中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主观感受导致“晕轮效应”、“偏见效应”、“惯性效应”等情况的出现,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全面性。

3.统一考核标准和指标。绩效考核遵循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与公司企业文化密切相关。对医药企业而言,不能只进行结果考核,更应该注重过程的考核,考察员工团队合作、工作态度等。不同的岗位要设置不同的标准,但对于同一工作岗位考核标准应统一。医药企业并购之后,企业必须结合公司的内部情况以及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外部环境,制定明确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员工使用统一的绩效衡量和考核标准,这样既可以减少员工内部不公平感,又可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工作顺利进行。

4.积极应用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结果具有反馈作用,在绩效反馈环节,除了将考核结果明确告知员工外,还需要使用一定的沟通技巧,让员工能明白存在的缺陷,知道哪些方面需要调整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绩效考核的结果最终与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挂钩。

医药企业并购组建新的公司后,要系统分析和整合考核结果应用模式。如果两家企业在考核结果应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应该规划长期模式,但一定要预留必要过渡期,特别是营销领域,否则可能导致重大人员流失和市场波动。考核结果积极应用,最终实现考核与薪酬挂钩,与晋升和培训紧密关联,使员工和部门行为与并购后新公司发展一致,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施蒂格勒曾说过:“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面对医改后快速扩容的中国医药市场和研发实力雄厚的跨国医药巨头,我国的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追求竞争优势。但在进行医药企业并购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做好人力资源整合,特别是绩效考核整合工作,才能提高中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本项目得到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基金赞助支持,基金号:CPUSJ1006]

参考文献:

1.张彦琪.并购后企业的人力资源难点管理[J].上海企业,2010

2.张志强.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网络财富,2009

3.沈洁.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

4.赵善庆.国外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

5.马胜祥.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08

6.[美]詹姆斯・W・沃克,吴雯芳译.人力资源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赵曙明.[美]罗伯特・马希斯,约翰・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我国制药行业一直以来走的是一条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道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之又少。

但在GMP认证过后,国内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集中体现在新药的研发方面。“研发能力的强弱是企业是否有活力的根。对医药行业而言,只有不断地研发出高品质的新药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认为,“要使研发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靠企业自己培养是非常缓慢的、是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社会上许多相对闲置的研发机构有很多研发成果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我们把它收购过来,即刻就可以为我所用,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早在几年前太极集团就投巨资收购了重庆中药研究院,迅速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保证了集团不断有高品质的新产品投放市场。

去年太极集团又完成了对重庆葛兰素史克的收购。旗下的西南药业出资1.06亿元,收购葛兰素史克制药(重庆)有限公司88.37%的股权。 葛兰素史克重庆公司成立于1988年12月,是由葛兰素史克和西南药业、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三方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注册资本为1,490万美元。国泰君安的高级分析师李阳认为,太极集团通过西南药业成功收购重庆葛兰素史克,目的在于将重庆葛兰素史克打造成一个崭新的医药研发基地,开发出更多的新品投放市场,而这将是太极集团再次扩张其势力、稳坐重庆医药界头把交椅的有效保证。可以说此次收购完成了太极做大做强的夙愿。

太极集团通过一系列整合并购,形成了强大的科研体系,该体系由重庆中药研究院、太极医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五大研发中心组成。

太极集团于1999年获国家批准与国内外十五所院校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二十多人。TAIJI(太极)为中国驰名商标,生产的“曲美”减肥药在国内减肥药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公司有与葛兰素、罗氏、藤泽等多家国际制药巨头合作的经验,软袋大输液、冻干粉针、缓释片剂等十多种剂型早已通过GMP认证,滴丸剂、冻干粉针等制剂技术堪称国内一流水平。2004年11月18日上市的治疗糖尿病新药“太罗”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太极集团新闻发言人称,“太罗”比国际药品巨头葛兰素史克的“文迪雅”(罗格列酮马来酸盐)更先进,而价格只有后者的一半。

拥有研发能力并非万事大吉,如何整合好这些资源才是关键。

以前太极集团每个厂都有一个研发机构,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多,水平也参差不齐,信息不畅通,给开发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成本也上升了很多。针对这种情况,集团进行了大整合。整合后的设备、人才、资金等都相对集中,满足了有效性和及时性,重点非常明确,效率自然就高了。

太极集团的研发项目有自己搞的,也有引进的,但不管什么项目,都经过仔细的研究,每个项目的报告书都不会低于300页,包括20多项的量化标准。如:疾病流行趋势、相同或相近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成本价格比、研究者的个人背景等等,每项都进行评审打分。然后就每个品种与销售部门进行探讨,研判其市场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遵循的程序是:科研人员初步选出研发题目后,再由技术人员、营销专家、负责销售的领导们进行论证、确认。课题确认权在市场人士手里。

按市场需求决定研发内容,给太极带来滚滚财源。

据太极集团一位分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介绍,太极集团在科研投入上的资金,近几年基本都在2亿元以上,占公司销售额的5-8%。而这几年也有20几个新药投放市场,销售上升也非常快,从利润上看新药已经占到60-70%,其投入产出比是相当可观的。

太极的研发能力不仅使集团的销售额增加,现金流放大,也确保了企业有持续的利润增长点。

在医药企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配置方面,太极无疑是走在了前面。

物流―咽喉要道 至关重要

1998年太极集团拿出一个多亿收购的桐君阁是中国几家幸存的百年老字号医药商业企业之一,民间历来有“南有桐君阁,北有同仁堂”之说。桐君阁地处人口最多的川渝市场;桐君阁大药房已有对1500多家药店的管理经验;桐君阁零售连锁公司以重庆市为零售配送中心向四川发展,而桐君阁物流批发中心则以成都为中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医药物流批发市场,并正在向西部扩展。

太极集团掌控桐君阁也给桐君阁注入了新的生机。他们支持桐君阁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工作,先后收购和新建近百家药店,并把柜台放进了中国最小的销售单位―农村服务社。目前桐君阁经营品种已达10000余种,拥有1000余家供货企业,200余家二级分销商及5000余家药房、诊所、医院等终端销售网点。

到目前为止,重庆市39个区、市、县供销社已有601个药店(柜)加盟桐君阁大药房。据桐君阁有关负责人介绍,以近1500家桐君阁大药房为网络,再加上控股股东太极集团的庞大销售网络为依托,将使公司在川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物流体系日臻完善。

太极用资本运营的方法攻占了桐君阁,等于在西南医药市场布下一个八卦阵,它是阵主,可以随意穿行,但其他人要进入西南市场都要过它这一关。

企业要有竞争力,不仅要看它的产品是否有市场,还要看它的营销网络是否健全。谁掌握了销售终端谁才真正拥有市场,控制了市场企业才能掌握生存的命脉、确保可持续发展。

从太极收购桐君阁后的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曾经为太极集团服务的一位高级策划师对记者说,太极入主桐君阁之前,虽然是重庆地区业绩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医药企业,但在销售领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其支柱产品“急支糖浆”是非处方药,所以加强营销能力和网点建设是企业保持稳定成长的重要一环。

百年老字号桐君阁在药品零售方面具有明显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药品为特殊商品,药品零售业中品牌形象十分重要,加之桐君阁品牌形象好、布点广、影响力度大,为太极集团推广新品、加强广告促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所以说,太极集团收购桐君阁整合医药业流通链是公司经营战略的关键一步。

成都西部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西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成都市五块石地区,占地220亩,经营面积5万余平方米。拥有3万平方米GSP标准仓库、5千平方米全国最大的医药批发超市及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首批国家级医药物流中心,是四川省、成都市政府重点扶持的规范带动五块石药品市场的龙头企业,也是太极集团商业发展战略的中心平台。

以成都西部医药为核心的太极医药物流体系去年实现国内销售40亿元,今年计划突破60亿元,到2007年达到100亿元;国际销售去年达到5000万美元,到 2007年计划实现突破1亿美元的目标。

成都西部医药有限公司的姊妹公司―营业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重庆西部医药商城也于2003年初开门营业。重庆西部医药商城是由隶属于太极集团的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7000万元建成的超大型医药超市,首开国内同行之先河,引进以“批发超市、零售超市和物流配送”三位一体的全新营销模式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融购药就诊、科普教育和学术交流为一体,能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要。

2004年3月,太极集团三家上市公司共同出资在上海建立医药物流中心。据其内部人士介绍,太极集团将在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全面建立大型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并建立若干省级医药物流中心,同时带动属下连锁药店的加盟工作,形成“大区物流+省级物流+地区分销+加盟药房”这样一个太极医药商业网络体。

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现代化企业必备的全新发展理念。更加全面地进行物流规模和物流密度扩展,不但能使企业的经营网络覆盖九州方圆,而且能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深入千家万户。太极集团进军陕、甘、宁等省和地区的物流网络发展计划就是例证,它有步骤地进行农村医疗站、社区街道医疗中心的物流平台网搭建工程,表明了这支团队“构筑药品销售物流新模式,适应企业经济形式新变化,创造现代化企业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的决心与勇气。

资本―长袖善舞 张弛有度

一直以来,太极集团给业界留下的印象是迅猛发展,大肆花钱。从1998年收购桐君阁起,直到去年10月组建北京太极物流有限公司,太极集团用于扩张并购的现金达8亿元,经过一连串的收购,太极集团的战线已从重庆延伸到宜宾、天津、北京等地,所涉及领域除了制药外还有物流及医药批发和零售。

但在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看来,这一切并非激进行为。“如果从商业链与产业的资源整合意义上来判断太极集团近7年的扩张轨迹,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并购与扩张都是稳健且有效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收购的资源都集中在医药行业内,其可控性很强。”白礼西相信,这样做不仅能让被收购企业在太极集团的整体资源下获得快速发展,而且,经过整合后,太极集团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医药产业链。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显得更加重要。

太极只钟情于医药。他们收购的企业都是医药企业,并能与之互补,如桐君阁具有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优势、西南药业具有化学制药领域的特长。其产业整合的思路为:构筑太极集团本公司以中成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为核心、西南药业以化学制药为重点、桐君阁以医药商业为主业的完整的医药产业价值链,形成中西合璧、产业与商业四轮驱动的发展态势,成为国内资源配备完整、产业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制药企业。

白礼西认为,扩张是把双刃剑,而太极文化的精髓就是讲究“平衡”,因此,为了使整个太极平衡发展,形成科工贸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太极还整合了国内几家非常有实力的医药科研机构,目的是保证太极能够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与上市。

医药界不少人认为,收购的最关键之处不单是资本投入,还包括收购之后的整合。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把收购后的整合工作归纳为三点:

首先,最根本的一点是改变观念。白礼西认为,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以西南药业为例,企业虽然规模大,但是由于市场反应迟钝,导致经营不善。太极集团入主之后,西南药业的观念从“生产经营型”向“经营生产型”转变,最终步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

其次,要重视营销。“营销是应对目前国内医药市场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如西南药业在收购前有良好的产品资源,但销售不佳。导入良好的营销体系后,这一状况迅速得到改善。”

此外,要整合公司内部业务,即“练内功”。太极在整合西南药业过程中曾发现公司内部各项费用过高,太极通过节约生产损耗等方式降低成本,从而调低产品价格,最终赢得市场份额。

至于对制药企业的并购扩张,白礼西明确表示将不再进行。白礼西认为,太极集团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公司应把重心放在旗下三大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上。太极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从低成本扩张向“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近段时间内,太极集团不打算进行大规模的并购行动。

篇(6)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竞争态势战略选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84.6%下降为2001年的78.6%,降低了6个百分点,而医药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由2.1%上升为3.2%,提高了1.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在我国整个制造业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有限。创新是医药行业的命脉。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健康不断面临着各种新疾病的威胁,医药行业必须不断拓展自身开发的领域;二是细菌和病毒的变异使传统药物的疗效降低,这就促使人类加快药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医药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医药行业一直面临着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医药企业就必须得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发达国家医药业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新药研究与开发,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耗资2-3亿美元以上。而我国2003年的医药产业的总产值是1200亿人民币,不如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一年的产值,而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都只能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

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且技术含量低。普药,是指较为普通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普遍、疗效确切、用量较大、价格较低的特点,并且大都为国家基本药物,普药的生产厂家大多为缺乏资金实力、研发力量、营销网络等基础的中小企业,所以,与新药、特药相比,其技术含量低,由此导致附加值也很低。从总体上看,我国制药水平还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制剂附加值与原料药的比值是3:1,仅是美国同类比值的十几分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普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我国制剂生产落后,以仿制国外新药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着的国产药品基本都不是原创新药,生产非专利药(仿制药)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支点。事实上,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的药品中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医药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由于我国医药事业起步较晚,相比国外同业来说,其较低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使得我国制药行业现阶段呈现出特有的竞争态势:

(一)行政性进入壁垒较高,垄断势力较强

众所周知,医药行业的生产要受到国家行业部门的严格控制,其行业内企业均要进行资格审核和获取许可证。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已宣布,在2004年6月30日以前,我国所有药品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MP要求,并取得证书。自2004年7月1日起,凡未取得相应类别GMP证书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特别是新药的生产,由于存在一定的行政保护,其垄断势力凸显。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对“新药”的界定有两种标准:一是从未在我国批准生产的药品,二是未被批准在我国上市的药品。由此可见,我国的“新药”概念既包括专利药,也包括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超过专利保护期的非专利药。正因为如此,我国对新药主要实行特殊的行政保护,即“对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新药证书。”这种行政性进入壁垒使在位制药企业拥有较强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较高的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二)企业经济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经济规模是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基础,医药制造业总体上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规模经济要求不是很高,但企业的经济规模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我国过去由于实行地方审批,受地方利益的趋使,各行政区分别审批建立医药生产企业,造成全国的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都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虽然近几年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仅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平均规模的5.6%~28.2%。较低的生产规模和众多的企业数目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医药制造企业CR4为6.85%,CR8为8%,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也仅为42%,而世界医药市场上20强却占据了世界市场66%的市场份额。可以推断,随着我国今后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医药制造业面临的国外同业的竞争压力会日益加大。

(三)竞争方式主要依靠价格手段,技术创新和服务等非价格手段使用较少

因为受到国内用药水平低、难以进入国外市场、国内医药基础研发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药研究的预期回报率较低,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的医药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另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国外普遍实行的专利保护制度相比,我国对新药的保护程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国外医药生产企业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是与其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带来的垄断地位分不开的。

(四)子行业间竞争不均衡,优势部门的优势不突出

制药行业如果按照制药的方法和原料分,主要可以分为化学制药行业、生物制药行业和中成药制药行业三个子行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和相互渗透的新兴产业,其所需的高投入、高技术及其所具有的高风险特性使该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年销售额22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8%。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物制药在资金投入、新药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生物制药的产业化水平很低。化学制药行业在我国是相对成熟的,是我国制药行业中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我国化学制药主要以普药为主,技术含量低,其优势尚未张显。中成药作为我国的瑰宝,目前我国中成药年销售额578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三个子行业中,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化学制药行业的重复建设较为严重,导致行业内竞争激烈,药厂之间竞相压价导致企业利润率降低;相对而言,生物制药由于其资本投入要求高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中成药往往由于其配方多为专有技术,也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所以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医药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一)加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

化学制药行业目前是我国制药业中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所以仿制药和原料药成为主导产品,特别是原料药,在我国药品出口中占到了90%以上。尽管当前我国医药业亟待提升创新能力,但研制新药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及较高的风险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无法承担的,这一点与国外著名的医药企业是无法比拟的。但是我国可以集中发挥在原料药生产中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原料药的制造,等到我国原料药的输出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就可以反过来影响国际医药产业,而国内产业规模的升级也会给研发带来更多资金。

(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立法

从国外医药企业的发展来看,一个国家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促使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上所述,一种新药从研制到上市常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周期,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而且要面对研制失败的风险,因此医药行业较高的利润回报与该行业所承担的高风险是相联的,而为确保医药企业在创新成功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给予医药企业必要的垄断特权是必要的,所以许多国家对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非常大,这一方面表现在药品具有较长的专利保护期,西方发达国家大公司开发新药的产品专利保护期一般为18年,工艺技术类专利保护期限另外新增15年;另一方面表现在专利期内的新药价格不予限制,完全听凭市场决定。这样就保证了专利新药可以获得应有的高利润,在利润的刺激下,企业具有了进一步创新的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市场上新药不断涌现,整体医药水平不断提高,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已是世贸组织的成员,要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就应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接轨,为专利新药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以鼓励和支持制药企业不断研制专利新药,增强国内医药行业的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确保我国医药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国外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

(三)推进企业重组和兼并

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证明,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日益明显。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并购和重组,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金融业和汽车业的大合并中得到说明。但从我国实际状况来看,在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我国医药市场上分散着3000多家本地企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占据领先地位。分散的格局和重复的建设带给企业的只能是无序的竞争和低廉的价格。因此在国际医药巨头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生产

目前国际上中成药销售市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90%的份额,我国中药业之所以未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中药缺乏制作的标准化规则,与西药的制作相比,缺乏完善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导致传统的中药没有专利,无法在国外市场上获得认可。国家医药产业“十五”计划鼓励中药现代化,我国医药企业应积极利用政策的支持,不断改良中药的生产方法,推进中药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申报药品专利,甚至可以采取“以医带药”的做法,通过在境外开办中医诊所将中药带出国门。

总之,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制药业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积极应对国际挑战,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窦尔翔,吴航.构建我国新的医疗价格运行机制[J].中国物价,2003(6)

篇(7)

随着医药市场整合步伐的加快,2007年全球制药行业增速维持在5%~6%,略低于2006年6%~7%的增速,2007年医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650~6850亿美元。经济和政治因素、结构性调整及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将驱动2007年全球制药行业均衡增长。

2007年,医药行业的新变化将日益溶入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全球医药市场将呈现几个特点:首先,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点正在由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 其次,当前新产品上市的步伐已难以追赶老产品专利到期的速度;此外, 专业产品和小适应证药物(特色产品)在医药市场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医药市场的政策调控方、消费者和支付方将更加注重药品的风险-效益因素。

医药市场版图――正在向新兴市场倾斜

全球制药市场的版图正持续从美国向全球其他新兴市场转移。这些国家年人均总收入多在2万美元以下,尽管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但新兴市场中卫生健康领域扩张迅猛,医疗保健的覆盖率正在提高,慢性病在发展中国家的治疗需求增长更为显著。

新兴市场占据当前全球制药市场版图的17%,2007年新增市值中新兴市场有望占据30%,相对而言,2007年美国市场为全球药市的新增市制贡献仅占36%,较5年前的54%大幅下降。

在新品推出方面,预计2007年新上市的产品数量在25~35个之间(2006年预计为30个)。不过,近两年很多新上市的产品并不针对一些普及的基础性疾病,更多的都是治疗人口有限的疑难杂症,它们的销售额也将因此受限,从而导致新上市产品对全球药品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将小于以往任何时候。此外,2007年,市场价值超过160亿美元的专利产品将失去专利分保护,而在2006年,失去专利保护的产品其市场价值将达23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专利产品专利到期,而新上市产品的扩展速度又跟不上现有产品失去专利保护的速度。

2007年,预计在生物制药、专业产品和仿制药市场领域将出现较高需求。尤其是生物领域将出现较高需求。尤其是生物制药产品,市值增长率预计可达到13%~14%,专业产品市值增长率将为10%~11%,仿制药市值增长率将为13%~14%。仿制药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几大重点治疗领域里出现的机会,以及成本控制措施带来的产量增加。

重磅炸弹级产品的数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07年将达到112个,比2005年的94个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2007年推出的新上市产品中,具备重磅炸弹级潜力的产品将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Paliperidone、用于治疗抑郁症的desvenlafaxine以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vildagliptin。

新兴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速

在美国市场,2007年药品市场增长率预计将减至4%~5%(2006年预计为6%~7%)。2006年美国新医保用药制度的改革在总体上为整个美国医药市场带来了1%的增长率,它可能在2007年继续成为推动市场的积极因素,预计将使美国药品市场增长率上提1%~2%。然而,2006年将有市值达到190亿美元的专利产品失去保护,2007年还将有市场价值达到100亿美元的几个重要产品失去专利保护,而新产品的市场增长不足以弥补专利药转为仿制药之后留下的销售真空,这些因素都将大大影响2007年美国的药品市场,使其增幅继续下滑。

在欧洲,前五大药品主场(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整体增长率预计在3%~4%之间,低于2006年4%~5%的预期增长率。虽然这些国家老龄化步代的加快促进了药品需求,但由于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药费的措施,鼓励使用仿制药,并且对药品性价比进行更为细致的考查,因此,这些国家的药品市场增长率仍在下降。

在日本市场,2007年药品市场曾长率预计在5%~6%之间,比2006年1%~2%的预期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6年日本药品市场的增幅较低,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在2006年4月1日实施了两年一次的药价削减计划。

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土耳其在内的新兴市场,2006年增长率将超过10%。2007年,由于这些国家的经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因而它们的药品市场还将维持这一增长速度。其中,中国药品市场2007年增速将达到15%~16%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160亿元。总体而言,在这些市场上,本土生产的仿制药占据着统治地位。不过,虽然这些新兴市场在今年和明年都能保持超过10%的两位数增长率,然而这些市场的药品市场总额仅占全球市场的17%,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美国则继续把持了42%的全球市场份额,因此,仍然无法遏制全球药品市场增速下滑之势。

仿制药市场――又起波澜

仿制药市场快速成长,潜力巨大,这在制药行业早已经不是新闻了,而在2006年,仿制药领域还是发生了几件新鲜事儿――并购使得仿制药企业排名发生了变化,新上市的生物仿制药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而仿制药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或许就隐藏在下面三种趋势的背后。

1、制药企业并购风潮未停

仿制药行业在变得更加强大时,也正在变得更小。这句话听起来很矛盾,却非常贴切地总结出仿制药行业的现状。由于在这一赛场上的并购风潮一直没有停止,仿制药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大,而有能力参与竞争的“运动员”却越来越少。

现在,提到仿制药行业的巨头,人们第一个想到就是Teav,今年一月,该公司正式完成了对美国制药公司Ivax的收购,此举让其他仿制药企业感到空前的压力。总部位于以色列的Teav公司为此次收购行动支付了74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的新公司预计2006年的销售额将实破70亿美元,而其旗下产品将接近140种。Teva的产品线十分强大,它拥有普拉固和左洛复等仿制药。这些优势使得Teva远远超出其他竞争对手,让他们艳羡不已。

但是此次并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拓展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两家公司此前的市场在地理上很少有重合的部分,并购使得新公司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与其相比,其他仿制药企业都只在部分市场开展业务。

Teva的收购行动还把诺华的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挤出了顶级仿制企业排行榜的首位。去年,山德士公司大举交购其他企业,6月山德士公司收购了Hexal,8月又收购了Eon Labs。不过,山德士公司手上也握有一张王牌――Omnitrope。该药已经在欧洲获准上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仿制药。

而随着Barr完成对Pliva的收购,世界上第三大仿制药企业也由此诞生了。与之相比,规模稍小的企业也加入了并购的队伍,其中,颇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印度的制药企业,如兰新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兰新公司在罗马尼亚和比利时先后收购了两家企业,其实力也不容小视。由于并购能带来更大的销售额和更完善的产品线,分析人士相信并购的风潮。

2、生物仿制药发展有阻碍

生物仿制药有望成为制药行业第二大分支,但是关于这类药品还存在不少争议,例如在美国,生物仿制药获准上市的大门就尚未打开。

生物仿制药是生物技术的仿制品,而生物技术药公司倾向于称之为“生物相似性药物”,因为从大分子的活体组织中提取并制成的生物药品是很难精确仿制的。

但是生物仿制药品制造商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止步,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企业Teva也在摩拳擦掌希望能在这一新领域分得一杯羹。与未来增幅有限的传统仿制药相比,生物仿制药潜在的巨大市场使得这一领域非常吸引人。

和欧洲相比,美国在允许生物仿制药上市方面表现得更为谨慎。山德士公司的Omnitrope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仿制药,这是一种人类生长激素。去年,欧洲已经批准这一产品上市了,但在美国,它就没那么好运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将之划归为一种成长蛋白类产品。FDA认为,严格说来,这一产品不是已经上市的任何一种人类生长激素的仿制品。据预测,在2009年之前都很难有生物仿制药在美国获得批准,除非出台相应的法规,使得生物仿制药的划分、归类有法可依。

欧洲的情况或许能对美国产生一定影响,来自Datamonitor(这是总部位于英国的一家独立的市场分析机构)的分析人士表示。分析人士说,如果生物仿制药在欧洲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将对美国方面形成很大的压力。但是,生物仿制药的增长将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其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其研制也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生物仿制药和生物技术药物在价格上并不会有太大差异。据估计,生物仿制药的价格约为生物技术药的70%~80%,而在化学药领域,仿制药的价格仅为专利药物的1/5。

来自Datamonitor的另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预计到2010年,6种主要生物仿制药在美国和欧洲5个主要市场的销售额将突破22亿美元。这6种生物仿制药分别是人类红细胞生长素(EPO)、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修饰α干扰素和重组β干扰素。其中,生物仿制药企业最关注的是EPO,这种药物常用于由艾滋病、癌症或的术引起的严重贫血。这一药品的全球市值约为100亿美元,而已经上市的药物只有3种。但由于这种药物非常复杂,需要开展大量的试验的工作,因此其价格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胰岛素市场的吸引力有限,因为这个市场里已经聚集了太多的药品。

3、授权仿制药争论在继续

关于授权仿制药的争论仍在继续,争论双方各执一词。所谓受权仿制药是指,通过一定的排他性协议,专利药企业授权给特定一家仿制药企业(甚至是自己旗下的子分司),允许其制售自己产品的仿制药,专利药企业也从中获得一定回报。

为了鼓励仿制药企业,美国的《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规定,第一个获准仿制专利到期药的厂商可以获得6个月(180天)的独家销售权。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仿制药企业可以获得较大利润空间,同时对到期的专利药销售形成挑战。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专利到期带来的损失,专利药企业想出了授权仿制药的“妙计”。由于授权仿制药在FDA的管理体系中,仍然被视为专利药,不受6个月独家销售期的限制,可以与首个仿制药同时上市,由此能占据部分仿制药市场。

制药界对授权仿制药的观点可以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类,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行业发展,一部分人则持相反观点。

有研究表明,为了第一个获准上市,仿制药企业药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们的利润主要来自于6个月的独家销售期。但是,现在授权仿制药的出现使得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缩水了一半以上。有人据此表示,授权仿制药加剧了 竞争,降低了药品费用,有利于健康产业的发展。

但是仿制药企业协会称,有数据表明,授权仿制药几乎对药品价格没有影响,消费者支付的金额出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仿制药挑战专利药地位的能力却由此下降了。药品专利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专利药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仿制药企业会对其发起挑战。而授权仿制药正是专利药企业面对挑战的一种回应,他们的策略很明确,“如果你不能阻止他们,那就加入他们”。仿制药企业协会介绍说,自从2003年9月以来,每个到期的专利药都有授权仿制药上市,这种“左手换右手”的做法对6个月的独家销售期形成了严重威胁。

有批评人士称,授权仿制药的做法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毕竟,《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得期修正案》出台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仿制药企业获利,并鼓励其参与竞争,但是现在,专利药企业正在钻法律空子,以此获利。

背景资料

抗癌药和降脂药将成为2007年治疗领域的亮点

2007年全球制药市场中,抗癌药领域将以高速增长势头成为其中亮点。长期以来,肿瘤是制药和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1项挑战,人口老龄化和诊断水平的提升促使肿瘤治疗领域强烈需求创新,而制药工业的发展也正在改变癌症治疗的现况――患者的生存率不断增长、部分癌症现已被视为慢性疾病甚至可以预防。2007年抗癌药市场规模预计可达400~450亿美元,该市场增长约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增长的20%。随着治疗率的上升,未来一段时期内抗癌药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仍受严格的价格政策和使用限制等条件的制约。

降脂药是2007年另一个颇受关注的治疗领域,但与抗癌药不同,降脂药市场增速可能急剧下降。2007年降脂药市场规模将达到300~330亿美元,预计增速为1%~2%,较2006年的7%~8%大幅下降,这主要由于辛伐他汀(simvastatin,舒降之,Zocor)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普拉固,Pravachol)专利到期的长期影响所致。但从长期来看,公众对降脂药疗效认知度的提升、更大范围的确诊率和新复方制剂的上市将会持续推动该市场的增长。

相关链接

2006年全球共有约230亿美元的专利药物专利保护到期,包括默克公司生产的重磅炸弹药物舒降之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的普拉固。其他几种重磅炸弹药物预计也陆续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它们包括辉瑞公司的左洛复,赛诺菲一安万特公司的安必恩,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柩复宁,以及诺华公司的兰美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