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28: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的道德标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的多元决定了评价标准在其内部构造上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质化标准。质化评价是对事物现象进行本质化的判断过程,在评价之前不能提出某些价值的假设,也没有既定的理想价值状态作为参照,完全根据评价者对资料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价值,所以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种在质化评价中没有明确评价标准的标准称为质化标准。(2)定性标准。所谓定性评价,是指在已有的价值理论指导下,根据既定的价值结构,运用非数学方法对评价对象的价值结构与既定价值结构的一致性作出判断的评价,定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确认事物是否具有现有的某种价值。定性评价也是逻辑而系统的评价。这种定性评价中的既定价值结构,即由评价主体事先设定好的理想价值状态称之为定性标准。(3)量化标准。量化评价是评价主体在没有把握评价客体价值的前提下,将评价客体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视为特定数学系统中的数,从而得到一些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试图发现新价值的过程。由于量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证实价值创新的需要,在收集资料时,其范围与手段都是未知的,所以不存在明确的评价标准。这种在量化评价中没有明确评价标准的标准称之为量化标准。(4)定量标准。定量评价是运用定量数据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即评价主体用已经建立起来的、与数学结构模式相对应的价值结构模式判断评价客体当前的价值是否具有他们所需要的价值。在定量评价中的既定价值结构,即评价主体事先已经制定好的、与数学结构相对应的价值结构称之为定量标准。
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五期 闫飞龙《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本质问题与多元化》
关于改进教育评价
我国的教育评价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其次,评价技术比较落后;再次,对教师、学校进行评价的方法存在非科学性和不公平性。对此,可以提出三点建议:(1)政府对教师及学校绩效采用更为科学、公平的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是指评价学生在一段时间教育过程后的“成长”,以变化取代原来对学生在某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的关注。(2)改进评价技术,科学解读评价结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信息反馈,提供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亦称诊断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与指标密切联系的高质量评价工具;其次,要有先进的分析方法;再次,要有正确的解读。(3)改进教育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形成各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元综合评价。一要改进评价工具;二要拓宽评价范围;三要丰富评价标准。
摘自《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一期 谈松华,黄晓婷《我国教育评价现状与改进建议》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立法
立法,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修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唯有做好急需的教育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才能真正贯彻“依法治教”的方针,有效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地位。(1)要创制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2)要出台新的《职业教育法》;(3)要尽快修改《高等教育法》;(4)要加快起草《终身教育法》;(5)要修订提升《学历和学位法》。国外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立法;我国历史实践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立法;教育现代化要求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立法。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有更高层次、更为完整的法律规范来进一步调整。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五期 顾坤华,赵惠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立法探究》
关于道德教育
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两种不同的追求,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正当性追求尊重个体的道德自由权;有效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是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前者从个人出发,后者从社会和国家出发,二者虽然有可能统一,但时常会发生冲突。在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寻求平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尊重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可以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在不排斥正当性追求的前提下,重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正当性。基于基础性权力之上的道德教育是既正当又有效的道德教育。要使道德教育基于基础性权力而非专断性权力之上,首先,国家要勇于提出道德要求;其次,国家提出的道德要求必须是个体积极参与论辩的结果;再次,道德教育有必要走向协商;最后,道德教育有必要帮助个体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善生活。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三期 严从根,冯建军《道德教育: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
关于底线伦理
伦理、道德与价值观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关于道德的问题的研究。社会整体的道德滑坡要求最低限度的道德作为人类社会在精神上的最后防护,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共同价值观都体现了最低的标准、最基本的原则、底线以及广泛认同的涵义。伦理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底线伦理也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低的道德规范要求,是维护人类文明河流延续的堤防。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与核心部分,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解决当前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解决途径。(1)关于价值观教育在认识上的可能基本认同;(2)哪些内容是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教的内容;(3)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和途径;(4)价值观教育要求一个公平、公正的和具有关怀精神的社会。
摘自《教育学报》2011年第五期 秦行音《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与当代价值观教育》
关于虚拟内疚
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知识的不足,导致我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薄弱。如“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教师有时难免会用一些刻薄的语言批评他们”,有16%的师范生基本认可,3%的师范生完全认可;对“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37%的师范生“不大认可”,8%的师范生“完全不认可”;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不对的”,12%的师范生“不太认可”,2%的师范生“完全不认可”。从中可发现对于教师的语言暴力、体罚行为及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我校的师范生的认识与师德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师范生较为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专业思想较为稳定,有一部分同学已具备一定的师德意识,并能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我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师德认知偏差,师德意识较为淡薄。面对师范生的师德现状,我们要客观分析原因,但更应该认识到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迫在眉睫。适应时展的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师范专业建设的需要为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10月-12月先后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中有“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目标要求,在学习领域中要求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的学习领域,在课程设置模块中提出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同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专业理念与师德。标准指出小学教师要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研读这两大标准,发现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就是突出对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调查中,“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有9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这也体现了我校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迫切需求。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为体现时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师范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总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他们今后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他们在师范院校接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具备一定的师德素养。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师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改革与发展都赋予了师德教育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作为师范院校,在师德教育、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面也不应墨守陈规,要推进师德教育途径方式等的创新。
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起点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师范生获取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程。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课程的开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单独开设职业道德等教师专业伦理类课程师范生师德的养成“是从对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教师道德情感、形成教师道德信念、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行动中确定不移的倾向,即稳固的品质这样一个有机过程”。但是反观当前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程中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却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专业伦理课程给边缘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师德教育零散分布在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没有单独开设课程作为支撑的平台。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业伦理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近来我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的章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师范生开展师德讲座等。但因为没有独立的师德课程作为载体,我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平台。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因此,我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契机,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要树立师德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首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要凸显《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新诉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如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断革新的教育观。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与时俱进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时的着重点。其次也要将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的范畴。知法懂法是依法执教的前提,但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师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缺少必要的了解。
因此应当将《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范畴。更新师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师德教育如同所有的道德教育一样,在本质上,它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或者生硬行政条令的遵守。而应该是一个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和提升。在师范生中开设师德教育课程不是空洞地宣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师范生在专业成长中对职业认同的增强,对为人师表的反思和领悟。因而作为教师教育者首先要明确师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师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其次在具体课程教学时要避免以单纯教授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认为:我国德育失效的原因乃在于“知性德育观”的弊病所致。知性德育,即把道德当作知识来教授给学生。这种德育方式在道德教育中较为常见,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告诉学生哪些是属于考试范围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上课的目的定位为好的分数,至少不要有补考或重修记录。长期以来,这样的道德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导致了种种道德教育的落空,使得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因而,师德教育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避免此类教学理念的影响,必须要更新师德教育课程的理念。#p#分页标题#e#
笔者认为在师德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贯彻以下理念:首先是要让师德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性,让我们的师德课不仅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道德现象等作出合理性的阐释,也能对一系列复杂的教师道德范畴等进行综合分析,使我们的课程具有逻辑说服力。二是要师德课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师德课应该与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典型的、敏感的、棘手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问题不是避而不谈,而是进行深入实际的细致分析,使我们的课程具有现实的生命力。三是在师德课中重视双向互动性,通过大量案例的使用与讨论、反省与分享等,教师与学生都能有所体会与获得,使我们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我们可以大量采用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模拟师德两难情境或引入现实师德案例。这些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选择道德行为,在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去深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发挥隐性课程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作用师德教育绝不是显性的师德课程独自承担得了的。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您更倾向于何种方法?”时,有接近34%的学生选择了“隐性环境的潜移默化”。这种隐性环境可以理解为隐性课程。
1.后现代主义对“80后”青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上就已经是后现代了。”当今,多元、开放、自主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对后现代主义全盘接受不是明智之举,我们既要吸收借鉴后现代伦理观中独特的道德价值和教育意义,同时,还要突破后现代道德观中的局限性,来弥补当代道德教育的不足。
1.1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差异
后现代认为知识是被人们建构出来的,他们不承认理性的客观性和正当性。单一或绝对正确的道德观是不存在的,连“正义”也只能是局部的、多元的、暂时的,随所处的背景和条件的转变而转移。社会政治体制的变迁对“80后”道德观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是影响“80后”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人们在道德选择上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的和僵化的,这些变化使“80后”的道德观念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他们对待社会现象不再以单一的眼光来看待,而是多角度地看待、分析和评价。这种不断变化的观念才真正体现了人性和道德的本质,所以,后现代伦理观主张坚持多元性。
1.2倡导道德对话
“80后”道德观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的弊端最直接的体现在高度的统一化即: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方法、统一时间,这种统一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被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但后现代主义恰恰反对等级观念,反对道德权威主义,他们追求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而改造道德权威主义的最好途径就是道德对话。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道德评价的唯一性与至上性已经不存在,道德好坏的非此即彼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教育如果仍然只是简单地从属于权威,或者进行方法单一地灌输,最终只能导致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与自主性的泯灭。道德对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境况与需求,更容易理解他人;在平等对话中,通过对话双方的反应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道德对话,使所有参与者的意见都被认知,并最终达成共识。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道德对话是道德非权威化的重要历程。
1.3关注道德自由与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真正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自由与真实的道德情境的。因而主张道德选择,应由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来决定,道德规范也应由不同的情境赋予其不同的意义。因此,以对道德准则与标准的遵守为主旨的道德教育,如今也必须回到真实的道德情景中去。事实上,道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在人类各种活动体系之中,因而是不能从真实的生活整体中剥离出来而独立存在的。道德规范也是人在实际活动中生成的,他与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生活并不直接统一。真正的道德教育绝对不是道德规范的简单转移,普遍的规范也是无法取代个体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真正的道德教育是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自由与真实的道德情境的,它必须将道德规范与具体的道德问题相结合。
2.后现代道德观的局限性
2.1过分强调多元论
“道德就其内涵的各种价值和道德命令在趋向上必须是统整的。都是为某一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所统摄,都可以用一种意义系统去作出解释。”也就是说,多元化是建立在共同目标,相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多元化并不是简单的“分裂行为”,在这种“分裂行为”的背后有的是一种用于支撑这种多元化的根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现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将连为一体,人类历史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己进入世界历史,这也必将使全世界遵守某些共同的规范、共通的基本的游戏规则。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求同的势力如此之大,以至于任何的多元都要建立于基本的共同性之上,也就是“”的前提,是在有“同”的情况下,才会被个体理解出不同的“异”。
2.2夸大个体的道德能力
“任何的道德规范都不可能在瞬间确立,瞬间为人们所认同,不可能与历史、与传统、与文化彻底割裂。”文化和传统才是形成道德价值观的根源。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没有道德标准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道德情境,在这种情景下的主体才能真正自主自由的做自己的选择。这显然又掉回到了现代主义对主体性过分强调的矛盾中。现代道德教育的极致是当事者自行判断,而自行评判的前提是个体生活在群体之中,并在交往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不断的反思调整。单个的个体是不会存在所谓的道德能力的,因为用于支撑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的基本条件都不存在,又何谈个体的道德能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后现代的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要来得更多元,所以,以往在正常情况下遵守规范的道德将受到更多的挑战。后现代所强调的多元化和个体自由,其意义并不在于否定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而在于抵抗那种对道德规范的简单化的解读倾向,给人们提供的一个全新的认识视角。
参考文献:
[1]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
[关键词]校长校长道德道德评价
校长道德是包含较高社会期望的群体道德。校长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受教育者、教师、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方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长道德水平的高低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道德评价的结果。通过对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的善恶判断,奖善罚恶,促使校长增强道德责任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从而有效地克服道德失范现象和道德虚无主义,净化社会风气。
一、校长道德评价的含义及其作用
道德评价,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道德行为进行的善恶评价。
校长道德评价,是在校长自主办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依据教育管理道德标准和校长职业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校长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管理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判断。校长道德评价是现代教育管理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和校长道德品质是校长道德评价的对象。校长道德评价的基本任务是对校长自身和他人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善恶判断。
校长道德评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没有道德评价就没有校长道德的实现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校长道德只有通过道德评价才能发挥其调节作用。校长道德评价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校长道德评价有助于引导和规范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增强其道德责任感。校长在自主办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道德评价可以认清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哪些是道德的行为,哪些是不道德的行为。通过对不道德的现象进行抨击,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正义得到伸张;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褒扬、赞誉,使之发扬光大,从而促使校长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开展校长道德评价能够使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校长的道德信念,不断增强其道德责任感。
第二,校长道德评价有助于提高校长道德品质和道德判断能力,促进校长队伍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质是校长必备的基本素质,校长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行为构成的,校长道德行为是其道德品质的表现。通过肯定道德行为,纠正和克服缺乏道德感或不道德的教育管理行为,使校长道德认识不断深化,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有效地克服校长道德失范现象,形成良好的办教育、管教育的社会风尚。
第三,校长道德评价有助于协调与学校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提高办学效益。现代社会校长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既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又要和社会各界打交道;既要和教育组织系统内部公众打交道,又要和这些内部公众的家庭、亲友打交道。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校长面临着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不义的选择。通过社会舆论和校长个人内心信念方式进行的校长道德评价可以约束和控制校长的行为,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以保证学校正常有序运行,提高办学效益。
第四,校长道德评价有助于新的校长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校长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进行的。在目前校长道德规范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深入开展校长道德评价有助于把社会对校长的道德要求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使校长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并落实到行动上,促使新的校长道德规范的形成,完善校长道德规范体系,使其体现出时代和社会对校长的新的道德要求,发挥“道德法庭”应有的作用。
二、校长道德评价主体
校长道德评价主体是指对校长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的组织、群体或个人。校长道德评价主体的任务就是对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做出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促使校长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行为选择。按其主体构成校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教育系统外部评价、教育系统内部评价和校长自我评价。教育系统外部评价主体主要是指参与校长道德评价的非教育系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众传媒等机构以及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主体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等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校长作为道德评价的主体具有特殊性,既是道德评价的主体又是道德评价的客体。校长要对自己的管理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校长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判断能力决定了其能否对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做出准确判断。
开展校长道德评价必须有校长道德评价主体的广泛参与,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校长道德评价没能深入开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校长道德评价主体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充分。另外校长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阻碍了校长道德评价主体作用的发挥。当前对校长的评价主要以业绩考评为主,校长道德评价的部分或者被一笔带过或忽略不提,只要业绩突出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忽视了教育本身就是道德的传承,忽视了校长道德影响的深远性。对于校长教育管理活动中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言行,大多数教职工及社会公众选择了漠视的态度(除非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这种消极的态度是对校长道德评价主体地位的放弃,也是对关乎每个人利益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不负责任。所以,作为校长道德评价主体的公众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道德评价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校长道德评价,促使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朝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标准靠近,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风尚。
三、校长道德评价的形式
根据校长道德评价主体的不同,校长道德评价的形式主要有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形式。社会舆论是校长道德评价的重要形式,是指与学校利益相关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对校长道德状况的评价和态度。这种评价和态度是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支配下,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通过赞扬、鼓励或者谴责、批判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或品行,造成一种精神压力,以制约和规范其行为。虽然舆论不一定都正确,但却是强有力的,尤其是在信息社会,舆论的作用就更不容小觑。对校长而言,教育组织系统内部公众舆论是最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道德力量,因为教育系统内部公众对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表现最为了解,其评价更客观也更具权威性,因而要充分发挥教育组织系统内部校长道德评价主体的作用。转内心信念是校长道德评价的又一重要形式。内心信念是校长对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自我诊断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它通过“良心”来发挥作用。“良心”是校长在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管理道德责任感和自我道德评价能力。“良心”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监督,它促使校长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如果是合乎道德的,“良心”就予以肯定、赞赏,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愉悦与自我满足,并鼓励自己继续选择道德的行为;反之,就会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谴责。内心信念是来自自身的能力,而社会舆论是来自外界的力量;内心信念体现着个人的力量,而社会舆论体现着群体的力量。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道德评价作用。
四、校长道德评价的原则
校长道德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对校长自身和他人的教育管理行为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校长道德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统一的原则
客观性是指从校长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对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按照教育管理道德和校长职业道德要求指定客观的、科学的校长道德评价标准。
全面性是指对校长的行为表现要有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握。在时间上,要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仅要看过去、现在,还要着眼于校长未来的发展,不能只根据校长一时的言行而做出片面的判断。在空间上,不能局限在学校范围内,因为校长是社会的人,要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联系,因此要从多角度、多领域考察校长的言行。校长道德评价的全面性也指校长道德评价主体的全面参与,使对校长的道德评价更具权威性。
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统一,有助于防止校长道德评价中以偏概全和主观噫断现象的发生。
2.方向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校长道德评价过程中使其朝着有利于提高校长自身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方向发展和前进。为保证评价方向明确,对社会舆论必须加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促进校长道德转型。对于偏离方向的舆论,教育行政部门要善于扭转不正确的舆论导向。
动态性原则是指校长道德评价必须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实行新课改的条件下,对学生、教师、学校的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也必然要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因此,对校长的道德评价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要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动态变化中把握校长道德评价的正确方向,坚持方向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3.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主观愿望,是推动校长从事某种教育管理行为的念头或意图。效果是行为所产生的客观后果,是校长的教育管理行为所带来的实际后果。
有学者认为,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有四种情形:
第一种,动机善,效果好的行为。是典型的道德行为。
第二种,动机恶,效果坏的行为,是典型的不道德行为。
第三种,动机善,效果坏的行为。
第四种,动机恶,效果好的行为。
在一般情况下,校长在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其行为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好的动机带来好的效果;坏的动机带来坏的效果。但由于现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教育管理发展的多变性,好的动机有时也会引出坏的效果(好心办坏事),坏的动机也许会引出好的效果(坏心办好事)。这种效果和动机不一致的情形,在进行校长道德评价时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而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全面考察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4.经常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实施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5-0114-02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一贯将道德教育置于首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学校其他各学科中,均注重渗透道德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注重育人。然而,即使这样,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这就不得不令我们再次反思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到底在哪里?由此,本文将以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基础来审视现今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学校必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渚项教育中,他将道德教育置于核心位置,充分凸显了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这对处于新世纪的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无疑会带来些启示。
一、造就现代公民一道德教育目标的重新厘定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他清楚地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在他看来。德育在全面和谐的教育中占着主导地位。因为“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从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不论他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另外,他认为,学校培养出来的全面发展的人、合格的公民、有用的人才、有道德的人,归跟到底应当是“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人。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是他德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反观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标的设定:定位过高,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把道德教育理解为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高尚完美的人、纯粹理想的人,把理想目标当作现实目标,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不能以“一个模式”、“一种标准”要求所有人。另外,在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中,设定的目标既虚又空,是对成人观点的简单复制和嫁接,不予考虑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又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脱节,使学生对其既不可望又不可及,当然也不可能附诸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就落空了。
既然这样,就要重新厘定道德教育的目标一培养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是着眼于远大目标,立足于现实生活,实现二者的完美统一。以往道德教育之所以成效不佳,原因之一就在于把这种宏大的近乎完美的道德摆在德育的起点和核心位置,使得道德教育成为培养圣人的德育,而这种道德追求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让学生感觉不到与自己有任何的关联。一味宣扬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道德往往会让学生感到空洞甚至反感,真正要做的是设定具体可行的、普通人的道德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只能是这样的一利,标准,而是期望在这样一利,基本标准和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再对学生提出高要求,设定高一层次的标准,最终的着眼点还是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
二、回归生活世界一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建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建立坚定的道德信念,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
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材中,教材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过于空泛、过于高深。例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都开设有专门的课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所选的题材都是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或者名人的丰功伟绩,让人可望不可及,没有考虑到大多数人还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这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产生不真切的感觉,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学会生存》曾指出20世纪的学校教育,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利,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道德教育割裂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因此,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选材时,一定要贴近现实生活,因为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所以,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源于生活,以活生生的生活为素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果脱离了生活世界,变成了纯粹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没有很大的意义了。另外,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事例,或创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就容易产生真实的的情感体验。这样,通过鲜活的事例、生动的素材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简言之,我们的德育要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
三、注重体验实践一道德教育实施的可行之道
现今学校的道德教育,存有以下问题:第一,理念上的偏颇。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教师以一副准道德的形象示人,常常采用说服、规劝、纪律、训诫、品德评价等外在的灌输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才是主体,看其意愿和想法,而将成人的标准强加于学生身上。第二,方式方法的单一化,学科教学中偏重单向灌输。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这种主要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加上一些课外活动为辅的方式来开展。而在专门的课程教学中,又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且以说教的方式来展开,这样,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把灌输作为培养道德个体的最佳途径,生搬硬套地将一些知识灌输给学生,往往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说服教育、奖励惩罚等手段,将一些“假、大、空”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期待他们掌握道德知识从而形成所期待的道德素质,而学生却甚为讨厌这种说教的方式、枯燥的内容,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了。第三,范式上:比较封闭,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不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即使开展了也是大多流于形式。例如: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一种说法“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过于注重形式。
通过反思现存的问题,再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理念上:将学生视为道德认知主体、道德实践主体。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主体,而不是单纯地看作一个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感到自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而教师实际是一个指导者,是学生进行自我教
育的催化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的一条主要原则。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体验者,即让学生自己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体验。而后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作出判断、选择,惟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面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不是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分析或选择,不是试图在道德领域的问题上确立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开放的心境下,倾听和反思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和意愿,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去行动。要充分信任学生,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挖掘他们的潜质,激励他们从小事坐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其次,方法上: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的转变;实现单一化一多样化、个性化的转变。在学科教学方式上,要实现从单一,枯燥的说教、灌输方式转向讲课、讨论、案例教学、创设情景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另外也应与对俱进。有所创新,结合时代特点,用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对传统德育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赋予新的形式。
重视德育必须以实践为主要方法,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如创设具有道德问题的游戏、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科学调查等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改革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04
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活动的核心要素,其作用显现在三方面:对企业是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对顾客是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从业者是长期稳定就业的基本要求。近几年,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但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同步发展,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数量与质量。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界和社会伦理界高度关注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一、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诸多方面内容。在东方内敛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专家学者对职业道德的阐述和界定多是以社会本位取向为出发点,突出职业道德对人的限定性,强调人对职业道德的遵从性。在这种思维定势影响下,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育目的本末倒置,几乎所有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放在职业道德标准讲授和行为规范约束上,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解决道德冲突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学内容取舍偏废,职业道德内容包括一般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前者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后者是对具体岗位的特殊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应把具体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作为重点,而现实恰恰给偏废了。三是教育评价片面简单,科目成绩多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这种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其主要缺陷表现在:重知识考查,轻行为能力培养;重笔试卷面评价,轻全方位全面评价;重任课教师个人评价,轻各科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综合评价。这种缺乏科学性的评价方式,很难准确反映学生真实道德水平。有些学校虽然也把学生在校的操行评定考虑进去,但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却始终被排挤在外。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应树立新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拓宽职业道德的内涵,把西方个人本位取向与我国社会本位取向有机融合,取长补短。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强加于个人的外在要求,还是个人职业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认识和解决道德冲突的框架,还是提供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
二、重聚职业道德教育力量
现阶段我国职业道德教育力量处于离散状态。
首先,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依托职业活动进行,需要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反复体验才能养成。我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活动的场所有两个:一是校内实训基地;二是校外顶岗或实习的生产企业。但大部分院校均未把其纳入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更谈不上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了。具体表现有:实训基地建设没有按照职业活动标准和岗位规范进行,源头上就不具备培养职业道德的要求;生产企业把接纳学生实习放在缓解劳动力不足上,客观上虽能让学生提高和熟练技能,但有计划、有目的的职业道德影响与教育基本没有。学校德育课教师(兼班主任除外)基本不涉足这两个场所,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链在这里断裂,学生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与帮助。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涉及道德知识认同、道德情感建立、道德意志磨炼、道德行为养成诸方面,需要创设一个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知、情、意、行的情境,让其不断内化,不断升华,反复循环,直至完成。据此,学校应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浓郁氛围,重聚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大合力,下大力气,花大功夫,重点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水平。
其次,缺乏可供模仿的榜样。职业技能传授是从模仿开始的。青年人善于学习,模仿性很强,对其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技艺传授中,教师应始终按职业标准、行为规范为学生提供榜样。言教身传,耳濡目染,日渐累积,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与行为习惯,即养成职业道德。遗憾的是,当下职业院校这样的榜样实在太少,加之这两年职业院校实施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改革,大批专业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纷纷投入到教改行列,他们虽经短期培训掌握一些操作技能,但离“榜样”有较大差距。甚至有教师不严格按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向学生传授技能。如果说我国职业道德教育质量低下,这就是症结所在。为了强化榜样的力量,学校应造就一大批懂理论、会操作、熟悉生产过程和管理要求的一体化教师,应与企业建立互派教师制度,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内实训基地任教,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和管理活动。
(下转第18页)(上接第13页)
三、调整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据笔者调查,现行我国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有三:一是通过德育课教师在德育中进行;二是通过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进行;三是通过学校邀请名人、先进人物开设专题讲座进行。这些途径虽然也能对学生施加职业道德影响和教育,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育认知规律来看,职业道德是养成性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体验才能培养,离开职业活动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充其量是认知教育,不是培养教育。从教育实效性来看,在做中学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追求教学效益的最高境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仅靠视觉获得知识能保持30%,仅靠听觉能够保持20%,靠用脑思考能够保持25%,三者结合起来能够保持65%,但如果把动手做也结合进去,则能够保持达90%以上。从教育针对性来看,工作岗位不同,道德行为标准和规范亦不同,缺乏具体的工作岗位,就缺乏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载体。基于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偏差,长期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的我国专家,在指导我国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时,就曾建议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完成,不再另设职业道德教育课。言下之意,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或实习的生产企业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要把校内实训基地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就应按照职业道德培养规律来规划:一是环境布置应模拟真实生产场景,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意、行的德育氛围;二是实操技能传授,从身着工作服开始,到收拾工量具结束为止,都应严格按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去要求去管理。
要把校外顶岗或实习的生产企业纳入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就应提高校企合作的管理层次和水平:一是应结合实际岗位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有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二是应引入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理念、要求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应安排敬岗爱业、技艺精湛的师傅带班,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去领悟去内化。
【参考文献】
[1]浅谈现代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EB/OL].中华心理网,2008-01-08.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道德 方法 途径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也日益提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部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要高等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高职学院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对高职民航机务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任何职业都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职业道德可以指导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终归是人才的竞争,而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成为各行各业录用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上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飞机机务维修工作是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的工作,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飞机机务人员必须具备非常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果机务人员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把维修标准当作儿戏,没有按照工单程序操作,抱着侥幸心理,对于一些“细小事情”不重视,马虎甚至偷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损害民航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还会造成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机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关系飞机能否持续安全的大问题。作为直接针对机务类岗位或岗位群来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民航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二、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力量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上往往存在重技术,轻道德的现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专业教育才是硬指标,而职业道德教育是“软”任务。因为没有考核要求,所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变成了学校的“自选动作”,内容可有可无,力度可大可小。同时高职院校虽然有多股学生教育的力量,比如学校党委、团委、学生处、各院系、辅导员、校外实习指导师傅等等,但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各自为阵,互相脱节,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比如校内思想政治课、专业教育、学生管理、校园文化互相割裂;专业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分离,造成专业老师懂专业懂行业标准但不负责学生培养,专职辅导员负责管理但不懂专业不懂行业标准。这种割裂与分离,使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日常培养的科学性都大打折扣。
(二)教育的内容单一,缺乏“个性”,缺乏针对性。众所周知,各个行业不同,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也不同的。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全部“托付”给“两基”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却开展同一种教育,也就是共性教育。其教材更新周期长,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缺乏行业实际的案例,使职业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实用性和行业性,不能满足高职教育个性化的需求。教育效果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甚远。最后形成老师台上讲得热闹,学生台下趴倒一片的尴尬局面。
(三)教育方法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完成,教师只是单方面进行理论灌输,学生课程参与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有限。同时面对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崛起的时代,学校教育者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抱着老心态,用着老办法,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职业性缺失”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脱节的现象,也叫做“职业性缺失”。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建大楼、扩充人数等,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有的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娱乐活动,失去教育性,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结果本应该直面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学院,培养出的学生“有技无德”,不能不说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窘境。
三、高职民航机务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针对当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式与渠道为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教育力量着手:校内教育力量与校外教育力量相结合。
首先整合校内各种教育队伍,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在主管学生工作副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的主导下,建立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两课”教师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保证教学与管理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保证教育的一致性。成立各专业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指导委员会,每学期邀请优秀的专业教师给学生开展2-3次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的讲座。
其次健全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企业不仅要在教材、授课等专业教育、实习实训方面积极参与,同时也应将企业新员工培训的关口前移,在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积极渗入。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与深航广州分公司合作紧密,企业把车间搬到了校园内建立“校中厂”。 “校中厂”各种设备的布置,企业文化标语的宣传,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都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职场环境。同时学院还每学期定期开展“机务大讲堂”活动,邀请中国南方航空有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深圳航空广州分公司等一线优秀的专家和员工到学校作报告,使学生能倾听企业的声音,提高了学生按照企业标准自我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教育内容着手: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两课”是职业道德培养的主阵地,不能丢。“两课”指的是目前高职学院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之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形成职业道德的基础。“两课”在学生了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仅不能弱化,还要不断巩固其主阵地作用。但强化的同时,也要克服“两基”课程教材空洞,缺乏实际性和脱离实际的缺点。本人建议针对高职围绕行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围绕行业标准培养人才的特点,应根据专业涉及的行业,积极开发职业道德培养的校本教材,基于行业职业道德,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所有开设的民航机务类、民航运输服务类、航空安检服务类等专业的特点,编撰《民航职业道德》一书,并以必修课的形式,就民航职业道德规范、民航员工道德品质养成、民航员工个体高尚人格的塑造、民航员工道德行为选择与评价等方面内容开展培训,使有志于从事民航事业的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从教育方法着手:理论传授与道德体验相结合,现实方式与虚拟方式相结合。
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跳出单一的理论灌输窠臼,可以尝试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育观和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案例选择、教学手段选择等环节,营造一个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其中,有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四)从教育环境着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校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塑造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于毕业生能否适应未来行业企业的要求,也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德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重引入职业元素。如在办学理念方面,融入企业文化精神。民航高职着重培育“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民航文化,大力培养学生;在校园环境布置方面上,建设行业历史的展馆和摆放相关雕塑,建设模拟车间,提供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场所;在宣传方面,宣传窗口要广泛宣传行业先进人物及事迹,传播正能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在学生活动中,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校友讲座、专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通过各种措施,营造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深度融合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敬业、勤业精神教育。
参考文献:
[1]吴万敏编著.行业标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宁.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5-46.
[3]郑需勇.校企合作共塑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浅议[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