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外阅读的原因

课外阅读的原因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0:28: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外阅读的原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外阅读的原因

篇(1)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文学名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13-03

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修养是竞技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中,文化课尤其是语文的学习常常被学生忽视,因此,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无从谈起。面对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匮乏的困境现状,如何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督促他们养成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匮乏的原因

青少年运动员相较于普通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语文教学要因材施教。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说话、写作、理解能力的重任,对青少年运动员语言技能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青少年运动员认为语文学科对自身的发展无关紧要,厌学情绪十分明显,语文成绩不理想。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增加课外阅读量可以更好地完成课业知识的积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思想意识,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量极其匮乏,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仅限于语文课本和电视剧,人文素质修养有待提高。

当今学生阅读量匮乏的现象比较普遍,国内有多位教学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过详细分析讨论。艾青玲老师认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课外阅读得不到家长、学校、社会的支持;丁瑜斯老师认为我国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表现出阅读时间少、阅读面狭窄、阅读目的不正确、阅读的层次不高的阅读现状;郑慧生教授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不同层次和处所的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并不理想。笔者综合分析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把精力放在玩网络游戏、看娱乐视频、线上聊天交友上,没有把时间用在阅读上。由此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影响其健康成长。另外,作为职业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普通中学学习条件存在差别,青少年运动员没有条件也少有时间去增加阅读量。加之,增加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的工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他们担心读那些“没用”的书可能会影响孩子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学习与训练。综合以上原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须具体分析并对症下药。

二、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匮乏的调查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增长知识和见识,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判断力欠缺,容易被流行的直观的实物吸引,而对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等需要深究的内容缺少兴趣。

在我们班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课余活动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分析出,青少年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安排上主要以娱乐为主,看电视、上网聊天、玩游戏的人数占到83%,仅有13%的人会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这说明大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尚未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这是从事运动员语文教学的教师提高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首要面对的棘手问题。笔者认为,造成这局面的原因如下。

(一)课外阅读时间明显不足

青少年运动员日常训练占据大量时间,且课内学习课业负担比较繁重,这是他们没有空闲时间增加课外阅读量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这是客观事实,在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青少年运动员将学习的黄金时间(上午)用于日常体育运动训练,而课程教学被安排在下午和晚上,这导致学时少,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比较满,学生很少有空余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课外阅读。虽然日常训练和课程安排如此紧凑,但他们还要经常外出参加比赛,要额外花去更多的时间。只有在假期或者学校安排的时间内获得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时间明显不足。

(二)在意识上对课外阅读存在偏见

除时间外,青少年运动员和家长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态度也是造成阅读量匮乏的原因。他们认为,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与训练。对学生来说,他们没有阅读的意愿和动力,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一个确定的阅读目标。在阅读时间和内容上没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在阅读方法上,不懂得做读书笔记,不会整理阅读资料,更不会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对家长而言,青少年运动员的家长大部分是工薪阶层,他们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花时间处理家庭琐事,很难有时间来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之家长本身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总的来说,家长对课外阅读存在偏见,将课外阅读视为看“闲书”。即使有的家长鼓励孩子多读书,但也只是从提高某课程学习成绩、参加某项竞赛需要的角度考虑,推荐的阅读内容只局限在“同步辅导”“作文大全”“课程配套练习”等,而对青少年运动员读书兴趣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视野的开拓方面并未十分关注。

(三)把课外阅读与娱乐休闲相混淆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使文化传播跳出了纸质书籍,人们可从电脑、电视、手机等传播载体获取信息来满足精神追求。笔者以笔者所在年级为样本,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青少年运动员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课余时间花在娱乐休闲阅读上,而经典文学作品对其吸引力很小。青少年运动员对科普读物和文学名著不感兴趣,只有24%的人愿意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阅读以上两种大众提倡的阅读内容,大部分青少年运动员更愿意花时间阅读卡通动漫和网络小说。同时还应指出的是,由于提高学业成绩的迫切性,一部分学生也会阅读教辅用书,但这可能与家长的强烈要求有关,也没有更大的主动性,而且这些阅读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外阅读。

三、增加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的对策

(一)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青少年运动员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他们的阅读量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同时人文素质也得以提升。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在课堂上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应做好语文课本内容与课外读物的恰当衔接。在语文课本上会有摘自文学名著的课文,在讲述这些课文时多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和趣闻轶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以对某篇课文的兴趣作为点,拓展到对这篇名著的兴趣,继而发展到对文学作品整体的兴趣。这种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可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并增强兴趣。同时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课堂上让平时有课外阅读爱好的同学分享阅读感受,表扬他们通过课外阅读开拓视野,以此激励缺乏课外阅读的同学尝试阅读,充分调动全班同学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变青少年运动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如果只有语文教师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而学生家庭教育对课外阅读重要性意识淡薄,那么势必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对课外阅读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因此改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偏见,争取和家长携手创造健康的阅读环境。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阅读环境受家长对阅读的态度和家长文化水平等影响显著,在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交流沟通,改变部分家长“课外阅读可有可无、课外阅读影响学习”的错误观点,让家长明白阅读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营造健康的家庭阅读环境时,如果家长能够将娱乐时间花在课外阅读上,为孩子做出表率作用,带领孩子一起课外阅读,并互相分享读书心得,那么将对孩子的阅读行为起到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就会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积极向青少年运动员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高尔基曾说:“热爱书吧,它是人类的朋友。”书籍是人类的朋友,而朋友有好坏之分,书籍也不例外,书籍的选择对青少年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青少年运动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定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还不完全具备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读物。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做好书目推荐工作。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教学大纲和自身阅读经历,结合青少年运动员年龄学段、阅读兴趣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推荐课外书目的工作不是对书籍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学生心智特点和“教书育人”宗旨进行综合考虑。就笔者所带两个班级小五和初一为例,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课外阅读水平还处于初级阶级,如果推荐《诗经》《论语》等文言文著作就会造成学生读不懂,产生课外阅读困难,就会很费力且感到痛苦,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因此,笔者会为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推荐容易产生阅读兴趣的寓言神话故事以及培养道德情操的短故事,诸如《哈佛家训》等。《哈佛家训》每一章都有不同数量的小节,而每一小节都是不同人、事、物的短故事,是一部较好的励志书。书中的某一个故事或者某一句话都有可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学生由平庸变得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这为该年龄段青少年运动员人生价值观的确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培养其阅读兴趣,而且要将推荐书目的工作与写作教学工作相结合。在此情况下,笔者会推荐内容精彩、人文性强、写作有特色并与语文课本有联系的名篇佳作,诸如《朝花夕拾》《鲁滨孙漂流记》《繁星・春水》等。其中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的《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通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为初一年级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一年级的学生无论身体与思想都处于青春期的成长期,或许有些许叛逆与冲动,但我们要充分结合其特点,尤其运动员自身特点,适当引导他们阅读刊物。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初一学生相对比较喜欢《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等刊物,里面的故事相对更能吸引他们,而且通俗易懂,但是在初中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可以适当接触四大名著和一些文学作品了,因此,在教学课堂中,可结合课文作者和课文内容,适当引导他们去读这些作者的作品和与这些课本内容相关的著作。

目前,在青少年运动员阅读量匮乏的困境下,要认清原因,继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增加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首先,要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按照“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培养方式,由课本课文循序渐进到文学名著。同时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多鼓励多表扬。其次,要改变青少年运动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构建家校结合共同培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再次,要正确引导,向青少年运动员推荐课外阅读内容,综合考虑,因材施教,筛选出符合当前年龄学段的最适书目,培养出热爱读书、道德品质佳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

【参考文献】

[1]艾青玲.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与分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10)

[2]丁瑜斯.重视课外阅读 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对策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现在的初中生不喜欢阅读,好多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标,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语文学习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轻课外;重讲授,轻阅读;重死记,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这种情况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语文课外阅读的新方法,从而将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造成目前课外阅读情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主要存在于下面几点。

一、阅读时间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社会、学校、家庭没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目前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图书少或者图书不能充分被学生利用,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号召和引导。另外好多语文教师及家长自身的阅读状况难于承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担。教师、家长本身不是一个阅读的爱好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三、学生兴趣的转移

目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自己喜欢做的事上了。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而宁可把时间用在无聊的“随便玩”上。

要解决上述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要转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首要的是要做好几个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观念,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设标准的阅览室,配备多种多样能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图书;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语文老师本身明确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才有可能愿意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语文教师还一定要多读书,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才能够顺利进行;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制约因素。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必要地沟通,使家长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督促。

2.阅读方法问题。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方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同时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写体会、向别人转述等活动,以促进读、写、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效果问题。

教师在布置好课外阅读任务后,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如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素材,又便于教师检查课外阅读。还可采用课前几分钟研究,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在领会理解所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兴趣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需求是广大语文教师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或推荐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差异、文化基础差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去选用,避免只提供给学生纯文学的东西。

总之,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研究课外阅读意义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综合判断、分析等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孟庆焕.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

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调查 策略

一、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本校刚刚由城中村转为城市人口的学生占学校人数的60%;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30%;另外10%是较远乡村学生。前不久,笔者对所在学校七级共100位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一)、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2%,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5%,平均每周阅读1小时的学生占37%,甚至还有26%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

究其原因:1、由于学业负担重,各科作业较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尤其是刚进入初中一下要应对八门文化课的七年级学生和备战中考分秒必争的九年级学生。2、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活动为看电视和上网。3、阅读氛围不浓厚,业余时间正确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减弱。

(二)、课外阅读目的实用性、消遣性强

调查数据显示课外阅读的目的:为了提高文学修养占9%;为增长知识的占45%;为便于与人交流的占10%;为消磨时间的占36%。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后应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从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实用性目的和消遣性较强,失去了阅读本身的陶冶情操和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的意义。

学生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家长称课外阅读书籍为闲书,不让学生去碰、更不允许带入教室。“学生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在逐渐丧失,逐渐沦为被动阅读者”①。这无疑是一种人才培养上的短视行为,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三)、课外阅读书籍选择面较窄,随意性大

学生购买的课外书籍中有45%为新课标规定的必读篇目;25%为消遣性读物,如漫画、青春小说、故事会等类图书广受欢迎;12%的喜欢读科幻类书籍,剩下的18%则为期刊杂志,如《中学生》、《课堂内外》等。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是存在有片面性的。片面地认为与学习相关的就是课外书;片面的认为课外书是新课标要求的必读篇目。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课外书时有从众心理,追求时尚,流行什么看什么,阅读趣味少了个性。深究原因,一是升学考试促使阅读本质的蜕变,读书变的急功近利为考试而读书。再者,老师对课外阅读从不过问,任由学生想读什么读什么,阅读书籍良莠不齐,学生的阅读完全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

(四)、课外阅读方法单一

综上各种问题及原因,“课外阅读情况并不乐观,阅读量少,阅读名著的同学少……阅读质量也不高。”②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不当阅读和阅读不足不仅影响语文课的学习,同时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针对城郊初中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实施的对策

(一)、明确阅读目的,了解阅读重要性

要想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首要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学新论》指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③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三极碰撞和交融,有着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实质。只有学生放下功利的心态,端正阅读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进入这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去认知,去感悟,去品鉴,才能获得语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双层提高。

(二)、介绍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优秀的阅读者区别于一般阅读者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拥有多种有效的阅读策略。”④成功的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提高阅读效率。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2、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县各级刊物及校刊投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分层次引导,合理推荐书籍

由于是义务教育,初中学生都从小学直升上来,水平参差不齐,语文阅读时就应该有所选择,分层次指导。一般我们都分成上、中、下三档。

素质较高的读名人传记、世界名著、短评政论、精美散文,以提高思想水平,扩宽语文视野,淀积语文素材为主。中等的以阅读短篇小说、时文游记、作文指导、报纸杂志为主,目的是了解各类文章结构,积累文学词语,奠定初步的语文基础。学习困难生以阅读漫画书、图文并茂的杂志、连环画、神话科幻故事为主,目标是唤醒读书欲望,引起阅读兴趣,由无知的境界导入语文殿堂。这样分层的结果,控制好阅读的质,照顾了学生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高层次的得到满足,低水平的不致于寡味无聊,大家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三)、创造校园阅读氛围,让学生进校闻书香

1、班级设立“读书角”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学生家庭中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可以在班里创设“读书角”,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从家里带来正能量的书籍扩充读书角。每班确立一名图书管理员,管理本班图书的借阅情况,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2、开放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丰富的图书及报刊杂志资源,让学生分班办理阅览证,每周按时借阅学校书籍,保证在学生在校内能借阅到自己想读的好书。

3、开设阅读课,填写读书卡

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带来自己爱看的有益书籍。并在不影响阅读兴趣的前提下,为提高阅读效率,填写读书卡。

4、组织系列读书活动,形成良好阅读氛围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各项活动。通过这些有趣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爱上读书。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伟杰.阅读教学:培养自主的阅读者【J】.当代教育学,2003年(7)

篇(4)

一、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为了解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笔者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所农村初中(刘老庄中学、徐溜中学、凌桥中学)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我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我发现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阅读时间偏少,阅读量不够;阅读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强,有一味追求情节刺激的现象;阅读方法不恰当,大多数草草了事,不能有效 “输出”。

二、农村初中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原因探究

为什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会出现上述种种情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因素:

1.思想陈旧,认识不足

应试教育大背景下,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不愿下力气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总盯着眼前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和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提升成绩费时长,见效慢,宁愿沉浸在题海中。

2.资源匮乏,指导不够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少且图书陈旧,一些新鲜的优秀读物学生没机会在图书室找到。虽然有些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已改善,但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寥寥无几。一线教师每天面对“本山卷海”,还要应付各类检查汇报,所以即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很少对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指导。

3.评价失衡,机制不全

面对“只看分数,不顾过程”的评价方式,有的老师直接印发一些详细分析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导读材料,不让学生们读名著,只让他们死记硬背。此外,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也是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村初中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面对前文所述的种种现象及原因,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都有可为之事。但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只从教师层面来探讨开展农村初中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1.有效选择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所吸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必须先做一个真读书、爱读书的读书人,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可人的阅读体悟,他才能成为学生的阅读榜样,才谈得上选择策略的有效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未成熟,不能清楚地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辨识哪些是能读的,哪些是对自己有害的。而教师在学识、阅历等方面都优于学生,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推荐和自己的经验,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教师在确定推荐书目前,还要将所推荐的书籍读一读,这样才更有发言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疑释惑。

除了教师的选择推荐,学生能自主进行有效的选择才是根本。一方面,教师要交给学生挑选书籍的基本方法,如看作者(译者)、出版社,翻阅目录、前言等;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初中的实际,还可以鼓励、帮助学生走进大书店,徜徉于大书海。去年寒假前,笔者曾布置一项社会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逛书店,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有效质疑策略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就是“存疑而读”, 即“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又带着问题去阅读探究。循环往复,才能将阅读纵深推进”。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质疑?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曾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建议学生从人物、情节、写法等角度发现问题,也可以于矛盾处设疑。其次,学生自主阅读,自行设计问题,小组汇总后进行初步筛选,然后交给老师。最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不能打击那些所提问题不合适的同学,要保护他们的质疑精神。如有学生问“为什么这块仙石孕育出的是一只石猴,而不是其他生物?”笔者在课堂上没有讨论这个问题,但私下和他进行了交流。第二、防止目的偏差的阅读,即注意力被某个细节所左右,而忽略实质性内容。如问“如来帖子上的‘嘛呢叭咪恕是什么意思?”他的注意力被如来帖子上的字所吸引,而忽略了孙悟空被压这个情节。

3.有效课堂策略

有效课堂策略的主旨,是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上好辅助课外阅读的课,包括导读课、自读课、讨论课、展示课等。

导读课,主要解决阅读方法、阅读计划、阅读要求等细节问题,从技术层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课,师生共读,同期阅读,同步指导,从实践层面提高阅读效率。讨论课,按计划研讨师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预备在展示课上使用。展示课,展示阶段性阅读收获。

4.有效评价策略

通过评价,教师不仅可以确定初中生具备怎样的阅读基础,还可以了解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引导课外阅读的方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结合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评价建议,笔者认为应进行多角度评价。

一是动机。初中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因为兴趣,有的想追求刺激,有的为了消磨时光,有的纯粹为考试,也有的希望提升个人能力素养。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求合乎价值规范的动机,减少不良动机。

二是内容和方法。评价课外阅读的内容,不仅关注书籍的内容是否适合、主题是否有益,还可以考察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范围的广度。评价课外阅读的方法,主要看初中生能否依据不同书籍类型、不同阅读目的适时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

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

篇(6)

但是,大部分农村中学生的阅读仅限于课本,极少有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即使有少数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大都以消遣为目的,读些“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之类,阅读时也只注意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目前,制约农村高中生健康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图书资源匮乏,学生难以得到优秀读物;另外,其他学科的教师普遍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学生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不上阅读的效益与质量,不能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基于这两点原因,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开展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每节语文课课前5分钟让两位学生发言,或讲名人故事,或说说自己读了某篇文章的感受。这项活动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兴趣,让学生把阅读当作每天的必修课,久之,就会养成了习惯。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统一读物,便于指导。初始时,教师可从课外读物中选择几篇同一主题的感人文章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边看边思考:文章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达了人物怎样的精神节操?哪一情节最能打动你?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班上交流。

(2)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适宜地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如《格言》、《读者》、《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新青年》、《世界之窗》、《美文》、《小小说选刊》等。也可建议学生自己订阅一些报纸。

(3)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积累有关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习了课文《〈呐喊〉自序》后,介绍学生自读鲁迅小说集《呐喊》,学习了《祝福》后,介绍学生自读《彷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除了自己向学生推荐读物,还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内,并给予鼓励,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著作。为了不占用学生在校的时间,放假时间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著作阅读,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家》、《围城》、《堂?吉珂德》、《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简?爱》、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收假后安排一节经典著作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谈谈对某部小说感受最深的地方。

2.读书方法点拨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拨,将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三大读书方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

3.要求人人有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为此,要求学生人人都备读书笔记本,或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佳段,或写一些读书心得,旨在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注意欣赏故事情节,引导他们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笔记,让“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后,还应鼓励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每周抽出适当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培养了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

篇(7)

被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发挥出它神圣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终身受益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

我带着我的班级一路走来,现在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语文课的第一组课文安排的都是几篇关于名家读书的故事。学完后,我更加迫切的感觉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在农村,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课外阅读倍受冷落,它没有被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发挥出它神圣的作用。

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小学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并且面对考试的压力,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为课业所占。

二、书源不足。大部分学生反映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中基本没有藏书。很少有学生有零钱买书,也没有养成攒零钱买书的习惯,即使有家长主动去帮孩子买书的,买的也只是练习册各类试卷或作文书。另外,学校图书室藏书的陈旧与不正常开放也是学生无书可看的原因之一。

三、家庭重视不够。除了受经济约束外,大部分家长的观念滞后,他们不支持孩子去买课外书,认为那是看闲书,与学习无关。还有部分家长出外打工,子女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根本不懂得去关心孩子课外阅读,更没有能力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同时,自身读书、看报太少,未能给孩子作榜样。再加上经济不宽裕,对于购买课外读物也无暇顾及。

四、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小。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提高作文分数的“法宝”,所以各类《作文选》非常流行,当问及学生最希望读哪类课外书时,他们只能笼统回答出童话、寓言,而很少说及自然、历史、地理、科学、中国发展史等,另外,各类少儿读物出版较少,即使出版了的,也超过了学生的购买能力,也是学生阅读种类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许多大教育家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作过阐述,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所以,就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这一现状而言,迫切需要改观。

根据以往课外阅读教学的经验,我认为要想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实现观念的根本转变

著名教育家张立公说:“以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我们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要乘改革之机转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为当前“应试教育”所困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要创造一个大气候大氛围,形成一种课外阅读蔚然成风的格局。同时,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不再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不再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并且能积极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二、解决好书源

要想孩子能够正常地进行课外阅读,解决好书源是关键,我想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给孩子提供合适的书。孩子开始识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漫画书和笑话书。带插图的童话书和故事书也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尽量选一些有趣的书籍,如探险、旅游、科幻方面的书籍。只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他自己会找书看,小说和散文他都会看。

(2).帮助学生多渠道筹集课外读物。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除了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其支持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外,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开放学校图书室。学校图书室一般来说很少向学生开放。所以我们要更新观念冲破阻力,充实图书室的藏书,定时向学生开放。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以一班40人计算,一人带一本书,就可以读40本书,鼓励学生把自己拥有的、有益的课外书拿到班级图书角来,让大家共享,当然要明确专人管理,制定借阅制度,每周利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借书阅读。

三、保证阅读时间

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中午他们或是在学校吃饭,或是回家吃饭后就早早到校,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开展,如诗歌背诵、朗诵散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来推荐好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活动以课外阅读的内容为主,促使他们阅读。

四、榜样激励

从教师本身做起,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读书。在学校生活空闲时,上课改作业之余,老师要经常拿一些课外读物来看,用行动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而在课堂上教师则经常引经据典,道古论今,利用大量的课外知识来辅教课内知识,苦心经营每一节课,努力地把语文课上得精彩,巧妙地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个知识是在哪本书中得到的,学生逐步体会到原来文学的魅力这么大。平时注重观察孩子们的读书动向,经常对一些喜欢看书,知识面广的孩子进行表扬,奖品通常是再借一本书,或请他们给同学们介绍读书经验和收获,启发引导不太喜欢看书的孩子。这样,渐渐把学生引入课外阅读这个知识乐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他就会终身受益。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让我们一起关注农村的孩子,让他们告别课外阅读的空白,也能在书香的伴随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