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27: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城管执法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城市形象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管执法工作的开拓性、创新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规模多大,城管执法的范围就有多大。城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对市容市貌的执法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管工作,思路有新的突破,观念有新的改变,作风有新的表现,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和服从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1]
一、城市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区域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管工作,对于做好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企业集中。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包括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有这些如果任其无序发展,那么城市马路再宽也要拥挤,城市建筑再好,也要被垃圾污染。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维护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正常有序,就需要城管保证这一切有序进行,这就决定了城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国力的竞争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竞争。环境是资本、是品牌、是生产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就会吸引人、吸引资金。人流物流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美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通过行政执法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障碍物清理、维护本市形象、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管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落户,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城管应该是构筑这个平台的得力人选。
(一)提高使命感,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都羡慕新加坡的城市文明,这个文明是靠严厉的执法得来的。******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把城市管理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会投入巨额资金,这是社会上纳税人的血汗钱,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城管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管好城市为己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规范执法,保护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规划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确定正确的执法理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城管工作是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改变人们心目中城管“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不良形象,通过沟通讲解。让百姓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切实为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数字化城管,以服务与人民和社会的心态做好城管工作,是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转贴于
(三)人性化执法,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城管执法人员耍威风打死路人,触犯刑律被逮捕;2008年4月23日,南京市城管执法人员群殴市民事件;2009年3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城管执法局,滥用暴力,致使当事人受伤,引起市民众怒;这样的报道频频,与城管没有实现人性化执法有很大关系。执法必然涉及到处罚,处罚势必会带来抵触。怎样实行人性化执法,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城管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我们龙港镇作为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人性化执法的深化和完善,是执法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城管工作难点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城市三乱、街巷卫生、渣土抛洒等。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管执法,推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维护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杜绝被各种“禁止、不准”束缚,该干的事没干好,该取缔的项目没有取缔的不作为;处理棘手问题和驾驭现场局势的能力弱,不按程序执法、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的乱作为,是目前我们城管执法的工作重点。
:
[1]张凤英.试论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运行体制改革[J].甘肃农业,2010(12).
无独有偶,央行目前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也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研判: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试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速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更趋协调、互补和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央行报告,可以视为中央近期密集公布的多项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注脚。有一点十分确定,各区域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直面两项全新的挑战:一是区域经济的重新定位,二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再定位,是区域经济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后亟待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随着土地、环境、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其区域经济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定位就必须向高端领域转移,逐步走上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和人力资源发展之路。就其周边区域而言,则可以相应承接沿海核心经济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和人力资源,加速推进自身相关要素转型升级。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正强制加速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顺应中央经济发展思路调整的必然要求。
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所导致的资源浪费。资源浪费与环境引发的矛盾之后,中国改革进程正从不平衡发展转向协调和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要内容。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给出了明确信号: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今后政策的作用对象将更多的为区域而非单个行政单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东北振兴规划》、《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一份份区域规划相关文件的出台,充分地体现了中央的政策意图。
关键词:要素流动;资源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靶心效应
一、要素流动的内在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些要素本身的属性,使得要素的流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规律
这是要素流动的首要的、基本的规律,是要素流动其它规律形成的基本原因。从生产要素本身来考察,作为资本,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实现价值增殖,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也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前提。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哪个地方给他的价格高、利润大,他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向哪里。哪个地方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较高价格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的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另外,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二)要素输入量的距离衰减规律
要素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对要素的流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要素在输出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佳的区位,这一选择过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一是要素转移的成本。人才、实物、货币等要素的转移成本分别体现在为实现转移所花费的交通费和安家费、运输费用和实物损失以及资本贬值和手续费上。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种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要素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动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佛里德曼对要素转移的阶段性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期阶段和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出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要素流动转移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是绝对表现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
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如果是促进要素结构合理化的,它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据要素流动的客观规律,各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总会体现出方向性的特征,这种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资源靶向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个地区由于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会对要素流动产生特殊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成为某个阶段要素流动的方向。资源的“靶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当需求引力越大时,说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三是向最近的区域移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模型
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区域经济整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当区域拥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积累依次增加时,对流动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大;当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时,要增加区域对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区域的流动性要素的积累,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等。区域前一阶段吸引的流动性要素经过沉淀后,结合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会提高区域经济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区域对更多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说明,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区域发展要素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无疑会提高区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同样如果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技术积累丰富、人才竞争适度等,会提高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区域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边地区要素的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该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积累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会取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投资规模过度造成的资源紧缺、人才过度竞争、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而此时如果周边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则会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超过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从而流向周边城市。
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种要素会向一个吸引力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要素的集聚能推动集聚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等,从而拥有资本和市场上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要素的集聚将各种经济活动集聚到较小范围并产生规模经济,它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上的费用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某个地区一旦成为要素流动的靶心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同时也会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要素集聚地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影响,并通过要素的外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靶心效应”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聚效应,另一种是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成长的初级阶段,“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扩散效应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积聚点地区的经济增长势能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散,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三)资源靶向性与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
区域经济靶心效应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的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由集聚到扩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资源流动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首先,资源的集中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周围地区,能够为要素提供较高的潜在收益,因此在这个阶段区域的资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资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周围地区形成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呈不均衡状态发展。
其次,资源的分散形成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资源的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断流入,原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达到饱和,此时中心城市要谋取更大的发展,一般会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的经济运行轨道,从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资源扩散到周边地区。二是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会出现递减趋势,而此时周边地区由于政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当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小于周边地区时,资源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地区。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竞争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或人才遭到淘汰,这些资源会不得不从中心城市流出。同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对流入的要素也会进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会流到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四是当中心城市由于资源流入形成新的积累,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而且周边地区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中心城市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某种强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资源流向周边地区,以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刘春成,韩伯棠,钟华.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4).
2、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义旭东.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J].生产力研究,2004(9).
4、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4).
5、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8).
基于消费信贷的结构方面若要发挥消费信贷的正面影响,则需要引入消费信贷应用下的价值判断。这一价值判断的核心内容便是,需要与皖江地区主导产业和其它产业的产品消费相联系。不难理解,在皖江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可以采取“雁型”发展模式,而在需求拉动供给的经济环境下,消费信贷的结构应倾向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即通过在消费信贷上引入优惠政策来促使区域消费者采购主导和关联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二、定位驱动下的实践
(一)分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从功能定位中可以看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功能在于信贷结构的设计,而信贷结构的设计又植根于皖江区域经济发簪的内生机制。在历史观视角下来看待皖江经济,其历来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而在承接转移产业时也突出产业与区域生产环境的适应性。因此,高新技术应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
(二)结合内生机制的特点优化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的切入点,则在于皖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中。作为注重传统文化的区域,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应发挥这一传统意识,以及借助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作用来承接高新产业。这样一来,信贷结构中的政策倾向性就在于对电子类民用产品的信贷支持。芜湖作为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意味着针对中低档轿车的消费也应纳入到信贷的政策支持范畴之中。
(三)建立动态可控的消费信贷管理模式皖江地区消费信贷的供给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因此需要建立风险管控机制,从而避免因过度信贷而造成的区域信用过剩的局面。建立动态可控的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关键就在于架构起区域消费者平均工资水平与授信额度的适当比例来。
三、实证分析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小结
关键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贵州地区通过把握发展时机,结合自身优势,使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迅速,“一圈一带二区”经济增长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GDP突达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80.08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进口总额1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但同时也发现,贵州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贵州的调查可以看到,贵州东部特色经济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贵州西部地区经济带高出许多,这种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贵州城市内部经济圈,这种发展的差距是全面的差距,体现在经济、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
(二)核心经济城市带动作用较小。贵州地区各个城市,无论是处于核心经济发展带的贵阳市还是处在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城市,当前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其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资源、信息、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没有很好的链接,使得核心经济城市对其他区域的带动力较小,无法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调控作用力较弱。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市场运作调节,即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协调各项经济要素的分配组合,又受到宏观调控的操纵。但是,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市场对资源调控能力不足,跨行政区要素分配工作效率仍较低,区域分工尚不明显,整个经济区域的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发展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大的阻碍因素。
(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依旧滞后。在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较落后,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受贫困困扰的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更加剧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所以,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便是加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工作。
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要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与创新。贵州地区处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偏远地区,对于各方面的信息接收较少,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开放通商口岸,但贵州深处内陆,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政府对于贵州发展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对其发展制度的制定与规划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等因素制定出符合贵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制度,缺少了科学制度的保障,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滞后。贵州区域经济的文化与教育的欠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够掌握,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依照各区域间传统而进行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文教事业的落后也直接束缚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区域内教育意识和氛围不够浓厚,对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会愈发明显,在建设中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传统观念束缚。传统的观念与习俗,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集合体现,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特色,它的存在可以将该群体的独特风格进行存留以及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就是说,在接纳其他文化、规则上它具有一些障碍。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中,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十分闭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大发展的当前,部分人对市场经济是具有着排斥心理的,许多传统思维扎根于整个地域的生活观念之中,他们固守着这样的传统,不愿意外来因素将这种传统打破,所以,许多经济措施、外来资本都不能真正在这些地区投入,这也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三、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领导机制。贵州一是要完善其领导机制,建立起专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领导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区域内各个城市内地区的规划、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于重大工作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联合工作,不断缩小整个经济区域的差距。二是应建立起专门的咨询机构,对于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向各个专业的专家进行资讯与商讨,对经济区域内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区域规划。在未来要尽快完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和北部综合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模式也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而作出系统调整,在未来,应当立足于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突出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与水利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通道建设,通过改善物流条件,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地区内部发展的效率;而水利建设则与人们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发展能源。
(四)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根据贵州不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其特色产业的形成,对极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援力度,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饮水等民生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普及先进的劳作技术和概念知识,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让他们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五)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加强对于贵州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尽快在贵州区域内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断贯彻教育精神和教育意义,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的优势,为各地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也不断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贵州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仍较为落后,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仍不能跟进,其发展模式仍较为陈旧,受到传统因素、人文环境、地理风貌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诚然,现在的贵州发展程度要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地区,但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有理由相信,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将通过一系列有效计划与措施让贵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闫乔华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凌,谢宝剑.非正式制度变迁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5,6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Granger检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存在,在这样的现实存在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思路就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推动力、经济增长点是重点;对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而言,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找准自身特色和发展突破口成为地方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两者的发展重点结合,不失为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发展的好方法,即:地方高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领下,使得自身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在地方高校智力和人力支持下,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使生产更注重内涵,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发展上取得实质性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关系特别是定量的因果关系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制定奠定现实基础。
一、相关理论基础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为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财富增加,即各种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以货币形式表示,则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面临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尽管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却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多方面:首先,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其次,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加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有传统的农民转化成现代化产业的工人,聚集到城市里,从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带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产业工人,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做战略部署,使之和区域整体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升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即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比极大,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发展竞争激烈,既有来自中央高校的竞争,又有来自相同区域地方高校的竞争,地方高校自身要获得更好发展,在战略上要有新的着眼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既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又对地方高校自身的战略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即使变量受到干扰偏离长期均衡点,在均衡机制调整下会在下一期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点。协整表明,尽管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两个序列之间的这种稳定关系,是对经济学中所说的规律的定量描述。因此,研究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就是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协整关系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经济变量,虽然它们各自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还是避免“伪回归”的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对它们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下面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的内蒙古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用IG表示;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地方高校的在校生数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指标,用SE表示。选取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对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涉及的数据均为取对数后进行分析,取对数的原因:首先,是符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的一般形式;其次,能够保留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对数据取对数后,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内蒙古生产总值用LIG表示;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的内蒙古地方高校在校生数用LSE表示。
(一)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ADF单位根检验
对数据进行ADF检验是为了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因果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是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要求。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是避免“虚假回归”,探寻数据之间真实关系的必要步骤。因此,在进行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表1是LIG和LSE在水平下、一阶差分、二阶差分的分别仅含截距、同时含截距和趋势、同时不含截距和趋势的ADF检验结果:
表1 LIG、LSE的ADF检验结果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上文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Eangle和Granger提出了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本文采用较新的 Johansen检验,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5.1,检验结果如下:
表2 LSE和LIG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检验结果得出二者的协整方程为:
LIG=1.347656LSE-6.106427
式中,Log likehood为79.71640,标准误是0.11950。
(三)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5.1软件,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4阶,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 LSE和LIG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不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因此,数据检验结果拒绝了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它们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没有得到数据支持。但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存量因子即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日益明显。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结合上文中计算得出的协整方程,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从上文对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中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地方高校发展而言,发展超前,即地方高校发展现状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总体发展规模较小,但其发展空间较大,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里必然会快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效的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一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内蒙古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为发展因果关系的正确与否,目的在于通过定量的科学分析研究二者的实际关系现状,为内蒙古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提供现实思路,让其战略规划更能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使自身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论证,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首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代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是代表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在校生数的Granger原因,内蒙古地区生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其次,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地方高校不断发展后所增加的存量因子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的积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大,内蒙古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留在区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逐年增多,由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区外大量人才的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尽管整体存量较低,但是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积累所产生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3
[2] 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
1:55-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历年
[4]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7-02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既是物流与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能源原材料、全国重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主体是河南省的18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其5省共12个区地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千米,有效连接了我国南北部与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四项原则,以及未来网络化、放射状的空间开发格局。然而,在《指导意见》开展的过程中,受区域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等差异的影响,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衡程度不同,致使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协调。由此,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一、发展现状
(一)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以郑州为中心,所辖漯河、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与济源等市的密集区。该区域占地5.88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9个城市,占中原经济区全区面积的21%。同时,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4150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8%。并且,区域内的各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此外,核心区内部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钼矿、铝土矿、铁矿石和煤炭等储量较大,且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区位优势较大。2015年,核心区的GDP总额约为2万亿,占全区GDP总量的比为405%,年均增长11.8%;人均GDP由2004年的1.3万元增长到4.2万元,增长了3.12倍,较周边区和区的优势明显。根据相比数据可知,核心区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最为明显。
(二)周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周边区是指河南省的周边城市,包括山东聊城与菏泽、河北邢台与邯郸、安徽阜阳与淮北、山西长治与运城等十个城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周边区内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分别为7640亿元与2.6万元。并且,由于所涵盖城市分属不同省份,所以周边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2015年,河北邯郸与安徽淮北分别为此区域内GDP规模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达3124亿元和61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五倍。2015年,山西长治、晋贼与运城三市GDP总额为4518亿元,人均GDP为4万元。相较而言,安徽毫州、阜阳与淮北三市的GDP总额仅为2 156亿元,人均GDP位1.9万元,仅为山西三市的47.5%。总体而言,河北与山东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安徽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区是河南省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他城市,主要包括9个省辖市,分别为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三门峡、濮阳、鹤壁与安阳。该区域的总占地面积达10.76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252f人。区的地形主要为平原,适宜发展农业。并且,豫西、豫北与豫西南虽存在一定的有色金属、煤炭与油气资源,但与黄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仍较为短缺和匮乏。由此造成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相比相对滞后。2015年,区GDP总额为1.4万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分别为核心区域的70.3%和57.1%。其中,由于黄淮四市的长期投入较少,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较为滞后,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地理位置
各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自然条件。中原经济区关键区重点处于东部与西部的山地、平原交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原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交通干线周边,交通也方便,知识与信息流动方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低,且区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
(二)产业结构效率
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效率,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未变状况下,通过转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模式所产生的产出增多。而且,其重点考察的是产业构成比关系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效率变动,反映投入与产出关联,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与否的重要归宿。某个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良好,由此表明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之相反,某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率低的原因也是由产业结构造成,这时表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可以为该区域获取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与支持。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和决定性地位。在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科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科学技术是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然而,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内部,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分布极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均分布于核心区内,其他城市难以培养相应人力资源与科技要素。且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影响,区域内难以吸引外部优质人力资源于科技,由此造成中原区区域经济无法协调发展。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为了改善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实现经济区经济合理分配与协调发展,进而确保社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对区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化配置与诱导干预,即区域经济政策。然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并坚持“核心带动”核心区建设原则。大力建设核心区、推进郑州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平衡促进政策。上述政策造成周边区、区与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其他区域在城市化进程、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核心经济区。另外,中原经济协作区各城市间虽曾经制定了合作框架,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该合作框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与竞争形势的需要,急需完善改革、创新提高。
三、具体路径
(一)调整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分工机制
中原经济区应有效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促使与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人口基本素质、消费需要结构与资源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域应选择区域内的主导型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和产业区位商理论、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等,各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以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型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发展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黄淮四市应加速农业产业化与转移劳动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创建具有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部门,皮革毛皮羽毛和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与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主导型产业不断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策略。第一,注重中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应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将不同中原经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操控于合理范围之内。且针对中原经济三个区域不同发展水准,在相关发展政策与支持方面应有所差别与侧重。第二,在与周边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其自身发展,又应该加大在资金与项目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原经济区域优势资源转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中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