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27: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卫生环境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 社会调研过程简述
1.选题目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大气污染,水污等都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研究,就可以了解到近些年环境污染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影响。
2.调查方法
在此次的社会事件中,我主要采取了收集资料以及访问的形式。
3.调查过程
(2)走访调查:7月22~24号这两天我走访了本村的几户居民,其中包括邻近废水坑和远离废水坑的居民。
(3)调研汇总:20xx年7.25~7.27号将7.20~24这四天搜集的资料以及寻访的笔记予以整理,理清撰写报告的思路。
(4)撰写报告:20xx年7.25~27号,根据前六天的收获,参考《社会调研报告撰写规范》撰写报告。
二、社会调研结果与分析
我家的门口不远处有一个土坑,周围的居民都把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到坑里,坑里还经常有一些野狗,像这种土坑我们村中有五六个,而且都被居民堆放垃圾,排放污水所用。污水乱排、垃圾乱扔,这在农村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很严重的污染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村民们对待环境问题也是很重的。父辈的村民们都记得原来的漕河河水很清澈,水中还有小鱼,河虾,夏天人们经常到河边游泳,捉鱼摸虾,等到我们小时候河水已经臭了,每次过河人们都掩面而过,罪魁祸首就是河两边的造纸厂向河中排放污水,使原来清澈的河水变的黑臭,也把人们的欢笑带走了。
后来为了迎接奥运,进行了整改,将造纸厂都关闭了,污水不排了,可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干旱等原因,漕河河水也枯竭了。而给河周围几个村带来的问题却没有停止,尤其使水质问题,大人们都说原来的白开水都是清甜的,现在的水总有一股臭纸浆味,很难喝,村中的条件很有限,再打更深的水井又没有资金,居民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没有几户人家喝纯净水。
近两年村中的一些大人,小孩身上开始起疙瘩,疙瘩又疼又氧,我深有体会。因为回到家中我也起了一身,很难受。妹妹从高中放暑假回到家也起了,她的同学来找她玩,我访问了一下她们,她们身上也起了,只是程度不同,都没有我妹妹的严重。村中的大人们都说是水的问题。
听村中的人说奥运严查后造纸厂将排水管都埋到了地下,所以地下污染得越来越严重,村民们对饮水问题更为关注,通过两天的走访,我对农村居住环境问题有了一些了解,发现农村环境问题真的日益严重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村民们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自身也要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与个人调研收获。
姓名:
院系:
学号:
时间: 2017年5月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行动力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光有环境保护的认识是不够的,怎么样落实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查方法:
对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的部分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综合楼,2013年5月22日下午5点到6点。
四、调查基本资料:
1、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别占40%和60%。
3、调查对象主要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在校大学生,全为大一学生。
4、本次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
五、调查内容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从环保行为、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对策这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环保行为方面
问卷的第2题至第6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行为:
① 一次性盒饭问题:只有5%的学生会绝对不会在吃放打包带走时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24%的同学是几乎不会使用一次性饭盒,而40%的同学偶尔会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把饭打包带走,16%的同学会习惯性地使
用一次性饭盒。
② 践踏草坪问题: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践踏草坪的同学中,几乎每次都会那样做的占40%,偶尔会做的占40%,经常那样做的占2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都会为了方便而践踏草坪。
③ 灯和空调的开关问题:在自习室时,看到人不多的情况下,偶尔会自觉地关掉一些灯或关掉空调的同学占大多数,占56%,几乎不会那么做的占20%,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和习惯性那么做的分别占12%.
④ 垃圾分类问题:偶尔会分类扔垃圾的同学也占大多数,占50%;而绝对不会分类扔垃圾的占24%。
小结:由①②问题可得同学们为了方便,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盒饭,也几乎每次都会践踏草坪,可见当面临便捷方法与消极的环境保护行为的选择时,大家会选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而由③④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环保行为还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节约资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环保意识方面
问卷的第7题至第9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意识:
①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问题:有40%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学认为起到比较大的作用,10%的同学会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人不知道个人环境保护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关环境保护的关注问题:在有关平时是否会关注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新闻的问题上,36%的同学的回答是经常,6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还有2%的同学从不关注保护环境方面的新闻,这表明大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别关注,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小结:①表明大家对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的,也许改变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过程中大家环保意识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
3、环境问题对策方面
问卷的第10题与第11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发现有污染现象时,只有20%的同学会直接找有关部门反映,而却有50%的同学会想参与但认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 ,有24%的同学会直接拨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竟也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事不关己,这可见面对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逃避,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放弃为环境问题出对策的现象。
(二)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就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自身、整体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 从学生自身出发
(1).大学生应积极了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新闻,提高环保意识 :
在问及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的想法时,选择学生自身素质高的大学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具重大意义的大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做为常识了解。
(2).大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虽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介绍到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习惯,但在对白色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做个环境的守护者,也要让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譬如在面对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我们自己捡起来的同时亦需要劝导他捡起来,重申维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必区分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大学生是应当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从整体文化氛围出发
整体文化氛围好是大学生认为群体环保意识最强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大学校园中,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都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知识大赛,晚会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环保事业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我们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响应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为环保发现自己的力量。
3、从学校管理出发
(1)多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学校可以 开展关于保护环境的班队会,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想出保护环境的办法,让同学们更多的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贡献;多开展一些环保手抄报制作活动,多贴一些环保手抄报和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料在展示区里,让同学们多了解环保,知道环保的重要性等等。
(2)对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过调查可知,有94%的同学希望通过双面打印,并适当降低打印价格以节约纸张,由此我们认为对复印或打印实行双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纸张被使用的目的。从而我们对学校复印店提出有偿使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的建议。而同学们为了方便会使用一次性饭盒和践踏草坪,因此学校可以对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改变食堂饭菜分类方式,扩建食堂以至于学生不会因为食堂拥挤而选择使用一次饭盒把饭带回宿舍等等。
六、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大学一个年级进行,但具有以点及面的效果。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在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认识,但在行动力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结果的显示,让同学们有所深省。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保护他就是保护自己。希望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和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或着环境保护特别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
2017年5月
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分 院:
专业班级:
2017年6月
班级:
本次我的调研主题是:环境保护;调查内容: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环境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环保对策;调查目的: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
与所有的县城一样,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九十年代前,我县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县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全县总的情况来看,我县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一、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一)、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二)、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三)、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四)、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五)、矿山废水、废渣。
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环境隐患:
(一)、土壤遭到破坏。
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三)、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
(四)、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区范围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草坪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
三、形成原因
(一).人口压力增长快
(二).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四、建议:
(一)、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发展废品回收业。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距离县城较近的村镇可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置的模式,做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对于交通运输不便或运输成本较大的村镇可采取统一收集后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的办法。
(四)、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
(五)、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克服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七)、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五、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环境建设;滕州市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8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对环境的认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滕州市东郭镇在滕州市建设卫生城市的背景下,积极响应号召,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东郭镇垃圾处理基本情况
(一)村垃圾处理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这些村地处平原,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副业、工商业,还有一部分靠外出打工为生。镇里大多进村道路和村内每条道路基本已经硬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配备了专职环保人员,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置。而一些远离镇中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境卫生较差,基础设施较差,没有专职环保人员打扫。
(二)农户垃圾处理基本情况
据调查,农村家庭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随意放置和集中起来送乡镇垃圾处理站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致,人均收入较高的村拥有一个生活垃圾堆放池或几十个垃圾桶,并且由专门的垃圾收运车定时把垃圾运送到垃圾处理站处理,村民已逐渐养成把垃圾集中起来的习惯。但是,一些村由于没有这样的条件,村民因传统观念的束缚只会把垃圾随意堆放,这就加重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如图1所示)
二、东郭镇垃圾处理问题的成因
(一)国家投入的长期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上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农村环境对资金需求程度并不比城市小。农村本身经济发展较慢,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建立,对社会资金又缺乏吸引力,使得农村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地方政府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基本物质前提。长期以来,农村公共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生产性投入,对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少,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匮乏,管理也很不规范。
(三)农民自身环境意识差
调查显示,有八成的农户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他们更多是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而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农民这种狭隘的观念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淡薄,许多农民更不会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三、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投入机制,增添基础设施
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对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关键,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置垃圾箱、垃圾池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添置收集和运输垃圾的各种车辆和工具,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清除部门,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专人负责。
(二)制定管理条例,实行统一处理
建议政府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统筹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将靠近城镇的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偏远的农村建立片区垃圾填埋场,集中对其作无害化填埋处理;在交通不发达或者运输成本过高的村庄,就近设置生活垃圾填埋场作无害化处理。
(三)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只有全体农民自身形成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认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也从源头上杜绝环境问题的滋生。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重视起来,要使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均有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东郭镇离滕州市区较近,可以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和滕州市的环保宣传辐射作用,以达到既实现宣传目标又节省资金的目的。
四、结语
农村生活垃圾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现象,它不仅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差很大,排放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对垃圾的处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因此,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当地的垃圾处理措施,减少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面参与和支持,从源头和末端全方位加以控制,最终使农村有一个美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其实质是在农村地区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弘扬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有利于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善落后的生活习惯,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农村社会稳定,从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乡镇“脏、乱、差”问题突出,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畜禽养殖污染加剧,农村面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一些乡镇企业违法排污,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农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环境状况。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弱,加之缺乏有效的共同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许多农村地区环保基础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大量废弃物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饮用水体中。大部分地区的河、湖、塘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即使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存在污水、粪便、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
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下。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6.5亿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7.26亿吨,相当于3.5亿吨标准煤,但其中60%以上未被有效利用。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调查显示,近年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总量都在20亿吨以上,而我国大多数养殖场粪便、污水的处理能力不足,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措施,大量粪便、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农村面源污染也是突出的问题。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以及废弃农膜残留是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农药残留于环境中极易诱发基因突变,使生物物种退化甚至衰竭死亡,造成生态系统平衡的失调乃至崩溃。农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与富集以及毒性放大,使人类遭受高剂量的农药毒害。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农产品出口,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类的一些癌症甚至是农药诱发的。
化肥的过量施用或施用不当,会间接构成对人体的伤害。氮肥施用过量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超标,人食用后在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受害较轻时会导致皮肤发红,视觉、听觉衰退、迟钝等症状,较重时可致癌。化肥总体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可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地表水的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危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实现的制约瓶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也不可能同时到位的现实形势。因此,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形成一套能够将生态、生产和生活统筹协调起来的乡村建设思路,并贯穿于农村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中心,制定从实际出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环境问题。
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开展对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建造卫生厕所,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区与村民居住区,人畜粪便处理后尽可能资源化利用,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饮水卫生合格率。
三是治理农村生产环境污染。积极开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特别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菜篮子”基地等与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保障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治理工程。
四是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科普教育工作,以尽快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地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消费习惯。
五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特点的、独立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应用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的特点,构建一个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六是建立有计划的长期坚持的环境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要规定专门的部门开展这项工作。重点是乡镇,村一级要培养专门人员定期对农民进行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环境污染环保意识
Pick to: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use present new look,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ities at the same time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also see, the countryside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greatly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rur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not onl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main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s made the important elaboration,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urrent rural environment made some discussion.
Key words: rural sanita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国务院于2011年12月15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通知中申明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着重强调了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其中涉及到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农村种植、养殖业污染防治水平以及改善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质量。从通知中可以看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乡镇企业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造成水质变坏、土壤污染、大气浑浊恶臭,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危害农业生产,且易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畜禽养殖污染面广且量大,污染严重;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流失量大,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亟待完善;塑料农膜使用增加,污染加剧;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
(一)农村垃圾呈现杂乱多的现象
农村垃圾主要包括村民生产、生活垃圾、牲畜粪便、柴草秸秆、建筑工程垃圾,所含成分复杂,数量巨大。这些陈年垃圾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只要到农村走走,就不难发现一堆又一堆散发着恶臭的垃圾长期堆积在地,严重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大片生活垃圾暴露堆放,既污染水源,又有碍村容整洁,这些垃圾和污水,很大部分经风吹或雨水冲刷,最终污染了塘河,而且严重影响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二)河流污染存在日趋严重的趋势
在农村的水网地带,很难找到几条没有被污染、水流清澈的河流。主要表现在:企业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引起水质严重恶化;陈旧陋习导致河道污染,由于人们对水环境的观念淡薄,河道成为人们心目中天然的垃圾箱了;河道泥砂沉淀淤积严重、河道综合功能日益退化,许多河面已经是淤泥长年露底可见,百多米宽的河面仅只显出一条很窄的流水道,以往成群的鱼、鸭等早已无踪影。
(三)大气污染破坏程度日益加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越发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但较其它污染治理而言,人们似乎对此又束手无策。主要表现在一些设在农村里的工厂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服务业等上,特别是皮革行业锅炉燃烧,它们配套的除尘脱硫设施比较落后,有的根本没有除尘设施,甚至有的企业使用皮革废角料、废木料做燃料,致使锅炉冒黑烟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周边的大气环境受到污染。
(四)畜禽养殖业生态污染加重
我国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散养着猪、鸡、鸭等,由于养殖的分散性和特殊性,点多面广,难以集中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日益加重,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产生的污染物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往往随意堆放于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源利用,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池塘和沟渠,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二、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
农村政策的制定需要从解决问题出发,目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是非常清楚的,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指向上也比较清楚,目的就是要防止和减轻农村环境的各种污染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但是,如果缺乏针对农村环保问题的原因和以当地人为中心来制定解决方案,农村环境保护的解决就没有可操作性,农村环境保护的成本也将非常高昂。
笔者认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在思路和政策制定上必须包括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的居家环境。同时,以村为主体,综合各部门的资源,通过新农村建设体系来进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强化村民环保意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农民环境意识,要将环保宣传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广大农村,弄清农民在环保问题上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急需解决什么。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整合多方力量,点面结合,综合治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宣传,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自觉性。要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的环保培训,让他们从较深层面学习环保知识,成为农村环保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督促教育,提升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
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基地管理;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等现象的发生。应尽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散养,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证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行生态养殖,发展规模养殖小区针对畜禽养殖业
大力推行生态养殖,减少畜禽散养,形成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小区聚集,加强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将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制成肥料,以畜禽粪便——有机肥料——农业产业园区的农业循环发展模式,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基地。根据环境的承受能力适时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对新建、改建规模养殖点严格设施实施排污许可制度。
(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逐步完善污水治理设施和垃圾处理体系,较大的村镇可考虑建设污水治理工程;离城市较近的村可建设排污管道直通污水处理厂,防止污水到处横流。各村除了设置专门倾倒垃圾的垃圾池,必须保证垃圾清运要定期定时搬运清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考核、奖励等相关配套制度,在各建制镇周边以及交通便利的村庄逐步推广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
加强农村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强化县区实行重点企业审批管理领导跟踪负责制,环保审批时限承诺制,坚决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乐清市乐成镇第二小学 六年级一班 罗通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有的人面临着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却还没有意识到危害的征兆已经降临。
在人类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白色环境污染”相当多。例如:人们上商场、菜市场等购物,都用白色的塑料袋装着。说是因为白色的塑料袋卫生。但是人们用了以后就扔在地上,哪里顾及这会带来多大的污染。
还有大气污染,许多有钱的大老板开着小汽车东奔西跑。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富有的表现。但是,在懂得这种污染危害之大的人看来,却是不文明的表现。这些人把整个城市搞的乌烟瘴气,却不以为然自己在破坏环境。
在农村里,有花草树木,空气当然好,环境污染也就会相应减少。但是人们不懂得去保护,反而去破坏。例如:人们滥砍滥伐,把一个充满空气和活力的山砍的伤痕累累,毫无生机。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还有河水里沼泽遍地。
人类面临着这么多的环境问题,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为了人类不再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我们应该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关爱一草一木,就是关爱人类的生存”的号召。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环境”努力吧!
【关键词】农村学生 环保意识 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益受到破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效应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重大课题,成为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也因此成为人们的新理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都要求中小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将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德育目标。目前,许多农村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肆意践踏花草……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环保教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新课改下我们应该重视农村中学政治教学这块重要的德育阵地,广泛利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阵地
关注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并且充分体现在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本中,如高中《经济常识》中关于“科学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态农业”等内容;《哲学常识》中关于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政治常识》中关于“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今人类共同的课题”等内容,此外,高考时政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专题教学,都是环保意识教育的教材。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从人类的朋友、自然的哭泣、做大自然的朋友等方面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要达到的目标是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让学生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培养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如教科版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认识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等等。
通过挖掘这些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指导农村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理解人类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全面看待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素养,树立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理念。
二、报刊媒体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供广阔视角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算
机网络以及学校、村社订阅的报刊杂志,为我们查找环保资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上网、翻阅报刊,搜集环保信息,关注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当今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忧患意识;掌握党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广泛收集环境保护及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习惯培养和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政治课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环境问题,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切身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环保实践的能力。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指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广阔农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阵地
广大农村是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依托。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村社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环境问题、反思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增强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的意识;就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围绕环境问题,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增强责任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农村服务活动,明确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积极投身环保行动,学会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形成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中使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村民确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总之,在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的交叉点,走出单纯的说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善于捕捉农村中学的环境教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渗透环保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