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子技能培训

电子技能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0:27: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技能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子技能培训

篇(1)

按照农业部有关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的工作要求,本着“手机助力农畜产品线上营销”的主体,切实帮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手机,真正让手机成为农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湟源县农林牧局联合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技推广服务等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周期间初步开展了55人次的培训。现将湟源县开展培训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措施:

1、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

联合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企业制定了培训方案,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农业培训项目,整合培训资源,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在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下乡等培训宣传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现场发放信息服务宣传资料,为农民讲解手机实用技能。

2、明确培训目标,助力农民跨入互联网时代。

邀请移动公司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智能手机应用技能基础课,让农民用好手机互联网,让他们知道网店、淘宝、天猫、京东,也了解了网销与网购,让手机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3、丰富培训内容,利用手机助农民开阔增收渠道。

此次培训班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实际操作、电商与传统营销的区别,电子商务对农产品销售的意义,网络技术等内容,内容丰富、富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农民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搭建了学习平台,引导他们拓宽了销售渠道。

4、加强培训网路安全,增强农民自身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电信技术人员重点讲解网络安全教育知识,举实例生动讲解网络诈骗的危害,为农民财产安全提高了保障。

二、培训成效:

1、便民服务:农民可利用手机开展在线事务办理,医疗挂号、法律咨询、购买车票、网购生活用品、农产品购销等业务。

篇(2)

一、河北省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现状及问题

(一)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短缺。电商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即高校、企业和第三方培训机构。2014年,河北省正式启动百万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线上培养75万人,高校培养15万人,企业培养10万人。目前河北省共有5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其中高职高专33所,本科院校24所,初步统计约有1.5万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学生,加上企业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500万的缺口。随着“互联网+”行动口号的提出,技能型人才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

(二)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整体水平不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从高校电商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对口率不到30%,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难以胜任企业的职业岗位。河北省电子商务教育从2002年起步,但是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电子商务企业实践,重学历,轻技能,大部分高校机制不够灵活,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定位不准确,课程体系不完善,多而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隔离开来,学生学不到真正的技能。二是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的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属于短期强化型,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社会培训机构一般以盈利为目的,培训费用较高,且缺乏统一监督和管理,不能科学设计电商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零散、缺乏系统性与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三是企业在岗技能型人才,没有建立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缺乏对员工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企业规模和地区分布上。一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成为电商高技能人才的首选,刚刚创业或者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陷入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省会及各市区相对于县域较容易获得电商人才。如河北省在2014年共有25个村入选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村,数量在全国排第四位,淘宝镇2个,数量仅次于浙江和广东,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而更多的求职者却不愿意到县级农村发展,成为阻碍电子商务现代化运营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河北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目标,找准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了解最新职业岗位设置以及岗位任职要求。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邀请企业一线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要紧跟实践,切勿闭门造车,与实践脱节。2.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产学创深度融合。高校要依靠社会资源办学,向企业开放,真正做到校中厂,厂中校。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新路径,如企业参股等方式。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订单班特色模式,采取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方式,把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前置到高校,学生不仅仅是在校生,同时也是企业的未来员工,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团队意识、职业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3.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直接的扮演角色就是指导者。一是毕业生在入学前,要进行专业教育,对专业现状、发展趋势、就业方向和目标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专业情况以及就业状况有一定客观认知,进而制定出详尽的行动方案。二是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功能,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就业招聘信息,定期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观、就业心理、安全性教育等培训工作,并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去,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完善社会化培训体系。高校教育与社会化培训互为补充,二者不能割裂。劳动者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就业前、任职中以及再就业过程中均可以接受社会化的技能培训。一是电子商务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保障。目前很多电商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对于电商人才只注重实用,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而造成人员流失等恶性循环。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计划,帮助员工迅速提高工作技能。二是社会化第三方培训机构要依法办学,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对没有办学资格的机构坚决取缔,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课程设置要与高校教育互相补充,真正能够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篇(3)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重庆,以往政府曾想尽办法帮助农民工外出打工,但今年春节有了一项新工作,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留下一部分,进入信息、机械、汽摩等重点企业就业。从“送出去”到“留下来”,一方面展示出重庆产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对如何让农民工“留下来”提出了新挑战。

对许多“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单纯重复劳动的工作已没有吸引力,相比父辈,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未来。

沙坪坝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通过技能培训等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二次深造”,为他们开启了晋升通道。

南下寻梦

2006年7月9日,开县南雅镇新全村。

夏日炎炎,但仍挡不住18岁的黄勇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几天前,黄勇儿时的伙伴来电话说,深圳那边打工的机会多,工资也很高。在家里呆得有些无聊的他,决定出去闯一闯。

他正忙着收拾东西,电话突然响起,是在沙坪坝一家摩配厂打工的堂姐夫打来的。

“你妈妈让我在厂里给你找了份工作,叫你别走那么远。”堂姐夫在电话那头说。

“重庆不仅工资不能跟深圳比,上升的机会和空间也没那边大。”黄勇拒绝了堂姐夫的好意。

他下定决心,既然要出去做事,就不能一辈子只做个普通工人,“要尽快奋斗进管理层”。

重庆筑梦

“真诚邀请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留在重庆就业和发展。这里不仅有充裕的工作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就业优惠政策,而且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子女……”2011年1月30日,一封来自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建设指挥部的慰问信,向全市返乡农民工伸出了橄榄枝。

信中称:“根据重庆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的战略规划,到2015年,仅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就需要40万一线工人。”

而随着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笔记本电脑企业相继落户,西永微电园急需电子、机械、计算机、电机、会计、英语等专业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招人就是招商啊!”沙坪坝区就业局局长谭千林说。

巨大的用工缺口,让沙坪坝区就业局把目光锁定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

一份权威资料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已超过1.6亿人,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

沙坪坝如何吸引这个庞大的群体“加盟”呢?

“新生代农民工是有梦的一代,他们的工作观念与他们的父辈早已大相径庭――更看重未来。”谭千林说。

一边是“有梦的一代”,一边是紧邻大学城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很快,一个通过“二次深造”让新生代农民工“提档升级”的计划出炉了。

2010年3月2日,西永微电园管委会。

刚过春节,沙坪坝区就业局就在这里设了专门的教育培训报名点,前来咨询、报名的农民工络绎不绝。

在深圳漂泊了三年多的黄勇,也在人群中。

这次春节回家,堂姐夫告诉在深圳做PCB(印刷电动板)的黄勇,沙坪坝区就业局针对农民工推出了再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从普通技工争做高级技工……

黄勇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原本想在深圳好好奋斗一番的他,仍只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

听了堂姐夫的介绍,黄勇当即动了心。

圆梦轨迹

很快,根据黄勇的特长和兴趣,沙坪坝区就业局技能培训科的工作人员安排他在电子班带薪培训。

2010年5月4日,黄勇在电子班培训两个月后。

“哥,晚上出来为我庆祝一下吧!”黄勇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打电话请堂姐夫出来吃饭。

原来,几分钟前,沙坪坝区就业局技能培训科科长官晓燕打电话通知他:“西永微电园的重庆方正高密电子有限公司,挑选你去担任他们PCB技术员。”

短短两个月时间,就从一个流水线上的普工变身为技术员,黄勇的喜悦难以言喻。

在方正电子工作半年后,黄勇因技术拔尖,又被公司送到重庆邮电大学带薪学习一个月,系统地掌握了在深圳几年都没有掌握的PCB技术。

2011年1月,回到方正电子公司时,黄勇已是一名高级技术员,手下管着20多名员工。

篇(4)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能;研究性学习;发展

中图分类号:TM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13-01

一、电子电工技能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作用

(一)电工电子技能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属于一种学习理念,也属于学习的策略,适合于各个学科以及各个行业的学习。它的目标是学会学习,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被动接受的学习有所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要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抓住问题,创设适合于研究的情境,让学习者自己主动的搜集信息,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电子电工技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技能学习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丰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电子电工技能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第一,能够培养学习者用于追求和求知的主动精神。在电子电工技能研究性学习形成的过程中,要对学习者灌输一种新的学习哲学,形成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培养其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能力。保证学习者在基础性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不拘一格,不要那么墨守成规,学会创新。第二,开展电子电工技能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者不断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处理信息。培养学习者不断的发现信息,主动探索信息,学会对信息的甄别和取舍。第三,开展电子电工技能研究性学习能不断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学习者运用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和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激活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加强电工电子技能研究性学习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激发技能实践的容量

作为电子电工老师来说,在对学习者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要不断的调动学习人员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充实技能实践的容量。在实践的时候要选择好实践的内容,根据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能,让学习者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提高实训者的学习效果。首先,从知识学习的宽度上来说,要不断的扩大知识的覆盖范围。在这个社会,需要那些适应力极强的人,这就需要在开展技能培训的时候,加强学习者适应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明白,只有储存够足够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教师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学习自己的这门学科,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的能力,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讲课的时候既要能扩大知识量,还要能扩充治他们之间海阔天空的联系。其次,从学习的深度上来说,要不断培养学习者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把握好一个关键性的原则,就是不能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从之前的晶体管电路到现在的一些集成电路,从过去的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智能电饭锅等,包括焊接技术以及普通的晶体管等。在进行电工实训的时候都要进行凸显。在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上都要进行显现,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电工技能实训的内容。可以把那些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带到实训中来,结合这些问题的特点对相关实验进行设计和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电工技能培训的兴趣。同样,还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性质的活动,这样的实训不至于枯燥无味,让学习者感觉实践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选择好的实训内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模块教学,激发学习者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电工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般都是对于理论知识只能死记硬背,这样才能记得住。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就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者在进行实际训练的时候没有下足功夫,教师在讲台上演练,学生机械的在试验台上进行模仿。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动脑的学生就会选择不看不做,精力还不集中,这样的实验学习非常的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技能,也不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要了解学习者在进行电工技能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模块教学技能实训,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产生厌烦情绪。电工技能学习的模块主要是分为初级的电工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初级电工技能要求的测试方法,电机维修原理等等。可以运用模块教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安排,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设置专业性的研究课题,培养其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发挥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电工技能培训的时候,要让学习者主动观察出现的每一种现象,要用眼睛观察看仪表的度数是不是有问题,用鼻子问下是不是有其他异味,还要用耳朵仔细的听是不是有什么异常的声音等等。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切断电源,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对于在实训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要用日常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知识。对于实践中存在的现象,要让实训的学生进行思考,之后进行回答,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高其专业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开展电工电子技能的研究性学习,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指导者的位置,为学习者进行指导,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挖掘器潜在能力。通过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体会到电工技能学习的乐趣所在。电工技能实训的内容要结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理论内容,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杨华.电工电子模块化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篇(5)

通过聘请农林部门讲师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土专家”任教,采取“理论+实际操作”的形式,深入实施能力培训一批、转移就业一批、产业发展一批的目标。2018年以来,开展果树管护、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等培训31期1293人。针对性的开展产业扶贫培训、现场指导活动,指导群众解决创业和技术性难题。

(二)精心策划,扩大技能培训的广度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针对我县农旅融合发展需求,积极整合农业、扶贫、教育、民政、旅游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助推重点产业、辅助“农旅一体”服务业、扶持特殊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顺应时展需求等方面的培训。2018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134期5858人,累计拨付培训资金688.78万元。

(三)服务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培训的力度

为全面提升**县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水平,增强自身岗位的责任心和凝聚力,熟悉企业管理制度及工作环境,县人社局组织对**县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县源富锌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化工总厂等6家员工进行了系统、全面、严格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共培训915人,发放培训补贴157.31万元。

篇(6)

对电子电器专业职高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往只注重技巧的培训,认为动手能力的提高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在多年从事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到,要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应知应会相统一的原则,在熟知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作为电子电器行业的技术工人,无论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电子装配、家用电器还是音视频中的哪一个工种,如果对所操作对象的工作原理一无所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会安装,组装,调试训练项目中指定的产品,而对相同相关项目的其他产品则束手无策。

第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探究式教学环境,将学生的机械式学习转化为有意义接受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善于琢磨,勤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实训器材,实训资金,实训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电子电器的专业实训往往只是单一思维模式的训练。如制作一个电子产品,安装一套控制线路,或观察某个器件损坏出现的情况等。按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获得一定的安装,制作等技能,却缺乏对产品为什么这样做,能不能进行改进,怎样改进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而电子技术正以三倍于GDP的速度高速发展,电子产品也以三个月一代的速度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中不能只满足于使学生学会某类电器或电气控制电路的组装,调试与故障诊查,还必须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探究型教学模式则能完成这一任务。

第三,将素质教育融于技能培训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走出课堂的学生可以尽快与社会接轨;使学生到生产岗位后可以尽快适应新环境;适应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适应新工种的要求。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首先,在实训中采用有效分组制。即在教学中观察每个学生,分析其班级人际关系,将性格相合;思考与动手能力互补;基础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进行编组,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教学实训环境。然后以实训小组为单位,开展技能比武,将小组的团体成绩作为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比赛成绩。这样一来,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不会自私自利,独善其身,而基础差的学生也会因为动手能力的提高而获得学习的信心。笔者观察到,往往通过几个项目的实训,该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而默契也由此产生,这正是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其次,采用灵活的教学评分制,鼓励学生“犯错”和“改错”,从而培养了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对电子电器专业职高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坚持将应知应会相结合,创设探究式学习模式,充分应用多媒体,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就可以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高素质技术工人。

(作者单位:河南省尉氏第一职业高中)

篇(7)

关键词:技能培训 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1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工业技术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工科院校的整个课程体系还没有进行适时有效的调整,虽然大部分课程都开设了实验(实践)课,也都基本是以演示、验证性为主,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只是些“蜻蜓点水”式的认知性实习,深度不够。造成了学生毕业就业上岗后不能立即适应岗位要求的局面。如何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使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操作训练,有所突破,能够熟练掌握一项或几项技能,使他们既掌握大学本科理论水平,又具备高职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

问题驱使,近年来,我校工训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利用计划实习课外的时间,以自主选课的形式,先期,对本校工科专业的157名在校学生,分6期,进行数控车、铣(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了数控加工工艺、编程理论、模拟仿真及机床操作训练4项内容,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强化训练后,他们全部都能将操作技能和工艺知识灵活运用,经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一次通过率高达93%,因此还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数控机床(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此后,又陆续开设了电子工程师和CAD绘图员培训,已分别有343和225同学经过培训考核,不仅获得了实践操作技能,还取得了相关行业、部门颁发的《初级电子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和《CAD绘图员职业资格证书》,在后继的“机械、电子、航模、工程能力竞赛、校创新大赛”等大学生技能比赛中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在就业招聘会上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同学们普遍认为:“是过硬的实践训练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为工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开设职业技能培训,对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双(多)证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经过上述实践,引发以下思考。

1 工科教育要以人为本 适应工程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目的很明确。工科学生更需要实践知识和技能背景,这种要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人们在积累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后,就会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产生顿悟,进而提升理论,再去指导实践。工科院校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维修、保养、管理和教学等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由高级技术专家取代普通操作工进行加工、生产、维修,甚至是,提供技术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工科院校就是要培养适应工程需要的人!就是要塑造“卓越工程师”的毛坯,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做到。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我们清楚地感觉到:当代的大学生十分清楚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同时,他们迫切希望掌握熟练的工程技能,以胜任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非常渴望学校能提供相应的机会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使自己在进入社会前就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而与专业相适应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恰好为他们搭建这样的平台。

2 技能训练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去搞标新立异的创造发明,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始于“思维”、基于“技能”、终于“物化”是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当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技能,在创新思维的激发下,就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在这一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创新的能力。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但将“思维”转化为“物质”的“技能”的能力尚未成熟,这就是我们工科院校要努力的目标。倘若,能多开设一些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为有这方面兴趣和能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有趣又充实的学习训练环境,会非常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制作和竞赛活动中,我们明显感觉到:经过培训的同学,无论在创作思路、设计技巧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比其他同学具有明显优势。同学们也普遍反映,“过去我们比较‘怕’动手,现在不仅不‘怕’,而且喜欢,甚至一看到熟悉的机床,就有一种想加工零件的愿望”。这种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是一般实验或实习课程难以实现的。

3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工科院校都已经相继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培训中心或工(实)训中心。

各院校工培中心,都配置数量相当先进的设备,和连网配套的计算机平台。由于受到规模的制约,和学生数量及课时数目的限制,使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特别是价格昂贵的先进数控设备,若干年后就会成为淘汰设备,更应该充分利用。还有一支以高级技工、技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教学师资队伍。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磨练,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多次的进修,已成为,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甚至还能进行生产的全能型教员,若仅仅完成,常规实习教学,对于设备资源,特别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

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硬件为依托,制定出合理的培训教学内容并规范管理,完全能胜任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也可以使大量的设备、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 结语

社会对人才永远是渴求的,人才的培养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开拓、改革、创新。工科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掌握操作技能,获得各种操作技能等级(资格)证书,缩短同社会、企业的距离。使他们在刚跨入社会时,就掌握一定的技能,让他们尽快被社会接纳。这是不仅是工科院校,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